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北電表演系藝考考什麼
就是藝考內容是:朗誦、即興表演、聲樂、形體、命題表演。朗誦:自己准備朗誦材料,有感情地朗誦、背誦等。即興表演:幾個人一組,臨場發揮,表演一個小故事。聲樂:說白了就是唱歌嘍,這個未必是學過專業的,怎麼唱都好;還有就是老師彈一小段旋律,考生模仿著唱下來。形體:考查身體的靈活度,跟著老師做動作。命題表演:給幾個道具,然後自己來編個小劇情。
⑵ 北電藝考考什麼
每年報考北京電影學院的人不少,其中的表演系幾乎是國內最熱門最搶手的專業。這么多人擠北影表演系這根獨木橋,競爭之慘烈可想而知。然而,有很多考生指導考試前夕才知道考什麼題型,根本沒有時間備戰,失敗的結局是理所當然的了。我向大家介紹下北影表演系的考試流程,每年的考試流程可能會有些變化,但大同小異,有相關志向的藝術考生可以把它作為參考,先心裡有個底,肯定會大有收獲。 一般說來,北影表演系考台詞、表演、形體和聲樂等幾個大項,分為初試、復試和三試這幾個階段完成。 第一階段是初試。在初試中,考生首先需要作簡單的自我介紹,報考號,身高,來自哪裡等。
⑶ 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要考什麼呀
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考試分為初試、復試、三試+面試,但前幾年也有過將復試和三試合在一起的情況,也就是初試、復試+面試。
一、初試
1、簡單自我介紹,需要報:考號、姓名、年齡、身高、體重、籍貫。
2.朗誦,普遍來說限定題材為詩歌,時間30秒左右。
二、復試
1.朗誦,不限題材。差不多5-7句的樣子,大體與初試相同。
2.才藝展示,聲樂、曲藝、武術、舞蹈、雜技等。
三、三試
三試也叫做表演藝術綜合會試。半天考試時間更細致的考察考生,時間相對寬裕許多。
一般考試科目會有一個2-3人一組的小品考試,就是現場考官出題,准備時間5分鍾後開始表演。
有時候也會現場臨時出一個情境讓考生在無准備狀態下表演,主要考察考生的應變力、想像力、臨場發揮力等。
四、面試
回答考官問題。。
1.基礎文化知識,就是學生時期積累的一些知識及類似知識,比如讓你背一首詩歌,問你一些人文、歷史等。主要考察的是考生平常的文化藝術積累,是否具有藝術修養。
2.問你的個人信息,比如問你為什麼選擇走表演這條路?你還有什麼藝術特長嗎?你對自己今後發展有什麼想法嗎?等等內容。
3.問你的個人想法,主要考察的是你的思想境界。比如問你當下的發生的社會時事,問你對某一部電影的看法等等。或者讓你在現場做一件事兒,比如在現場做一件讓考官難忘的事兒。
(3)北京電影學院藝考考哪些書擴展閱讀:
1、北京電影學院(Beijing Film Academy),簡稱「北電」,是亞洲規模最大、世界著名的電影專業院校,也是北京市人民政府、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重點支持建設的藝術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被譽為「中國電影人才的搖籃」。
2、北京電影學院的前身是1950年創建的中央電影局表演藝術研究所。該所1951年更名為中央文化部電影局電影學校,1953年更名為北京電影學校,1956年改制為北京電影學院。
3、影視表演專業就業方向主要有:全國各電視台、電視劇製作中心、各影視製作公司、劇組、文藝表演團體、教研單位、各單位黨政共團、文化傳播公司從事表演、管理、策劃、組織等工作。
⑷ 進北京電影學院藝考考什麼啊謝謝
表演考:(1)台詞;也就是一篇稿件,表現力強一點的那種。
(2)小品表演;抽簽決定組,然後一組一個題目,集體表演,你自己要爭取出彩,不能背台,跳戲等。
(3)才藝;唱歌,跳舞,武術等均可。
(4)自我介紹;要讓評為有深刻印象者為佳。
其具體上網看了,能准備的就這么多了。
其他專業的,就不清楚了,我哥哥學表演的,北京電影學院。
⑸ 北影表演系都用什麼書
以下是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專業介紹及考試指南
本科:學制四年
培養目標:為電影、電視創作部門培養能從事表演藝術工作的德才兼備的高級專門人才。
業務要求:學生應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熟悉我國有關的方針、政策、法規;系統掌握電影、電視表演專業的基礎理論及電影、電視藝術基礎理論;具有獨立塑造銀幕(屏幕)人物形象的創作能力;初步掌握影視製作工藝過程;具有一定的外語水平,能閱讀本專業的外文書刊,同時具備初步的聽、說、寫的能力。
主要業務課程:影片分析、戲劇名著分析、音樂作品分析、美術作品分析、文學作品分析、電影聲音、心理學、藝術概論、中國電影史、外國電影史、視聽語言、影視表演分析、電影導演基礎、影視製作、語言藝術。聲樂、形體、表演藝術。結合教學,組織學生參加社會調查、表演專業實習等社會實踐活動。
表演專業入學考試
每年,甚至每一天,我們都要收到許許多多來自全國各地的考生信件。在信中,大家除了表達自己對表演事業的熱愛和追求外,也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問題。由於電影表演藝術基礎知識並非是普及教育的內容,很多想投身表演藝術的有志者,對表演藝術最基本的問題知之甚少。
由於電影學院所培養的是德才兼備的高級專門人才。因此,要求報考電影表演專業的考生,應該具備一定的表演天賦、藝術修養和相當水平的文化知識。
那麼報考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學院,到底需要具備怎樣的專業條件呢?
