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美帝有沒有拍過印第安人反抗白人屠殺的電影
與狼共舞
劇情簡介
鄧巴中尉(凱文•科斯特納 Kevin Costner 飾)在南北戰爭中立了大功,政府為了褒獎他,給了他任意選擇駐地的特權。鄧巴渴望著一種全新的生活,於是選擇了遙遠偏僻的西部哨所塞克威克。這里住著大量的印第安蘇族人。
一開始蘇族人把他的到來有著抗拒,當鄧巴主動接近和了解他們的生活,並搭救了一個從小在蘇族長大的白人少女後,族人和他之間的關系開始回暖。他得到了一個印第安名字:與狼共舞。鄧巴的騎術讓族人驚嘆,他的善良被大家稱贊,和白人少女也日久生情。一次對抗外族入侵的戰爭中,鄧巴更是被封為了蘇族人的民族英雄。
然而馬背文化的沒落已成必然,白人士兵來到這片土地,驅趕蘇族人,捕捉「叛徒」鄧巴,這片朴實的土地慢慢改變了容顏……
② 誰能介紹一些美國獨立戰爭電影和屠殺印第安人的電影
與狼共舞 最典型的
③ 問一部關於印第安人的美國西部片
黑狐傳奇
劇情簡介 · · · · · ·
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爆發。居住在德克薩斯的艾倫和他的黑人兄弟布瑞特購買了槍支彈葯,因為他們知道,加入了戰事的德州士兵將無力打擊當地印第安人的劫掠。艾倫和當地的軍隊首領溝通無效,他們只能派20多人來守衛白人移民的家園,而布瑞特因為是黑人,還遭到了某些白人的排斥。被派來的士兵要求居民轉移到較為安全的要塞中,但不少人沒有離開自己的家園。很快,兩股印第安人分別突襲了移民們的農場,沒有男人看護的婦女和孩子被劫走。艾倫的妻子莎拉、布瑞特的妻子瑪麗和孩子弗蘭克也在其中。
外出的男人們躲進要塞,他們看到成為俘虜的家人卻無計可施,印第安人沒有攻打便揚長而去。布瑞特和艾倫商量,決定獨闖印第安部落,用馬匹換回自己以及其他移民的家人。艾倫雖想和他一起上路,但布瑞特阻止了他,理由是,他知道印第安人認為黑人有某種神秘的力量,和白人不同,艾倫只好留下來籌措馬匹。
布瑞特進入了... (展開全部) 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爆發。居住在德克薩斯的艾倫和他的黑人兄弟布瑞特購買了槍支彈葯,因為他們知道,加入了戰事的德州士兵將無力打擊當地印第安人的劫掠。艾倫和當地的軍隊首領溝通無效,他們只能派20多人來守衛白人移民的家園,而布瑞特因為是黑人,還遭到了某些白人的排斥。被派來的士兵要求居民轉移到較為安全的要塞中,但不少人沒有離開自己的家園。很快,兩股印第安人分別突襲了移民們的農場,沒有男人看護的婦女和孩子被劫走。艾倫的妻子莎拉、布瑞特的妻子瑪麗和孩子弗蘭克也在其中。
外出的男人們躲進要塞,他們看到成為俘虜的家人卻無計可施,印第安人沒有攻打便揚長而去。布瑞特和艾倫商量,決定獨闖印第安部落,用馬匹換回自己以及其他移民的家人。艾倫雖想和他一起上路,但布瑞特阻止了他,理由是,他知道印第安人認為黑人有某種神秘的力量,和白人不同,艾倫只好留下來籌措馬匹。
布瑞特進入了印第安的地盤,找到了其中會講英文的卡依瓦部落人鮑戈,在鮑戈的帶領下布瑞特見到了卡依瓦人的首領,但卻得知瑪麗和弗蘭克在另外一支卡麥其部落的勇士「戰斧」的手中。經過決斗,布瑞特贏回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
經過談判,印第安人同意以3匹馬換一個女人、1匹馬換一個孩子的條件把俘虜放走。焦急等待的人們終於換回了自己的家人。但其中一個人——拉夫·霍茲的妻子卻沒有回來,原來這個女人已經和鮑戈住在了一起,因為受夠了霍茲的虐待,她願意離開原來的地方。這令霍茲氣惱萬分,他卻把責任歸咎於布瑞特。
④ 美國人與印第安人的戰爭
北美13州是在1774年9月開始獨立戰爭;1776年7月4日才通過《獨立宣言》;1783年9月3日《巴黎協議》簽訂,才算正式有了邦聯式的美國鬆散雛形;1787年《憲法》通過後才算有了聯邦制共和國。怎麼能歷數那麼些美國尚不存在時的「美國罪行」?這顯然是一種為需要而編造的歷史,不過,怎麼著也沒理由把美國獨立前已經持續了兩個多世紀的戰爭歸罪於美國,其荒謬,無異於把鴉片戰爭以來中國的戰亂都歸罪於共和國。
