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電影的歷史 最好有英文版的.急!大家幫幫忙,謝謝了!
中國電影的開端(1896-1921)
1896年,盧米爾兄弟僱用了二十個助手前往五大洲去放映電影。在西方商人擴大市場商業策略推動下,傳入了中國。隨後,很多歐美商人見中國的放映業有利可圖,紛紛來華投資。在此期間,雖然外商在中國電影市場占據了壟斷地位,但亦阻止不了我國電影活動的開始。中國電影一開始,就和中國傳統的戲曲和說唱藝術結合起來,發展出一套獨特的電影類型。此外,他們也開始拍攝劇情短片和長片,對電影這種藝術作最初步的探索和嘗試。
中國電影的發展時期(1922-1926)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一度繁榮的民族資本工業,在國內軍閥混戰和帝國主義的入侵下,再度失控。在這個情況下,民族資本急於尋投資的出路,電影的投資為它們帶來了生機。他們扭轉以往將電影視為游戲業的觀念,認為電影是一種"將要成為一股普及全世界的"文化企業"。他們開辦的電影公司當中,雖然許多都是"一片"公司,甚至一部電影也沒有拍成。但是眾多公司的出現,造就中國電影的第一個"繁盛時期"。在商業投資的背下,擁有不同藝術主張和製片方向的電影流派紛紛涌現,聚集在不同的電影公司中。其中最有影響力的有以下幾家:以文人氣質為特色的民新公司;以人情倫理、潛移默化為主導的神州公司;刻意追求畫面視覺效果的上海影戲公司;以"歐化"為主要特徵的大中華百合公司;對舊文化和傳統有特殊偏好的天一公司,以及影響極大,以通俗社會片為特色的明星公司;這些電影公司雖然在創作主張上分開流派,但是在創作重點上則由過去的短片製作轉移到長片製作上。而且這幾家公司也初具規模,形成了一個在製片、發行和放映上漸有系統的電影工業。
中國電影的危機時期(1927-1930)
1927年發生的4.12政變,北伐戰爭失敗,國共合作破裂。時局驟變的情況之下,中國電影界的方向亦發生改變,陷入危機。1928年明星公司攝制《火燒紅蓮寺》在商業上獲得成功。這部影片是根據平江不肖生所著著的"江湖奇俠傳"改編攝制而成的,同年5月公映。明星公司也"不料一出之後,遠近轟動。於是一集一集地續拍下去,竟達十八集之多。當其他公司發現武俠片不但能迎合大眾市場,而且也受南洋片商歡迎的時候。紛紛開拍"神怪片"和"武俠片",.代替了曾經風靡一時的"古裝片"和"愛情片"。此後,"聯華"主張的"復興國片"運動,宗旨是"改革神怪、迷信、凶惡、打殺之國片作風","提倡藝術、宣揚文化、啟發民智、挽救影業",其拍攝的電影多為「新派電影」。
左翼電影運動(1932-1937)
中國左翼電影運動是中國左翼文化運動的一個延伸和發展。1931年9.18事變和1932年1.28事變爆發之後,促醒了民族意識,很多電影觀眾對電影界的神怪武俠片泛濫的不滿,提出"猛醒救國"。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左翼電影工作者已開始可以在電影製作和觀影意識上影響著中國電影的發展。1933年3月,中共史央文委成立以沈端先為組長的電影小組。同年,估計各電影公司總共製作的70餘部電影中,具有左翼思想和進步傾向的約佔了三分之二。所以這一年又被稱"中國電影年"。此期間偏重於拍攝直接觸機社會問題的電影。整個左翼電影運動的時期的電影,是真實地反映當時社會動盪不安的局面,鼓勵了抗日運動,是中國現實主義電影的延續。
中國抗戰電影(1937-1945)
抗日戰爭的爆發,使中國的電影基地上海的大部份電影公司遭到破壞而停止運作,中國電影的格局發生明顯變化。隨著電影人的分散和聚合,重聚於國民黨統治區內的武漢和重慶、南下香港、或繼續留在上海,避入上海的"孤島"中繼續從事電影創作。抗日戰爭爆發後,上海電影戲劇工作者首先成立救亡組織,拍攝抗戰電影。到內地進行抗日宣傳。拍攝一系列抗戰新聞和記錄片。而且這些電影人還在1938年1月組成了中華全國電影界抗敵協會,使電影界的目標和方向更清晰明確。1937至1941年間,"孤島"中先後出現的製片公司竟多達20多家。出產的影片的達240部左右。其大多是粗製濫造的"古裝片",只有少數像《木蘭從軍》、《花濺淚》、《亂世風光》、《孔夫子》等是製作認真、宣傳文族大義的影片。1938年秋,在周恩來和和荷蘭著名電影大師約里斯.伊文思的策劃和協助下成立延安電影團。在膠片、器材缺乏下,電影團仍然深入敵後戰斗前線,拍攝新聞片、記錄片和故事片共20多部。其中較著名的有《南泥灣》、《白求恩大夫》、《延安與八路軍》等。1939年延安成立放映隊。1945年,新四軍和華中根據地也開始有電影活動,主要是拍攝一些新聞和記錄片。
戰後的中國電影(1946-1949)
