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王家衛的電影作品有那些
導演作品年表:
1《旺角卡門》(1987年)
2《阿飛正傳》(1993)
3《東邪西毒》(1994)
4《重慶森林》(1995)
5《墮落天使》(1996)
6《春光乍泄》(1997)
7《花樣年華》(2000)
8《2046》(2004)
9《賞金車神》(2005)
10《愛神》(2006)
11《藍莓之夜》(2007)
B. 王家衛的電影有哪些要全的。。
王家衛原藉上海,五歲時隨父母移居香港。 1988年,初執導筒的影片《旺角卡門》;獲選1989年坎城影展影評周參展作品系列中展出。其個人獨特的風格,敏銳的觸角,在當時被譽為具有非凡才華的新銳導演。 1990年,他集合了六位香港最受歡迎的演員,執導了影片《阿飛正傳》。該片囊括了當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最佳導演及最佳男主角等獎項。 1992年,他以其驚人魄力,用兩年的時間攝制了一部大型古裝武俠片《東邪西毒》,以其澎湃激涌的氣勢,似魔似幻的燦爛史詩,獲選在1994年威尼斯影展作首次公映。 同年,在《東邪西毒》後期製作期間,僅以兩個月的時間,完成了另一部膾炙人口的影片"重慶森林",令他在國際電影界深得認同。 1995年,他完成《墮落天使》,並於多倫多國際電影展中首映,其另類的脫俗風格,成為影展時的焦點話題。 1997年的《春光乍泄》,入選坎城國際電影展競賽部份,獲一致好評。王家衛成為了首位在該電影展中獲得最佳導演獎的華人導演。 一部以六十年代,以香港為背景,踏著往年情懷的舊夢,緬懷浮世繽紛的溫馨,由張曼玉與梁朝偉再次合作的影片《花樣年華》,乘千禧年呈現於國際及香港的影壇,更獲得本年度坎城電影節的最佳特別技術大獎及最佳男主角大獎。 《2046》,是王家衛第一部科幻電影,目前正在拍攝中。 王家衛-電影系列 1988年旺角卡門 1990年阿飛正傳 1994年重慶森林 1994年東邪西毒 1995年墮落天使 1997年春光乍泄 2000年花樣年華 2004年2046 2006年愛神 2007年藍莓之夜
C. 王家衛的所有經典電影
《東邪西毒》
《旺角卡門》
《阿飛正傳》
《2046》
《北京之夏》
《墮落天使》
《花樣年華》
《重慶森林》
王家衛(Karwai Wong),1958年7月17日出生於上海,籍貫浙江舟山。 香港電影導演、監制、編劇。
1963年隨父移居香港。1980年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平面設計專業後,經過短期培訓進入香港TVB電視台從事電視製作。1988年王家衛首次執導電影《旺角卡門》,1990年執導第二部影片《阿飛正傳》,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及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
1994年執導影片《東邪西毒》,是一部顛覆傳統的武俠片。1997年導演影片《春光乍泄》,獲得第50屆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是第一位獲此獎項的香港導演。
2001年,獲香港政府頒授銅紫荊星章。2004年拍攝電影《2046》,榮獲歐洲電影獎、紐約影評人協會獎等多項大獎,2006年5月21日,在法國戛納獲法國政府頒授榮譽軍團騎士級勛章,同年擔任第59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
2013年執導電影《一代宗師》,獲第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 ,並擔任第6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2017年6月,獲得第9屆里昂盧米埃爾電影節「盧米埃爾大獎」。