形象要求
為了培養未來的專業電影演員,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形象。這是由電影表演藝術自身獨具的特點所決定的。長得漂亮當然很好,但是生活中的美並不等於藝術形象的美。藝術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體現著不同時代不同社會人的理想、願望、意志和愛憎,同時也反映著當時社會大眾審美趨向。電影藝術家總要給自己喜愛的人物,找到一個理想的外形和生動的面貌。這種外形和面貌反映著角色獨有的氣質和性格,並能給觀眾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為觀眾所認同而產生共鳴。所以選擇那些符合角色性格和氣質,同時外形和容貌好的演員來飾演影片中的男女主角,始終是「生理和社會的要求的一種表現」(匈牙利電影理論家貝拉?巴拉茲語)。這也是為何形象作為電影表演專業招生中必須要考慮一個重要方面的原因。總之,對形象的要求從根本上講是要有所特點。
當然,電影藝術所要反映的現實生活是紛繁復雜的,其中要塑造的人物形象也必然是各式各樣、類型不同的。因此,在招生時,要考慮在外形上「生、旦、凈、末、丑」行行俱全,也要注意影視創作實際對各種形象類型演員的需求。
形象和氣質是挑選 演員的主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作為一名未來的專業電影演員,還要通過各種考試,考察考生是否具備起碼的外部條件和內部條件,也就是常說的具備不具備作演員的素質。
專業素質要求
一、形體
外部條件是指包括容貌在內的身體條件,要求五官四肢不能有任何生理上的缺陷。電影演員塑造的人物形象要通過銀幕傳達給觀眾。他們是依靠人物的行為和形體動作,來反映劇情的發展人物的內心世界。所以我們常說形體是表演藝術的基石。
為了讓老師能更好地了解考生的身高、四肢、肩寬和髖骨比例,讓身體線條的表現力完全展示出來,形體考試時要求考生穿緊身或貼身的衣褲。復試時考生不能化妝進入考聲場。在考試時,考生先要表演一段自己事先准備好的舞蹈、武術、體操等。形體考試時,教師將考察考生形體造美和動作協調性,考察考生肌肉能力和形體的靈活性,考察考生動作的表現力和形體的可塑性等等。形體教師往往還在最後的綜合會試時。即興出一些形體的練習題目,來考察考生的身體素質和動態感。
基本形態和基本條件的考察:通過正常站立、下蹲、踢腿、下腰、跳躍等,考察
考生的基本形態端正、無生理缺陷,要有基本的輕度和力度。
聽伴奏音樂,或跑步,或跳躍。並要求隨著音樂節奏的快慢變化,相應改變自己行進的速度節奏。
一般造弄練習:聽擊掌號令,每拍一掌做一個造型,再聽見掌聲立即改變姿勢,反應要快,令行禁止,造型姿態不能重復也不能近似。
模仿動作練習:老師做上肢、下肢、頭部、腰部等單項或組合動作,考生要立即模仿。
綜合練習:要求考生通過對不同的音樂旋律、節奏的感受,展開想像即興做動作練習,以考察考生的感受能力,想像能力和形體表現能力及形體的基本素質。
二、語言
銀幕人物形象除了看得見的形體動作之外,還有聽,即人物的語言和聲音。這是表達角色內心世界和交流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電影作為視聽藝術,演員創造的人物形象必須和聲音形象高度統一起來,角色才能栩栩如生,藝術形象才能完美動人。
首先,作為一名演員必須說好普通話,即指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規范的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的普通話。中國有八大方言區:北京話、吳話、湘語、贛語、客家話、閩北話、閩南話、粵語。如果考生只能說家鄉話,而且又極難糾正為普通話,是很難成為演員的。
語言考試的初試,是通過考生表達自己事先准備好的一段詩歌、散文、小說或者話劇、電影中的一段獨白來了解考生的聲音、語音的規范程度、清晰度,對作品思想內容的理解力,對作品情境和人物形象的感受力、表現力。
朗誦切忌大喊大叫,不要拿腔拿調,反對一切矯揉造作和虛偽作態。從規定情境和人物性格出發,生活、自然、感人——這才是電影表演所需要的語言。
除了自己准備的朗誦外,老師針對考生語言及聲音上的問題,還可能要加試一些內容,當場即興出題考察考生。
1.正音練習:有些考生z、c、s和zh、ch、sh不分,或L和N、en和eng不分,或字不正腔不圓。老師當場給一段有關的練習,比如短文或繞口令,讓考生朗讀。
2.模仿練習:有些考生由於方言習慣性的讀錯了字,一經老師示範,考生馬上能聽出正誤並能當即改正。而那些聽不出正誤、又改正不過來,讀字的錯誤習慣根深蒂固的人,是不可取的。
3.即興練習:教師當場給定詩歌、散文、小說等小片斷,考生稍做准備,當即朗誦,以考察考生作品的認識能力和表現能力。
4.強弱聲練習:電影言語要生活化,不等於發聲沒有音。老師讓考生大喊:「失火了——!」或大喊「XXX(人名)!」或改變音量:如對十個人講話、對一百個人講話、對一千個人講話等。要求考生聲音要宏亮,要持久達遠,要有穿透力。也可能老師讓考生遠遠地說悄悄話,又要讓教師聽見。
5.特殊練習:根據考生的具體情況,教師當場即興出考題,以全面了解考生。
三、聲樂
作為一名電影演員應該具備良好的音樂素質,所以在聲樂考試中例舉以下題目供考生參考練習:
1.考生要事先准備一至二首歌曲,從演唱歌曲中我們了解考生的音質、音準、樂感、節奏,對作品的理解力與表現力。
2.節奏模仿:老師有節奏地拍掌兩遍,考生在很短的時間里正確記憶下來,然後模仿拍掌。例如:xx xxx |xx x |xx xxxx |xx x?
