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現代電影是什麼
圍繞著後現代主義概念在學界引發的爭論,使得我們在使用這個概念時必須要審慎而明確。在西方學界,利奧塔打著 「 觸發差異 」 、 「 向整體開戰 」 的旗號熱烈歡呼後現代主義時代的到來;哈貝馬斯認為文藝復興以來啟蒙的任務並沒有完成,因而繼續堅持現代性並以之對抗後現代性;詹明信則把 「 後現代主義 」 稱作 「 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 」 ,以皇皇巨著進行後現代主義的理論奠基工作。後現代主義理論引入中國以來,圍繞它產生的爭論也成為近些年中國學界理論爭鳴的一個熱點:有拍手歡迎者,有堅決抵制者,有冷嘲熱諷者,有潛心研究者,還有不屑一顧者 —— 觀點立場可以不一致,但有一點確是可以肯定的:後現代主義理論已經進入的中國學界的學術視野。在這個學術視野中,同樣包括了電影理論工作者的審視目光,發表了一大批從後現代理論視角研究當代中國電影的論文,近幾年,還出現了以 「 後現代電影 」 為主題的理論著作。但問題隨之而來,這主要表現在對 「 後現代主義電影 」 概念的模糊界定以及隨之而來的概念誤用上。例如,在程青松先生的力作《國外後現代電影》中,由於對 「 後現代電影 」 在在概念外延上界定過於寬泛,以至於把許多與後現代無關的影片也包括其中,這使得對 「 後現代 」 在電影理論中的概念界定顯得尤為必要。
英國學者特里 - 伊格爾頓在《後現代主義的幻象》一書中曾對 「」 後現代主義 」 和 「 後現代性 」 作了區分。在他看來,後現代性是一種與啟蒙主義規范相對立的一種思想風格, 「 它懷疑關於真理、理性、同一性和客觀性的經典概念,懷疑關於普遍進步和解放的觀念,懷疑單一體系、大敘事或者解釋的最終根據。 」 而後現代主義則是一種文化風格,它以 「 一種無深度的、無中心的、無根據的、自我反思的、游戲的、模擬的、折衷主義的、多元主義的藝術反映這個時代性變化的某些方面 」 。當然,這兩個概念也不是截然涇渭分明的,可以看出,他所謂的後現代主義正是作為哲學思想風格的後現代性在文化藝術上的具體體現。比起伊格爾頓的區分,中國學者尹鴻對 「 後現代性文化 」 和 「 後現代主義文化 」 的區分更具有實踐操作層面的意義。他提出: 「 如果說後現代性文化是一種大眾性的世俗文化的話,那麼後現代主義文化就是一種知識分子的哲學性的文化;如果說後現代文化是一種消費性文化的話,那麼後現代主義就是一種消解性的文化;如果說後現代性文化是後現代商品社會的表現形態的話,那麼後現代主義文化就是後現代社會的價值反思體系。 」 把伊格爾頓和尹鴻的幾個概念仔細比較,可以看出,伊格爾頓所謂的作為一種文化風格的 「 後現代主義 」 實際上包含了尹鴻的 「 後現代性文化 」 和 「 後現代主義文化 」 兩個概念,而伊格爾頓作為後現代社會思想風格概括的 「 後現代性 」 ,則為尹鴻區分的這兩個概念提供了哲學背景的支持。這樣我們就獲得了兩個層面上的 「 後現代主義 」 概念,一個是伊格爾頓廣義上的 「 後現代主義 」 ,這是對反映後現代社會時代特徵的文化藝術風格的總體理論概括;另一個是尹鴻狹義上的 「 後現代主義文化 」 ,這個概念只涉及廣義 「 後現代主義 」 的一部分,即具有價值反思性、消解性、哲學性和知識分子話語特徵的部分,而排斥了大眾的、世俗的、帶有強烈商品社會消費性的部分。
