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跪求卓別林《城市之光》的影評
"You can see now?"
"Yes, I can see now."
一個潦倒的流浪漢愛上了失明的賣花姑娘,一個不太現實的愛情故事經過卓別林獨到的演繹的讓人涕淚交加,大師就是大師,舉手投足皆是戲;沒有對白,完全依靠角色的表演和精彩的配樂,影片的魅力卻絲毫不遜色於現代的有聲電影。
電影中主角的出場堪稱經典,本該嚴肅正式的雕塑揭幕典禮,卻被一個藏在布下的流浪漢攪得難以收場,卓別林扮演的流浪漢在人群上方閑庭信步,下面的官僚和紳士們急得手足無措,亦庄亦諧的對比不得不讓人佩服卓別林的的偉大之處:關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士商權貴皆是陪襯,忠於平民才是忠於藝術。
影片中出現的形形色色的各種角色都是那個時代社會的縮影。主角雖身份低賤,被取笑,被欺負,被拋棄,被冤枉,卻無時無刻不保持著自己的尊嚴,一根不離手的拐棍,和一頂不太協調的禮帽,滑稽卻讓人敬畏。而那些所謂的文明的人卻利慾兩心,雖穿著光鮮,卻讓人鄙視,一對比,強烈的喜劇效果就出來了。片中的流浪漢一如鏡頭外的卓別林。
影片的結尾讓人感動的掉淚,主角歷經牢獄,重回街頭,連那根維持最後尊嚴的拐棍都丟失了,潦倒不堪,卻巧合般在轉角遇見那位他為全力相助而入獄的賣花姑娘。從取笑他,到同情施捨,再到認出恩人的瞬間,幾分鍾的戲道盡了人生百味。社會險惡,愛情美妙,或許影片想告訴我們也許生活不值得自豪,現實讓人可笑,但是總有值得去期待,去付出的美好。
P.S.向好萊塢的那個黃金年代致敬
500咯~希望有幫到你。
② 卓別林拍攝的《城市之光》有哪些意義
1928年,卓別林創作、主演了他一生中最傑出的藝術片之一《城市之光》。這部影片後來在好萊塢慶祝它誕生一百周年的時候,由著名的電影史學家、影評家組成的評委會,把它評為美國電影史上的「十佳影片」之一。
③ 卓別林,最經典的電影有哪些除了城市之光,摩登時代這些較為出名外還有哪些經典之著 另外還有哪些黑
冷麵笑匠巴斯特基頓的 將軍號 謝謝 望採納 有聲的很多了
④ 作文著名電影大師卓別林的城市之光中
28 人贊同
我認為這是一個仁者見仁的問題,沒有哪一種結尾會更好一點,只能作為一種可能性討論。確實如果沒有相認更加符合現實。但藝術作品本身就不一定要完全遵循現實情況(完整的解釋可以參見有關電影的精神分析學相關內容)。
至於卓別林為什麼選擇這樣的大團圓結局,咱們可以根據相關史料進行推測。
1.票房考慮
卓別林在拍攝《城市之光》的時候已經譽滿全球,而且本人也成為身兼數職的資深電影人,在電影行業摸爬滾打多年,卓別林深知一個大團圓結局可以獲得更好的收益。(任何時代都是一樣)
2.當局壓力
卓別林的電影裡面永遠閃現著人性的光輝,政府和權威在其中永遠充當被嘲弄的對象(如早期作品《移民》,中後期的《摩登時代》《大獨裁者》等),這讓卓別林從一個優秀的電影人晉升為不朽的電影大師,但在當時卓別林卻受到多方壓力。最大的來自於審查相關壓力和中情局的大佬-----埃德加-胡佛。(監視了卓別林一生,有關淵源可以查閱書籍《卓別林自傳》,《埃德加的詛咒》,以及電影《卓別林傳》1992)這可能也是影響因素。(但是縱觀卓別林一生,他還是沒有妥協過的.)
