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哪些特效做得非常好的美國大片
大家好,我是金九銀十,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如題“有哪些特效做得非常好的美國大片?”我個人覺得有3個,下面會一一詳細介紹。
小編2015年看的在電影院,講述的是,未來世界,水資源短缺引發了連綿的戰爭。人們相互廝殺,爭奪有限的資源,地球變成了血腥十足的殺戮死戰場。面容恐怖的不死喬在戈壁山谷建立了難以撼動的強大武裝王國,他手下的戰郎駕駛裝備尖端武器的戰車四下搶掠,殺伐無度,甚至將自己的孩子打造成戰爭機器。
2. 推薦幾部視覺效果好的電影,最好是科幻的!
經典的視覺效果突出的!
《侏羅紀公園》系列(斯皮爾伯格把他搬上熒幕後,恐龍成了人們的最愛之一)
《星球大戰》01(很老,但在科幻電影里絕對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因為這拍攝部電影,盧卡斯創建了後來舉世聞名的特效製作工司「工業光魔」,而且《星戰前傳》以及星球大戰的其它系列其特效也式沒話說的!)
《銀河傳奇》(雖然國內的下載地址部太好找,可這式我的最愛之一,影帝: 尼古拉斯。凱奇 主演的,特效和創意都很贊!)
《星河艦隊》(似乎是根據科幻名著《星船傘兵》改編的,雖說特效很好,但導演拍攝此電影時看了很多2戰的宣傳片,所以是 十8JIN 的片子!)
《最終幻想系列》FF系列 3D電影,全3D的。情節方面沒什麼特別贊的地方,《2077日本鎖國》的情節可能好一點,但在3D效果上,比之FF系列差一些。
《2001太空漫遊》被稱謂20世紀最偉大科幻片,不過特效的確部怎麼贊,如果十追求特效的話就部用看了,而且 庫布里克 的片子大多深澀難懂,片名中的2001泛指未來,而片中的登陸土星等事跡大概要到2050年以後了)
《人猿星球》(新版、新番 創意好,而且翻拍這樣的老經典,新特效本來就是一個賣點!)
《變型金剛》(真人版)——真不想推薦這部,因為原作中的擎天柱與霸天虎居然長出了牙齒,郁悶的緊,特效總體還是不錯的。
《黑客帝國》(另譯:駭客帝國)——3部曲,特效一部比一部來的狠,總之是一部特效漫天飛的電影啦!
《絕世天驚》(老牌影星 布魯斯。威利斯 演的 特效和情節都很贊!據說為了追求真實度,有請 美國太空總署(NASN)指導!)
《未來戰士》(又名終結者,3部曲,同樣是特效一部比一部來的狠!)
《X戰警》(應該也算科幻吧!情節方面是部太敢恭維,8過特效是沒話說的撒!贊)
《魔戒》3部曲(不用我多說了吧!和哈利波特一起拉開歐美狂播奇幻電影的新時代。)
以上的推薦全是經典的,特效好的片片,有幾部更是屬於特效漫天飛的那種,應該能滿足你的要求吧!如果還覺得不夠的話,可以給我留言啊!
3. 中國近期有哪些好的特效電影
01
《風雲雄霸天下》 1998
《風雲雄霸天下》改編自同名漫畫,在香港上映時大受歡迎,並一舉奪得當年香港電影票房冠軍。專門為了這部影片的特效製作而成立的香港先濤數碼公司使用了全虛擬角色、綠背景合成、粒子渲染等特效技術,這部影片也成為了後來香港電影的特效標桿。
02
《少林足球》 2001
據說周星馳為了製作這部電影的特效,特地從美國買了台拍攝特攝畫面的機器,片中的500多個特效鏡頭全部親自監工。這部影片的特效勝在創意十足、充滿想像力,很多看似實拍的畫面其實是由特效製作,看似特效的反而是實拍。同樣由香港先濤數碼公司製作。
03
《英雄》 2002
這是張藝謀的里程碑式作品,且迄今為止依然是中國大陸在國際上最為成功的商業電影。本片的特效總監來自於梅隆手下的數字領域公司,所以即使今天看來也依然驚為天人,尤其是秦軍攻趙時萬箭齊發形成的漫天箭雨,至今依然在被無數中外影片效仿。
4. 國內目前讓你覺得特效做的最好的電影是哪一部
我認為特效比較好的就是去年的流浪地球,因為流浪地球的特效真的是非常的不錯,而且很多人也非常喜歡這部電影,這部電影的票反應非常的高,它的特效就更不用說了,也是國產的比較非常好的一部電影。
5. 誰知道特效做的好的有哪幾部電影
