導航:首頁 > 電影大全 > 電影創作模式有哪些

電影創作模式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3-29 20:09:43

① 影視後期製作的基本方式有哪些

你可以先去【繪學霸】網站找「影視後期技術」板塊的【免費】視頻教程-【點擊進入】完整入門到精通視頻教程列表: www.huixueba.net/web/AppWebClient/AllCourseAndResourcePage?type=1&tagid=311&zdhhr-11y04r-1612534448738807467

想要系統的學習可以考慮報一個網路直播課,推薦CGWANG的網路課。老師講得細,上完還可以回看,還有同類型錄播課可以免費學(贈送終身VIP)。

自製能力相對較弱的話,建議還是去好點的培訓機構,實力和規模在國內排名前幾的大機構,推薦行業龍頭:王氏教育。
王氏教育全國直營校區面授課程試聽【復制後面鏈接在瀏覽器也可打開】: www.huixueba.com.cn/school/yingshi?type=4&zdhhr-11y04r-1612534448738807467

在「影視後期技術」領域的培訓機構里,【王氏教育】是國內的老大,且沒有加盟分校,都是總部直營的連鎖校區。跟很多其它同類型大機構不一樣的是:王氏教育每個校區都是實體面授,老師是手把手教,而且有專門的班主任從早盯到晚,爆肝式的學習模式,提升會很快,特別適合基礎差的學生。

大家可以先把【繪學霸】APP下載到自己手機,方便碎片時間學習——繪學霸APP下載: www.huixueba.com.cn/Scripts/download.html

② 電影的藝術風格都有哪些一一列舉說明,謝謝

( 1 )先看光,每個鏡頭中光是怎麼用的,下一個鏡頭的光有什麼變化,有沒有投影的變化,有沒有黑夜白天的變化,有沒有陰天、下雨;
( 2 )空間有沒有大小的變化,大房間、小房間,有沒有室內室外的變化;
( 3 )聽聲音,是同期還是後期,每個鏡頭中有沒有表現出的聲音空間來,它是什麼樣的,下個鏡頭的聲音空間感有什麼變化;
( 4 )背景是什麼,與前景的關系如何,它是怎樣變的(這是透視關系);
( 5 )有沒有運動,是畫面內的被攝體在運動,還是攝影機在運動,是水平運動(左右橫移)多還是縱深運動多。
( 6 )有沒有用變焦,它是准確地表現了兩個人物關系,還是造成了錯誤的關系,變焦用得多不多,搖鏡頭有沒有增加新的信息或含義;
( 7 )注意運動的動與靜的關系,是前景有運動,背景沒有,或是背景有運動,前景沒有,或是前後景都有,或前後景都沒有;
( 8 )剪輯點在哪裡,起幅的畫面是怎麼樣的,落幅的畫面是怎樣的,如果是一個人在跑,注意起幅的人體造型好不好,看的時候有什麼不同,是用切換多,還是用疊化多。
( 9 )在一個鏡頭中人物的調度是怎樣的,有沒有第四面牆的舞台處理(即所有鏡頭中的人都排成一排面向攝影機,就像幼兒園里的排排坐,吃果果。)演員的單獨表演也是力求面向第四面牆?
( 10 )音樂用在哪裡;有沒有主題歌,有作用嗎?音樂與人物動作(或稱表演)關系,音樂與攝影機運動的關系,音樂與色彩變化的關系,音樂與對話的情緒及節奏的關系,音樂與自然音響(即雜訊)的關系等等。
( 11 )如果是故事片,情節的轉折點是用什麼手段來表現的,是用旁白,還是無聲的段落,如果是你的話,你能用無聲把這一段落表現出來嗎?
( 12 )畫面上的人物關系變化,有變化,還是沒有變化,比如 在整個鏡頭里始終站在B 右邊,就沒有走到B的左邊去過,等等;
( 13 )對話寫得是否生活化,還是舞台腔,順口嗎?
( 14 )每個鏡頭中人物都穿什麼顏色的服裝,他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如何,也就是說,有沒有色彩的調度,即作為流動色彩來使用;
( 15 )道具在時代、地域、民族、文化方面准確嗎?
( 16 )時間上是否用閃回,是用什麼手段來表現的,合理嗎?
( 17 )用長鏡頭嗎?最長的鏡頭有多長,你感覺是長,還是沒有實際那麼長,這個長鏡頭內的人物關系是怎樣的。全在畫面內,或者是一個在畫內,一個在畫外(正 / 反拍不算內)。
( 18 )人聲,是按男高音、女高音、男中音、女中音、男低音這樣的搭配嗎?
( 19 )特寫是否作為情節中的視覺重音來使用的?
( 20 )全片的聲畫結合如何,有沒有非常精彩的地方?

