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大全 > 民國電影雜志有哪些

民國電影雜志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1-08-01 23:55:06

❶ 國內有哪些比較有名的電影期刊雜志

看電影

《看電影》是以學刊轉型的雜志的成功代表。其前身是電影理論雜志《電影作品》,原刊物極具藝術性和風格,但是也由於太小眾,幾年前開始「變臉」,利用封面設計巧妙淡化「作品」二字,凸顯「看電影」,內容上迎合、滿足DVD碟友的需求,以國外最新的碟片資訊、超級碟蟲的影評、鮮艷清晰的海報和劇照,幫助碟友淘碟、讀碟、品碟。與廣大影迷形成了十分良好的交流。
該雜志經常能采訪到電影界重量級的人物和重要的電影事件。
《看電影》為旬刊,全銅版紙彩色印刷,品牌廣告連篇累牘,在報攤上暢銷,被譽為「中國影迷第一刊」。每月發行的三本刊物中,兩本普通版,每月5日和15日發行,12.8元/本;一本看電影午夜場,每月30日發行,16元/本,集中推出電影的各類專題。
總體來說,《看電影》是份很大眾也很出色的電影雜志。

PS:普通版主要介紹一些當下熱門影片 一些即將上映的大片 還有一些影視資訊
午夜場則著重介紹一些老片 每集都有一些很好的策劃-如《法國新浪潮500部電影》
雖然環球影幕也是很受歡迎的雜志 但是我感覺還是看電影的評論寫得更好 有深度也有一些新鮮的見解

❷ 民國時期的主要報紙有哪些

1、《進步日報》

《進步日報》 於1949年2月27日在解放後的天津創刊,是解放區新創辦的第一份民營的報紙,她的前身是天津《大公報》。《進步日報》經理是徐盈(後為孟秋江) ,總編輯是宦鄉(後為張琴南) ,主筆楊剛,副總編輯有李純青、李光詔、趙恩源等,該報為宣傳黨的路線政策,在知識界、工商界中發揮了某種特殊的作用。

該報出版了三年零十個月, 共1400號,於1952年12月31日停刊, 與上海《大公報》合並,於1953年1月1日起改稱《大公報》在天津出版,成為一張以財經、國際宣傳為重點的全國性綜合類報紙。1956年10月1日起, 該報又遷往北京出版,於1966年9月10日停刊,並且升格為中央一級的、全國性大報。

2、《救亡日報》

《救亡日報》,抗日戰爭時期報紙。1937年8月24日在上海創刊,上海市文化界救亡協會主辦。創辦時,經國民黨和共產黨協商,由雙方派出人員並共同提供經費。郭沫若任社長,夏衍任總編輯。內容側重文藝,以多種形式宣傳抗日救亡,介紹前線戰況。

同年11月22日停刊。1938年1月1日在廣州復刊,10月21日廣州淪陷後停刊。1939年1月10日在桂林復刊,1941年2月28日被國民黨勒令停刊。抗日戰爭勝利後,於1945年10月10日改名為《建國日報》在上海復刊,12天後再度被國民黨封閉。

3、《中央日報》

《中央日報》是中國國民黨機關報,於1928年2月1日由中國國民黨中央創刊於上海,一年後遷至於南京。報社采總編輯制,社長由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長兼。主要為台灣地區。港、澳及美、歐華僑華人社區亦有發行。該報現編有國際版向海外發行,每期2張8個版。

4、《救國日報》 1920年9月創刊於三原。主辦人楊憾塵。當時正值全國人民反對日本帝國主義者侵佔山東半島風起雲涌之際,人民愛國運動達到高潮,楊本人又善於講演,到外宣傳鼓動,不斷在報端寫文章,呼籲同胞奮起自救,影響極大。後因發表言論,批評軍人的不法行為,楊憾塵被馮子明暗殺,該報遂停刊。

5、《救亡情報》

《救亡情報》是全國抗日救國聯合會的機關報,及時報道了日本侵略者在東北、華北等地的侵略罪行,及民眾請求政府立即對日宣戰、停止內戰一致對外的呼聲。近日,我市著名紅色收藏家陳建昌覓得這份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的珍貴歷史資料。

