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曹文軒的作品有那些拍成電影的
電影《草房子》獲第十九屆金雞獎最佳編劇獎、一九九八年度中國電影華表獎、第四屆童牛獎以及影評人獎、第十四屆德黑蘭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特別大獎「金蝴蝶」獎。
曹文軒純美小說系列」是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2005年春季強力推出的一套名家經典圖書,本系列包括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曹文軒沉澱多年的6部輝煌巨作,它們都有一個富有詩意的書名:《青銅葵花》、《野風車》、《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紅瓦黑瓦》、《根鳥》。
❷ 有哪些世界名著翻拍的電影
太多了,看書和看電影不一樣的,看電影就是吃別個嚼過的,讀書才是自己的感覺,所以支持正版圖書。四川商情
❸ 亦舒哪些書拍成了電影或電視劇
愛情小說——
《獨身女人》《在那遙遠的地方》(《最心愛的歌》)
《無緣》 《如今都是錯》 《同門》
《莫失莫忘》 《阿修羅》
《異鄉人》 《開到荼蘼》
《天若有情》 《最心愛的歌》
《真男人不哭泣》 《沒有季節的都會》
《心扉的信》 《紅塵》
《縱橫四海》 《絕對是個夢》
《如果牆會說話》 《玫瑰的故事》
《綺色佳》 《薔薇泡沫》
《迷迭香》 《紫薇願》
《小玩意》 《假如蘇西墮落》
《喜寶》 《要多美麗就多美麗》
《痴情司》 《直至海枯石爛》
《生活之旅》 《心慌的周末》
《綺惑》 《銀女》
《綺色佳》 《夙世情緣》
短篇小說——
《隨筆集《自得之場》》 《傳說中的女人》
《能見到愛嗎》 《金環蝕》
《工作》 《懷念》
《風中孩子》 《單性生活》
《傳奇》 《意外》
《心之色》 《水彩畫》
《夏之誘惑》 《玫瑰園》
《露與女朋友》 《臨走》
《老師》 《酒吧》
《畢業日》
散文——
《花好月圓》 《做人》 《樂未央》《寒武紀》《情未了》《豆芽集1》《豆芽集2》
現代小說——
《一點舊一點新》 《鈴蘭》
《訪問》 《紅鞋兒》
《漣漪》 《剎那芳華》
《做夢的女人》 《<偶遇>短篇集》
《舊歡如夢短篇集》 《<三小無猜>短篇集》 《等待》 《<年輕的心>短篇集》
《流光短篇集》 《只有眼睛最真》
《老房子短篇集》 《晚兒短篇集》
《琉璃世界短篇小說集》 《尋找失貓短篇集》
《《月亮背面》短篇集》 《仕女圖短篇集》
《緊些再緊些短篇集》 《璧人短篇集》
《請勿收回》 《秘》
《母女》 《新愛》
《挫折》 《到處睡的男人》
《變遷短篇小說集》 《無名女》
《賊美人》 《第九台》
《背包》 《姐妹》
《敏感》 《我浪費所有的眼淚浪費了這些年》
《小朋友》 《回憶》
《哀綠綺思》 《同事》
《十八寂寞》 《俘虜》
《餘波》 《芳鄰》
《選美皇後》 《請留言》
《幼嬰》 《成長》
《女記者》 《傷健》
《分手》 《蘭花》
《小人兒》 《Fortune Cookies》
《鍾情》 《紅手套》
《結尾》 《空間》
《神醫》 《靈感》
《未來之星》 《燈》
《回家》 《願望》
《失夜》 《會所》
《蝴蝶》 《粉紅色新大衣》
《溫情》 《淤》
《存稿》 《原宥》
《不怕》 《表哥》
《節目》 《停車》
《冶遊》 《乖兒》
《黑羊》 《香芍葯的婚事》
《請辭》 《老友的女友》
《細沙》 《紅鞋》
《祖母》 《破碎的心》
《溫哥華事件》 《水晶花》
《沉湎》 《有過去的女人》