另外,影視評論寫作可分為幾種類型,具體如下:

印象式影視評論的寫作:是寫作者對影視作品的主觀感受和個人印象的描述,是最常見、最普遍的一種影評。主要依賴於個人的直覺能力和感覺能力。特點是隨意性的評論、敏銳的觀察、恰當的聯想和豐富的想像力。

印象式評論的寫作思路:
電影的主演是誰?所飾演的角色是什麼?表演怎麼樣?
主創是誰?編劇、導演、攝影、剪輯、製作公司是誰?他們還有沒有其他讀者熟悉的作品?
我喜歡這部作品嗎?為什麼?
作品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哪些部分?為什麼?
我在寫作中,是否抓住了作品的主要的東西?有無遺漏?我對影片的描述是否清楚、明晰?
我對影片中的演員、導演及呈現的主題有無偏見?如有,為什麼?說出偏見的理由,要有理有據。
我的評論能站得住腳嗎?影片中哪些方面可以支持我的觀點?還有沒有其他可以能證明我觀點的材料?
我最想告訴讀者的是什麼?我在影評中有沒有清晰地表達出來 ?

形式分析取向的影視評論寫作:評論焦點是影視作品的形式結構等本體的內容,主要是關於影片的結構和風格,或是影視的敘事形式在影片中特定的組織形式。從決定影片的組織結構是敘事性還是非敘事性形式系統出發來了解影片是如何合成一個整體的。分析影視作品的形式和風格,辨識影片中使用的技巧。找出整部影片中的技巧模式。發現整部影片是如何系統化和模式化地使用這些技巧。在整部影片或單一的片段中,技巧的使用或重復或變化,或深入發展或平行對應,都是應該重點注意的部分。找出這些重要技巧的功能,也就是找出風格在影片不休形式中所扮演的角色。挖掘功能的直接的方法是去注意影片的效果特定技巧在影片的表達中起著強調、誤導澄清、強化等作用。
「作者論」取向的影視評論寫作:「作者」論的基本信念是電影藝術是個人而非公眾表達的工具,但並不排斥影視創作是一個集體努力的結果,只是指出有一個主要的人物在其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作者論」影評的價值體系的基礎:個人風格是否呈現在整體的影視作品中。關注的是主題意識、影視技巧的運用和影音風格比較一致的影視創作者。
寫作方法:
從一組影片的比較中,指出它們風格和產題目的一貫性,進而認定影片背後的主要的作者。
詳細分析一部影視作品,以彰顯它與作者的主題和風格觀念之間的關系。
攝影機的運動、構圖、燈光、剪輯及作品中反復出現的母題對分析作者的風格和主題意識都非常有用。
入手角度:
該作者的生活(社會階級、政治、教育、專業訓練等)是否對影片的主題產生某種影響?
該作者是否持續使用相同的主題,或持續拍攝同一類型的影片 ?該作者是否對某種電影表現技法(如長鏡頭、特寫、大遠景等)有偏好?
該作者在影片中呈現的個人標志是什麼?
該作者是否在每一部影片中都固定與一些影片的主創人員合作?他們之間的合作有什麼特別之處?誰的作者標記更顯著?

