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中國歷史的電影和電視劇。
孝庄秘史 皇太子秘史
『貳』 中國歷史每個朝代的代表電影,電視劇有什麼
中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自夏商周以來,朝代更替不斷,每個朝代都有其獨有的歷史文化。中國歷史每個朝代的代表電影和電視劇如下:
秦帝國代表作:《大秦帝國》
此劇是中國歷史劇中的另類之作,全劇突出了「法治」二字。打個比方,法治觀念好比一塊吸鐵石從桌上劃過,所有歷史事件便如同桌上的鐵釘一般自動吸附上來,其表現手法獨樹一幟,觀點明確,解析精闢,值得大力推薦。
2.漢帝國代表作:《漢武大帝》
這不僅是漢武帝題材電視劇中最經典的,更是中國所有帝王戲中的上品。整部電視劇思路清晰,對於政治、歷史、戰爭都做出了很好的詮釋,完全可以視作一部教科書。
尤其是漢武滅匈奴的那幾集,把戰爭全過程以極為細膩的手法表現了出來,對於重大的歷史事件、政治事件,也都描述的很清晰,實在是難得的精品。
3. 三國代表作:《三國演義》
唐國強鮑國安主演。精品之處無需贅言,這是中國迄今為止唯一一部完全以文言文做台詞的電視劇,片中對於兵法、政治、謀略、人物個性的詮釋與刻畫都可謂登峰造極,是空前絕後的極品。
4. 隋帝國代表作:《隋煬帝》
《隋煬帝》不僅生動呈現了帝王風采,還展現了一段苦難而又精彩,生動而又不可思議,輝煌而又傷痕累累,隨著楊廣短暫人生匆匆而逝、經歷起起落落的王朝歷史。
它沖破了詮釋歷史的格局,角度新穎,使之成為感悟歷史,給今人以啟迪的歷史題材的古裝大戲。
5. 唐帝國代表作:《貞觀之治》
貞觀之治,以一種類似於紀錄的方式重現了唐初時代,不同於以往的古裝戲說劇。
專家一致稱,從劇情、台詞到建築、道具、服裝等基本還原了初唐風韻,從人物簡單的頭飾、色調偏暗但袖口寬大的服裝,甚至李世民鬍子的形狀等看出,主創們做到了以史為准。
而扮演李世民的馬躍,面容清癯冷峻,雙目深湛,鼻隆而直,唇上連髭微翹,不怒自威。頓時便與古代大畫家閻立本所作的肖像畫作重合起來,這扮相就是李世民的瘦版標准照了
6. 宋帝國代表作:《大宋王朝趙匡胤》
該劇是一部繼《雍正王朝》、《康熙帝國》後結合古戰爭、武打、風月言情、謀劃韜略的歷史巨作。
7.元帝國代表作:《成吉思汗》
該劇講述了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波瀾壯闊的一生。從鐵木真出生到統一蒙古,直至西征病逝,時間跨度長達80餘年。以雄渾的氣魄、壯麗的景象和精美的製作贏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
中國歷史上帝王眾多,但被世界史學界關注最多的,卻是那位說不清到底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西方史學界稱之為「千年第一風雲人物」、「世界征服者」,關於他的著作、書籍、文章汗牛充棟,世界各國知名首腦幾乎都曾發表過對他的評價。
8.明帝國代表作:《大明王朝1566嘉靖與海瑞》
學界權威們對於《大明王朝·1566》給予了一致高度的評價。思想理論界、文化理論界和歷史學界的專家學者一致認為:《大明王朝·1566》用當代先進的科學歷史觀,並運用了當代藝術審美手段,對歷史作了深刻厚重而生動的解讀。
該劇從一度創作到二度創作,並不僅僅滿足於表現那些扣人心弦、催人淚下的故事,而是在這些故事裡面展示了命運的邏輯。將我國歷史題材的電視劇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9.清帝國代表作:《康熙王朝》
這部恐怕是大家最熟悉的,收視率最高,重播次數最多,影響最大。在歷史劇中,關於清朝的戲最多,原因很簡單——離現在最近,可供演繹的史料、故事最多,觀眾最感興趣。