⑤ 電影《卓別林》中有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片段
《摩登時代》,卓別林偉大電影之一。講述的是一個工廠工人因為工廠的倒閉而進入社會,發生了一系列哭笑不得的事。影片的第一個鏡頭就是一個時鍾,在影片的後面也反復出現了這個時鍾,我個人的理解,這個時鍾代表了一種時間的流逝與人們的思考,片名就叫摩登時代,那麼主題和時代一定脫不了干係,這是一個科技發達的時代。
⑥ 卓別林的經典喜劇電影都有哪些
《摩登時代》該電影拍攝於1936年,是查理卓別林導演並主演的一部經典喜劇電影之一。這部電影的背景故事發生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經濟大危機時期,卓別林扮演了工人在工廠幹活,被逼發瘋而關入精神病院,這都是因為經濟危機而導致人們的生存出現了危險,那個年代被稱為黑色星期五,學生下學,公司倒閉等等。在最艱苦的時候,工人查理和孤女相依,黑暗的時期兩人溫馨的場面煥發出了人性可貴的光輝,這部《摩登時代》電影是美國電影界特別偉大的一部電影,也是經典作品之一。
如今《城市之光》已經在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收藏起來,也就是說這部電影的藝術價值是非常高的。《大獨裁者》該電影拍攝於1940年,由查理卓別林導演的一部電影,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背景,德國殘忍殺害猶太人想要統治世界的獨裁者,在影片中人物的造型非常地明顯仿照了希特勒的形象,可以看出對這個人的赤裸裸的諷刺。
⑦ 卓別林電影城市之光的寓意
影片中出現的形形色色的角色都是那個時代社會的縮影。表達了對社會底層人們的同情。這部電影給了我們一個看上去很美好的結局,卻訴說著時代與社會的現實,讓我們領略了人性險惡。城市之中正是有了像流浪漢這樣小人物的喜怒哀樂,才顯得有光芒,他是城市的光明所在,因為有許許多多像他這樣的人,世界才如此美好。他是窮,是寒酸,是矮小,是沒有文化,但他有一顆純真的愛心。對於上層社會的人來說,他可能不名一文,可就是他這樣一束微弱的光,照亮了我們每個人的心。為了心上人,他願意付出一切,而這些正是那些有錢的上層人根本不會去做的,大官貴族們更不會在乎像一個盲人姑娘一樣的社會底層人民的生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種對比反映出當時社會的殘酷和冷漠。正是卓別林讓我們意識到,世間還有這種單純而又如此凄美的愛情故事。流浪漢的經歷點亮了城市之光,卓別林的表演更是點亮了無聲電影的光芒。電影中流浪漢的角色雖然讓我們感到可憐,但他並不可悲,用自己的不卑不亢來與社會的黑暗作斗爭,善良的一面在他這得到了很好的表現。在這座城市中只有蹩腳的流浪漢一直堅持著,他正是這座灰暗的城市中一道永不熄滅的光芒,他雖然矮小、卑微,但他卻向世人詮釋了至真至純的偉大愛情故事。現實生活或許並不那麼美好,甚至使我們失望,但總有一些事情值得我們期待,只要努力,就會有奇跡發生。
——逸若安年 新浪博客 觀《城市之光》之感悟 節選——寫得挺好的
⑧ 卓別林所有的電影有哪些
卓別林簡介
1977年12月25日凌晨4時,世界著名的幽默大師查理·卓別林,在瑞士洛桑附近的韋威逝世,終年88歲。 卓別林一生為電影藝術作出了巨大貢獻。提起卓別林的名字,許多人就會想起一個身穿肥大褲子、腳踏大頭皮鞋、頭戴破爛禮帽、留著硬毛刷鬍子的流浪漢形象。在無聲電影時代,卓別林已是馳名世界的喜劇演員。他多才多藝,精通啞劇、表演、舞蹈、音樂等多種藝術。他的影片大部分由他自己編導、自己主演、自己配樂。他既擅長表演粗放的滑稽,又善於表演微妙的諷刺。
1889年,卓別林出生在英國倫敦的一個貧民區里,他的父母是音樂廳的演員。由於父親早亡,母親精神失常,他被迫流浪街頭。他住過孤兒院,當過馬夫、小販。14歲那年,卓別林加入流動劇團,跑遍了英國各個角落。19歲時,他當上了一個著名劇團的演員,並隨團到歐洲、美國等地演出。1913年他到了美國,開始從事電影事業,並於1914年在影片《威尼斯賽車記》中創造了一個悲劇小人物夏爾洛」,從此這個有特別裝束的流浪漢形象風行世界70年,經久不衰。 卓別林給電影觀眾帶來了無休止的笑聲,甚至可以使人笑出眼淚來。然而,人們卻無法說明那是歡樂的眼淚還是辛酸的眼淚,別人只可以讓觀眾發笑,卓別林卻可以讓觀眾笑完以後深思,這是同時代的任何喜劇演員不能做到的。
