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推薦一部瑞士的電影
LS的推薦不錯,但是用這個名字是搜不到那個電影的,LZ想看的話,最好用《想飛的鋼琴少年》這個名字來搜。
瑞士的電影一般以唯美為主,情節性不是很強,有一部叫《舞者》的電影很不錯,但是不一定能夠搜得到。
瑞士的電影只看過這兩部
http://www.douban.com/movie/tag/%E7%91%9E%E5%A3%AB%E7%94%B5%E5%BD%B1
這個是豆瓣上的瑞典電影合集,要是有興趣的話搜搜看
B. 瑞士有什麼著名的電影
瑞士有4個語言區,除羅曼什語區外,德語區、法語區和義大利語區均有電影生產。20年代,在法語區拍攝的影片有《塞爾溫的十字架》(1922,導演Z.貝蘭熱)、《山的呼喚》(1923,導演A.波爾舍)、《攀登薩列弗的人們》(1923,導演Z.布洛舍)。德語區是製片業最為活躍的地區。1924年攝制了歌頌瑞士民族英雄威廉·退爾的長故事片《聯邦的起源》(導演E.哈德爾)。同年,在蘇黎世創立普拉厄森斯電影公司,起初只攝制廣告片。30年代裡,該公司拍攝了幾部大型紀錄片,後來,便投資攝制故事片,主要是改編19世紀瑞士德語作家G.凱勒和J.戈特赫爾夫的古典作品,其中比較重要的影片是L.林德堡執導的《機槍手維普夫》(1938)、《最後的機會》(1945)和《馬托王朝》(1947),F.施尼德爾執導的《長工烏利》(1954)和《佃戶烏利》(1956)。普拉厄森斯電影公司力圖打入國際電影市場,曾聘請外國導演去瑞士拍片。如美國導演齊納曼,F.拍攝了故事片《搜索》,義大利導演康曼西尼,L.拍攝了《海蒂》(1952)等。其它電影製片公司拍攝了一些描寫社會生活的影片,如導演K.弗里尤的《警察維克爾里》(1955)、《楚列爾麵包房》(1957)、《達列巴赫·卡里》(1970)。德國導演E.萊澤爾在瑞士剪輯了幾部反法西斯的政論性影片《埃赫曼,「第三帝國」的人》(1961)、《我選擇生活》(1963)。60年代中期以前,法語區的電影公司主要生產紀錄片,故事片為數很少。如《在暴風雨中的孤島》(1942,導演A.波爾舍)、《馬努什》(1943,導演F.肖爾瓦里),《沉默的恐懼》(1960,導演K.留丹)。提契諾州的義大利語區,70年代以前只生產了3部故事片:《愛娃》(1940,導演包爾基),《隨著布穀鳥啼鳴聲》(1942,導演A.凱倫)、《邊境的往事》(1971,導演B.索爾迪尼)。
C. 有哪些電影是在英格蘭拍攝的
足球類電影<一球成名> 英國北部
補充幾個:
1.<勇敢的心>雖然大部分在蘇格蘭 不過也有一些場景在英格蘭的
2.中文名稱:這就是英格蘭
英文名稱:This Is England
劇情:
本片講述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在英格蘭的一群光頭青年。影片中由托馬斯·圖爾格斯飾演的男孩叫沙恩,在很多事情上表現得機智勇敢,他在福克蘭群島戰爭中失去了心愛的父親。同學在學校里無情地奚落他,但沙恩從光頭仔牢固而溫柔的友情中得到些許安慰。盡管沙恩只有12歲,但這個團體讓他成為其中一員。
其它就不知道了
D. 瑞士電影的著名影片
瑞士有4個語言區,除羅曼什語區外,德語區、法語區和義大利語區均有電影生產。20年代,在法語區拍攝的影片有《塞爾溫的十字架》(1922,導演Z.貝蘭熱)、《山的呼喚》(1923,導演A.波爾舍)、《攀登薩列弗的人們》(1923,導演Z.布洛舍)。德語區是製片業最為活躍的地區。1924年攝制了歌頌瑞士民族英雄威廉·退爾的長故事片《聯邦的起源》(導演E.哈德爾)。同年,在蘇黎世創立普拉厄森斯電影公司,起初只攝制廣告片。30年代裡,該公司拍攝了幾部大型紀錄片,後來,便投資攝制故事片,主要是改編19世紀瑞士德語作家G.凱勒和J.戈特赫爾夫的古典作品,其中比較重要的影片是L.林德堡執導的《機槍手維普夫》(1938)、《最後的機會》(1945)和《馬托王朝》(1947),F.施尼德爾執導的《長工烏利》(1954)和《佃戶烏利》(1956)。普拉厄森斯電影公司力圖打入國際電影市場,曾聘請外國導演去瑞士拍片。如美國導演齊納曼,F.拍攝了故事片《搜索》,義大利導演康曼西尼,L.