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影八大表現手法是什麼
1、寫實主義手法
嚴格地、真實地、客觀地、不加任何修飾地再現現實世界。與表現傳統意義上的美或者理想化的形象相對立。
2、麥格芬手法
它表示某人或物並不存在,但它卻是故事發展的重要線索,是希區柯克最常用的一種電影表現手法。
3、交叉蒙太奇
交叉蒙太奇屬於蒙太奇的一種剪輯方法,是把同一時間,在不同空間發生的兩種動作交叉剪接,構成緊張的氣氛和強烈的節奏感,造成驚險的戲劇效果。作用是引起懸念,製造緊張氣氛,加強矛盾沖突的尖銳性。
4、平行蒙太奇
平行蒙太奇稱並列蒙太奇。兩條以上的情節線並行表現,分別敘述,最後統一在一個完整的情節結構中,或兩個以上的事件相互穿插表現,揭示一個統一的主題,或一個情節。
5、象徵手法
根據事物之間的某種聯系,藉助某人某物的具體形象,以表現某種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它可以使文章立意高遠,含蓄深刻。
6、怪誕手法
指在電影劇作中對所描繪的人、事、物、景,運用種種古怪離奇、悖於常規、異常變形、極度誇張等刻畫方式。怪誕手法給人新奇、刺激的感受,能引起興趣和加深印象。
7、白描手法
白描原本是中國繪畫的一種技法,即用墨線勾描人物和各種景象特徵,突出其神韻,不著顏色或略施淡墨,以形象本身簡潔的特徵表露喚起讀者聯想,得以豐富形象。
8、細節描寫手法
細節描寫是對表現對象的細微部分進行細膩描寫,是作品形象描繪的最小單位,但對其只有意義性要求而無統一的量的規定性。電影劇作中的人物性格塑造、事件發展、典型環境、主題思想都是通過許多有機聯系的細節描寫來實現的。
B. 動畫的目的是什麼形勢是什麼表現手法是什麼都有那些分類
動畫是一種綜合藝術門類,是工業社會人類尋求精神解脫的產物,它集合了繪畫、漫畫、電影、數字媒體、攝影、音樂、文學等眾多藝術門類於一身的藝術表現形式。動畫是一門幻想藝術,更容易直觀表現和抒發人們的感情,可以把現實不可能看到的轉為現實,擴展了人類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廣義而言,把一些原先不活動的東西,經過影片的製作與放映,變成活動的影像,即為動畫。「動畫」的中文叫法應該說是源自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日本稱以線條描繪的漫畫作品為「動畫」。動畫是通過把人、物的表情、動作、變化等分段畫成許多畫幅,再用攝影機連續拍攝成一系列畫面,給視覺造成連續變化的圖畫。它的基本原理與電影、電視一樣,都是視覺原理。醫學證明,人類具有「視覺暫留」的特性,就是說人的眼睛看到一幅畫或一個物體後,在秒內不會消失。利用這一原理,在一幅畫還沒有消失前播放下一幅畫,就會給人造成一種流暢的視覺變化效果。因此,電影採用了每秒24幅畫面的速度拍攝和播放,電視採用了每秒25幅(PAL制,中國電視就用此制式)或30幅(NTSC制)畫面的速度拍攝、播放。如果以每秒低於10幅畫面的速度拍攝播放,就會出現停頓現象。 動畫不在於使用的材質或創作的方式,而是作品是否符合動畫的本質。時至今日,動畫媒體已經包含了各種形式,但不論何種形式,它們具體有一些共同點:其影像是以電影膠片、錄像帶或數字信息的方式逐格記錄的;另外,影像的「動作」是被創造出來的幻覺,而不是原本就存在的。動畫的分類沒有一定之規。從製作技術和手段看,動畫可分為以手工繪制為主的傳統動畫和以計算機為主的電腦動畫。按動作的的表現形式來區分,動畫大致分為接近自然動作的「完善動畫」(動畫電視)和採用簡化、誇張的「局限動畫」(幻燈片動畫)。如果從空間的視覺效果上看,又可分為二維動畫(如《七龍珠》《灌籃高手》)和三維動畫(如《最終幻想》)。從播放效果上看,還可以分為順序動畫(連續動作)和互動式動畫(反復動作)。從每秒放的幅數來講,還有全動畫(每秒24幀,迪士尼動畫)和半動畫(少於24幀,三流動畫)之分,中國的動畫公司為了節省資金往往用半動畫做電視片。動漫在中國可以說是一個成長期的行業,遠遠落後於日本,歐美等,像在日本動漫產值在50%左右,已經超過了鋼鐵,所以近些年國家也加大了對動漫行業的支持力度,致力於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動漫產品,前景還是挺不錯的
