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影像構成元素主要有哪些內容
林格倫講:「一個鏡頭的結構要受無數因素的支配,不過這些因素總起來可分為三個主要項目:第一是主要形象本身的運動和形式;第二是攝影機和主要形象的相對運動和位置;第三是照明主要形象的方法。」
波布克講:①、膠片本身──各種不同底片的性能和特徵;
②、構圖──在一個畫面內每一個視覺元素的位置;
③、照明──每一個場面的照明性質和質量。
我們從六個方面講:①、構圖
②、景別
③、角度
④、運動
⑤、照明
⑥、色彩
(六個方面其實是互有關連的,如構圖,我們第一節「電影影像的構圖」中主要討論的是在一個畫格中每一個視覺元素的位置。其實它當然還包括照明、色彩等元素。我們之所以把它們分成六個方面,主要是為了講述上的方便。)
第一節、電影影像的構圖
影像結構的基本組織單位是「鏡頭」。而鏡頭實際上還可以再分,即「畫格」。
一個鏡頭是由無數的畫格組成的。(電影每秒24格)。
本節我們討論的構圖其實就是畫格的構圖。
我認為:處理好一部影片中的「構圖」元素,起碼應考慮以下三點,或稱三原則,即:①美學原則;②主題服務原則;③變化原則。其中,「美學原則」、「主題服務原則」是就單個畫格的構圖而言。而「變化原則」則是就整個一部影片的構圖而言。
一、美學原則
電影是一門藝術,所以它的構圖首先要美,要「藝術」。換句話說,就是要具有視覺上的美感,使人看起來舒服,看起來好看。
怎樣使一個畫格的構圖具有視覺上的美感?我覺得它不應該僅僅理解為:畫格中所拍攝的內容都是一些美好動人的景物:青山,綠水,鮮花,美人……畫格中拍攝的內容美,──即「拍什麼?」僅僅是畫格具有美感的一個方面,它不是全部,還有比它更重要的,就是──「怎麼拍?」。「怎麼拍?」──即不同的拍法,它可以使美的東西拍出來不美,它也可以使看來平常的東西,拍出來之後,看起來好看。「怎麼拍?」是一個形式美的問題。這一節中,我們主要討論的就是這個問題。要使一個畫格的構圖具有形式上的美感,影響的因素很多,諸如:光線、色彩、影調層次、虛實對比、遠近對比、大小對比,高低對比等等。這是一門專門的攝影構圖的學問。我們不能在這里一一細講(光線、色彩我們後面講)。我們僅從創作的角度講幾個應該注意的問題。
【(解釋)主體與陪體:
①、主體、陪體不能理解為甲在畫格中大,乙在畫格中小,甲就是主體,乙就是陪體。
②、主體、陪體不能理解為甲在畫格中居前景,乙在畫格中居後景,甲就是主體,乙就是陪體。
③、主體、陪體區分的關鍵是看它們在畫格中所起的作用的大小,作用大的是主體,作用小的是陪體。】從創作角度講,一個畫格中的構圖具有形式上的美感,應做到以下幾點:(待續)
『貳』 電影的幾個要素是什麼
一、拍攝前觀察環境
攝像前要先注意周邊的狀況,這樣在拍攝時就可以考慮哪些鏡頭可以選擇,哪些場面可以用什麼景色。另外,拍攝時可千萬不要大意。時刻不可忘記周邊或是身後的狀況,特別對背後的溝渠、馬路等要引起重視,不要腳踩空或來往車輛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二、拍攝清晰的搖鏡頭
搖鏡頭是最常用的手法之一。搖攝是指當攝像機機位不動,藉助於三角架上的活動底盤或拍攝者自身的人體,變動攝像機光學鏡頭軸線的拍攝方法。用搖攝的方式拍攝的畫面叫搖鏡頭。搖攝一般有上下搖攝和左右搖攝兩種方法。
