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影梅蘭芳,講的是什麼
每個人都是梅蘭芳!
窗外朔風凜冽,窗內孤燈孤影,電腦旁,孤獨的心靈透過孤獨的的眼神,伴隨著敲擊鍵盤的孤獨的聲音,訴說著別樣的孤獨!
我在回憶《梅蘭芳》,《梅蘭芳》給我的感覺只有兩個字:孤獨!與其說電影從「死別」、「生離」以及「聚散」三個部分展現了梅蘭芳的傳奇一生,不如說電影從「死別」、「生離」以及「聚散」三個部分展現了孤獨的不同內容。
「死別」部分我看的哭了,為十三燕的堅強哭了,為十三燕的固執堅守哭了,為十三燕的悲情凄慘哭了,為十三燕的孤獨堅韌哭了!當十三燕在殘片碎礫,烏煙瘴氣的舞台上,面對著空無一人的戲場依然字正腔圓,身正影直地堅持唱完《定軍山》時,他把他的那份孤獨:生命的孤獨,藝術的孤獨,身份的孤獨,高傲的孤獨,失敗的孤獨,執著的孤獨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了!尊嚴而華麗的轉身註定了十三燕的死,孤獨的死去也許是他最好的歸宿,因為那個特定背景下的沉重是任何人都承擔不起的,更何況是一個把唱戲看的比生命更重要的孤傲老人呢。
「生離」部分梅蘭芳和孟小冬的愛情折射出的孤獨更顯細膩。孤獨之於愛,到底是輕落在那一淼晶瑩花瓣上的露珠那般不棄不離,還是劃破天際的流星,永遠只能是奢望?梅蘭芳和孟小冬的愛情雖然在責任,事業,無奈的壓力下夭折了,但留存在梅蘭芳心裡的那份美麗也同樣在我們的心底開放出了冬日裡的溫暖之花。孤獨,雖然脆弱,但未嘗不是一種美麗。守得住的孤獨是純粹,守不住的孤獨也無罪,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這種孤獨,不管是靈魂里的,骨子裡的,還是停留在皮膚表層里,像煙花一樣稍瞬即逝的。
「聚散」部分的孤獨略顯沉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苦難讓一個唱戲的「女子」來承受,這本身就是份孤獨。影片中幾個鏡頭令我心酸,一個是陳紅扮演的福芝芳在鐵門外焦急地等待梅蘭芳從日軍那裡出來的那份濃濃的牽掛,一個是梅蘭芳在上海演出被國人誤解,家中玻璃被石塊打碎的那種無奈的隱忍,一個是抗戰勝利後梅蘭芳對跟在他後面的人說「謝謝大家,別再跟著了,我要開始扮戲了」後的那種無言的沉重。
有人說《梅蘭芳》是陳凱歌的回歸。他找尋回了屬於自己的那份孤獨,沒有再一次迷失在人雲亦雲的商業大潮中,所以他成功了。
有人說《梅蘭芳》是黎明的回歸。「我告訴你,我不演梅蘭芳,我就是梅蘭芳!」黎明,沒落的明星,也在《梅蘭芳》中找尋到了自己的影子。孤獨了十多年,承受了十多年,堅守了十多年,終於在孤獨中又一次找回了自己!
也有人說《梅蘭芳》是孫紅雷的回歸。「六哥我是干凈的。」沉浸在《梅蘭芳》中的孫紅雷久久不能解脫,在劇中辭掉公務員工作,試圖洗脫流言的那句台詞本來就在世風低俗的今日就頗顯扎耳,如今又讓紅雷兄把「干凈說」帶到了當今娛樂風暴的漩渦中,能不孤獨嗎?孫紅雷的男人性格又回來了!
其實,何止他們,每個人都是梅蘭芳!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份孤獨!
㈡ 關於梅蘭芳的電影有哪些
黎明的《梅蘭芳》、梅蘭芳京劇電影《游園驚夢》、2014《梅蘭芳華》紀梅演出
㈢ 梅蘭芳演的電影有哪些
面積
㈣ 梅蘭芳電影有那些
梅蘭芳的電影太多了你可以查一下關於梅蘭芳的一些詳細資料他和劉德華周潤發成龍等等都拍過一系列的電影
㈤ 梅蘭芳演的電影
梅蘭芳出身於梨園世家,8歲學戲,9歲拜吳菱仙為師學青衣,10歲登台。後又求教於秦稚芬和胡二庚學花旦。1915年4月至1916年9月,新排演了《宦海潮》《牢獄鴛鴦》《思凡》等11出戲。於1949年前先後赴日本、美國、蘇聯演出,並榮獲美國波莫納學院和南加州大學的榮譽文學博士學位。1950年任中國京劇院院長、1951年,任中國戲曲研究院院長,1953年,任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1年8月8日,梅蘭芳因病在北京病逝。享年67歲。
梅蘭芳在50餘年的舞台生活中,發展和提高了京劇旦腳的演唱和表演藝術,形成一個具有獨特風格的藝術流派,世稱「梅派」。其代表作有《貴妃醉酒》《天女散花》《宇宙鋒》《打漁殺家》等,並先後培養、教授學生100多人。
㈥ [梅蘭芳]這部電影有那些演員
黎明飾梅蘭芳
王學圻飾譚鑫培
孫紅雷飾齊如山
陳紅福飾芝芳
章子怡飾孟小冬
馮遠征飾王蕙芳
㈦ 電影《梅蘭芳》
戲名《四郎探母·坐宮》
唱詞:「一見公主盜令箭,不由本宮喜心間,站立宮門叫小番,備爺的戰馬爺好過關。」
專門為你又看一邊《梅》,該獎勵我哦~~
㈧ 關於電影〈梅蘭芳〉
怎麼又是你。。。
1。所謂的開始鼓掌是京劇的傳統,從門里出來的人物會有一個亮相,叫好兒是給人物的亮相喝彩的,有一個細節你應該注意,邱如白正要鼓掌喝彩,突然發現沒人鼓掌,隨後意識到是在國外,才回過神來,就說明人家不懂京劇的這種傳統,自然也就不知道該在這個時侯鼓掌
2外國人當然聽不懂京劇,陳凱歌就是想告訴觀眾,在那個年代,即使語言不通,但梅蘭芳出神入化的表演已經打動了每一個人,根本用不著什麼介紹。
㈨ 梅蘭芳 電影
梅的劇目有《穆柯寨》|《一縷麻》
十三燕的《四郎探母》《賣馬》《定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