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作家余華哪些作品被拍成了電影
一、作家余華被拍成電影的作品有——
1、《活著》 張藝謀導演 葛優主演
2、《許三觀賣血記》 韓國演員河正宇自導自演 2015年上映
二、作品簡介:
1、《活者》劇情簡介:
福貴(葛優飾)是一個嗜賭如命的紈絝子弟,把家底兒全輸光了,老爹也氣死了,懷孕的妻子家珍(鞏俐飾)帶著女兒鳳霞離家出走,一年之後又帶著新生的兒子有慶回來了。福貴從此洗心革面,和同村的春生一起操起了皮影戲的營生,卻被國民黨軍隊拉了壯丁,後來又糊里糊塗的當了共產黨的俘虜。他們約定,一定要活著回去。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平安回到家中,母親卻已去逝,女兒鳳霞也因生病變啞了。
一家人繼續過著清貧而又幸福的日子。
在「大躍進」中當上區長的春生不慎開車撞死了有慶,一家人傷痛欲絕,家珍更是不能原諒春生,文革時,春生遭到迫害,妻子自殺,一天半夜他來到福貴家,把畢生積蓄交給福貴,說他也不想活了。這時家珍走出來讓春生到屋裡坐。春生臨走時,家珍囑咐他好好的活著。
後來鳳霞認識了忠厚老實的二喜,兩人喜結良緣。然而不幸總是不肯放過福貴一家。不久鳳霞生下一子,自己卻因難產而死。鳳霞的兒子取名叫饅頭,聰明可愛。最後,福貴說饅頭趕上好時候了,將來這日子會越來越好。
2、《許三觀賣血記》劇情簡介:
故事發生於解放初的五六十年代,那時主人公許三觀還是一個青年,他被周圍生活不斷地壓迫,為了生活,不得不拚命地工作,但是依然無法保證生活,他只能用賣血來維持,每當無奈時,就會想到用賣血來解決。隨著歲月的流逝,許三觀身體一日不如一日。他為了給兒子治病,堅持15天賣一次血,以還清欠債,最後導致大病不起。
小說圍繞著賣血的經歷,展開許三觀生活中的瑣瑣事事,體現出一個男人所應當承擔的某些責任,或許這也正是一種人生的無奈。小說飽含辛酸的經歷,但也不乏幽默之處,比如每次賣血前喝足八碗水,這樣身上的血就會多起來了,諸如此類的奇怪想法非常多。
作者個人認為小說的最後一節尤其精彩,許三觀想吃豬肝,身邊又沒錢,他決定為自己賣一次血,但是到了醫院,醫生說他的血只能賣給油漆匠漆傢具,在這時他感到自己的人生走到了盡頭,已經沒有任何作用。他坐著,哭了。
小說的具體情節非常生活化,就像講述我們身邊每天都在發生的事情,沒有太多的寫作技巧,也沒有華麗的詞彙,不過,在這個迷茫的時代,我們不必刻意去追求一些什麼,只要存在著感覺,就已經足夠了!
三、作者簡介:
余華,1960年4月3日生於浙江杭州,當代作家。
1977年中學畢業後,進入北京魯迅文學院進修深造。1983年開始創作,同年進入浙江省海鹽縣文化館。1984年開始發表小說,《活著》和《許三觀賣血記》同時入選百位批評家和文學編輯評選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響的十部作品。1998年獲義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2005年獲得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
現就職於杭州文聯。
② 余華有哪些作品被拍成電影了
活著(電影)活著還拍出來了電視劇《富貴》
許三觀賣血記【韓國】
③ 老舍先生有八部作品被拍成電影,分別是什麼
1、《我這一輩子》;
2、《龍須溝》;
3、《茶館》;
4、《方珍珠》;
5、《鼓書藝人》;
6、《駱駝祥子》
7、《月牙》;
8、《離婚》。
(3)畢飛宇哪些作品被拍成電影擴展閱讀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慶春,另有筆名絜青、鴻來、非我等,字舍予。因為老捨生於陰歷立春,父母為他取名「慶春」,大概含有慶賀春來、前景美好之意。
上學後,自己更名為舒舍予,含有「舍棄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滿族正紅旗人。 中國現代小說家、作家,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
代表作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劇本《茶館》。
④ 作家余華哪些作品被拍成了電影
《活著》
盡管改了很多 但還是禁止公映了 網上那個可以看
都說是老謀子拍的最好的電影了
⑤ 歷屆茅盾文學獎有哪些被拍成電影或電視劇的