類型研究取向的影視評論寫作:在20世紀60末到70年代初第一次在電影研究的領域演變成影視評論的一個重點。入手角度:
是否可能找到某些有關情節、人物、主題、場景和對白的重復牲來對影片進行分類?
電影的類型中是否包含了某種社會價值觀?
不同的類型片的發展如何?它們在類型影片發展的歷史進程中有無變化?是消退還是繁榮?變化的根本原因體現在什麼方面?
影片是否屬於新的類型?如是,為什麼?不是又為什麼?新的類型的特點或特色體現在什麼方面?
電影類型的形成與歷史有什麼關聯?

背景取向的影視評論寫作:
1、史學取向的影視評論寫作
最廣泛使用的方法之一。主要是運用電影發展的歷史及電影反映的社會歷史影像。都是把影片放到電影、電視發展的社會、歷史的脈絡中去審視它的歷史地位和作用。
2、社會意識形態取向的影視評論寫作:主要是從社會的政治意識、倫理道德、美學取向、男女角色的社會地位與性別認同、對待不同民族或種族的態度及宗教對社會生活的影響等方面來分析影視作品中隱藏的相關觀念。
入手角度:
影片想要告訴觀眾一個什麼樣的主題信息?在這些信息中,哪些是明指的,哪些是暗指的?明指與暗指與現實之間的關系是什麼?
影片所表露的精神和價值是什麼?它們代表著哪個階級或階層?
影片是否挑戰了觀眾的信仰,或是暗合?
影片是否製造了某種文化或價值的認同,它使用的是什麼手法?在這中間是否存在著國家/民族主義或文化侵略?不同的性別/種族是如何在影片中被呈現的?他們在影片中所呈現的形象是被真實再現還是被歪曲和曲解?
影片所使用的基本的思維模式是什麼?它是如何運作的?
影片中的世界是呈現世界真實的復雜性,還是不斷暗示著某種價值觀?這一種價值觀背後的理論支撐是什麼?

③ 從世界范圍看,電影產業的發展模式主要有幾種有哪⼏種

電影產業的主要模式有,第一 院線經營模式 第二,分賬模式 第三 采購模式 第四,銷售模式 第五,公司的主要市場推廣模式 第六,公司的管理模式 第七,公司拓展模式

④ 電影的類型與體裁有哪些

電影的類型是指適應不同欣賞需要而產生差異的創作模式、范疇和形式,包括大至片

種的類型、中至內容的類型、小到表現的類型等。

(1)片種的類型指故事片(劇情片)、紀錄片、戲曲片、科教片、美術片(動畫片)等

相對類型的劃分。

(2)內容的類型指注重內容表現性質和題材差異的類型劃分。包括喜劇、悲劇、正劇

的表現內容的類型區別,歷史劇、現代劇的對象內容的區別,農村、都市、兒童、軍事等題

材的區別,等等。

(3)表現的類型指體裁性質的類型範疇,如西部片、歌舞片、強盜片、科幻片等。

⑤ 電影有哪幾種存在模式

ASF

ASF 是 Advanced Streaming format 的縮寫,由字面(高級流格式)意思就應該看出這個格式的用處了吧。說穿了 ASF 就是 MICROSOFT 為了和現在的 Real player 競爭而發展出來的一種可以直接在網上觀看視頻節目的文件壓縮格式!由於它使用了 MPEG4 的壓縮演算法,所以壓縮率和圖像的質量都很不錯。因為 ASF 是以一個可以在網上即時觀賞的視頻「流」格式存在的,所以它的圖象質量比 VCD 差一點點並不出奇,但比同是視頻「流」格式的 RAM 格式要好。不過如果你不考慮在網上傳播,選最好的質量來壓縮文件的話,其生成的視頻文件比 VCD (MPEG1)好是一點也不奇怪的,但這樣的話,就失去了 ASF 本來的發展初衷,還不如乾脆用 N AVI 或者 DIVX 。但微軟的「子第」就是有它特有的優勢,最明顯的是各類軟體對它的支持方面就無人能敵。