C. 動畫片不同於電影的表現手法
內容可以誇張,製作方便。
比如一個人在城市中飛,電影和動畫製作分別如下:
電影:讓演員在可以摳像的藍(綠)背景攝影棚中拍攝原素材,固定機位還是比較好拍攝的,因為摳像對燈光要求很高,特別是均勻度。若動作復雜,還有威亞等裝置就大大增加了拍攝製作難度。然後將拍攝的素材摳像工作到位,再用移動機位,推拉鏡頭或搖鏡頭等動態鏡頭拍攝背景。最後將兩者合成,再在後期中加入各種燈光陰影聲效等才算完成。
動畫片:所有的素材都是製作出來,早期的只能手繪,很講究工作人員的基本功,比如人的每個角度畫面,轉身、抬腿各種動作,動畫師要完全按照運動規律來嚴格細膩的繪制。背景的話也是製作出來的,早期同樣是手繪,現在可以通過三維建模貼圖或平面繪制。當然也要將兩者合成。
由於電影的真人拍攝的條件有限,很多違背物理規律的畫面都要通過各種手法來進行製作拍攝,所以就增加了難度。若是動畫片的話,就完全解決了這個問題了。特別當同樣的分鏡腳本,內容比較誇張的話,相對來說動畫片的難度就小很多。不過動畫的形式和電影還是有區別的,還是根據內容來決定比較好。
D. 什麼是動畫片樣式和表現手法的多樣性結合動畫電影來說
動畫的英文有:animation、cartoon、animated cartoon、cameracature。其中,比較正式的 "Animation" 一詞源自於拉丁文字根的anima,意思為靈魂;動詞animate是賦予生命,引申為使某物活起來的意思。所以animation可以解釋為經由創作者的安排,使原本不具生命的東西像獲得生命一般地活動。
早期,中國將動畫稱為美術片;現在,國際通稱為動畫片。 魯魯和夏莉動畫是一門幻想藝術,更容易直觀表現和抒發人們的感情,可以把現實不可能看到的轉為現實,擴展了人類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廣義而言,把一些原先不活動的東西,經過影片的製作與放映,變成會活動的影像,即為動畫。「動畫」的中文叫法應該說是源自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日本稱一線條描繪的漫畫作品為「動畫」。
動畫是通過把人、物的表情、動作、變化等分段畫成許多畫幅,再用攝影機連續拍攝成一系列畫面,給視覺造成連續變化的圖畫。它的基本原理與電影、電視一樣,都是視覺原理。醫學已證明,人類具有「視覺暫留」的特性,就是說人的眼睛看到一幅畫或一個物體後,在1/24秒內不會消失。利用這一原理,在一幅畫還沒有消失前播放出下一幅畫,就會給人造成一種流暢的視覺變化效果。因此,電影採用了每秒24幅畫面的速度拍攝播放,電視採用了每秒25幅(PAL制,中國電視就用此制式)或30幅(NTSC制)畫面的速度拍攝播放。如果以每秒低於24幅畫面的速度拍攝播放,就會出現停頓現象。
定義動畫的方法,不在於使用的材質或創作的方式,而是作品是否符合動畫的本質。時至今日,動畫媒體已經包含了各種形式,但不論何種形式,它們具體有一些共同點:其影像是以電影膠片、錄像帶或數字信息的方式逐格記錄的;另外,影像的「動作」是被創造出來的幻覺,而不是原本就存在的。
E. 動畫表現手法及風格有哪些
表現手法上一般有傳統,電腦無紙二維,也就是用軟體做的,還有就是三維,當然也有很多很另類的
風格方面就多了,如中國的水墨,日式,美式,法式,還有俄羅斯的油畫風格,中國的皮影,。剪紙,木偶等等,很多現在流行的沙畫,
希望對樓主有用,
字不多,純手工書寫,哈。
F. 電影的表現手法有哪些
【電影景物描寫】,【電影細節描寫】,【電影白描手法】,【電影象徵手法】,【電影怪誕手法】,【電影寫實手法】
G. 電影表現手法都有哪些
