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奧斯卡獲獎電影名單有哪些
2019年獲獎作品:
1、《綠皮書》黑人鋼琴家僱傭了司機,前往美國進行巡演。過程中,兩人矛盾不斷,卻在關鍵時候一起共患難,進而產生了一段真摯的友誼…該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講述的是美國歷史上最真實的「種族歧視」的故事。
黑人鋼琴家Vs白人底層司機,影片從社會階級、種族的巨大反差,從而體現「白人至上」時期,黑人處境的困難。兩位主角配合默契十足,劇情笑點十足,卻又時常感人肺腑、催人淚下。
2、《波西米亞狂想曲》原來是行李搬運工的雷迪·默丘里,用自己超凡的實力震撼了傑·泰勒與布萊恩·梅,加入了他們的樂隊。之後,便開啟了一段殿堂級的搖滾傳奇……和《一個明星的誕生》相同,電影講述的也是一個搖滾樂隊的逐漸成名,大放異彩的故事。
這個樂隊就是世界最知名的10大搖滾樂隊之一「皇後樂隊」,《We Will Rock You》就是他們的經典代表作。
3、《羅馬》克里奧在中產階級索菲亞的家中當女傭,一直都將僱主的孩子視為己出的她,一天都突然發現自己懷孕了。與此同時,僱主的家庭也出現了裂縫…故事聚焦於羅馬一個中產階級,也是由導演阿方索·卡隆的童年記憶碎片構成的影片。
2. 奧斯卡十大最值得一看的電影有哪些
《指環王3:王者無敵》
《勇敢的心》
《辛德勒的名單》
《拯救大兵雷恩》
《沉默的羔羊》
《洛奇》
《教父2》
《教父》
再早點就算了不講了。
3. 有誰知道電影《上帝的寵兒》的一切資料
導演: 米洛斯 福曼 (Milos Forman)
影名: Amadeus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上映年度: 1984
又名: 莫扎特傳 阿瑪迪斯 上帝的寵兒
這部電影的名字叫做《Amadeus》,中國人習慣於直接把它翻譯為《莫扎特》,實際上,莫扎特的全名為沃爾夫岡·阿馬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很明顯,影片取了他全名的中間部分,而 Amadeus 的由來是:
出生受洗時,他被命名為 Joannes Chrysost[omus] Wolfgangus Theophilus。Theophilus 意為「上帝之愛」,這個名字相當於德文的 Gottlieb,義大利文 Amedeo以及拉丁文 Amadeus,但生前卻從未有人以此名號稱呼他。現在,我們所認識莫札特的名字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為莫札特在正式場合用的名字。
看完這部影片,不熟悉古典音樂的人,也會被天才的光輝所感動,人們都說音樂是全世界共同的語言,也許正是因為音樂觸動的是人類共同的情感。莫扎特是個天才,他六歲寫出小步舞曲,十一歲便完成了第一部歌劇。就像那個宮廷作曲家安東尼奧·薩列里在影片中所說:「那充滿歡樂和愛的贊歌,是上帝的聲音(費加羅的婚禮)。」上帝選擇了莫扎特作為在人間佈道的工具。
電影中的莫扎特是那麼的光輝奪目,安東尼奧·薩列里在見到莫扎特之前,曾與自己打賭:那絕世的天才,是否會顯露在臉上呢?誰想到,他遇到的竟然是個滿地亂滾的頑童。片中印象最深的就是片中莫扎特的笑聲,尖銳而爽朗,在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約瑟夫二世初次見面的時候,他時不時響起的放肆笑聲,曾把皇帝和他的宮廷樂師們一次次驚得合不攏嘴,就像他卓越的音樂天賦。而在影片中,莫扎特也始終如他的音樂和他笑聲一樣,純真,善良,浪漫。這樣一來,一切都順理成章了,難道天才不該是如此的嗎?如果莫扎特不是這樣的人,那麼他能夠寫出美麗浪漫的音樂嗎?如果天才如凡人樣心思縝密、勾心鬥角,他的音樂將是什麼樣的昏暗黑色呢?是的!莫扎特就該是這樣的,影片中的莫扎特在指揮自己作品的時候,以肢體語言,充分表現了作品的喜怒哀樂,散發出天使一般的的光華,而那嚇了皇帝一跳的笑聲,也同樣預示了他跨時代的音樂創作,將震動世界。
