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東野圭吾都有哪些書被改編成電影啊
1985年
《放學後》* (第31 屆江戶川亂步賞)[1986年影像化,1986年3月27日在フジテレビ系(富士電視系)——木曜ドラマストリート(星期四 drama street),山下真司、志村香、遠藤由美子主演]
——這個很難找到下載了。
1990年
《宿命》*(2004年拍攝日劇SP,柏原崇、藤木直人主演)
——這個拍的還行。
1991年
《變身》(2005年拍攝電影,玉木宏、蒼井優主演)
——這個也不太好找,應該不可怕,愛情故事。
1996年
《名偵探的守則》(2009春季日劇,松田翔太主演)
——純屬惡搞。。。
《惡意》*(2001年拍攝日劇,佐佐木藏之介主演)
——這個也不太好找了。
1998年
《秘密》* (第52 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第120 屆直木獎入圍)(1998年拍攝電影,廣末涼子主演)
——也沒看過- - 可能有些懸疑的感覺。
《偵探伽利略》*(2007年拍攝日劇,福山雅治、柴崎幸主演)
——這個很不錯,比較尊重原作,演員也很帥,《預知夢》的故事也合並到這部電視劇里了。
1999年
《白夜行》* (第122 屆直木獎入圍)(2006年拍攝日劇,山田孝之、綾瀨遙主演)
——拍還行,敘述手法跟原著差的很多,基本是互補的,建議先看小說。
2001年
《超·殺人事件》*(「2003年世界奇妙物語春季篇」拍攝其中一個單元故事<超稅金對策殺人事件>,西村雅彥、大冢寧寧主演)
2002年
《湖邊兇殺案》*(2002年拍攝電影,葯師丸博子、豐川悅司、役所廣司主演)
——有些拍恐怖片的味道,整體感覺一般。
《時生》 (2004年拍攝日劇,櫻井翔主演,劇名為「給父親的口信」)
——沒看過。。原著也沒看呢。。
《綁架游戲》*(2003年拍攝電影、藤木直人、仲間由紀惠主演)
——這個拍的也有些改編,總體還湊合。
2003年
《信》* (第129 屆直木獎入圍)(2005年拍攝電影,山田孝之、澤尻繪里香主演)
——這個改編的完全沒有小說的感覺了,湊合可以看。
2005年
《嫌疑犯X的獻身》* (第134 屆直木獎、第6 屆本格推理小說大獎)(2008年拍攝電影,福山雅治、柴崎幸、堤真一、松雪泰子主演)
——五星推薦!影視化的算不錯的了,不過也還是建議先看小說,否則還是有些變味的。
2008年
《流星之絆》*(2008年拍攝日劇,錦戶亮、戶田惠梨香、二宮和也主演)
——青春偶像劇,挺好看的,我剛看完,個人認為這個結局比書里的好
PS東野好的作品太多了,建議你要看電影的話還是要先看書,電影中被展示出來的東西太少了
B. 阿加莎克里斯蒂有哪幾部作品拍成了電影
1、《尼羅河上的慘案》
《尼羅河上的慘案》是由約翰·古勒米執導、彼德·烏斯蒂諾夫、簡·伯金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於1978年9月29日在美國上映。該片改編自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尼羅河一艘游輪上接連發生三起命案,船上的一名比利時偵探波洛最終通過偵查找到真凶的故事。
2、《ABC謀殺案》
《ABC謀殺案》是由Andrew Grieve執導的電影【阿加莎名探波洛探案系列之四】,大衛·蘇柯特、休·福雷瑟等參加演出,1992年在英國倫敦周末電視公司 播出。
《ABC謀殺案》講述一個逍遙法外的連環殺手通過字母表一步一步實施犯罪。作為死亡標記,殺手在每個被害人的屍體旁留下一本ABC鐵路旅行指南,翻開的那頁就是殺人之地。
3、《波洛聖誕探案記》
《波洛聖誕探案記》是由Edward Bennett執導的懸疑片,大衛·蘇柯特、休·福雷瑟等參加演出。講述了偵探波洛解決一起聖誕節謀殺案的故事。該片根據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同名小說改編。
