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蝴蝶效應(電影)
這都怪有好幾個結局版本
我想你看的是劇場版
埃文看到的家庭電影是第一次認識凱莉的聚會,回到從前的埃文罵了凱莉,他與凱莉沒有成為好朋友 這個結局跟LZ說的對不上
原先的劇本 也就是 導演加長版的結局 跟LZ說的能對上
埃文看到的家庭電影是埃文的母親即將產下埃文,進入歷史的埃文決定自己結束這一切,他用雙手掐住了臍帶,結束了自己剛要開始的生命,現實的生活中沒有埃文,凱莉跟湯米被離婚後的母親監護,遠離了她那個有著變態嗜好的父親,自然也就沒有了以後的各種事件。
所以說主角原先存在過 但回到以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直到很多年後 當人們看見這個紙條的時候說明他死了
2. 蝴蝶效應這電影講的是什麼道理
無可選擇的選擇 很偶然地看到一個關於電影《The Butterfly Effect》(《蝴蝶效應》)的帖子,介紹影片有幾個版本的不同結局,很有些意味;重新勾起了我對這部電影的感觸。 It has been said that something as small as the flutter of a butterfly』s wing can ultimately cause a typhoon halfway around the world. -Chaos Theory 這是混沌理論中最通俗、也最為人所知的表達了,「蝴蝶效應」的提法最初出自1972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混沌學開創人之一E.N.洛倫茲在美國科學發展學會第139次會議上的論文:「巴西叢林一隻蝴蝶偶然扇動翅膀,可能會在美國得克薩斯州掀起一場龍卷風」。一個混沌系統是無法預言、操縱和控制的,而且對於系統的初始條件具有極端敏感的依賴性,在系統初始任何一點點細微的改變,都會在系統後期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埃文在發現自己可以通過閱讀過去的日記回到那個時間點、並找回失去的記憶時,為了得到最理想的現在,他一次次地回到過去,可是每一次的改變都是「猜到了開始,沒有猜到結局「:記起了對凱莉的愛,凱莉卻間接地因此而死亡;和凱莉成為了戀人,卻殺死了她的弟弟;解救了小狗,卻使得倫尼殺死了湯米而被關進精神病院,凱莉也內疚地墮落成吸毒的妓女;救了塞姆普太太和她的孩子,自己卻成了殘疾,倫尼和凱勒則成了幸福的一對兒……每一次的追回時間都以為可以通過已知的結局改變最終的「現在」,沒想到改變的還僅僅只是開始……每一次不甘的閃回,像極了《大話西遊》中用月光寶盒攔下自刎的劍;但後者幸運的是只要改變時間的快慢,而埃文卻在無奈地同隨之而變的「現實」抗爭…… 導演一共安排了四個結尾,可真正用到的結尾只有兩個。一個是導演加長版的結尾,埃文看到的家庭電影是埃文的母親即將產下埃文,進入歷史的埃文決定自己結束這一切,他用雙手掐住了臍帶,結束了自己剛要開始的生命,現實的生活中沒有埃文,凱莉跟湯米被離婚後的一母親監護,遠離了那個BT父親,自然也就沒有了雷管事件。劇場版的結局是埃文看到的家庭電影是第一次認識凱莉的聚會,回到從前的埃文罵了凱莉,他與凱莉沒有成為好朋友,凱莉跟湯米的監護權也由母親得到。工作後的埃文在街上偶遇凱莉,但卻沒有相認。另兩個結局也是按劇場版的結局設定的,一個是埃文遇到凱利後,返身去追凱利,另一個是兩個相認。 我不幸地看到的正是那個更具好萊塢式的劇場版結局——當初就隱約地覺得這個結局略顯倉卒和蒼白,現在想來是為了迎合市場溫情的需求吧。而我,是願意選擇前一個結尾的。 