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大全 > 宋末元初的電影有哪些

宋末元初的電影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3-27 23:51:31

㈠ 關於宋末元初的歷史…

最後三位皇帝是宋度宗,宋恭帝,他四歲即位,宋端宗,太後是姓謝的,奸臣是陳宜中,夏貴,忠臣是文天祥,他死與47歲,張世傑,陸秀夫,陳文龍,洪福,李庭芝,姜才,李芾,沈忠,元朝的有伯顏,張弘番,阿術!

㈡ 宋末元初時期的國家

你說這個時期應該是公元1276年附近,這一年,南宋被忽必烈滅亡.
這一時期,非洲美洲大洋洲除了不見經傳的小國就是很小的部落.有名的國家都在亞歐大陸,中國版圖以及大半個亞洲都在元帝國和四大汗國統治之下,亞洲的日本抵禦了二次蒙古入侵,東南半島以及爪哇在元帝國打擊之下存在一些小國.南亞的印度是德里蘇丹統治之下,西亞的大食和波斯在伊利汗國統治下.歐洲的法蘭克王國已經分裂,日耳曼帝國控制歐洲中部,英法正在進行百年戰爭,亞歐之間的小亞細亞和巴爾干在拜占庭統治之下.東歐的羅斯公國在崛起.

㈢ 有沒有關於文天祥的影視作品作為歷史上最年輕的狀元,本人很想了解。

這個牽涉到民族問題,文天祥抗元,元是什麼,蒙古族啊,怎麼樣廣電總局都不會審批通過的,所以這樣的影視作品很少啊。去看些反映宋末元初的作品吧,或許會有些零星片段。
似乎有個很早前的電視劇《文天祥傳》,遙遠導演的,原因還是「遙遠本名文元衍,是民族英雄文天祥第二十四代傳人。」不過估計這個你是找不到的。還有一些影視資源,像是《文天祥》《文天祥與謝小玉》等,估計都是很早的片子,也找不到的。似乎tvb那拍過《文天祥》,你去找找港版的看能不能找到。呃,還有個兒童動畫片《文天祥少年正氣》,你會看嗎。紀錄片有很多的,可以找找看看。

㈣ 宋末元初,哪些話本出現了水滸故事

宋末元初,水滸故事已經為雜劇、話本所廣泛採用,如元刊《大宋宣和遺事》話本,記敘了從楊志押送花石綱到征方臘的比較完整的水滸故事。施耐庵把有關水滸的故事、人物通過加工整理,使之更加精練生動,創造出一部描寫農民起義的優秀作品。

㈤ 宋末元初

張珏,南宋末抗元名將,字君玉。鳳州(今陝西鳳縣東北)人。以戰功遞升中軍都統制,人稱為「四川梟將」。

㈥ 求宋末元初的所有歷史材料,正史,野史,雜記...