1936年,他主演的無聲片《摩登時代》就是這樣一部有著巨大諷刺力量的影片,影片揭露了資本主義的工業化把人都弄成了瘋子。資本家為了剝奪更多的利潤,連工人吃飯都要靠傳送帶和吃飯機」。
1939年,卓別林秘密拍攝了他的第一部有聲片《大獨裁者》,揭露和抗議法西斯對全人類的迫害,博得了全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熱烈歡呼,成為風行世界的一部優秀作品。 卓別林一生主演過八十多部影片,他的一些代表作品,如《安樂狗》、《狗的生涯》、《尋子遇仙記》、《淘金記》、《城市之光》、《摩登時代》、《大獨裁者》等,總是寄同情於窮人,而嘲弄那些富人。他的作品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他的喜劇性的表演令人捧腹大笑,但是又使人笑後感到淚水的苦味,充滿了對受壓迫受欺凌的人們的同情。 卓別林在美國居住了近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他參加進步的文化活動而受到美國麥卡錫主義的迫害。1952年他懷著滿腔憤恨,帶著妻子兒子離開美國回到英國。以後長期定居在瑞士洛桑附近的韋威,直到逝 查理- 卓別林是馳名世界的喜劇大師,也是默片時代的巨星。他所創造出來的流浪漢夏洛特的形象是家喻戶曉,他擅長塑造小人物,通過他們的遭遇來諷刺生活的現實。他在《淘金記》大獲成功後, 又自編自導自演了《馬戲團》,《尋子遇仙記》,《摩登時代》,《大獨裁者》等等, 他與眾不同的是把喜劇提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的喜劇不但引人發笑,而且引人深思,有強烈的現實感, 深刻的內涵。他後期的《凡爾杜先生》, 《舞台生涯》 等同樣出色。這位多才多藝的藝術家由於政治觀點的不同, 受美國麥卡錫主義的迫害, 被迫移居到瑞士, 但他對電影事業的傑出貢獻是有目共睹的,他在1971 年被美國四十四屆奧斯卡授予榮譽獎, 也是對這位大師的致敬。
1889年4月16日,卓別林誕生在英國倫敦的一個貧民區。他的父母都是喜劇演員,經常在倫敦的游藝場里演出◇來父母離異,母親帶著他和比他大四歲的哥哥,生活十分貧苦。由於過度勞累,母親染上了喉炎,卓別林五歲那年,母親在一次演唱時,由於嗓音過於微弱,被觀眾哄下了舞台。管事靈機一動,讓卓別林代替母親演出,卓別林故意用沙啞的嗓子學媽媽唱歌,沒想到觀眾卻大為欣賞,報以熱烈的掌聲。卓別林就這樣第一次登上了舞台。 卓別林不滿10歲時,為了掙錢,參加了蘭開夏八童伶劇團」,與其他孩子一起,穿著木屐跳舞、唱歌,往往累得臉色蒼白,母親看到他日益消瘦,十分心疼,就讓他離開了這個舞蹈班。 生性活潑好動的卓別林,一直嚮往當一名真正的演員,他曾隨一個闖盪江湖的戲班巡迴演出,還曾在一個馬戲團里當過一陣子雜技演員。
1907年,卓別林終於被倫敦專演滑稽啞劇的卡爾諾劇團錄用,他刻苦訓練,精益求精,把雜技、戲法、舞蹈、插科打諢、令人發笑的憂郁和讓人流淚的笑巧妙而自然地融為一體,初步形成了他後來的那種獨特的啞劇風格,幾年過去,卓別林成了卡爾諾劇團的台柱,獲准到法國和美國等地演出。 1913年底,好萊塢的啟斯東製片公司看中了卓別林,和他訂了一年的合同,卓別林為啟斯東公司拍攝了35個短片,從《賽車記》開始,卓別林那有名的化妝--圓頂帽、小鬍子、燈籠褲、大皮鞋和文明棍就陸續出現在銀幕上了。卓別林對此曾經解釋說,小胡於是虛榮心的象徵;瘦小的外衣和肥大的褲子是一系列可笑行為和笨拙舉止的寫照;而手杖呢,不但是紈絝子弟的標記,而且可以用它勾住別人的腿或肩膀,增加喜劇效果。 與啟斯東公司合同期滿後,卓別林又先後與愛賽耐公司、繆區爾公司、第一家公司等簽訂合同,1918年,卓別林受到英、美罷工工人的啟示,拍攝了《狗的生涯》,描寫流浪漢夏爾洛露宿街頭,處處受辱的悲慘遭遇,1919年,卓別林和他的好友范朋克等組成了聯美公司,1925年,完成了轟動一時的長片《淘金記》,描寫19世紀末美國發生的淘金狂潮。《淘金記》在卓別林的藝術生涯中具有承前啟後的意義,既是他早期作品的總結,又為他以後更成熟的作品奠定了基礎。