電影《許茂和他的女兒們》(1981),改編自首屆茅盾文學獎獲獎者周克芹的同名小說。《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在1981年首次被搬上熒幕,北影廠和八一 廠各拍攝一部。2012年,《許茂和他的女兒們》被再次改編翻拍。本圖為北影廠出品的版本。本片通過「文化大革命」中一個農村家庭悲歡離合的故事,歌頌了 勞動人民和基層幹部抵制動亂、堅持生產、嚮往幸福生活的精神。
電影《闖王旗》(1978),根據首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姚雪垠的小說《李自成》改編。電影講述了李自成起義過程中發生的事情。1984年《李自成》被再次改編為電影《雙雄會》,講述了李自成與張獻忠結成同盟共同推翻了明王朝的歷史故事。
電影《芙蓉鎮》(1986),根據首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古華所著同名小說改編。該片是一部反映建國以來多次政治運動中小人物悲歡離合的電影。1989年台灣出品了電視劇版《芙蓉鎮》。
電視劇《鍾鼓樓》(1986),改編自第二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劉心武的同名小說。全劇敘述了普通百姓們的喜怒哀樂以及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帶有濃烈的北京市井的味道,是八十年代北京人生活的真實寫照。
電視劇《平凡的世界》2015),由路遙的第二屆茅盾文學獎得獎的同名小說改編。該劇講述了上世紀70年代,面對現實壓力和人生抉擇時,兄弟倆依舊堅守 最初夢想和對愛情執著的追求的故事。這是《平凡的世界》被第二次搬上熒屏,早在1990年的時候,《平凡的世界》就已經被改編為電視劇。
電視劇《少年天子》(2003),根據榮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的凌力的同名小說改編。該劇講述了清朝開國皇帝順治五歲登基、二十四歲夭折的戲劇性人生。
電影《穆斯林的葬禮》(1993),又名《月落玉長河》,改編自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獲獎者霍達的同名小說。描繪了一個穆斯林家族三代人六十年間的興衰沉浮,兩個不同時代不同內容又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
電視劇《戰爭和人》(2012),又名《滄海橫流》,改編自第四屆茅盾文學獎作品,王火的同名小說。以國民黨上層官員、法學權威童霜威及其兒子童家霆的家庭變故和人生遭際為主線,展現了抗日戰爭時期南半個中國的全景畫卷。
電影《白鹿原》(2012),根據第四屆茅盾文學獎作品,陳忠實的同名小說改編。影片以「白家」和「鹿家」在白鹿原上的爭斗為背景,主要表達北方農民生存狀態中那種耐人尋味的原生態的東西。
電視劇《抉擇》(1998),根據榮獲第五屆茅盾文學獎的張平的同名小說改編。本劇講述了中陽市市長李高成依法辦事、堅持正義、打擊腐敗勢力的故事。到2000年,該小說又被拍成電影《生死抉擇》。
電視劇《塵埃落定》(2003),改編自第五屆茅盾文學獎作品,阿來的同名長篇小說。全劇通過土司家傻子少爺的眼睛,講述了麥其土司家鴉片的種植、貿易的引入、漢人的進駐、解放軍的到來這段交織著血淚的家族史。
電影《長恨歌》(2005),根據第五屆茅盾文學獎作品,王安憶的同名小說改編。影片講述了一名上海傳奇美女一生和四個男人的故事。2006年,《長恨歌》又被改編成電視劇。
電視劇《南方有嘉木》(1997),根據王旭烽獲得第五屆茅盾文學獎作品《茶人三部曲》的第一部改編。是一部寓「國史」於「茶史」之中、借一個茶人世家三代人的興衰史體現民族發展史和社會演變史的作品。
電視劇《萬曆首輔張居正》(2010),改編自熊召政第六屆茅盾文學獎得獎作品《張居正》。該劇講述了張居正在明朝萬曆年間推行萬曆新政從而使岌岌可危的明王朝得以實現萬曆中興的故事。
電視劇《歷史的天空》(2004),根據第六屆茅盾文學獎得獎作品,徐貴祥的《歷史的天空》改編。講述了一個起伏跌宕,錯綜復雜的漫長故事,貫穿了從抗日戰爭到撥亂反正時期長達四十年的歷史。
電視劇《英雄時代》(2003),根據第六屆茅盾文學獎獲獎小說柳建偉的《英雄時代》改編。以史天雄和陸承偉為主線,由兩人不同的信仰和價值觀,以及不同尋常的兄弟關系和淵源引發出一場驚心動魄「兩足相爭」的人生話劇。