宋、元說話及其話本的時代

考辨在宋代有一種稱為「說話」的民間技藝,由唐代的「說話」發展而來,並吸收了變文等的若干特點;至元代仍然流行。其內容主要是述說故事。現在所知的宋、元通俗小說大致就是當時「說話」藝人——也即「說話人」——所用的底本,故又稱「話本」;但也可能已在底本的基礎上有所增刪,與其原貌不盡相同了。
「說話」在宋代有四家。據宋代灌園耐得翁《都城紀勝》的「瓦舍眾伎」條記載:
「說話」有四家。一者小說,謂之銀字兒,如煙粉、靈怪、傳奇、說公案(皆是朴刀桿棒及發跡變泰之事)、說鐵騎兒(謂士馬金鼓之事)。說經,謂演說佛書;說參請,謂賓主參禪悟道等事。講史書,講說前代書史文傳、興廢爭戰之事,最畏小說人,蓋小說者能以一朝一代故事,頃刻間提破。合生,與起今隨今相似,各佔一事。
據此,「說話」四家為:一、小說;二、說經,包括說參請;
三、講史;四、合生。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和《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即大致採用這種說法,孫楷第《宋朝說話人的家數問題》並對此作過較詳細的考證,可以參看。但因洪邁《夷堅志》支乙卷六《合生詩詞》條有「江浙間路歧伶女有黠慧知文墨、能於席上指物題詠、應命輒成者,謂之合生。
其滑稽含玩諷者,謂之喬合生。蓋京都遺風也」的話,有些研究者就認為「合生」不屬於「說話」四家之一,並對上引《都城紀勝》的那一段話用別的方式來標點,於是對「說話」四家也就有了別的分法。但似還不如魯迅、孫楷第的分法來得穩妥。
①只是在「說話」四家中,合生的勢力最小,綜合《東京夢華錄》、《夢梁錄》、《西湖老人繁勝錄》、《都城紀勝》、《武林舊事》諸書的記載,合生藝人有姓名可考的只吳八兒、雙秀才兩人,而小說、講史皆有數十人,說經也有近二十人,即可見一斑。大概從南宋後期起,合生已頗衰微,故《夢梁錄》卷二十有一條記「說話」的情況,標目為《小說講經史》而不說及合生。至於合生的特點,由於前人的記載語焉不詳,現在已難以弄清楚了。
①洪邁此條舉了兩個例子。一個是一位散樂伎人「高吟」一首七律,詠兩位太守對席;另一個是一位唱諸宮調的女子「歌」其「述懷小曲」,詠雪裡梅花,用以自喻。又,張齊賢《洛陽搢紳舊聞記》說:「有談歌婦人楊薴蘿,善合生雜嘲。」文中並記載了這位「歌者」「嘲蜘蛛」(實為嘲胖和尚雲辨)的五言小詩,從中可見洪邁的所謂「京都遺風」。其「嘲蜘蛛」,亦即「指物題詠」的一種。按,《新唐書·武平一傳》:「伏見胡樂施於聲律,本備四夷之數。比來……妖伎胡人,街童士子,或言妃主情貌,或列王公名質,詠歌蹈舞,號曰合生。」是「合生」在唐代已經出現,本「施於聲律」,也可結合舞蹈,故有「詠歌蹈舞」之語;其內容的「或言妃主情貌,或列王公名質」,則顯與「題詠」相通。洪邁所記,均為樂人的「吟」、「歌」,張齊賢所記,也為「歌者」之詩,當是唐代「施於聲律」的「合生」的繼續。而羅燁《醉翁談錄》卷一甲集《舌耕敘引》的《小說引子》說:「小說者流……或名演史,或謂合生。」此處的小說,是廣義的概念,與今天通常所說的「小說」近似,故謂其可「或名演史」。
由這一記載,可知其所謂「合生」實屬於廣義的小說,也是述說故事的。
與洪邁所說「指物題詠」、再加「吟」、「歌」的「合生」同名異實。換言之、「合生」在當時實有兩種,一種屬於「說話」,一種則吟詩歌詞。另據洪邁所記,在其生活的南宋時代,後一種「合生」是由女性(「路歧伶女」)從事的,而《西湖老人繁勝錄》所記「合生」藝人為「雙秀才」,顯非女性,也可見《繁勝錄》所記「合生」非洪邁所謂「合生」,而當是《醉翁談錄》所說的那種「合生」。
「說話」的形式,大抵以詩詞起,以詩詞終,在敘述過程中也常雜以詩詞、駢文之類,故又有「詩話」、「詞話」之稱。
至於「小說」、「講史」、「說經」的區別,魯迅說:「講史之體,在歷敘史實而雜以虛辭。小說之體,在說一故事而立知結局。」
(《中國小說史略·宋之話本》)「說經」雖「演說佛書」,後也發展為專講佛教史上的有關故事,向「小說」、「講史」靠攏,唯題材有所區別,其代表作為《大唐三藏取經詩話》。
無論是唐代的「說話」或變文,都屬於民間文學的范疇。
從這點說,作為其後繼者的宋、元「說話」也應為同樣的性質。且宋代「說話」主要在「瓦舍」演述,其聽眾以市井民眾為主,元代「說話」的主要聽眾同樣如此,故可視為市井文學。而另一方面,宋、元「說話」又受六朝以來文言小說的影響很深。羅燁《醉翁談錄》的《小說開辟》說:
夫小說者,雖為末學,尤務多聞。非庸常淺識之流,有博覽該通之理。幼習《太平廣記》,長攻歷代史書。煙粉奇傳,素蘊胸次之間;風月須知,只在唇吻之上。《夷堅志》無有不覽,《琇瑩集》所載皆通。動哨、中哨,莫非《東山笑林〉;引倬、底倬,須還《綠窗新話》。
《太平廣記》固然收有許多六朝志怪和唐人傳奇之文①,《夷堅志》、《綠窗新話》也分別為宋代志怪、傳奇的名作。所以,宋、元白話小說的發展,實以六朝以來的文言小說作為不可或缺的養料。這在具體作品中也可以看到。例如,《陳巡檢梅嶺失妻記》(《清平山堂話本》)就顯然脫胎於唐傳奇《補江總白猿傳》。至於羅燁所說「長攻歷代史書」,則又點明了中國古代小說和史書的密切關系。
①《醉翁談錄》所說的《太平廣記》恐已非李昉等所編的原本,而已經過增刪,供「說話人」之用。理由是:一、《醉翁談錄》壬集卷一所載《紅綃密約張生負李氏娘》,敘宋代包拯時事,而雲「事見《太平廣記》」。《清平山堂話本》的《五戒禪師私紅蓮記》,敘宋英宗時事,亦雲:「雖為翰苑名談,編入《太平廣記》。」此二篇不但為今所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所不載,時代亦不合。故當另有一《太平廣記》。但既襲用舊名,則大部分作品當來自原書。
就現在所知的宋、元話本來說,哪些屬於宋,哪些屬於元,已經很難剖明。以前認為是宋代話本的,今天看來基本靠不住。因當時作為判斷依據的,一是舊籍的記載,一是實物,而其中都有很多問題。
舊籍中記載宋、元話本名目最多的,為羅燁《醉翁談錄》;錢曾《述古堂藏書目》及《也是園書目》也有「宋人詞話」的著錄。《醉翁談錄》在國內原已亡佚,後發現於日本,現藏日本天理圖書館;國內所出排印本即自日本藏本出。此書剛在日本發現時,曾被誤認為南宋本;書中所記及的大批話本名目,也就理所當然地被認為是宋話本了。但後來日本學術界已發現原先的判斷並不確切,是以連收藏此書的天理圖書館所編《中國古版通俗小說集》(《善本寫真集》二十七)介紹此書時也說:「此書一般認為是南宋版,但書中可看到元代人的姓名,且可感到追慕亡宋的筆調,再勘以版式,或系宋末元初刊。」(1966年日本天理大學出版部發行,第1頁)但既有元人姓名,且已在「追慕亡宋」,則非刊於「宋末」可知。至早為元初刊本。說成「或系宋末元初刊」,恐多少有遷就舊說(所謂「南宋版」)之意。又,《醉翁談錄》的《小說開辟》有「說趙正激惱京師」語,而元鍾嗣成《錄鬼簿》卷上記陸顯之說:「汴梁人,有《好兒趙正》話本。」則《醉翁談錄》之作,實當在陸顯之撰《好兒趙正》之後①。所以,我們只能認為《醉翁談錄》所記的這些話本名目出於元代及其以前,但已無從分辨何者為宋、何者為元了。至於《述古堂藏書目》及《也是園書目》著錄的「宋人詞話」,也未必可靠。兩書均著錄的「宋人詞話」共十二種。僅為《述古堂藏書目》著錄的凡五種;這十七種在今天已多數亡佚。其中有五篇見於《清平山堂話本》,即《簡帖和尚》、《西湖三塔記》、《柳耆卿詩酒玩江樓記》、《風月瑞仙亭》及《合同文字記》,實都不早於元代②。
①關於這五篇話本的時代考證,參見章培恆《關於現存的所謂「宋話本」》,載《上海大學學報》1996年第1期。又,本節下文凡涉及話本的時代問題而與通行說法有所不同的,除已註明者外,皆見此文。
②孫楷第先生《中國通俗小說書目》因誤認《醉翁談錄》「乃南宋人書」,進而以為「趙正故事,元與南宋皆有話本」,「陸顯之亦但就舊本改編,非創為之也」。但《醉翁談錄》為「南宋人書」的前提既已不存在,則《好兒趙正》自應為陸顯之的創作。
再說實物。這方面最重要的是《京本通俗小說》。現在所能見到的最早本子是一九二○年繆荃孫刊《煙畫東堂小品》本,共收七篇。繆荃孫在《跋》中說,其底本為影元人寫本。