三、拍攝清晰的移鏡頭
移攝是將攝像機架在活動物體上隨之運動而進行的拍攝,用移動攝像的方法拍攝的畫面稱為移動鏡頭,簡稱移鏡頭。移動拍攝可以使用畫面框架始終處於運動之中,畫面內的物體不論是處於運動狀態還是靜止狀態,都會呈現出位置不斷移動的態勢。移攝一般分為前後移動拍攝、左右移動拍攝、弧形移動拍攝以及上下移動拍攝等幾種方法。
移攝特別要注意一下三點:(1)選擇合適的移動設備。(2)移動速度要慢。(3)移拍時盡量使用廣角鏡頭。
四、拍攝清晰的跟鏡頭
跟攝是攝像機始終跟隨運動的被攝主體一起運動而進行的拍攝。用這種方式拍攝的畫面稱為跟鏡頭。跟鏡頭大致可以分為前跟、後跟、側跟三種情況。
在跟攝時跟上、追准被攝對象是跟鏡頭拍攝的基本要求。通常主體在畫面中的位置相對穩定,而且景別也保持不變。這就要求在拍攝者與主體人物運動速度基本一致,這樣才能夠保證人物在畫面中的位置相對穩定,既不會使主體人物移出畫面,也不會出現景別的變化。不管畫面中人物運動如何上下起伏、跳躍變化,跟鏡頭畫面應基本上是或平行、或垂直的直線性運動。因為鏡頭大幅度和次數過頻的上下跳動極容易使觀眾產生視覺疲勞,而畫面的平穩運動是保證觀眾穩定觀看的先決條件。
五、拍攝清晰的變焦鏡頭
平時我們經常從電視上看到這樣的畫面,鏡頭對准一個廣闊和場景,漸漸地鏡頭推進,最後聚焦於某個細節,這種方法經常運用於花卉、燭光、小動物等細節的拍攝。
如果被攝物體或鏡頭運動變化很大,一次聚焦不能滿足要求,可採用跟點的方法完成鏡頭拍攝。保證鏡頭拍攝全過程畫面清晰。
運用變焦距鏡頭拍攝十分重要的一點是對變焦距動點、動向和動速的控制。在運用變焦距拍攝時推拉的起動和落幅要果斷,猶豫和遲疑都會影響鏡頭運動的流暢甚至引起表現意圖的混亂。在整個拍攝過程當中應該注意攝像者要保持穩定,採用變焦拍攝的方法雖然看上去感覺比較簡單,不過只有通過經常反復地操作才能運用得熟悉,對於展示遠近變化的場景或者某種特定的氛圍都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六、拍攝清晰的長焦鏡頭
一是要調准焦點。長焦距鏡頭的景深較小,特別是在物距較近,光圈口徑較大時,這種現象更為明顯,因此在拍攝過程中焦點必須調准。這時您可以通過攝像機上的尋像器調整焦點的方法,將畫框中心對准被攝主體,用手調整焦點環,直至尋像器上形象最清晰時為止。如果焦點環上的數值與實際物距有誤差時,也以尋像器形象是否清晰為准。
二是要防止拍攝時的抖動。由於長焦距視場角窄,拍攝過程中攝像機上下左右方向稍微一顫動都將會引起畫面的抖動。這種抖動不論是在固定鏡頭還是在運動鏡頭中都會干擾和影響觀眾對屏幕形象的觀看。我們在進行拍攝時,保持拍攝設備的穩定也是很必要的,這也是保持影像清晰的重要條件。畫面不穩定,令人的視線無法集中,往往覺得頭暈目眩。
『叄』 影視作品的畫面元素有哪些
鏡頭、景別、光線、色彩、角度、連貫、運動、構圖、視覺元素。
望採納
『肆』 影視畫面的構成元素
點、線、面、體是影視畫面的基本空間構成元素,對於畫面構成元素在影視中的運用,早在電影誕生初期,就有先驅者嘗試以純視覺元素來創造作品,從而達到對新穎藝術形式、風格和題材標新立異的追求。這種共有現代主義色彩的先鋒派電影,比現代主義繪畫或詩歌晚了一二十年。可以說先鋒派影片源於反叛傳統的現代西方藝術流派達達主義。