3.音階琶音練習:考生隨老師彈奏鋼琴的音階進行音階琶音練習。
4.模唱:老師在鋼琴上彈奏出一首短曲二遍,考生在很短時間里正確記憶下來,然後進行模唱。
5.特殊練習:根據考生具體情況,老師即興出題,了解考生聲樂方面的情況。
四、表演
表演考試是對演員內、外部素質的綜合考察。除了對形象氣質有一定的要求外,更主要的還是對演員內部素質的考核。對內部素質的考核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想像力、理解力、表現力、信念、激情和應變規定情境的能力。
參考練習:
1.以道具命題的練習:
茶杯 電話(手機) 提包 一束鮮花 一面鏡子 一把椅子 一本書 一個相機 電視 一輛自行車。
2.單人小品練習:
雨夜等車 夜晚迷路 發現案情 護理病嬰 誤闖他家 無法逃脫 整容過後 急著赴約 東西丟失。
3.雙人小品練習:
電梯廳遇 狹路相逢 夜晚相見 約錯了對象 幸福的分手 痛苦的相遇。
4.多人小品練習:
迎親 送別 接待 相認 野炊 看榜 行軍 過河 班裡來了女同學 舞會上的相遇 馬路上的相逢大雨中的不期而遇 看電影時的一見如故。
5.根據地點命名的小品練習:
女生宿舍 火車站 電影院 公園里 產房外 電話亭 報攤前 侯機大廳 餐廳里。
6.強調感覺的練習:
寒冷 酷熱 飢餓 驚恐 感傷 甜蜜 幸福 驚喜 廳癢 疼痛。
7.一句話練習:
1)「是你?」
2)「我恨你!」
3)「我喜歡你……」
4)「我錯了!」
5)「對不起!」
6)「天黑了,怎麼辦?」
五、口試要求
除了上述專業內容的考試外,進入三試的考生還須參加口試,以了解考生的綜合文化修養能力。
口試的內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思想水平、文藝修養、興趣愛好、形象思維能力、語言概括能力、以及口頭表達的邏輯和思考的深度。
六、體檢
按照我國高等藝術院校專業考試的一般程序,電影表演專業的考試內容通過上述考察後便告一段落。三試通過者方可參加體格檢查。
七、關於錄取
從一九八四年起,包括電影表演專業在內的所有高等藝術院校的各個專業考生,均須參加全國高等院校統一文化考試。文化考試成績達到國家規定分數線以上者(以當年我院招生簡章為准),按專業排名,擇優錄取。
⑹ 考北京電影學院看什麼書
電影史部分:
《中國電影藝術史》 周星 北京大學出版社
《中國電影史》 陸泓石 文化藝術出版社
《西方電影史概論》 邵牧君 中國電影出版社
《世界電影史》 湯普森 北京大學出版社
《電影史》 羅伯特?C?艾倫 中國電影出版社
《法國電影新浪潮》 焦雄屏 江蘇教育出版社
《1945年來的義大利電影》 洛朗斯?斯基法諾 江蘇教育出版社
《香港電影新浪潮》 石琪 復旦大學出版社
《日本電影》 四方田犬彥 三聯書店
(如果時間允許,可是瀏覽下薩杜爾的《世界電影史》,電影史的部分考的很雜,幾個固定的考點大概有:中國電影史76年後的部分(包括香港、台灣的),法國新浪潮,義大利新現實主義,德國新電影四傑,前蘇聯早期電影等。考察方式不一,有時只需寫出導演和片名,有時會讓你根據幾個已知條件猜出是哪部片子。建議在掌握電影史的基礎上多看市面上新出的老片(關注盜版市場),出卷子的人經常會從其中找一部片子作為考察目標的。電影史及理論的簡要版我會在後面帖出來,做鞏固記憶用
劇本創作部分:
《導演功課》 大衛?馬梅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導演電影》 艾里克?舍曼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電影劇作者疑難問難解決指南》 悉德菲爾德 中國電影出版社
《電影劇本寫作基礎》 悉德菲爾德 中國電影出版社
《故事》 羅伯特?麥基 中國電影出版社
《通向電影聖殿》 王迪 中國電影出版社
《寫關於電影劇本的幾個問題》 夏衍 中國電影出版社
(最好在考試前自行創作過90分鍾的電影劇本,按分場的寫法,考試時心裡才會有底)
電影理論國外部分:
《電影藝術》 大衛?波得維爾 北京大學出版社
《認識電影》 路易斯賈內蒂 中國電影出版社
卡努杜 《第七藝術宣言》
第一次論證了電影是一種藝術
林賽 《活動畫面的藝術》
將「活動畫面」看作電影的根本特徵
雨果?明斯特貝格 《電影:一次心理學研究》
第一次探討了電影手段的心理根源、藝術特徵、美學特徵
路易?德呂克 《上鏡頭性》
指出適宜於用電影這一新表現手段所獨有的方法來表現人或物的詩意狀態