AVI

AVI 是 Audio Video Interleave 的縮寫,這個看來也不用我多解釋了,這個微軟由 WIN3.1 時代就發表的舊視頻格式已經為我們服務了好幾個年頭了。如果這個都不認識,我看你還是別往下看了,這個東西的好處嘛,無非是兼容好、調用方便、圖象質量好,但缺點我想也是人所共知的:尺寸大!就是因為這點,我們現在才可以看到由 MPEG1 的誕生到現在 MPEG4 的出台。

MPEG

MPEG 是 Motion Picture Experts Group 的縮寫,它包括了 MPEG-1, MPEG-2 和 MPEG-4 (注意,沒有MPEG-3,大家熟悉的MP3 只是 MPEG Layeur 3)。MPEG-1相信是大家接觸得最多的了,因為它被廣泛的應用在 VCD 的製作和一些視頻片段下載的網路應用上面,可以說 99% 的 VCD 都是用 MPEG1 格式壓縮的,(注意 VCD2.0 並不是說明 VCD 是用 MPEG-2 壓縮的)使用 MPEG-1 的壓縮演算法,可以把一部 120 分鍾長的電影(未視頻文件)壓縮到 1.2 GB 左右大小。MPEG-2 則是應用在 DVD 的製作(壓縮)方面,同時在一些 HDTV(高清晰電視廣播)和一些高要求視頻編輯、處理上面也有相當的應用面。使用 MPEG-2 的壓縮演算法壓縮一部 120 分鍾長的電影(未視頻文件)可以到壓縮到 4 到 8 GB 的大小(當然,其圖象質量等性能方面的指標 MPEG-1 是沒得比的)。MPEG-4 是一種新的壓縮演算法,使用這種演算法的 ASF 格式可以把一部 120 分鍾長的電影(未視頻文件)壓縮到 300M 左右的視頻流,可供在網上觀看。其它的 DIVX 格式也可以壓縮到 600M 左右,但其圖象質量比 ASF 要好很多。

DIVX

DIVX 視頻編碼技術可以說是一種對 DVD 造成威脅的新生視頻壓縮格式(有人說它是 DVD 殺手),它由 Microsoft mpeg4v3 修改而來,使用 MPEG4 壓縮演算法。同時它也可以說是為了打破 ASF 的種種協定而發展出來的。而使用這種據說是美國禁止出口的編碼技術 --- MPEG4 壓縮一部 DVD 只需要 2 張 CDROM!這樣就意味著,你不需要買 DVD ROM 也可以得到和它差不多的視頻質量了,而這一切只需要你有 CDROM 哦!況且播放這種編碼,對機器的要求也不高,CPU 只要是 300MHZ 以上(不管你是PII,CELERON,PIII,AMDK6/2,AMDK6III,AMDATHALON,CYRIXx86)在配上 64 兆的內存和一個 8兆 顯存的顯卡就可以流暢的播放了。這絕對是一個了不起的技術,前途不可限量!

QuickTime

QuickTime(MOV)是 Apple(蘋果)公司創立的一種視頻格式,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它都是只在蘋果公司的 MAC 機上存在。後來才發展到支持 WINDOWS 平台的,但平心而論,它無論是在本地播放還是作為視頻流格式在網上傳播,都是一種優良的視頻編碼格式。到目前為止,它共有 4 個版本,其中以 4.0 版本的壓縮率最好!

REAL VIDEO

REAL VIDEO (RA、RAM)格式由一開始就是定位就是在視頻流應用方面的,也可以說是視頻流技術的始創者。它可以在用 56K MODEM 撥號上網的條件實現不間斷的視頻播放,當然,其圖象質量和 MPEG2、DIVX 等比是不敢恭維的啦。畢竟要實現在網上傳輸不間斷的視頻是需要很大的頻寬的,這方面 ASF 的它的有力競爭者!