《救亡情報》自發刊以來的所有報紙的合訂本,該冊由紅旗出版社於解放初裝訂,天藍色封面。據了解,《救亡情報》是全國抗日救國聯合會的機關報,1936年5月6日創刊,同年12月25日停刊。

這份刊物僅歷時7個多月,出刊30期。該報的報名是由當時已97歲高齡的馬相伯所題。馬相伯是上海震旦公學、復旦大學創始人,我國近代史上傑出的教育家和愛國人士,全國各界抗日救國會領袖之一。

❸ 民國電影有哪些

大魔術師、綉花鞋、消失的子彈、大上海、辛亥革命、面紗、霍元甲、雲水謠、龍城正月、新上海灘、天與地、半生緣、義俠勇闖上海灘、川島芳子(梅艷芳主演)、刀馬旦(林青霞主演)、雷雨、夜半歌聲、傾城之戀(周潤發主演)、七十二家房客、一江春水向東流等等,還有好多,大部分都是國內電影出品的,還有一部分是香港公司拍攝的

❹ 民國時期的主流報刊有哪些

誕生於抗日歲月的報紙:《進步日報》、《奮斗日報》、《救國日報》、《正義報》、《救亡情報》、《復興日報》等等;
以「中」字開頭的報紙:《中報》、《中央晚報》、《中國時報》、《中蘇日報》、《中國畫報》、《中國兒童新報》等等;
地域類報紙:《金壇日報》(國民黨元老於佑任題寫報頭》、《澄清日報》(江陰地區,由社會名流葉楚傖題寫報頭)、《蘇北日報》、《北平評論》、《北平老百姓日報》、《上海人報》等等;
專業類報紙:《晶報》(商業信息類)、《品報》(登載小說連載等文藝作品)、《鐵道時報》(孫中山先生長子孫科題寫報頭)、《常識》(文化名人胡適題寫報頭》、《小孩報》、《俗文學》、《戲劇報》、《電影報》、《演藝報》、《總統府公報》。另外,軍事類報紙有:《軍事日報》、《華北解放軍報》、《軍政報》等。
專用上海方言撰文的報紙《奮報》(小開版);以淡紅色粉紙印刷的《幸福報》(顏色與報名及內容吻合)、《世界畫報》(銅版紙印刷)。
上世紀三十年代少數報紙的報頭已採用套紅刊印,如《中報》、《民眾日報》、《新民報》等。極少數還有彩色插頁。有些報紙的文字除了漢字,還有英文、俄文、迴文的,如《東方日報》,正版為漢字,背面則為英文;《實話報》(由蘇軍於抗日戰爭結束後設在我國遼東北島的指揮部主辦)報眉為俄文。
另有幾份日本侵略者佔領我東三省時發行的《滿洲日日新聞》等報紙,文字為漢字、日文間有。
在上述的一些早期報紙中,排版藝術令人折服。發行於民國六年的《鐸聲》報,頭版樣式新穎大膽,給讀者以過目不忘的強烈的視覺沖擊感。
以上介紹的各類報紙,有政府辦的,有機關團體辦的,亦有私人營辦的。重點推介創建於我國清朝的《申報》。
《申報》於1872年4月30日(清同治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由英國商人美查等4人集資1600兩白銀在上海創辦。上海簡稱「滬」,別稱「申」。別稱「申」的原因,是相傳春秋戰國時期,「上海」為楚國春申君黃歇的封邑。美查在上海創辦地方報,由此取名「申報」。有史料記載,《申報》創辦初期好多年,報紙日銷售量僅為600份,然而影響卻十分廣遠。著名報人徐鑄成回憶錄《報海舊聞》中有記載:「《申報》幾乎就是報紙的代名詞,人們包東西時常說『拿張申報紙來包包』。」
《申報》從1872年創刊到1949年停刊,雖然幾易其主,但總體上堅持的策略是「義利兼顧」。1881年,《申報》的發行(銷售)范圍已從城市拓展到鄉鎮,並從本埠擴展到外埠。在北京、天津、南京、蘇州、揚州、寧波等地設分銷處。到1888年,已經發展成為在中國影響最大、銷量最大的新聞類報紙,成為中國官府、民間重要的日常讀物。
據悉,《申報》的辦報方針是,不只為士大夫所賞,亦為工農商賈所通曉。其文字風格講究通俗性和可讀性,社會新聞和論說常常站在平民的立場,而且注重刊登議論時政的論說文。到了1897年,《申報》日銷售量達到萬余份。
我國著名民主人士史量才1912年接辦《申報》。史量才在新聞業務和管理方面作了一系列的改革,引進先進設備,注重廣告業務開拓,到1915年後,《申報》刊登廣告的版面大於新聞版面。1916年《申報》日售1萬4千份,1917年日售2萬份,1922年成為實力雄厚的大報。
在《申報》幾十年的發展歷程中,還產生了一批著名的報人,如著名記者黃遠生、邵飄萍等,都先後應聘擔任《申報》的特別通信記者。
《申報》作為舊中國影響最深遠、銷售量最大、經營時間最長的商業(企業經營)新聞報紙,是大報中的精品。時至今日,《申報》仍有許多寶貴的經驗,值得當代媒體借鑒