電影《聽風者》(2012),改編自麥家的第七屆茅盾文學獎得獎小說《暗算》。該片講述了解放初期,國民黨殘余敵特人員意圖顛覆新政權,為監聽敵台而設 立的神秘部隊701陷入了空前危機。在這場看不見的戰斗中,演繹著一場腥風血雨的諜戰傳奇。另外,電視劇版《暗算》在2005年時已經播出。
電視劇《推拿》(2013),改編自第八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畢飛宇的《推拿》。講述的是沙復明、王泉、孔佳玉等人在經歷了風風雨雨之後,最終收獲了各自的愛情與幸福,在重新營業的「沙復明推拿院」實現團圓。2014年,《推拿》又被拍攝成電影。
⑥ 曹文軒的哪些作品被翻拍成電影
暫時只有《草房子》 草房子 (The Grass House) 上映時間:1998年 地區:中國大陸 語言:國語 類型:劇情片 畫面:彩色 導演:徐耿 Geng Xu 編劇/原作:曹文軒 Wenxuan Cao 電影《草房子》曾獲第十九屆金雞獎最佳編劇獎、一九九八年度中國電影華表獎、第四屆童牛獎以及影評人獎、第十四屆德黑蘭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特別大獎「金蝴蝶」獎。
⑦ 亦舒的那些作品被拍成了電影
流金歲月、玫瑰的故事、朝花夕拾、喜寶、胭脂
1、《流金歲月》是亦舒著言情小說,該書中國婦女出版社2011年出版。朱鎖鎖和蔣南孫是一對摯友。投入社會後,朱鎖鎖在紅塵中起伏,憑著才智和相貌很快發達起來,蔣南孫則成為一個出色的白領麗人。人事滄桑,歲月無情,她們遍嘗了生活的個中滋味,成為最成熟最美麗的女人,然而無論生活怎樣變化,她二人始終是患難與共的摯友。
2、《玫瑰的故事》是1981年天地圖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香港散文女作家亦舒,該書是一部「情愛寶鑒」,描寫各種不同性格的男女,對情愛的處理態度。亦舒,原名倪亦舒,祖籍浙江寧波,1946年9月25日出生於上海,是著名香港小說及散文女作家。另有筆名衣莎貝,她亦是作家倪匡的妹妹。
3、《喜寶》是當代作家亦舒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979年。該小說講述了劍橋聖三一學院的高材生薑喜寶,為了生活和自身的要強,決定做勖存姿情婦的故事。小說通過描寫喜寶內心自我身份的轉變,以及對聰慧身份轉變後自我價值的烘托,表現了亦舒對於20世紀80年代香港女性身份的探索。
4、《胭脂》是香港小說及散文女作家亦舒寫的一本小說,講述了圍繞母親葛芬、女兒楊之俊、外孫女陶陶一家三代紅顏相依為命展開的一系列情感生活。
(7)畢飛宇哪些作品被拍成電影擴展閱讀:
亦舒小說與其它流行小說最不同的地方,大概是她強烈的女性意識。亦舒的女主角,大半是早早放棄了古典浪漫主義深情的女人,只以自愛自立為本。愛情是可疑的,亦舒筆下的男人大多令人失望,友誼——女性間的友誼——卻被亦舒推到了至重的位置。
她的女主角大都有至少一個女性摯友,或是姐妹,或是母親,或是女兒,或是同學、同事,甚至陌生人、情敵,和她站在同一戰線,欣賞她、鼓勵她、幫助她。在這里,女性友誼是女性對自身性別的認同、尊重與熱愛,是感情的需要,甚至是對另一性別的不公正對待的聯合反抗。
⑧ 李碧華都有哪些作品後期被翻拍成電影
《父子情》(1982)
導演:方育平,主演:石磊、鄭裕柯)
《胭脂扣》(1988)
導演:關錦鵬,主演:梅艷芳、張國榮、萬梓良等)
《潘金蓮之前世今生》(1989)
(導演:羅卓瑤,主演:王祖賢、曾志偉等)
《古今大戰秦俑情》(1989)
(導演:程小東,主演:張藝謀、鞏俐、於榮光。)
《川島芳子》(1990)
(導演:方令正,主演:梅艷芳、劉德華、爾冬升)
《鬼幹部》(1991)
(導演:金楊樺,主演:王祖賢、梁家輝。)
《霸王別姬》(1993)
(導演:陳凱歌,主演:張國榮、鞏俐、張豐毅。)
《青蛇》(1993)
(導演:徐克,主演:張曼玉、王祖賢、趙文卓)
《誘僧》(1993)
(導演:羅卓瑤,主演:吳興國 陳沖)
《三更2之餃子》(2004)
(導演:陳果,主演:楊千嬅、白靈、梁家輝)
《生死橋》(2007)
(導演:田沁鑫,主演:賈乃亮、王泊文、王子文)
李碧華壓箱之作,是第一部改編成電視劇的作品
《古今大戰秦俑情》(2010)
(導演:陳嘉上,主演:杜淳、安以軒、羅嘉良)
大型奇幻穿越大戲,三生三世奇戀,央視開年巨獻
《李碧華鬼魅系列》之《迷離夜》和《奇幻夜》(2013)
(導演: 任達華 / 李志毅 / 陳果 陳嘉上 / 劉國昌 / 泰迪·羅賓 主演:邵美琪等)
電影分為分為上下部,六個小故事,每個恐怖故事由一個不同風格
的導演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