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邵氏電影中有沒有女俠穿的長靴比較漂亮的
《冰天俠女》和《大醉俠》不知道行不行?
邵氏《射鵰英雄傳》 連著幾集的黃蓉。
第一集中的演黃蓉的恬妞最有黃蓉的感覺。
⑵ 有女俠的電影
《東方三俠》是由杜琪峰導演,梅艷芳、楊紫瓊和張曼玉主演的動作奇幻經典電影。該片於1993年上映,講述三個出身背景不同的女俠經歷一系列盜走嬰兒的神秘事件後最終擁護正義並結成生死同盟,共同對抗邪惡勢力的故事。
這部香港最輝煌時期的經典火爆Cult片特別之處在於模糊了時代的界限,可以把它看作是古代,因為有世外高人(冬冬和青青的師父),老太監,血滴子和行俠仗義的女飛俠;也可以把它看作是現代,因為警察,罪犯和媒體都是現代社會的產物,化工廠警匪對峙的場面讓我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那些批量生產的香港警匪片;還可以把它看作是未來,因為片中所描述的地方既不是香港,也不是大陸,而是以類似於民主共和國形式存在的一個虛幻社會,顯然這種社會只有可能出現在未來。
各種科幻還融合了中國傳統的功夫和妖怪各種造型各種時髦現在看起來一點不過時還正流行。《東方三俠》看似披著現代的外衣,並帶有少許科幻的意味,但依舊宣揚正宗港產武俠的核心:邪不勝正,最終完美收場。
⑶ 那位推薦幾部好看的邵氏武俠電影啊
你是要看郭追,鹿峰、江生、羅莽、孫建等五人主演的張徹導演的武俠影片吧:
《海軍突擊隊》(1977年)
《五毒》(1978年8月12日)
《殘缺》(1978年)
《南少林與北少林》(1978年)
《亡命雜技隊》(1979年7月29日)
《生死門》(1979年)
《賣命小子》(1979年)
《金臂童》(1979年)
《街市英雄》(1979年)
《廣東十虎與後五虎》(1979年)
《鐵旗門》(1980年)
《第三類打鬥》(1980年)
《大殺四方》(1980年5月30日)
《飛狐外傳》(1980年)
《俠客行》(1980年)
《碧血劍》(1981年)
《叉手》(1981年)
《沖宵樓》(1982年)
⑷ 邵氏經典武俠電影系列有哪些作品
以下電影基本都是邵氏武俠作品
值得收藏的邵氏電影
《江山美人》
《何日君再來》
《紅菱淚》
《愛情的代價》
《哪吒》
《少林寺》
《鐵扇公主》
《傾城之戀》
《花團錦簇》
《妲己》
《西遊記》
《花街時代》
《梁山伯與祝英台》
《七十二家房客》
《人皮燈籠》
《愛奴》
《大刀王五》
《流星蝴蝶劍》
《風流韻事》
《城市之光》
《金菩薩》
《萬古流芳》
《保鏢》
《方世玉與洪熙宮》
《十三太保》
《香江花月夜》
《盤絲洞》
《楚留香》
《大醉俠》
《書劍恩仇錄》
《無名英雄》
《緣分》
《小雜種》
《刺馬》
《藍與黑續集》
《花田錯》
《如來神掌》
就知道這些哦
⑸ 邵氏武俠作品有哪些
以下電影基本都是邵氏武俠作品
值得收藏的邵氏電影
《江山美人》
《何日君再來》
《紅菱淚》
《愛情的代價》
《哪吒》
《少林寺》
《鐵扇公主》
《傾城之戀》
《花團錦簇》
