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大連和北京有哪些好點的電影或動畫公司做特效
大連海文數碼科技有限公司 4007004840 www.hwsm.cn
Ⅱ 北京有哪些比較好的做數字電影的公司
北京電影學院攝影學院於1996年正式建院,是北京電影學院的二級學院,其前身是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的圖片教研室,自1957年北京電影學院建立攝影系以來,圖片攝影就是其中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北京電影學院攝影學院簡介中這樣寫著:「建立以攝影光學、化學、數字化處理技術為基礎,攝影史、藝術理論為基本的研究對象,以實習拍攝為主的課程體系。堅持質量第一。教學宗旨為「專業」二字,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以培養有豐富的藝術修養,知識結構完整、主觀能動性強、專業素質高、能把影像與傳媒和社會密切結合,適應時代要求,具有民族自尊的國際化復合型人才。」由此可以看出,北京電影學院圍繞這樣的教學理念,課程的開設大多是根據社會需求,注重實際操作性。為了使學生更具競爭力,在教學中強調攝影的實用性和攝影與社會的關聯,著力於培養學生用攝影的方式來關注現實生活、對當代生活做出反饋和用影像完成敘述的能力。縱觀當今的影像時代,攝影在社會生活中廣泛傳播,影像的功用也更多的被關注,這樣一個教學理念的構成是「順潮流而動」的。
身處北京的地域優勢,使北京電影學院攝影學院得以擴大對外交流,快速便捷的聚攏國內外的信息資源為教學做必要的補充,也有利於學生開闊視野。面對數字影像的迅猛發展,北京電影學院攝影學院加大了在計算機和數字影像方面的課程設置,引導學生進入發展中的數字影像及電腦輔助設計領域,開拓及深化學生對數字影像認識。此外,在DV短片、多媒體技術方面也有相應的課程開設,這些課程設置上的增改使教學更加適應社會需求。
相對全面的課程設置使學生具備了應對社會各種需求的能力,但同時,我們也發現學生中鮮見具有探究影像深層表現空間的作品。這恐怕是緊貼社會需求,迎合市場需要的同時必然產生的一個教學問題。注重技術的嚴謹和知識的系統又能同時兼顧藝術思維的活躍與張揚,這是藝術教育領域中一個恆久的話題,攝影教育作為與科學和社會發展緊密聯系的藝術教育,更是無法擺脫這樣的困惑。
在北京電影學院攝影學院2003年的研究生畢業作品中,五位研究生將鏡頭對准《最後的工業》這個主題展開了各自的表述。他們以個人的視角抓取工業生活的場景與環境,記錄和表現了後工業時代的沉重、尷尬和困境中的希望。也許是由於統一的選題和場景的局限(作品均拍攝完成於鞍山鋼鐵廠),留給個人發揮的餘地很小,所以五個人的作品在形式和表達方式上有些趨同。此外,我們還展示了部分本科生的作業,希望以多樣的作品幫助讀者全面地、直觀地了解北京電影學院攝影學院的教學特點。
課程設置:
課程設置注重攝影的實用性與時代需求的密切結合,近年來,在原設課的基礎上有所增加和調整。具體分為以下幾個部分:基礎部分、攝影專業部分、藝術學部分、DV短片、多媒體技術等。
招生與就業:
招生(考試):北京電影學院攝影學院以本科教育為主,大力發展研究生教育和繼續教育。自建院6年以來,共招收研究生2屆;本科生6屆、專科升本科學生6屆、大專生1屆和進修生6屆。考試基本分為專業課和文化課考試兩大部分。
碩士研究生(學制三年):每年1月參加學院攝影專業考試,包括攝影理論基礎、文藝理論、作品分析、現場拍攝、口試,並參加全國統一文化課考試(文科)。
本科生(學制四年):每年2月末參加學院攝影專業考試,包括攝影基礎知識、作品分析,素描、口試。6月參加全國統一高考(文理兼收),年齡限制在23歲以內,15~20人/年。
專科升本科(學制兩年):專業考試:攝影知識、作品分析、口試;文化課考試:藝術概論、政治、外語。30人/年
進修班(學制一年半):每年招生兩次。
就業:各界畢業生就業狀況良好,就業渠道廣泛,分布在各大媒體、影視機構和教學單位。大量畢業生進入電視台、報社、雜志社從事攝像師、攝影記者及圖片編輯工作;廣告製作行業從事商業攝影師、設計師工作等等。
通訊及聯絡方式:
電話:010-82049041 李老師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土城路4號 100008
學校概況
北京電影學院是我國惟一培養電影電視高級專門人才的高等藝術院校,也是亞洲最大、世界一流的電影藝術高等院校。學校校園環境優美,教學設施齊全。�
50年來,逐步形成了以製作專業為主體,教學、創作、科研並重,多學科、多層次的電影教育體系。學院教育體系以高等教育為主,同時包括各種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具有碩士研究生、本科生、大專生、大專續本科生、幹部進修生等不同的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層次。國際培訓中心開展留學教育,繼續教育中心開展成人教育,有夜大、函授等多種類別的人才培養模式。學院附設數字技術與藝術研究中心、影視實驗中心、電視劇製作中心、理論研究室、學報編輯部、音像出版社、圖書館和青年電影製片廠等部門,為教學、創作、科研和國外求學者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學院積極推進教學發展和改革,已經形成了一個面向21世紀的,以培養高水平的現代化影視綜合性人才為目標的電影教育格局。多年以來,學院以驕人的業績,在中國和世界上享有盛譽,吸引了一大批決心獻身於電影事業的海內外學子。學院現有教師200多人,其中教授40多人,副教授70多人。一批在國內外有較高知名度,在電影藝術創作及理論研究領域有較高學術地位和造詣的專家、學者是學院教學和科研的帶頭人。�
50年來學院有畢業生5000多名,服務於電影電視領域各個崗位,已經成為中國電影、電視事業的中堅,如謝天、吳貽弓、黃蜀芹、吳天明、謝飛、鄭洞天、丁蔭楠、陳凱歌、張藝謀、馮小寧、顧長衛、張豐毅、王志文、許晴、胡雪揚等。��
專業介紹�
導演專業�
培養目標:為電影、電視部門培養能從事電影、電視劇導演工作的德才兼備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中國電影史、外國電影史、影片分析、中國戲劇史、外國戲劇史、美術作品分析、音樂作品分析、文學作品分析、美學原理、藝術概論、電影攝影基礎、電影錄音基礎、電影音樂基礎、電影造型、電影聲音及電視劇、紀錄片、科教片創作基礎、劇作、視聽語言、表演、導演藝術等。�
表演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獨立塑造銀幕人物形象的能力、能從事影視表演工作的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影片分析、戲劇名著分析、音樂作品分析、美術作品分析、文學作品分析、電影聲音、心理學、藝術概論、中國電影史、外國電影史、電影編導概論、影視表演分析、美學概論、影視製作、電影造型、語言技巧、音樂、形體、表演藝術等。�
戲劇影視文學專業�
培養目標:為電影、電視部門培養能從事編劇工作和電影理論研究工作的德才兼備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中國文學史、外國文學史、中國戲劇史、外國戲劇史、藝術概論、語法修辭、文藝心理學、中國電影史、外國電影史、美學概論、影片分析、電影導演概論、電影美學概論、電影劇作、寫作、蒙太奇、音樂作品欣賞、電影聲音、電影造型、攝影藝術、攝像基礎、電影理論基礎、世界電影理論史、電影評論、電影電視劇編輯理論、電影藝術大師作品研究等。�
攝影專業(電影攝影方向)�
培養目標:為電影、電視部門培養能從事電影攝影、電視攝像創作及理論研究工作的德才兼備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繪畫、美術作品分析、攝錄像基礎、文學作品分析、藝術概論、中國電影史、外國電影史、影片分析、計算機基礎及平面與三維製作、圖片攝影、電影膠片應用原理、攝影照明技術、攝影物鏡、電影攝影機、照相機結構原理、攝影曝光控制及影調調節、蒙太奇、電影造型、電影聲音、攝影造型、光線處理、電影畫面處理、故事片、新聞片攝影創作等。�
攝影專業(圖片攝影方向)�
培養目標:培養能從事圖片攝影藝術創作、平面廣告製作、攝影理論研究、攝影教學及電視攝像藝術創作的德才兼備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照相機、鏡頭及其使用、感光材料應用原理、素描、美術平面構成、照相技術基礎、攝影曝光控制、攝影濾色鏡及影調調節、攝影構圖、攝影光線處理、攝影色彩構成、人像攝影、世界攝影史、廣告攝影、電腦平面設計、攝像技術與技巧、攝影美學、圖片編輯學、影視畫面語言、暗房技術與技巧、媒體印刷與傳播、數碼攝影技術等三十餘門一系列完善的現代化攝影專業課程。�
錄音藝術專業�
培養目標:為廣播、電影、電視等部門培養能從事錄音工作(包括錄音導演、錄音藝術創作)的德才兼備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電路基礎、模擬與數字電路、計算機基礎、多媒體技術、音樂、鋼琴、影片賞析、電影技術概論、體育、外語、專業外語、中外電影史、藝術概論、美學原理、電影藝術概論、電影劇作基礎、錄音環境聲學、電聲學、電影聲音分析、調音台、專業錄音機、電影錄音工藝、音頻信號處理設備、錄音基礎訓練、錄音技巧、電影聲音剪輯、電影聲音創作等課程和學院安排的其他公共課。�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
培養目標:向全國各電影製片廠、中央及全國各省市電影發行放映公司、中央及各省市政府的文化管理機關和各級電影發行放映公司的企業、機構以及國營、集體、合資經營的各級影劇院、輸送高質量的能從事影視製片管理、發行經營或影視管理理論研究的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製片管理學、電影發行企業管理學、電影經濟學、現代企業管理、影視與法律、影視公共關系學、電影廣告與宣傳、管理心理學、電子計算機應用、電影觀眾學、會計學、統計學、經濟應用數學、市場營銷學,及全部電影藝術概論課程、院定選修課和專業實習課。�
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能夠從事電影、電視美術設計、特技美術設計、化妝工作的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素描、速寫、色彩畫、藝術概論、文學作品分析、中國電影史、外國電影史、影片分析、電影聲音、攝影藝術基礎、導演藝術基礎、蒙太奇、民俗學、電影畫面透視學、建築基礎、置景技術、特技美術、化妝造型技巧、電影美術概論、電影色彩構成設計、計算機電影電視美術設計、場景設計、服裝道具設計、鏡頭畫面、化妝造型創作等。�
動畫專業�
培養目標:為電影、電視部門培養能從事電影、電視動畫設計、製作、編導及電腦動畫設計、製作的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素描、線描、速寫、裝飾色彩、解剖學、藝術概論、文學作品分析、中國電影史、外國電影史、影片分析、電影聲音、電影造型、表演藝術概論、中外美術史、音樂作品欣賞、計算機、動畫基本技法、動畫運動規律、動畫藝術概論、動畫設計、影視動畫創作等。�
影視廣告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全面掌握廣告專業基礎知識的影視廣告製作高素質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廣告美術基礎繪畫、傳統文化、廣告攝影(圖片、影視)、剪接基礎、數碼造型設計、廣告概論、廣告發展史、廣告心理學、傳播學、市場營銷學、廣告作品賞析及拉片、廣告文案寫作、廣告創意策劃、數字化特技、廣告製作等。�
附:北京電影學院2004年招生公告�
(普高類本科、高職及大專學歷在職人員本科)
�本科招生專業(學制4年):�
1�戲劇影視文學專業(電視劇作方向)�
2�導演專業�
3�表演專業�
4�攝影專業(電影照明設計方向)�
5�錄音藝術專業�
6�錄音藝術專業(影視音樂錄音與創作方向)�
7�廣告學(影視廣告方向)�
8�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專業(新媒體藝術方向)�
9�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影視管理方向)�
10�攝影專業(圖片攝影方向)�
11�動畫專業(電腦動畫藝術方向)�
12�動畫專業(動畫藝術方向)�
�高等職業教育招生專業(學制2年):�
1�表演專業�
2�錄音藝術專業(錄音藝術方向)�
3�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影視管理方向)�
4�動畫專業(電腦動畫製作方向)�
(報考我院本科、高職的考生均需參加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中的專業考試和文化考試。文、理科考生兼招。專業考試由我院組織並只在我院進行,從2004年1月下旬報名。)�
�〖JP2〗大專學歷在職人員本科招生專業(學制2年):�
1�公共事業管理(錄音藝術方向)�
2�公共事業管理(人物造型方向)�
3�公共事業管理(影視管理方向)�
4�公共事業管理(圖片攝影方向)�
報考我院大專學歷在職人員本科的考生均需政治素質較高,業務能力較強,年齡35歲以下,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專科學歷,兩年以上實際工作經驗和單位人事部門出具介紹信的在職人員。考試由我院組織並只在我院進行,從2004年7月報名、考試。�
有關詳情請見《北京電影學院2004年(普高類)本科、高職招生簡章》、《北京電影學院大專學歷在職人員本科2004年招生簡章》、《北京電影學院專業介紹及考試輔導》。以上材料面購或通過郵局匯款郵購,每份簡章6元(含郵費),每本《專業介紹及考試輔導》15元(含郵費)。(註:2004年招生簡章在11月底12月初出售。)
Ⅲ 著名動畫電影公司
目前世界上公認的三大動畫公司 都在美國..日本那些都不算.都老掉牙了.人家都三維了.日本還手繪.根據出品和票房而言.分別是迪士尼(皮克斯).夢工廠.20th福克斯.從口碑而言這三家動畫電影比較出色.你隨便看一部好萊塢動畫電影.看頭必是這三家公司中任何一家的標志
Ⅳ 北京有哪幾家影視動畫方面的新公司
北京電影學院是中國唯一 一所培養電影專業人才的高等學校,近55年來,逐步形成了以專業製作為主體,教學、創作、科研並重,多學科,多層次的電影教育體系。
北京電影學院以其優良的教學傳統,以及師資力量雄厚,系科專業齊全,教學設備完善,教學秩序
多年來,北京電影學院以其驕人的業績,輝煌的歷史,在中國和世界上享有盛譽,吸引了一大批決心獻身於電影事業的海內外學子。 北京電影學院還有一支具有很高學術水準的教師隊伍,形成了一個面向21世紀的、以培養高水平的現代影視綜合性人才為目標的電影教育格局。
1)歷史沿革
北京電影學院創建於1950年。前身是中央電影局表演藝術研究所(電影學校)。
1956年經國務院更名為北京電影學院,至今已有52年的歷史。
學院自1956年開始招收本科生,同時,繼續為新中國電影事業發展的需要培養在職專業幹部。1956年—1965年,學院為中國電影事業輸送了 1300餘名,這些在建院初期和60年代培養的畢業生,成為了新中國電影事業的專業骨幹,70年代以來一直活躍在中國影視藝術創作的重要崗位。
1966年----1977年,學院的電影教育完全陷於癱瘓,1973年江青等人把文化部所屬在京的藝術院校合並為中央五七藝術大學,北京電影學院被改為中央五七藝術大學電影學校。「文革」結束「四人幫」被粉碎後,1977年經國務院批准又恢復了原建制的北京電影學院。
1978年,學院恢復了本科生招生,該屆學生在1982年成為北京電影學院首批被授予學士學位的畢業生,在這以後的22年所培養的各個專業的眾多學生,成為了中國乃至世界著名的電影人,為中國電影在世界的影響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我院自1984年開始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2003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從2004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2)學術水平
北京電影學院以其電影學學科(研究方向)專業設置全面,課程體系充實而著稱。是目前我國唯一的教學硬體設備齊備,教學師資經驗豐富,科學研究力量雄厚,課程、教學質量優良、學術理論研究水平一流的、規模最大的一所培養電影藝術創作、理論、技術、管理高級專門人才的國內著名電影高等藝術院校。
在全世界100多所電影技術、藝術高等院校中,北京電影學院的校園建設、辦學規模、學科方向、師資力量、課程設置、教學設備、藝術創作、人才質量、教學水平、教學管理、理論研究成果均屬前列。是目前中國高等藝術教育中最具特色的院校,是亞洲規模最大、世界著名的電影藝術高等學府。
3)專業特色
北京電影學院電影教育、教學的特點是:電影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以製作專業為主體;兼顧歷史、理論、批評的研究、藝術創作與科研。不斷地加強電影學學科建設、全面地充實和提高教學質量、建立一隻學術水平精湛的師資隊伍、建構和形成有效、獨特的電影藝術教學方式和辦學特色,是學院一直為之努力奮斗的目標。
4)學科建設
2003年我院終於成功申請博士學位授予單位,設立了電影學博士點,並且新增了「美術學」和「廣播電視藝術學」兩個碩士點
北京電影學院現有教學單位8個系,6個分院及研究生部和基礎部,共計16個教學實施部門。按國家教育部高等學校專業目錄編制,共有10個專業(36個方向):
文學系:戲劇影視文學專業。(電影劇作、電影理論、電影批評)
導演系:導演專業。(故事片、紀錄片、剪接、影視節目之作)
攝影系:攝影專業;(故事片攝影、紀錄片攝影、科教片攝影、影視照明、)
美術系: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專業,廣告學專業。(電影美術設計、特技美術、廣告製作、影視化妝)
錄音系:錄音專業。(錄音技術、錄音藝術、音樂錄音)
管理系: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影視製片、發行放映、文化經濟人)
電影學系:(電影研究所)戲劇影視文學專業。(電影理論、電影批評、影視創作學)同時,負責學院的學報出版,學院信息中心的工作和學院網路的工作。