我們常常會後悔、後悔當初的選擇,於是會說如果我當初如何如何,今天就能如何如何了——真的會是這樣的嗎?知道了結局,就能改變起因嗎?埃文擁有的能力可以說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一副用之不盡的後悔葯。用它,可以收回一句失言、彌補一個過失、追回一個愛人、挽回一場戰爭……——但,真的可以「反悔」嗎? 混沌理論在時空傳送中的應用就是在時間的「過去」作出的一小點改變,都會導致時間的「未來」無可預知的劇變;所以,意圖通過改變過去而影響現在的做法唯一的結果就是——不可預料!因此,對過去選擇的後悔和假設都是無義的,它未必能夠導向優於現在的可能;所以,我們只能(也必須)相信:每一次的選擇都是最好的選擇了! ——然而這,還不是最大的悲劇! 想到了古希臘悲劇、想到了俄狄浦斯王。希臘神話中的「神」(或者是「命運」)也隱隱約約地在埃文的身邊露出臉來,前者的神諭(或是先知的話)和後者的「現在」都是一個不可扭轉的必然——些微的差別只在於當初的「神」更加地專斷,現今的命運卻允許有所不同;但它們的結論是趨近的,共同趨向於不完美的、悲劇的肯定!!任何的抗爭都是徒勞的,埃文一次次在已知的結局上去修改發生的原因,但「每一次掙扎都只是使命運這張網收得更緊一些罷了」——而這,恰恰是古希臘悲劇中最震撼的地方!如果俄狄浦斯王、這位生下來就註定要弒父娶母的悲劇之人可以選擇,我想,他也是會寧可切斷臍帶、不要有這個生命的開始吧! 這是一部可以有很多理解和歸屬的電影。可以是玄疑片可以是心理驚悚片,可以是講述為愛犧牲的言情片也可以是預想時空旅行的科幻片——但我更願意把它理解為對命運抗爭的迷茫和無奈、並最終只能以自我的結束作為妥協……這也許恰恰揭示了人生的一些真諦吧! 這是豆瓣上的 http://www.douban.com/review/1011251/ 還有時光網上的也不錯 http://www.mtime.com/movie/10825/comment.html#menu
3. 蝴蝶效應1 這部電影表達了什麼呢
表達了 能量守恆定律
因為 男主角 每次 穿越 都會 死人
一開始 是 小BABY 後面 是 他媽 他朋友 反正 都會 能量守恆
4. 電影"蝴蝶效應"體現了什麼哲學原理談談對你的啟發
「蝴蝶效應」之所以令人著迷、令人激動、發人深省,不但在於其大膽的想像力和迷人的美學色彩,更在於其深刻的科學內涵和內在的哲學魅力.混沌理論認為在混沌系統中,初始條件的十分微小的變化經過不斷放大,對其未來狀態會造成極其巨大的差別.我們可以用在西方流傳的一首民謠對此作形象的說明. 這首民謠說: 丟失一個釘子,壞了一隻蹄鐵; 壞了一隻蹄鐵,折了一匹戰馬; 折了一匹戰馬,傷了一位騎士; 傷了一位騎士,輸了一場戰斗; 輸了一場戰斗,亡了一個帝國. 馬蹄鐵上一個釘子是否會丟失,本是初始條件的十分微小的變化,但其「長期」效應卻是一個帝國存與亡的根本差別.這就是軍事和政治領域中的所謂「蝴蝶效應」.有點不可思議,但是確實能夠造成這樣的惡果.一個明智的領導人一定要防微杜漸,看似一些極微小的事情卻有可能造成集體內部的分崩離析,那時豈不是悔之晚矣?橫過深谷的吊橋,常從一根細線拴個小石頭開始.所以學習上我們要: 1.著眼全局,防微杜漸; 2.明白細節決定成敗; 3.捕捉到對生命有意義的「蝴蝶」
5. 電影 蝴蝶效應 講的是什麼
伊萬在小時候經歷了一系列糟糕的事情,損壞了他原本完美的人生。在童年可怕記憶的折磨下,伊萬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醫生鼓勵他把發生的事情一件件詳細記下來,但是事情變得越來越糟糕。
於是反反復復,他奔波於日益混亂的過去與現實之間,直到不可挽回的結局。伊萬試圖改變過去,希望能與他暗戀的凱蕾一起幸福生活的夢想,也成為了泡影。
