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大全 > 以前香港比較色的電影有哪些

以前香港比較色的電影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3-19 23:27:28

A. 有那些電影出現了比較色的地方

色即是空

B. 香港電影火了一部又一部,有哪些非常值得推薦的香港電影

香港電影我們聽得最多的除了香港電影有多經典就是,香港電影已經沒落了。這樣說吧香港電影輝煌的時候在整個東南亞和中亞地區的影響力,領先全世界。但是在新世紀開始,全球范圍內都被好萊塢大片包圍,香港電影也因為總總原因開始沒落,但是有一些香港電影一直就是經典,或者說在特別的時刻,這些香港電影代表了香港電影曾經的影響力和未來。

1:《功夫》周星馳

1940年代的上海,自小受盡欺辱的街頭混混阿星(周星馳)為了能出人頭地,可謂窺見機會的縫隙就往裡鑽,今次他盯上行動日益猖獗的黑道勢力「斧頭幫」,想借之大名成就大業。
阿星假冒「斧頭幫」成員試圖在一個叫「豬籠城寨」的地方對居民敲詐,不想引來真的「斧頭幫」與「豬籠城寨」居民的恩怨。「豬籠城寨」原是藏龍卧虎之處,居民中有許多身懷絕技者(元華、梁小龍等),他們隱藏於此本是為遠離江湖恩怨,不想麻煩自動上身,躲都躲不及。而在觀戰正邪兩派的斗爭中,阿星逐漸領悟功夫的真諦。

賭神、賭俠、賭聖這是官方的賭神宇宙中的經典,還有相關衍生出的堵片,賭霸、千王之王、雀神系列都有不少佳作。

賭神代表了香港電影濃墨重彩的一個系列——賭片。相關的賭片不下於上千部,除去及格線一下的, 也有幾百部影片,因為這一部電影而出現。

王晶自己在賀歲片《澳門風雲》系列中,想要從新打造賭神宇宙。我們還記得在《澳門風雲》中結尾當周潤發、劉德華、周星馳作為賭神、賭俠、賭聖出現過的場景時,有很多人表示《澳門風雲》片子質量一般, 但是彩蛋的質量也是讓人唏噓。

