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國內有哪些明星成功進入到了好萊塢
說起電影,那對演員來說,最重要的就是進入美國的好萊塢!
那麼!中國有哪些明星進入過呢?
首先,我們肯定會想起國際動作巨星成龍大哥!成龍大哥在1995年憑借《紅番區》成功打入好萊塢。三年後,也就是1998年。成龍大哥又用《尖峰時刻》系列電影,穩定了在好萊塢的地位。我們90 00都是從小看著成龍大哥的電影長大的,相信有很多人都喜歡成龍吧!
當然!中國肯定不止這幾個明星進入過好萊塢!還有洪金寶、章子怡等等。
Ⅱ 中國的國際明星有哪些
李小龍世界公認的
李連傑的資料記載為2003被公國際一線明星
周潤發在美國發展過走上好萊塢,但是在歐洲沒影響力,外國娛樂圈對功夫感興趣這是一點,再加上李連傑用生命拼搏走到巔峰人物之一沒有爭議的
成龍在歐洲戲路當時也很廣,有一定的影響
周星馳選擇與眾不同指導經典電影,電影票房大賣記錄直至到2016無人能超過,現在養老階段的他覺得應該享受不做演員自己要導演好電影和影迷分享,票房大賣也驚動歐洲發達國家,為人低調多次拒絕歐洲發達國家的采訪邀請,反正沒事做順便去玩得到的錢他用在慈善事業捐款的,看到德國人以英語和他交流,那一次才發現他原來也學過詠春,比起不懂武術的普通人他可以輕而易舉的擊倒,采訪過程在演講舞台播放功夫電影系列的時候,下面觀眾都站起來鼓掌,不一會兒有一個比他高比他壯大的年輕人可能覺得電影里周星馳演的角色鬥打誇張於是握起拳頭腳跳起來在舞台上對著周星馳晃來晃去的,周星馳也只能露一手,一手用力擊老外胸部的同時腳出力把老外的腳踢往他站著的方向,老外半秒被周星馳弄倒啦,周星馳跟客氣的扶老外起來,全場站起來鼓掌,他說李小龍對他啟發很大,自己也學過,和李連傑、洪金寶、吳京那些熟練功夫的人比他不是專業的,但是至少學過以學過的技巧可以足夠對普通人不成問題的
再加上李連傑在聯合國慈善方面捐款,影
Ⅲ 中國優秀的演員很多,真正走向國際的有哪些
真正走向國際的有鞏俐,章子怡,成龍,李連傑。
鞏俐其實很早已經走向國際了,憑著紅高粱當中的精彩表現,獲得過國際大獎。之後有一些帶有中國元素的外國片,也出現了鞏俐的身影,可以說鞏俐是受到國外認可的一名國際影星,名氣非常之大。
李連傑也成功進入過好萊塢,而且演了一系列的大片。比如說救世主,還有狼犬丹尼之類的,深受外國人的好評。在李連傑成名很早,在國內通過一部少林寺火遍了大江南北,讓人記住了這個帥氣的小夥子。可惜現在由於傷病太多,基本上無法再接演任何的動作,戲了讓人唏噓。
Ⅳ 中國拿過國際電影獎項的明星有幾個,在國際上出名一點的有哪幾個
一:鞏俐
她是第一個在威尼斯電影節上獲獎的中國女演員,第一個代言法國化妝品品牌歐萊雅的中國女星,榮獲法國騎士榮譽勛章,被《People》收錄為世界上最美麗的50個人之一,加拿大蒙特利爾世界電影節上的特別獎,第51屆戛納電影節的特邀嘉賓,被奧斯卡委員會接納為會員,第5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的評委會主席。《邁阿密風雲》,《少年漢尼拔》等好萊塢大片更是奠定了其國際巨星的地位。
二:章子怡
因《卧虎藏龍》而揚名世界,短短幾年時間,遍與名導合作,迅速躥紅,風頭一時無雙,成為繼鞏俐之後在國際上最受關注的華人女星。她被稱為「中國送給好萊塢的禮物」,也被認為是中國電影下一個百年的開啟人物。憑借《藝伎回憶錄》中出色的表現入圍美國金球獎影後,成為首位入圍美國最高電影獎演員類獎項的華人女星。當年她還成為奧斯卡評委,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華人評委。
三:張曼玉
《阮玲玉》使她獲得柏林影展銀熊獎,成為第一個在三大國際性影展中獲得影後桂冠的中國演員。2004年,她主演前夫阿亞薩斯的《清潔》,又成為第57屆戛納國際影展影後。她是我國獲獎最多、演技最優秀的女演員之一。
四:湯唯
憑借著一部《色戒》走紅國際影壇,她也成為在國外最具知名度的中國女星之一,目前處於封殺風波的湯唯,盡管還沒有新作品問世,但絲毫不影響她的國際知名度,同前幾位女星相比,湯唯最缺的就是有影響力的新作品!