愛森斯坦 《並非冷漠的大自然》
①沖突是蒙太奇的特性,沖突後產生新的表象和概念
②蒙太奇應該表達一種連貫的、有條理的主題、情節、動作、行為,以及一種最大限度賦予感情的敘述
③電影的藝術目的不僅在於形象表現之實,還要能表現概念,增加電影手段表現力,增加認識現實手段可能性
愛因漢姆 《電影作為藝術》
①電影在技術上的局限性是電影作為藝術的根源
②視覺過程不是機械的攝錄外在世界,而是用簡單、規則、平衡等原則創造的組織感官材料
③電影不能完美再現現實的特性,成為它作為藝術的必要手段
電影的局限性包括:
⑴ 立體在平面上的投影;
⑵ 深度感減弱;
⑶ 照明與無色;
⑷ 畫面界限與物體的距離;
⑸ 時空連續性不存在;
⑹ 沒有聲音,視覺以外其它感覺失去作用
巴拉茲 《電影美學》
分析電影和戲劇在形式表現原則上的差別,並認為電影表現原則是電影的革命性創新
戲劇表現原則:
⑴ 看到整個演出劇場;
⑵ 觀眾視距不發生變化;
⑶ 觀眾的視角不發生變化;
電影表現原則:
⑴ 被拍場景可被分割;
⑵ 被記錄場景視距可變;
⑶ 觀眾視角縱深可變,觀眾與銀幕的想像距離是可改變的
馬爾丹 《電影語言》
阿斯特里克 《新先鋒派的誕生——攝影筆》
認為電影迅速成為一種思想表達工具,保存時代形象的好方法,電影漸漸成為一種語言。藝術家掌握了這種語言後,表達自己的思想、抽象的概念就像寫隨筆、小說一樣流暢自然
讓攝影機像筆一樣自由可以表達自己個人思想,現代電影已成為一種同書面語言一樣精細的思想表達方法
安德烈巴贊 《電影是什麼》、《攝影影像本體論》
① 長鏡頭:強調單個鏡頭內部的表現力(連接表現力),運動、景深、變焦
② 蒙太奇禁用原則(屬巴贊的影像本體論):若一個事件主要內容要求兩個和多個動作元素同時存在,蒙太奇被禁用。蒙太奇遠非電影的本性,而是對其的否定
③影像本體論:由機械作用產生的攝影影像與客觀中的被攝物等同。攝影影像獨特性在於其本質上的客觀性,它產生了被攝物體的本體,它就是被攝物的原形
④木乃伊情節:攝影真正滿足了人們再現原物的需要。「攝影是對事件塗上香料,是自然造物的補充,而不是替代」。影像的產生第一次映現了事物時間的延續——可變的木乃伊。
⑤完整電影:巴贊表達電影起源用語。根本原因是心理的需要,稱為「完整電影的神話」。再現一個聲音色彩立體感等外部世界的幻景。
克拉考爾 《電影的本性——物質現實的復原》
①電影是照相的一次外延,它跟周圍的世界有明顯的近親性。
電影的近親性:
⑴ 電影對於未經扮演的事物有一種近親性。扮演能引起現實幻覺就是合理的。如果違反電影特性,任何扮演都是非電影化的。
⑵ 喜歡偶然的事物(意外:相對於必然)。美國無聲戲劇中,意外的事件代替了命運,強大的決定性的力量出現。一切不是註定而是恰好碰上。
⑶ 喜歡再現外部世界的連續性(與巴贊相似)進入攝影機視野內一切都拍下來,無窮盡程度。要求我們承認這是我們生活的世界的一部分。
⑷ 偏愛含義模糊的事物。自然界現象多含義,這與無限心理和精神上的無限性相對應。銀幕傾向反映這些含義模糊的東西,含義不能太確定。
⑸ 生活流。指具體情境和世界,是指物質現象而非精神現象。經常提到街道,因為在街道上生活的原生形態經常出現、不是扮演,是偶然事件薈萃之所,任何斷面都是不完整的。
②電影不適合表現悲劇
原因:
⑴ 悲劇主題必然要求一個有目的的、整體的故事形式來展現,與電影特性相違背。
⑵ 悲劇只關心人物之間的相互影響,無生命物體只能是道具,對發展戲劇起支撐、調節作用。
⑶ 悲劇要求對外部的東西進行安排,舞台劇的環境反映心境,舞台劇一定要有暴風雨。
⑷ 悲劇要求有限、次序井然的世界。電影是以廣闊世界為中心的藝術,電影中沒有宇宙,只有一片土地、天空、街道。總之是廣袤的物質,死亡的結局與這物質現實的廣袤無相同點。在悲劇世界中,命運排斥意外、偶然。
⑸ 悲劇性內容在物質世界總無所表現。因為悲劇內容是純精神世界。
米特里 《電影美學和心理學》
經典電影理論的總結和集大成之作。關於對電影的表述、立場表現在三種模式:電影是畫框(愛因漢姆)、窗戶(巴贊)、鏡子(克拉考爾)。
漢德遜 《電影理論的兩種類型》
麥茨 《想像的能指》
國內部分:
鍾惦棐 《電影的鑼鼓》
曾擔任中宣部文藝處處長,56年在《文藝報》發表該文,尖銳提出新中國電影發展的問題:
電影和觀眾關系的問題;電影事業領導問題;重視中國電影傳統問題等。
被指責反黨的信號,當時被批成右派。
瞿白音 《關於電影創新問題的獨白》
白景晟 《丟掉戲劇拐棍》
電影和戲劇的差異,電影依靠戲劇邁出自己第一步,電影獨立後,是否還要拄拐呢?