特效由於應用方向的不同,可以按產生方式與真實影像的關系分為三類:補充合成型、創造合成型、特殊處理型。我們現在看到的大片基本上是「3合1的結果。
象被影迷津津樂道的《阿甘正傳》中阿甘與肯尼迪總統握手的畫面,就屬於補充合成型。創作者利用摳像技術將一個真實影像與另一個影像合成為一個畫面,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這是數字特效應用最早也是最多的方式,從早期的《星球大傳》、《侏羅紀公園》到後來的《加勒比海盜》。
不過,像新版的《金剛》那樣8米高的大猩猩,摳像技術顯然不靈,需要用到創造合成特效,即創作者先用3D軟體建模、利用動作跟蹤軟體賦予生成物體的動作和運動軌跡,然後與實景拍攝的鏡頭合成。這方面,斯皮爾伯格與彼得.傑克遜顯然最有發言權,前者的《侏羅紀公園》復活了恐龍王國,而後者則開創了魔幻史詩《指環王》的特效新時代。《指環王》中的咕嚕被認為是CG史上最棒的角色。無論是劇組的設計人員還是CG工作組都應當感到慶幸,他們如此完美地將這個變異的哈比人融入到了電影當中;在咕嚕僅僅出現兩分鍾後,觀眾就完全接受咕嚕是劇中一個重要人物角色,並隨著三部曲的發展,咕嚕的形象也在不斷進步。到了《指環王3》,特效鏡頭高達1400多個,堪稱影壇之最。僅過了一年,影迷又看到了危機四伏、陰森恐怖骷髏島的一幕:8米多高的大黑猩猩與自己塊頭相當的三隻史前巨龍精彩的打鬥。精益求精的模型製作充分展現了彼得.傑克遜對新老特效技術完美結合的深厚功力。
最後一種屬於特殊處理型,最典型的要算《黑客帝國》中「尼奧躲避子彈」的神奇場面。鏡頭不斷地轉動,從360度讓我們觀察了這段優美的慢動作。我們欣賞這段鏡頭,認為這理所當然就該是這樣的,但只有沃卓斯基兄弟知道這是怎樣生成的。一開始的時候,他們想出了一個大膽的主意。將小型的發射器綁在攝像機上,這樣攝像機就可以以非常快的速度移動。但實驗證明這個方法是行不通的,有攝像機在半途中突然爆炸。後來特效總監約翰.加塔提出了一個方案,就是在拍攝目標周圍擺滿一圈的攝像機,這能讓攝像機連續地快速捕捉每個鏡頭,然後再對這些鏡頭進行處理。之前的特效幾乎全部仿照電視廣告、音樂錄影帶或其它電影中的方法,而這個特效不同。它不僅顯示了獨特魅力,也成就了《黑客帝國》中最佳的特技時刻。而去年風格獨特的動畫電影《暗黑掃描》則是利用插值軟體,加快了將真實影像渲染成油畫質感的處理速度,盡管勞動量比之前類似影片《半夢半醒的人生》大為減輕,但每位動畫師每周仍要完成大約100幀的工作任務,這100幀只相當於影片中的4秒,完成整部電影耗費了50名動畫師近一年半的時間。
到了《加勒比海盜2》時,整部影片就是三合一的標准典範,維塔與工業光魔共同創造了片中近1100個特效鏡頭。數字繪景技術把多米尼加島變成了一座食人島,並且造出了一座土耳其監獄,前者是補充,後者則是創造。片中傑克船長的那座「黑珍珠」號海盜船其實是三個「分身」:真實的海盜船,工業光魔製作的縮小比例模型(補充),以及完全數字化的模型(創造),不僅如此,片中許多鏡頭中的人物角色都是數字化替身,比如荷蘭鬼船上的船員,以及不死的寄生水手。當然,全片最出色的特效技術,均體現在了他們的頭目戴維.瓊斯這個角色的身上。創造這個人物,使用了《金剛》、《木乃伊》等很多大片使用的(三維)運動捕捉儀(當然這套東西造價不菲,在200萬元人民幣以上,光是租賃使用的價格也不是普通人想玩就玩的,目前租賃使用的市價一般是6000元人民幣/工作日,系統操作人員一人50元/天)。
微軟公司創辦人比爾.蓋茨曾在去年的國際電腦展覽會上預言,新一代的電影將是資訊科技和人性文化的結合。由科技創造出來的角色,將完全取代了由人類塑造的角色。那時,電腦特效將完全改變拍電影的方式。
6. 你看過哪些特效比較好的電影