❺ 電影類雜志都有哪些

《電影世界》《看電影》《電影文學》《去跟電影旅遊》《電影文學》等

❻ 目前國內有哪些電影雜志

《環球銀幕》、《環球電影世界》、《新電影》、《大眾電影》

❼ 推薦幾本經典的反映民國時期的書籍或電影

張恨水的著作著作列表《傲霜花》
《巴山夜雨》,長篇小說。
《八十一夢》,長篇小說,於1939年12月開始在重慶《新民報》上連載,因政治壓迫而未能寫完。
《白蛇傳》,寫於1954年。
《北雁南飛》
《別有天地》
《沖鋒》,長篇小說,寫於1938年。
《春明外史》,長篇小說,於1924年連載於《世界晚報》的副刊《夜光》。
《春明新史》,長篇小說,寫於1928年。
《大江東去》,長篇小說。
《丹鳳街》,長篇小說。
《瘋狂》,長篇小說,寫於1938年。
《鳳求凰》,長篇小說。
《風雪之夜》
《巷戰之夜》,中篇小說。
《鼓角聲中》,1936年連載於南京《南京人報》副刊《南華經》。
《虎賁萬歲》,軍事小說。
《歡喜冤家》,長篇小說。
《記者外傳》,未完,只完成上半部,長篇小說,1957年10月26日開始在上海《新聞報》上連載。
《剪愁集》
《劍膽琴心》,寫於1928年。
《交際明星》,中篇小說,1926年連載於《世界日報》副刊。
《金粉世家》,長篇小說,1927年2月開始於《世界日報》副刊上連載,歷時5年,約百萬言。
《京城幻影錄》
《荊棘山河》,中篇小說,1926年連載於《世界日報》副刊。
《錦片前程》,寫於1932年。
《舊新娘》,文言短篇小說,寫於1913年。
《孔雀東南飛》,長篇小說,寫於1954年。
《兩都賦》,散文集。
《梁山伯與祝英台》,長篇小說,於1953年8月開始動筆,1954年1月1日開始於香港《大公報》連載。
《綠了芭蕉》,散文集。
《落霞孤鶩》,長篇小說,寫於1930年。
《滿城風雨》
《滿江紅》,長篇小說,寫於1930年。
《梅花劫》,白話短篇小說,寫於1913年。
《美人恩》,長篇小說,寫於1930年。
《孟姜女》
《秘密谷》
《南國相思譜》,長篇小說,1919年開始連載。純粹以言情為主,鴛鴦蝴蝶派小說。
《南遊雜感》,中篇游記,寫於1955年,發表於香港《大公報》。
《牛馬走》,長篇小說,1941年在重慶《新民報》上連載。後來出單行本時,易名為《魍魎世界》。
《偶像》
《平滬通車》
《潛山血》,長篇小說,寫於1939年。
《秦淮世家》,長篇小說,寫於1939年。
《青春之花》,寫於1928年。
《青衫淚》,長篇白話小說,寫於1913年冬。純粹以言情為主,鴛鴦蝴蝶派小說。
《秋江》,寫於1954年。
《熱血之花》,長篇小說。
《如此江山》
《山窗小品》,散文集。
《上下古今談》,雜文集,收錄一千餘篇。
《石頭城外》,長篇小說。
《蜀道難》,長篇小說,寫於1939年。
《水滸別傳》,寫於1932年。
《水滸人物論贊》,古典文學論集。
《水滸新傳》,長篇小說,1940年2月開始於上海《新聞報》上連載。
《斯人記》
《似水流年》,長篇小說。
《歲寒三友》,未完,寫於1947年。
《太平花》,長篇小說,寫於1931年,因東三省淪陷而添入抗戰內容。