結論:丟掉,放開電影的腳步。
新時期探討電影藝術特性的先聲,關於新時期電影藝術最初覺醒。
鍾惦棐 《電影與戲劇離婚》
張暖昕、李陀《談電影語言的現代化》
探索片綱領,第四代導演宣言。
探討中國電影落後時代原因,倡導電影現代化。
印證了巴贊長鏡頭理論,其實是對巴贊的誤讀。
張君祥 《用電影手段完成的文學》
鍾惦棐 《離婚的煩惱》
祝大可 《謝晉電影模式的缺陷》 李潔 《謝晉時代應該結束》
謝晉電影遵守「好人蒙冤、價值發現、道德感化、善必勝惡」的模式。
這種向觀眾提出化解社會沖突、奇異道德神話,以煽情為目的的陳舊美學意識,觀眾任人擺布,讓人在情感昏迷中被迫接受好萊塢式道德神話。
名詞解釋常見考點:
蒙太奇
庫里肖夫效應
作者電影
詩電影
左岸派
電影眼睛派
德國表現主義
超現實主義
法國印象派
不萊頓學派
新現實主義
新浪潮
真實電影
雜耍蒙太奇
同期錄音
想像的能指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體系
獨立製片
長鏡頭理論
景深鏡頭
視點
升、降格
副光
借位拍攝
跳切
聲畫對位
180度表演區
非職業演員
場面調度
規定情境
格式塔心理
細節
情節點
套層結構
生活流
畫外空間
類型電影
理性電影
黑色電影
左翼電影
軟性電影
國防電影
《武訓傳》
主旋律電影
十七年電影
台灣新電影
香港新浪潮
新德國、日本、蘇聯電影
「白色電話」電影
新好萊塢電影
DOGMA宣言
海斯法典
考題經常涉及的電影人與作品:(我只列出作者和名字,影片內容、電影語言、時代背景需要自己去了解)
國內部分:
鄭正秋 《孤兒救祖記》
田漢 《風雲男女》
孫瑜 《大路》
吳永剛 《神女》
蔡楚生 《漁光曲》、《一江春水向東流》
史東山 《八千里路雲和月》
沈西岑 《十字街頭》
袁牧之 《馬路天使》
費穆 《小城之春》
謝晉 《天雲山傳奇》、《牧馬人》、《高山下的花環》、《芙蓉鎮》
水華 《林家鋪子》
謝鐵驪 《暴風驟雨》
凌子風 《中華兒女》、《駱駝祥子》
黃建中 《小花》
張暖忻 《沙鷗》
吳貽弓 《城南舊事》
吳天明 《老井》
黃蜀芹 《人?鬼?情》
張軍釗 《一個和八個》
謝飛 《本命年》、《香魂女》
張藝謀、陳凱歌、田壯壯、黃建新、吳子牛
胡金權 《大醉俠》、《俠女》 張徹 《獨臂刀》
許鞍華 《半生緣》、《女人四十》、《男人四十》、《姨**後現代生活》
關錦鵬 《胭脂扣》、《阮玲玉》、《藍宇》、《長恨歌》
張婉婷 《秋天的童話》、《玻璃之城》
李安 《推手》、《喜宴》、《飲食男女》、《理智與情感》、《冰風暴》、《卧虎藏龍》
王家衛 《旺角卡門》、《阿飛正傳》、《墮落天使》、《重慶森林》、《花樣年華》、《2046》
國外部分:
梅里愛 《月球旅行記》
卓別林 《城市之光》、《大獨裁者》
布努埃爾 《一條安達魯狗》、《黃金時代》、《無糧的土地》、《維莉蒂安娜》、《白日美人》、《資產階級審慎的魅力》
格里費斯 《一個國家的誕生》、《黨同伐異》
愛森斯坦 《戰艦波將金》、《十月》、《罷工》、《亞歷山大?涅先斯基》
劉易斯?邁爾斯頓 《西線無故事》
約翰?休斯敦 《馬爾他雄鷹》
奧遜?威爾斯 《公民凱恩》、《安陪遜大族》、《第三個人》
約翰?福特 《告密者》、《憤怒的葡萄》、《青山翠谷》、《沉默的人》、《關山飛渡》
威廉?惠勒 《呼嘯山莊》、《羅馬假日》、《賓虛》
比利?懷爾德 《日落大道》、《雙重賠償》、《七年之癢》、《桃色公寓》、《熱情似火》
弗蘭克?卡普拉 《一夜風流》、《浮生若夢》、《我們為誰而戰》
約瑟夫?曼凱維奇 《彗星美人》
斯坦利?多南 《雨中曲》
馬龍?白蘭度 《慾望號街車》、《碼頭風雲》、《教父》、《現代啟示錄》
希區柯克 《三十九級台階》、《蝴蝶夫人》、《西北偏北》、《精神病患者》、《眩暈》、《後窗》《鳥》
大衛?里恩 《相見恨晚》、《孤星血淚》、《桂河大橋》、《阿拉伯的勞倫斯》、《日瓦格醫生》、《印度之行》
約翰?克里弗德 《卡薩布蘭卡》
朱塞佩?德?桑蒂斯 《羅馬11時》
羅西里尼 《羅馬,不設防城市》、《羅維雷將軍》、《德意志零年》
德?西卡 《擦鞋童》、《米蘭奇跡》、《偷自行車的人》
維斯康蒂 《洛克兄弟》、《大地在震動》、《魂斷威尼斯》
安東尼奧尼《夜》、《蝕》、《奇遇》、《紅色沙漠》、《放大》、《職業:記者》、《扎布里斯基角》
《中國》、《一個女人身份的證明》、《雲上的日子》
費里尼 《大路》、《八部半》、《甜蜜生活》、《卡比里亞之夜》
帕索里尼 《羅馬媽媽》、《馬太福音》、《十日談》、《一千零一夜》、《坎特伯雷傳說》
貝爾托魯齊《死神》、《1900》、《巴黎最後德探戈》、《末代皇帝》、《夢想家》
朱塞佩?托納托雷 《天堂電影院》、《海上鋼琴師》、《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讓?雷諾阿 《游戲規則》、《大幻滅》
讓?維果 《尼斯印象》、《操行零分》、《駁船亞特蘭大號》
約瑟夫?馮?史登堡 《藍天使》、《上海快車》、《放盪的女皇》、《上海風光》