《妲己》
《西遊記》
《花街時代》
《梁山伯與祝英台》
《七十二家房客》
《人皮燈籠》
《愛奴》
《大刀王五》
《流星蝴蝶劍》
《風流韻事》
《城市之光》
《金菩薩》
《萬古流芳》
《保鏢》
《方世玉與洪熙宮》
《十三太保》
《香江花月夜》
《盤絲洞》
《楚留香》
《大醉俠》
《書劍恩仇錄》
《無名英雄》
《緣分》
《小雜種》
《刺馬》
《藍與黑續集》
《花田錯》
《如來神掌》
邵氏武俠電影介紹
在世界華語影壇上,邵氏電影曾經紅極一時。我心儀很久,卻一直無緣見面。如今,被天映娛樂公司買斷邵氏電影760部,用2億多元人民幣以數字方式整理和修復,令這批珍貴華語電影化石煥發出「青春」的光彩。在令人感到興奮的同時,迫不及待地把這來之不易「寶石」,好好欣賞品味。
真正的武俠電影早已經死亡,這點深有感受。當年看《英雄》、《十面埋伏》等作品時,就聽說了哪全然是模仿之作,看過三十年前的邵氏武俠,更得以證實。邵氏的武俠,是武俠片的巔峰時期,從《大醉俠》到《獨臂刀》,從《大刺客》到《金燕子》,從《盜劍》到《奪魂鈴》,從《馬永貞》到《刺馬》,從到《俠女》到《長輩》,從《少林三十六房》到《天下第一拳》等等,高潮迭起。
古龍的作品為這一時期的武俠片,添上一抹瑰麗的色彩。古龍的作品是七十年代武俠電影的寵兒。當時重量級的導演楚原、王羽、羅維等也都非常熱衷於拍攝古龍武俠小說改編的電影。還活著的古龍也不時地為電影公司編寫劇本,《蕭十一郎》就是先寫成劇本,後改成小說的。也許,只有這個時候才能拍出古龍想抒發出的意境。
電影是屬於古龍的,電視劇是屬於金庸的。一部電影未必能把金老爺子的作品表達出來,但一部電影能把古龍的意境發揮的淋漓盡致。《流星蝴蝶劍》、《天涯明月刀》、《白玉老虎》、《楚留香》、《多情劍客無情劍》、《三少爺的劍》、《陸小鳳》、《英雄無淚》、《蕭十一郎》、《絕代雙驕》、《浣花洗劍》、《孔雀王朝》等等,就是那盛世留給懂得品味的人去體會的真正寶藏。
童年,看的第一本武俠書就是古龍《多情劍客無情劍》(又名《風雲第一刀》),至今依舊覺得它是古龍作品的最佳代表之一,而主人公李尋歡和阿飛,是武俠虛擬人物中經典人物。原著三卷,七十餘萬字,它的問世,奠定了古龍在新派武俠小說史上的卓越地位,也對金庸之後武俠小說不可讀的定論作了一次有力的沖擊。邵氏把原著《多情劍客無情劍》分成二部電影來拍攝的,1977年出品的《多情劍客無情劍》主題是梅花盜,幾年後拍攝的《多情劍客無情劍之魔劍俠情》是以金錢幫事件為主軸。導演楚原拍攝此片,開創新派武俠片潮流,勇奪第15屆金馬獎攝制技術優良特別獎。
邵氏電影的服裝、布景、道具、造型等等絕對是沒有話說,尤其是古裝片、武俠片,那才是正宗。古色古香,看著就舒服,尤其是現在「亂穿」的時代,格外令人懷念。記得「魏君子」在《邵氏作品41部小評》文章里說:「導演李翰祥的美術造詣在華語導演中堪稱後無來者,對服裝、造型、布景、道具,莫不精心考據,務求逼真實感,營造情境更是體現中國文化底蘊。比如燕赤霞身披虎皮的造型,今人以為可笑,實則中國古小說綉像圖畫中的俠客均做如此打扮,反而後來午馬版的才是不倫不類。」(1960年《倩女幽魂》)