《桃花港》,長篇小說,寫於1938年。
《天河配》
《天明寨》
《天上人間》,寫於1928年。
《啼笑姻緣》,長篇小說,1930年開始於上海《新聞報》副刊連載。
《啼笑因緣續集》,長篇小說,寫於1933年。
《彎弓集》,短篇小說集。
《皖江潮》,長篇小說,1921年連載於蕪湖《皖江日報》。
《魍魎世界》(原名《牛馬走》),長篇小說,1941年在重慶《新民報》上連載。後來出單行本時,易名為《魍魎世界》。
《未婚夫》,寫於1919年。
《未婚妻》,中篇小說,寫於1916年。
《我的生活與創作》,長篇自傳,應中央文史館之約寫於1963年。
《我的小說過程》,自傳,1931年1月開始於《上海畫報》連載。
《霧中花》,寫於1947年。
《五子登科》,長篇小說,1947年8月17日於《新民報》上連載。
《西北行》,游記,寫於1956年。
《現代青年》
《小說迷魂游地府記》,1919年連載於上海《民國日報》。
《小西天》,長篇小說,寫於1934年。
《寫作生涯回憶》,自傳,1949年1月1日開始於北平《新民報》連載。
《燕歸來》,長篇小說,寫於1934年。
《楊柳青青》
《夜深沉》,長篇小說。
《一路福星》,未完,寫於1947年。
《藝術之宮》,長篇小說,1935年連載於上海《立報》副刊《花果山》。
《銀漢雙星》,長篇小說。
《游擊隊》,長篇小說,寫於1938年。
《雨淋鈴》,未完,寫於1947年。
《玉枝交》
《戰地斜陽》,短篇小說,1929年發表。
《斬鬼新傳》
《趙玉玲本紀》
《真假寶玉》,1919年連載於上海《民國日報》。
《征途》,長篇小說,寫於1938年。
《紙醉金迷》,長篇小說。
《中原豪俠傳》,1936年連載於南京《南京人報》副刊《南華經》。
《紫玉成煙》,中篇小說,寫於1916年。
《最後關頭》

❽ 民國的電影有哪些

 一、《小城之春》 費穆英年早逝,《小城之春》成為他整個一生探索與追求的巔峰。然而這部影片當時賣座不佳,總體來說影響並不大。在數十年後,它才重新被發現。在一次香港影評人集體推選世界十大名片時,《小城之春》名列第三;在推選的十大中國片中,《小城之春》名列首位;同時也被英國老牌電影雜志《視與聽》846位影評人評為影史TOP250的127名(獲得13票)。

二、《馬路天使》 馬路天使是20世紀30年代中國電影的壓軸之作。新現實主義先驅,風格深沉雋永,節奏明快詼諧,描繪活潑市井生活的偉大的藝術傑作,我國早期社會問題片的集大成者,30年代中國電影藝術發展高峰的標志。一九八三年葡萄牙第十二屆菲格拉達福茲國際電影節評委獎;「中國電影九十年優秀影片」之一。

三、《宋家皇朝》 電影《宋家皇朝》(又名《宋氏三姐妹》)由張婉婷導演,羅啟銳編劇,張曼玉、楊紫瓊、鄔君梅主演,1997年公映。

四、《一江春水向東流》 《一江春水向東流》是將傳統故事《鍘美案》置放於抗日戰爭的背景之下,拍攝的一部典型的家庭倫理片。這個故事看似老套,其實是契合了中國人重視倫常的道德觀念,可以說這樣的故事中國人是百聽不厭、百看不厭的,非常適合拍攝成中國自己的類型片。