D. 王家衛的電影有哪些
一、《花樣年華》
在王家衛的電影生涯中《花樣年華》是一個不得不提的故事,在這裡面能夠帶來一種不同的感覺氛圍,成為不同的愛情故事,在憂郁朦朧的人設中,感受出一些獨有的氛圍,再糾纏的愛情故事裡,帶來那種獨特的色彩,成為不同的驚喜,也是一個有著固定的色彩的地方。
二、《重慶森林》
在《重慶森林》里,人們能夠感受到一種獨特的美好,也是一份能夠有著單獨的力量,是一份能夠帶來驚喜的電影,在這裡面的故事都能吸引到人們的注意,產生出一種獨特的美好,感動所有人,有著那不得不提的故事,在這里產生出一種不停地憂郁還有美好。
E. 王家衛拍過哪些電影
導演作品年表:
《旺角卡門》(1987)
《阿飛正傳》(1993)
《東邪西毒》(1994)
《重慶森林》(1995)
《墮落天使》(1996)
《春光乍泄》(1997)
《花樣年華》(2000)
《MV:DJ SHADOW:SIX DAYS》(2002)
《寶馬網路廣告:THE Follow》(2002)
●
01. 1988 《旺角卡門》
02. 1990 《阿飛正傳》
03. 1994 《東邪西毒》
04. 1994 《重慶森林》
05. 1995 《墮落天使》
06. 1998 《春光乍泄》
07. 2000 《花樣年華》
07. 2004 《二零四六》
07. 2004 《愛神之手》
F. 王家衛的電影有哪些特別之處
二十世紀最後二十年的華語電影圈為世界影壇貢獻了眾多出色的作品與導演,而王家衛無疑是其中最值得關注的電影作者之一。他迄今為止的六部作品已經憑借著其極端風格化的視覺影像、富有後現代意味的表述方式和對都市人群精神氣質的敏銳把握成功地建構了一種獨特的「王家衛式」的電影美學。
王家衛1958年出生在上海,五歲時隨家人移居香港。早年在香港工藝美術學校學習平面設計時他瘋狂地迷上了攝影,特別是Robert Frank、Henri Cartier-Bresson和Richard Avedon這些大師的作品對他的影響尤為深刻。1980年從學校畢業後,他進入香港無線電視開辦的電視製作培訓班學習劇本寫作和影視製作,後在一系列無線的電視劇集中擔任製作助理和編劇。1982年,王家衛離開無線正式進入電影圈,他先做了近五年的電影編劇。1987年,王家衛為香港新浪潮電影的主將譚家明編寫系列影片「黑幫三部曲」的劇本,結果譚家明只採用了其中的最後一部拍成了《最後勝利》,而其中的第一部就成了1988年王家衛的首部導演作品《旺角卡門》的劇本。從1991年的《阿飛正傳》到1995年的《墮落天使》,不斷涌現的出色作品完成了王家衛對自我藝術風格的建立和鞏固。1997年,王家衛終於憑《春光乍洩》一片獲得了戛納電影節的最佳導演獎,得到了國際影壇的肯定。
王家衛電影的獨特性首先在於他對自己身處的城市和時代有著非常深入的理解,而且他找到了一種恰如其分的方式去表述自己在這樣一個特殊外部環境里的生命體驗。
G. 王家衛的電影有哪些
《旺角卡門》(1989)劉德華 張學友 張曼玉 萬梓良
《阿飛正傳》(1990)張國榮 張曼玉 劉嘉玲 劉德華 張學友 梁朝偉
《東邪西毒》(1994)張國榮 林青霞 張曼玉 梁家輝 梁朝偉 張學友 劉嘉玲 楊采妮
《重慶森林》(1995)梁朝偉 王菲 金城武 林青霞
《墮落天使》(1996)黎明 李嘉欣 金城武 楊采妮 莫文蔚
《春光乍泄》(1997)梁朝偉 張國榮 張震
《花樣年華》(2000)梁朝偉 張曼玉
《2046》(2004)梁朝偉 章子怡 鞏俐 王菲 劉嘉玲 木村拓哉 董潔 張曼玉
《賞金車神》(2005)(寶馬汽車廣告第6集)
《愛神之手》(2006)(王家衛、史蒂芬.索德柏和安東尼奧尼三大導演執導的三段式電影) 鞏俐 張震
《藍莓之夜》(2007)
《東邪西毒 終極版》(2009)張國榮 林青霞 張曼玉 梁家輝 梁朝偉 張學友 劉嘉玲 楊采妮
總結王家衛電影的「抽象真實」表現在他偶然性片斷式的敘事結構和對流行符碼的拼貼借用上。如果你看了王家衛的作品而感動的話,那絕不是由於整體世界的印象所引發的,而是因為細節、片斷以及絮語化的主觀獨白所喚起的氣氛能讓你產生心領神會的共鳴使然。