《我的故事》 《小火焰》
《夏季之夢》 《喜劇》
《偷窺》 《三小無猜》
《一百萬元本票》 《藍這個顏色》
《舊事》 《報告》
《棋友》 《幽靈吉卜賽》
《星之碎片》 《風滿樓》
《藍色都市》 《燈火闌珊處》
《金色的心》 《舊生會》
《糖》 《尋夢》
《舊時人》 《秘密》
《十天》 《鄰室的音樂》
《離婚女人》 《變形記》
《狂想》 《琉璃世界》
《這雙手雖然小》 《天秤座事故》
《美麗新世界》 《七姐妹》
《圓舞》 《散發》
《法語女郎》 《旅程》
《曼陀羅》 《姊妹》
《西岸陽光充沛》 《男男女女》
《樂園》 《假夢真淚》
《家明與玫瑰》 《女學生》
《美人救英雄》 《奇異生物》
《別人的女郎》 《賭場》
《如何說再見》 《來生》
《網》 《南星客》
《傷城記》 《聽我細說》
《邂逅》 《奇異生物》
《監護人》 《愛情故事》
《莫失莫忘》 《故園》
《我愛,我不愛》 《傑作 》
《生活之旅》 《寂寞的心俱樂部》
《承歡記》 《個案》
《出賣》 《懦弱》
《流金歲月》 《玉梨魂》
《謠言》 《美嬌裊》
《假戲真情》 《他比煙花寂寞》
《三個願望》 《我的前半生》
《小宇宙》 《ITALIAN LILY》
《對頭》 《花解語》
《少女日記》 《石榴圖》
《挖角》 《嘆息橋》
《不羈的風》 《一千零一妙方》
《秘密》 《香雪海》
《姑姑的男朋友》 《故事》
《蟬》 《愛情之死》
《寂寞小姐》 《連環》
《一把青雲》 《洋女婿》
《壞脾氣女郎》 《黑羊》
《白色武士》 《告密》
《預感》 《胡蘭成的下作》
《兩全》 《尋找失貓》
《電梯》 《續弦記》
《懷念》 《心》
《黑色笑話》 《沒有月亮的晚上》
《歸宿寫照》 《傷心人》
《我答應你》 《晚晴》
《弄潮兒》 《醫情》
《預言》 《阿玉和阿瓦》
《天上所有的星》 《野孩子》
《艷陽天》 《過客》
《情書》 《玉手》
《小公主》 《臨記》
《炫耀》 《寂寞鴿子》
《映像》 《肉體》
《忽爾今夏》 《騙子》
《黃石谷》 《錦袍》
《兩者之間》 《再生》
《金粉世界》 《小郭探案之茉莉花香》
《曾經深愛過》 《印度墨》
《波心》 《紅鞋兒》
《歸家娘》 《牆》
《朝花夕拾》 《撞球室》
《轉機》 《少年的我》
《安排》 《夜之女》
《追求》 《錯先生》
《剎那芳華》 《紅杏》
《鄰居》 《壞脾氣女郎》
《飛車女郎》 《上司》
中國科幻——
《人淡如菊》
【已出版的圖書】(紅磨坊版)
1、 吃南瓜的人
2、 同門
3、 這樣的愛拖一天是錯一天
4、 寂寞的心俱樂部
5、 花常好月常圓人長久
6、 不羈的風
7、 小紫荊
8、 她的二三事
9、 天上所有的星
10、 悄悄的一線光
11、 如果牆會說話
12、 一點新一點舊
13、 樂未央(散文)
14、 寒武紀(散文)
15、 喜寶
16、 剪刀替針做媒人
17、 噓——
18、 鄰居太太的情人
19、 玫瑰的故事
20、 特首小姐你早
21、 電光幻影
22、 我的前半生
23、 開到荼蘼
24、 香雪海
25、 人淡如菊
26、 烈火
27、胭脂
28、石榴裙
❹ 你有哪些翻拍名著很成功的電影推薦
《我知女人心》,影片翻拍自好萊塢喜劇電影《男人百分百》,由劉德華、鞏俐等主演,2011年2月3日在全國上映。電影帶有科幻色彩,男主角孫子剛(劉德華飾)因一次意外事故獲得到了一種特異功能:能聽到女人的心聲。獲得特異功能後的他在與競爭對手李儀龍(鞏俐飾)的較量中穩占上風,但是漸漸地卻喜歡上李儀龍。電影符號中國觀眾口味,也有笑點,比如:劉德華穿著女裝墊衛生巾、陳志朋男扮女裝等。不過一般愛情片票房都不會太高,最終獲得6537萬的票房還是不錯。
❺ 誰能幫我找一些由書改編的電影的影評,最好多一些,謝謝了!