4、《球場謀殺案》
《球場謀殺案》是1995年上映的美國動作片電影,根據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同名小說改編,由安德烈 格雷弗執導,大衛·蘇切特 及休·弗拉瑟等主演。講述了正在倫敦的波洛收到一封法國來信,一位署名雷諾的百萬富翁稱自己的生命正受到威脅。這是波洛與法國警方的一次合作,其實確切的說是一場較量,結局自然是波洛大獲全勝。
5、《東方快車謀殺案》
《東方快車謀殺案》是由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製作,肯尼思·布拉納執導,肯尼思·布拉納、佩內洛普·克魯茲、威廉·達福、朱迪·丹奇、約翰尼·德普、黛茜·雷德利等主演的驚悚劇情片。
該片改編自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說《東方快車謀殺案》,講述了在大偵探波洛所坐的「東方快車」上,大富翁雷切特死在自己的包廂里,波洛最後成功地解開了一宗謀殺案謎團的故事。
C. 東野圭吾的哪些作品被改編成了電影
[1]東野圭吾的小說一直頗受影視界青睞,目前已有19部作品被搬上屏幕。其中如電影《G@me》、《秘密》、《放學後》、《湖邊兇殺案》、《宿命》、《變身》、《嫌疑人X的獻身》、《信》、《白夜行—韓版》、《彷徨之刃》,電視劇《白夜行》《惡意》、《名偵探的守則》、《流行之絆》、《偵探伽利略》、《殺已使用說明書》、《新參者》、《幻夜》、《秘密》等作品。電視劇如《白夜行》在中國觀眾中均有一定的知名度。東野圭吾的作品在台灣已有多部翻譯出版,中國內地引進了他的小說《湖邊兇殺案》、《預知夢》、《秘密》、《嫌疑人X的獻身》、《聖女的救濟》、《偵探伽利略系列》等,他寫過的《流星之絆》被拍成電視劇,受到了公眾的好評。 1985年 《放學後》* (第31 屆江戶川亂步獎)[1986年影像化,1986年3月27日在フジテレビ系(富士電視系)——木曜ドラマストリート(星期四 drama street),山下真司、志村香、遠藤由美子主演] 1986年 《畢業——雪月花殺人游戲》(《畢業前殺人游戲》)*東野圭吾作品封面集1(15張) 《白馬山莊殺人事件》 1987年 《學生街里的殺人事件》<學生街の殺人>(入圍第41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賞) 《十一字殺人》* 1988年 《浪花少年偵探團》 《以眨眼乾杯》 《魔球》 1989年 《殺人現場在雲端》<殺人現場は雲の上> 《沉睡的森林》<眠りの森>(特別說明:並不是木村拓哉主演的那部電視劇) 《布魯特斯的心臟——完全犯罪殺人接力》<ブルータスの心臓東野圭吾作品封面集2(15張) 《十字豪宅的小丑》 《鳥人計劃》(入圍第11屆吉川英治文學新人獎) 1990年 《宿命》*(2004年拍攝日劇SP,柏原崇、藤木直人主演) 《沒有犯人的殺人夜晚》(曾刊載於推理雜志) 《偵探俱樂部》(2010年拍攝日劇SP,富士電視台10月22日放送,谷原章介、松下奈緒主演) 《面具山莊殺人事件》<仮面山荘殺人事件> 1991年 《變身》(2005年拍攝電影,玉木宏、蒼井優主演) 《迴廊亭殺人事件》* 《天使之耳》 1992年 《雪地殺機》*東野圭吾作品封面集3(16張) 《美麗的凶器》<美しき凶器> 1993年 《同班的同學》》<《同級生》> 《分身》* 《和阿忍老師說再見——浪花少年偵探團·獨立篇》 1994年 《過去我死去的家》<むかし仆が死んだ家> 《操縱彩虹的少年》<虹を操る少年> 《怪人們》<怪しい人びと> 1995年 《天空之蜂》<天空の蜂>(入圍第17屆吉川英治文學新人獎) 《平行世界的愛的故事》 《怪笑小說》 