弗立茨?朗格 《M》、《馬布斯博士的遺囑》、《大都會》
F?W?茂瑙 《日出》、《塔度夫》、《浮士德》
卡爾?德萊葉 《神遣之日》、《諾言》、《蓋特爾德》、《我的工作》
拉斯?馮?特里爾 《犯罪元素》、《瘟疫》、《歐羅巴》、《破浪》、《白痴》、《狗鎮》、《黑暗裡的舞者》
讓?考克多 《詩人之血》、《奧菲斯》、《奧菲斯的遺囑》、《美女與野獸》
喬治?克魯佐 《烏鴉》、《恐懼的代價》、《女囚犯》
讓?克勞德?布里索 《殘酷的游戲》、《聲音與憤怒》、《甜蜜的復仇》
戈達爾 《筋疲力盡》、《蔑視》、《中國姑娘》、《阿爾伐城》、《狂人皮埃洛》、《周末》
特呂佛 《四百擊》、《槍擊鋼琴師》、《朱爾與吉姆》、《日以繼夜》、《最後一班地鐵》
阿倫?雷乃 《夜與霧》、《廣島之戀》、《去年在馬倫巴》、《吸煙、不吸煙》
埃里克?侯麥《六個道德故事》、《克拉之膝》、《侯爵夫人》、《春》、《夏》、《秋》、《冬》
《飛行員的妻子》、《綠光》
路易?馬勒 《情人們》、《鬼火》、《好奇心》、《拉孔布?呂西安》、《漂亮寶貝》、《大西洋城》、
《再見,孩子們》、《愛情重傷》
雷奧?卡拉克斯 《男孩遇見女孩》、《壞血》、《新橋戀人》、《波拉X》
雅克?里維特 《六個尋找愛情的角色》、《不羈的美女》
佛朗索瓦?奧宗 《八美圖》、《泳池謀殺案》、《5?》、《時光駐留》
奧利維耶?阿薩亞斯 《赤子冰心》、《我的愛情遺忘在秋天》、《侯孝賢畫像》、《清潔》
安德烈?泰內西 《法蘭西回憶》、《激情密約》、《野蘆葦》、《夜夜夜賊》
讓?皮埃爾?梅爾維爾 《可怕的孩子們》、《發熱》、《影子軍隊》、《紅圈》、《獨行殺手》、《大黎明》
馬修?卡索維茨 《烈火青春》
雅克?貝克 《金盔》、《金錢不要碰》、《洞》
呂克?貝松 《地下鐵》、《尼基塔》、《這個殺手不太冷》、《聖女貞德》
羅伯特?布烈松 《鄉村牧師的日記》、《扒手》、《巴爾塔扎爾的遭遇》、《聖女貞德的審判》、
《越獄》、《穆謝特》、《也許是魔鬼》、《金錢》
彼得?格林納威 《廚師、大道、他的妻子和他的情人》、《枕邊禁書》、《8又1/2女人》
英格瑪?伯格曼 《第七封印》、《野草莓》、《假面》、《呼喊與細雨》、《冬日之光》、
《穿過黑暗的玻璃》、《秋天奏鳴曲》、《芬尼與亞歷山大》
塔爾科夫斯基 《壓路機和小提琴》、《伊萬的童年》、《安德烈盧布廖夫》、《潛行者》、
《飛向太空》、《鏡子》、《鄉愁》、《犧牲》
黑澤明 《姿三四郎》、《酩酊天使》、《野犬》、《羅生門》、《白痴》、《生之欲》、《七武士》
《蜘蛛巢城》、《懶夫睡漢》、《紅鬍子》、《德爾蘇烏扎拉》、《影武者》、《亂》、
《夢》、《八月狂想曲》
小津安二郎 《麥秋》、《茶泡飯之味》、《東京物語》、《早春》、《浮草》、《秋刀魚的滋味》
溝口健二 《浪華悲歌》、《殘菊物語》、《雨月物語》、《西鶴一代女》、《山椒大夫》
成瀨巳喜男 《浮雲》、《亂雲》、《母親》、《女人步上樓梯時》、《晚菊物語》
今村昌平 《昆蟲記》、《楢山節考》、《鰻魚》
小粟康平 《沉睡的男人》、《泥之河》、《死之棘》、《為了枷耶子》
北野武 《那年夏天,寧靜的海》、《菊次郎的夏天》、《花火》、《壞孩子的天空》
木下惠介 《大曾根家的早晨》、《二十四之瞳》、《楢山節考》
大島渚 《青春殘酷物語》、《日本的夜與霧》
敕使河原宏 《沙丘之女》
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 《何處是我朋友家》、《橄欖樹下的情人》、《生生長流》、《櫻桃的滋味》、
《隨風而逝》、《五》、《十》
賈法?帕納西 《白氣球》、《生命的圓圈》
馬基德?馬基迪 《小鞋子》
薩耶吉特?雷伊 《大地之歌》、《阿普的世界》、《大都市》、《孤獨的妻子》、《遙遠的雷聲》
基耶斯洛夫斯基 《生命的烙印》、《影迷》、《盲打誤撞》、《機遇之歌》、《紅》、《籃》、《白》
《薇羅尼卡的雙重生命》、《十誡》
米克洛什?楊索 《無望的人們》、《紅軍與白軍》、《紅色贊美詩》、《我的道路》、《靜默與呼喊》
佩德羅?阿爾莫多瓦 《鬥牛士》、《精神瀕臨崩潰的女人》、《關於我母親的一切》、《對她說》、
《不良教育》、《回歸》
西奧?安哲?羅普洛斯 《獵人》、《流浪藝人》、《塞瑟島之旅》、《霧中風景》、《鸛鳥躑躅》、
《尤里西斯的生命之旅》、《養蜂人》、《永遠的一天》
埃米爾?庫斯圖爾查 《你還記得多莉貝爾嗎》、《爸爸回家了》、《夢游亞利桑那》、
《流浪者之歌》、《黑貓、白貓》、《地下》
盧西安?平克萊 《重建》、《太遲了》、《下一站天堂》
羅曼?波蘭斯基 《水中刀》、《怪房客》、《苦月亮》、《第九道門》、《鋼琴師》
安傑伊?瓦伊達 《下水道》、《灰燼與鑽石》、《大理石人》、《一切皆可出售》、《福地》
里基?考里斯馬基《火柴廠女工》、《波希米亞人生》、《浮雲往事》、《沒有過去的男人》、《薄暮之光》
簡?坎皮恩 《鋼琴課》、《聖煙》
米哈依?卡拉托佐夫 《雁南飛》
粱贊諾夫 《兩個人的車站》、《辦公室的故事》
謝爾蓋?帕拉傑諾夫 《吟遊詩人》、《石榴的顏色》、《被遺忘的祖先之影》
施隆多夫 《鐵皮鼓》