1945年8月15日,雖然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結束了八年抗日戰爭,但是國共兩黨的內戰旋即展開,社會依然動盪不安。電影企業劃分為解放區、國民政府、民營三類。民營電影企業方面,最重要的兩家是昆侖和文華。昆侖的作品之中,以宏大氣魄的電影史詩和忠於現實主義的影片最為著名。前者的代表作有《一江春水向東流》、《八千里路雲和月》這樣的敘事史詩;後者有"萬家燈火","青山翠谷"這樣的現實美學佳作。"文華影業公司"製作的電影多是將人的描述成為主體,戰爭往往會被推到後景。其中代表作有費穆的《小城之春》,岳峰,陳翼青的"巫山夢回"等。在解放區內, 拍攝的電影類型是以故事片、美術片、科教片、譯製片等等。1949年4月,東影開始著手拍攝新中國的第一部電影《橋》。
中國電影沉寂期(1950-1980)
電影工作者失去了對現實的批判精神。由於不能寫社會主義制度的弊病,「通俗劇」作家、導演顯得無用武之地。這時期的電影重在表現道德沖突中對立的兩極。
中國電影恢復期(1981-1989)
「解構主義」風行。80年代的總體趨勢是五四「通俗劇」的復興。但新一代導演要超越「通俗劇」那種大喜大悲的模式,因為現實生活中本不是那樣簡單。這就使得觀眾在觀看電影時需要更多的思考。
中國電影進軍世界的時期(1990- )
1990年,張藝謀執導的《菊豆》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開中國電影入圍、角逐奧斯卡之先例。中國電影開始充斥世界各大影展,中國電影全面發展。電影導演選擇一個懸置而不移動的主體位置,藉此成就一幅雙重文化認同中的歷史景觀,巧妙地在雙重認同與雙重解讀之間,縫合起東方與西方,本土與世界。
2. 哪些電影是有中英文字幕的(要中國的)
首先你的觀念是錯誤的,中文電影是不能對你的英文水平進行任何提高的。
國產電影的英文字幕好多情況下翻譯的是不地道的,甚至是中式英文。對你的英文幫助不大。
其次,電影提供給我們的是一種語言環境。沒有英文發音的電影就不能創造這種環境。有人說看一部電影相當於在英美生活十天。沒有環境就等於零。
最後,學習英文是一個聽說讀寫全方位的過程。英文電影能夠提供給你這些便利。聽英文原聲是聽力的提高。看字幕是閱讀。聽發音時練口語。地道的英語也容易讓你在寫作中摒棄漢語思維,提高寫作。
簡單向困難向你推薦幾部電影
阿甘正傳 獅子王 讓愛傳出去 費城故事 魔鬼代言人等
情景劇 老友記
字幕到射手網:www.shooter.com.cn 很全
看電影必須是英文原聲先漢語字幕再英文字幕最後沒字幕
希望你進步
另外網上有很多關於看電影學英文的資料,你慢慢查吧。
3. 有哪些帶英文字幕的中國電影
《轉山》
《轉山》改編自同名暢銷書,原著記錄了作者謝旺霖騎行2000多公里到達西藏的旅程,這個崇尚自由的流浪故事令無數年輕人嚮往。電影《轉山》想傳達給人的是一股夢想和不屈的力量。2011年10月30日下午,第24屆東京國際電影節閉幕,《轉山》獲得最佳藝術貢獻獎。2011年11月2日,《轉山》在拉薩布達拉宮的廣場前舉辦了影片的全球首映禮。 … …
4. 中國電影有英文字幕的
好雨時節(普通話) 一夜未了情(粵語),都有英文字幕
5. 在哪兒可以找到英文字幕的中國電影
例如
《閨蜜》HD中英雙字:http://www.dy2018.com/i/93897.html
《美人邦》BD中英雙字:http://www.dy2018.com/i/93955.html
《激浪青春》BD中英雙字:http://www.dy2018.com/i/93956.html
這個網站里搜的大部分國產電影都有配中英雙字幕的
望及時採納,謝謝
發鏈接百Du可能會吞~~~
6. 求幾部中國人演的英文電影
李小龍 死亡游戲
成龍 尖峰時刻1.2.3
李連傑 《敢死隊1.2》
周潤發《安娜與國王》
李國豪 李小龍兒子 《烏鴉》
劉玉玲 霹靂嬌娃1.2 殺死比爾
楊紫瓊 007明日帝國 巴比倫紀元
周傑倫 青蜂俠
鞏俐 邁阿密風雲
章子怡 藝妓回憶錄 騎士
7. 100部必看英文電影有什麼
《實習生》、《阿甘正傳》、《一夜迷情》、《星際穿越》、《速度與激情6》、《瘋狂動物城》、《遇見你之前》、《如晴天,似雨天》、《房間》、《奇幻森林》
1、《阿甘正傳》是由羅伯特·澤米吉斯執導的電影,由湯姆·漢克斯、羅賓·懷特等人主演,於1994年7月6日在美國上映。
電影改編自美國作家溫斯頓·格盧姆於1986年出版的同名小說,描繪了先天智障的小鎮男孩福瑞斯特·甘自強不息,最終「傻人有傻福」地得到上天眷顧,在多個領域創造奇跡的勵志故事。電影上映後,於1995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導演獎等6項大獎。
8. 都有那些中國電視劇有英文版的
電影有:
卧虎藏龍
、我的父親母親、
霸王別姬
集結號
非誠勿擾2
英雄豪傑蘇乞兒
陽光燦爛的日子、愛情麻辣燙
電視劇:
還珠格格、甄嬛傳、琅琊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