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哪些心理變態高智商犯罪電影
聽我慢慢說: 《電鋸驚魂》建議你從一看幾走,反正我看過以後就覺得第一部是最震撼的,後面的你想看就看,反正後面的跟第一部比起來我覺得就沒得啷個刺激了,下不到的話來我這點拿碟。(恐怖+密室+高智商) 《沉默的羔羊》+《漢尼拔》先看前者,再看後者,講的是一個吃人的醫生,得過奧斯卡的哦,乃哥子演的真得很,恐怖電影中最經典的角色。(恐怖+高智商) 《非常嫌疑犯》據說是比較NB的電影,我看過以後感覺還可以,可能是我看乃哈入戲不夠深,反正我是喜歡凱文斯派西才看的,你看得時候認真點,應該還是不錯的。(懸疑+高智商) 《天才雷普利》話說這個導演比較牛,所謂高智商不過一般,如果你想對朋友下手,想玩哈心理戰,還是可以看哈。(謀殺+高智商) 《恐怖解剖室》這是我這年把看得比較過癮的電影了,主要上面的解剖太爽了,你要是對腸腸肚肚有點怕就表看咯,反正我放了點給叉叉看,他說他有點孬,怕看了吃不下飯。再補充點。電影里的殺人手法一流,你可以學哈。(謀殺+高智商) 《玩轉21點》我覺得一般,有空看哈就是,沒得太多出彩的點得。(犯罪+還算高智商) 《十面埋伏》還可以,把他當成密室小說看嘛,過程不錯,結果有點牽強。(犯罪+密室+高智商) 《搏擊俱樂部》你要這部電影都沒看過安,基本上你就有點惱火咯,不管他講的是啥子,你都該看哈,反正我推薦的不會喊你失望得。(不好說,你看哈就曉得了,絕對震撼) 《致命ID》還記得到《空中監獄》高幾乃個警察不嘛,就是他演的,相當NB的人格分裂片,也是乃種最後一秒才解開迷局的電影。(謀殺+人格分裂) 《行騙天下》好像你看過,就不多說咯。(詐騙+高智商) 《一級恐怖》瞞天過海,啥子叫演技,看了這個你就曉得愛德華諾頓不是吹出來的,絕對的演技高手。(犯罪+人格分裂+高智商) 《立方體》好像又叫《異次元殺陣/心慌方》,密室類的變態經典了,就看第一部就可以了,其他啥子續集前傳,純屬騙錢的,表求甩它。(密室逃脫+心理驚悚) 《破綻》+《牛津殺手》一般點,有點類似本格推理,實在無聊可以看哈(謀殺) 《銀行大劫案》傑森斯坦森演的,看哈嘛,個人感覺還算可以。(盜竊+還算高智商)《哭泣殺狼》校園謀殺案,幾爺子沒得事干虛構了個殺手出來,結果殺手就硬是出來了,整得幾爺子雞飛狗跳的,結局不錯。你要曉得,創造完美的假象跟殺個人其實區別不大。(謀殺+控制) 《萬能鑰匙》結局不錯,關於巫術的。(驚悚) 其他的啥子《大買賣》,我N年前看過,一般。啥子《天衣無縫》,《超完美謀殺案》,《幸運數字思萊文》這些你感興趣就看哈嘛,反正我不咋個感冒。還有,乃點有啷個多的偷盜電影給你看哦,你看過的都基本上可以的了,我還想找高智商的電影安,要有啷個多NB的編劇斗嘛。你就表來這點找咯,還浪費乃幾十分,哦,記得把分拿給我。 我再說哈樓上的乃幾個,一二樓純屬鬼扯。三樓找的網路。四樓還算靠譜,《人骨拼圖》你應該看過了嘛,中央6台都放過。《來自地獄》沒得啥子出彩的得,就是導演猜測的關於乃個是開膛手傑克的電影,感興趣可以看。《惡魔行動》沒看過,《完美盜賊》就免了,除非你喜歡布魯斯威利得很。四樓,路過打醬油的。五樓,S.B一個。六樓,他想說的可能是這兩個片子叫《天道》和《背叛》,你就表對中國的電影抱啥子希望咯。
有哪些心理變態高智商犯罪電影?凌星電影院在線觀看
2. 介紹幾部變態殺人狂電影
天生殺人狂