有人會說范爺,但她沒什麼代表作啊,炒作居多吧。
男的比較少,就成龍一個混的還行。
望採納
其實在國外混的特別好的真心沒有,外國人都有排外心理,憑什麼人家要來崇拜你一個弱國的明星,而且文化差異也擺在這里。明星的宣傳營銷其實韓國做的比較好,你看什麼阿貓阿狗都能在中國騙口飯吃。
那我也補充一下吧,最具影響力的華人當然是李小龍,沒有之一。真正的世界明星,你看美國的星光大道就知道了。然後除了成龍,李連傑也還可以。姚明因為NBA也是世界級的體育明星,劉翔的話在亞洲蠻火的。非的說世界級的那就是李小龍,成龍,姚明。女的就是鞏俐(但鞏俐已經不是亞洲國籍的了)。就這樣了,其它的也就是去躺美國歐洲然後照點照片回來,然後讓你感覺在國外這么牛B,其實誰會理他啊,你像周傑倫自以為了不起,出了亞洲還有誰認識他。
哦對了,漏了一個導演吳宇森,也是世界級的。周潤發的話也是國外混的不太好。這回真沒了。
Ⅳ 2009年中國有幾個電影國際明星
還有李小璐拍了《異能》了呢,也算國際明星吧
Ⅵ 中國都有哪些影星進入過好萊塢
1,黃柳霜
黃柳霜(Anna May Wong,1905年1月3日—1961年2月2日),出生於洛杉磯唐人街的花街,黃柳霜是第一位獲得國際認可的美國華裔女演員。1919年在影片《紅燈照》中飾演一個小角色。
2,李小龍
李小龍(1940年11月27日-1973年7月20日),原名李振藩,師承葉問,出生於美國加州舊金山,祖籍中國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均安鎮。
1962年李小龍開辦「振藩國術館」,1967年自創截拳道,1973年7月20日,李小龍在香港逝世,年僅33歲。1979年美國洛杉磯市政府將補拍版《死亡游戲》的開映日6月8日定為「李小龍日」。
3,姜文
姜文,1963年1月5日出生於河北省唐山市,中國大陸演員、導演、編劇。1984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24歲即憑借在《芙蓉鎮》中的表演獲得了1987年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2008年4月,姜文赴美參與拍攝由12位國際電影人聯合執導的短片集《紐約,我愛你》。
4,楊紫瓊
楊紫瓊(Michelle Yeoh),1962年8月6日出生於馬來西亞霹靂州怡保,祖籍中國福建,馬來西亞籍華裔女演員、製片人,畢業於英國皇家舞蹈學院。2014年,主演袁和平執導的電影《卧虎藏龍2》。
5,劉亦菲
劉亦菲,1987年8月25日出生於湖北省武漢市,華語影視女演員、歌手,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2002級表演系本科班。
Ⅶ 中國電影明星在電影方面大概得過哪些國際有名的獎
中國電影《紅高粱》榮獲西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1988
《圖雅的婚事》 柏林電影節金熊獎 2007
1982年 阿達《三個和尚》獲第32屆西柏林電影節銀熊獎(短片競賽最佳編劇)
1983年 許雷《陌生的朋友》獲第33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1989年 吳子牛《晚鍾》獲第39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獎—銀熊獎
1990年 謝飛《本命年》獲第4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傑出個人成就獎)
1993年 謝飛《香魂女》和李安《喜宴》同獲金熊獎
1994年 吳子牛《火狐》獲第4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推薦獎」(攝影)
1995年 李少紅《紅粉》獲第4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優秀單項獎視覺效果「銀熊獎」。
1996年 嚴浩《太陽有耳》獲4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國際電影評論協會獎」和最佳導演「銀熊獎」
2000年 張藝謀《我的父親母親》獲第5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
2001年 王小帥《十七歲的單車》獲第51屆評審團大獎銀熊獎
2003年 影片《盲井》獲53屆電影節藝術貢獻銀熊獎、《英雄》獲特別創新獎。