《那個時候我們是傻瓜》(散文集) 1996年 《誰殺了她》<どちらかが彼女を殺した > 《名偵探的守則》*(2009春季日劇,松田翔太主演) 《名偵探的詛咒》<名探偵の咒縛 > 《毒笑小說》 《惡意》*(NHK綜合電視台改編為日劇,2001年11月19日~12月17日播放,劇中劇中加賀恭一郎角色名字更變為西原甲子男,間寛平飾西原甲子男、佐々木蔵之介飾野々口修) 1998年 《秘密》* (第52 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第120 屆直木獎入圍)(1998年拍攝電影,廣末涼子主演;2010年秋季日劇,志田未來、佐佐木藏之介主演) 《偵探伽利略》*(2007年拍攝日劇,福山雅治、柴崎幸主演) 1999年 《我殺了他》<私が彼を殺した> 《白夜行》* (第122 屆直木獎入圍)(2006年拍攝日劇,山田孝之、綾瀨遙主演;2009年由韓國拍攝為電影,孫藝珍、高修主演;2010年由日本再次拍攝為電影,堀北真希、高良健吾主演,2011年春上映) 2000年 《預知夢》*(2007年拍攝日劇,福山雅治、柴崎幸主演) 《再一個謊言》(刊載於推理雜志220-224期) 2001年 《超·殺人事件》*(「2003年世界奇妙物語春季篇」拍攝其中一個單元故事<超稅金對策殺人事件>,西村雅彥、大冢寧寧主演)超·殺人事件:推理作家的苦惱 《單戀》* (第125 屆直木獎入圍) 《聖誕阿姨》 2002年 《湖邊兇殺案》*(2002年拍攝電影,葯師丸博子、豐川悅司、役所廣司主演) 《時生》<トキオ>(2004年拍攝日劇,櫻井翔主演,劇名為「給父親的口信」) 《綁架游戲》*(2003年拍攝電影、藤木直人、仲間由紀惠主演) 2003年 《我是非常勤》 <おれは非情勤> (註:本書書名和「 非常勤」(中文意為兼任)同音,是創作者特別設定的雙關語趣味) 《殺人之門》* 《信件》* (第129 屆直木獎入圍)(2005年拍攝電影,山田孝之、澤尻英龍華主演) 2004年 《幻夜》* (第131 屆直木獎入圍)(2010年秋季檔日劇,深田恭子、冢本高史主演) 《挑戰》(散文集) 《彷徨之刃》*(2009年改編為電影,竹野內豐主演) 2005年 《黑笑小說》 《嫌疑犯X的獻身》* (第134 屆直木獎、第6 屆本格推理小說大獎)(2008年拍攝電影,福山雅治、柴崎幸、堤真一、松雪泰子主演) 《科學》(散文集) 《探偵倶楽部》(譯名:偵探俱樂部,2010年秋季檔日劇SP,谷原章介、松下奈緒主演) 2006年 《夢回杜林》(散文集) 《紅色手指》<赤い指> 《使命與心的極限》* 2007年 《拂曉之街》<夜明けの街で> 《瀕死之眼》*<ダイイング?アイ> 《也許是最後的寒暄》(散文集) 2008年 《流星之絆》*(2008年拍攝日劇,二宮和也、錦戶亮、戶田惠梨香主演)東野圭吾小說影視改編作品集(16張) 《伽利略的苦惱》<ガリレオの苦悩> 《聖女的救濟》<聖女の救済> 2009年 《悖論13》*(台版譯《異變13秒》) 《新參者》* (2010年拍攝日劇,阿部寬、黑木明紗主演) 2010年 《真夏の方程式》(神探伽利略系列新長篇) 《白金數據》(又名《Platina Data 》) 註:帶*的作品,台灣有翻譯出版小說
D. 東野圭吾有哪些作品被改編成了電影
1、《嫌疑人X的獻身》
《嫌疑人X的獻身》是由西谷弘導演,福田靖編劇,福山雅治、柴崎幸、堤真一、松雪泰子、北村一輝等主演的懸疑劇情片,於2008年10月4日上映。
該片改編自東野圭吾的同名小說,由一宗被發現的男屍體引起,帶出帝都大學物理學教授湯川學和數學天才石神哲哉之間的不斷鬥智斗勇的故事,並涉及了男女之間的愛情,以及惺惺相惜的友情。
E. 石黑一雄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是哪一部