《蝴蝶效應》是由埃里克·布雷斯、J. Mackye Gruber執導,艾什頓·庫徹、艾米·斯馬特等主演的科幻片。該片於2004年1月23日在美國上映。
電影講述伊萬在小時候經歷了一系列糟糕的事情,損壞了他原本完美的人生的故事。
2005年,該片獲得第31屆土星獎最佳科幻影片提名。
6. 電影蝴蝶效應到底是什麼意思
影片既將結束的時候,又回到了影片的開端:埃文跑進他的醫生的辦公室(此次改變歷史的結果讓他的日記不復存在),想通過家庭電影的畫面最後一次改變歷史。
在這里,導演一共安排了四個結尾。 這個是導演版的結局:生命開端時:埃文看到的家庭電影是埃文的母親即將產下埃文,進入歷史的埃文決定自己結束這一切,他用雙手掐住了臍帶,結束了自己剛要開始的生命,現實的生活中沒有埃文,凱莉跟湯米被離婚後的一母親監護,遠離了那個BT父親,自然也就沒有了雷管事件。
而這個時候埃文的父親已經進入精神病院,所以結尾出現她的母親抱著的小孩子,其實是他母親再婚後生下的,所以這個世界只剩下精神病院里德詹森擁有這種能力了。其實這個導演版結局才是原本劇本的最終結局,它使為愛而犧牲的主題更顯崇高和偉大,而且更為凄美感人。
但後來由於新線公司擔心這個驚世駭俗的結局裡情節和畫面會引起部分公眾和輿論的不安,因此最後公映時被改為現時劇場版的那個。
劇場版的結局:各自成長、各走各的人生路,是埃文看到的家庭電影是第一次認識凱莉的聚會,回到從前的埃文罵了凱莉,他與凱莉沒有成為好朋友,凱莉跟湯米的監護權也由母親得到。工作後的埃文在街上偶遇凱莉,但卻沒有相認。
另兩個結局也是按劇場版的結局設定的,《蝴蝶效應》劇場版的另外一個結局: 尾隨(55秒),埃文遇到凱利後,返身去追凱利。《蝴蝶效應》劇場版棄用的大團圓結局:結識(53秒),是兩個人相認。
(6)哪些電影蘊含了蝴蝶效應擴展閱讀:
幕後製作
一、創作背景
對於編劇出身的埃里克·布雷斯和J·麥凱伊·格魯伯來說(驚悚片《絕命終結站》及其續集就是他們的劇本),《蝴蝶效應》是他們獨立執導的第一部電影,這部電影構思時間長達7年,終於在2002年開始在溫哥華的大街小巷拍攝而成。
為了更加真實可信地展現埃文的時間旅行所造成的現實轉變,同時也為了讓這部頭緒眾多的影片看起來更加清晰明了,兩位導演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們改寫和完善劇本的時間長達6年,以至於真正開拍之後,不管多麼復雜,次序安排都已經清楚地銘記在心。
二、拍攝手法
在技術處理的方面,為了能夠將各部分劃分更加清晰明白,導演在影片各個不同的虛擬現實部分使用了不同的色調。並為此特別邀請了著名攝影師馬修·拉內蒂掌鏡。劇組嘗試了柯達所能提供的各種膠片來展現現實世界的不同變化,採取了包括經典黑白片,以黑色電影和藍調彩色在內的多種色彩感覺的表現形式。
7. 電影蝴蝶效應到底發生了什麼。
簡單的說來就是想表達
每當你要改變一個時點的選擇時
會發生連鎖效應
在那時點以後的一切都會改變
這也就是蝴蝶效應的意思
男主角有改變的能力
等於是時間旅遊者
他每一次的穿越
為了改變過去的錯誤而忽略的對現在的影響~~所以說怎麼改變都是有遺憾的
同類影片參考
黑洞頻率~~希望你沒那麼暈了~~當時看完我也很暈~~
8. 蝴蝶效應電影的主要內容
導演:Eric
Bress,J.Mackye
Gruber主演:Ashton
Kutcher,Amy
Smart上映:2004年01月22日劇情簡介:
伊萬(艾什頓·庫奇
飾)最近感覺有點迷失,這個有著不幸童年的大學生,在小時候經歷了一系列糟糕的事情,損壞了他原本完美的人生。可怕的是,這些事情就像消失進了黑洞一樣,伊萬怎麼也想不起來。
孩童時的那些可怕記憶殘留在他的腦海里,纏繞著他現在的生活,令他無法安心,他只依稀記得那時自己是和幾個好朋友生活在一起:凱蕾(艾梅·史瑪特
飾)、琳妮(阿爾頓·漢森