數字影視技術系:(數字媒體技術研究所)(影像工程、數字影視技術、新媒體技術、網路游戲)
表演學院:表演專業。(表演、配音)
攝影學院:攝影專業。(圖片攝影)
動畫學院:動畫專業。(動畫、動漫畫設計、計算機圖形圖像,三維電腦動畫)
繼續教育學院:表演專業:(影視表演、節目主持人、影視模特);戲劇影視文學專業:(劇作);導演專業:(影視導演、影視節目製作、編導、);攝影專業:(電視攝像、圖片攝影);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專業:(影視美術設計、影視化妝、);廣告學專業:(廣告製作);動畫專業:(影視動畫)
國際交流學院:導演、表演、攝影等電影、電視制專業。
高職學院:招收各個專業的高職(大專)學生。
研究生部:招收、管理電影學學科各個研究方向的研究生。
基礎部:負責全院各個層次學生的共同課教學。
學院目前有北京市4個重點的本科專業方向:導演、攝影、表演、動畫;1個碩士點重點學科:電影學。2個碩士點的重點建設的學科:美術學,廣播電視藝術學。
學院電影研究所:承擔國家、省、部級的科研項目、藝術理論的研究工作,培養電影歷史、理論的碩士學位研究生。
學院數字傳媒技術研究所:承擔國家、省、部級的技術科研項目、應用技術理論的研究工作,培養電影新媒體技術、數字電影、電影應用技術的碩士學位研究生。
學院相關系建有相應的研究所,完成國家、省、部級的學術科研項目。
5)實驗室建設
電影製作專業的發展與人才培養,關鍵是基礎學科和實驗室的建設。學院這些年,重點加強了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實驗室建設,一些獨具特色的電影專業實驗室在教學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例如:燈光室、暗室、畫室、拉片室、特技棚、攝影棚、錄音棚、動效棚、剪接室、非線性編輯室、放映室等專業實驗室,都已經具備了規模,形成獨特的特色。
尤其是學院目前建有三個電影學專業重要的實驗室,在電影學專業的技術、藝術方面具有領先作用:
1) 動畫感測、圖形圖像實驗室。可以實時進行人物實物動作圖像捕捉,製作各種類型的計算機動畫作品,其中教師、學生製作的動畫片已經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在國內、國際獲獎。
2) 錄音技術實驗室。有多個對白錄音棚、動效錄音棚和混錄棚,可以進行電影
和電視的聲音製作。該錄音棚曾經承擔了著名電影導演張藝謀拍攝的影片《英雄》的後期聲音製作。曾經承擔了著名電影導演陳凱歌拍攝的影片《和你在一起》的後期聲音製作。
3) 數字電影(高清電視)實驗室。擁有目前國際先進的數字電影前期攝制和後
期編輯設備,開始進行數字媒體技術、數字電影製作方面的應用技術研究,該實驗室已經開始承擔製作數字電影短片拍攝,並拍攝2003年第十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數字高清電視紀錄片。
6)辦學規模
在校學生數量有了明顯的增加。 近幾年,在保持現有教職工人數總量不變的基礎上,在保持教學硬體條件和教學質量的前提下,學院逐步擴大了辦學招生的規模。
近10年,學院的辦學層次有了極大的改變。普通高等教育中有進修生、高職生(大專),本科生、專科續本科、研究生、在職人員以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成人教育中形式有夜大學、函授生、半脫產制、全日制走讀,辦學層次有大專生、專科續本科、本科生。截止目前,在校生總數達3300多人,同時,學院目前有25個國家、地區留學生及港、澳、台的學生120人。
7)研究生教育
學院目前擁有碩士研究生導師90人,11名博士生導師,其中教授25人,副教授28人;其中博士學位7人,碩士學位28人;北京市優秀青年骨幹教師12人。他們中的絕大部分是國內、國際電影學專業的專家、學者、學科帶頭人和中青年優秀教師;學院的許多教授被國內外大學的電影專業聘為客座教授和兼職教授,有的教授已經被聘為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北京廣播學院、北京師范大學的博士生導師。
北京電影學院培養電影學碩士學位研究生已有近二十年的歷史。現有一個電影學專業碩士點,其中專業研究方向有:1)電影藝術理論;2)電影美學; 3)東方電影藝術研究;4)電影批評及評論;5)中國傳統藝術理論與電影藝術;6)中日電影比較研究;7)影視敘事與文化研究;8)影視傳播理論;9)中國電影史;10)外國電影史;11)港台電影研究;12)電影導演創作及理論;13)現代電影技術14)電影表演藝術創作及理論15)電影攝影藝術創作及理論;16)電影技術及理論;17)電影攝影藝術創作及理論;18)電影劇作創作及理論;19)電影美術設計創作及理論;20)電影錄音創作理論研究; 21)電影製片管理;22)攝影造型創作及理論;23)電影市場營銷管理;24)電影錄音技術;25)影視廣告製作;26)影視特技美術;27)世界動畫電影史;28)動畫創作及理論;29)動畫創作及多媒體應用研究等。學院已經共計培養了碩士研究生200多名,學生質量優良,在研究生教育和管理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初步形成了本院的特色。
8)師資隊伍
學院的著名,是由於擁有一批在國內外電影教育界有較高知名度,在電影藝術創作、理論研究及電影教育領域有較高學術地位和造詣的教授、學者、藝術家。而且,有多位國際電影教育著名教授、藝術家以及國內著名教授和在國內電影藝術教育、電影理論研究處於領先地位的中青年學術帶頭人。
目前,學院在職的教職員工總數是531人。其中各類專任教師230名,教授42名,副教授69名。學院根據學科發展及各系教學的需要,另聘有校外兼職教授15人,客座教授21人。
改革開放20年以來,特別是進入90年代以來,學院經過調整充實,教師的專業背景更為廣泛、學術水平不斷提高。已經建設成了一支知識結構多元化、年齡結構配備合理的優秀的師資隊伍。學院目前擁有碩士研究生導師53人,其中教授25人,副教授28人;其中博士學位6人,在讀博士學位3人,碩士學位 21人;北京市優秀青年骨幹教師12人。他們中的絕大部分是國內、國際電影學專業的專家、學者、學科帶頭人和中青年優秀教師;像汪流、謝飛、鄭洞天、倪震、周傳基等教授已經成為北京大學、北京廣播學院、北京師范大學的博士生導師。此外,學院還聘請校外的電影藝術專家如吳貽弓、張藝謀、陳凱歌、張豐毅、田壯壯、黃建新、顧長衛等擔任學院的兼職教授何客座教授。學院為表彰在培養電影藝術專業人才中有傑出貢獻的教師設立了學院的最高教育、教學獎——「金燭獎」。