《多情劍客無情劍》里也是如此,每每看見漂亮的屏風,精緻的桌椅被打鬥時劃破、損壞,還真有點不捨得。雖然很多是室內景,但是真實度比現在200萬元打造的「海棠金舍」,來得正宗多。楚原為了拍李尋歡從關外入關、與林詩音梅園重逢那一幕,遠赴韓國拍攝。片中的很多道具細節處理的相當不錯。
情節上,前後二部對原著都有改動,似乎預料之外,轉念一想卻在情理之中。其實,改動不是很大,還能接受。全劇塑造的原著氣氛,更是「小李飛刀」系列影視作品中最上乘之作,只怕後無來者。也許是該片表達出了江湖、名、利、情、俠,恩怨情仇,對白、意境、氣氛,完全是古龍的原味風格。雖然看第一遍的時候,不能接受這樣的結局,但是事後想來其實也可以這樣的詮釋。
1977年的《多情劍客無情劍》中,狄龍飾李尋歡、余安安飾林詩音、爾東升飾阿飛、岳華飾龍嘯雲、井莉飾林仙兒。影片中,李尋歡蕭然走在雪中,埋下林詩音人像,李尋歡一滴眼淚沒掉,一句話沒說,凄楚心境卻表露無遺。狄龍飾演的李尋歡有評論者以為「活脫脫從小說中走出來一般」,被稱為「永遠的小李飛刀」。個人認為,如果去掉那把扇子,一定給滿分。對於角色的改編,井莉飾林仙兒傳統些,樸素些,還好在下一部時,轉變過來。余安安飾林詩音,的確漂亮,居然被改死了。當然在《魔劍俠情》改活過來了。爾東升飾阿飛,戲份並不多,但抓住了原著的精華部分,我給他打滿分。
邵氏武俠電影介紹
在世界華語影壇上,邵氏電影曾經紅極一時。我心儀很久,卻一直無緣見面。如今,被天映娛樂公司買斷邵氏電影760部,用2億多元人民幣以數字方式整理和修復,令這批珍貴華語電影化石煥發出「青春」的光彩。在令人感到興奮的同時,迫不及待地把這來之不易「寶石」,好好欣賞品味。
真正的武俠電影早已經死亡,這點深有感受。當年看《英雄》、《十面埋伏》等作品時,就聽說了哪全然是模仿之作,看過三十年前的邵氏武俠,更得以證實。邵氏的武俠,是武俠片的巔峰時期,從《大醉俠》到《獨臂刀》,從《大刺客》到《金燕子》,從《盜劍》到《奪魂鈴》,從《馬永貞》到《刺馬》,從到《俠女》到《長輩》,從《少林三十六房》到《天下第一拳》等等,高潮迭起。
古龍的作品為這一時期的武俠片,添上一抹瑰麗的色彩。古龍的作品是七十年代武俠電影的寵兒。當時重量級的導演楚原、王羽、羅維等也都非常熱衷於拍攝古龍武俠小說改編的電影。還活著的古龍也不時地為電影公司編寫劇本,《蕭十一郎》就是先寫成劇本,後改成小說的。也許,只有這個時候才能拍出古龍想抒發出的意境。
電影是屬於古龍的,電視劇是屬於金庸的。一部電影未必能把金老爺子的作品表達出來,但一部電影能把古龍的意境發揮的淋漓盡致。《流星蝴蝶劍》、《天涯明月刀》、《白玉老虎》、《楚留香》、《多情劍客無情劍》、《三少爺的劍》、《陸小鳳》、《英雄無淚》、《蕭十一郎》、《絕代雙驕》、《浣花洗劍》、《孔雀王朝》等等,就是那盛世留給懂得品味的人去體會的真正寶藏。
