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哪些中國人在國外電影裡面擔任過主角
最厲害的還是成龍大哥,這部由美國投資的動作喜劇片《鄰家特工》,基本就是為他量身定做的,整部影片都是依照其擅長的搞笑和打鬥來設計劇情,成龍也是片中唯一的領銜男主角,巨星地位隨之彰顯。
Ⅱ 做為中國人必須看的幾部電影
<南京大屠殺>唄
Ⅲ 一部電影~裡面有中國人
鐵甲無敵瑪利亞,梁朝偉、葉倩文主演。
英文名: Tie jia wu di Ma Li A
中文名: 鐵甲無敵瑪利亞
導 演: ( 徐克 Hark Tsui ) ( 鍾志文 David Chung )
主 演: (陳國新 Dennis Chan) (秦沛 Paul Chinpae) (林國斌 Ben Lam) (林正英 Ching-Ying Lam) (梁朝偉 Tony Leung Chiu Wai) (岑建勛 Shum Kin Sang)
上 映: 1988年03月29日
在一座都市裡,有一名為「英雄黨」的匪徒團伙。其首領「救世主」與女友瑪利亞利用一個巨無霸機器人「先鋒一號」進行恐怖活動,令警方束手無策。
小徐願系「英雄黨」成員,自幼與瑪利亞青梅竹馬,共同長大。小徐因不滿「英雄黨」的所做作為,在其師父——一位「英雄黨」元老的擔保下,脫離組織。在酒吧中,小徐遇到專為警方開發新式武器的特別人員捲毛,二人遂成莫逆之交。此時,「英雄黨」又開發出新一代類人型機器人「先鋒二號」。「救世主」沉迷於機器人的威力,並將「先鋒二號」的外形做的和女友瑪利亞一樣。
「英雄黨」發現小徐同捲毛交往,疑其出賣組織,派出機器人瑪利亞追殺小徐,戰斗中機器人損壞。此時警方也認為捲毛是內奸,派人抓捕,二人只得逃往荒山破屋。在那裡,捲毛對機器人瑪利亞進行了改造,使其成為己方一員。這時,瑪利亞為向男友表示忠心,親自帶領「先鋒一號」同大批手下來到破屋,意圖除掉二人。二人利用機器人瑪利亞作戰,後在師父的幫助下逃離此地。
二人和機器人瑪利亞逃到船廠,捲毛又研究出一種對付「先鋒一號」的鋼炮。記者庄自強尾隨二人到來。為出爆炸性新聞,庄將二人行蹤通知警方,令二人被捕。機器人瑪利亞被真正的瑪利亞帶回「英雄黨」基地。庄自強因深感所為不妥,乃深入「英雄黨」基地,在小徐師父的協助下救出機器人瑪利亞,但師父不幸被「救世主」所捉。
庄自強帶機器人瑪利亞闖入警局,救出小徐和捲毛,眾人共同殺入「英雄黨」基地,經過一場激戰,終於消滅了「救世主」,救出了師父。真正瑪利亞從高台跳下,為男友殉情而死。
Ⅳ 有哪些亞裔做主角的歐美電影
成龍、李連傑有很多部:
尖峰時刻系列
上海正午系列
救世主
龍之吻
狼犬丹尼
致命羅密歐
木乃伊3
功夫之王
其他還有:
非常人販1(舒淇)
最後的武士(渡邊謙)
藝妓回憶錄(章子怡)
霹靂嬌娃系列(劉玉玲)
007之明日帝國(楊紫瓊)
————————————
那就搜劉玉玲的片子,她是正宗美籍華人
還有部喜福會
Ⅳ 有華人參演的好萊塢電影有哪些
鋼鐵俠3,尖峰時刻系列
Ⅵ 中國人拍的中國高中學生的電視劇電影有哪些
十八歲的天空
十七歲不哭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Ⅶ 有什麼中國人在國外的電影
《北京人在紐約》《狂吻俄羅斯》
Ⅷ 中國人必須看的十部電影是什麼
故宮是電視劇請注意
我自己總結了一下,排名不分先後
鬼子來了(是中國人就必看)
活著(認清自己,認清歷史)
卧虎藏龍(李安憑此片獲得OSCAR最佳導演獎)
英雄本色系列(港產暴力美學代表,現被國外拿來主義了,男人必看電影之一)
十七歲的單車(中國人的青春與愛情)
陽光燦爛的日子(曾經的那段時光,我們很叛逆)
可可西里(保護我們的環境)
一個都不能少(中國教育的最底層,我們的悲哀)
紅高粱或大紅燈籠高高掛
最後唯一推薦一部外國人寫咱們的,末代皇帝…………
以上是我自己評的,網上還有一些寫手寫過一些,拿過來給樓主參考下:
1、《霸王別姬》,陳凱歌作品。
2、《紅高粱》,張藝謀作品。
3、《飲食男女》,李安作品。
4、《東邪西毒》,王家衛作品。
5、《一聲嘆息》,馮小剛作品。
6,6、《大話西遊》,周星馳作品。
7、《槍火》,杜琪峰作品。
8、《站台》,賈樟柯作品。
9、《鬼子來了》,姜文作品。
10、《尋槍》,陸川作品。
每個人評判標准不一樣。
Ⅸ 你知道哪些中國人在國外的電影
我非常的喜歡的一部電影華人身居他鄉的一部電影
影片華麗,細膩。故事情節非常好的。
推薦:特別好的獲得金球獎的《喜福會》
有空去看看!!