理清了這兩個層面上的 「 後現代主義 」 概念, 「 後現代主義電影 」 的概念也就呼之欲出。本文認為, 「 後現代主義電影 」 具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在廣義上,對應伊格爾頓的 「 後現代主義 」 概念, 「 後現代主義電影 」 指帶有能反映後現代社會時代特徵的藝術風格的電影類型,這種藝術風格上是無中心的、無根據的、拼貼的、戲仿的、模擬的、多元主義的,它模糊了高雅與世俗、藝術與生活經驗的界限,往往是與消費社會的商業邏輯和高度發達的科技媒介聯系在一起的;在狹義上,對應尹鴻的 「 後現代主義文化 」 概念, 「 後現代主義電影 」 指對後現代社會的時代特徵進行反映和反思的電影類型,它具有知識分子精英的懷疑氣質,不再相信真理的存在和可追求性,不再相信人類解放的宏大敘事,也不在相信主體人的偉大神話,它是對崇高感、悲劇感、使命感的疏離和拆解,在具體的電影攝制上,它往往把這種思想氣質融入到電影的表現內容、反映視角、框架結構和鏡象語言上,這使得電影往往能顯出一種強烈的實驗性質和前衛立場。
本文所使用的 「 後現代主義電影 」 概念主要是狹義上的,涉及到的大部分電影文本也可歸於狹義 「「 後現代主義電影 」 中。這些電影大部分都具有上述文化特色和藝術特徵,但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又顯出了很大的不同,本文的分析重點就放在這些地域性差異上,並試圖在對具體電影文本的分析中,勾勒出後現代主義電影的地域性特徵。
㈡ 下列特點中,屬於現代主義電影的是
現代主義電影的特點:
1、現代主義文藝的基本特點就是在拒絕理性的前提下,造型藝術走向抽象化。 即強調藝術家要紀錄下自己對現實事物的內心感受,並且主要是要反映出在觀察事物對象時本人的主觀情緒狀態;
2、敘事藝術則走向意識化,即強調創作家要紀錄下人物的意識的自然流動。這樣,文藝作品就不再是客觀存在事物的如實再現,而成為個人化的情緒反應的原始紀錄。
3、在題材上,主要表現人的異化,包括社會對人的異化,人與人之間的異化,人與現代物質文明和科學技術的異化關系,以及自我的異化。
4、現代派採用的藝術手法是極具革新精神的。
㈢ 現代主義電影有哪些
現代主義電影是由表現傳統的戲劇化
故事情節和人物性格深入到表現人物
內心更細微、更隱秘的情緒變化, 探
索人性中最本原的東西(張揚個人直
覺和情緒),橫向再現社會生活、人
物情緒,注重人物情緒的自然流動
(意識流)、使電影由視覺藝術升華
為表現內心感受的藝術影片。
特點
一、現代主義文藝的基本特點就是在拒絕理性的前提下,造型藝術走向抽象化。 即強調藝術家要紀錄下自己對現實事物的內心感受,並且主要是要反映出在觀察事物對象時本人的主觀情緒狀態;
二、敘事藝術則走向意識化,即強調創作家要紀錄下人物的意識的自然流動。這樣,文藝作品就不再是客觀存在事物的如實再現,而成為個人化的情緒反應的原始紀錄。因此,在現代派文藝思潮的影響下,這個時期的文藝創作多以人的精神為探索對象,從對外部世界的精細描繪轉向對人本身的關注。
三、在題材上,主要表現人的異化,包括社會對人的異化,人與人之間的異化,人與現代物質文明和科學技術的異化關系,以及自我的異化。