五、《夜半歌聲》 《夜半歌聲》是三十年代的一部著名電影,1995年再次翻拍,導演於仁泰在電影情節並未做原則上的改動,只是弱化了原片中強烈的抗爭主題,而著重於描寫藝術和愛情的感染力。

影片中的宋丹平可以說是為張國榮量身打造,他的憂郁、他的俊美、他的多情以及他的歌聲都和張國榮有著許多相似之處。值得一提的是,觀眾不僅能欣賞到張國榮出色的演技,更能在片中聆聽由他創作的三首歌曲。《夜半歌聲》榮獲第3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美術設計、最佳造型設計、最佳剪輯、最佳攝影、最佳音樂、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等多項大獎的提名。

六、《漁光曲》 《漁光曲》是中國電影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代表作品之一,首映於1934年6月14日。是第一部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的中國故事影片,以該片為代表的中國早期左翼電影關注社會底層,將他們凄慘的生活藝術化地展現在世人面前。作為中國最早的有聲影片之一,《漁光曲》上映後頗受歡迎,曾經創造了連續放映84天的記錄,該片同名主題曲也成為傳唱大街小巷的流行歌曲。

七、《風雲兒女》 中國著名電影《風雲兒女》,以宣傳抗日救亡為主題,由著名電影藝術家田漢、夏衍、許幸之為編劇導演。上海電通影片公司拍攝。其主題歌《義勇軍進行曲》,由田漢作詞,人民音樂家聶耳作曲,後被正式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八、《激流三部曲》 《激流三部曲》是現代著名作家巴金的代表作。在巴金眾多的小說中,由《家》、《春》、《秋》三部長篇組成的《激流三部曲》(巴金:《激流》的第四部《群》,所述的不再是高家的故事了),是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一部巨制。

《激流三部曲》是20世紀20年代初中國社會變動的一份珍貴的藝術記錄。作為向封建勢力討還血債的檄文和鼓舞青年掌握自己命運的號角,它對於三、四十年代許多知識青年沖出舊家庭的藩籬,走向革命,起到啟蒙的作用。直到今天,它仍激動著許多中國的和外國的青年的心。

九、《不了情》 《不了情》張愛玲的言情故事,劉瓊、陳燕燕的男女情事,當年大上海典型的「小資情調」,劇情纏綿悱測,堪稱文藝類型片的代表作品。後來,還有發展到香港的同類片名和不同內容的一種無限延續。

十、《桃花泣血記》 《桃花泣血記》1931,聯華公司出品,卜萬蒼導演。著名金童玉女金焰和阮玲玉聯袂出演,卜萬蒼浪漫悲情風格的代表作品。

❾ 民國期刊有哪些

民國時期主流期刊有
(東方日報)(中報)(申報)
(中國時報)(擇聲)(演繹報)
等等很多期刊分為不同類。

閱讀全文

與民國電影雜志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成龍黃子韜演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740
蘋果手機電影怎麼在電腦播放器 瀏覽:343
保羅主演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188
如何在視頻里播放電影 瀏覽:266
李光潔別送我什麼電影 瀏覽:695
特別好看中國動漫電影 瀏覽:999
墊底英雄電影有哪些在戰隊 瀏覽:961
透明城電影免費 瀏覽:532
舒淇和楊穎合作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631
為什麼漫威之前是派拉蒙電影公司 瀏覽:293
1g的電影要多少流量 瀏覽:157
pr怎麼添加電影片頭效果 瀏覽:332
美女與野獸動畫電影中文版免費 瀏覽:868
如何把資料電影刪除 瀏覽:734
有一個類似男超體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666
虎牙直播看電影能賺多少 瀏覽:130
好萊塢美女明星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6
十步追蹤電影最後怎麼了 瀏覽:719
小李子的電影有哪些電影 瀏覽:989
溫暖的抱抱電影票房多少了 瀏覽: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