拍攝了《海蒂》(1952)等。其它電影製片公司拍攝了一些描寫社會生活的影片,如導演K.弗里尤的《警察維克爾里》(1955)、《楚列爾麵包房》(1957)、《達列巴赫·卡里》(1970)。德國導演E.萊澤爾在瑞士剪輯了幾部反法西斯的政論性影片《埃赫曼,「第三帝國」的人》(1961)、《我選擇生活》(1963)。60年代中期以前,法語區的電影公司主要生產紀錄片,故事片為數很少。如《在暴風雨中的孤島》(1942,導演A.波爾舍)、《馬努什》(1943,導演F.肖爾瓦里),《沉默的恐懼》(1960,導演K.留丹)。提契諾州的義大利語區,70年代以前只生產了3部故事片:《愛娃》(1940,導演包爾基),《隨著布穀鳥啼鳴聲》(1942,導演A.凱倫)、《邊境的往事》(1971,導演B.索爾迪尼)。 從60年代中期開始,一些主要是在法語區工作的青年電影工作者在創作中逐漸沖破舊模式,力求使作品所表現的沖突真實可信,具有社會意義,代表作品是《他們中間的四個》(1967,導演C.薩姆皮溫,Z.桑道斯,F.柳塞爾和Y.葉爾森)等。體現這種現實主義傾向的影片還有達涅爾,A.執導的 《蠑螈》(1971)、《世界中間》(1974)、《在白色城市裡》(1983),M.蘇台拉執導的《大麻素》(1968)、《逃避》(1974),高列達,C.執導的《邀請》(1973)、《花邊女工》(1977,與法國、聯邦德國合拍)、《馬里奧·里奇之死》(1983)。這個時期,德語區的電影創作者們也力求通過現實主義手法拍攝以社會生活為題材的影片。如導演T.久爾菲爾的《跳蚤馬戲班老闆之死》(1973)、《幫工》(1977),導演R.里希的抨擊性諷刺片《葉夫蓋尼──可見是高尚的人》(1968)、《對質》(1975),導演D.施密特的以精細、雅緻著稱的影片《今夜或永遠不……》(1972)、《天使們的影子》(1976)。80年代初期最有影響的一部故事片是《船已滿員》(1981,導演M.伊姆霍夫)。
瑞士在洛桑設有電影資料館(1948,由國家資助)。出版的電影刊物有《瑞士電影》(1935年創刊)等。
E. 有哪些好看的電影是在荷蘭取景的
成龍的電影《我是誰》也是在荷蘭鹿特丹取得景。
F. 瑞士電影的介紹
瑞士電影是瑞士在1896年的日內瓦國際博覽會上開始放映電影,但由於語言的不統一,電影的發展受到了一定的影響。1918年建立了第一家電影公司,專門拍攝驚險片和滑稽片。
G. 在八大關取景的電影有哪些
李連傑主演海洋天堂應該在八大關有外景拍攝
H. 瑞士康特拉大壩除了<黃金眼>在那裡拍了電影外,還有哪些電影在那裡取過景
好像《霹靂嬌娃2》的片頭也是在那拍的吧。
I. 盤一盤千禧年之後,值得期待的瑞士電影有哪些
瑞典有很多好看的電影的,除電影以外,也有一些比較不錯的電視劇。
同瑞典的國土位置一樣,尤其所拍的電影似乎具有著很特別的氣質,很多都涉及心理方面以及對人性的探索。
著名的有《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狩獵》《狗鎮》《龍紋身的女孩》系列。
個人則對《龍紋身的女孩》系列情有獨鍾,當時幾乎是一口氣看完三部,一解沒有機會讀原著的遺憾。
電影圍繞復仇、破案、暴力以及女主角的真世謎團展開。它似乎是用一種近乎不懂聲色的表現方式來表現人性的黑暗,血腥以及暴力。電影中的犯罪故事多由犯罪者個人心理的黑暗部分所導致,作案對他們來說,更多的是用一種非正常的扭曲手段來彌補自己心中的空白。
雖然結局有些俗套,三部分劇情有些冗雜,不過還是值得一看的。
J. 世界上有哪些特別漂亮,震撼,經典出名的電影拍攝地
加拿大,《暮光之城》系列中有很多場景在那裡取景;亞伯達省《斷背山》《荒野獵人》取景地,另外魁北克也是很多好萊塢電影的取景地,聽說《魔獸世界》也將在加拿大取景。
十大經典電影取景地:《暮光之城》——美國波特蘭「玫瑰之城」;《變形金剛2卷土重來》——埃及「金字塔」;《花樣年華》——柬埔寨「吳哥窟」;《羅密歐與茱麗葉》——義大利維羅納;《春光乍泄》——阿根廷「伊瓜蘇大瀑布」;《情人》——越南「湄公河」;《音樂之聲》——奧地利「米拉貝爾花園」;《羅馬假日》——羅馬「許願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