斯蒂芬金有很多小說都被改變成了電影
肖申克的救贖》The Shawkshank Redemption 1994
《綠里改編成的電影作品:
《奇跡》The Green Mile 1999
《閃靈》The Shining 1979
《瘦到死》Thinner 1996
《神秘窗》Secret Window 2004
《鬼作秀1》Creepshow I 1982
《鬼作秀2》Creepshow II 1987
《鬼作秀3》Creepshow III 2006
《危情十日》Misery 1990
《魔女嘉莉》Carrie 1976
《再死一次》Dead Zone 1983
《火魔戰車》Maximum Overdrive 1986
《禁入墳場》Pet Sematary 1989
《舐血夜魔》Sleep Walkers 1992
《騎彈飛行》Riding the Bullet 2004
《花月斷腸時》Christine 1983
《狂犬驚魂》Cujo 1983
《血玫瑰第一部》Rose Red 電視迷你劇 2002
《愛倫的日記》The Diary of Ellen Rimbauer 2003 電視電影
《暴力拚命》 Desperation 2006 電視電影
《貓眼》 Cat's Eye 1985
《過關斬將》The Running Man 1987
《劫夢驚魂》Dreamcatcher 2003
《午夜行凶》Salem's Lot 2004
《吸血鬼復仇記II》A Return to Salem's Lot 1987
《納粹追凶》 Apt Pupil 1998
《小丑回魂》It 1990
《大小精靈》Tales from the Darkside 1990
《墳場禁區》Graveyard Shift 1990
《1408幻影凶間 》 2007
《迷霧》 The Mist 2007
《魔符》The Talisman 2007
這上面都是改變成電影的小說,其中有很多都是恐怖電影,但是我推薦肖申克的救贖和綠里奇跡,這兩部小說都是監獄題材,沒有絲毫恐怖的成分,如果你不喜歡恐怖電影的話,這兩部片子不論是原著小說或是電影,都很精彩。而 閃靈額1048號房間也都是出色的美國恐怖片,都很不錯
這是肖申克的救贖的影評肖申克的救贖>對誰的救贖
《舊約.以賽亞書》中說道:「錫安必因公平得蒙救贖,其中歸正的人必因公義得蒙救贖。但悖逆的和犯罪的必一同敗亡;離棄耶和華的必致消亡。」據說這里就是「救贖」一詞的起源。據粗略統計,在整部《以賽亞書》中,這個詞一共出現了16次之多。很明顯,它象徵著基督思想的實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以至於到了宗教時代,「救贖」因其明確的指向性而一度成為了左右西方精神世界的關鍵詞。 既然如此,那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的結論:即「救贖」產生於特定的人群(基督徒)和特定的年代(宗教年代),而隨著20世紀以來西方社會中信仰的缺失,人本主義代替了神本主義,這個詞似乎也將不復流行。
然而,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著名導演弗蘭克.德拉邦特從斯蒂芬.金的《春天的四個故事》中看似無意地提取出了這個銀行家的故事。隨後,一部偉大的電影誕生了。這部電影的名字叫《肖申克的救贖》,一個信仰缺失的年代裡關於救贖的故事。
那麼,在這部影片里,德拉邦特想要表現的是誰對誰的救贖呢?
沒有任何辯駁的自由,巧舌如簧的檢察長把安迪的生命交給了肖申克漫長的歲月。被冤枉的銀行家不會甘於命運,然而肖申克並非福地,第一天晚上就有人被活活打死了。「把信仰交給上帝,把身體交給我。」監獄長的訓詞非常露骨,他的意思無非是「在這里,你們沒有自由,必須無條件地做任何事,不要有什麼不切實際的幻想,那是屬於上帝的」,於是,一場關於尊嚴和人性的斗爭就此開場,不過在這場斗爭中,救贖主不是上帝。
救贖主是兩個字:希望。被救贖的也是兩個字:自由。
或許這篇文章的讀者會認為我太過抽象化了,但是當你在頭腦里從頭至尾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斷閃回那些片段的時候,你會輕而易舉地理解我這么說的緣由的。
希望,是整部影片的主題。
