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影劇本的標准格式 舉例說明
小說 去掉旁白,加劇情!!
例子不用舉了,身邊所有電視劇的劇本都是這樣!
B. 劇本的標准格式是什麼
分景劇本:
分景劇本,常用於電視劇本的創作,電影也可用,不過電影較短,用分鏡劇本更能突出電影劇本的直觀感。
主要的分景(分場景)劇本是下方這樣的格式:
1、開頭
第 幾 集(幕)
主要有以下兩種場次開頭。
第幾場(幕), 地點,時間,人物。
如:第一場,小湖邊,晨,張穎、王靜
場(幕)次號,外景/內景與室內/室外,地點,時間
如:23-1(有時把一場分若干個小場,有時不分),外,武當山玄岳門,日
2、景象
該場景外貌與人物所在,可介紹,也可不介紹,根據情況做決定,如需介紹,簡單的以畫面形象說明即可。
3、動作
動作說明,在大陸早期許多用三角形,在動作前加三角形,後來流傳到了港台,港台許多劇本也用三角形。大陸,有用中括弧,也有用大括弧,有時候也不添加符號,直接在相應的位置。
動作說明的位置可以在人物對白之上,也可以在人物對白之下,看人物講話的先後。
4、對白
對白主要有間斷性對白與連續性對白。人物的表情、視角等提示可用括弧表示。
間斷性對白:
如:
方可可(有點不樂):抱不動也要抱。
化雨:呵呵,好,可可說要抱多久就抱多久。
方可可(得意):這還差不多。
嬸嬸:可可,這么大人了,怎麼還像個孩子一樣,你哥都抱不動了還不下來。
連續性對白:
如:
方可可(不樂意):知道了。(小聲嘀咕)啰嗦。
化雨(對嬸嬸):沒事。(對方可可)剛才沒發現,可可都長的和我差不多高了,估計以後就變成可可保護我了。
(2)有哪些標准劇本的電影擴展閱讀:
分類:
按照應用范圍,可分為:話劇劇本,電影劇本,電視劇劇本,動畫劇本,微電影劇本,微動漫劇本,小說劇本,相聲劇本,小品劇本等。
按劇本題材,又可分為喜劇、悲劇、歷史劇、家庭倫理劇、驚悚劇等等。
還有一種劇本主要追求文學性,不以演出為目的,或者不適合演出,動作性不夠。被成為"案頭劇""書齋劇".歐洲19世紀的許多浪漫主義詩人和作家創作過很多這種戲劇形式的詩歌,但只能提供閱讀,不適合上演。
所以在戲劇創作中,劇作家要懂得舞台和表演,應該在劇本的創作中處理好劇本的文學性和舞台性。因為戲劇演出才是最終目的。沒有演出和觀眾的戲劇談不上是戲劇。
C. 一個標準的電影劇組包含哪些成員
前期後期以及加上拍攝期間的人員,正常的話也是一兩百人至少。
製片
也有的監制實際是給新晉導演提供保障的,包括經驗、人脈、資金等,實際就是解決麻煩的人。
其實製片人和監制都來源於英文單詞:procer,在香港監制就是製片人,只不過大陸電影行業起步晚,相關標准不完善,專業人才不齊備,才有了現在製片人和監制的區分,所以他們的職責既有交叉也有不同。
導演
這個不難理解,就是影片拍攝的leader,組織不同專業的創作人員和技術人員,共同生產出高質量的影片。
在國外,導演只對藝術負責,把劇本用自己的理解付諸於拍攝,成為影像。但在國內,導演往往是攝制組甚至是劇組的老大。(攝制組是劇組中的一個工種單位)
執行導演
指在有兩名導演共同指導的情況下,負責具體導演工作的人。
打個比方,總導演是軍委主席,負責戰略構想,執行導演是總參謀長,負責將戰略意圖變為現實以及具體戰術的執行。
副導演
還是那句話,誰都有管不過來的事兒,導演也一樣,於是就是了副導演,專門負責某一領域內的工作,比如選角副導演,這是個吃香的工作。
編劇
顧名思義,劇本的創作者。
在國外,編劇是權利很大的,可以決定角色走向,導演要根據編劇的意圖來。我們看的美劇,很多都是拍一集播一集,邊寫邊拍。這樣可以很好的參考市場反響和觀眾意見,所以為什麼美劇好看,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主角還能活幾集,比如《權力的游戲》。
但在國內,劇本要全部寫完過審,片子拍完也要過審,導演權利往往至高無上。
當然一個劇組的組成還不止以上的人員,還有很多人。