在暴力家庭中長大的米基(伍迪·哈里森飾)生性狂野,而他的女友麥勒麗(朱麗葉·劉易斯飾)由於從小受父親的騷擾,也自然滋長出叛逆情緒而粗野不遜。兩人在共同殺死了麥勒麗的父母後,開始了亡命天涯的生活。這對瘋狂的情侶在逃亡的路上大開殺戒,殺人不計其數。由於電視的連續報道和炒作,兩人竟然成為了全國文明的新聞人物,甚至成了青年們的偶像。不久,他們終於被警方擒獲。電視節目主持人韋恩·蓋爾為了提高收視率,進入監獄對米基進行了直播訪問。在米基的煽動下,監獄發生了暴動。米基趁亂,以韋恩等人為人質,救出了麥勒麗,並且逃出了監獄……
1994年,美國著名導演奧利佛·斯通經過改編將昆汀·塔倫蒂諾的劇本《天生殺人狂》搬上銀幕。這部電影由於其中對暴力的渲染和對美國新聞媒體的諷刺迅速引起了極大的爭議。盡管與昆汀的初衷不符,《天生殺人狂》還是一部非常出色的影片。奧利佛·斯通通過MTV式的拍攝剪輯手法、肥皂劇和動畫片的綜合運用以及大量另類音樂等多種新穎的視聽語言大大刺激了觀眾。《天生殺人狂》中的這些超前的後現代電影手法在今天的電影中已經成為一種時尚。
本片從一個新鮮的角度重新審視了瘋狂的犯罪行為與同樣瘋狂的媒體行為。劇中的主人公是一對喜好血腥和暴力的夫婦,他們最大的樂趣就是殺人。他們的舉動引起了一位新聞工作者的注意,並且在自己的節目上加以報導。這一來,他們的知名度很快地又被提高了。即使是他們被捕之後,記者的報導仍然沒有停止。一切的犯罪在媒體的眼中似乎都變成了另一個樣子。我們該不該為此而感到悲哀呢?
奧利佛.斯通,這個好萊塢倍受爭議的導演,總是一次又一次將人性以殘酷而血淋淋的方式剖析給觀眾,又一次一次的用各種極端的視覺奇觀沖擊著觀眾的大腦與心靈,將之抬到震撼的顛峰。在他著名的《刺殺肯尼迪》一片中,導演通過凱文.科斯特飾演的律師一角展現了他對一個巨大的歷史謊言的探究以及對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對手——美國政府的質問與反抗。當我們遊走在黑白與彩色兩個世界之中,強烈的感受到謊言與假相邪惡而又強大的力量。影片中反復出肯尼迪被刺的實況錄象,無聲的處理使得那幾聲槍聲更加令人毛骨悚然。到了《天生殺人狂》,斯通似乎又要再一次挑戰觀眾思想和視覺接受能力的極限,於是一場狂亂的殺戮與反抗最終在影片中造成了一場世界末日的狂歡,膠片上布滿著傷痕,流淌著鮮血。現實中大概並沒有這種瘋狂到極點的事情發生,那麼導演安排這樣一場令人恐怖驚心的殺人事件,他又用意何在呢?通觀全片,我們會發現,殺人不過是一種象徵手段,兩個主人公正是利用這種方式去反抗這個社會中的邪惡與虛偽。
從反抗到混戰
在影片的片頭,一條蛇的特寫占據了整個鏡頭。蛇自古以來便代表著邪惡與毒辣,它出其不意的攻擊會使任何生物頃刻斃命。而主人公米其和瑪萊的結婚戒指便分別纏繞著一條蛇,他們倆就象蛇的化身,毫不猶豫的將子彈射入人的胸膛。他們自從一開殺戒便在三周之內殺死了五十個人,而這僅僅是旅程的開始,當他們被關進監獄,即便是這銅牆鐵壁仍然沒能阻擋他們的力量,一年之後他們終於沖出一條血路逃脫了這個如地獄般的牢籠(此話出自典獄長之口)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米其和瑪萊其實正是社會的兩個畸形產物。米其出生在一個暴力家庭,從祖父到父親都喪生在暴力的槍口之下,年幼的他目睹了殘忍血腥一幕幕,於是這些恐怖的場景便經常出現在他的夢境之中。而這個殺人不眨眼的狂人卻對夢里的兔先生感到害怕。從小的經歷讓他奉命運為其真理,而殺人正是上帝賦予他的特權,結束那些不該存活的虛偽的人的生命。米其認為自己是有這樣的權力的,當他在峽谷上對瑪萊求婚時他儼然是用的上帝的口吻,並且也賦予了瑪萊殺人的權力。瑪萊生長在一個混亂的家庭,亂倫的父親,充耳不聞的母親,讓她的身心都受到壓抑,最終導致了她和米其用極其殘暴的手段殺死了自己的父親母親,在施暴的同時她不斷的咒罵和發自內心的狂笑表現出她即將獲得自由時的激動與歡喜,當她臨走時對弟弟說:「你自由了!」那個小男孩竟然也露出了會意一笑。米其和瑪萊的初衷其實很簡單,這兩個愛到可以鮮血相溶的人只是想過上屬於自己的生活,然而現實生活中暴力橫行,虛偽與謊言充斥鋪天蓋地,即便是最簡單的生活也象美夢一樣難以成真。人到絕路他們只有拿起武器去拼殺,用鮮血去鋪鑄一條通向幸福的康莊大道。