30年代到50年代,卓別林的創作生涯達到了巔峰,他先後創作了《城市之光》(1931年)、《摩登時代》(1936年)、《大獨裁者》(1940年)和《舞台生涯》(1952年)等優秀作品。在《城市之光》和《摩登時代》里,他無情揭露了資本主義對工人的剝削和勞動人民遭受的苦難;在《大獨裁者》里,他把矛頭直接指向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舞台生涯》里,他進行了嚴肅的人生探索,表現了對未來的希望。 由於他積極參加美國的進步文化活動,受到麥卡錫主義的迫害。非美活動調查委員會」曾傳訊過卓別林;當卓別林在歐洲旅行期間,美國司法當局聲明拒絕讓他再次入境,並以拘留相威脅,為此,卓別林於1957年拍攝了《一個國王在紐約》,予以堅決回擊。
1966年,77歲高齡的卓別林拍攝了最後一部影片《香港女伯爵》。此後便與愛妻奧娜一起,在瑞士風景秀麗的維薇安度晚年,直到1977年辭世。 卓別林在其漫長的藝術生涯中,共拍攝了80多部電影。他的動作誇張而又內涵深刻,妙趣橫生。他不但擅長表演,而且勝任導演、編劇,還能作曲配樂,演奏多種樂器,他的大部分電影都是自編、自導、自演、自己作曲、自己指揮的。無怪乎蕭伯納稱贊他是電影界獨一無二的才子」。由於他的巨大成就,1962年英國牛津大學授予他名譽博士學位;1971年法國政府授予他榮譽軍團高級綬帶;就連曾經對他進行迫害的美國,也於1972年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授予他榮譽金像獎。 卓別林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他勤於思考,勇於探索。他早年生活困難,沒讀過幾年書,為了彌補知識上的不足,他下決心自學,在演出的空隙,甚至在化妝室里也分秒必爭地埋頭讀書。他對於藝術要求十分嚴格,從不敷衍了事。在拍攝《城市之光》時,有一段流浪漢把盲女的花打翻又揀起的戲,放映時僅75秒鍾,但卓別林反復拍攝了五天才通過。如果在拍片中發生了問題,他便在化妝室里來回踱步,或在背景後面獨自冥思苦想,直到獲得滿意的解決。
卓別林出身低微,對下層人民懷著深切的愛和同情。他曾批評莎士比亞的戲劇里都是些王公貴族,宣稱我所構思的喜劇情節非常簡單,那就是普通人陷入困境並解脫困境的過程。」他的作品具有廣泛的人民性。正因為如此,人們對這位天才的藝術大師十分崇敬。法國人稱他為我們永遠的夏爾洛」。在他的故鄉英國,卓別林每次回歸,都受到人們熱情的歡迎。1952年9月 23日他在倫敦薩伏依飯店下榻這天,全城的公共汽車駛過飯店門口,都毫無例外地亮一下燈,向他們的老查利」致敬,今天,卓別林雖然已離開了我們,但是他和他的藝術將永遠存留在人們心間。
1915年 流浪漢 / The Tramp;Charlie on the Farm;Charlie the Hobo
1917年 安樂街 / Easy Street
1918年 夏爾洛從軍記 / Shoulder Arms
1918年 狗的生活 / A Dog's Life
1921年 尋子遇仙記 / The Kid
1923年 巴黎一婦人 / A Woman of Paris
1925年 淘金記 / Gold Rush, The
1928年 大馬戲團 / Circus, The
1931年 城市之光 / City Lights
1936年 摩登時代 / Modern Times
1940年 大獨裁者 / Great Dictator, The
1947年 殺人狂時代 / Monsieur Verdoux
1952年 舞台生涯 / Limelight
1963年 三十歡樂世界 / 30 Years Of Fun
1967年 來自香港的伯爵夫人 / Countess From Hong Kong
⑨ 卓別林電影《城市之光》中那段跳舞歌曲叫什麼
印象中卓別林沒有在《城市之光》中跳過舞,你說的是不是《摩登時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