書中的《馮玉梅團圓》篇說到「我宋建炎年間」,《錯斬崔寧》篇說「我朝元豐年間」,《菩薩蠻》篇說「大宋紹興年間」,《拗相公》篇說「我宋元氣都為熙寧變法所壞」;因而五十年代及其以前的研究者認為這四篇都是宋人話本,連帶認為其他三篇也出於宋代。但到一九六五年,馬幼垣、馬泰來氏發表了《〈京本通俗小說〉各篇的年代及其真偽問題》(載台灣《清華學報》新5卷1期),指出《京本通俗小說》乃是根據馮夢龍編的《警世通言》和《醒世恆言》而編集的,其《馮玉梅團圓》一篇,即《警世通言》卷十二的《范鰍兒雙鏡重圓》,作品中並含有明人瞿佑所作的「簾卷水西樓」一詞①,該篇明是明朝的作品,所以繆荃孫說《京本通俗小說》是影元人寫本實是無稽之談。何況在繆氏之前,從不見有此書的著錄(繆氏說其底本中有原收藏者錢遵王圖章,但錢氏所著的《也是園書目》、《述古堂藏書目》也未著錄此書);在繆氏刊印之後,其底本的去向也「未有所聞,全無紀錄」。至於書中所出現的上述「我朝」、「我宋」、「大宋」等字樣,均為《警世通言》及《醒世恆言》所無,是《京本通俗小說》的編集者為了顯示這些作品確為宋人話本而增改的。
①此點最早是已故孫楷第先生發現的,馬幼垣、馬泰來氏在其論文中已經說明:孫說見於其所撰論文《中國短篇白話小說的發展》。
所以,他們認為這是一部根據《警世通言》和《醒世恆言》而製造的偽書,而作偽者很可能是繆荃孫。在他們發表此文以前,本已有學者對《京本通俗小說》的底本情況發生懷疑,如鄭振鐸及日本的長澤規矩也、吉川幸次郎等;但都不如此文的明確、有力。在它發表之後,不少有影響的學者給予高度肯定,如美國的韓南(patrickHanan)、法國的萊維(AndréLévy)等;我國學者蘇興當時沒有看到他們的論文,但通過自己的研究也得出了《京本通俗小說》是偽書的結論(見蘇興《〈京本通俗小說〉辨疑》,載《文物》1978年3期)。所以,《京本通俗小說》並不能作為判斷宋話本依據的實物。
此外還有《五代史平話》、《梁公九諫》、《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也曾被不少學者認為宋話本。但除《梁公九諫》時代不明(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其為宋話本)外,其餘兩種都為元話本。再如馮夢龍編《警世通言》所收《崔待詔生死冤家》、《一窟鬼癩道人除怪》和《醒世恆言》所收《十五貫戲言成巧禍》,題下分別註:「宋人小說題作《碾玉觀音》」、「宋人小說,舊名《西山一窟鬼》」、「宋本作《錯斬崔寧》」。因而通常也被認為是宋話本。但《崔待詔生死冤家》和《一窟鬼癩道人除怪》含有明代人的用語和生活特徵①,估計已經過馮夢龍的較大加工,並非原貌了,其底本到底是宋話本抑元話本已難以判斷;《十五貫戲言成巧禍》則為元話本,是否經過馮夢龍加工也無從斷定。
①《崔待詔生死冤家》說到「湖南潭州府」,為明代地名。《一窟鬼癩道人除怪》說吳洪到行在臨安應考,沒有考取,就在臨安住了下來,擬於「後三年,春榜動,選場開,再去求取功名」。這種情況也只可能出現於明、清時代。詳見章培恆《關於現存的所謂「宋話本」》。 據史料記載,公元1279年2月,南宋殘軍與元軍在新會崖門海域(今屬江門市)展開了一場歷時20多天的大海戰,雙方投入兵力50餘萬,動用戰船2千餘艘,最終宋軍全軍覆沒,戰船沉沒,海上浮屍10萬,並給南宋王朝劃上了句號。
宋德佑二年(1276年),元軍進入臨安(今浙江杭州)。南宋謝太後率百官向元軍投降。楊淑妃則帶著益王趙昰、廣王趙昺及部分大臣南下閩、粵繼續抗戰,最後在江門新會崖山建立行朝,史稱「二王南遷」。南遷途中,陳宜中、張世傑、陸秀夫等擁立益王趙昰為帝,號端宗。1278年3月端宗在湛江市硇州島病逝。陸秀夫、張世傑等又立趙昺為帝,改景炎三年為祥興元年。宋少帝趙昺駐崖山期間,建行宮、軍屋,訓練士卒,製造艦船、兵器,開辟集市方便交易。各地聞訊紛紛組織義軍,運送軍糧、物資,集結官民將士20多萬人。
祥興二年(1279年)正月,元軍都元帥張弘范會同副帥李恆,兵分水陸進攻崖山。張世傑作決戰計,集結千多艘艦船,四周加固戰柵,形成海上堅城。元軍幾次進攻,包括放火強攻都被打退。元帥威迫文天祥寫信招降,遭到文天祥堅決拒絕,在獄中,文天祥寫下了《過零丁洋》千古絕唱;又利用張世傑的外甥去勸降,被張世傑罵走。正月二十二元軍佔領崖山外圍,截斷了宋軍的糧、水補給線。宋軍吃干糧飲鹹水,嘔吐疲乏,戰鬥力下降。二月初六,天色晦暗,風雨交加,元軍趁早、午海潮漲退的機會,李恆從北向南,張弘范從海上向北大舉圍攻。宋軍雖整天苦戰,終被攻破陣勢,艦隊崩潰。張世傑見大勢已去,混戰中又找不到少帝和丞相,便領少數戰船,乘霧突圍出海。少帝趙昰、丞相陸秀夫在崖山奇石上投海殉國。「後宮諸臣,從死者眾」。「越七日,屍浮海上者十萬餘人」。
幾天後,張世傑回來尋找帝室,才知少帝已死,只好領著船隊再度出海,航至海陵島一帶海面時不幸遇颶風溺死海中。