RMVB格式

所謂RMVB格式,是在流媒體的RM影片格式上升級延伸而來。VB即VBR,是Variable Bit Rate(可改變之比特率)的英文縮寫。我們在播放以往常見的RM格式電影時,可以在播放器左下角看到225Kbps字樣,這就是比特率。影片的靜止畫面和運動畫面對壓縮采樣率的要求是不同的,如果始終保持固定的比特率,會對影片質量造成浪費。

而RMVB則打破了原先RM格式那種平均壓縮采樣的方式,在保證平均壓縮比的基礎上,設定了一般為平均采樣率兩倍的最大采樣率值。將較高的比特率用於復雜的動態畫面(歌舞、飛車、戰爭等),而在靜態畫面中則靈活地轉為較低的采樣率,合理地利用了比特率資源,使RMVB在犧牲少部分你察覺不到的影片質量情況下最大限度地壓縮了影片的大小,最終擁有了近乎完美的接近於DVD品質的視聽效果,如圖1所示的就是RMVB格式的《聖鬥士冥王篇》。可謂體積與清晰度「魚與熊掌兼得」,其發展前景不容小覷。
望採納

⑥ 影視創作是什麼

1.蒙太奇在法語是"剪接"的意思,但到了俄國它被發展成一種電影中鏡頭組合的 理論。蒙太奇一般包括畫面剪輯和畫面合成兩方面,畫面剪輯:由許多畫面或圖 樣並列或疊化而成的一個統一圖畫作品,畫面合成:製作這種組合方式的藝術或 過程。電影將一系列在不同地點,從不同距離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攝的鏡頭排 列組合起來,敘述情節,刻畫人物。(蒙太奇: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隱喻 蒙太奇,等) 2.長鏡頭不打斷時間的自然過程,保持了時間進程的不間斷性--與實際時間、過 程一致,排除了蒙太奇通過鏡頭分切壓縮或延長實際時間的可能性。 長鏡頭 表現的空間是實際存在著的真實空間,在鏡頭的運動中實現空間的自然轉換,實 現局部與整體的聯系,排除了蒙太奇鏡頭剪接拼湊新空間的可能性。 所表現的 事態的進展是連續的 3.電影的主題:對主題的要求是單純、明確,影視作品的主題是通過人物動作來 展示的,主題是我們能「共同感受的東西」 4. 聲畫對位:聲畫對位的前提是聲畫的分離,聲畫對位可以實現更豐富的人物 形象和信息,聲畫對位可以產生對比,象徵隱喻等藝術效果。 5. 影視新時空:影視新時空打破了現實生活中的時間和空間,通過光影的變換, 季節的變換,景色的變換等實現了時間和空間的自由結合。 6.旁白:在影視劇中往往以畫外音的形式出現,帶有很強的主觀色彩,通常以劇 作者的身份出現,對劇情進行敘述或評述,我們稱之為「第三人稱式」和客觀式, 7,.獨白:角色在規定情境下產生的內心活動,並用語言的方式表述出來。獨白在 形式上往往是完整的內心語言,有時候被詩化,帶有強烈的抒情性。 情節:事件的安排;而且必須完整。 情節:人物性格的發展史。 情節是人物在人與人的發展關系中的必然結果 在作品中與人物性格無關的事件願意離開多遠就可以離開多遠。 熟悉生活、理解生活是情節典型化的基礎 《黑桃皇後》 《復活》 《莫扎特傳》 主題主題是從作者的經驗中產生,由生活暗示給他的一種思想,可是它聚集在他 的印象里還未形成,當它要求用形象來體現時,會在作者心中喚起一種慾望------ 賦予它一個形式。 主題在編劇心中逐漸明確和清晰之後,就成為創造目標,未來作品中的烏有之鄉 也隨之而來 獲得主題的途徑應當是對生活做「更深層次的總體把握與判斷,而一旦獲得之後, 通過」無中生有「去表現和深化主題。 主題要通過劇情來體現,而劇情的每一個基本要素,必須具有造型的素材特徵; 當我們談論主題的時候,實際上我們談論的是劇本中的動作和人物。 案例:《怨偶》 情節點:1、它是一個事件、2、把故事引向另一個方向,最後是推動故事發展直 到結局。 