不知道在過兩年的《澳門風雲》系列中會不會賭聖的出場啊,真的期待周星馳,露個臉也行啊。

C. 誰有既搞笑又恐怖,有帶點色的香港電影啊

《黃金道士》系列,主角是一個叫林正英的中年男人。這個片子到現在的人們來看會感覺挺無聊的,畫面不夠漂亮,內容也簡單就是道士抓鬼,最主要的就是也沒有什麼可怕之處,但是在九幾年那個時代的人們看來也算得上是經典了,要不然怎麼會出了那麼多集呢。不推薦觀看,但是搞收藏的應該擁有一套。 《開心鬼》系列,主要推薦喜歡BEYONG的人看,因為有他們四個的親情出演,不可怕搞笑為主,不建議專業恐怖愛好者觀看。 《山村老屍》系列,這一系列從1999年到2002年一共3部每部我個人認為都是經典作品,主要反映是輪回報應故事設計的也不錯,感官反映也比早期恐怖電影好很多,到現在看來仍然很有感覺。(三部片子的名稱分別為:山村老屍;山村老屍2之色之惡鬼;山村老屍3惡靈纏身) 《陰陽路》系列,經典中的經典!誰不服我劈誰!!其實我也沒有看全,但是就沖人家拍到第19部咱就得佩服啊!!!分別是:陰陽路;陰陽路二之我在你左右;陰陽路三之升棺發財 (1998);陰陽路四之與鬼同行 (1998); 陰陽路五之一見發財 (1999);陰陽路之六凶周刊 (1999);陰陽路十五之客似魂來 (2002); 陰陽路十六之回到武俠時代(2002); 陰陽路十七之監房有鬼 (2002); 陰陽路十八之鬼上身(2003); 陰陽路十九之我對眼見到鬼 (2003)。 《倩女幽魂》系列,三部,沒有什麼好評論的,偶不稀飯,也不嚇人…… 《恐怖熱線》系列,目前只有兩部:恐怖熱線之大頭怪嬰(2001);恐怖熱線2熱血青年(2005)。大頭怪嬰感覺比較嚇人,但是也郁悶人,到最後也沒有能讓觀眾看到那個怪嬰到底什麼樣子。 《三更》系列,2002年的一和2004的餃子近幾年的影片相信大多數人都看過拉。最值得說明的是《餃子》導演之一:三池崇史 出了名的變態啊。 《見鬼》系列,也是兩部,分別是2003李心潔主演的和2004舒琪主演的,演員表演到位音樂和拍攝效果也很好,雖然不是我喜歡的類型但是有很多的都表示喜歡所以也拿出來大家分享 《千機變》系列,目前是兩部2003分明是科幻……反正我是這么認為的…… 另外還有很多不成系列的影片值得觀看例如: 《猛鬼食人胎》很早的片子,那時偶還小學(現在大學鳥)嚇到了。 《怪談協會》(1996)有笑有驚嚇,再加上大班當時得令的年青演員壓陣,以三個發生在辦公室、校園及住家的離奇鬼故事串連而成的電影,由三個風格不同的導演炮製,是嶄新的鬼故事組合。《辦公室怪談》∶朗與波士Vincent不和,Vincent意外死亡,朗發現新波士Mill舉止與Vincent相似,以為是Vincent上身復仇。《校園怪談》∶波仔入大學被同學整蠱,以為花是鬼。花欲向波道歉,卻看到報上有波日前被汽車撞死的消息。《租客怪談》∶敏分租一房給琪,不久敏的愛人與朋友都把琪當是敏,反而不認識她。 《香港第一凶宅》(1998)電影主角也是黎姿,正如簡介里的那樣,沒有亂搞嚇人幌子,亦不大胡鬧,而能注意人情地講故事,實為鬼屋溫情喜劇。 《生化特警》(2000)鄭伊健主演,也許應該算科幻類……還有《生化危機》 《七號差館》(2001)許志安主演警察與鬼的較量,感覺還可以。 《死亡恐懼》幾場離奇的連環殺人案,受害人死狀恐怖,死法跟電影《七宗罪》的情節相仿,傳說天主教中有七 種死罪,死於這七種罪中的人都極其恐怖。無頭,肢解……經驗十足的女警芬經過不懈的努力。經與將這些看似 沒有聯系的命案理出頭緒,三樁命案過後,兇手下一個目標是誰?在何處?沒有人可預見。正當警方全城戒備時 ,兇手竟在人群中再次作案,但奇的是無人見過兇手的面目。難道真的是幽靈作惡。當警方密監視所嫌疑人時, 兇手的「偉大傑作」繼續上演…… 《異度空間》 (2002) 啥都別說了,哥哥的遺作啊,很好看,我也被嚇到了。 《六度心寒》(2003)重案組督察陳國明(吳鎮宇)與妻子莫心怡(朱茵)准備分居時,遇上一宗械劫案。陳國明忙於協助追捕,心怡不幸被流彈擊中重傷入院,經搶救後雖渡過危險期,卻一直昏迷不醒。數月後心怡終於醒來,醫生高川(張家輝)叮囑心怡要特別小心身體,因她的血型十分罕有。出院後的心怡,開始時常產生一些幻覺,並預見一宗女星被殺案,令她膽戰心驚。心怡的精神狀態越來越差,謀殺案卻接二連三的發生,究竟這些血案之間與心怡之間有著一種什麼樣的聯系? 《古宅心惶惶》 (2003)偶喜歡的作品。嘿嘿。不是鬼神作怪而是為了財產人嚇人。值得觀看 《死亡寫真》 (2004)主角是攝影專業的學生,對於自己的作品總是不滿,直到,一個車禍女屍出現在面前。她突然發現,她一直所尋找的有生命的東西原來就是這些,是生命的死亡。她對死亡形態攝影的沉迷開始尋找一切死亡的東西,以至於,製造死亡。有一個喜歡她叫家寶的男孩,他在背後一直偷拍詠琪的一舉一動,並且製造暴力美學的圖片,影視給偷偷她。突然可怕的事情出現了,詠琪感覺到有個真正的殺手正在迫近自己,這個殺手的緊迫讓她感到生命的岌岌可危,而殺手的思想行為又同詠琪一樣!此刻的詠琪再次陷入迷誤,世上原來不只是她一人如此!殺手迫近帶來的壓迫感,不得不令詠琪設法脫險!她就用自己的認知與殺手進行了一場比撕殺更可怕的心理戰!成功還是失敗?或許結局是最可怕的。 《救命》 (2004)兩個不同命運的女人上演的愛與友情糾葛,穿插血腥,我的感覺是這樣,不要打偶。 《見鬼10法》 (2005)內容是圍繞五個大膽的年輕人想嘗試與鬼魂接觸的儀式開始的,其中講述了10中可以看到鬼的方法[恐怖帖吧經常有人介紹著10個方法,我想可能就是看了這個之後才得知的吧]結局不樂觀,無一生還啊,都到了另外一個世界去了……比較可怕的說。 《怪物》 (2005)沒有什麼特殊感覺,由於網路故障還沒有看到最後幾分鍾的內容也不知道孩子最後跟她媽沒有,怎麼跟的. 《鬼域》 (2006)主演還是李心潔,一年一部恐怖電影,偶很佩服她。這個屬於心理類的。