㈦ 小弟,問大家一個很嚴肅的歷史問題!~關於宋末元初的……

首先,它無疑是一場侵略戰爭,其主觀目的和客觀結果都是一個民族以武力侵佔另外一個民族的土地和財產,並統治另外一個民族的人民。

但是,說他結束了五代十國以來300多年的分裂局面,有點勉強。實際上,北宋政權建立,經歷了以下這系列事件之後,五代十國已經結束了。傳統意義上的中國已經在北宋政權的統治下取得了統一,這種統一局面一直維持了150年,直到1127年女真人入侵中原,宋朝政權遷都杭州為止。
966年,宋滅後蜀;971年,宋滅南漢;975年,宋滅南唐;978年,吳越王錢宏俶上表獻地於宋,吳越亡;979年,宋滅後漢,五代十國時代結束。

至於幾乎整個北宋時期,與北宋同時存在的,周邊的遼、西夏、回鶻、吐蕃、大理等政權,在傳統意義上本就不屬於中國。即使號稱最強大、領土最完整的漢帝國和唐帝國,這些地方也很少屬於中國。即使部分地區在很短的時間內曾經在名義或實際上歸屬過中原政權,但也只是很短的時間,而且往往是象徵意義大於實際統治。就是說,在整個北宋時期,雖然有遼、西夏、吐蕃等政權分庭抗禮,時常交兵,但中國的統治者和人民並未有國土分裂、不統一之感,而只是覺得外敵犯邊,襲擾中國。