生活流影片:主張讓生活本身說話,不評析,客觀地將生活片段混雜一起 意識流影片:缺少聯系的回憶、幻覺的組合,影片的情節公式:回憶+現實。 1、論述人物是影視作品創作的核心 首先從觀眾感受來說,有些影視作品看起來很熱鬧,過後不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 象,就是缺少了人物性格的刻畫,人們贊美的好的作品都是以鮮明的人物形象為 特徵的其次,情節的安排也是這樣,只有依據人物性格發展的矛盾沖突,才是具 有感染力的,必須按照性格發展的邏輯,表現,細節的處理同樣是以人物性格為 依據的, 2、蒙太奇與長鏡頭藝術表現形式的差異 蒙太奇通過鏡頭的剪切造成了新的含義,而長鏡頭通過連續的空間和時間的展 示,保持了事物的真實性,長鏡頭注重的是讓觀眾自己體會領悟事物的發展,感 受,而蒙太奇是由作者告訴觀眾應該怎麼認識事物。 3.電影音樂可以分為哪兩類?作用是什麼? 分為:故事空間內的音樂(又稱為畫面音樂或寫實性的音樂)和畫面空間外的音 樂(又稱表現性音樂)前者展示人物性格情感,後則烘托環境,氣氛製造懸念等 4.怎樣看待影視作品的改編? 改編:首先對原創進行增減,其次,重新構思,最後是有聲畫結合的意識,時空 結合的意識,忠實於原著,並不是要使電影稱為原著的附庸,而是要創作車全新 的電影藝術形式來,要求改編要深入的研究原著。 巴贊:是長鏡頭理論的奠基人,他批評蒙太奇只有敘事沒有真實性價值,他把自 己的理論建立在尊重現實本身的完整性這一點。所謂長鏡頭是指:連續用一個鏡 頭拍攝一段戲而不破壞事件發展中時間空間的連貫性,又被稱為段落鏡頭 克拉考爾:《電影的本性》記錄和揭示現實;長鏡頭美學學派也被稱為」紀實主義 美學學派 故事到達高潮之前,任何方面都是可以逆轉的,只有一個不可逆轉的主題或核心 (這不是一個故事)例如:《大兵小將》--反情節是什麼樣《活著》它的核心就 是: 故事必須走曲折的路線 頂點:經典設計(完整封閉的空間,外在沖突) 左角:簡約電影(最小主義,強調內在沖突) 右角:反情節(打亂時空秩序,強調人的選擇而非事件的因果導致結局 藝術是模仿;不同的藝術形式採取的媒介不同,所取的對象不同 真實是藝術的生命; 如何把謊話說的真實-----那就是利用似是而非的判斷,如果第一樁事發生,第二 件事隨之成為事實,人們會以為第一樁事也是真的(其實是假的)如果我們相信 第二樁事,那麼會做似是而非的判斷,認為前者也是真實的。 一部影視劇由編劇、導演、演員、攝影、美工、道具、剪輯等合作製作而成,而 編劇是第一個接觸生活素材的人。 雖然是文字的,劇本是拍攝影視作品的基礎,包括思想和藝術兩個方面。 電影更多的是和色彩、構圖、情緒聯系在一起,而不是和邏輯聯系 有聲電影誕生後,電影劇本就自動躍居首要地位。---巴拉茲 影視劇本的第一個寫作特點:敘事和造型的結合。 寫作影視劇本首先要考慮到影視的視覺造型性 戲劇塑造人物靠富有性格特徵的語言 影視中的人物塑造需要造型動作和人物造型 兩者最大的不同表現在時空上。 電影的思維就是聲音和畫面的思維。 畫面賦予聲音以形態,「光靠聲音是不能造成空間感的。 現實時間在影視劇中有時被拉長或延伸,只有當需要突出、誇張、強調渲染某一 事物或思緒時才被運用。 造成電影時空的手法: 1、光影的變化 2、季節的變化 3、景色的變化 4、用更迭地名的方式來表現時間 時間隨著空間的變化而流動,空間隨著時間的延續而變化。 電影因時空結構的變化而造成的不同電影模式可以分兩類:一是,時空順序式結 構;一是,時空交叉式結構 時空概念 1、記錄性電影時空階段—魯米埃爾 2、舞台式的電影時空階段—梅里愛 3、電影的新時空階段---格里菲斯 4、心理時空階段---伯格曼 結論:1、電影新時空的出現於蒙太奇的運用有直接關系;2、電影的心理時空, 使電影的表現力突破了外部敘事的功能,進入人的精神,情緒,潛意識思維活動 領域