四、現代派採用的藝術手法是極具革新精神的。陳舊的傳統藝術手段已無法表現現代文藝的哲學思想,因此在藝術家的努力下,紛紜繁復的藝術手法層出不窮。而其中,幾種主要的藝術手法已融入到後時代的藝術家們的創作中去了:如象徵、怪誕、意識流與作品結構的反傳統,運用歪曲、扭曲、變形、時空錯亂等手法來造成震盪性的強烈效果。
㈣ 想看近幾年來的國內外藝術電影片有那些
沒有什所謂的藝術電影,這種完全描寫生活的或者完全藝術流的電影是區別於一般的大眾化電影而言,一般的商業片往往有設計精妙的故事結構和一大群明星出演,遮掩觀眾看的夠勁爆。
近幾年的藝術片也有一些十分優秀的影片,從地域來說,歐洲對人物和細節的刻畫是十分的到位的,這種電影往往給人以美的感覺,推薦你找一下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三部曲《紅》《白》《藍》
《紅》他是最後一部電影,拍完以後第二年就死了,可以說是遺作吧!最可惡的就是昆汀·塔倫蒂諾的《低俗小說》把獎給搶走了!這是讓我十分憤怒的。
在我一邊的同學也向你推薦一部日本電影《你給我的夏天》我沒看過,但是據說很感人。《新橋戀人》這部電影也是十分優秀的,其中的女主角就是《藍》的女主角。
但是從我個人來說,只限於現在的幾部電影是十分不好的。簡介要開闊嘛!
這里我就推薦幾部電影給你吧!
《甘地傳》 《紅櫻桃》 《理發師》 《橡皮頭》 《裸體午餐》
《我的1919》《海南雞飯》《鐵皮鼓》《黑板》《何處是我朋友的家》《回歸》《青紅》《十七歲的單車》(禁片)《蘇州河》(禁)
《暗戀桃花源》(電影版)《城南舊事》《中國佔領巴黎》《機器管家》《情濃巧克力》《超市夜未眠》《大象》《燕尾蝶》《關於莉莉周的一切》《愛的捆綁》《豚鼠系列》《義大利食人族系列》哼哼~~~《勇敢的心》《北非諜影》《中國姑娘》(戈達爾)《39級台階》《鳥》《日出之前》《日落之前》《我們倆》
就寫到這吧!記得給我加分哦!!!
㈤ 推薦幾部有很高藝術價值的電影
教父 星球大戰 末路狂花 低俗小說 異形 銀翼殺手 2001太空漫遊 肖申克的救贖 指環王 野戰排 計程車司機 現代啟示錄 虎口脫險 沉默的羔羊 都是各個分類的藝術類代表吧
㈥ 推薦好看的藝術電影!
世界十大必看電影:
《羅馬假日》 愛情
《勇敢的心》 勇氣
《聖女貞德》 才華
《阿甘正傳》 執著
《美國往事》 人生
《現代啟示錄》 痛苦
《E.T.外星人》 童心
《辛德勒的名單》 責任
《肖申克的救贖》 信念
《托魯斯帕的手提箱》 哲思
我也是個電影迷呵呵,最近看了好多電影,個人推薦幾步吧!
1.《The.Mist_迷霧》
2.《August.Rush_八月迷情》很贊看了還想看,特喜歡裡面那小男孩的演技
3.潘神的迷宮:很神話,很吸引人
4.不一樣的爸爸:看了還想看,拍的太好了!
5.奇幻精靈事件簿:神話!不錯,裡面的精靈挺漂亮的。
6.Starst_星塵
7.Elizabeth.the.Golden.Age_伊麗莎白:黃金年代
8.The.Phantom.of.the.Opera_歌劇魅影:很棒的一部歌劇電影。
9.玫瑰人生:不看會後悔,精彩,相當精彩!
10.小雲雀
推薦的這些都是我最近看過的比較喜歡的電影,有空看看吧!很值得一看!還有《驚情四百年》一部很唯美的電影,裡面的鏡頭美的就像是一幅幅生動的油畫,難忘哇!
看完這些覺得如果好看給我發消息吧,繼續推薦呵呵
㈦ 國內外有什麼經典的電影,藝術片越多越好!
