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宮崎駿動畫影片的主要風格是什麼,簡潔表達出來請舉個例子
1、理想化的人物 2、戲劇化的情節 3、夢幻般的生活 在人物塑造上,宮崎駿同樣會套用一些「模式」。 一是感情至上。對於動畫中的主角甚至重要的配角而言,「最重要的」往往是某個所愛的人,而絕非金錢和名譽。在動畫里,世界是單純的,《側耳傾聽》里有的只是月島霞和聖思兩人的交往,並沒有什麼其它。 二是在動畫作品比較注重於發掘人物的內心世界,在那個世界裡沒有絕對的「壞人」,《天空之城》裏海盜老婆婆一開始是以凶惡的形象出現的,可在後來,給男女主角很大幫助的恰是這個海盜老婆婆。 三是主角多是純真、樂觀的男孩和女孩,他們都是善良、積極、百折不撓的。《風之谷》、《天空之城》、《魔女宅急便》、《龍貓》、《側耳傾聽》、《貓的報恩》等作品都是這樣。 四是普通人最幸福,平凡人一般渴望超力量,但得到力量之後往往並不感到幸福。而那些與眾不同的人,比如擁有超能力或高貴身份的人都總是渴望普通人的生活。《天空之城》里希達是傳說中勒普泰島的王族後裔,她擁有神奇力量的飛行石,可就是這塊不平凡的石頭讓她歷經磨難。 宮崎駿是一位將動畫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他改變了人們對動畫電影的種種狹隘認識以及兒童是動畫主要觀眾的固有觀念定位。他的作品跨越了觀眾層次和年齡的區別。宮崎駿充分發揮了動畫電影形式的特性,創造出神奇而豐富的想像空間,同時又賦予作品深刻的思想主題,從而使他的作品具有了極強的觀賞性,並展示出他對各種社會現實問題的思考。
Ⅱ 為什麼宮崎駿的電影裡面的房子是西方的還有為什麼裡面有英語
東西方文化結合的國家
Ⅲ 宮崎駿的所有動畫電影中體現了什麼
宮崎駿本人多次表達反戰主張,他的作品始終秉承著感人的故事、溫暖的畫風以及反戰和平思想(中國日報評)。宮崎駿對電影情節的構思,一方面反映了他自身的歷史認識與現實思考;另一方面,也代言了一部分戰前出生的日本人對於歷史問題的負疚感,以及希望歷史問題早日得到解決的願望(作家秦剛評)
或許宮崎駿這樣做的目的在於:他明白要想讓世人警醒,那他的語言反而要溫和,因為過分刺耳的吶喊有時會讓脆弱的人類掩起耳朵。其次,他完美的把握了現實和想像的平衡,他讓人知道想像世界的美好,一切如天花亂墜。看他的作品,就好像在人類狹窄的後腦上開了一扇廣闊的天窗,讓人不由自主的相信夢想的力量,因為夢想的存在是藉以人與神比肩的理由。從開始到現在的所有作品,宮崎駿思想是一以貫之且辯證發展著的,他的世界觀,歷史觀,人生觀和藝術觀都有著明晰的脈絡,最終都為了構建那個完美的宮崎駿世界而努力(第十放映室評)
Ⅳ 宮崎駿的電影風格是什麼樣的
宮崎駿創作的影片背景的畫風始終是清新浪漫的,總有一種能讓人想要回歸自然的感覺。尤其是影片中出現的天空背景,給人以廣闊無垠的感覺,使人不禁生出一種遐想,似乎想要到那背景中去尋找遠離城市污濁空氣的清新中,去感受自然之美。大片大片的潔白雲朵如棉花糖般,柔軟而又充滿著幸福和甜蜜的回憶,襯托出片中主人公結局的美好。綠色的掩映下,一個個充滿了生機的世界又重新展現到了我們的面前。這更為影片增添了美感。可以說,只有在宮崎駿的影片中,才能釋放自己許久以來為工作、學習而感到的壓力,重新找到真、善、美,重新找到返璞歸真後的悠然與愜意。
背景的畫風,意味深長而久遠,又同清茶漾出的清香,久久在心中回盪,難以消散。
再從人物形象來說。宮崎駿筆下的人物是全部採用手繪的方式創造出來的。人物(也包括動物)線條簡潔明快,並不復雜,令人看後更覺簡約朴實,貼近生活。
這都表現出宮崎駿對於自然與生活的熱愛,也頗富有意義。
Ⅳ 為什麼宮崎駿的動畫片很多都很歐美化
真正放眼世界胸懷廣闊、兼收並蓄才能成為有價值的人,國家和民族同樣是如此。比如現在我們總是片面極端地強調「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這句話,很容易把人引向狹隘和嘩眾取寵。
其實宮崎駿的畫里有很強烈鮮明的日本本國元素,但是這些本國元素和更廣闊范圍的世界元素很好的結合在一起,既不弱勢也不突兀。這種既謙遜吸納又不自卑狹隘的態度是真正自信的表現和令人尊重的。我覺得他的雜想集全世界都可以接受,既輕松詼諧又有相當的深度,而且歐美的讀者在接受這個作品的同時也會明確意識到這是個日本畫家的作品,這才是既融入世界又不迷失自我的體現,才是真正為本民族贏得驕傲。
相比現在某些國家的人群由於無知和自卑而時刻表現出的狹隘、不接受和扭曲現實和歷史的YY、動輒憤怒、並且把自卑當作自信和驕傲的品行,實在是需要學習和努力的。
Ⅵ 宮崎駿的動畫特點.