9)本科的主要相關專業課程
目前,學院各個系除專業課程和學位課程外,所開設的主要課程有:
《電影技術概論》,《電影藝術概論》,《編劇技巧》,《導演藝術基礎》,《導演創作》,《表演藝術》,《攝影創作》,《美術設計》,《特技美術》,《動畫製作》,《聲音製作》,《製片管理》,《電影美學》,《電影理論》,《視聽語言》,《中國電影史》,《外國電影史》,《電影畫面》,《類型電影》,《大師研究》,《影片分析》,《繪畫》,《照相基礎》,《計算機圖形圖象處理》,《廣告製作》,《剪接》。
10)教學特點
北京電影學院電影教育、教學的特點是:電影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以製作專業為主體;兼顧歷史、理論、批評的研究、藝術創作與科研。
學院在教學中堅持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馬克思主義文藝觀的教育,堅持教學質量第一,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堅持加強學科建設和課程建設。在電影學理論研究方面,密切關注研究當前電影創作、技術、藝術、管理、市場、理論等方面的新課題,以理論研究推動教學和學科建設,以教學和科研帶動、促進影視創作。
學院有計劃的組織、領導教師的教學、藝術創作,科研工作,理論研究工作,積極為教師的藝術創作和科研創造條件,實行教學、科研和藝術創作三結合。
1)請具有豐富藝術創作經驗的教師上課。學院任課的教師都有十分豐富的電影創作經驗,而且,學院創造條件使專業課教師能做到1/3時間上課;1/3時間進行備課、進修、著述、科研、訪問;1/3時間進行藝術創作。
2)學生課程的3大主要類型:
共同課: 國家教育部規定的課程:例如;法律、語文、計算機、外語、體育和學院各系共同規定的課程:電影技術概論、電影藝術概論、視聽語言,中國電影史、外國電影史。
專業基礎課: 各個系所學專業必須完成的課程。
專業課: 專業課程。
3)教學影片的觀摩:
本科學生在上大學期間,平均每年要觀看電影(膠片)160---180部,四年中總計大約會看650---800部。如果加上上專業課、創作課程及自己學習觀看的錄象帶、DVD、VCD形式的電影。
觀摩、交流著名導演的電影作品。學院每年要請一些著名電影導演來放映他們拍攝完成的影片:例如:學院先後邀請了著名導演謝飛、鄭洞天、韋廉、張藝謀、陳凱歌、王家衛、唐季禮、馮小剛、張國立、馮小寧、陳國星、張元、梁天等來放映他們拍攝完成的影片,與學生進行電影創作的交流,使學生收獲很大。
觀摩學院畢業學生的拍攝的電影作品,每年在學期末,各個系的學生集中放映這個學期拍攝完成的各種各樣(DV、VHS、16MM、35MM)的作業。
4)完整的課程作業和畢業聯合作業的拍攝:僅以導演系、攝影系為例
一年級:拍照片作業和VSH錄象作業。
二年級:拍DV作業和BETACANM錄象作業。
三年級:拍16MM膠片作業。
四年級:各個專業的學生聯合拍攝35MM膠片作業。作業長度:30分鍾;學院提供攝影機、35MM膠片;照明燈具,錄音設備和部分製作經費。
學院電影課程是按兩個系統劃分:製作系統:編劇、導演、表演、攝影、錄音、美術、剪輯、製片管理。理論系統:理論、歷史、批評(評論)。
總體上講,課程的內容更重視電影的製作技巧的學習,課堂的教學更偏重於電影製作理論的講述,重視學生的創作技術、技巧、經驗的鍛煉與培養。同時,對學生進行系統的電影理論講述。
教學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課堂講授、作品分析、專題討論、命題作業、創意寫作、拉片研究、作業講評、現場拍攝。
學院鼓勵學生任何形式的作業參加國內電影、電視節及學生電影、電視作品展。
11)人才培養
52年來,學院共培養了萬余名中國電影技術、藝術、管理、理論等專業的畢業生。特別是改革開放20年以來培養的畢業生,已經成長為中國電影事業的中堅力量,他們為改革開放中的中國的電影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們創作和拍攝了無數優秀的影片,風格獨特,成績卓著,引起了國內、國際電影界、文化界的廣泛關注。學院優秀畢業生拍攝的電影在國際重大電影界獲獎,使得國際電影界更加註重中國電影在國際上的作用,為北京電影學院、為中國電影贏得了極大榮譽。
在藝術創作方面,學院畢業生(含教師)在1990-年至2003年共榮獲的「金雞獎」、「百花獎」、「政府華表獎」、「五個一工程獎」、「銅牛獎」580人次,獲獎影片上千部次,其他片種120多人次;榮獲柏林、嘎納、威尼斯、莫斯科、東京等電影節各種獎項240人次,獲獎影片上百部次,其他片種60人次。此外,根據初步統計,在1990年至2003年的13年間,研究生和本科生參與拍攝的影片58部(170人次),榮獲國外電影(文化)各種獎項112個。
12)專著出版
近5年,學院極為重視電影學的研究、重視電影藝術創作和電影理論的研究,重視理論學術專著的出版和專業基礎課、專業課教材的建設,重視國外電影藝術、技術領域的專著的翻譯出版工作。
具不完全統計,從1990年至2002年的12年期間,共計出版電影文學、電影表演、電影導演、電影攝影、電影錄音、電影美術、電影管理、中國電影史、外國電影史、港台電影、電影理論、電影美學、電影動畫、圖片攝影、電影數字技術等專業15大類,142本,近2000多萬字;其中,譯著25本。有 21名次教授、副教授獲得全國優秀圖書「金鑰匙」獎、全國高等學校國家級優秀教材獎等。此間,學院教師發表重要論文143篇,其中國內重要學術刊物刊登 103篇,國際重要學術刊物刊登11篇。2002年學院出版了《新世紀電影學論叢》系列專著叢書12本(近430餘萬字),這套系列專著今年將再出版9本(預計230萬字),其中歷史、理論6本,美術1本,數字技術1本,動畫1本。2004年6月,完成《電影分析讀解手冊》專著(22萬字)。2004-- ---2005年繼續完成《銀幕訪談系列》後續的專著6本(美術設計、數字電影技術、錄音創作、表演、製片、動畫創作)預計150萬字。2006年完成《中國電影學史系列專著》14本,預計300萬字.