一。恐怖片:
《閃靈》庫布里克執導的代表作品,恐怖小說大師史提芬.金的劇本,去年獲得終身成就獎的約翰.尼科爾斯的代表作之一。約翰在砍碎的門縫里獰笑的場面成為經典畫報。以後所有的恐怖片都可以或多或少的找到《閃靈》的影響。
《神龜第六感》布魯斯.威力主演。結局出乎意料。編劇功力深厚。
《死神來了》(1.2.3)死亡場面巧妙到精緻的地步,死亡也是一種藝術。
《密窗》史提芬.金親自編劇,執導的一部作品。說實話他的執導能力跟他寫作能力根本不是一個檔次的。但是強尼.戴普的表演堪稱一絕,值得一看。
《德州電鋸殺人狂》導演:托伯·霍善《德州電鋸殺人狂》故事原型出自1957年的一個美國殺人狂艾德·蓋恩。以艾德·蓋恩事件為題材的影片早已層出不窮,尤其是他以人皮縫制「皮臉」的殘忍手段,在眾多恐怖片中被描繪得淋漓盡致,就連《沉默的羔羊》也深受影響。它被認為同《活死人之夜》和《驅魔人》一起開創了現代恐怖片的新時代。但影片中有著太多的暴力和血腥,這使的影片一直以來備受爭議
《沉默的羔羊》估計你應該看過。
《驅魔人》都說好,但是我覺得一般,裡面有許多跟宗教有關的,不是很了解美國文化的看不太明白,而且畢竟是77年的老片,節奏比較慢。
《山村老屍》《怨咒》《午夜凶鈴》。依然是恐怖片,這幾個就繞不開,但是我很不喜歡,純粹是為恐怖而恐怖。我老覺得,恐怖片看完之後應該讓人學會珍惜一些東西。看恐怖片應該象是走夜路,經歷了一百多分鍾的煎熬,最後發現自己仍然在燦爛的陽光下,就好像別人替你經歷了一次冒險,然後長出一口氣:幸虧那些東西沒出現在我身上,接下來對某些東西會有新的認識。這些事我認為好的恐怖片必備的要素,也是決定一個片子是次品還是良品的重要因素。
二。動作片
我主要說一些你可能沒看過的,但有些經典的也是繞不開的。
《盜火線》主演:瓦爾.基默,阿爾帕西諾,若伯特.德尼羅。像cs一樣的槍戰場面,一警一匪鬥法的俗套卻被拍得盪氣回腸,最後阿爾帕西諾和羅伯特.德尼羅握手的場面在我腦海中久久不散。順便說一句,徐懷鈺那個攔了街的「我是女生」裡面唱到的「你不要學羅伯特.德尼羅,裝酷站在巷子口等我」說的就是此老兄。
《空中監獄》《勇闖奪命島》《變臉》都是邁克.貝 的片子,尼古拉斯.凱琦主演。都可以看看。都是英雄打不死,壞人不長命,但是效果一流。
《佛盜線》仙巴都的泰拳暗叫耍的一個漂亮。
《狙擊職業殺手》里插.基爾,布魯斯.威力兩大影帝,聯袂演出,節奏明快,好看。
動作片大都是效果取勝的商業片,可以批量介紹:《碟中諜1.2》《義大利任務》
有些另類的:《殺死比爾》昆汀的暴力美學根由視覺沖擊力,不想jonson wu老就是那幾招,慢鏡頭,放鴿子,都不會點別的,暈
《暗花》(香港)
三,戰爭片:
《勇敢的心》細說了蘇格蘭的民族英雄,順便質疑了英國王室的血統不純,以期王室出面辟謠。但真正激動人心的還是梅爾.吉布森最後的那聲呼喊:freedoem
《角鬥士》
《黑影降落》
《盧安達飯店》探討戰爭對人性的扭曲。
《辛德勒名單》說出了人性對戰爭的反撥。
《拯救大兵瑞恩》《兄弟連》(10集)
《世界大戰》湯姆.克魯斯,投資超過泰坦尼克。