諾貝爾文學獎並非針對某一作品。瑞典當地時間2017年10月5日13點在瑞典文學院,由瑞典文學院常任秘書薩拉·達尼烏斯(Sara Danius)宣布文學獎獲得者是英國作家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
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1954——),日裔英國小說家。1954年11月8日,石黑一雄生於日本長崎,1960年隨家人移居英國,先後畢業於肯特大學和東安格利亞大學,並於1982年獲得英國國籍。
1983年開始發表小說,其主要作品有《群山淡景》、《浮世畫家》和《長日將盡》等。曾獲得1989年布克獎、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大英帝國勛章、法國藝術及文學騎士勛章等多個獎項,與魯西迪、奈保爾被稱為「英國文壇移民三雄」。
(5)石黑一雄哪些作品改編了電影擴展閱讀:
石黑一雄的人物評價:
1、石黑一雄是一位大藝匠家。(加拿大詩人、小說家瑪格麗特·愛特伍評)
2、石黑一雄是整個世代中傑出且有原創性的作家。(劇作家蘇珊‧希爾評)
3、石黑一雄是具獨創性的天才。(《紐約時報》評)
4、石黑一雄是「動人的詠嘆過去的詩人」。(美國作家喬伊斯·卡羅爾·歐茨評)
5、石黑一雄的小說,以其巨大的情感力量,發掘了隱藏在我們與世界聯系的幻覺之下的深淵。(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
6、石黑一雄是一個非常正直的作家。他不僅僅只看到事物的一面,他獨自開拓了一整個美之宇宙。他對於了解過去有濃厚興趣,但他不僅僅是一個普魯斯特式的作家。
他不光在重述過去,他也在探索你為了作為個人或社會而活下去所不得不遺忘的一切。(瑞典學院秘書莎拉·達紐斯)
F. 石黑一雄有哪些作品
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1954——),日裔英國小說家。 1954年11月8日,石黑一雄生於日本長崎,1960年隨家人移居英國,先後畢業於肯特大學和東安格利亞大學,並於1982年獲得英國國籍。1983年開始發表小說,其主要作品有《群山淡景》、《浮世畫家》和《長日將盡》等。
G. 艾薩克·阿西莫夫的小說都有哪些改編成了電影
艾薩克·阿西莫夫的小說改編成電影的有:1966年的《神奇旅程》(Fantastic Voyage)、1999年的《四百年人》(又名《機器管家》)和2004年的《我,機器人》。還有正在籌劃開拍的《基地》
詳細介紹如下:
《基地》吧,這部猶如《羅馬帝國興亡史》的太空歌劇一直被稱由拍攝《後天》、《2012》聞名的羅蘭·艾默里奇導演,據說投資不小。但能否拍出阿西莫夫原作的風格特色,卻是誰也不敢打包票。這是有原因的:早年間阿西莫夫和美國影視界關系很好,他多次執筆為一些科幻劇集做過編劇。但因為阿西莫夫有個怪癖:從來不坐飛機。這樣就沒法到好萊塢去參與合作,結果到今天真正與阿西莫夫有關的電影只有三部:1966年的《神奇旅程》(Fantastic Voyage)、1999年的《四百年人》(又名《機器管家》)和2004年的《我,機器人》。
《神奇旅程》這部電影最初參照的是Otto Klement和Jerome Bixby兩人的小故事,由Harry Kleiner寫成劇本。當時 Bantam Books公司獲得了改編權,請來阿西莫夫想把劇本改編成小說,並對電影劇本做些指導。劇本講的是一名蘇聯科學家從鐵幕後逃到美國,因為他的腦血管遭到間諜破壞而命在旦夕。五名美國醫生乃被縮小成幾百萬分之一置於潛艇中,注射進科學家體內進行血管手術。但時間有限,如果沒能及時出來,那艘潛艇就將變回原大,而這些人就都會死於非命。
