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大陸第一部榮獲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的電影是( )
正確答案為:D選項
答案解析:《紅高粱》1988年獲第三十八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金熊獎。
⑵ 金熊獎獲獎影片有哪些第一位中國影帝是誰
《白日焰火》擒金熊 廖凡成柏林首位華人影帝
今年的柏林電影節堪稱「華語片大年」,主競賽單元中既有國內未上映的《白日焰火》、《推拿》,也有國內已經上映的《無人區》三部電影入圍。全景單元也《魔警》、《那夜凌晨》、《西遊》等六部華語片,再加上青年論壇單元的《鬼日子》,新生代單元的《狗13》,美食單元的《總鋪師》,大小入圍電影總計13部。
雖然在得知華語片3部入圍主競賽後,很多中國媒體在本屆電影節報道上基本都用了「華語片陣容強有望奪金獅」,但想想因為戛納的備受冷待打醬油,威尼斯的象徵性安慰獎,近年來華語片在歐洲電影節上多是熱鬧而來,失落而歸,久而久之習慣了的中國媒體此前並未對華語片柏林拿獎抱有過高期待。誰曾想本屆柏林可是真金白銀的給華語片頒出了一份厚禮,《白日焰火》拿下金熊最佳影片,與銀熊最佳男主角大獎。婁燁的《推拿》則拿下了最佳藝術貢獻獎。此外《狗13》此前已經獲得了新生代單元的評委會「特別推薦」獎。
《白日火焰》成為了繼2007年王全安的《圖雅的婚事》後再度拿下柏林電影節最高獎項的影片,也成為了第四部在柏林斬獲金熊的華語片(另外兩部分別是1988年張藝謀的《紅高粱》以及1993年李安的《喜宴》),而廖凡則成為了首個在柏林電影節上拿下影帝的中國演員。
⑶ 中國大陸第一部榮獲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的影片是
正確答案:D
解析:中國第一部獲得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的電影是1987年拍的《紅高粱》。
⑷ 謝飛的什麼電影在1993年獲得柏林金熊獎
1993年謝飛《香魂女》和李安《喜宴》同獲金熊獎。
⑸ 中國首部獲柏林電影節金熊獎的電影
1982年 阿達《三個和尚》獲第32屆西柏林電影節銀熊獎(短片競賽最佳編劇);
1983年 許雷《陌生的朋友》獲第33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1988年 張藝謀《紅高粱》獲第38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1989年 吳子牛《晚鍾》獲第39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獎銀熊獎;
1990年 謝飛《本命年》獲第4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傑出個人成就獎);
1993年 謝飛《香魂女》和李安《喜宴》同獲金熊獎;
1994年 吳子牛《火狐》獲第4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推薦獎;
1995年 李少紅《紅粉》獲第4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優秀單項獎視覺效果銀熊獎;
1996年 嚴浩《太陽有耳》獲第4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國際電影評論協會獎和最佳導演銀熊獎;
2000年 張藝謀《我的父親母親》獲第5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
2001年 王小帥《十七歲的單車》獲第5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銀熊獎;
2003年 影片《盲井》獲第5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藝術貢獻銀熊獎、《英雄》獲特別創新獎;
2004年 朱文《雲的南方》獲非競賽單元的「NETPAC」獎;
2005年 顧長衛《孔雀》獲第5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銀熊獎。
蔡明亮《天邊一朵雲》獲特別藝術貢獻獎。
2007年 王全安《圖雅的婚事》獲第5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金熊獎。
⑹ 第一部得到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的電影是什麼
有2部同時獲得呢!
第一屆柏林電影節 (1951年)
最佳影片金熊獎 吉普車上的四個人 Leopold Lindtberg
最佳影片金熊獎 灰姑娘 沃爾特·迪斯尼
⑺ 歷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獲獎電影
中央車站
這是一部巴西電影,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市中央車站是十幾條地鐵和幾十條公共汽車的交匯點。在車站候車大廳門口,朵拉為不識字的人寫信為生。這一天安娜帶著她九歲的兒子約書亞給他素未謀面的父親,但一出車站就發生車禍身亡。本來為人現實的朵拉在母性驅使下,答應帶約書亞到東北部去找爸爸。沿途的風景越來越陌生,兩人卻變得越來越親近。約書亞終於如願找到了父親朵拉也找到了自己(來自網路知道)
⑻ 第三十八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獲得金熊獎的是我國什麼故事片
《紅高粱》獲得第三十八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⑼ 哪一部動漫電影曾獲奧斯卡金像獎,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宮崎駿的《千與千尋》
毎日電影競演會日本電影大獎導演獎動畫片電影獎
文化庁媒體藝術祭動畫片部門大獎
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第2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獎紐約電影批評家協會最佳動畫片獎
波士頓電影批評家協會特別獎
第30回AnnieAwards長篇動畫片電影獎導演獎腳本獎音楽獎
第75回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長篇動畫片電影獎
第61回威尼斯電影節金のOsella獎
第9回好萊塢電影節最好動畫片獎
紐約電影批評家協會最佳動畫片獎
IMBD歷史最佳影片全球第四十名亞洲第一紀錄保持影片
⑽ 金熊獎和金像獎哪個是電影的最高獎項
金熊獎是柏林國際電影節授予電影的最高獎項。每年30~40個國家和地區參加,放映影片200~300部。電影節每年舉行一次。1978年起,為了和法國的戛納國際電影節競爭,提前至2月底到3月初舉行,為期兩周。
金像獎於1982年由《電影雙周刊》創辦。這是從《電影雙周刊》每年邀請影評人評選十大電影的擴大和延續。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為一非牟利團體,只靠每年的電視台、電台廣播版權費及海外發行收入來維持日常基本開支。香港金像獎也是香港電影人心中的「奧斯卡」,是香港最具權威性的電影活動。
不同國度地區無法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