⑦ 好萊塢模式與國內的電影製作模式到底有何不同

好萊塢模式是指由好萊塢地區的電影生產基本規律引發出的有關電影生產模式的一種定義。主要是指以某種受歡迎的影片為模式,進行批量生產,成為對模仿的模仿。這種模式由格里菲斯開創並由好萊塢在以後幾十年逐漸豐富完善,是一個經典好萊塢理論。
【滿意】

⑧ 有哪些電影或文學作品符合以下模式(每種不少於5個)

建議你看一看粵語或暮光之城

⑨ 電影劇作模式的電影劇作的傳統模式

例如,從亞里士多德開始,戲劇就逐漸形成了結構方面的模式:亞里士多德認為,戲劇的結構必須分為頭、中、尾這樣的三段式。後來人們感覺在一出戲里高潮特別重要,應該強調,就出現了「啟、承、轉、合」的說法。是黑格爾總結出「沖突律」的結構思想的,他認為戲劇沖突是布局的依據,他進一步發展了亞里士多德關於「頭、身、尾」的三段式說法:「合式的起點就應該在導致沖突的那一個情境里,這個沖突盡管還沒有爆發,但是在進一步發展中卻必然要暴露出來。結尾則要等到沖突糾紛都已解決才能達到。落在頭尾之間的中間部分則是不同的目的和相互沖突的人物之間的斗爭。」其實,從那以後,直到今天,這已經成為包括電影在內的劇作藝術所普遍遵循的結構法則。例如,在著名的劇作理論家勞遜所撰《戲劇與電影的劇作理論與技巧》一書中,即將以「沖突律」為核心的結構原則引入了電影劇作理論。在電影劇作的教學領域里有一本廣泛流傳的教材:悉德.菲爾德撰寫的《電影劇本的寫作基礎》。其中在論述結構的部分依然將「沖突律」作為劇作家必須嚴格遵守的定律,他認為:一部影片的開端就是建置沖突;中段就是發展沖突並使沖突雙方反復地較量;所謂高潮就是沖突的總爆發是沖突的至高點,因此也就是沖突的決戰時刻;至於結尾,無非是沖突過後所產生的最終結果。可以說,以這樣的原則創作出來的電影劇本在今天仍然是電影結構類型的主流。這種被今天的人們稱作「戲劇式結構」的原則依然是我們進行電影劇作教學的基礎。如果不掌握這樣的結構模式,人們就無法創作出《變臉》、《天地大沖撞》、《生死時速》、《離開雷鋒的日子》、《三大戰役》、《紅河谷》……數不勝數的電影劇本來。北京電影學院的學生經常會輕視傳統的東西,然而他們最終在走向社會之後便發現,傳統的東西會成為看家的本事為他們謀一碗飯吃。
電影劇作情節的模式似乎比結構的模式復雜一些,但模式化的傾向卻是再明顯不過的了。早在18世紀末,西方的戲劇家就將劇作的情節歸結為36種情節模式,這有名的36模式一直傳誦到今天,它依然是人們研究劇作情節的工具。當然,今天的很多電影劇作已經超越出36模式之外,但36模式畢竟最大面積地涵蓋了電影劇作的情節。人們確實追求著對傳統情節模式的突破,例如那些被標榜作「新」的一次次電影運動都是以反叛模式為前提的。但是真正突破模式卻並不象人們想像的那樣容易。例如作為法國「新浪潮」電影主將的戈達爾,幾乎終生都在干著反情節劇的事情,但直到最後他也不得不自嘆未能逃出情節劇的圈子。他的作品《精疲力盡》和《瘋狂的比埃羅》依然是36情節模式中的第5種「捕逃」,顯然繼承了警匪式的道路片。作為「新德國電影」主將的法斯賓德在這個問題上似乎更聰明一點,他非常痛快地說自己追求的是拍攝「德國式的情節劇電影」。他的代表作《瑪麗婭.布勞恩的婚姻》一開始就使用了一個被人們千百次使用過了的情節模式:「誤以為丈夫已死而改嫁,其實未死之類。」這屬於36情節模式的第18種。