至於1127年,女真人建立的金國入侵中原,北宋政權被迫失去了近一半的土地,其性質就是一場侵略戰爭。對這個性質,我想至今沒有任何人表示異議。
而時隔150年之後,蒙古人先是打敗金國,取代其地位佔有了中國近一半的土地,進而繼續南下,於1279年徹底滅亡了南宋,佔有了整個中國,其性質當然是一個侵略者取代了另外一個侵略者。而不能說是一個侵略者趕跑了另一個侵略者,從而解放了一個被侵略者,甚至說是一個侵略者幫助一個被侵略者獲得了統一。

為什麼女真人打北宋,大家認為是侵略。而蒙古人打南宋,大家認為是統一呢?
莫非僅僅是因為:1、女真人未獲得徹底的佔領,而蒙古人則獲得了徹底的佔領;2、女真人未對中國建立全面的長期的統治,而蒙古人則對整個中國全面統治了90年;3、女真人只侵略了中國,而蒙古人則侵略了更大的地方,甚至很多從來就未進入中國視野的廣大的地盤?

如果真是這樣,那豈不相當於說:你要打,就把我打死。打不死我,就是侵犯。打死我,把我打服了或者沒有還手之力了,那就是統一。
難怪我們認為日本人是侵略者,因為他們沒有把我們打死,也沒有把我們打服,至少,我們還有四川、西藏等地盤沒有被佔領,而且我們的政府還在組織反抗,所以,日本是侵略者。
也難怪我們認為蒙古人、滿人不是侵略者,而是統一者,那是因為他們把我們徹底打死了,打服了,沒有還手之力了,而且狠狠地統治了我們很長時間。

但是,如果我們大膽的設想一下(大家不要罵我,我說的是萬一,雖然中國人誰都不希望這樣):萬一,當年日本人真的把我們徹底打敗了,象統治韓國那樣,統治了我們幾十年,甚至現在還在統治的話,那我們難道就說他們不是侵略者了,而是統一者了?

如果一個侵略者取代另一個侵略者,就是一場統一戰爭或解放戰爭的話,那後來日本對印尼、馬來西亞、緬甸等國的戰爭,不就是一場統一戰爭甚至解放戰爭了嗎?難怪當年日本人就是這么宣傳的,原來是跟中國人學的。

實際上,中國人,無論知識分子還是老百姓,願意將蒙古、滿清視為統一者,而非侵略者,其中的心態很復雜,根本原因是無奈,繼而阿Q,繼而狡黠,實際上也不無可悲。

當年,面對強敵,我們也抗爭過,但最終力不如人沒有辦法,只好認命了。但是,認命是沒有辦法,我總得自己給自己找回點面子吧。就象阿Q那樣,實在打不過了,就是兒子打老子唄。反正你蒙古也好,滿清也好,都是我「堂堂華夏」的一員,是我兒子嘛。兒子打老子,老子怎麼好意思還手呢,就算被你打個頭破血流老命不保,那也是我做老子的風度,不跟你計較。那麼,既然是兒子打老子,怎麼能說是侵略呢?

而你小日本、女真人,那就不一樣了,你就是一個流氓和小偷嘛,我怎麼能跟你客氣呢,不給你一點顏色看看,那我的老臉往哪擱?你是侵略者嘛,我還用得著跟你講風度嗎?那麼,你為什麼是侵略者呢?因為你最終沒有打過我嘛。