下面是我的摘抄
情節:
影片以旅美的四對華裔母女為中心,分別描述她們幾個家庭在近百年來的遭遇,從而對比出中國女性從受盡辛酸屈辱的祖母輩逐漸成長為具有獨立人格和經濟地位的新一代女性。主要情節是溫明娜飾演的瓊原來跟母親有很深的誤會,但當她代替已去世的母親回中國大陸探望兩個當年在抗戰逃難時被遺棄的姊姊時,卻深深感受到上一代的苦難和割斷不了的親情。
導演:王穎WayneWang
主演:溫明娜Ming-Na鄔君梅VivianWu周采芹
作家介紹:
譚恩美是當代最受囑目的華裔美籍作家之一,她以第二代華裔美國人的雙重身份,用英文寫作族裔經驗,並藉由其母親在中國發生的故事,建構和想像中國的文化傳統。她的第一本小說《喜福會》於1989年出版後,即廣受美國市場好評,同時登上暢銷排行榜。2001年的作品《接骨師的女兒》問世後,依舊風行美國;延續《喜福會》里一貫的寫作風格,書中我們依然可看到她交錯運用不同的敘述觀點來說故事,串連起母親和女兒、中國和美國、過去和現在。然而,有別於《喜福會》中著重四對母女八個角色的探討,這次她把重點集中在同一族系裡三代的女人身上,透過層層鋪陳,揭示其中母女關系的愛恨情仇,並非單單來自母女間的代溝問題,還來自語言障礙、文化差異、階級落差以及美國化深淺程度不同種種因素,進而導致其價值觀上的相異。
譚恩美小說里的女人們一生中都在進行自我探尋的旅程:如何在母女關系與雙重文化價值觀中尋求一個平衡點以及摸索出適切的身分認同。作者並不提供一個完美的結局,只娓娓敘述女兒們如何透過母親的指引在雙重文化的困境中表達自我;而母親原來並不只如女兒想像一般,僅作為中國文化的代表,事實上她們的某些想法和作為似乎比女兒更美國化,她們希望創造更好的機會和環境讓女兒能在美國出人頭地,並且能同時擁有中西文化的優點。雖然雙重文化的背景提供左右逢源的機會,然而,若不能好好利用,也可能落入兩邊都不是、不中也不西的窘境。小說里的女主角都還在摸索如何在雙重文化的背景下找到最利於自己生存的方法,她們或許還沒有充分找到自我,但至少從母女漸漸互相妥協和解的情節里,讀者看到了希望。本論文探究因文化沖突、語言隔閡、甚至階級差異,而造成更復雜的母女關系,並進而討論在雙重文化的處境里,這些女兒們在經歷與母親沖突和磨擦的過程之後,如何擷取中西文化上的特點來適應美國情境和完成女性主體認同的建構。本篇論文分成三個章節進行:第一章討論女人們如何藉由聲音和緘默來表達情感和溝通想法;第二章討論母女之間的中西對立狀態,與女兒們如何將母親他者化的過程;最後一章則在強調母女之間難分難舍的愛恨情仇,及女兒們如何藉由認同或是反抗母親來尋找自我為。從小說里的情節安排來看,母女之間血濃於水的聯系可以超越代溝及文化隔閡。最後女兒們藉由母性傳承提供正面的協助,進而解決她們在雙重文化中遭遇到的問題。
Ⅹ 有中國人出現的外國電影
李連傑 轟天炮4 木乃伊歸來3
殺死比爾2
加勒比海盜3
碟中諜3
面紗
動畫片 南方公園
Chinese in Paris
太陽帝國
安東尼奧尼 中國
還有
《越獄》第4季
《24》的第四季
其實列舉了這么多除了最後一部是紀錄片以外,從別的影片里應該能大概知道一些他們的看法了吧。除了面紗和殺死比爾,還有搞笑的Chinese in Paris ,別的影片里我們的形象實在不怎麼高明。
另李安、王穎站的立場畢竟和老外不同,似不可一概而論。
對我們的印象可以概括為:僵屍、武術、威脅、古典、保守、狡猾、神秘。基本上就是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