H. 王家衛的所有電影..
Karwai Wong
生日:1958年7月17日
星座:巨蟹座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職業:導演
學歷:香港理工大學平面設計系
成長軌跡
[編輯本段]
二十世紀最後二十年的華語電影圈為世界影壇貢獻了眾多出色的作品與導演,而王家衛無疑是其中最值得關注的電影作者之一。他迄今為止的六部作品已經憑借著其極端風格化的視覺影像、富有後現代意味的表述方式和對都市人群精神氣質的敏銳把握成功地建構了一種獨特的「王家衛式」的電影美學。
王家衛1958年出生在上海,五歲時隨家人移居香港。早年在香港工藝美術學校學習平面設計時他瘋狂地迷上了攝影,特別是Robert Frank、Henri Cartier-Bresson和Richard Avedon這些大師的作品對他的影響尤為深刻。1980年從學校畢業後,他進入香港無線電視開辦的電視製作培訓班學習劇本寫作和影視製作,後在一系列無線的電視劇集中擔任製作助理和編劇。1982年,王家衛離開無線正式進入電影圈,他先做了近五年的電影編劇。1987年,王家衛為香港新浪潮電影的主將譚家明編寫系列影片「黑幫三部曲」的劇本,結果譚家明只採用了其中的最後一部拍成了《最後勝利》,而其中的第一部就成了1988年王家衛的首部導演作品《旺角卡門》的劇本。從1991年的《阿飛正傳》到1995年的《墮落天使》,不斷涌現的出色作品完成了王家衛對自我藝術風格的建立和鞏固。1997年,王家衛終於憑《春光乍泄》一片獲得了戛納電影節的最佳導演獎,得到了國際影壇的肯定。
王家衛電影的獨特性首先在於他對自己身處的城市和時代有著非常深入的理解,而且他找到了一種恰如其分的方式去表述自己在這樣一個特殊外部環境里的生命體驗。他是最敏銳洞悉了現時態香港的藝術家:人流擁擠、華洋雜處的重慶大廈,旺角的高樓分割出的暗藍色天空,啟德機場邊可以看見飛機起落的公寓窗口,當然還有路邊攤、便利店和幽暗的酒吧,王家衛靠著這些標志性的元素組和出了一個世紀末的香港,最明顯的例子是《重慶森林》和《墮落天使》(當然你也可以把《東邪西毒》中那片孤寂冷漠的沙漠看作是寓言化了的現代城市,而且《春光乍泄》里的那種遠在異鄉的無根飄零的感覺也是對香港這個殖民城市在另一個異域時空里的反照)。王家衛是一個濃厚地背負「都市感受性」的影像表述者,現代城市所擁有的無機性和符號性使他的作品經常是內容隱藏在形式和風格里的,或者說,風格本身有時候就是他的內容。在以往香港新浪潮導演的代表許鞍華、譚家明等人的作品中,你可以輕易地觸摸到賴以支撐風格的「生活真實感」,但在王家衛的電影里你看不到這些。
王家衛的影像世界是高度抽象後的真實,這首先表現在他敘事時流露出的獨特的時間觀。王家衛電影里的場景往往都在線性時間的過去和未來中呈現出一種懸置狀態,盡管他不斷地用細節去強調時間概念,像《阿飛正傳》里那個著名的開場、《重慶森林》里對日期的反復訴說和《東邪西毒》里經常會在事件開頭指出節氣,但他講述的這些故事並沒有特別的時間背景,它們可能每天都會發生在這個城市的角落裡,它們只是從城市生活中抽離出來的標本。如果你仔細看過《重慶森林》,你就會發現兩個故事的某些細節其實是互相交錯的,王家衛用這種捉迷藏式的游戲來造成一種共時性的效果,既消解了傳統敘事的線性時間觀念又凸現了當代都市生活的偶然和無序,從而形成了一種存在主義式的精神意蘊。