還有很重要很重要的一點,你不是搶了我的地盤嗎?但你也搶了別人的地盤嘛。我都說你是我兒子了,那你搶來的別人的地盤,不都是我的了嗎?
阿Q說:「我們先前…比你闊得多啦!」,其實他應該還有一句更狠的:我兒子比你闊得多啦!
阿Q說:我也姓趙,其實他應該還有一句更狠的:你也姓阿!
既然你都是我兒子了,既然你都姓阿了,那給你打幾下,給你做牛做馬又有什麼關系呢?俯首甘為孺子牛唄。
既然你都是我兒子了,既然你都姓阿了,那搶走我的地盤又什麼關系呢,就算是繼承唄,怎麼能說是侵略呢。
既然你都是我兒子了,既然你都姓阿了,那你搶來的鄰居家的那些地盤,不也都是我們阿家的了嗎?那不是統一是什麼?
難怪我們中國人總是津津樂道於:當年我們怎麼怎麼地,打到伏爾加河,打到歐洲去了。當年我們多闊啊,整個世界都是我們的。
為什麼呢?因為成吉思汗也是我兒子,也姓阿嘛。
反之,如果成吉思汗是個侵略者,那我也是個被侵略者。成吉思汗那麼大的家產,不就跟我一點關系都沒有了嗎?我傻啊?

當然,一個時候說一個時候的話,所謂此一時彼一時也。
站在今天中國的角度,畢竟,今天中國的版圖是包括當年滿清入關前的全部地盤和蒙古發家時的大部分土地的。就是說,今天來看,那塊地確實是我們中國的。
還有,從今天中國的人種構成和文化構成來說,是融入了當年蒙古人和滿族人的基因的,雖然蒙古和漢族、滿族和漢族通婚很少,但文化上的融合卻是無可否認的。
何況,後來,你滿人確實成了我漢人的兒子,全部都改姓阿了。而你蒙古人也基本上成了我漢人的干兒子,大部分都改姓阿了。那麼,我還說你是侵略者,那不是見外嗎?那不是傷感情嗎?那不是搞分裂嗎?

但是,既然是說歷史,那就應該站在歷史的角度來說。
畢竟當年,你還不是我的兒子,還不姓阿!
畢竟當年,你確實搶了我的地盤、燒了我的房子、殺了我的兄弟、奸了我的姐妹!

難道因為你今天姓阿了,那你的歷史就可以改寫了?你當年的所作所為就都是替天行道了?
難道因為照顧今天的感情,那我們歷史的感情就不要了?
當年被殺的兄弟、被奸的姐妹就是活該?

因為女真是侵略者,岳飛就是民族英雄,就該萬古流芳。
因為蒙古是統一者,文天祥就是逆歷史而動,螳臂當車,死得活該?
因為日本是侵略者,南京大屠殺就是人間暴行。
因為滿清是統一者,嘉定三屠揚州十日就是順天應人,殺得活該?

樓上網友」共享經濟」發表意見:長期以來,由於民族偏見和一些妖魔化元朝觀點影響,許多人在元朝滅宋戰爭的評價上都是或明或暗加以貶低,不但貶低其統一中國的偉大意義,而且……。接著,「共享經濟」兄又舉了很多例子說明:元朝當時並非那麼落後野蠻、大一統的元朝促進了國內各族人民之間經濟、文化的交流和邊疆地區的開發。這位仁兄雖然沒有明確回答這到底是一場侵略戰爭還是一場統一戰爭,但至少說了「其統一中國的偉大意義」。

我認為這是答非所問,而且邏輯混亂,偷梁換柱。

對於以下觀點,我是非常贊同的,而且,我也願意舉出更多的證據來佐證這位仁兄的觀點:
1、 元朝當時並非那麼落後野蠻;
2、 大一統的元朝促進了國內各族人民之間經濟、文化的交流和邊疆地區的開發。

但是,這就能改變侵略戰爭的性質嗎?
1840年開始,英國人對中國的侵略,尤其後來對香港150多年的殖民,難道不也是:
1、當時英國並不落後野蠻,作戰能力遠超中國;
2、將香港從一個「乾燥多石的不毛之地」發展成後來遠東的金融中心,促進中國與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經濟、文化的交流和邊疆地區的開發?
難道這就能改變這場戰爭的性質?難道因此我們就可以說這不是一場侵略戰爭?