幾何曲面體是由幾何面或線構成的塊體或回轉體,它是一個幾何面或線沿規則弧線運動或以某一直線邊為軸旋轉的結果。幾何曲面體主要有回球、圓環、圓錐、圓柱等,這種造型具有非常強的秩序感,表現出理智、優雅、嚴肅、穩重又富於變化的視覺感受。如某品牌的洗發水廣告創意為「女飛行員」,因此在場景設計中使用了十圓環組成的「離心機」,在表現旋轉不影響頭發柔順的同時又利用圓環將頭發的光滑質感和優美線條體現了出來。
當代影視後期特效的製作者不僅將點、線、面、體基本空間構成元素運用於影視畫面,還將編輯和蒙太奇技巧用於表現范疇,將時間概念引入到影視畫面中,在看似無序的關系中建立聯系、產生意義,延續了電影先驅們對電影藝術形式的探索。對影視畫面構成元素運用的不斷研究與探索,促進了影視藝術的發展。
在影視畫面中,視覺元素都是以符號的形式表現出來的。這里,我們著重探討一下影視畫面中的符號。
符號在構造上可以劃分為物質載體和人們借載體所表達的意義兩個方面。物質載體即人們所說的「能指」,是可以感知的表達層面,即影視畫面中的點、線、面、體等構成元素,尤其是後兩者;意義也叫「所指」,是人賦予的內容層面,即人們的思想情感傳達。影視後期特效的製作者必須在掌握信息載體和傳播信息內容的基礎上將意義形象化,具備賦形象於視覺符號的能力。
在影視後期特效的概念中,符號主要包括圖形和文字兩大類,某種情況下這兩種符號具有同一性。圖形主要是以「形」來傳達信息的,具有無限多樣性,一般我們可以將圖形分為具象圖形、抽象圖形兩大類。
具象圖形直接來源於現實生活,它包括寫實、簡化和變形三種形式,是能夠被觀眾清晰辨識並直接感知的。寫實的圖形可以來自於實際拍攝的畫面、攝影繪畫作品或高度模擬的模型;簡化的圖形一般來自於經過計算機處理後,更為一單純、凝練,充分體現了「減法」的設計思路,完美和突出了物體主要特徵的圖形、繪畫或三維模型;變形的圖形是指被誇張了視覺特徵或改變了自然形態的圖形、繪畫或三維模型,由於特點和性格的放大,神采更為突出。變形在影視後期特效中,通常包括形狀、色彩、動作和透視的誇張處理。具象圖形具有很強的表現力,往往還能夠表現出幽默,震撼、另類、時尚的感覺。
抽象圖形是指根據點、線、面、體的變化組合,以及通過色彩的處理、創意性地設計,以不代表任何具體形象的符號形式表現或比喻某種特定含義的圖形。抽象圖形不與自然界現實直接對應,有助於擴展藝術表現領域和手段的多樣化,使人得到廣闊、深遠、朦朧的印象,產生聯想、體味和補充,通常表現的是神秘、復雜的視覺意念,使觀眾獲得美感。
文字是一種言語符號系統。影視後期特效中出現的文字有兩大類:文字(中文、外文)和數字。語言的真正意義在話語中,只有通過把詞語組成句子,人們才能夠傳達出豐富的思想和情感。對影視後期特效而言,這種言語符號(即字幕)是由語義、字體、語言組織方式、文字編排方式和出字方式綜合作用的結果,畫面中文字處理不僅是傳達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形成視覺表現力的必要條件。如當畫面中出現多個韓國文字時,觀眾雖然不懂韓文,但至少可以知道畫面內容與韓國有關。
『伍』 電影畫面都包含了哪些重要的形式元素
v抱抱你能抗
『陸』 電影畫面中都包含了哪些重要的形式元素
視聽語言 場面調度
『柒』 電影畫面有哪些構成因素
你好,這個問題回答的話,應該都可以寫論文了太廣泛了吧!我可以稍微簡短回答你嗎?