D. 為什麼香港90年代左右的電影色調都比較偏黃

有幾種可能,兩個方向,一是膠片的種類,二是導演攝影的藝術追求。
膠片可能是那種高感光質感強烈的膠片,具體種類我也不知道,老師講過一種西歐的老膠片品牌。
至於藝術追求,可能是為了營造歷史感,和「大漠孤煙落日圓」的地平線效果,色溫調的比較低,也可能使用了濾鏡。
最後一種色調偏暗黃的考慮,可能是膠轉磁的過程,膠片沒有保護很好,或者轉磁時的設置。

我個人感覺上世紀甚至更早數碼高清到來前拍攝的電影,發現色彩偏差的問題大多和攝影攝像師選擇的膠片種類有關,所以看起來和實際色調有偏差,這也是區別部分類型片風格的方法了:)當然選用何種膠片,也是導演為藝術效果表達的考慮。

E. 求一部香港電影內容有點色

偷窺無罪吧?

F. 香港最經典的十部電影

1.首推《無間道》系列
2.《花樣年華》王家衛
3.《賭神》系列
4.《上海灘》
5.《新龍門客棧》
這部電影中因為經典是因為張蔓玉的精彩演出.雖然林情霞依舊冷艷依舊動人,梁家輝也正氣浩然.可最讓人難忘的還是張曼玉.張曼玉的精彩演出讓人忘記了她曾經是花瓶,曾經是玉女.在此片中她不僅將老闆娘演繹的有稜有角,更將她演的風騷潑辣,騷在了骨子裡,辣在了靈魂里.可以說,此片的主角絕對不是林青霞,也非梁家輝,更非甑子丹.而是張曼玉!她的風騷,嫵媚,滑稽,可愛,潑辣幾乎被張曼玉演繹的活靈活現.此片絕對屬於經典!

6.《功夫》
7.《東方不敗》
可以說東方不敗是林青霞和徐克的顛峰之作.片中的林青霞收放自如,將一個中性人演繹的有聲有色.唯美的畫面和演員的扎實功底讓這部電影成為很多人心中永恆的經典.而且劇中匯集了當時香港的好幾位當紅人物.當然林青霞的男裝是最令人難忘的.而李連傑也繼承了他一貫的風格.關之琳,李嘉欣,袁潔瑩雖然都是大美女,但由於林青霞的絕色演出,讓她們都成了錦上添花的陪襯人物.

8.倩女幽魂系列
倩女幽魂讓王祖賢一舉成名,躋身一線系列.的確,小倩被她刻畫的入木三分.凄美的愛情故事幾乎讓人泣不成聲.而哥哥扮演的寧采臣俊美的讓人窒息.第一集中他們最終無奈於命運的捉弄,痴情人最終不能成眷屬.當優美的旋律想起,我就想到了小倩的飄逸.畫面幾乎美的無可挑剔.俗話:只羨鴛鴦不羨仙,而可憐的小倩不是仙,卻也未能和自己深愛的人鴛鴦雙戲水.眼淚一把之外,只能太感嘆了!而在第二集中,王祖賢扮演的是一位官宦俠女.人與人之間最終完美結局.有情人一起遠走高飛浪跡天涯.而李嘉欣的傾城絕色也讓本就唯美的戲和人變的更加唯美.第三局中的梁朝偉盡管沒有哥哥俊美,但多的是一種滑頭和可愛,而張學友更是可愛的讓人捧腹.利智的精彩一現也讓人驚嘆當時的香港明星的確美艷.不過第三集我覺得始終不如前兩集精彩.特別是第一集最讓人動情,也最讓人難以忘懷!