而在清宮戲中,關於康熙帝的最多。,但在很多人心目中,康熙就是陳道明塑造的那個形象。確實,陳道明的康熙很成功,從形象到氣質都接近歷史上的康熙大帝,尤其是陳道明的台詞功底,為這部戲增添了大量精彩,將一代雄主的文韜武略、氣魄胸懷刻畫得淋漓盡致。
10.華夏帝國代表作:《走向共和》
這部《走向共和》好的地方就在於,從公眾的閱讀和觀賞方面第一次把李鴻章放到比較客觀公正的角度去看。以往只是歷史學家才會以公正的角度認識他的,一般的人對他的印象都是負面的。
《走向共和》還原了歷史的真實狀態,沒有拔高一個好人,沒有貶低一個壞人。
以前接受的教育從來都是把李鴻章、慈禧、袁世凱描寫為壞人,而《走向共和》卻非常人性化、設身處地地為前人著想了。
但是《走向共和》並不是給這些人物進行「平反」,而是告訴人們要善待自己的先人,因為我們也會成為先人。我們不能總用批判的眼光挑剔歷史人物身上的問題,應該多看他們的貢獻,建立一種同情的理解。
(2)有關歷史的電視劇電影有哪些擴展閱讀:
中國歷史悠久,朝代更是零星紛繁。每朝的創建者要首辦的事就是確立國號,即朝代名稱,簡稱朝名。
朝代名稱是由什麼決定的呢?大致有五個來由:由部族、部落聯盟的名稱而來,來自創建者原有卦號、爵位;源於創建者原始政權統治的區域;源於宗族關系;寓意吉祥。
夏:據傳禹曾受封於夏伯,因用以稱其政權為「夏」。另據歷史學家範文瀾先生說,禹的兒子啟西遷大夏(山西南部汾澮一帶)後,才稱「夏」,姒少康在綸城(今河南商丘虞城西)中興夏朝,恢復夏朝的統治,史稱「少康中興」。
商:相傳商族的始祖契曾幫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於商(今河南商丘南),以後就以「商」來稱其部落(或部族)。湯滅夏後,就以「商」作為國名,定都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鎮)。
後盤庚遷殷(今河南安陽)後,又以「殷」或「殷商」並稱。
周:周人到古公亶父時,遷居於周原(今陝西岐山)。武王滅殷以後,就以「周」為朝代名。周前期建都於鎬(今陝西西安西南),後來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因在鎬的東方,就有「西周」和「東周」的稱號。
秦:據《史記》記載,本為古部落,其首領非子為周孝王養馬有成績,被周孝王賜姓為「嬴」,並賜給了一小塊土地(今甘肅天水縣,另說是隴西谷名)。後來襄又救周有功被封為諸侯,秦始皇統一六國,始建秦國。
漢:項羽封劉邦為漢王,其封地在漢中。後劉邦擊敗項羽,統一中國,國號稱「漢」。漢朝前期都長安,後期都洛陽,故從都城上有「西漢」和「東漢」,從時間上有「前漢」和「後漢」之分。
新:王莽所創的朝代(國號)「新」的含義:新的本義是改舊、更新。
西漢後期在天人感應的五德終始學說支配下,社會政治涌動著一種新德代替舊德的思潮,在這樣的背景下,王莽以新德的代言人自居,「革漢而立新、廢劉而興王」,並最終完成「再受命」的代漢過程。
漢為火德,為赤帝,王莽為土德,自稱是「托於皇初祖考黃帝之後」,依照五行相生之理,土德代火德,意在赤帝傳黃帝,天命授之。
魏:漢獻帝曾封曹操為「魏公」、「魏王」爵位,曹丕代漢後便稱「魏」。以皇室姓曹,歷史上又稱「曹魏」。曹操謚號魏武帝。
蜀(漢):劉備以四川為活動地區,蜀指四川。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或「蜀漢」,又稱「季漢」。
吳:孫權活動於長江下游一帶,歷史上曾建吳國,曹魏曾封孫權為「吳王」,故史稱「孫吳」;又以地位在東,也稱「東吳」。
晉:司馬昭逼魏帝封他為「晉公」,滅蜀後進爵為晉王。後來他的兒子司馬炎繼承他的爵位,逼令魏帝退位,自立為皇帝,國號「晉」。
隋:隋文帝楊堅之父楊忠,曾被北周封為「隨國公」。隋文帝後襲用此封爵,稱為「隨朝」。他認為隨有走的意思,恐不祥改為「隋」。