其實,在米其和瑪萊心中同樣存在著價值和是非善惡,只是他們對其所做的判斷的結果就是決定其生與死。一路上,他們所殺之人都是對他們不敬者。例如,影片開始一場的殺人片斷,起因實際上是那個男人對瑪萊下流的挑逗。當米其的一顆子彈射向對手時,導演將鏡頭做了高速處理,我們看到子彈緩慢的逼近驚恐的人,神聖感油然而生,此時的米其站在神的高度去懲罰了這些言行下流,對女人不敬的人。而當米其因為發夢而導致錯殺了那位印地安酋長,他的後悔懊惱,瑪萊不住的指著他說你不好你壞時,更加讓我們看到他們並非不分善惡的傳統意義上的壞人。
然而,僅僅是扼殺身邊種種惡的現象可能永生都無法到達幸福的彼岸,因為有一個更加強大的國家意識形態機器控制著整個社會的運行,而它正是惡的根源。在影片中有三個人物身份是國家意識形態機器的代表:警長捷克、典獄長以及記者韋恩。警長捷克實際上是一個嗜好血腥和玩弄女人的惡棍,他在抓獲米其和瑪萊的時候趁機佔有了當時虛弱的瑪萊,一年後更在監獄里試圖引誘瑪萊。他通過抓獲殺人犯而出書成名,更想通過對米其的處置讓他的名氣進一步大放光彩。典獄長在這所監獄里彷彿一個地獄之神,在他統治的范圍掌管著犯人的生命的權利,他也是個虛偽的小人,為了自己的官途步步為營,卻沒想到最後在自己的轄區發生了一場混亂的戰爭。記者韋恩是一個最具諷刺意義的人物,極大的嘲弄了當今的媒體。電視,這個作為後現代社會最大的發明物,從它的誕生之日開始就以一種不可思議的速度改變著人類的生活,到如今,它展現給大家的已經是一幅光怪陸離的情景,我們看到的是真實的還是虛假的,這已成為人人心中的疑問。韋恩是一個挑戰者,他將向大家展示一次絕對真實的現場直播,他想要創造一次奇跡。但是到了最後關頭,韋恩依然不徹底,原來他和他的同行仍然一樣,製作這個節目也不過是為了提高節目的收視率,真實對於他們來說並不重要。當媒體不斷高呼消滅暴力的口號時,在另一邊卻製造著慘不忍睹的暴力場面帶動著社會不斷走向暴力的邊緣。就是這三個人物:警長捷克代表著社會是非價值的判斷者,典獄長代表著國家暴力機構的統治者,記者韋恩代表著國家意識形態的喉舌。
當社會成為這樣一種景象時,米其和瑪萊們應該怎樣,他們只有極端的反抗,所以到了影片的最後才會有那樣一場全體犯人與監獄人員的混戰。在平民的社會米其和瑪萊也擁有無數的支持者和擁護者,他們甚至超過了許多的名人成為雜志的封面人物。而與米其和瑪萊同樣出自平民的人們也感受到了社會的荒謬,於是這些擁護者以同樣荒謬的方式表達著他們內心的吶喊,他們對著采訪的鏡頭表達出對米其與瑪萊的崇敬和對這種殺人方式的敬佩,甚至打出橫幅寫上「killme!」他們是想通過這樣的方式去認同米其所作出的純粹的價值判斷。
挑戰傳統的影片風格
在《天生殺人狂》中,導演不僅表現內容上作出了悖逆傳統的大膽行為,在整部影片的風格和表現手法上也體現出導演不同尋常的思想和功力。這種挑戰傳統的影片風格張揚著後現代主義的激情,並更有力的成為導演表述的手段。
全片以快速剪輯的方法插入許多令人觸目驚心的片斷,不僅在表現形式上刺激了觀眾的視覺感受,同樣是在內容上交代了主人公米其與瑪萊的瞬間心理狀態,藉此將觀眾心理貼近影片中的人物心理,而達到一種感同身受的驚悚感。
此外,在影片中,米其和瑪萊駕車行駛時,路旁和街邊的牆壁上浮現出人類歷史上的殺戮事件,跳躍的火焰,流淌的鮮血,高舉的屠刀,這一切都是我們和米其、瑪萊共同的記憶——人類戰亂紛爭的過去和現在,而生命何時才能在安寧祥和的環境中延續?