9.《英雄本色》系列
英雄本色是周潤發的最經典的力作.可以說這部影片是警匪片的里程碑.幾乎讓所有人認識了小馬哥,也認識了吳宇森.而狄龍和張國榮都有非常棒的演出.前兩部幾乎催人淚下.兄弟情錯綜復雜,讓人數度哽咽.而第三部雖然不如前兩部,但梅艷芳仍算一個亮點.我最欣賞她面對越南兵搜身時的從容,從發際抽出手槍那個轉身動作,簡直太經典.然後也比較欣賞她手持機關槍的兇狠,幾乎沒有任何女演員能有她那樣的霸氣和逼真.而在最後,梅艷芳最終在周潤發的懷里死去,讓我一下子熱淚兩行.雖然前兩部很經典,第三部要想超越很難,但是梅艷芳的精彩還是讓人記憶猶深!

10.《胭脂扣》
這電影也是非常經典的愛情文藝巨制.盡管那時候的哥哥和梅姐都還年輕,但他們的表演卻絲毫不見稚嫩.感動於梅艷芳的執著.他們迫於無奈,為了愛情而雙雙服毒,而阿梅在陰間等了幾十年終於沒有等到心上人而忍不住來到陽間尋找她的夢中人.雖然期間也有一些捧腹鏡頭,可整部電影始終都讓人壓抑的透不過氣,也讓我們深深的同情這對可憐人.梅艷芳最終也無奈的飄去.雖然這是哥哥和梅姐的最經典的碰撞,但現在再看這部電影卻總讓人倍感凄涼。

G. 早期香港電影要色點的

玉女心經《舒淇,李麗珍,徐錦江》

H. 80年代-90年代好看的香港電影

最佳女婿
捕風漢子
霹靂先鋒
流氓差婆
義膽群英
龍在天涯
一本漫畫闖天涯
望夫成龍
龍鳳茶樓
小偷阿星
風雨同路
咖喱辣椒
師兄撞鬼
賭聖
無敵幸運星
江湖最後一個大佬
賭俠
整人專家
龍的傳人
新精武門1991
逃學威龍
賭俠2上海灘賭聖
情聖
漫畫威龍
家有喜事
逃學威龍2
審死官
鹿鼎記
鹿鼎記2神龍教
武狀元蘇乞兒
逃學威龍3之龍過雞年
唐伯虎點秋香
濟公
破壞之王
白麵包青天(九品芝麻官)

國產凌凌漆
西遊記之月光寶盒

西遊記之仙履奇緣
回魂夜(整鬼專家)