在安迪來肖申克之前,監獄里的話題除了變態、打架就是無所事事地消磨時間,混亂、骯臟、恐懼、絕望共同織就了這里惡劣的環境,犯人沒有任何人權可言,為監獄長無償出賣他們的廉價勞動力。在安迪入獄之後,這個不甘現狀的銀行家盡管依然無力改變犯人受壓迫受凌辱的事實,但他卻至少帶來了希望,一種不曾有過的自由生命的氣息。這種希望不同於監獄長口頭上說的「我是世界的光明,跟著我就不會有黑暗」,因為他是個徹頭徹尾的「偽基督」,他只是借基督之名行魔鬼之事,監獄長教育囚犯們「不許褻瀆上帝」,其實他正是把自己當作上帝的,而骨子裡,他殘暴的稟性是要讓囚犯們屈服於「紀律和聖經」,甚至於「要你吃你就吃,要你拉你就拉」,暗無天日的折磨最終把肖申克的每一個人都制度化了,導致了老布的死亡,導致了瑞德出獄後仍帶上了毫無人權的「請示」的烙印,失去了希望,就始終無法像一個正常人那樣的生活,而監獄長的所為,正是要徹底磨滅肖申克犯人對於未來的希望。
安迪是註定要和的暴力制度對抗的,他帶來了希望。這種希望,在於對惡勢力(三姐妹)堅決的反抗,在於不失生活情趣的雕刻,在於不畏凶險為大家贏得那坐牢以來唯一一次由海利請客的啤酒,在於他當著監獄長的面播放大家從未聽過的美妙音樂,在於他執著地帶領大家修建全英格蘭州最好的監獄圖書室,在於他二十年來孜孜不倦地挖地洞逃生。對此,我們不得不說安迪是一個被導演詩性化了的英雄,德拉邦特對這個人物的塑造通過貫穿劇中的幾個「HOPE」一目瞭然地呈現了出來,也許他本人就是一個希望中的人物,但通過他個人的努力,我們可以看到方方面面的變化,其中最明顯的變化來自於瑞德。很難想像,如果沒有安迪和他的約定,瑞德是否會和老布一樣,因為被長期地制度化了而無法適應社會,最終只能在長期的壓迫之後在自由社會「到此一游」,緣於這個約定,瑞德堅持了下來,找到了他堅持「希望」的終點——自由。真正的自由是心靈的自由,很顯然,這又是安迪用自己的行動對瑞德的救贖。還有一個明顯的變化來自湯米,這個目不識丁的年輕人居然在他的感化下考上了高中,在那個安迪努力建立起的圖書室里,人們暫時忘記了壓迫、暴力、恐慌,自由祥和的生活的樂趣給每一個人都帶來了希望。
當我再一次回顧這部影片的時候,我突然感覺到,這個安迪,何嘗不是另一個現代版的耶穌?他的受難,始終昭示著耶和華的那句預言「其中歸正的人必因公義得蒙救贖。但悖逆的和犯罪的必一同敗亡;離棄耶和華的必致消亡」,而德拉邦特似乎也的確要把他塑造成一個耶穌式的人物,從他逃出肖申克之後的仰天長嘯到監獄長自殺之前牆壁上的那一行字「主的審判很快降臨」好象都在詮釋著這一點。但是,我們同樣可以在他身上看到一種自由人對於命運的反抗精神,這是一個在心靈上得到解放的人,任何實質的牢籠都束縛不了他,作為一個現實存在的人,他的肉體雖受磨難,卻並未消亡,而是用實際的行動來抗爭,而老布,放飛了傑克,卻囚禁了自己,這就和安迪的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告訴人們:不管在任何地方,只要在心裡還有最後的一點希望,那就還活著,否則,安於麻木的現實,也就同死亡沒有什麼區別了。
是的,是「希望」救贖了「自由」,這是重新構建的現代文明裡的救贖,除了自己,我們沒法依賴虛幻的救主。曼德拉說過:「心,是一個人最強壯的部分。」假若我們的心不停息,希望,就始終存在。
最後,用安迪留給瑞德的那封信作結尾吧:
……心懷希望是一件好事,也許是最好的事,心懷希望就永遠有希望……既然你已經走到這兒了,就再走遠一點吧……(作者:笛雲)
❻ 楊紅櫻的哪幾本書被拍成了電影或電視劇求大神幫助
楊紅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青年作家》雜志社副編審。所著「淘氣包馬小跳系列」、「楊紅櫻校園小說系列」、「楊紅櫻童書屋」已成為品牌圖書,共發行200多萬冊。「楊紅櫻校園小說系列」將拍成100集校園動畫片;《女生日記》、《男生日記》正由中國電影集團拍成電影;《五三班的壞小子》、《漂亮老師和壞小子》將拍成電視連續劇。「淘氣包馬小跳系列」前九冊面市後受到了孩子、家長、老師們的由衷歡迎和喜愛,「淘氣包馬小跳系列」已拍成電影、電視連續劇和動畫片。
記得採納啊
❼ 作家余華哪些作品被拍成了電影
一、作家余華被拍成電影的作品有——
1、《活著》 張藝謀導演 葛優主演
2、《許三觀賣血記》 韓國演員河正宇自導自演 2015年上映
二、作品簡介:
1、《活者》劇情簡介:
福貴(葛優飾)是一個嗜賭如命的紈絝子弟,把家底兒全輸光了,老爹也氣死了,懷孕的妻子家珍(鞏俐飾)帶著女兒鳳霞離家出走,一年之後又帶著新生的兒子有慶回來了。福貴從此洗心革面,和同村的春生一起操起了皮影戲的營生,卻被國民黨軍隊拉了壯丁,後來又糊里糊塗的當了共產黨的俘虜。他們約定,一定要活著回去。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平安回到家中,母親卻已去逝,女兒鳳霞也因生病變啞了。
一家人繼續過著清貧而又幸福的日子。
在「大躍進」中當上區長的春生不慎開車撞死了有慶,一家人傷痛欲絕,家珍更是不能原諒春生,文革時,春生遭到迫害,妻子自殺,一天半夜他來到福貴家,把畢生積蓄交給福貴,說他也不想活了。這時家珍走出來讓春生到屋裡坐。春生臨走時,家珍囑咐他好好的活著。
後來鳳霞認識了忠厚老實的二喜,兩人喜結良緣。然而不幸總是不肯放過福貴一家。不久鳳霞生下一子,自己卻因難產而死。鳳霞的兒子取名叫饅頭,聰明可愛。最後,福貴說饅頭趕上好時候了,將來這日子會越來越好。
2、《許三觀賣血記》劇情簡介:
故事發生於解放初的五六十年代,那時主人公許三觀還是一個青年,他被周圍生活不斷地壓迫,為了生活,不得不拚命地工作,但是依然無法保證生活,他只能用賣血來維持,每當無奈時,就會想到用賣血來解決。隨著歲月的流逝,許三觀身體一日不如一日。他為了給兒子治病,堅持15天賣一次血,以還清欠債,最後導致大病不起。
小說圍繞著賣血的經歷,展開許三觀生活中的瑣瑣事事,體現出一個男人所應當承擔的某些責任,或許這也正是一種人生的無奈。小說飽含辛酸的經歷,但也不乏幽默之處,比如每次賣血前喝足八碗水,這樣身上的血就會多起來了,諸如此類的奇怪想法非常多。
作者個人認為小說的最後一節尤其精彩,許三觀想吃豬肝,身邊又沒錢,他決定為自己賣一次血,但是到了醫院,醫生說他的血只能賣給油漆匠漆傢具,在這時他感到自己的人生走到了盡頭,已經沒有任何作用。他坐著,哭了。
小說的具體情節非常生活化,就像講述我們身邊每天都在發生的事情,沒有太多的寫作技巧,也沒有華麗的詞彙,不過,在這個迷茫的時代,我們不必刻意去追求一些什麼,只要存在著感覺,就已經足夠了!
三、作者簡介:
余華,1960年4月3日生於浙江杭州,當代作家。
1977年中學畢業後,進入北京魯迅文學院進修深造。1983年開始創作,同年進入浙江省海鹽縣文化館。1984年開始發表小說,《活著》和《許三觀賣血記》同時入選百位批評家和文學編輯評選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響的十部作品。1998年獲義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2005年獲得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
現就職於杭州文聯。
❽ 有哪些好的文學作品被拍成了電影
這個其實有很多吧。在豆瓣圖書上有一個書籍標簽就是"被改編成電影的小說",列舉幾個吧:
外國:哈里波特,指環王,追風箏的人,猜火車,發條橙,教父,霧都孤兒,蝴蝶夫人,傲慢與偏見,亂世佳人,基督山復仇記,愛麗絲夢遊仙境,肖申克的救贖,達芬奇密碼等等。。。
中國:
張愛玲 紅玫瑰與白玫瑰,半生緣,傾城之戀,色戒,
霍達,穆斯林的葬禮。
王朔 看上去很美,《痴人》改編成《甲方乙方》,《動物兇猛》改編成 《陽光燦爛的日子》
瓊瑤 窗外
趙本夫 天下無賊
蘇童 《妻妾成群》改編成 大紅燈籠高高掛
巴金 家,春,秋,故園驚夢,寒夜
魯迅 祝福等等。。。
❾ 有哪些經典的由小說改編而成的電影
張藝謀導演在1994年把余華的《活著》搬上了大銀幕,由葛優、鞏俐主演,這部電影也憑借扎實的創作功力和深厚的人文底蘊獲得了第4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這部小說原本就是通過福貴這個人物一生的命運,來展現中國大多數普通老百姓在面對時代變遷、際遇變化時所遭遇的苦難和抉擇,用余華自己的話來說,「《活著》就講述了一個人和他命運之間的友情,這是最為感人的友情,他們互相感激,同時也互相仇恨,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這部小說被改編成電影之後受到了更多的關注,可以說是優秀的小說碰到了懂它的導演,創造出的一種完美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