王家衛電影的「抽象真實」還表現在他偶然性片斷式的敘事結構和對流行符碼的拼貼借用上。如果你看了王家衛的作品而感動的話,那絕不是由於整體世界的印象所引發的,而是因為細節、片斷以及絮語化的主觀獨白所喚起的氣氛能讓你產生心領神會的共鳴使然。氣氛存在於片斷中,或夾雜在片斷與片斷間的留白里,這很像是後現代美學對宏大敘事的摒棄和對細碎印象的偏好。在王家衛的電影里,你可以發現大量流行文化的符號,諸如流行音樂、商標、卡通玩具等等,包括他非常喜歡使用的人物如警察、殺手、阿飛等其實都是一種都市邊緣的亞文化符號,這種由都市提供的消費符碼經過王家衛的拼貼變得就像一面鏡子,反映出現代社會由具體實像蛻變成的符號化感性,這也使得他的電影極端敏銳,新鮮而發人深省。
當然談到王家衛的電影,你立刻想到的還會有手提攝影機所拍攝的恍惚眩目的晃動鏡頭、不規則的畫面構圖和艷麗但冷漠的色調運用。這種商標式的影像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和他長期合作的美術指導張叔平和攝影杜可風。今天,在很多香港的獨立藝術電影甚至有些商業電影中你都可以看到這種王家衛式的影像,但大多數都只有單純形式的拷貝而缺乏內在的創意。
王家衛的電影有很酷、很炫的形式感,但其實內里充滿了感情:像《重慶森林》里對快餐化愛情的反諷、《春光乍泄》里細膩糾纏的感情和《墮落天使》里金城武為父親做冰激凌的那段戲都讓人難忘。他作品中始終貫徹的一個主題就是:人與人之間對某種傾訴和溝通的渴望以及對遠比這種渴望更為強烈的個體交流不可能性的無奈。在華語電影圈中還沒有人可以像王家衛那樣更善於把這一主題表達得如此細膩而傳神。
在今天對王家衛的成就下定論還為時尚早。英國著名的《聲與畫》雜志將王家衛選為20世紀90年代最重要的電影革新者,在他的名字前面有50年代的安德列·巴贊和70年代的安迪·沃霍爾,該雜志在對他的評價中說:「王家衛也許不是未來電影的全部,但他確實地指出了未來電影的一個方向。」
作品錦集
[編輯本段]
《旺角卡門》(1987)
《阿飛正傳》(1993)
《東邪西毒》(1994)
《重慶森林》(1995)
《墮落天使》(1996)
《春光乍泄》(1997)
《花樣年華》(2000)
《2046》(2004)
《賞金車神》(2005)(寶馬汽車廣告第6集)
《愛神》(2006)
《藍莓之夜》(2007)
他人評價
[編輯本段]
張國榮:王家衛是成功的,他看事的胸襟和他想表達的,實在與一般的導演不同。
張國榮:王家衛導演的電影是一個具有獨特的、頹廢的或者說是虛無的世界,雖然根據影片不同時代的設定、空間的設定也不同,但是他描寫的世界總是一樣的。
pps上面有個王家衛系列電影
看起來很方便哦~~
試試吧~~。
I. 王家衛和電影能看懂的有幾部
《藍莓之夜》《重慶森林》
《東邪西毒》《2046 》
J. 看過王家衛電影《春光乍泄》的朋友給點意見王家衛的意識流電影都有哪些慣用的表現形式
一:王家衛《春光乍泄》《春光乍泄》絕對是王家衛技術上最為出色的一部作品,所有玩了技術的地方都是那麼的恰到好處,那些招牌的搖鏡頭、慢鏡第一次跟電影本身貼的那麼緊,完全是跟著人物的情緒去展示王家衛自己的電影語言。每一個鏡頭都似有所指,每一個鏡頭都似乎在說著一些不足為外人道的心事;那些光影里的溫暖和黯然可以一路穿過面前的映畫,直入你的心裡。 其實同志題材絕不是本片的重點,雖然未必如王家衛本人所言,只要不看前5分鍾,都不會知道兩人之間的關系。也許這只是對敏感題材的一種介入姿態;也許只是王家衛趕在九七之前遂了自己的一個心願;也許這只是為了非異性戀者那份更為難言的孤獨吧。內容上仍是讓人不敢輕易觸碰的拒絕與被拒絕,仍是邊緣生活的落寞滋味,仍是那些易碎的敏感和細密疼痛的掙扎。