13)科研立項
學院教師的教學、研究工作著重體現在三個方面:1)課堂教學;面對學生的課堂講授。2)藝術創作;電影、電視的創作與實踐。3)理論研究;專著、教材的出版;論文的發表;承擔科研項目。
在理論研究和科研立項方面,「九五」期間學院有34名教授、副教授及教師275人次參加項目課題組研究工作,共承擔國家、教育部科研項目、部委科研項目58個;申請到科研經費254萬元。其中,有18個項目榮獲國家級和省部級獎項;1999年參加國家和部委級科研立項38項。學院在廣泛進行電影歷史、理論、批評、製作、藝術、管理等人文學科的研究課題的同時,十分重視電影技術專業課題的研究,2000---2002年學院電影技術、電影數字技術方面的科研立項近10項.
14)附屬機構
學院附屬的青年電影製片廠,擔負著學院教師藝術創作和學院教學、學生實習拍攝影片的雙重任務,是國家重點故事片生產廠家之一。學院圖書館收藏約 3000餘部國內外影片資料;藏書近20萬冊,其中珍藏本及中外畫冊、影集近1萬余冊。訂閱中外期刊535種。更為珍貴的是,圖書館藏有供專業研究用的中外影片分鏡頭完成台本1萬余冊。學院的影視實驗中心是學院學生教學實習的重要機構,建有數個計算機室、語音實驗室、非線性編輯實驗室、電影剪接室、小劇場、大放映中心、影片資料庫、演播棚、錄音棚、混錄棚、平面攝影教師,教學影片拉片室、錄象編輯室。中心擁有品種齊全設備優良的電影、電視製作器材,學生和教師利用其相關設備完成教學實習和課程的作業。學院下設有音像出版社、電視劇製作中心等直屬機構,在近年來都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其策劃、製作的電視劇、專題片、音像製品在國內電視獎項中多次獲獎,從而為電影、電視高級人才的培養提供了良好的創作條件。
15)學生思想教育與素質培養
學院積極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對大學生素質教育的指示精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注重加強學生的素質教育、注重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重視加強學生的「兩課」建設。在學生中積極進行「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的「二為」方向教育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雙百」方針的教育。
學院的具體做法:在本科一年級中對新生進行學軍和國防教育;在本科二年級中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查、社會實踐和「三下鄉」活動;在本科三年級中結合專業課程深入生活進行藝術創作;通過所有這些活動,增加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注重在學院的教育、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和馬克思主義文藝觀的教育。近幾年完成的本科生、研究生畢業作業,做到了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的三性統一。
16)國際交流
學院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加強與世界各國電影院校、著名電影製作公司、國際間著名電影、電視公司、學術研究機構、科研機構聯系,開展多種雙邊合作和交流。八十年代,學院被接納為「國際電影電視院校聯合會」(CILECT)的正式會員。九十年代初,成功的舉辦了該組織亞太地區電影電視院校年會和培訓研討會,2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參加了會議。於2000年10月成功的舉辦了「北京21世紀電影教育國際研討會。」2002年,學院成為該組織亞太地區電影電視院校年會的主席,學院與國際上著名的院校如美國的紐約大學、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MIT)、加州大學洛杉磯分院、南加州大學電影系、愛默森學院、美國電影學院、法國巴黎八大、日本大學、德國慕尼黑電影學院、義大利羅馬電影電視培訓中心、韓國中央大學、漢陽大學電影學院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交流關系,經常邀請國際著名、知名電影院校的學者和世界著名電影公司的專家來學院進行交流和講學,同時,學院也派出教授和青年教師出國進行訪問、交流。
最近,學院與美國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達成協議共同開發、建設中國電影數據平台(庫),並開展與美國多家著名大學進行中國電影歷史及理論、中國電影文化和中國電影交流。
學院正式成立了國際交流學院,使學院的對外教育交流機構健全,加強了學院對外國留學生和港澳台地區各個層次學生的學歷教育和專業培訓。1993年以來,學院共接納了外國留學生約1000人次,接納港澳台學生約100人次。目前有美國、法國、義大利、德國、韓國、日本、加拿大等20個國家以及香港、台灣約80名學生在國際交流學院就讀,其中有香港學生、台灣學生10名。特別提出的是,日本、韓國研究生畢業後多被本國委以重任,並拍攝出較高水平的影片,港台研究生拍攝的影片也屢在國際和港台獲獎,擴大了學院在國際上的影響。
17)學院發展
2000年6月,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同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賈慶林同志、北京市市長劉淇同志先後視察我院,指示,要創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北京電影學院和中國電影藝術教育,要建立一流的動畫創作、教學、理論研究人才培養基地,要創作出中國自己的動畫形象,要為中國的文化事業和電影文化產業做出應有的貢獻。學院成立了動畫學院,在培養傳統動畫人才的基礎上,對動畫藝術創作、理論、科研進行全方位的發展,並在數字技術人才、數字技術製作與應用,計算機圖形圖像處理,數字傳媒人才培養上進行研究。在中央領導和北京市領導的親切關懷下,學院影視動畫技術樓的一期工程,將於2003年下半年正式動工。
學院積極拓展辦學的思路和空間,開展對外辦學,計劃建設中的高職學院工作在有條不紊地進行,在市教委的關心和支持下,對外合作辦學的北京電影學院新媒體學院也在洽商中。學院正在積極爭取擴大學院的辦學模式,力爭在幾年內在北京市內建立新的校區。
學院在教學中堅持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馬克思主義文藝觀的教育,堅持教學質量第一,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堅持加強學科建設和課程建設。在電影學理論研究方面,密切關注研究當前電影創作、技術、藝術、管理、市場、理論等方面的新課題,以理論研究推動教學和學科建設,以教學和科研帶動、促進影視創作。學院有計劃的組織、領導教師的教學、藝術創作,科研工作,理論研究工作,積極為教師的藝術創作和科研創造條件,實行教學、科研和藝術創作三結合。