特點如下:
1、純凈
他的動畫里充滿了純凈,無論是人物還是背景。他的動畫背景里總是會有藍藍的天空,綠綠的草地,電車,老房子,風車。
2、童真
宮崎駿在動畫中縱情地揮灑自己的想像力,不像很多片子那樣有成人的顧慮或者成人的趣味。
比如《龍貓》里小孩與龍貓們的戲耍,《魔女宅急便》里的自行車螺旋槳情節,騎笤帚起飛要別人吹,這些都是很童真的想像力。
3、民族特性
宮崎駿喜歡突出一些日本民族有的東西,展現日本人的思想特點,雖然這些東西已經不代表現代日本了。
比如說,《千與千尋》這部片子就表現了有日本特色的思維方法和等級觀念。(同樣的東西在多數日本動畫中已經難覓其蹤了)。
作品列表:
1、《少年忍者》;
2、《大沖撞》;
3、《彩虹戰隊羅賓》;
4、《太陽王子霍爾斯的大冒險》;
5、《魔女莎莉》;
6、《天空之城》;
7、《龍貓》;
8、《幽靈公主》;
9、《膠卷咕嚕咕嚕轉》;
10、《懸崖上的金魚公主》。
Ⅶ 宮崎駿的哪些作品中體現「反戰」元素
樓上的
《哈爾的移動城堡》和《紅豬》是比較明顯的反戰題材電影
《再見螢火蟲》雖然主題是反戰,但是它不是宮崎駿的作品
《風之谷》更傾向於對人與自然的關系的探討
Ⅷ 宮崎駿動漫影片的主要風格
有很多人認為宮崎駿的風格是多變的,遊走於懸幻之間。
鄙人看過了宮崎駿的許多優秀作品,大致總結出以下幾點:
1.典雅。。
典型的中世紀歐洲風格,相信大家不會反對這一點吧。從《天空之城》到《哈爾的移動城堡》都有著很隆重的歐式風格,這也許有日本的民族文化崇尚典雅有關。雖然其間夾雜了許多說不清楚的文化風格,但個人認為最突出的,即宮崎駿大師最喜愛的就是崇尚典雅
2.童年。。
當然了,宮崎駿作品裡面的主人公大都是未成年的小孩。這也是他在訴說對童年那純真的嚮往,以《龍貓》為代表吧。
3.愛情。。
說到愛情,我所理解的宮崎駿眼中的愛情就是必須要純潔、真誠。。千尋與白龍之間的愛情也許沒有結果,但他們都非常幸福,雖然都未成年。
4.魔幻。。
這也宮崎駿作品的一大看點,用一些暗示的手法帶領著觀眾的思維。雖然看似矛盾,卻又非常合理,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感受吧?
以上都是個人的一些淺見 ,肯定會有不全面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討論、指教。
不過,宮崎駿的確稱得上一位無可比擬的大師。
Ⅸ 為什麼宮崎駿的動漫每部或整部里都有歐美元素
我認為它的所有作品都不是アニメ,而是Cartoon。我根本就不屑於承認動漫這個詞,這簡直就是侮辱這一神聖的產業。アニメ與Cartoon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藝術形式,無法比較,盡管所有的翻譯都把它們作為同一種東西來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