2004年 朱文《雲的南方》獲非競賽單元的「NETPAC」獎。
獲金獅獎的中國電影有《悲情城市》《愛情萬歲》《一個都不能少》《三峽好人》《色戒》
Ⅷ 中國有哪些明星進入了好萊塢
1,成龍
龍,1954年4月7日出生於香港中西區,祖籍安徽省蕪湖,中國香港男演員、導演、動作指導、製作人、編劇、歌手。
2,李連傑
連傑(Jet Li),1963年4月26日生於北京市,華語影視男演員、導演、製作人 、武術運動員、商人。李連傑熱心公益慈善。2007年創建公益組織壹基金。2009年擔任世界衛生組織親善大使 。2010年擔任國際紅十字會親善大使 。2014年在《中國慈善家》「中國慈善名人榜」中排名第二位。
3,章子儀
章子怡,1979年2月9日出生於北京市,華語影視女演員、製片人,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
1996年,出演個人首部電影《星星點燈》,從而正式進入演藝圈 。1998年,在劇情電影《我的父親母親》中飾演女主角招娣,並憑借該片獲得第2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獎。
4,周潤發
周潤發(Chow Yun Fat),1955年5月18日出生在香港南丫島,籍貫廣東開平,中國影視演員、攝影家,國家一級演員。
周潤發還熱衷於公益事業,2000年被美國《時代》周刊選為七位「地球名人英雄」之一, 2003年獲頒特區政府銀紫荊星章,同年其奮斗歷程被寫入香港啟思出版社出版的中學一年級語文課本,成為首位被列入中學教科書的演藝界人士 。
5,鞏俐
鞏俐(Gong Li),1965年12月31日出生於遼寧省沈陽市,祖籍山東省濟南市,新加坡籍華裔女演員,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聯合國促進和平藝術家,聯合國全球環境保護大使。
Ⅸ 中國的第一個國際電影明星是誰
黃柳霜
Anna
May
Wong
(1905年1月3日—1961年2月2日),
第一位美籍華人好萊塢影星。曾在彼得潘等多部電影里出演。由於她對電影的貢獻。在好萊塢星光大道中被給予一顆星。
美籍華裔電影女演員。原籍廣東台山。1907年
1月3日生於洛杉磯,1961年
2月3日卒於聖莫尼卡。1919年12歲時,在影片《紅燈照》中首次登上銀幕,其後在《羞恥》(1921)、《海上災禍》(1922)、《雷鳴的黎明》(1923)等片中演出。1924年,在D.范朋克主演的神話片《巴格達竊賊》(舊譯《月宮寶盒》)中扮演蒙古女奴一角而成名。
雖然黃柳霜在當時的上海是許多女演員中的佼佼者,但是她是痛苦的,不管是事業方面,還是愛情方面。
黃柳霜開始涉足銀幕。那時美國還是默片時代,在黃柳霜之前,還沒有哪個華人影星能夠闖入好萊塢。起初,黃柳霜只接拍一些幾個鏡頭的小角色,讓她引起眾人矚目的是一部名叫《月宮寶盒》的電影。她被默片時期的大明星道格拉斯.范朋克挑中。黃柳霜在片中,僅靠肢體語言展示著她的美麗。她穿著比基尼奴隸裝,有著一種楚楚可憐的性感。黃柳霜的年輕美艷,征服了觀眾,讓她迅速竄紅。
不過,悲哀的是,黃柳霜雖然紅了,卻依然不能去演主角。分給她的角色,也經常有辱華鏡頭的。每逢此,黃柳霜在挑劇本時,總是盡量避免,或者與導演商議修改內容,實在不行就拒絕出演。為這,她沒少受內心的折磨,卻依然被華人指責,沒有民族使命感。
她甚至被宋美齡封殺。宋美齡對黃柳霜在影片中搖動大腿的情節十分不滿,甚至連出席活動都不願和黃柳霜站在一起。黃柳霜因為身陷辱華門,而被共產黨和國民黨雙重夾擊。
黃柳霜的婚姻生活也並不幸福,當時她愛上了一個美國演員,可是這個演員卻是一個花花公子。在黃柳霜提出結婚的要求時,男方給出的答案卻是:「法律禁止與華人通婚」。無奈,黃柳霜只要繼續獨自一人承擔成活的痛苦。
讓我覺得最無法容忍的是,黃柳霜想演《大地》中的女主角,因為女主角也是中國人,而且黃柳霜很鍾情於這個角色,但是外國人卻把這個角色分給了白人瑞娜,導演當時給出的理由是——中國人不能與白人男主角演對手戲。這不僅是給黃柳霜一個沉重的打擊,更是打擊了我們中國人!更讓我們感嘆惋惜的是,這部戲的女主角最終一舉奪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黃柳霜是愛國的,但她不得不認命了。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她只有被打擊的份。
最後,黃柳霜一個人孤單的離開了人世
Ⅹ 中國影視明星有哪些已經加入外國國籍