在長達一年的過程中,阿西莫夫和電影製片方以及編劇之間爭執不斷,最終電影上映時演職員表中根本沒有阿西莫夫的名字。好在小說已經在電影上映前六個月就出版了,於是很多人誤以為《神奇旅程》是根據阿西莫夫的小說改編的(到今天都是),其實這是一個別人的故事,被阿西莫夫拿過來的。後來阿西莫夫還寫了一部續篇《神奇旅程2:目的地大腦》(Fantastic Voyage II: Destination Brain),講的是美國人與蘇聯人通過微縮技術進入人體後進行新探險,並且爆發了一場微觀版的第三次世界大戰。也許是想法太新奇,也許是和好萊塢搞壞了關系,這個本來可以拍續集的作品沒有被好萊塢採用。《神奇旅程》贏得了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和最佳藝術指導兩個獎項,在特效史上足以留下一筆。後來有一批科幻片都是從此得到的靈感:包括1987年的《驚異大奇航》(Innerspace)和1989年的《親愛的,我把孩子縮小了》等。詹姆斯·卡梅隆一直想翻拍本片,但鑒於他手頭項目太多,可能還要等上幾年才會在大銀幕上看到。
《機器管家》一片改編自阿西莫夫的短篇小說《The Bicentennial Man》以及他和Robert Silverberg合著的長篇《The Positronic Man》。原作可以看作是是科幻版《海的女兒》,從一個機器人的角度,極為深刻地展示出了「人」之為人的本質和真諦。其中對人權、自由的解讀,甚至使我們聯想到美國《獨立宣言》的精神源頭上去——小說正是應編輯之約,為紀念美國建國200年而作。這部電影將阿西莫夫的小說完全庸俗化了,結尾女機器人加勒蒂婭幫助女主角終結生命的細節更是完全違背了阿西莫夫的機器人三定律,令原作那種嚴謹的思辨味道盪然無存。小說中安德魯之死,關鍵在於它作了「150年機器人」,最後以「200年人」身份死去。影片改為為愛情追求人的身份,最終和愛人一起死去。兩者雖無好壞之分,卻有高下之別。說到底,小說是嚴肅探討人生,電影則成了童話故事。
《我,機器人》導演曾拍出過《黑暗都市》這樣的科幻佳作,但本片其實只是借用了阿西莫夫的小說集標題以及靈感,故事則屬於重新創作,與阿西莫夫的「機器人」系列已經頗有出入了:阿西莫夫創立機器人三定律其實是為了搭出一個科幻推理故事的框架,並非真正在探討人與機器人的關系——從科學事實來說,機器人與人的關系這個話題本身就是不成立的偽命題。在看得到的將來中,機器人威脅論都是一種鬼扯,是電影需要的噱頭。那些機器殺手代替的,實際是從前殺人狂、吸血鬼和怪獸的角色。而描寫機器人與人的友情,也不過是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另一種表達罷了。波蘭的科幻大師,塔爾科夫斯基的經典電影《索拉利斯》的原作者,著名科學家斯坦尼斯拉夫·萊姆就曾表示過:將來,不大可能會有酷似人類具有個性的機器人出現。我們需要的,是機械手那樣分工各異的機械工具,不是一個有兩條腿,下班後會和其它機器人聊天,然後去找自己電子老婆的「人形機器」。
H. 阿加莎克里斯蒂有哪幾部作品改編成了電影和話劇
《尼羅河慘案》
《東方快車謀殺案》
《陽光下的罪惡》
《不在場證明》
《字母謀殺案》
《死亡約會》
《埃奇韋爾爵士之死》
這些都是偵探波洛(Poirot)的 所有的Die Abenteuer G.m.b.H. (Adventurers Inc.) 暗藏殺機(年輕冒險家) 1928 Carlo Aldini, Eve Gray
The Passing of Mr. Quin 神秘的奎恩先生 1928 Stewart Rome, Ursula Jeans
Witness for the Prosecution 原告證人 1929 TV
Alibi 羅傑·艾克羅伊德謀殺案(羅傑疑案) 1931 Austin Trevor (Poirot), Franklin Dyall (Ackroyd).
Black Coffee 黑咖啡 (原創劇本) 1931 Austin Trevor, Richard Cooper (Hastings), Melville Cooper (Japp).