整部影片中最為明顯的便是黑白彩色的交替穿插,這或許是斯通常用的手法。其中的黑白圖景通常是表現生活中沒有光彩的一面。因為生命的長河中真實和虛假,現實和虛幻以及美麗和丑惡或許正是在分秒中穿插前行,暴力本身並不是美好的,但是當暴力消滅掉醜陋時,也會呈現出美麗的場景。當米其和瑪萊在第一場憤怒混亂的殺人之後,他們相擁而舞,在光影之下,他們象一對聖潔的天使般純潔輕靈,甚至禮花也為他們而綻放。其後,在布滿繁星的蒼穹之下,瑪萊的形象真的就象一個天使,她說道:「沒有死亡,因為我和你都是天使!」
在前文提到了導演對後現代主義的運用,其中有一場饒有趣味的段落證實了這一點。在整部影片中,殘忍和血腥並不完全彌漫於所有角落,導演用一場名叫「我愛瑪萊」的室內劇講述了米其和瑪萊認識的經歷,在其中展現了瑪萊貪吃又亂倫的父親的專制以及膽小怕事的母親。用這種幽默的方式不僅緩和了影片的暴力色彩,更賦予影片濃濃的諷刺意味。
影片的結尾,米其開著車載著心愛的妻子和一群可愛的孩子駛向光明的遠方,此時影片明媚的色調和前面黑暗血腥的風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其實他們所渴望的生活也就是如此簡單。而他們和我們為什麼卻命該如此呢?
3. 監獄類型的電影有什麼好看的
監獄不設防 監獄風雲 肖申克的救贖 綠色奇跡 對壘風暴 高牆內的生活 颶風 火燒島 破繭威龍 地獄醒龍 一級謀殺 火燒島2 獄中龍 黑獄斷腸歌之無期徒刑 逃出瓦龍堡 最後的一碼 勝利大逃亡 親切的金子 監獄淌血 空中監獄 2029星球女子監獄 監獄風波 監獄進行時 黑獄風雲 劣等陣容 破繭威龍 新監獄風雲
4. 有一個電影,好像是說一個變態被關進了監獄,但又出現了以他手法犯案的案件。。。
你說的應該沉默的羔羊,這是一系列的電影有幾部,都還蠻好看。強烈推薦!
5. 求一部監獄電影很急。
暈~~~~~~~~~~~~
這么經典的電影.........