百變星君
(百變金剛)
大內密探

食神
家有喜事
算死草
(整人狀元)
行運一條龍
喜劇之王
千王之王2000
少林足球
功夫
1988
《霹靂先鋒》處女作品、憑藉本色表演
《捕風漢子》《最佳女婿》慣性表演狀態
1989
《龍在天涯》配角的巔峰表現
《義膽群英》差強人意
《流氓差婆》與吳君如的表演擦出火花,第一次轉型
1990
《望夫成龍》《一本漫畫闖天涯》無厘頭表演雛形、喜劇天份初露
《龍鳳茶樓》《風雨同路》表現平平,但已被觀眾認可
《咖喱辣椒》完全蓋過張學友的表演
《小偷阿星》《師兄撞鬼》慣性表演狀態
《賭聖》榮獲當年度十大賣座影片頭把,開始與吳孟達拍檔
《無敵幸運星》《江湖最的一個大佬》因《賭聖》一片而大賺,但周星馳的表現一般
《賭俠》榮獲當年度十大賣座影片第二名,周星馳名聲大噪
1991
《整蠱專家》新題材喜劇影片、與王晶初步形成默契
《龍的傳人》《新精武門1991》無厘頭表演定型
《翹課威龍》暑期強檔、當年度十大賣座影片第一
《賭俠2上海灘賭聖》鞏俐、方季惟分飾港版、台版女主角,周星馳已成票房保證
《情聖》與毛舜筠演對手戲,但主角過多,「星」味平平
《豪門夜宴》客串
1992
《漫畫威龍》開始有人懷疑周星馳到底能堅持多久
《家有喜事》香港最成功的喜劇之一、當年度十大賣座影片第二名
《翹課威龍2》有滑鐵盧之稱
《審死官》當年度十大賣座影片第一名
《鹿鼎記》當年度十大賣座影片第三名
《鹿鼎記2神龍教》當年度十大賣座影片第五名
《武狀元蘇乞兒》當年度十大賣座影片第四名
這是「周星馳年」,徹底佔領香港市場
1993
《翹課威龍3:龍過雞年》當年度十大賣座影片第七名,有人說這將是周星馳的最後一年
《唐伯虎點秋香》當年度十大賣座影片第一名,周星馳反攻
《濟公》慘敗
1994
《破壞之王》慣性表演
《九品芝麻官之白麵包青天》入選當年度十大賣座影片
《國產凌凌漆》與袁詠儀擦出火花,無厘頭表演完全成熟,與羅家英合作備受認可
1995
《西遊記之101回月光寶盒》《西遊記完結篇之仙履奇緣》第二次轉型,效果你說怎麼樣!!!,皆入選當年十大賣座影片,無厘頭+浪漫主義+想像力,與莫文蔚擦出火花
《回魂夜》繼續嘗試轉型,基本看不到本人面目,觀眾接受一般。
《百變星君》是當年周星馳影片票房最好的一部,但裡面摻雜王晶的成分,屬《整蠱專家》的延續,無厘頭+電腦特技
1996
《大內密探零零發》重復無厘頭形式
《食神》非常一般,但頗得好萊塢口碑,也是周星馳執導的第一部電影
1997
《1997家有喜事》與《家有喜事》相比,周星馳在喜劇表現上優勢不明顯
《算死草》無厘頭表演進入死胡同,帶出葛民輝的喜劇才華
1998
《行運一條龍》痛苦的無厘頭,但在導演手法上有不少進步,退格成配角
1999
《喜劇之王》第三次轉型,深入喜劇表演形式,自編自導自演
《千王之王2000》拋開無厘頭,深入細致的喜劇表演完全蓋過主角張家輝
2000
沒有拍攝電影,精心打造《少林足球》。
2001
《少林足球》於7月2日在香港舉報首影式,又是一部精品