Lord Edgware Dies 人性記錄(埃奇威爾爵士之死、不祥的宴會) 1934 Austin Trevor
Love From a Stranger 夜鶯別墅 1937 Basil Rathbone, Ann Harding
And Then There Were None (Ten Little Niggers) 無人生還(童謠謀殺案、孤島奇案、十個印第安小孩) 1945 Barry Fitzgerald
A Stranger Walked In (A Stranger Passes) 夜鶯別墅 1947 Sylvia Sidney, John Hodiak
RED SIGNAL 死亡之犬中故事 1949
Ten Little Niggers 無人生還(童謠謀殺案、孤島奇案、十個印第安小孩) 1949 TV Bruce Belfrage
The Case of the Missing Lady 犯罪團伙中故事 1950 TV
Witness for the Prosecution 原告證人 1950 TV
Witness for the Prosecution 原告證人 1953 TV
A Murder is Announced 謀殺啟事 1956 TV Gracie Fields, Jessica Tandy, Roger Moore
Witness for the Prosecution 原告證人 1957 原創劇本改編 Tyrone Power, Marlene Dietrich, Charles Laughton
The Spider's Web 蜘蛛網 1960 原創劇本改編 Glynis Johns, Cicely Courtneidge
Murder She Said 命案目睹記 1962 Margaret Rutherford (Marple), Joan Hickson
Murder at the Gallop 葬禮之後 1963 Margaret Rutherford
Murder Most Foul 清潔女工之死(清潔婦命案) 1964 波波的案子被換成老馬破了 Margaret Rutherford
Murder Ahoy 1964 不是根據阿婆小說改編,但是有馬波小姐 Margaret Rutherford
Ten Little Indians
無人生還(童謠謀殺案、孤島奇案、十個印第安小孩) 1965 Hugh O'Brian
The Alphabet Murders ABC謀殺案 1965 Tony Randall, Robert Morley
Endless Night 長夜(此夜綿綿) 1971 Hayley Mills
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東方快車謀殺案 1974 Albert Finney
Ten Little Indians 無人生還(童謠謀殺案、孤島奇案、十個印第安小孩) 1975 Oliver Reed
Death on the Nile
尼羅河上的慘案 1978 Peter Ustinov
The Mirror Crack'd 遲來的報復(破鏡謀殺案) 1980 Angela Lansbury,Elizabeth Taylor
Why Didn't They Ask Evans? 懸崖上的謀殺 1980 TV James Warwick, Francesca Annis, Joan Hickson
Seven Dials Mystery 七面鍾之謎 1981 TV Cheryl Campbell, James Warwick
The Agatha Christie Hour 電視連續劇,基於短篇小說(包括紅色信號,中年夫人的煩惱) 1982 TV
Evil Under the Sun 陽光下的罪惡(艷陽下的謀殺案) 1982 Peter Ustinov
Murder Is Easy 殺人不難 1982 TV Bill Bixby
Partners in Crime
犯罪團伙(電視連續劇, 1982-1983) 1982 TV (其中十個故事) James Warwick, Francesca Annis
The Secret Adversary 暗藏殺機(年輕冒險家) 1982 TV James Warwick, Francesca Annis
Witness for the Prosecution 原告證人 1982 以舞台劇為基礎的TV Ralph Richardson
Taina chyornykh drozdov 黑麥奇案 1983 USSR
I. 王朔哪些作品改編成電影
如果我沒記錯《看上去很美》應該是吧
還有《渴望》《編輯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紐約》
上世紀90年代中期的電視劇《過把癮》
電視劇《編輯部的故事》、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我愛你
根據王朔的小說《過把癮就死》改編
導演:張元
主演:徐靜蕾佟大為王學兵杜澎潘娟
《陽光燦爛的日子》
改編自王朔小說《〈動物兇猛〉〉
導演:姜文
主演:夏雨,寧靜,陶虹,耿樂
《頑主》(改編自王朔同名小說)
導演:米家山,王朔
主演:張國立,潘虹,葛優,梁天,方子哥,侯耀華,馬曉晴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改編自王朔的同名小說)
導演:夏剛
編劇:王朔,葉大鷹
主演:羅鋼,紀玲,謝蒂,陳繼東,古虹
《爸爸》(又名「冤家父子」)
改編自王朔的小說「我是你爸爸」
導演:王朔,馮小剛
主演:馮小剛,徐帆
《甲方乙方》
(改編自王朔小說「你不是一個俗人」)
導演:馮小剛,姜峰
主演:葛優,劉蓓,馮小剛,何冰
《大喘氣》(改編自王朔小說「橡皮人」)
導演:葉大鷹
主演:謝園
無人喝彩(改編子王朔同名小說)
導演:夏鋼
主演:蓋克,謝園,丁嘉麗
《永失我愛》(改編自王朔同名小說)
導演:馮小剛
主演:徐帆,郭濤,劇雪
《一聲嘆息》(王朔編劇)
導演:馮小剛
主演:張國立劉蓓徐帆傅彪
《動物兇猛》----《陽光燦爛的日子》
《過把癮就死》----《過把癮》
其實網上挺容易找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