電影藝術是比之戲劇更加商業化的形式。有人將好萊塢比喻作製作電影的工廠,人們在這里進行著電影的批量生產。為了觀眾口袋裡的錢,電影製作者的天才很大程度上表現在對觀眾喜聞樂見的模式的研究上。一旦某種模式贏得了高票房,那種模式就會成為大量生產的樣板。說來,電影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一種「樣式」的藝術,例如在戲劇中,你只知道有「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現實主義」或「自然主義」戲劇等等,卻沒有什麼「西部戲劇」、「功夫戲劇」、「驚險戲劇」……然而,在電影藝術中,將作品分為「恐怖片」、「驚險片」、「言情片」卻是天經地義的事。藝術家們可以鄙視模式化生產的電影,但是他們卻無法迴避模式化生產帶來的奇跡。好萊塢用模式化生產的方式統治著世界電影市場,創造著一個又一個另人目瞪口呆的票房神話!好萊塢最古老的敘事傳統來自於戲劇的「情節劇」模式,那是一種被稱作西方感傷戲劇的一個種類。劇中所講的通常是一個弱女子愛情和婚姻生活的不幸,而造成這種不幸的就常常是門第觀念的障礙。這種情節模式屬於36種中的第28種「因為門第或地位不同而不能結為婚姻」。這樣的模式創造出了一部部賺取觀眾眼淚的影片,不久前在全球創造出票房奇跡的《泰坦尼克號》便是這種模式的最新翻版。

閱讀全文

與電影創作模式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韓國電影叔叔還叫什麼 瀏覽:301
什麼是電影vc投資人 瀏覽:935
qq怎麼傳騰訊視頻下載的電影 瀏覽:453
瑪納斯人之失落的秘境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820
四川電影電視學院生活費多少 瀏覽:935
好看的霸道總裁類型的電影 瀏覽:990
適合情侶的18禁電影有哪些 瀏覽:727
有什麼好看的復古愛情電影 瀏覽:133
恐怖片全集大全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737
蘭陵王有什麼電影 瀏覽:632
蘋果手機如何從電腦上傳電影 瀏覽:851
唐山大地震是什麼時候出的電影 瀏覽:275
電影院的自動座椅是多少瓦 瀏覽:219
天才盲童尋母記是什麼電影 瀏覽:146
電影親吻怎麼拍的 瀏覽:562
一般電影票門票多少錢 瀏覽:777
推薦幾部超級好看的電影電視劇 瀏覽:268
特別大的鯊魚電影有哪些 瀏覽:527
最好看的情電影 瀏覽:338
騰訊視頻喪屍電影好看的電影下載 瀏覽: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