D. 請高手給我發一個標準的電影劇本格式。
劇本跟小說不同,切忌以寫小說的手法來寫劇本。小說除了寫出畫面外,還要包括內心描述及各種修辭手法。而劇本只是用文字來表達一連串的畫面,所以劇本用簡單的文字就夠了。
基本格式
(1) 首先要寫出時、景、人
(2) 在描寫情態時,先用△(三角式)符號放在前面。
(3) 對白是頂格寫出人物簡稱,然後加上∶(冒號)。劇本跟小說不同,劇本的對白不需用引號。
小說的對象是讀者,但劇本的對象並不是觀眾。劇本是寫給編導、導演及演員看的,所以編劇寫劇本時都會用上些術語。這主要是為了讓導演及演員易於理解編劇所聯想的圖畫,提供拍攝畫面的影象意念讓編導及導演參考。
一般術語∶
遠景(WIDE SHOT)∶多用來交代周圍的環境。
特寫(CLOSE UP)∶使觀眾仔細看清楚某人或某物,並將周圍環境完全排擠出畫面。
跳離鏡頭(CUT SHOT)∶使觀眾的注意力跳離主要動作一段短時間,接到另一個鏡頭。
溶(DISSOLUE)∶將淡入和淡出結合,使前一影像疊在後一影像上。
拉近鏡(ZOON IN)∶將原來中景或遠景的鏡頭,突然快速變焦距,變為大特寫或普通特寫。
接開鏡(ZOON OUT)∶由大特寫或中景特寫,突然變回中景或遠景。
E. 有哪些中國經典電影橋段的劇本
中國經典電影橋段的劇本,比如說朱茵眨眼,還有趙敏回頭,這些都是比較經典的橋段,並且現在人們已經把這些視頻流傳到各個網上,人們也都非常喜歡看,主要是他們的長相也非常的不錯,並且非常的經典,現在已經很少有這樣的演技出現了,所以說,這些都屬於中國比較經典的橋段。
F. 標准電影劇本 參考
http://hi..com/%E5%BF%83%E9%9D%99%E7%94%B1%E7%94%9F
G. 一個標準的電影劇組包含哪些成員
1.導演組:導演、副導演、執行導演、場記。
2.製片組:製片主任、現場製片、生活製片、外聯製片、監制、統籌、財務。
3.劇務組:劇務主任、劇務助理、劇務。
4..攝影組:攝影指導、攝影師、副攝影師、攝影助理、機械員、燈光師、燈光助理。
5.美工組:總美術師、副美術師、美術助理及服裝、道具、化妝等小組。
6.錄音組:設錄音師和錄音員。
(7)有哪些標准劇本的電影擴展閱讀
相關背景:
導演是製作影視作品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是用演員表達自己思想的人。是把影視文學劇本搬上熒屏的總負責人。
作為影視創作中各種藝術元素的綜合者,導演的任務是:組織和團結劇組內所有的創作人員和技術人員和演出人員,發揮他們的才能,使眾人的創造性勞動融為一體。
製片主任和製片人是僱傭關系,製片主任代表製片人行使影視作品生產期間的行政管理權利。他的職責主要是八個字督促、檢查、指導、協調。他要調動和安排好製片班子的工作,發揮各部門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劇組
H. 電影劇本的完整格式和一個電影的劇本
電影劇本有文學劇本、分場景劇本與分鏡頭劇本三種。
如果是文學劇本下面有個例子:
《刺客》1
破舊安靜的廠區,雜草叢生。
幾雙穿著黑色特戰服的腿急速跑過。
十幾名特警隊員全副武裝,快速滲透進入廠區。
帶隊的是一個年輕的女孩,她把長發紮成馬尾巴,穿著便裝和黑色的防彈衣,拿著微型沖鋒槍跑在最前面,警官胸卡在防彈衣上晃悠。她叫肖琳琳,是重案大隊的組長,26歲。如果不是這身裝束和嚴肅的表情,她和街上靚麗時尚女孩沒有什麼區別。
跟在她後面的除了特警隊員,還有她的助手小庄。
特警隊員分成幾組,迅速進入車間。
車間里,肖琳琳帶領特警隊員進行全方位立體搜索。
諾大的車間里,特警隊員如黑色的溪流般無聲的滲透進去。
肖琳琳來到車間值班室門前,閃到一邊,做個手勢。小庄一腳踹開門,肖琳琳沖了進去。
肖琳琳緊張的表情慢慢變得無奈,她的槍口垂下站起來。
小庄進來,他也呆在門口。
一具男人的屍體躺在值班室的地板上,額頭一個彈洞。他的身體上面有一塊木板寫著:「內奸的下場」。
肖琳琳黯然的:「收隊。」
黃昏,公安局重案大隊辦公室。