唐: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虎,佐周有功,被追封為「唐國公」,爵位傳至李淵。太原起兵後,李淵稱「唐王」,後廢楊侑建唐朝。
遼:遼原稱「契丹」,契丹是族名,改「遼」是因居於遼河上游之故。
宋:後周恭帝繼位後,命趙匡胤為歸德節度史,歸德軍駐宋州(今河南商丘),趙匡胤為宋州節度使。故陳橋兵變後,發跡在宋州,國號曰「宋」。
西夏:拓拔思恭占據夏州(今陝西橫山縣),建國時以夏州得名,稱「大夏」。因其在西方,宋人稱「西夏」。
金:金都城上京會寧(今黑龍江阿城南),位於按出虎水(今阿什河),相傳其水產金,女真語「金」為「按出虎」。
元:據《元史》記載:「元」的命名,是元世祖忽必烈定的。是取《易經》上「大哉乾元」句中的「元」,有大、首等意思。但也有人認為與蒙古人的風俗與圖騰有關,有的認為與佛教有關。
明:朱元璋是元末起義軍之一,是繼承郭子興而發展起來的,郭子興屬於白蓮教組織。白蓮教宣稱「黑暗即將過去,光明將要到來」,藉以鼓舞人民反對黑暗的元朝統治。
所以又稱「光明教」。白蓮教的首領韓山童稱「明王」(他的兒子韓林兒稱「小明王」),都體現其教義宗旨。朱元璋不僅曾經信仰白蓮教,而且承認自己是白蓮教起義軍的一支(他曾為小明王左副元帥)。朱元璋取得政權後,國號稱「明」。
清:滿族是女真族的一支。女真族在北宋時建立金國。明末女真勢力復強,重建金國(後金)。後金為了向外擴展,割斷了同明朝的臣屬關系,清太宗皇太極把「女真」改為「滿州」,把「金」改為「清」。
在宋時女真人受制於契丹人,他代針對「遼」字在契丹語中是 「鐵」的意思,因此命名「金」,表示比鐵更堅強有力,可以壓倒「遼」。「金」改「清」的原因,史學家有不同意見,有人認為是皇太極要避免引起尖銳的矛盾。
『叄』 求幾部有關歷史的電影
按時間序列整理如下:
1840鴉片戰爭 、1856第二次鴉片戰爭 《鴉片戰爭》、《林則徐》
1894中日甲午戰爭 《甲午風雲》
1898年戊戌變法 《譚嗣同》、《垂簾聽政》
1900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火燒圓明園》
1911年辛亥革命 《孫中山》、《末代皇帝》
1919年五四運動 《我的1919》
1924年至1927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
1927年至1937年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 《長征》
1937年至1945年抗日戰爭 《南京南京》《東京審判》《太行山上》
1945年至1949年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 《淮海戰役》《建國大業》
《開國大典》
以上均為經典,如要更系統,可看記錄片《百年中國》
『肆』 有哪些關於中國近代史題材的電視劇或電影
1.《辛亥革命》
是由張黎和成龍執導,趙文瑄、李冰冰、陳沖、孫淳、房祖名、胡歌、余少群、杜宇航等主演的革命戰爭片。該片講述了晚清末年,內憂外患,中華民族到了危亡之際。改良派維新變法運動的失敗,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決心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體制的故事。
2.《走向共和》
是一部由中央電視台、北京同道影視節目製作有限公司、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長沙電視台等聯合出品的中國近代史題材電視劇,該劇由張黎執導,盛和煜、張建偉編劇,王冰、呂中、孫淳、馬少驊、李光潔等主演。