在電影中畫面構圖相當於就是形成了一個獨立空間,當然畫面就要要求有形象感,風格性,美感,視覺重點,不像普通畫面,在這個特殊的空間里,同樣也是一個存在的時空。那麼這個空間的的畫面就要有線條,色調,形態,光影,質感,透視,視點,並且要有邏輯和美感加以構圖形成我們看到的空間。一個構圖成功的鏡頭不但要考慮畫面表面發生的狀態,同時也要考慮到畫面之外的眼神因素。就好比你看到看到一張驚恐萬分的臉,你勢必會聯繫到他為什麼會驚恐。
同時問一句你學習電影的嗎?
『捌』 電影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時間和空間是電影構成的兩個基本要素。
時間是電影運動的延續性,空間則是電影運動的廣延性」。對電影中時間和空間的組織與運用是電影藝術的重要特性和特殊表現手段,是最根本的電影思維方式之一。
電影,是由活動照相術和幻燈放映術結合發展起來的一種連續的視頻畫面,是一門視覺和聽覺的現代藝術,也是一門可以容納悲喜劇與文學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文字、雕塑、建築等多種藝術的現代科技與藝術的綜合體。但它又具有獨自的特徵,電影在藝術表現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種藝術的特徵,又因可以運用蒙太奇這種藝術性突躍的電影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藝術的表現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復制放映,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電影已深入到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們不可或缺的一員。
『玖』 電影鏡頭畫面的基本構成元素有哪些,其對電影鏡頭畫面的影響
電影鏡頭畫面的構成元素,就我很不專業的理解有畫面構圖,鏡頭走位,打光,拍攝角度等等,這些構成元素構成了電影語言,而電影語言就像電影的靈魂。
這些是我淺顯的理解,很不專業啦,lz要真喜歡電影,真想了解,我建議你去買幾本電影專業的書看看。
『拾』 電影元素是什麼包括什麼
組成一部電影的,有七個元素:語言,故事,結構,思想,角度,情緒,鏡頭. 語言 如同音樂與文學一樣 電影也有自己的語言 也如同一般語言具有無數元素一樣 電影的語言也具有它自己的組成元素 比如漢語有很多具有特定意義的詞語和字 這些詞語和字就是漢語的組成元素 這些元素被有目的的運用 就形成了語言 電影語言的組成元素是許多有相應意義的聲音 音樂 鏡頭 它們被有目的的運用的時候 也就形成了電影語言. 結構 結構是與故事關系最緊密的 這個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有其相應的結構 而這些結構是遵循其內在標准而存在的 電影的結構是什麼 就是在事件確定下來以後 你打算以什麼形式去講述這個事件 舉例說 我們故事講的是兩個人物經歷的平行發生的兩個事件 你打算怎麼去講呢 是利用蒙太奇穿插得同時講這兩個事件 還是先講一個然後再讓另外一個人以回憶的方式去講 或者講完一個然後讓他(她)去假想另一個人的經歷 然後再讓對方否定呢 電影中故事被講述的形式 就是電影的結構 情緒 我曾經講過 情緒有三種 人物情緒 鏡頭情緒 影片情緒 我們這里把電影解剖了獨立作為元素來講的 是鏡頭情緒 因為人物情緒並不是電影的獨立元素 它是依附於故事的 甚至是故事的一部分 而影片情緒是一個整體 是一種風格 是構建在各種元素的有機結合之上的 不是一種獨立的元素 鏡頭情緒與角度最近 但它們有本質上的一點區別 任何一個單獨鏡頭都具有情緒 而這些情緒有的可能表達的是劇中人物的感覺或態度 這個感覺和態度實際上於創作者的態度未必是一致的 甚至可能是大相徑庭的 情緒與角度的區分 是可以遵循這樣一個標準的:電影角度的出發點一般是創作者本人的態度 而鏡頭情緒的出發點是攝影機的對於影片中事件進行記錄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