段隊火冒三丈:「你是怎麼搞得?啊?我跟你說過多少次了,一定要注意線人的安全,有危險的話就是案子往後拖也要保護線人!那是人命啊!何況還是對我們作出過重大貢獻的線人!你為什麼要和他聯系?啊?」
肖琳琳不吱聲。
小庄:「段隊,是3號給肖組打的電話要求見面,說有重大線索。我們就……」
段隊一拍桌子:「屁話!他要見面你就見啊?為什麼不動動腦子想想現在是什麼局面?他是我們唯一的線索,不是萬無一失絕對沒有暴露的必要!就是要暴露也一定要保證他的安全!這下怎麼辦?案子完不了說,你讓我們怎麼對人家的家人交代?他還有老婆孩子,你們想過沒有?我跟你們說過多少次,我們是警察,就是犧牲了也是烈士,也是我們的榮譽;線人呢?你能給他什麼?你們把我的話當成什麼了?」
肖琳琳:「段隊,是我工作中的失誤。」
段隊:「不是失誤!是錯誤!你明白嗎?!你出去吧,給我寫個深刻的檢查,明天給我交上來!這個案子你們組不要管了,跟二組辦個交接,全給我停職檢查!」
肖琳琳和小庄灰著臉走了出去。
段隊嘆口氣,坐下來,琢磨著,拿起電話。
肖琳琳和小庄和來往的警察無精打採的打著招呼。
小庄埋怨著:「段隊至於嗎?不就是死了個線人嗎?又不是我們要和他見面的?」
肖琳琳站在自己的車前:「你這話就不對了,線人也是為咱們犧牲的。而且,你知道這個線人是什麼人嗎?是段隊當警察抓的第一個人,那時候他還是因為偷了幾百塊錢給老娘看病了。段隊給他求情,才判了保外就醫,後來就成了朋友。他是自願給段隊當內線的,十幾年了,和兄弟一樣親。很多大案子都是他的情報才破案的。」
小庄:「啊?我怎麼不知道?」
肖琳琳:「他一直是段隊親自掌握的特情。這回段隊把關系給我的時候反復叮囑過,這事兒要保密。他已經在黑道滾打十幾年,要是讓那些人知道他和段隊的關系,全家老小都得遭殃。這事兒歸根到底是我錯了,光為了案子有個著落,忽視了線人的安全。我也見過他的家人,真不知道怎麼跟他們開口。」
小庄:「你准備怎麼辦?」
肖琳琳:「案子線索斷了,挨板子唄!回頭我去看看他家人,看還能作點什麼。」
小庄:「我勸你還是算了,他老婆孩子還不把你吃了?!早點休息休息吧,這段時間你也夠累了。」
肖琳琳苦笑,打開車門上車:「我走了啊!」
小庄:「哎!」
肖琳琳探出頭:「說?」
小庄:「明天晚上有齊秦的演唱會,一個朋友給了兩張票,你有時間嗎?咱們一塊去?」
肖琳琳想想,笑:「算了吧,我這段時間估計就不出門了。預審科的小汪不是一直約你嗎,你就回報一次唄!我走了!」她關上車門,啟動汽車走了。
小庄有些失落,愣愣站在原地。
如果說分場景劇本,下面也有個例子:
《雲水謠》第35—40景:
36 內景 米倉 夜
陳秋水把空米袋和苫布等能墊的東西都抓過來,疊好之後墊到對方木墩上。
陳秋水(體貼):以後也別大意……關節不能受潮。
王碧雲(抓住他的手):安安靜靜的生活不好嗎?為什麼要做一個叛逆者?
陳秋水:……想讓更多的人過上更有尊嚴的生活……(笑)一句話說不清楚。
王碧雲:你相信會有更美好的生活嗎?
陳秋水:當然!我堅信!
王碧雲:秋水……看著我。
陳秋水:嗯?
王碧雲(英文):當我們年輕的時候……
陳秋水(英文):……在一個五月的美麗的早晨……
王碧雲(英文):你說過,你愛我……(輕聲)你愛我……
倆人凝視,彼此在瞬間被擊中了。王碧雲撫摸他受傷的下巴,嘴唇漸漸靠攏,終於羞澀而甜蜜地吻在了一起,並迅速陷入激情的漩渦,瘋狂得似乎要沖毀一切羈絆。不知是誰碰掉了水閘的木栓,水車嘎吱嘎吱地轉起來,倆人無動於衷。當木杵在石臼里發出第一聲巨響,陳秋水才猛然醒悟,撲過去慌亂地尋找閘栓,好不容易把水車停住,已經晚了。
徐鳳娘(畫外音):秋水。
陳秋水(嗓音顫抖):哎……
徐鳳娘(畫外音):跟炳岩阿伯說過了,明天用他的牛車。
陳秋水:知道了。
徐鳳娘(畫外音):客人的床鋪好了,請她過來休息吧。
陳秋水:哎……
米倉里的兩個人近乎窒息,解脫似地長長地呼了一口氣。
37 外景 村口 晨 小雨
牛車碾著泥濘的車轍前行。陳秋水和王碧雲臉朝後坐在車上,蒙著一塊黃顏色的桐油雨布。母親打著傘,在十幾米開外跟著往前走,鞋在積水裡踩濕了也顧不得。
陳秋水:媽媽!回去吧!