飾)和湯米(威廉·李·斯科特
飾)。
在童年可怕記憶的折磨下,伊萬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醫生鼓勵他用旅行來放鬆自己,此外,每天把發生的事情一件件詳細記下來。如今,在旅行和寫日記的幫助下,進入大學的伊萬突然意識到,記錄自己每天所做事情的筆記本,可以幫助自己找回孩童時候的記憶。
很快,伊萬通過記事本找回了記憶,這些記憶讓他察覺到了自己的過錯,並因此失去了幾個好朋友。尤其是凱蕾,他童年時候暗戀的女孩。在童年記憶慢慢恢復下,伊萬慢慢的想起了小時候的許多事情,這時他才驚訝的發現,自己當年做錯了那麼多的事。
找回了記憶的伊萬並沒感到快樂,相反,內疚代替了黑洞開始折磨他,令他痛苦極了。在痛苦的邊緣,伊萬希望能夠徹底擺脫童年的陰影,於是,他幻想著用自己現在的意識,潛入童年的身體,去重新挽回那些做錯的事,並且珍惜與童年好友的友誼,好好地去愛每一個人。顯然,伊萬希望能通過改變自己的過去,來改變現在。
但是,伊萬在過去改變的每一件事,當他回到現在時都發現它們帶來了意想不到的結果,而且損害更加嚴重,事情變得越來越糟糕。為了彌補錯誤,伊萬又再次返回過去試圖消除痕跡,但事與願違,他的所作所為只能再次導致現實世界的漸趨崩潰。於是反反復復,他奔波於日益混亂的過去與現實之間,直到不可挽回的結局。伊萬試圖改變過去,希望能與他暗戀的凱蕾一起幸福生活的夢想,也成為了泡影……
------------------------------------------------------------------------------------------------------------------上面這個劇情感覺很傻,看看就得了
。卡恩說這部片子帶給了他很多啟示和激勵作用,自此記下了蝴蝶效應這個名字。後來又對Ashton
Kutcher產生了興趣,知道他演了蝴蝶效應。有的片子你對具體的情節設置未必都懂,但是卻能清晰地體會到後面的那種傳遞的情感。我伴隨著Evan的回憶遊走,不確定哪些是真實發生,哪些又是他的精神臆造。但我知道我明白,我理解。喜歡蝴蝶效應,讓我感動的東西是我不太善於表達的。尤其是最後的孩子在母親胚胎里的那一分鍾,千萬種思緒都湧上心頭。彷彿也有一絲自己的影子……也喜歡配樂,無論是Jimmy
Eat
World,還是Oasis,都恰到好處。
9. 電影<蝴蝶效應>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一件很微不足道的事情,往往可能會有很嚴重的後果。
也就是蝴蝶效應,在一個動力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它是一種混沌現象,說明了任何事物發展均存在定數與變數。
事物在發展過程中其發展軌跡有規律可循,同時也存在不可測的「變數」,往往還會適得其反,一個微小的變化能影響事物的發展,證實了事物的發展具有復雜性。
(9)哪些電影蘊含了蝴蝶效應擴展閱讀
劇情介紹:
伊萬(艾什頓·庫奇 Ashton Kutcher 飾)曾經有一個糟糕的童年,因為他行為闖下了大禍,令他童年充滿不堪回憶的往事。而事實上,他確實只是依稀記得一點可怕的情景,這些情景一直糾纏著他的正常生活。
伊萬接受心理學家建議,把瑣碎生活記在記事本里,卻偶然發現通過記事本回到過去。這時他才清楚記起,童年時候的自己做了那麼多的錯事。
他幻想著用現在的意識,潛入童年的身體,去彌補種種過失給人們帶來的傷害,尤其是希望與當年暗戀的凱西最終走回一起。然而他一次次的跨越時空的更改,只能越來越招致現實世界的不可救葯。一切就像蝴蝶效應般,牽一發而動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