另外,我還要釐清一個概念:侵略戰爭和統一戰爭,並不是對立的。一場侵略戰爭,其客觀結果可能導致某個地區、國家或民族的統一,那麼它同時可能是一場統一戰爭。但我們並不能說,因為「其統一中國的偉大意義」,就不再是一場侵略戰爭。

對於蒙古人覆滅宋王朝,我認為,其性質無疑是一場侵略戰爭。
但是,是否是一場統一戰爭,我覺得可以與各位網友商榷。如果部分網友一定要強調「其統一中國的偉大意義」,我覺得也未嘗不可。但是我認為:
1、 與其說其「統一中國的偉大意義」,不如說「其統一亞洲大部分地區以及歐洲部分地區的偉大意義」。
2、 與其說其「統一中國」,不如說其「將中國置於蒙古帝國的大一統之下」。

就如同當年的愷撒將埃及、伊比利亞半島(西班牙葡萄牙)、亞平寧半島、巴爾干半島(希臘)、阿拉伯半島都置於其羅馬帝國的大一統之下。就如同當年的亞歷山大將埃及、巴爾干半島、阿拉伯半島以及南亞都置於其馬其頓帝國的大一統之下。就如同後來的拿破崙以及再後來的希特勒將幾乎整個歐洲都置於其「大一統」之下,難道你能說這些戰爭,對那些被佔領的地區、國家和民族來說,都是「統一戰爭」?難道你能說這些侵略戰爭在客觀上沒有促進這些地區、國家和民族的統一?

要知道,世界上絕大多數民族國家,都是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都是在經歷了侵略,在抵抗外族侵略的過程中,本民族的內部矛盾得以消解,民族認同感和凝聚力空間加強,最後在趕走侵略者之後,才形成了獨立和統一的民族國家的。這么說,這些國家和民族都應該將那些外族入侵視為「統一戰爭」而不是「侵略戰爭」?

本人有一個看似荒唐,但實際上不無可能的猜想:如果有一天,地球遭遇某個強大的外星文明的進攻,整個地球面臨「滅頂之災」,那一天,地球上所有的人,不論種族不論信仰,一定會聯合起來一致對外,甚至會成立一個「地球國」,至少是一個得到空前加強的「聯合國」。那一天,我們誰都不能否認「外星人入侵在統一地球方面的客觀作用和偉大意義」,但我們是否可以說:外星人對地球發動的,不是一場侵略戰爭,而是一場統一戰爭?

哈哈,最後這段有點跑題,一家之言,姑且聽之,不必深究。

㈧ 宋末元初杜思明

續普修志之人都謹慎小心,非常認真,可有的時候口言相傳,有失誤也在所難免

㈨ 有中國歷史宋末元初的電視劇嗎

有啊!
神鵰俠侶就是的!

㈩ 求:宋末元初的那段歷史

寧宗嘉定1年(1206年),鐵木真被推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國
蒙哥(合川釣魚城),忽必烈(元世祖),伯顏(元相),劉整、呂文煥(降元)、阿術、阿剌罕(元將),張弘范(崖山一戰徹底滅宋)賈似道(南宋奸相),孟珙、呂文德、余玠、王堅、張珏(宋將),文天祥(過伶仃洋),張世傑,陸秀夫(崖山負趙昺投海自殺)

閱讀全文

與宋末元初的電影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唐案三13號電影票什麼時候出售 瀏覽:744
關於東方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704
如何避免電影票退色 瀏覽:719
網上買電影票開場前多久停止售票 瀏覽:623
英語論文中電影名怎麼標注 瀏覽:198
2018日本最新好看情愛電影 瀏覽:376
小雞快跑英文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580
有什麼片比較好看的電影推薦一下 瀏覽:44
免費觀看戰狼二電影完整版 瀏覽:529
春節電影哪吒出世好看嗎 瀏覽:401
10部好看的霸道總裁電影 瀏覽:787
15分鍾的微電影剪輯大概多少錢 瀏覽:429
健康好看學生電影 瀏覽:755
好看的逃出監獄的電影 瀏覽:404
有關火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0
友誼地久天長在哪些電影出現過 瀏覽:176
日本好看的恐怖電影 瀏覽:132
好看電影排行日本 瀏覽:243
5d電影院什麼電影院 瀏覽:872
好看的青春校園電影美國 瀏覽: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