母親不說話,過一會兒便用力擺擺手,直勾勾的目光里含了無限叮嚀和牽掛。陳秋水站起來,揮舞手臂,向母親告別。
陳秋水:媽媽!回去吧!媽媽!保重身體!再見!雨下大了,您快回去吧!
母親終於放慢了腳步,站在一棵橄欖樹旁不動了。她孤獨的身影在朦朧的雨霧中漸漸遠去,成了告別者心頭永恆的痛楚。
38 外景 稻田 日 小雨
陳秋水背著王碧雲穿越稻田中的小路,精神抖擻地唱著一首在當時非常忌諱的蘇聯革命歌曲。王碧雲撐著雨布,靜靜地伏在戀人背上,用嘴唇觸碰他的頭發。遠處傳來小火車高亢的鳴笛聲。
39 外景 鐵道線 日
蒸汽小火車的十幾節車廂拉滿甘蔗,沿著曲折的山麓賓士。陳秋水在高高的甘蔗垛上迎風而立,胸膛赤裸,襯衣像旗幟一樣在身後飄揚。王碧雲裹著雨布跪在他腿邊,緊緊抱住他,膽怯而又興奮。陳秋水仰天長嘯。
陳秋水:嗚——嗚!
車頭卷著濃煙沖進了隧道。在黑暗撲來的瞬間,響起猛烈的槍聲。
40 外景 坡道 夜
空無一人。遠遠近近斷斷續續的槍聲。
至於分鏡頭劇本,一般為導演或編劇所寫,在拍攝之前把每個鏡頭計劃在內,要求較高,至於初學者完全沒必要學習,況且學寫分鏡頭劇本的前提是你要掌握電影鏡頭的運用,知道什麼是長鏡頭,什麼是全景、中景鏡頭,及升格、降格鏡頭等,要學的東西太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這里就不舉例了。
I. 經典的電影劇本有哪些
活著,無間道,霸王別姬,低俗小說,兩桿大煙槍,先舉例這些
這幾部電影都是在當時靠著極其優秀的劇本,博得了滿堂喝彩。相比後兩者,前三者的演員演技也是極高,與劇本互相成就。而後兩者的劇本則是在當時的年代,為後世的各界作品,比如小說,動畫,電影等等、開創了新的敘事手法。
J. 一部完整的電影劇本有多少字
一部完整的電影劇本有多少字是沒有絕對標準的。
西方主流劇本創作理論認為,一個標准電影劇本的篇幅大約有120頁(英文),或長兩個小時。不論你的劇本全用對話、全用描寫,或兩者兼有之,均可按一分鍾一頁來計算。規矩是不變的——電影劇本中的一頁等於銀幕時間一分鍾。
第一幕是開端,可看成建置(setup)部分,這是因為你要用30頁左右的稿紙去建置(確定)你的故事。如果你去看電影,你時常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做出判斷——你是否喜愛這部影片。你應該及時地抓住你的讀者。
你應該用大約十頁的篇幅來讓讀者明白誰是你的主要人物,什麼是故事的前提,故事的情境是什麼。(中文劇本一頁相當於英文劇本兩頁)
(10)有哪些標准劇本的電影擴展閱讀:
影視劇本的文體構造:
影視劇本文體在結構形式上的特點,即章法特徵。具體說,就是鏡頭(場面、段落)與蒙太奇的體現和設計。
較規范的影視劇本,其結構形式大都以場面為敘述單元,通過蒙太奇方式連結成篇;每一個場面,又由一個或數個鏡頭組成,而鏡頭與鏡頭之間,也是通過蒙太奇聯絡。
有人認為,鏡頭與蒙太奇之類是導演掌握的事,編劇可以不管,這種看法是完全錯誤的。其實影視創作是一個完整的不可分割的系統工程,根本不存在完全獨立的創作階段。
鏡頭、蒙太奇是影視創作的不可或缺的特定表現手段,無論編劇、導演、剪輯師,他們雖分頭工作(很多時候,也有其中兩者、甚至三者集於一身的),但其創作卻是相輔相成,可謂「和則俱榮,分則兩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