美國獨立以後,隨著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開拓疆土,把印第安人驅逐出祖居地。1830年,美國政府通過《印第安人遷移法案》,規定東部的印第安人要全部遷往密西西比河以西的為他們劃定的保留地中去,實行種族隔離和迫害。這些「印第安人保留地」絕大部分是偏僻貧瘠的山地或沙漠地帶。一個叫切羅基的部族,在被迫遷往「印第安准州」(即今俄克拉何馬州)的遷徙中,歷時3—5個月,約4000人喪生,占該部族的人口的25%。這一慘劇後來被稱為「血淚的審判」。印第安人長期遭到屠殺、圍攻、驅趕、被迫遷徙等迫害,人數急劇減少。到20世紀初期,只剩下30多萬人。直到1924年,美國國會才通過了《印第安人公民資格法》,宣布凡在美國境內出生的人均為美國公民。1934年,美國又根據羅斯福總統的「新政」通過了《印第安人重新組織法》,允許印第安人建立自己的政府,不再分配保留地的土地,停止強迫印第安人放棄傳統文化和宗教的政策,印第安人的境況才有所改善。
還在1528年,西班牙殖民者便已經與印第安人發生了戰斗。當時抵達佛羅里達的奈華斯遠征隊就被印第安人圍殲而損失慘重,頭目奈華斯被印第安人擊斃;1539年西班牙軍德索托在墨西哥灣幾乎被印第安人全殲,1000餘人僅300人生還,德索托也被擊斃;到1576年,西班牙殖民者在墨西哥灣的據點幾乎全部被印第安人夷平;法國殖民者也在北部被印第安易洛魁部落所擊敗;1622年的包哈坦戰爭中,印地安人摧毀了弗吉尼亞88個移民定居點中的80個,首府詹姆斯頓被夷平;1675年殖民者發起「大沼澤地戰役」,以200餘人傷亡的代價剿滅近千納拉幹人;而幾乎同時,「菲力普王之戰」中萬余印第安人進攻新英格蘭,盪平了90個移民定居點中50多個,號稱北美歷史上印第安人發動的最大戰役。在戰斗中印第安人的傷亡大致是殖民者傷亡的一倍以上。最終殖民者只能靠分化、收買印第安人才免於失敗,菲力普王就是被收買的印第安人殺掉的。
印第安人當然還有勝利的例子:1680年普韋布洛人就成功地把西班牙人驅逐出境,12年時間里殖民者不敢冒犯;而1675-1678三年戰爭過後,阿布納基人甚至迫使英國殖民者簽約認輸,並保證每年納貢才得以生息。北美獨立戰爭中1780年的哈馬爾之戰,就以哈馬爾將軍損兵折將敗逃告終;1791年「聖克萊爾慘敗」,聖克萊爾以傷亡幾乎一半而告負。
印第安人在殖民者到達之前也不像我們的宣傳那樣和平安詳,這個種族有300多個部落,尚處於原始氏族公社末期。這些部落之間的殘殺從未間斷過,其野蠻與殘酷遠非舊大陸可以想像。特徵之一就是勝利了的部落必須把失敗部落的男女老幼全部殺絕,印第安人尚未進化到需要奴隸的地步,他們更看重保持其原始江山「永不變色」;其二便是以割下的頭皮數目計算戰功,而戰功卓著者就成為部落的首領;其三即遷徙性,從無永久領地的概念,要麼放棄,要麼被別的部落奪占。前邊所敘述的殖民者賞項
編輯本段其他
由於歷史原因,現在大多數印第安人都生活在偏僻的農村地區。和瑪雅人一樣,其他印第安民族也大都保留著自己傳統的生活習俗。印第安人做飯時,仍喜歡使用質地粗糙的陶罐、石碗、木勺。有人生病時,他們采來草葯,或將其點燃對病人進行煙熏,或煮湯為病人沐浴。他們至今喜穿富有本民族特色的傳統服裝。尤卡坦半島的瑪雅婦女不分老幼都身著寬松的白色綉花裙,頭戴色彩艷麗的鮮花;男人則身穿寬松的白色衣褲,頭戴草帽,腳穿草編涼鞋。中部高原上的印第安婦女愛穿綉花罩衫和豎條紋的寬大長裙,上身披一種叫「雷博索」的多用披巾。這種披巾既可遮陽,也可禦寒,還可背小孩、包東西。極富民族特色的服飾成為印第安人一個明顯標志。許多印第安人仍住在原始的房屋裡。在尤卡坦半島,瑪雅人在樹林中開出一塊平地,就地取材,把粗樹枝一根根固定在地上,圍成一個大圓圈,把棕櫚樹的大葉子搭在上面,房子就蓋好了。
建國後美國政府跟印第安人簽訂過很多條約,給了印第安人很多保留地。
=========