目前我院已發展成為一所具有相當規模的、系科設置齊全、師資力量雄厚和有廣泛社會影響及國際影響的專業電影高等院校。逐步完善了以培養電影、電視創作人員為主,同時培養理論研究、工程技術和事業管理等方面的人才的多層次、多規格的辦學體系
Ⅳ 中國有什麼製作動畫電影很好的公司
騰訊,我覺得王者榮耀長安的那部三維CG秒殺所有國漫。
Ⅵ 中國最好的動漫創作團隊或動漫公司都有哪些
杭州玄機科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簡稱:StarQ杭州玄機)為民營私企,是最早一批入駐杭州國家動畫產業基地的企業之一,也是杭州濱江高新區重點扶持的原創動漫企業之一。 [編輯本段]產品 杭州玄機科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主營動畫片、動畫電影的製作生產發行、圖書音像及衍生產品。公司成立於2004年,是一家年輕而充滿活力的集團運營性公司,也是最早一批入駐杭州國家動畫產業基地的企業之一。旗下擁有大量系列電視動畫片《秦時明月》系列,總共8部。三維動畫長篇《秦時明月》是一部針對海內外廣闊年齡層市場推出的武俠奇幻大作,引領觀眾親歷兩千年前風起雲涌,瑰麗多姿的古代中國世界。 [編輯本段]發展方向 另附上一個《北京商報》采訪沈導時候的一個問題: 《秦時明月》的總投資是多少?資金來源是公司自主投資還是融資?如果下一步需要融資,具體有什麼打算?在回收成本方面有什麼計劃? 沈:我們整個《秦時明月》劇集系列總投入預計1億人民幣,包括自主投資與合作方、第三方融資,其中對於玄機科技製作實力與品質的認可,國內外市場的各類版權預售也為項目獲得了可靠的資金周轉。 贏利方面,針對目前中國動漫產業的現狀及整體的回收周期,我們在投入的時候還是有比較充分的思想准備的。不過,《秦時明月》的實際營收情況應該說比我們預期的要好很多,我們原先預估的回收周期是四年左右。《秦時明月第一部百步飛劍》播放一年半後,我們在第一部的投入已經全部收回了,其中海外市場差不多佔到30%左右,這也讓我們對後面幾部的製作充滿了信心。我們片子的長度從第一部的10集,到第二部的18集,第三部會進一步提升到30集。另外我們也會不斷去嘗試更加高端的技術。 進一步融資的話,我們非常歡迎對於《秦時明月》相關周邊營業項目看好並且擁有各自專業分工或者市場渠道的投資者,同時也歡迎對動漫產業長期看好的戰略投資夥伴。
望支持採納
Ⅶ 北京動畫公司,北京最大的動畫公司是哪家
動畫製作分為二維動畫與三維動畫技術還有定格動畫製作等等,象網頁上流行的flash動畫不屬於純二維動畫;二維動畫和三維動畫是當今世界上動畫公司運用的比較廣泛的動畫方式。動畫的概念不僅僅是動畫片還包括影視後期,廣告等方面。 三維動畫是建立在以電腦上大量進行後期加工製作的動畫表現方式之一。但動畫公司前期的工作仍就和傳統的二維動畫一樣。需要進行一些預備工作。北京網站上很多錯誤和比較片面的概念誤導了大家對動畫的理解。 二維動畫雖然已經不是當今北京的主流,但其中的動畫製作流程仍然運動在三維動畫的製作技術上。可以說沒有二維動畫公司就沒有三維動畫。沒有二維動畫基礎的動畫師的三維動畫師不是一個合格的動畫師。當今世界上三維動畫公司運動最成熟的當屬美國,而日本依舊是把二維動畫作為主流。歐洲等一些國家的動畫公司會運用更多的動畫表現形式。包括定格等。而中國北京當今的動畫公司比較混亂。如大家熟悉的FLASH動畫。他只是一個工具而已,並不能說明他是二維動畫或者是三維動畫。 動畫公司製作流程,根據實際製作流程,一個完整的影視類動畫公司的製作總體上可分為前期製作、動畫片段製作與後期合成三個部分。 相對於實拍廣告,動畫廣告有如下特點:能夠完成實拍不能完成的鏡頭、製作不受北京天氣季節等因素影響、對動畫公司製作人員的技術要求較高、可修改性較強,質量要求更易受到控制、三維短片製作過程、實拍成本過高的鏡頭可通過動畫公司實現以降低成本、實拍有危險性的鏡頭可通過動畫公司完成、無法重現的鏡頭可通過3d動畫來模擬完成、能夠對所表現的產品起到美化作用、製作周期相對較長、三維動畫廣告的製作成本,與動畫公司製作的復雜程度和所要求的真實程度成正比,並呈指數增長。 畫面表現力沒有動畫公司攝影設備的物理限制,可以將動畫虛擬北京世界中的攝影機看作是理想的電影攝影機,而北京製作人員相當於導演、攝影師、燈光師、美工、布景,其最終畫面效果的好壞與否僅取決於動畫公司製作人員的水平、經驗和藝術修養,以及三維動畫軟體及硬體的技術局限。 動畫製作技術雖然入門門檻較低,但要在動畫公司里精通並熟練運用卻需多年不懈的努力,同時還要隨著軟體的發展不斷學習新的技術。它在所有北京影視廣告製作形式中技術含量是最高的。由於動畫技術的復雜性,最優秀的北京3D設計師也不大可能精通動畫公司的所有方面。 動畫製作設計是一件藝術和技術緊密結合的工作。
Ⅷ 北京最牛的影視娛樂公司有哪些
1、小馬奔騰
小馬奔騰前身是成立於1994年的北京雷明頓廣告發展有限公司。2009年開始,小馬奔騰對公司進行集團化架構調整並對資源進行整合,最終成立了北京小馬奔騰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投資製作影視、演藝經紀、廣告、新媒體、院線、等多領域運營的娛樂傳媒公司。
2、光線傳媒
光線傳媒(ENLIGHT MEDIA)成立於1998年,經過21年發展,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民營傳媒娛樂集團。主營業務包括電視節目製作與發行,電影投資、製作、宣發,電視劇投資、發行,藝人經紀,新媒體互聯網、游戲等。
其日播娛樂資訊節目《中國娛樂報道》、《音樂風雲榜》均已連續播出10年以上,發行的電影《泰囧》(12.66億)《致青春》(7.26億)成為現象級影片。
3、華誼兄弟
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大陸一家知名綜合性民營娛樂集團,由王中軍、王中磊兄弟在1994年創立,1998年投資著名導演馮小剛的影片《沒完沒了》、姜文導演的影片《鬼子來了》正式進入電影行業。
因每年投資馮小剛的賀歲片而聲名鵲起,隨後全面進入傳媒產業,投資及運營電影、電視劇、藝人經紀、唱片、娛樂營銷等領域。
4、慈文傳媒集團
慈文傳媒集團,中國影視行業的領跑者,中國第一批被授予電視劇(甲種)製作許可證的民營公司。自2008年以來,前後3次被國家商務部、文化部、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及新聞出版總署四部委聯合評為「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已成為集電視劇、電影、動畫製作等為一體的大型傳媒機構。
5、海潤影視製作有限公司
海潤影視製作有限公司由劉燕銘先生於2001年4月在北京創立,是目前國內最大民營影視製作公司之一。海潤影視經歷二十年的發展,公司逐漸形成了以電視劇為主,兼顧網路劇、藝人經紀、音樂等領域發展的海潤內容生態圈,將發展成為全產業鏈影視傳媒集團。
Ⅸ 國內電影特效做的比較好的公司有哪些啊
影視特效說到底還是要看片方的投資,捨得燒錢,所謂五毛錢的特效不是指特效值五毛錢,而是片方投資用了五毛錢。在國外牛逼的電影後期特效的製作預算一般佔到整部電影的三分之一,像《變形金剛》甚至佔到百分之八十.