【電影景物描寫】劇作對人物生活環境中的風景和各種物象的描寫。它表現人物活動的時間狀態和空間特色,是創造典型環境的重要條件,是銀幕造型的一個重要方面。景物描寫,可用於轉換時空。通過描寫人物對景物的感受和反映,可以借景抒情,表現和點染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情緒色彩,有助於形成影片的風格特色。景物描寫要從生活出發,符合故事情節和人物性格發展的規定情境,有特定時代的和濃郁的生活氣氛。
【電影細節描寫】細節描寫是對表現對象的細微部分進行細膩描寫,是作品形象描繪的最小單位,但對其只有意義性要求而無統一的量的規定性。電影劇作中的人物性格塑造、事件發展、典型環境、主題思想都是通過許多有機聯系的細節描寫來實現的。細節可以擔負一切劇作功能。電影中所有表現元素都可以通過精心構思成為細節,如聲音細節、人物細節、景物細節、物件細節、色彩細節等等。生活細節成為藝術細節,必須經過加工和提煉,成為有一定意義的細節。電影細節描寫要有獨創性、可視聽性和真實可信性。
【電影白描手法】 白描原是中國繪畫的一種技法,即用墨線勾描人物和各種景象特徵,突出其神韻,不著顏色或略施淡墨,以形象本身簡潔的特徵表露喚起讀者聯想,得以豐富形象。這種手法借用於電影劇本創作,指電影劇本寫作不可能對對象做長篇的詳盡描繪,運用白描手法,可以簡潔鮮明地突出所表現形象的特徵。以形傳神。
【電影象徵手法】電影編劇通過一定劇作形象的描寫,寄寓超越具象的概念、思想和感情等抽象內涵的一種藝術手法。從影象構成角度看,那些屬於影片整體構思的或始終屬於劇情本身的藝術元素,除了他們的直接意義外,還寓意著更深廣的涵意(如概念、思想、感情、精神等),這就是電影的形象象徵。電影的影象象徵分為寫實性象徵和符號象徵兩大類。
從電影綜合藝術元素的構成看,象徵手法所描寫的象徵形象有四種基本范疇:1.視覺性象徵形象。影片《大決戰》中毛澤東和周恩來邊推碾子邊商量戰事,是推動歷史車輪的象徵;影片《神鞭》中傻二的辮子,作為某種傳統文化精神的象徵被刻意突出;影片《紅衣少女》中,安然身著醒目的紅衣的造型,是人物開放向上精神的象徵。2.聽覺象徵形象。影片《夜行貨車》中詹亦宏向摩根索逼近時,以列車轟鳴聲,象徵民族正氣。3.視聽結合象徵形象。影片《鄉音》末尾獨輪車的視覺形象與火車轟鳴聲的聽覺形象交叉,象徵新舊生活的沖突和歷史趨勢的必然性。4.敘事性象徵形象。主要指情節和細節的象徵。有全局性的,也有局部的。影片《老井》以全部情節敘述構成影片的整體象徵——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頑強生存意志。《老井》中,先後三次出現婚後的旺泉倒尿盆的細節,象徵著他終於融入傳統。
【電影怪誕手法】指在電影劇作中對所描繪的人、事、物、景,運用種種古怪離奇、悖於常規、異常變形、極度誇張等刻畫方式。怪誕手法給人以新奇、刺激的感受,能引起興趣和加深印象,但描寫怪誕本身不是目的,目的在於通過怪誕揭示人物心理活動,反映和揭露社會生活的不同層面和實質,表現或深化主題等。怪誕雖然不符合生活的表面現象,但符合藝術的真實。怪誕手法的運用有全劇整體性的,有僅在劇作局部使用的,也有與寫實手法相交叉使用的。
【電影寫實手法】 電影劇作中追求逼真地、如實地描繪客觀現實的方法。客觀現實世界是多維的、縱深的、動態的,包括歷史和現實的各種人物、社會環境、自然風貌等等。寫實手法要求對重大的歷史事件、各類人物和社會生活風貌的描繪不作人為雕砌,要求環境和細節表現逼真、精細描繪的態度。寫實手法有現實主義和自然主義的區別。現實主義的寫實手法反對自然主義對生活的機械照相,而要求藝術的典型化。
H. 電影表現手法有哪些
1、寫實主義手法
嚴格地、真實地、客觀地、不加任何修飾地再現現實世界。與表現傳統意義上的美或者理想化的形象相對立。風格平實,作者將自己的意圖隱藏於作品之中。電影拍攝上攝影機運用相對保守,長鏡頭是常用手法。
2、麥格芬手法
它表示某人或物並不存在,但它卻是故事發展的重要線索,是希區柯克最常用的一種電影表現手法。比如《房客》中的復仇者、《蝴蝶夢》中的麗貝卡、《迷魂記》中的瑪德琳。
3、交叉蒙太奇
交叉蒙太奇屬於蒙太奇的一種剪輯方法,是把同一時間,在不同空間發生的兩種動作交叉剪接,構成緊張的氣氛和強烈的節奏感,造成驚險的戲劇效果。作用是引起懸念,製造緊張氣氛,加強矛盾沖突的尖銳性。.