3.《孫中山》
是2016年中國拍攝電視劇。該劇由藺永鈞編劇、馮剛為總導演,張紹明、林偉、王藝倫共同導演,韓夫一、孫茜、王卓、薛浩文、李舜、周顯欣、張秋歌、王輝、趙波主演,講述了孫中山先生偉大、傳奇而不朽的一生。
4.《建國大業》
是2009年上映的一部中國歷史電影,是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的獻禮作品。本片由黃建新執導,韓三平擔任製片人,雲集了華語影壇百餘位明星客串(零片酬)的影片。
5.毛澤東》
是由中央電視台、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有限責任公司、湖南廣播電視台、湖南和光傳媒有限責任公司出品,由高希希執導,黃暉、葉劍、溫豪傑編劇,唐國強、侯京健、劉勁、王伍福、郭連文等主演的革命歷史劇。
《辛亥革命》劇情
晚清末年,內憂外患,中華民族到了危亡之際。改良派維新變法運動的失敗,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決心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體制。
1895到1910年,革命黨人先後發動了多次起義,秋瑾、徐錫麟等一批革命黨先驅先後犧牲,革命陷入低潮。
1910年底,孫中山再次在海外召集同盟會骨幹,組織力量准備在廣州發動起義黃興與徐宗漢假扮夫婦,秘密潛入廣州。然而廣州之戰終因革命黨人寡不敵眾而告負,林覺民等一大批革命骨幹壯烈犧牲,黃興也身負重傷。徐宗漢等冒死收葬了烈士遺體72具,葬於廣州城外的黃花崗。
經過這次的起義,清政府對革命黨人進行了血腥鎮壓,同時積極尋求與帝國主義的賣國交易。
『伍』 關於歷史的電視劇和電影
中國的還是外國的啊?哪個朝代的啊?
中國的《大漢天子》、《武則天》都挺寫實的,其他的好像都刪改太多了。
最近在看韓國的《女人天下》,滿好看的,但是歷史的話,建議看《明成皇後》,那個比較正統。
有一部比較老的電影,講法國的《聖女貞德》。還有也是法國拍的,老片《埃及艷後》。
中國還有一部電視劇《成吉思汗》,也拍得滿正宗的,很精彩的。
『陸』 有沒有關於歷史的紀錄片或電影電視劇
我個人比較喜歡央視的百家講壇,不悶。
歷史朝代的建築視頻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ikZkocIZ_00/?bid=03&pid=02&resourceId=0_03_05_02
夏朝以前《炎黃二帝》
夏朝《古夏血觴》
商朝《盤庚遷都》
周朝《東周列國春秋篇》《東周列國戰國篇》《卧薪嘗膽》《孫武》
秦朝《大秦帝國》
漢朝《漢劉邦》《漢武大帝》(央視-極力推薦) 《光武帝劉秀》《司馬遷》《昭君出塞》
三國《三國演義》
兩晉《王羲之》
南北朝《胡笳漢月》
隋朝《隋唐演義》
唐朝《貞觀之治》《武則天》《唐明皇》
五代《情劍山河》
宋朝《宋太祖趙匡胤》《岳飛》
遼夏金《契丹蕭太後》《賀蘭雪》
元《成吉思汗》
明《朱元璋》《鄭和下西洋》《大明王朝》
清《努爾哈赤》《康熙帝國》《孝庄秘史》《雍正王朝》《乾隆大帝》《北洋水師》
其他《格薩爾王》《東歸英雄》
一般的電視劇(有的不太符合史實,但是也可以好好看看的
夏
商 《封神榜》
周 《孔子》
秦 《神話》《尋秦記》
漢 《劉邦》《漢武大帝》《大漢天子》
三國 《洛神賦 》《三國演義》
南北朝 《蘭陵王 》
隋 《隋唐英雄傳》
唐 《武媚娘傳奇》《 太平公主》《 高陽公主》《 大唐雙龍記》
宋遼 《天龍八部 》《少年包青天》
元 《忽必烈傳奇》《 成吉思汗電視劇 》《 倚天屠龍記》
明 《穿越時空的愛戀》(這真是電視劇
清 《慈禧太後》《 康熙王朝》《 孝庄秘史》《 懷玉公主》 之前還挺熱播的宮1 宮2 宮3
《還珠格格》《 鐵齒銅牙紀曉嵐》
民國 《情深深雨蒙蒙》 各種片子特別多