童年,看的第一本武俠書就是古龍《多情劍客無情劍》(又名《風雲第一刀》),至今依舊覺得它是古龍作品的最佳代表之一,而主人公李尋歡和阿飛,是武俠虛擬人物中經典人物。原著三卷,七十餘萬字,它的問世,奠定了古龍在新派武俠小說史上的卓越地位,也對金庸之後武俠小說不可讀的定論作了一次有力的沖擊。邵氏把原著《多情劍客無情劍》分成二部電影來拍攝的,1977年出品的《多情劍客無情劍》主題是梅花盜,幾年後拍攝的《多情劍客無情劍之魔劍俠情》是以金錢幫事件為主軸。導演楚原拍攝此片,開創新派武俠片潮流,勇奪第15屆金馬獎攝制技術優良特別獎。
邵氏電影的服裝、布景、道具、造型等等絕對是沒有話說,尤其是古裝片、武俠片,那才是正宗。古色古香,看著就舒服,尤其是現在「亂穿」的時代,格外令人懷念。記得「魏君子」在《邵氏作品41部小評》文章里說:「導演李翰祥的美術造詣在華語導演中堪稱後無來者,對服裝、造型、布景、道具,莫不精心考據,務求逼真實感,營造情境更是體現中國文化底蘊。比如燕赤霞身披虎皮的造型,今人以為可笑,實則中國古小說綉像圖畫中的俠客均做如此打扮,反而後來午馬版的才是不倫不類。」(1960年《倩女幽魂》)
《多情劍客無情劍》里也是如此,每每看見漂亮的屏風,精緻的桌椅被打鬥時劃破、損壞,還真有點不捨得。雖然很多是室內景,但是真實度比現在200萬元打造的「海棠金舍」,來得正宗多。楚原為了拍李尋歡從關外入關、與林詩音梅園重逢那一幕,遠赴韓國拍攝。片中的很多道具細節處理的相當不錯。
情節上,前後二部對原著都有改動,似乎預料之外,轉念一想卻在情理之中。其實,改動不是很大,還能接受。全劇塑造的原著氣氛,更是「小李飛刀」系列影視作品中最上乘之作,只怕後無來者。也許是該片表達出了江湖、名、利、情、俠,恩怨情仇,對白、意境、氣氛,完全是古龍的原味風格。雖然看第一遍的時候,不能接受這樣的結局,但是事後想來其實也可以這樣的詮釋。
1977年的《多情劍客無情劍》中,狄龍飾李尋歡、余安安飾林詩音、爾東升飾阿飛、岳華飾龍嘯雲、井莉飾林仙兒。影片中,李尋歡蕭然走在雪中,埋下林詩音人像,李尋歡一滴眼淚沒掉,一句話沒說,凄楚心境卻表露無遺。狄龍飾演的李尋歡有評論者以為「活脫脫從小說中走出來一般」,被稱為「永遠的小李飛刀」。個人認為,如果去掉那把扇子,一定給滿分。對於角色的改編,井莉飾林仙兒傳統些,樸素些,還好在下一部時,轉變過來。余安安飾林詩音,的確漂亮,居然被改死了。當然在《魔劍俠情》改活過來了。爾東升飾阿飛,戲份並不多,但抓住了原著的精華部分,我給他打滿分。
作者: cyp19821029 2006-11-5 14:08 回復此發言
--------------------------------------------------------------------------------
2 邵氏武俠電影介紹
1981年拍攝《多情劍客無情劍之魔劍俠情》時,邵氏旗下精銳盡出,即使連僅有二個鏡頭的孫小紅也找來惠英紅客串,光看明星就非常精彩。可惜,愛情方面的劇情沒有按照原著發展,小紅跟小李一點感情戲都沒有。李尋歡與阿飛角色未變,林詩音復活由井莉扮演味道就很好,有大戶人家的氣派,有滄桑歷盡的無奈,將古龍筆下這位氣質美女演的恰如其分。這里的阿飛情節要比上部多,很考演技,還好爾東升沒有令觀眾失望。有時候,真的能感覺到他在林仙兒面前乖的像個孩子。當他染上酒癮的時候,去撿那隻酒杯時,李尋歡出現的一場戲,令人心中流過一陣暖意。較前部,此部漸入佳境。他們之間的友誼在患難中逐漸升華,令觀者為之動容。