十九世紀20年代,也就是在奴隸制繼續存在的同時,美國聯邦政府為了獲得更多的土地和優越的自然環境,出台了一個新政策,可以用東部的土地交易西部的地域,並在1830年通過了《印第安人遷移法案》,把印第安人,也就是真正的美國本地人,趕到了密西西比河以四的"美國大沙漠",作為解決"印第安問題"的方案。這就是美國歷史上著名的西進運動。
當然沒有任何部落願意主動離開,美國當局採取了哄騙和要挾並用的方式。在一次沖突中,三個白人居民被當地薩克人殺死。 該地區總督威廉姆就此事件擬定了一整套欺詐方案,召集酋長們開會,強烈譴責印第安人的暴行。惶惶不安的酋長們被迫交出了沖突中負主要責任的武士。威廉姆許諾,如果該武士願意按印第安人的風俗給那三位死難者家屬一定數目的物質賠償,武士將會獲得釋放。
酋長們立刻紛紛表示願意出錢幫助這位武士獲得自由。威廉姆於是露出微笑,變得熱情洋溢,他友好地用烈酒款待酋長們。待酋長們酒足飯飽、天旋地轉的時候,威廉姆微笑著掏出懷里早已准備好的合同,說要跟酋長們簽訂一個具體的賠償協議,當然,協議中捎帶著一些土地購買事宜。頭暈腦漲的酋長們稀里糊塗地簽字了。
在土地購買那部分條款里,威廉姆總共花了三千美金,買下薩克人大量土地,他在協議中明確地寫著,盡管白人已經買下了這些土地,印第安人依然可以繼續居住在這些「白人的土地上」,白人可以無償地讓印第安人繼續使用這些土地上的資源。當然,如果在很遠很遠的將來,如果白人需要的話,那麼這些印第安人就得無條件搬走了。
這個明顯帶有不平等性質的賠償協議並沒能救了那個武士的命,三個白人家屬得到滿意的賠償後,那名武士後腦上立刻就挨上了一槍,不過不是在監獄裡面,而是在監獄的圍牆外。
事後,薩克族人另一個首領黑鷹酋長( BLACK HAWK )得知這份協議後,勃然大怒,認為這是無恥的欺詐。他聲稱那幾個和威廉姆會面並簽訂協議的酋長沒有得到全體薩克人的授權,這份協議顯然是無效的。他立場明確的表示「這土地是神給予他的孩子們安身立命之地。我們在這塊土地上生活和耕種,是這片土地的主人,我們不出售我們的土地。」
出於枉死族人的冤枉和失去土地的憤怒,黑鷹酋長率領他的族人參與了對白人定居點梅得森堡的圍攻,並與夏尼族大酋長特卡門斯聯盟,參加了1812 年印第安人那場反對美國人的戰爭,在戰斗中黑鷹率領他的武士們一度佔領美國人的城堡,圍奸美國軍隊,將殘暴的殖民者驅趕回密西西比河上游。但美國人的武器和勢力日益強大,同時另一個酋長可庫克 (KEOKUK) 起了非常致命的破壞作用,破壞黑鷹的作戰計劃,致使其首尾不能相顧,後來被美國政府高價收買,將黑鷹和土地出賣給美國政府。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這是黃毛小兒皆懂的道理,然而偏偏老謀深算的成年人在衡量小家利益和大家利益的時候,就糊塗了。 在做人與做狗的決擇中,有很多人偏偏選擇後者,但是狗一生也不會輕易易主,它只接受對自己友善的人的食物,但好多人連這點狗的尊嚴都沒有,將自己民族性命攸關的利益拱手獻給殖民者,但這並沒有得到強盜的憐憫,甚至變本加利地發動了滅絕印第安人的屠殺,用重金收購印第安頭骨的方式,甚至連美洲東海岸的海豹和企鵝都不放過,鮮血一直染紅大西洋彼岸。
雖然黑鷹失敗了,而且這種失敗也是不可逆轉的,但是一個民族只要存在於歷史,它的精神和文化就不會被完全消滅,就像黑鷹酋長最後宣言所說:他們已經盡力了,沒有坐以待斃更沒有給自己的先族蒙羞,就算過了幾個世紀,這種精神還是值得尊敬的,在他生前的時候,沒有人把他奉為英雄,在死後多年,他的人民終於開始流傳他的傳奇故事
⑤ 給我推薦一些美洲印第安人和殖民者之間戰爭的電影
最後的莫希幹人》、《與狼共舞》、《西部風雲史》、《毀滅/啟示》《風中奇緣》,
⑥ 給我推薦一些關於美洲印第安人和移民之間的戰爭電影
《與狼共舞》《矮小的巨人》
⑦ 有什麼電影是描寫美國白人與印第安人之間的戰爭
我不是來回答你的問題的 我在別人給你回答的答案中發現一個比較明顯的錯誤 在電影風雨者中 戰爭對象是 美國人在朝鮮戰場與小日本的戰爭 從此韓國的誕生 在影片中有兩個美國的土著電台接收員 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