基本電視上的諜戰啊都是這時期附近或後
電影
南京南京!(看了也許會難受幾天
金陵十三釵
建黨大業(外形偶像太多,看得時候老出戲)
建國大業(演戲劇的老演員們較多,靠譜)
宮鎖沉香(不知道怎麼說,如果要看歷史類還是別看這個)
『柒』 關於中國歷史有哪些經典的電影
范圍太大了 4000多年可考的歷史 960萬疆土 能拍的東西太多了
就說說我個人看過的比較不錯的電影
《荊軻刺秦王》陳凱歌
《楊貴妃秘史》鮑芝芳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塞夫 麥麗絲
《英雄鄭成功》吳子牛
《鴉片戰爭》謝晉
《垂簾聽政》《火燒圓明園》李翰祥
《末代皇帝》(溥儀的一生)貝納爾多•貝托魯奇\Bernardo Bertolucci
《紅河谷》(英國入侵西藏)馮小寧
《我的一九一九》(巴黎和會,五四運動) 黃健中
《鐵道游擊隊》(抗日戰爭)趙明
《宋家王朝》(宋氏三姐妹與蔣家王朝)張婉婷
《開國大典》李前寬;肖桂雲
就這些吧 我看過的好的不多 片名後面是導演 歷史題材的並不好拍 越是離現在久遠就越難出經典 而且歷史在每個人心裡都不同 所謂「眾口難調」是也 我挑的這幾部都還比較寫實 沒有太多演繹的成分 都可以歸為紀錄片的范疇 希望合你的胃口
『捌』 有哪些電視劇或電影可以讓我們了解歷史
大秦帝國、楚漢傳奇、漢武大帝。現在有很多電視劇都特別辣眼睛,不知道演員和導演到底為什麼要拍出這樣的爛片污染電視劇市場,可能是為了給這些演員湊熱度,也可能是想單純的賺錢吧。以前有些電視劇還是非常好的,看這些電視劇不僅能欣賞演員們精彩的表演,還能從電視劇中學到很多知識。
最後是漢武大帝這部電視劇的已經不用介紹了,相當經典。講的是從漢景帝到武帝的暮年發生的一系列故事,了解歷史的人可能知道,漢朝是中國歷史上比較特殊的一個時代,這個朝代還沒有像後來那樣君強臣弱,是非常少有的君強臣強,所以自然而然就會有很多事情發生。如果想靠這電視劇了解我國歷史的話,就來看看這幾部電視劇吧!
『玖』 關於中國歷史的電影和連續劇有哪些可以多列舉幾個嗎
我推薦老片 現在大多古裝片 不能稱之為歷史劇了 太現代化了。
電視劇:
《東周列國傳(春秋篇)》 唐國強等主演的 這個沒看過 據說很不錯 也是96的老片了。
《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經典軍事題材的 其中的孫臏塑造的很成功 基本能反映出春秋時期的社會風貌。
《漢武大帝》 這個也不錯 前幾年熱播過 喜歡漢代歷史的不能錯過。
《三國演義》 強烈推薦 雖然是演義和真實歷有區別 但是那種歷史的味道還很濃的。小時候很喜歡看 由此愛上歷史 。
《武則天》 話說不大喜歡這個 但還是能反映一點唐代歷史的。
《貞觀之治》 據說還算嚴謹 雖然不是老片。
《雍正王朝》 貌似沒康熙王朝火 但我認為它並不比康差 只是風格不同 其中的故事很有智慧性。
《康熙王朝》場面宏大 很有氣勢!故事情節完整。
《台灣巡撫劉銘傳》 近代史題材的 同樣的熱血愛國 。
《走向共和》由電視劇《雍正王朝》原班人馬主創,向我們展示了近代史上波瀾壯闊的那個年代,譜寫了中華民族的一曲慷慨悲歌。
電影: 近代的多
《林則徐》 這個很老了 但是絕對的經典 記得當年看的義憤填膺的!很有愛國主義精神。
《火燒圓明園》 貌似電影近代的多 在小時候看過這部 現在心裡對近代史的厭煩貌似從這部電影
《末代皇帝》 同樣很經典 不多少了。
《東京審判》較新 但是拍還好 對於戰爭的殘酷從另一個側面表現出來了。
比較新的
《南京!南京!》
《建國大業》
《十月圍城》 不光是大牌明星助陣 畫面的復古感很強 演員演技到位 故事情節緊密。
其它我比較熟的是大陸80-90年代的武打片 太多了 大多表現俠義 在此不多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