《世界末日》布魯斯威力
《天煞,地球反擊戰》
《魔戒1.2.3》男人一定要看,找大塊時間,3季連看。
四,愛情
《情書》一個字「美」,太美了。不能看日本的原版,要看喬榛、丁建華配音的版本,刪去了原版的許多不必要的情節,更緊湊,而且配音非常到位,比原版的都好。
《關於莉莉周的一切》和《情書》一個導演,也很好。
《真愛至上》英國的片子,有修.格蘭特。《諾丁山》。
,〈〈大開眼界〉〉——骯臟,這是一部穿透人心的靈魂之作,也許並不適合我們這樣的年齡去看,但是一旦結婚了更是不能看,它可以把夫婦兩人的關系引向絕路。它所揭示的是兩性間的嫉妒,猜忌,人對肉慾的貪婪和所謂上流社會的虛偽和骯臟。庫布里克的遺作,指明要湯姆克魯斯夫婦演,結果演完他們就分手了,我一直認為這是庫布里克給世人開的一個玩笑,它完全能預見到,這對好萊塢模範夫妻的分手。
累了,部分累了。
〈〈肖申克的救贖〉〉又名〈〈刺激1995〉〉
〈〈美國往事〉〉
〈〈霸王別姬〉〉
《活著》
阿甘
教父
雨人
羅馬假日
虎口脫險
《搏擊俱樂部》美國極至憤青電影,大衛芬奇導演,布拉德.皮特、愛德華.諾頓主演。經典。
《莫扎特》
天使艾米莉
七宗罪
美麗心靈
猜火車
《聞香識女人》
㈧ 藝術類的電影有哪些
《八月迷情》《放牛班的春天》《歌劇魅影》《天空之城》《ONCE》
㈨ 電影,是一門視覺和聽覺的現代藝術,已經融入了我們的生活,有哪些人生必看的電影
《肖申克的救贖》 必看的一部片子。前途似錦的銀行家被判殺妻而進入監獄。在監獄中他努力求得生存,發現自己無法改變監獄狀況之後,多年籌謀,逃離了監獄。劇情精彩,人性復雜淋漓精緻表現。
10.《綠皮書》 溫暖人心的影片。唐和托尼的友誼讓人感動,性格完全不同的人在一起撞擊出的火花讓人捧腹,屬於他們自己的悲傷又讓人感同身受。這是一部正能量滿滿的片子,笑與淚中看完全程。
㈩ 世界現代藝術電影的聖三位一體是什麼
世界現代藝術電影的聖三位一體是指:瑞典的英格瑪·伯格曼與義大利導演費里尼、蘇聯導演安德烈·塔爾科夫斯基,並稱為世界現代藝術電影「聖三位一體」。
現代主義藝術語基不直白的批判社會,而是隱喻的對社會進行批判和顛覆;從而最大限度喚醒對人性異化的反思。現代主義也就成為了二戰結束後歐美各國的共同價值觀。被稱為現代主義或現代派的藝術,是指20世紀以來,區別於傳統的,帶有前衛和先鋒色彩的各種藝術思潮和流派的總稱。
相關信息
現代藝術的創作,與科學思想密不可分,結構主義與立體派,工業技術思想與未來派、風格派,機械製造形式與達達派的機械圖紙繪畫,弗洛伊德的釋夢學說與超現實主義,還有以理性手法表達非理性的抽象表現主義等等。
都是科學和藝術聯手的結果,人們把藝術創作看成是一種有規律可循的造物過程,藝術家出圖紙,工廠按照圖紙生產藝術品,就成了合情合理的藝術創作程序,1960年後的美國就是這個樣子。許多藝術家從事各種各樣的工業與材料試驗,發明新的合成材料,使用機械裝置成為作品的動力系統,聲光電磁成為新的藝術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