20年後再看這部獲得了8項奧斯卡獎的影片,我認為其成功之處在於「對比」。影片塑造了兩位作曲家截然不同的形象,一位,是純潔、善良、桀驁不馴的莫扎特--他被譽為上帝的寵兒。一位是陰險、偽善、對莫扎特滿懷嫉妒的宮庭音樂家薩列里--一個與上帝為敵的人。由此,天才對抗著平庸,友情對抗著陷害,真摯對抗著虛偽,甚至於在安東尼奧·薩列里心目中,恐怕也進行著欽佩贊賞與嫉妒相輕之間的戰爭,他在最後的懺悔中也說「我感覺自己變成了兩個人」。那麼,這種對抗的勝利者是誰呢?正如同影片最後安東尼奧·薩列里所說:「我死後不會有人人再彈奏我的音樂了,但是莫扎特死了,他的音樂卻永垂不朽」。在瘋人院里,他不停的懺悔著:「我殺死了莫扎特!」而他又不停的叫喊: 「我寬恕你們!庸才!」沒錯,他殺死了莫扎特,但是雖然只擁有短短的35年生命,莫扎特依然是最高產的作曲家之一,有這樣的一種偉大,抹殺肉身,也無法遮蓋。你不得不說,莫扎特也許確實是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上帝之寵」。
4. 如何評價奧斯卡電影寵兒牐
所謂「三個女人一台戲」的結果是飆出了一個影後,就三人的演技而言可謂精彩至極,位高權重卻極易被操控的女王安妮,智慧主戰的直爽兩小無猜的貴族夫人沙拉,聰慧詭辯狠辣表裡不一的落魄貴族阿比蓋爾。
5. 安娜卡里娜曾是法國電影界時尚寵兒,她都獲得過哪些知名大獎
安娜卡里娜得過的最出名的一個大獎就是1961年的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那是她憑借她所拍過的一部電影叫做《女人就是女人》獲得了,她也因此成為了影後。柏林國際電影節的銀熊獎在全世界的電影圈裡面是一個分量比較重的一個獎項,能夠獲得柏林電影節的獎項就說明安娜卡里娜的能力是被得到認可的。
而這些電影它經久不衰,一度使得安娜卡里娜成為法國電影圈的一個寵兒,可見她是非常的受觀眾喜愛的。安娜卡里娜在音樂方面也有一定的小小成就吧,她在音樂劇《安娜》中唱了很多的歌曲,其中的一首《Souslesoleilexactement》還成為了當時流行音樂榜的榜單第一。
6. 獲得過奧斯卡的科幻電影都有哪些
奧斯卡金像獎是美國一項表彰電影業成就的年度獎項,是目前世界電影界公認的權威,影響力最大的獎項。如果說一部電影能得到奧斯卡“小金人”,那麼就說明這部電影真的是相當不錯了。但是科幻電影在奧斯卡並不吃香,獲得的大多都只是最佳視覺效果、最佳音效剪輯、最佳化妝等等的獎項。
獲得過奧斯卡金像獎的科幻電影,隨便一部就都是一場視覺盛宴!像我們耳熟能詳的《蜘蛛俠2》,直到現在,有多少人看到這部電影以後都想像能被一個小蜘蛛咬上一口,然後擁有超能力。每次看到小蜘蛛的時候,都會不自覺的伸出蜘蛛俠吐絲的手勢,想能飛到什麼地方去。漫威可是每一個男孩子的夢啊!
作為主流電影類型之一,科幻片自誕生以來就深受人們的愛戴,無不讓人們身陷其中,熱血沸騰!
7. 哪些電影情節幾乎相同呢
我們大多數人都知道今年奧斯卡的寵兒《水的形狀》。包括我在內的許多人都對它的一些可疑提名感到不滿,其中一項頗為令人困惑的是「最佳原創劇本」。非常鬆散的是,該獎項認可編劇的原創性,因為他們提出的劇本與先前的作品(書籍或電影)沒有任何怪誕的相似之處。
那是我對這部電影有疑問的地方。(或者可能是奧斯卡獎。)
我記得史蒂芬·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的經典經歷使我們經歷了同樣的過程。然後主角是一位十歲的天使,埃利奧特(Elliott)從貪婪的政府特工手中拯救了他的陸地夥伴ET。
就他而言,ET似乎是我們兩棲動物的同志精神(也許他們曾在同一所學校就讀過)。他也喜歡看電視。那就是他挑選語言的方式。而且他也有治癒能力。最終,埃利奧特(Elliott)復活了,然後他們開始躲避壞傢伙。
斯皮爾伯格先生(Spielberg)竊取了《水的形狀》(The Shape of Water)中的創意,真是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