I. 有什麼有一點色,又搞笑的香港電影

女人四十、重慶森林、伴我同行、志明與春嬌、搶錢夫妻

J. 80—90年代香港有什麼經典的電影,越多越好

1940年代,香港「大觀影片公司」美國分廠出品的《華僑之光》11是香港第一部局部彩色(三原彩色)立體電影。在同年春「南洋影片公司」主事人邵村人發起了一個名為「粵語片革新運動」,他認為若要改善香港電影必先需把影片的質素提高,並主張先從劇本著手,才能產生好電影,更羅致了各方各面的技術人員,,網路名符其實的一級演員及一群文字與電影藝術均有專業修養的青年擔任編劇,例如古龍耕、馮鳳歌等人。「南洋」在這次革新運動下創作出《千金一笑》,《怪俠一枝梅》,《望夫山》,《何日君再來》等名作。其後,香港陷入戰亂時期,「從1941年12月日本入侵香港並炸毀了大觀電影廠和其他電影設施,1946年年初,香港電影業處於完全停頓的狀態。」12其實自1945年末已有「聯藝」,「華聲」,「聯聲」等電影公司復員,復業,但由於一些主要電影工作者如關文清,吳楚帆,白燕等還在外地,而且一些香港原有的電影製片場地如「南洋片場」,「大觀片場」等受到破壞,已經變成廢墟一片;加上一些製片器材亦缺乏,因此香港電影業直至1946年才開始正式復甦。 「港土重光後,娛樂事業日趨蓬勃,尤以電影院,觀眾更形擁擠,每逢佳片放映,老早即造滿座。」13也有言「1940年代末到1960年代中是粵語影片的盛產期。每年有200部粵語片問世,其中不少是粵劇片。」14但其實自1946年代後除了粵語片外,國語片也同時發展起來,這更是由於在內戰期間上海時局動蕩,國內的著名電影人如張善琨,李祖永,朱石麟等;演員則有周旋,嚴俊和白光等紛紛南下。在此時張善琨與李祖永在香港成立了「永華影業公司」(1947-1954)並於1948年拍攝《國魂》及《清宮秘史》兩套轟動一時的著名電影。在1940年代末還有「大中華」,「長城」,「國泰」等國語電影廠出現,這些電影廠更出產了不少著名電影,如「長城」推出《一代妖姬》一片,哄動一時,成為一代名片。 踏入50年代,被喻為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15由於戰後香港社會還未完全復原,加上大量難民湧入,造成不少嚴重社會問題。而此時的粵語片為了迎合普羅大眾,為市民提供廉價娛樂,故推出不少粗糙濫造的粵話片,這些作品被稱為「七日鮮」 ,因為這些影片一個星期使能拍完。但此時亦有不少嚴肅認真之作,例如「中聯」的《家》(根據巴金的小說改編),「中聯」創業於1952年,其創辦人共有二十一位,他們全都是粵語片中的精英份子,如:吳楚帆,張活游,馬師曾,吳回,白燕,黃曼梨等。他們創立「中聯」有一個共同目標:「拋開脫離現實,內容空泛的粵劇片,生產既娛樂大眾又有教育意義的社會意識片。」16而在 「七日鮮」 影片充斥下致使香港粵語片變得低俗,為了改善香港電影這種粗製濫糙之風氣,一批有志向的電影人如:吳楚帆,吳回,秦劍,高魯泉,紅線女,李月清等一百六十四人發起了一個名為「粵語片清潔運動」(圖右)去提高影片之質素,改善香港電影之發展。 粵語片在50年代中到60年代初產量驚人,而且類型眾多,有戲曲、武俠、喜劇、文藝、倫理等,可謂百花齊放。可是隨著戰後出生的一代逐漸成長,社會日趨繁榮和西化,年青一代有較高的教育水平,以往的傳統粵語片己無法滿足他們的口味,故出現了以經紀,白領及工廠女工為題材的都市喜劇、模仿西方間諜片的偵探動作片、全盤西化的歌舞片等,更出現了陳寶珠,蕭芳芳等青春偶像片熱潮。 而同時「其實自1961年「邵氏」在清水灣的影城落成大展拳腳,開拓新院線,引進新科技……國語片的製作已非小本濫拍的粵語片所能及。」17而在60年代中最受市民歡迎的莫過於國語武俠片,1967年「邵氏」推出《龍門客棧》和《獨臂刀》轟動影壇,國語片在60年代中開始大行其道,相反由於市場之轉變,國語片之衝擊,加上1967年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啟播,電視的普及吸引了一 批觀眾,粵語片之產量開始下降。同時當時的導演因粵語片產量下降為了維持發展他拍了許多低成本的粵語色情電影,踏入七十年代李翰祥導演開始以風月題材作為出發點,拍製了不少情慾電影,色情電影之興起亦成為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電影業的一個特色。 1971年李小龍的《唐山大兄》再次把功夫片推上高峰,此時香港電影仍以國語片為主導,直至1973年才再次出現一部新的粵語片《七十二家房客》,翌年也有許冠文的《鬼馬雙星》到了1977年粵語片的產量才超過國語片,故到了1970年代中粵語片才重新興起。

閱讀全文

與以前香港比較色的電影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real柔花怎麼死的 瀏覽:172
大學生低成本自製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874
女主很好看的小電影 瀏覽:862
崑山戰狼2電影票多少錢 瀏覽:149
官窯的電影院有哪些 瀏覽:508
國產90年代好看的電影 瀏覽:372
如何成立一家電影院 瀏覽:305
丹澤爾華盛頓的電影票房是多少 瀏覽:760
看電影包場怎麼發朋友圈的文字 瀏覽:675
肖恩海默的電影是什麼 瀏覽:52
百度搜電影怎麼沒豆瓣 瀏覽:842
電影出走的馬蹄好看嗎 瀏覽:75
情人節微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654
悅活薈有哪些電影 瀏覽:320
什麼電影男主是克隆人 瀏覽:262
手機電影剪輯怎麼去掉雜音 瀏覽:159
霸王御甲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650
免費觀看俄羅斯電影尤倫卡 瀏覽:721
免費電影雷神 瀏覽:105
2016年院線電影有哪些 瀏覽: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