搜狗問問
4、平行蒙太奇
平行蒙太奇稱並列蒙太奇。兩條以上的情節線並行表現,分別敘述,最後統一在一個完整的情節結構中,或兩個以上的事件相互穿插表現,揭示一個統一的主題,或一個情節。
5、象徵手法
根據事物之間的某種聯系,藉助某人某物的具體形象(象徵體),以表現某種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它可以使文章立意高遠,含蓄深刻。恰當地運用象徵手法,可以將某些比較抽象的精神品質化為具體的可以感知的形象。
I. 卡通畫表現手法有幾種
卡通,是英語「cartoon」的漢語音譯。對於這個詞的詞源,有兩種不同說法:其一是說它來自法語中的「carton」(圖畫);其二是說它源自義大利語中的「cartone」(紙板)。
從卡通的詞源上,我們就能夠確切地獲知,卡通作為一種藝術形式最早起源於歐洲。而在近代歐洲,有兩個促使卡通出現的重要歷史條件:首先,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壯大了市民階層的力量,導致社會結構的重大變化。其次,自文藝復興運動以來,自由開放的藝術理念開始為社會所接受。這兩個條件的相互作用,使得傳統繪畫走下了中世紀的神壇,日益接近平民的審美趨向,給以簡御繁的卡通畫提供了產生的社會基礎。同時,作為市民階層表達自身要求的手段,卡通畫也被賦予了更為廣泛的政治內涵。
在十七世紀的荷蘭,畫家的筆下首次出現了含卡通誇張意味的素描圖軸。而以法國人奧諾雷·杜米埃(1808-1879)為代表的諷刺漫畫家,更是將政治卡通發展到了藝術的高度。時至今日,政治卡通依然是西方大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卡通藝術的發展史上,英國扮演了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眾所周知,英國是最早建立現代議會民主政治的國家,同時也是最早進入產業革命的國家之一。民主政治的確立,保證了人民言論和出版的自由,為卡通藝術的發展提供了社會基礎;產業革命的興起,引發了報刊出版業的繁榮,為卡通藝術的發展提供了物質保證。
早在17世紀末,英國的報刊上就已經出現了許多類似卡通的幽默插圖,但是由於缺乏專職畫家和固定的藝術風格,因此還算不上真正的卡通畫。隨著報刊出版業的繁榮,到了18世紀初,出現了專職卡通畫家,英國卡通的風格也逐漸定型。與同時期歐洲大陸的幽默諷刺畫相比,英國的卡通畫較多的取材於社會風情,以幽默含蓄見長。
這一時期,比較有影響的卡通畫家包括威廉姆·霍格斯(1697-1764)、詹姆斯·吉爾雷(1757-1816)和托馬斯·羅蘭森(1756-1827)。這其中,霍格斯的代表作有《浪子回頭》和《哈洛特漫遊記》等,羅蘭森則主要是創作了《辛塔克斯大夫一生的旅行》。值得一提的是,霍格斯等人的作品已經不再是傳統的單幅畫,而是發展成為了彼此關聯的系列畫,具備了連環畫的雛形。
1841年,著名的《笨拙》(Punch)畫報在倫敦創刊。這本著名的諧趣性期刊,在卡通發展史上占據著顯著的地位。事實上,正是這個刊物的供稿人、著名畫家約翰·里奇和編輯馬克·呂蒙首次將幽默諷刺畫正式命名為「卡通」。同時,這本刊物也是傳統的卡通畫向連環畫過渡的重要橋梁。在早期的《笨拙》畫報上,就已經連載了許多與連環畫的概念相近的作品。而約翰·里奇繪制的《布瑞克先生歷險記》,更是具備了眾多連環畫的構成要素。