赫爾措格 《阿基爾,上帝的憤怒》、《人人愛自己,上帝反眾人》、《陸上行舟》、《創世紀》
維姆?文德斯 《愛麗絲漫遊城市》、《錯誤的舉動》、《公路之王》、《德州巴黎》、《事物的狀態》、
《柏林蒼穹下》、《咫尺天涯》、《直到世界盡頭》、《尋找小津》
法斯賓德 《水手奎萊爾》、《愛比死更冷》、《四季商人》、《恐懼吞噬靈魂》、《白鑽石》
丹尼斯?霍普 《逍遙騎士》
阿瑟佩恩 《小巨人》、《邦尼和克萊德》
斯坦利?庫布里克 《殺手之吻》、《亂世兒女》、《光榮之路》、《斯巴達克斯》、《奇愛博士》、
《洛麗塔》、《2001太空漫遊》、《發條橙子》、《閃靈》、《巴里林頓》、
《全金屬外殼》、《大開眼界》
馬丁?斯科塞斯 《誰在敲我的門》、《窮街陋巷》、《計程車司機》、《憤怒的公牛》、
《基督最後的誘惑》、《金錢本色》、《好傢伙》、《純真年代》、《紐約黑幫》、
《飛行家》、《無間行者》
羅伯特?奧爾特曼 《陸軍野戰醫院》、《納什威爾》、《大玩家》、《短片集》、《高斯福德庄園》、
《草原一家親》
米洛斯?福爾曼 《黑彼得》、《消防隊員的舞會》、《飛躍瘋人院》、《莫扎特》、《性書大亨》、
《月亮上的男人》、《戈雅之靈》
塞爾喬?萊昂內 《為了幾塊錢》、《多為了幾塊錢》、《善、惡、丑》、《狂沙十萬里》、《美國往事》
弗郎西斯?科波拉《竊聽大陰謀》、《現代啟示錄》、《教父》、《斗魚》、《黑暗之心》
奧利弗?斯通 《野戰排》、《華爾街》、《生於7月四日》、《刺殺肯尼迪》、《天與地》、
《門》、《天生殺人狂》、《尼克松》、《不準調頭》、《世貿大廈》
布萊恩?德?帕爾馬 《鐵面無私》、《情梟的黎明》、《12猴子》、《疤面人》、《黑色大麗花》
蒂姆?伯頓 《剪刀手愛德華》、《愛在好萊塢的日子》、《大魚》
傑姆?賈木許 《漫長假期》、《天堂異客》、《法外之徒》、《神秘列車》、《地球之夜》、
《咖啡和香煙》、《破碎之花》
約翰?卡薩維茨 《影子》、《首演之夜》、《面孔》
加斯?范?桑特 《心靈捕手》、《傑瑞》、《大象》、《最後的日子》
伍迪?艾倫 《安妮霍爾》、《開羅的紫羅蘭》、《子彈穿過百老匯》
科恩兄弟 《血迷宮》、《巴頓芬克》、《冰血暴》、《謀殺綠腳趾》、《逃獄三王》、
《缺席的人》、《老無所依》
大衛?林奇 《象人》、《橡皮頭》、《籃絲絨》、《我心狂野》、《穆赫蘭道》、
《雙峰,與火同行》、《史崔特先生的故事》
達倫?阿若諾夫斯基 《圓周率》、《夢之安魂曲》
邁克?李 《遠大希望》、《赤裸》、《秘密與謊言》、《歡歌暢舞》、《維拉?德雷克》
蓋?里奇 《兩桿大煙槍》、《偷搶拐騙》、《左輪手槍》
大衛?芬奇 《七宗罪》、《心理游戲》、《搏擊俱樂部》、《戰栗空間》
湯姆?提克威 《羅拉快跑》、《疾走天堂》、《香水》
雷德利?斯科特 《銀翼殺手》、《末路狂花》、《黑雨》、《角鬥士》、《黑鷹計劃》
史蒂文?索德伯格《性、謊言、錄像帶》、《卡夫卡》、《毒品網路》
昆汀?塔倫蒂諾 《落水狗》、《低俗小說》、《殺死比爾》
羅伯特?德雷福 《普通人》、《大河戀》、《馬語者》
保羅?托馬斯?安德森 《不羈夜》、《木蘭花》、《狂野之愛》
艾倫?帕克 《貝隆夫人》、《迷牆》、《鳥人》
斯派克?李 《黑潮,麥爾坎X》、《做正確的事》、《籃球夢》、《局內人》
泰倫斯?馬立克 《天堂的歲月》、《窮山惡水》、《細細的紅線》、《新世界》
朗?霍華德 《阿波羅13號》、《美麗心靈》、《達芬奇密碼》
拉爾夫?費因斯 《英國病人》
麥克?菲吉斯 《兩顆絕望的心》
薩姆?門德斯 《美國美人》
羅伯特?本頓 《克萊默夫婦》、
克里斯托夫?諾蘭 《追隨》、《記憶碎片》、《失眠症》、《致命魔術》
阿加多?亞里桑德羅?岡薩雷斯 《愛情是狗娘》、《21克》、《通天塔》
記錄片:
盧米埃爾 《工廠大門》、《火車進站》、《水澆園丁》
羅伯特?弗拉哈迪 《北方的納努克》、《亞蘭島人》
伊文思 《橋》、《雨》、《風》、《愚公移山》、《四萬萬人民》
維爾托夫 《電影眼睛》、《帶攝影機的人》、《關於列寧的三支歌》
萊尼?里芬斯塔爾《意志的勝利》、《奧林匹克》
梅索斯兄弟 《推銷員》、《灰色花園》、《給我庇護》、《變調搖滾樂》
芭芭拉?考普勒 《美國哈蘭都》
弗雷德里克?懷斯曼 《提提卡失序記事》、《高中》、《法律與秩序》、《醫院》
埃羅爾?莫里斯 《細藍線》、《時間簡史》、《又快又賤又失控》、《戰爭迷霧》
邁克爾?摩爾 《我和羅傑》、《科倫拜恩的保齡》、《華氏9?11》
史蒂夫?詹姆斯《籃球夢》
克勞德.朗茲曼 《浩劫》
小川審介 《三里冢》
技術部分:攝影、錄音、剪輯、場面調度方面的基礎知識必須掌握,只要有過此方面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基礎的東西應該沒問題
⑺ 北影藝考(表演系)都考什麼
一、初試:考生首先需要作簡單的自我介紹,報考號,身高,來自哪裡等。在這個過程中,考生聲音要響亮,吐字要清楚。簡單的自我介紹後,真正的考核開始了。
台詞:考生朗誦自己准備的小說,散文或者寓言,題材最好是關於親情、愛情或友情的,內容要健康。至於選什麼體裁沒有嚴格限制,只要考生擅長就好,但文章長度最好控制在三分鍾左右。