影片中所流露出的,還是那種無根的寂寞,那種渴望、期待與害怕面對的掙扎。 在《春光乍泄》中,王家衛徹底顯露出九七年回歸前香港人的困境:香港人如同何、黎二人一樣,他們發現了他們唯一的身份,就是沒有身份,什麼港英護照根本不肖一提。 王家衛在一次訪問中亦談到《春光乍泄》的一些主題構思,「我自己也如同劇中的黎耀輝和何寶榮一對戀人,厭倦不斷地被問及到九七年七月一日後香港將變成如何?想離開香港,來到世界另一頭的阿根廷逃避現實,卻發現越想逃避,現實越發如影隨形的跟著自己,無論到哪兒,香港都存在」。 二、王家衛電影風格:王家衛實在是一位很成功、很有風格的導演,往往許多人初看他的電影,對他電影 都是艱深、難懂。我也有這樣的體會。然而他的《阿飛正傳》,他的《東邪西毒》,他的《春光乍泄》,仍然使無數人為之迷戀,可以很有耐心地看他的電影一遍又一遍。下面是我個人總結的王家衛的電影風格:1、可以說,王家衛執導的電影風格是很獨特的,每一部電影都有自己原創性的元素。他以極具個性的電影敘事風格創造了不少經典之作,可謂當今中國導演中最具個人風格和影像色彩的導演。而在我看來,觀賞、理解或闡釋王家衛電影的關鍵,其實不在其充滿創意的光影鏡頭及其畫面構圖,也不在於其精妙如村上春樹或古龍小說的人物對白,當然更不在於通常人無法理清的故事情節或敘事結構,而應該是王家衛電影人物的心理獨白。在他的電影之中,主人公的畫外之音並非是電影的一種簡單的輔助手段。恰恰相反,王家衛電影常常是以這些心聲為向導,最後將作品結構成篇,從而使得王家衛電影真正與眾不同。在這一意義上,其電影可以說是非常獨特的心理電影——是一種奇妙的精神「心電圖」。電影中,絕大多數都是典型的王家衛式的絮絮叨叨,讓主人公不斷旁白,把生命的非理性暴露無遺,也把許多導演認為早已「過時」了的電影手段方法運用得讓人拍案叫絕。例如影片《阿飛正傳》中旭仔的獨白:「我聽別人說這世界上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它只能夠一直飛呀一直飛呀,飛累了就在風裡面睡覺,這種鳥一輩子只能夠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亡的時候。」再如《重慶森林》中警察223的那段著名獨白:「每天你都有機會跟別人擦肩而過,你也許對他一無所知,不過也許有一天,他可能成為你的朋友或者是知己……」若沒有這些旁白,簡直就不是王家衛電影;若沒有這些旁白,簡直就難以構成一部可供觀看的電影。那些聽起來瘋瘋癲癲、斷斷續續的生命呢喃,卻點破了旁人所難感知、更難道出的生命真諦。2、實際上,電影作品是王家衛自我表達的一種形式——王家衛電影,是地地道道的「作者電影」。所有王家衛電影中的人物,都只不過是王家衛的現代城市中青春生命的感受和體驗的表意符號,無非王家衛精神的自我「變相」或「化身」。自然,影片中所有的旁白者,都不過是精神的傳聲筒,所表達的無非作者生命的感悟和心靈的呢喃——這些人獨白,是王家衛讓他們獨白;這些人所有的言說,都是王家衛要他們這么說;這些人說的雖是他們各自不同的故事,表達的卻是作者人生的感覺。最典型的例子也就是前面提到的《花樣年華》中最後的字幕。那個「他」與其說是周慕雲,不如說是王家衛。正如以前的影片中獨白的「我」表面上是旭仔、警察223、西毒歐陽鋒、墮落天使或天涯浪子,但所有這些人的背後還是作者王家衛。王家衛的電影創作,不過是假借他人的酒杯,澆灌自己心中的塊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