十九世紀末,彩色印刷術的出現引發了出版業的一場革命。相應的,彩色漫畫開始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1901年,著名出版商哈姆士·沃思,在並購了幾家雜志的基礎上,成立了聯合出版公司(簡稱「AP」),先後出版了《小精靈》、《水泡》、《微笑》、《彩虹》、《老虎提姆》周刊和《叢林狂歡》等漫畫刊物。另一位出版商亨德森,也推出了《樂趣無窮》(1906)、《漫畫天地》(1909)、《精思妙語》(1910)和《火花》(1918)等雜志。其它如「特萊普斯和霍姆士」公司出版的《煙火》和皮爾遜出版的《大匯刊》等,都不同程度的介入了彩色漫畫的出版與發行。這一時期,英國漫畫期刊一個重要的變化,就是刊物的讀者定位由成年人逐漸轉向兒童和青少年。而AP公司是這個趨勢最大的受益者,他們成功的推出了「老虎提姆」的卡通形象,使其一躍成為孩子們鍾愛的卡通明星。它的姊妹作《熊娃娃》也取得了不俗的銷售業績。另外,《老虎提姆》的作者之一福克斯·韋爾還創作了《小虎吉莉》和《河馬小姐》等少女漫畫作品。
與政治卡通和漫畫相比,動畫片的發展歷程似乎更富有傳奇色彩。如前所述,動畫藝術是現代影視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在動畫和電影的「史前階段」,兩者卻是合而為一的。直到攝影術發明之後,電影和動畫才開始分道揚鑣。
1895年,法國的盧米埃爾兄弟最先向公眾展示了他們的「電影機」,並放映了《火車進站》、《海水苑》等影片。現代電影就此誕生。而第一部動畫電影卻是在十年後才得以問世。其中的部分原因是由於動畫片高昂的製作成本。時至今日,動畫片依然是需要高投入的文化產品。
1906年,在愛迪生實驗室工作的布雷克頓(J. Stuart Blackton)製作了《滑稽臉的幽默相》(The Humorous phases of Funny Faces),這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動畫影片。此後,來自法國的埃米爾·科爾(Emile Cohl)進一步發展了動畫片的拍攝技巧,並且先後製作了250餘部動畫短片。同時,他也是第一個利用遮幕攝影的方法,將動畫和真人表現結合起來的先驅者。正是因為科爾對於動畫片發展的傑出貢獻,他也被奉為當代動畫片之父。
另一位對早期動畫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的是美國人溫瑟·麥凱。他出生在美國的密西根州,早年曾經靠給馬戲團、通俗劇團畫海報為生,後來成為了報社記者和漫畫專欄畫家。1914年,麥凱推出了一部劇情動畫片《恐龍葛蒂》(Gertie the Dinosaur)。這部動畫片的推出,改變了此前在動畫作品中的純藝術傾向,把故事、角色和真人表演等組織成為互動式的情節,取得了相當好的效果。而憨態可掬的恐龍葛蒂,更是成為了名噪一時的卡通明星。繼《恐龍葛蒂》之後,麥凱又製作了《露斯坦尼亞號之沉沒》。這是第一部以動畫方式製作的紀錄片。
溫瑟·麥凱的成功是具有象徵意義的。他以自己作為漫畫家的修養和積累,開創了一種重視角色的塑造、故事結構和通俗趣味的新型動畫創作模式。在麥凱之後,美國的動畫家們開始走上了一條與他們的歐洲同行截然不同的道路。一個屬於新大陸的卡通時代就要到來了。
J. 電影有哪幾種表現手法
【電影景物描寫】劇作對人物生活環境中的風景和各種物象的描寫。它表現人物活動的時間狀態和空間特色,是創造典型環境的重要條件,是銀幕造型的一個重要方面。景物描寫,可用於轉換時空。通過描寫人物對景物的感受和反映,可以借景抒情,表現和點染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情緒色彩,有助於形成影片的風格特色。景物描寫要從生活出發,符合故事情節和人物性格發展的規定情境,有特定時代的和濃郁的生活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