肖申克的救贖/刺激1995/月黑高飛 Shawshank Redemption, The (1994)
導 演: 弗蘭克·達拉伯恩特 Frank Darabont
主 演: 摩根·弗里曼 Morgan Freeman 蒂姆·羅賓斯 Tim Robbins 克萊希·布朗 Clancy Brown 馬克·羅斯頓 Mark Rolston 約翰·德沃德 John R. Woodward 吉爾·貝洛 Gil Bellows 保羅·邁克格萊恩 Paul McCrane 威廉·桑德勒 William Sadler
上 映: 1994年09月10日 ( 加拿大 )更多地區
地 區: 美國 ( 拍攝地 )
對 白: 中英雙語 中文字幕
評 分: 9.1/10( 166431票 ) 詳細
顏 色: 彩色
聲 音: DTS 48000Hz 5ch 754500Kbps
時 長: 142 分鍾
類 型: 劇情
分 級: 瑞典:15 英國:15 西班牙:13 德國:12 芬蘭:K-16 阿根廷:16 智利:14 加拿大:14A 挪威:15 澳大利亞:MA
劇情簡介:
影片從1946年講起,緬因州一位銀行家安迪喝得醉醺醺地上了自己的車,還把手槍里裝了子彈,接著有他妻子與人私通的畫面,再下來他就被判刑入獄,成了肖申克監獄的重罪犯。
在獄中,他與黑人囚犯雷德互相幫助,成為好朋友;而以博格斯為首的一群囚犯卻經常襲擊安迪。後來,獄警們發現了安迪的理財能力,都來找他做投資咨詢,甚至孩子升學問題也來找他請教。監獄長讓他做假帳,從中漁利。
多年過去,有一天,安迪鄭重地對雷德說:如果你出獄,一定到某地一棵樹下把一個盒子挖出來。當天夜晚,安迪越獄。雷德獲釋後照安迪的話做,兩個朋友在墨西哥海濱重逢了。
<肖申克的救贖>對誰的救贖
《舊約.以賽亞書》中說道:「錫安必因公平得蒙救贖,其中歸正的人必因公義得蒙救贖。但悖逆的和犯罪的必一同敗亡;離棄耶和華的必致消亡。」據說這里就是「救贖」一詞的起源。據粗略統計,在整部《以賽亞書》中,這個詞一共出現了16次之多。很明顯,它象徵著基督思想的實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以至於到了宗教時代,「救贖」因其明確的指向性而一度成為了左右西方精神世界的關鍵詞。 既然如此,那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的結論:即「救贖」產生於特定的人群(基督徒)和特定的年代(宗教年代),而隨著20世紀以來西方社會中信仰的缺失,人本主義代替了神本主義,這個詞似乎也將不復流行。
然而,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著名導演弗蘭克.德拉邦特從斯蒂芬.金的《春天的四個故事》中看似無意地提取出了這個銀行家的故事。隨後,一部偉大的電影誕生了。這部電影的名字叫《肖申克的救贖》,一個信仰缺失的年代裡關於救贖的故事。
那麼,在這部影片里,德拉邦特想要表現的是誰對誰的救贖呢?
沒有任何辯駁的自由,巧舌如簧的檢察長把安迪的生命交給了肖申克漫長的歲月。被冤枉的銀行家不會甘於命運,然而肖申克並非福地,第一天晚上就有人被活活打死了。「把信仰交給上帝,把身體交給我。」監獄長的訓詞非常露骨,他的意思無非是「在這里,你們沒有自由,必須無條件地做任何事,不要有什麼不切實際的幻想,那是屬於上帝的」,於是,一場關於尊嚴和人性的斗爭就此開場,不過在這場斗爭中,救贖主不是上帝。
救贖主是兩個字:希望。被救贖的也是兩個字:自由。
或許這篇文章的讀者會認為我太過抽象化了,但是當你在頭腦里從頭至尾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斷閃回那些片段的時候,你會輕而易舉地理解我這么說的緣由的。
希望,是整部影片的主題。