據說,內地明星加入外國國籍成了近年來娛樂圈的一種潮流,主要對象是歐美等國。《重慶時報》報道:近日在網上流傳著一則「中國明星外國國籍」的帖子,曝光了眾多內地明星加入外國國籍,如張鐵林加入英國、陳凱歌夫婦加入美國,胡兵竟被曝加入泰國國籍。該帖還列出了眾多明星的「國籍清單」,包括陳凱歌、陳紅(美國);顧長衛、蔣雯麗(美國);寧靜(美國);斯琴高娃(瑞士);張鐵林(英國)等。
我首先想到的是,既然他們加入了外國國籍,還是中國人嗎?我想,應該不再是中國人了。而事情卻不是這樣簡單。請教法律界朋友,朋友說,這涉及「雙重國籍」問題。據了解,全世界190多個國家中,現有70多個國家承認或接受雙重國籍。而中國不在其列。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許多國家都承認雙重國籍。比如加拿大現行《公民法》承認雙重國籍,即取得他國國籍的加拿大人仍可保留加拿大國籍,除非自行申請放棄加國國籍而獲法官核准;美國的政策是默許雙重國籍情形的存在,法律沒有涉及雙重國籍、或要求一個人選擇一個或另一個國籍的問題;法國人不論以何種方式取得外國國籍,法國仍視之為本國公民;阿根廷承認雙重國籍,並與西班牙、菲律賓、義大利等國家簽有雙重國籍協議。印度、印尼等發展中國家陸續推出雙重國籍法。有消息說,中國政府正在考慮承認雙重國籍,這是基於對海外移民心向祖國的同情、是鼓勵全球華人萬眾一心振興中華的政策體現。——原來如此,明星們加入了外國國籍,現在雖然不再保留中國國籍,沒准若干年後就可以保持雙重國籍了。
事情還挺復雜的,遠不是我們想的那麼簡單。可是我還有疑問,陳紅、蔣雯麗、寧靜、斯琴高娃、張鐵林、胡兵等人,他們的事業是在中國舞台上起步的,也是在中國舞台上輝煌的,而且,正在中國舞台上輝煌著。他們為什麼要加入外國國籍呢?加入外國國籍有助於他們的事業嗎?答案卻是否定的。據一位業內人士指出,明星們加入美國等國籍的初衷,其實和普通人一樣,除了認為可以抬高身份外,更多的是考慮到這些國家的高福利待遇。比如,美國的社會福利就從工作保險、兒童福利到醫療補助,涵蓋各個方面。而明星可以作為「傑出人才」申請綠卡,很短時間就能辦下來。
加入外國國籍就可以「抬高身份」?難怪,在影視的演員名單中常可看到張鐵林(英國)、斯琴高娃(瑞士)這樣的字眼,原來這可以「抬高身份」。俗話說「人捧人高,人踩人低」。其實,這種「身份」是人為「運作」的結果,這些想要通過加入外國國籍來抬高身份的演員,他們的臭毛病正是「圈子裡的規矩」給慣出來的。如果「圈內」沒有關於具有外國國籍的演員報酬就要高出若乾的規矩,他們何苦要弄個外國國籍套在身上?張鐵林也好,斯琴高娃也好,從頭到腳、從里到外、徹頭徹尾都是地地道道的中國人,加入了外國國籍就不同於中國人了?什麼邏輯?還有,我們的某些政府部門,某些政策,確實有著歧視自己同胞的「傳統」。明星們看準了要想使自己高於別的同胞,不必像變性人一樣遭受手術之苦,不必把鼻子墊高、把頭發變黃、把眼睛變藍,只要加入了外國國籍,就立刻連飛機失事獲得的賠償都會高於自己的同胞了。這真是捷徑,這種「便宜」不要白不要,人往高處走嘛,明星的心態也可以理解。毛病就出在那些個「政策」身上。在演藝圈內有「規矩」,政府部門有「政策」,明星們踴躍加入外國國籍也就情有可原。可是,我們為什麼要制訂這些個旨在歧視自己同胞、在自己國土上承認「洋人」高人一等的政策?這些個政策想要起到什麼樣的「導向」作用?制訂這些規定的人是不是想告訴國人,以當外國人為榮,以是中國人為恥?!
據說,明星可以作為「傑出人才」申請綠卡,很短時間就能辦下來。這倒是個怪圈:明星們是因為「傑出」所以加入外國國籍、還是加入了外國國籍而變得「傑出」?《重慶時報》的報道中還說:與內地明星相反的是,港台地區的許多大牌明星雖然有機會加入外國國籍,卻主動放棄。像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的李安,雖在美國發展,卻一直沒加入美國國籍。香港影星周潤發更以「做中國人,爽」為由,拒絕加入美國國籍。我們不來做簡單的類比,也不下定語說誰比誰更「傑出」。但我想起國內有些經濟學家特別忌諱別人稱他為「經濟學家」的事。據說,這些人尤其害怕別人稱他為「主流經濟學家」,他們往往要特別解釋道:他們只是教經濟學的教師而已,絕對不是「經濟學家」,更不是什麼狗屁「主流經濟學家」。這就好比「小姐」和「同志」,本是體面而高尚的稱呼,現在卻人人避之唯恐不及。按照明星們踴躍加入外國國籍的勢頭,「傑出人才」多了也就濫了,難免要跌價,要變味。若干年後別讓人們提起「傑出人才」就像叫人「小姐」一樣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