但在中國,大部分有特效製作的電影中,特效預算都在10%-15%,甚至有的電影還不到1%。國內影視製作利潤往往受到前期拍攝的擠壓,前期明星拍攝就佔了大部分預算。所以就特效行業而言,國內影視特效公司就要拼公司規模和技術。因此以下資料統計的都算國內影視特效行業規模比較大的公司。
北京威馳克國際數碼科技有限公司(VHQ),公司公眾號顯示該公司總部在新加坡,成立於1987年,在2015年上市,VHQ在北京,新加坡,吉隆坡,台北,雅加達都設有分公司,目前看北京團隊最大,接近400人,公司規模確實大,而且是國際技術背景的公司也有自己的研發部門。先後參與製作《封神傳奇》,《快搶快搶手》,《太平輪》,《王的盛宴》,《九層妖塔》,《大海嘯:鯊口逃生》,《小時代3:刺金時代》,《小時代4:靈魂盡頭》,《狼圖騰》等作品。近期宣傳的《鮫珠傳》是以特效為賣點的電影。看了下預告,特效場面還是很震撼的,個人比較看好,值得關注一下。
Base FX是一家總部位於北京的電影後期特效和動畫公司,該公司成立於2006年底, 華人文化同時宣布將和Base FX共同成立影視製作公司「倍視傳媒」,開發製作面向中國和全球市場發行的頂級視效大片。代表作有《星球7》、《捉妖記》、《侏羅紀世界》等電影的特效製作。
More FX,TVC廣告起家的,最近幾年才發展電影後期特效業務。more多年來其實一直做的比較好的是創作和藝術方向,這根源於創始人都是美術專業出身,相對於同行的其他家而言缺少以特效為賣點的「特效大片」作品。目前作品偏向劇情片,文藝片,代表作《萬物生長》,《重返二十歲》,等等。
天工異彩,該公司算是本土公司了,成立於2006年,他們完成過畫皮2等電影的後期特效製作,天工異彩實際上並不是一家單純的電影後期特效公司 ,包含了數字中間片, 調色, 剪輯, 預告片剪輯,等業務。代表作有《風聲》、《唐山大地震》、《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畫皮2》、《一九四二》、《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中國合夥人》、《危險關系》、《101次求婚》等等。
Ⅹ 北京正規的影視公司有哪些
北京正規的影視公司 (僅供參考) (部分)
北京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橙天娛樂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海潤影視製作有限公司(北京)
北京鑫寶源影視投資有限公司
北京鑫源逸海文化傳媒
北京美視嘉華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北京聖都國際文化有限公司
北京美樂園明星經紀有限公司
北京強視傳媒
北京榮信達影視藝術有限公司
北京慈文東方演藝經紀公司
北京中北電視藝術中心
北京世紀眾和影視文化有限公司
北京時代先鋒影藝投資有限公司
北京太合影視投資有限公司
北京洋溢視聽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中國中聯嘉業文化藝術有限公司
北京第七靈感文化傳播
北京中乾龍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北京數字印象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北京保利演藝經紀有限公司
北京君為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北京中央戲劇學院影視製作中心
北京藝德環球文化藝術有限公司
北京藝百合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中國巨力影視傳媒有限公司
北京和易成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北京喧嘩盛景影視文化有限公司
北京藝達傳媒文化有限公司
北京金澤太和國際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北京紅元素文化娛樂有限公司
北京星光大道影視製作有限公司
北京天地人演藝經紀有限公司
北京世紀冠雄文化有限公司
北京中盛千里傳媒文化有限公司
北京星之國際娛樂有限公司
北京金藝太和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北京小馬奔騰影視文化有限公司
北京華錄百納影視有限公司
北京八毫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10)北京哪些動畫電影公司比較好擴展閱讀:
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大陸一家知名綜合性民營娛樂集團,由王中軍、王中磊兄弟在1994年創立,1998年投資著名導演馮小剛的影片《沒完沒了》、姜文導演的影片《鬼子來了》正式進入電影行業。
因每年投資馮小剛的賀歲片而聲名鵲起,隨後全面進入傳媒產業,投資及運營電影、電視劇、藝人經紀、唱片、娛樂營銷等領域,在這些領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並且在2005年成立華誼兄弟傳媒集團。
2009年9月27日,證監會創業板發行審核委員會公告,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獲得通過,這意味著華誼兄弟成為了首家獲准公開發行股票的娛樂公司; 也邁出了其境內上市至關重要的一步。
2017年5月11日,華誼兄弟傳媒集團入選第九屆全國「文化企業30強」。
華誼兄弟傳媒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