在安迪來肖申克之前,監獄里的話題除了變態、打架就是無所事事地消磨時間,混亂、骯臟、恐懼、絕望共同織就了這里惡劣的環境,犯人沒有任何人權可言,為監獄長無償出賣他們的廉價勞動力。在安迪入獄之後,這個不甘現狀的銀行家盡管依然無力改變犯人受壓迫受凌辱的事實,但他卻至少帶來了希望,一種不曾有過的自由生命的氣息。這種希望不同於監獄長口頭上說的「我是世界的光明,跟著我就不會有黑暗」,因為他是個徹頭徹尾的「偽基督」,他只是借基督之名行魔鬼之事,監獄長教育囚犯們「不許褻瀆上帝」,其實他正是把自己當作上帝的,而骨子裡,他殘暴的稟性是要讓囚犯們屈服於「紀律和聖經」,甚至於「要你吃你就吃,要你拉你就拉」,暗無天日的折磨最終把肖申克的每一個人都制度化了,導致了老布的死亡,導致了瑞德出獄後仍帶上了毫無人權的「請示」的烙印,失去了希望,就始終無法像一個正常人那樣的生活,而監獄長的所為,正是要徹底磨滅肖申克犯人對於未來的希望。
安迪是註定要和的暴力制度對抗的,他帶來了希望。這種希望,在於對惡勢力(三姐妹)堅決的反抗,在於不失生活情趣的雕刻,在於不畏凶險為大家贏得那坐牢以來唯一一次由海利請客的啤酒,在於他當著監獄長的面播放大家從未聽過的美妙音樂,在於他執著地帶領大家修建全英格蘭州最好的監獄圖書室,在於他二十年來孜孜不倦地挖地洞逃生。對此,我們不得不說安迪是一個被導演詩性化了的英雄,德拉邦特對這個人物的塑造通過貫穿劇中的幾個「HOPE」一目瞭然地呈現了出來,也許他本人就是一個希望中的人物,但通過他個人的努力,我們可以看到方方面面的變化,其中最明顯的變化來自於瑞德。很難想像,如果沒有安迪和他的約定,瑞德是否會和老布一樣,因為被長期地制度化了而無法適應社會,最終只能在長期的壓迫之後在自由社會「到此一游」,緣於這個約定,瑞德堅持了下來,找到了他堅持「希望」的終點——自由。真正的自由是心靈的自由,很顯然,這又是安迪用自己的行動對瑞德的救贖。還有一個明顯的變化來自湯米,這個目不識丁的年輕人居然在他的感化下考上了高中,在那個安迪努力建立起的圖書室里,人們暫時忘記了壓迫、暴力、恐慌,自由祥和的生活的樂趣給每一個人都帶來了希望。
當我再一次回顧這部影片的時候,我突然感覺到,這個安迪,何嘗不是另一個現代版的耶穌?他的受難,始終昭示著耶和華的那句預言「其中歸正的人必因公義得蒙救贖。但悖逆的和犯罪的必一同敗亡;離棄耶和華的必致消亡」,而德拉邦特似乎也的確要把他塑造成一個耶穌式的人物,從他逃出肖申克之後的仰天長嘯到監獄長自殺之前牆壁上的那一行字「主的審判很快降臨」好象都在詮釋著這一點。但是,我們同樣可以在他身上看到一種自由人對於命運的反抗精神,這是一個在心靈上得到解放的人,任何實質的牢籠都束縛不了他,作為一個現實存在的人,他的肉體雖受磨難,卻並未消亡,而是用實際的行動來抗爭,而老布,放飛了傑克,卻囚禁了自己,這就和安迪的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告訴人們:不管在任何地方,只要在心裡還有最後的一點希望,那就還活著,否則,安於麻木的現實,也就同死亡沒有什麼區別了。
是的,是「希望」救贖了「自由」,這是重新構建的現代文明裡的救贖,除了自己,我們沒法依賴虛幻的救主。曼德拉說過:「心,是一個人最強壯的部分。」假若我們的心不停息,希望,就始終存在。
最後,用安迪留給瑞德的那封信作結尾吧:
……心懷希望是一件好事,也許是最好的事,心懷希望就永遠有希望……既然你已經走到這兒了,就再走遠一點吧…
6. 監獄的電影有哪些
港影有
至尊36計之偷天換日
黑獄斷腸歌之砌生豬肉
黑獄斷腸歌2無期徒刑
監獄風雲1-2
監獄風雲之少年犯
女兒谷
力王
火燒島1
火燒島2橫行霸道
5顆子彈
鳳凰
獄中龍
黑獄風雲
奇兵
監獄不設防
美劇有監獄生活/重罪人
守法公民
一級謀殺
牢里牢外/奪獄困獸
死亡實驗
死刑犯
綠里奇跡
望採納
7. 歐美的監獄類電影都有哪些
空中監獄
影片介紹