谷峰扮上官金虹、岳華的郭嵩陽、劉永的呂鳳仙、顧冠忠的上官金虹之子,各個氣質獨特,很有風格。最勁爆的角色是由英年早逝影星傅聲演出的荊無命。當看到傅聲演的荊無命出場時候,我很意外,讓他來演小說「酷」如死人色的荊無命,感覺有點不妥當。但看過他的演出後,感覺還不錯,我沒有如別人所言會笑場。因為我看的時候,是第一次接觸他的電影,當時還沒有看過他演的小魚兒和小高等其他角色,沒有對他定性。不過傅聲是挺可愛的。演林仙兒的角色選的不錯,在我的想像中原著里的林仙兒就該是那樣的,就是不知道她叫什麼。
值得一提的還有元華和元彬,當時他們演很小的配角。其實,元華在元家班中地位很高,是香港老一輩的武術指導和功夫巨星,洪金寶、成龍等人都是他培養出來的。可惜長相實在有點兇悍,只能成為幕後的英雄。他的「包租公」,得了05年金像獎。元彬成名始於和徐克合作黃飛鴻系列,以及《斷刀客》。
邵氏武俠電影,一個被人遺忘的精彩世界。我推開了大門,走了進去,你呢?
多情劍客無情劍是我接觸的第一篇武俠小說,也是我第一仰慕的虛擬英雄。雖然很多人都不喜歡李尋歡,認為他太完美。
過了!就有點假了,但是我不這樣認為,我依舊覺得他是偉大的。也有人認為他是害人害己,但誰又能在做出決定前預測出最後的結果?
對於虛構的人物,不能用現實去衡量的。
對於現在爛片飛揚的時代,能見識一下,以前的舊作,也是一種榮幸。
看過邵氏的全劇,多少帶著一種欣慰,至少曾經有人懂,什麼是江湖,什麼是古龍的風格。
但一切都不會很完美,就讓我們一起來仔細的品位吧!
⑹ 香港邵氏出品的所有武俠電影有哪些
說起嘉禾,就先說嘉禾的老闆吧!嘉禾的老闆就說當年幫邵逸夫的邵氏電影公司打天下的主要功臣,是一位製片經理,叫鄒文懷。由於鄒文還知道邵逸夫和獨食,跟著他最終還是一位製片經理,所以他背叛了邵逸夫,並帶領著何冠昌(也是幫邵氏打天下的功臣之一)等人創辦了「嘉禾」公司。但由於當時的邵氏力量大,有狄龍,姜大衛,王羽等大牌武打明星,嘉禾很難與邵氏對抗。後來還是由於邵逸夫的獨食,失去了兩位人才:許冠文,李小龍,兩人被嘉禾簽約,都拍下了幾部在香港創下最高票房的電影,從此嘉禾名聲大氣,後來又擁有了成龍,洪金寶等武打明星。就這樣,嘉禾與邵氏齊名,最後還成為了香港三大電影公司(邵氏,嘉禾,新藝城)的其中一員!
⑺ 邵氏電影中的武打片都有哪些武打演員
1、岳華(1942年-2018年10月20日),出生於中國上海,原籍廣東中山,影視男演員。
馮克安50年代以童星身份入行,成年後在劉家班裡擔任武師,70年代開始活躍於邵氏武俠片里,因為面相邪惡,所以戲中多演反派奸角。
⑻ 哪些武俠片中女俠都是穿白靴的
很多吧,你具體想要啥樣的啊,幹嘛用?是整部劇的女人都穿還是怎的?
香帥傳奇,上官無極。【小時候特喜歡,依稀記得是】
然後你看以前TVB的很多經典古裝,女的很多都是穿白靴來著。
⑼ 有沒有一部武俠電影里,有一個女俠穿著披風打架
錦衣衛里女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