表演: 也許是命題,也許是規定情境,一組人一起做。考生都要認真地聽好老師的要求,表演時力求真實、自然,切忌矯柔造作或故意賣弄。
聲樂:考生唱自己准備的一首歌,老師主要考查考生的聲音和音準,唱錯詞了也沒關系,聲音條件好就行。
形體:考生跳一段自己准備的舞蹈,什麼都行,自己准備伴奏,跳舞時注意表情和眼神。
二、復試:在這個過程中,考生的簡單自我介紹、台詞、聲樂和形體跟初試時差不多,而表演題型一般是集體小品。老師會把人分成幾組,然後出題,需要考生出去准備五分鍾左右。考生之間可抓緊商量,以求在表演中達到協調。在發揮集體合作的凝聚力的同時,考生也別忘記發揮自己的特長,以便給主考老師留下印象分,但不要過於關注個人得失而損害了整體的協調性。
三、三試: 考生應該更放鬆,以便發揮出自己的潛質。
形體:主考老師首先會放段音樂讓你放鬆,接著做出規定動作,然後讓你跟著學,只教幾遍,如果不會也別緊張,認真跟著學,要自信些。這個形體考試往往是做些簡單的動作,努力去做不會太難的。
台詞:和前面考台詞的形式差不多,考生按照評委老師的要求去做發聲,注意對發聲吐字、氣息、節奏等方面進行適度的把握,特別是要自信,有底氣。
表演:這次考核的內容可能會多點,時間也會給考生更多時間。在這個階段,命題小品、 規定情境、即興小品都有可能考到,只要平時下功夫訓練,就可從容應對。需要注意的是:編小品時別跑題,演小品時要認真,努力讓老師注意到你,但千萬別笑場、背台或嘩眾取寵,聲音也一定要響亮。
三試階段還有口試和體檢。
口試:一般是很簡單的聊天,主考老師會問考生一些常識性的問題,考生不用緊張,實事求是地回答即可。
體檢:考生除了體質合格外,身上最好別出現紋身之類的裝飾。
⑻ 想考北京電影學院的電影美術創作,需要准備什麼參考書具體考試考些什麼內容
藝考需要了解很多哦,什麼中國電影史哦,世界電影史哦,美術製作基礎哦。。等。。
⑼ 中央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藝考都考什麼
我們先來看看中戲藝考表演系考試內容:科目一般是自我介紹、台詞、聲樂、形體、集體小品等,分為初試、復試和三試三個階段。
一、初試
考生首先需要作簡單的自我介紹,報考號,身高,來自哪裡等。在這個過程中,考生聲音要響亮,吐字要清楚。簡單的自我介紹後,真正的考核開始了。
台詞:考生朗誦自己准備的小說,散文或者寓言,題材最好是關於親情、愛情或友情的,內容要健康。至於選什麼體裁沒有嚴格限制,只要考生擅長就好,但文章長度最好控制在三分鍾左右。
表演:也許是命題,也許是規定情境,一組人一起做。考生都要認真地聽好老師的要求,表演時力求真實、自然,切忌矯柔造作或故意賣弄。
聲樂:考生唱自己准備的一首歌,老師主要考查考生的聲音和音準,唱錯詞了也沒關系,聲音條件好就行。
形體:考生跳一段自己准備的舞蹈,什麼都行,自己准備伴奏,跳舞時注意表情和眼神。
二、復試
在這個過程中,考生的簡單自我介紹、台詞、聲樂和形體跟初試時差不多,而表演題型一般是集體小品。老師會把人分成幾組,然後出題,需要考生出去准備五分鍾左右。考生之間可抓緊商量,以求在表演中達到協調。在發揮集體合作的凝聚力的同時,考生也別忘記發揮自己的特長,以便給主考老師留下印象分,但不要過於關注個人得失而損害了整體的協調性。
三、三試
考生應該更放鬆,以便發揮出自己的潛質。
北電表演系和中戲表演系其實有些類似,也是分為初試、復試、和三試這三個模塊:
1、初試
自我介紹:你的姓名、年齡、身高、體重、籍貫、現就讀於哪座學校。
朗誦:初試初試內容是朗誦,除獨白外題材不限,時間限在3分鍾內。
2、復試
朗誦:自選詩歌或散文節選。
表演:即興表演。
3、三試
三試是考試的重點,聲樂、形體、台詞、表演都會進行測試,沒有三試的年份,這些環節都會在復試中進行。
⑽ 北京電影學院藝考都考什麼內容
北京電影學院不同的專業類型藝考內容也就不同,以表演系的藝考為例,藝考分為初試、復試、三試和面試,初試內容為簡單的自我介紹、朗誦,復試內容為才藝展示、不限題材朗誦,三試內容為表演藝術綜合會試,考察考生的想像力、應變力、臨場發揮力等,面試內容為回答考官問題。
考生在報考的時候,視力是一定要正常的,矯正後的也可以,還有就是我們不能有紋身和胎記這樣會影響我們的錄取,在報考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把左右的證件准備齊全,以防止出現報考時缺東西的情況。
在報考時我們也是不能有前科的,這是很嚴重的一個問題,特別對於表演學校來說。在報考的時候一定要了解清楚報考時所需要准備的東西。
最後我們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和精神面貌,這樣才能更好的去參加考試,在我們報名的時候也不要緊張,就把它當做普通的高考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