八年前,自游騎兵部隊受訓完畢的卡麥倫坡(尼古拉斯·凱奇飾)為了保護剛懷孕的妻子免於小混混的騷擾,導致過失殺人被判了8年徒刑。在獄中表現良好的他,終於在女兒八歲生日當天獲得假釋,卡麥倫坡希望能親自將生日禮物送到女兒手中,因此要求典獄官讓他登上空中監獄,以節省乘車往返的時間。但這踏空中監獄正巧搭載一批全美最殘暴兇狠的犯人,准備運送到另一個新落成的監獄去。 聯邦探員(約翰·庫查克飾)為這踏危險任務准備許久。沒想到飛機飛上天沒多久,罪犯首領外號『病毒』的葛森(約翰麥可維奇飾)就策動其他同夥,奪下飛機。聯邦調查局在無路可退下,決定打下這架飛機——反正他們都是社會人渣。但意外捲入這場風波的卡麥倫坡又該如何為自己脫險,親自將禮物送給從未謀面的女兒…… 《空中監獄》是奧斯卡影帝尼古拉斯凱奇繼去年的《絕地任務》後,又一部大型驚險的動作片。雖然以文藝片《遠離賭城》翻紅,但他卻以動作片奠定一線票房巨星的地位,成為九十年代的新英雄。本片的構想來自編劇Scott Rosenberg親自搭程過『空中監獄』,在三天的時間里,他和機上的囚犯橫越了數個國家,機上的緊張情緒和戒備森嚴的狀況留給他深刻的印象。 萬無一失的『空中監獄』使運送的犯人根本無機可趁,但Rosenberg還是忍不住問∶囚犯有沒有劫機的機會?他得到的回答是∶除非運用你瘋狂的想像力。而他真的這么做了!這個題材馬上得到《赤色風暴》、《絕地任務》的名製片傑瑞布洛克海默的喜愛,拍成電影在美國上映後,也順利的登上暑假票房周冠軍。
編輯本段花絮
·電影的靈感來自於一則講述運載犯人的飛機的報紙新聞。 ·電影主題曲《How Do I Live》在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獎提名的同時,也被金酸莓提名為最差歌曲,不過最後哪個獎都沒得。 ·根據Cameron Poe收到的女兒的信,飛機是7月14日起飛的,這天是法國國慶節,攻陷巴士底獄的日子。 ·拉斯維加斯的場景是在傳奇酒店Sands Hotel拍攝的。1996年,當攝制組知道這個地標性建築將被拆掉時,他們迅速架起了多台攝像機,使得我們在電影中還能再看到它。幕後製作
影片的爆炸場面非常多,處理也不錯,節奏把握得當。該片並沒有從根本上跳出動作片的陳舊框架,但每一個要素都下了一番功夫,注入了一絲創意,因此有煥然一新的感覺。
肖申克的救贖網路名片
肖申克的救贖《肖申克的救贖》(The Shawshank Redemption)改編自斯蒂芬·金《不同的季節》(Different Seasons)中收錄的《麗塔海華絲及蕭山克監獄的救贖》。影片《肖申克的救贖》在牢獄題材電影中突破了類型片的限制,拍出了同類作品罕見的人情味和溫馨感覺,因而在公映時成為賣座鼎盛的黑馬。
中文名: 《肖申克的救贖》
外文名: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其它譯名: 刺激1995,月黑高飛,地獄諾言
出品時間: 1994年9月10日
製片地區: 美國
導演: 弗蘭克·達拉邦特
編劇: 弗蘭克·達拉邦特、斯蒂芬·金
主演: 摩根·弗里曼 、蒂姆·羅賓斯
類型: 劇情 紀錄片
片長: 142分鍾
影視評論
影史上偉大的無冕之王:《肖申克的救贖》
「來這里的,都是無罪的」——主題性悖論
終極的放棄與無上的擁有——意態性悖論
日落後的太陽——哲學性悖論
《肖申克的救贖》——希望、自由、友誼
一句話評論
幕後製作
貫穿全線的「三次救贖」
原聲音樂
穿幫鏡頭
影片其他信息 票房成績
製作及發行
其它公司
上映日期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的文化解讀
同名圖書
出版信息 圖書簡介 作者簡介 內容節選 讀者書評貼吧相冊 展開
編輯本段劇情介紹