我覺得阿凡達的特效就特別贊,阿凡達環保和反戰的主題具有很深的現實意義,而且故事講得非常流暢,163分鍾毫無冗長之感。跟12年前的《泰坦尼克號》一樣,編劇並非卡梅隆的強項,但跟他的視覺特效比起來,更是相形見絀。卡梅隆還有一個非常可貴的特點:每部影片都掀起一場特效革命,但絕不為特效而特效,他的特效永遠是為故事服務的。《阿凡達》中的3D完全沒有兒童剛拿到新玩具似的招搖和1,很多鏡頭都有景深,但觀眾不容易出戲,因為3D被卡梅隆當作了一種藝術表現手段,而不是錦上添花的賣點。影片的精華全在於潘多拉星球的場景和細節,從納美人到各種動植物,既跟地球上所見有一定的關聯,又令人耳目一新。每一次轉身,都讓觀眾瞠目結舌。這是《魔戒》以來最逼真也最迷人的魔幻世界,似雨林,又有海底的飄逸,許多畫面均充滿了烏托邦的美妙。影片中兩種顏色的飛龍以及主角駕馭龍和騎龍的鏡頭都令人心曠神怡。《阿凡達》對以後電影最大的意義在於,那些高科技的運用。具體的術語我也叫不出名來,但是從觀感上來講我是覺得3D影像的層次感更加細致,以前的3D基本分為遠中近三個層次,這回的《阿凡達》基本上可以看出一個物體的立體輪廓。還有那麼多砸錢技術在一部電影里大面積使用,它使我們知道一個「不差錢」的電影,特效到底能震撼到什麼程度。
7. 你認為中國特效做得最好的電影是哪部
《赤壁》吳宇森歸國後的一次大動作,耗資五億人民幣,約8000萬美金,是中國第一部真正達到了好萊塢A級製作規模的電影,製作團隊包含中日美三國的精英,不論此片的評論怎樣,在說起國產大片的時候,是絕對沒有辦法繞過這部電影的。本片特效由好萊塢的孤兒院公司製作,吳宇森說他期望本片能達到特洛伊的水平,他也確實做到了。
《尋龍訣》本片的特效製作由北京天工異彩製作完成,電影共有1500個特效鏡頭,從前期設計到特效製作共花費了18個月。當年的《英雄》開啟了中國的大片時代,而《尋龍訣》則被譽為中國國產特效大片的分水嶺之作,透過這部影片,讓電影行業內人士看到了中國電影技術堪稱質變的發展,尤其是中國電影後期產業的工業化生產體系的形成。
8. 目前公認特效最好的電影是什麼
星戰系列~~~
9. 能推薦幾個電影特效很高的電影嗎
意外不意外,驚喜不驚喜,我就不給你們想到的什麼《阿凡達》,《星際迷航》,《指環王》。我的答案是徐克的《蜀山》,陳凱歌的《無極》。反正在國內來說特效算是可以的啦。
10. 到目前電影特效水平最高的是哪部電影
《變形金剛》前是《貝奧武甫》
貝奧武甫》技術是一切之源1997年,羅傑·艾弗瑞和尼爾·蓋曼(著名編劇,《星塵》的原作者)聚在一起為《貝奧武甫》撰寫新的電影劇本。艾弗瑞是昆汀·塔倫蒂諾的好朋友,這個傢伙曾經參與後者最好的幾部電影(包括《落水狗》和《低俗小說》)的編劇工作,還有托尼·斯科特的《真實羅曼史》。艾弗瑞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幾乎獨自完整翻譯了原著的3000行詩句,得出的電影劇本十分接近原作,而且也盡量縮小了影像與原詩的差距。而事實上,原詩中就充斥若血腥、傷痕與裸體,把它化成一部電影里的噱頭實在是綽綽有餘。雖然劇本基本完成了,但是令人驚奇的是,一直到2004年也沒有任何一個人想承擔起這個劇本的拍攝權。終於在2005年,羅伯特·贊米基斯開始勸說製片人史蒂芬·賓買下這個劇本,如果可以的話,他願意立即著手拍攝。我們都知道,盡管羅伯特·贊米基斯是通過《回到未來》和《阿甘正傳》等經典影片揚名好萊塢,但事實上他從最開始就是電腦動畫的先驅。贊米基斯先是說服了羅傑·艾弗瑞放棄劇本的主導權,因為他有更大的野心存在,因為他想用電腦動畫的形式來活靈活現地表現整個故事,他對記者誇張地形容:「CG技術製造出的毛骨悚然可以讓全世界的孩子都害怕聖誕老人。」但是這實際上是一個著名的笑話,因為對於之前的技術而言,最難處理的是關於人眼的變化,「所謂的毛骨悚然很容易,因為在動畫里人的眼睛都呆板而缺乏感情的表達方式,這被稱為『死目&晴綜合症』。人們的眼晴即使被認為心靈的窗戶也沒有用,就連看到聖誕老人這樣可愛的演員也覺得看到了絕望和魔鬼。」贊米基斯對技術的熱情是無與倫比的,在《極地特快》和《怪獸屋》的製作中,他一直沒有迴避動畫技術的這種缺陷,一直執著地探索,甚至在一些鏡頭上有效地利用「死眼」效應,而在動作上,比如跳躍、反彈,以及一些我們難以想像的任何動作。在長達一年的攻關後,贊米基斯決心借用來自維塔公司的OE(;技術來破解「死眼」,這種方式基本上動態模擬技術的細化和復雜化,需要在演員的眼睛周圍是放置了三個感測器,精密地捕捉了演員每一次細小的眨眼和眼肌運動。影片拍攝時,安吉莉娜·朱麗的臉上貼了超過200個釘頭狀的感測器,一顰一笑都會被儀器捕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