故事發生在1947年,銀行家安迪[1]因為妻子有婚外情,酒醉後誤被指控用槍殺死了妻子和她的情人,安迪被判無期徒刑,這意味著他將在肖申克監獄中渡過餘生。 瑞德1927年因謀殺罪被判無期徒刑,數次假釋都未獲成功。他現在已經成為肖申克監獄中的「權威人物」,只要你付得起錢,他幾乎能有辦法搞到任何你想要的東西。每當有新囚犯來的時候,大家就賭誰會在第一個夜晚哭泣。瑞德認為弱不禁風、書生氣十足的安迪一定會哭,結果安迪的沉默使他輸掉了兩包煙。但也使瑞德對他另眼相看。 好長時間以來,安迪幾乎不和任何人接觸,在大家相互報怨的同時,他在院子里很悠閑地散步,就象在公園里一樣。一個月後,安迪請瑞德幫他搞的第一件東西是一把石錘,想雕刻一些小東西以消磨時光,並說自己想辦法逃過獄方的例行檢查。之後,安迪又搞了一幅麗塔.海華絲的巨幅海報貼在了牢房的牆上。 一次,安迪和另幾個犯人外出勞動,他無意間聽到監獄官在講有關稅上的事。安迪說他有辦法可以使監獄官合法地免去這一大筆稅金,做為交換,他為共同工作的犯人朋友每人爭得了3瓶啤酒。喝著啤酒,瑞德猜測說安迪只是借用這個偷閑享受自己以前自由的感覺。 由於安迪精通財務制度方面的的知識,很快使他擺脫了獄中繁重的體力勞動和其它變態囚犯的騷擾。不久,聲名遠揚的安迪開始為越來越多的獄警處理稅務問題。同時安迪也逐步成為肖申克監獄長諾頓洗黑錢的重要工具。監獄生活非常平淡,總要自己找一些事情來做,安迪的重要事情就是重修圖書館。安迪不停地寫信給州議會,為監獄申請到了一小筆錢用於監獄圖書館的建設用來紀念老布。 瑞德的假釋提案再次失敗,安迪送給瑞德一個口琴。 一個年輕犯人的到來打破了安迪平靜的獄中生活:這個犯人以前在另一所監獄服刑時聽到過安迪的案子,他知道誰是真凶!但當安迪向監獄長提出要求上報這一情況以爭取重新審理此案時,卻遭到了斷然拒絕,並受到了單獨禁閉一個月的嚴重懲罰。安迪的申訴行為使監獄長發怒,並且為了防止安迪獲釋,監獄長不惜設計害死了知情人。 面對殘酷的現實,安迪變得很消沉......有一天,他對瑞德說:「如果有一天,你可以獲得假釋,一定要到巴克斯頓的大乾田替我完成一個心願。那是我向我妻子求婚的地方,把那裡一棵大橡樹下的一個盒子挖出來。那裡有我給你的東西。」當天夜裡,風雨交加,雷聲大作,已得到靈魂救贖的安迪越獄成功。 瑞德獲得了假釋,他在橡樹下找到了一盒現金和安迪留給他的一封信後,決定違反假釋規定,尋找自由。便動身去芝華塔內歐。安迪和瑞德兩個老朋友終於在墨西哥陽光明媚的海灘重逢。 原來,安迪幫監獄長洗錢的時候使用了捏造的一個人的一切證件,而且20年中他用石錘一直在鑿洞,瑞德曾經開玩笑說600年才能鑿穿,安迪只用了19(1947年到1966年)年。期間他一直在換的海報其實是為了遮蓋那個洞,安迪在那天晚上把監獄長洗錢的罪證用假的換了出來,逃獄後換上從監獄長那偷來的新衣服用那些證件領出了監獄長多年來貪污的錢並把罪證寄到報社揭發了監獄長的罪行。 安迪在獄中對瑞德說過,在謀殺案發生的晚上,他戰勝了自己,放棄了謀殺的念頭。無論他們是否先被謀殺,安迪都不會開槍。他的入獄,完全是個徹底的冤案。安迪在獄中對瑞德也說過,他原諒了他的妻子,是他專注於工作,忽略了妻子的感受,導致了她的出軌。他沒有幫獄長洗錢時,就想法搞到錘子,決定要逃離了。他根本就無罪,也無需贖罪。當他得知自己的徒弟被殺害時,他知道自己的假釋和減刑是不可能的——因為他的徒弟湯米考取了學院,會走出監獄。監獄長懷疑湯米從安迪那裡知道自己的洗錢罪行,為了保護自己,所以他不會讓湯米活著出去,從而殺害了他。還有一個原因,湯米是唯一一個能證明安迪無罪的人,因為他在其他監獄中認識了那個真正的兇手,一旦湯米走出監獄,就能夠找到證明安迪無罪的證據,監獄長不想失去一個難得的財務專家,所以就殺害了湯米。安迪正是從徒弟的死看清了監獄長的嘴臉,也明白監獄長是不會讓自己走出監獄的。所以他採取了越獄,並帶走了監獄長的罪證。這也是對自己犯罪的一種救贖。影片之所以在後來給了安迪自由人的身份,就是因為安迪已經為自己的行為受到了懲罰,坐了二十年的牢。這二十年並不是冤獄----安迪自己也這樣認為---他已經為罪行受到了懲罰。所以,盡管安迪的越獄依舊是一種犯罪,但是他還是獲得了自由。人生道路上我們都可能有過錯,但是當過錯罪不至死時,我們要身體力行並從良心上進行懺悔,但是一定不要放棄希望,要努力的解救自己,從希望中得到力量,從而走向光明!
希望對你有幫助,同時感謝上兩位,推薦這么好的電影!!!
8. 徐綿江有那些監獄電影
監獄風雲二
9. 有什麼關於監獄好看的電影.要最新暴力片.
越獄/空中監獄,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