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拍一部片子導演賺錢還是演員賺錢
投資者賺錢 但是演員和導演相比 還是導演賺錢!
㈡ 做導演賺不賺錢
想做賺錢的導演很容易,商業片主要看市場需求的,只要你願意為了市場而做電影,就能賺錢,但是如今大小導演如雲,能否出名,還得靠好的機遇,很多導演想賈樟柯,李楊,李玉,他們的電影在於反應社會現實問題,也許不是為了賺錢的角度考慮,是真的為了思想而創作,這也需要一定的勇氣,
藝術源於生活,但又高於生活,賺錢的電影是普通的原料加濃厚的調料,又思想的電影是精美的原料加清淡的調料,孰好孰差,自己掂量吧
㈢ 為什麼大導演,導演出來的電影都是虧本的呢
額 這事吧中國導演常干,老外那邊要好點
畢竟不能總砸自己飯碗,再說大導演也要看達到什麼程度
斯皮爾伯格、喬治盧卡斯、伍迪艾倫這樣應該性價比還是很高的。
如果拍了三部電影,兩部虧錢,還敢叫大導演的,估計只有他自己這么認為。
再有一個就是很多時候,牛逼的導演他們的認知和藝術表現形勢有些超前。觀眾很難在第一時間接受他們所要表達的東西。最典型的就是周星馳了,大話西遊,當年虧的500W到現在估計還沒人填坑呢。這電影當年上映的時候,很多觀眾看了一半就走了。大多數人表示看不懂。票房異常慘淡。片子中很多隱喻,到現在很多人也不是很了解的,比如椿三十娘這個名字,這其實是調侃黑澤明電影里的大劍俠椿三十郎的,咱這很多人還春十三娘的記著呢,估計都快拐到黃飛鴻的十三姨那去了。
以前的看不懂是因為知道的少,所以不理解,電影虧錢。現在是導演更多時候不知道自己要折騰個什麼,觀眾自然不買賬,虧錢在所難免。
㈣ 一部電影導演能掙多少錢,。
這個問題挺復雜的,我按最簡單的來說、盡量說得通俗易懂點,讓大家都能看明白我們用《戰狼2》來打比方:假如《戰狼2》票房100元一張,那麼賣出一張票國家要拿走8。3元(營業稅3。
3%,電影發展金5%),剩下的再由電影院提起57%也就是(100-8。3)×57%=52元。 最後剩下100-8。3-52=39。7元,然而這39。7也不是最後到吳京手裡的錢,這錢最後由導演吳京和發行方來分配,發行方和導演怎麼分配這個就要看雙方的協議,不過一般來說發行方會拿到10%-12%左右,這樣的話一張100元的電影票導演可以拿到28元左右也就是說到手的錢為總票房的28%,但是這些錢並不是純收入,最後還要去掉拍攝電影的一切費用,包括演員片酬、場地費、道具費、盒飯費用等一切開銷。
感謝你的閱讀,記得關注點贊哦,謝謝!
㈤ 排電影的導演都靠票房賺錢,如過票房的錢沒有拍攝的成本高,那豈不是虧本嗎
是虧本了,虧大本!
不過電影下線後,還可以從出音像品中賺回一點點~DVD、VCD什麼的!
或是賣給電視台賺點轉播費!
但電影主要還是靠票房!
㈥ 電影導演靠什麼收入
什麼呀,李安不是說過,他未成名的時候是靠老婆養的,現在拍[海角七號]一舉成名的魏德聖,也很困窘過.
㈦ 電影票房的收入都是導演賺的嗎
以100塊票房為例:
1、國家直接先扣掉3%做為電影專項基金,5.5%的稅款
這部分8.5%,就剩下91塊半了。
如果你問我去年100億票房,其中3億多的電影專項基金花在哪了,抱歉,我不知道。
偶爾在電影報上看到過電影基金幹了啥事,都沒印象了。
另外,現在你知道每張電影票,你已經自動給國家交了稅,看電影順道當了納稅人。
這8.5%,影院、院線、片方都見不著錢,直接被劃走了。
2、剩下91塊半里,差不多有一半左右,直接分給院線和影院。
其中院線大概在5%左右,也就是100塊里,有個4塊多吧。
其實院線這錢也比較好賺,特別是簽約為主的院線,這塊是個穩定的收入。
像萬達、金逸這種垂直管理的院線,這兩塊收入基本就被算做一塊收入了。
3、院線、影院分完之後,發行方還要收一個發行代理費(發行傭金),目前行規是發行票房可分配收入(毛收入)的5~15%比例都是正常。
票房可分配收入(毛收入)= 總票房 ─ 3%電影基金 ─ 5.5%稅款 ─ 院線和影院分成款(38%~43%不等)
發行總可分配收入 = 票房可分配收入 + 其他渠道發行收入 (電視、音像、網路、政府獎金、海外……)
發行方要在發行總可分配收入中逐項減掉下面幾項內容後,才是片方所得:
1)發行傭金
2)導演或主創明星獎勵(有或者沒有)
3)代為墊付的發行成本(拷貝費+宣傳費等)
4)稅金(往來發票都是要交稅的)
你看,上面都減完了,剩下的才是片方凈發行收入(凈收入)。
唉,能剩多少呢。。。
其中,代為墊付的發行成本這塊,學問大了,回頭另說吧。
一般來說,100塊票房收入,片方能分到30塊多點。
在這個基礎上,再加其他渠道發行收入,最終能不能回收成本,就聽天由命+撞大運吧。
500萬製作費電影,如果也拿500萬做宣發的話,整體投入1000萬。
如果你打算只靠票房回成本,那最最安全,就得票房有3000萬,才剛剛打平。
但很多電影,比如甄子丹動作片,海外有一些收入,那國內票房收支平衡點就不用成本乘以3.
大體這么算吧。
--------------------
下面為補充評論的答案:
1、院線公司是管理影院排片的管理公司,影院目前其實是對外資開放,但院線似乎不對外資開放。
全國有36(還是37)條院線,最近經常有院線合並或新院線產生,不太確定。
院線下屬影院的影院主要分兩種:
1)垂直直屬關系,即資產關系,比如萬達院線、金逸院線中絕大多數都是萬達集團自己投資的商業地產中自己的地皮項目,影院全資歸母公司所有,這種院線對影院的控制力非常強,像萬達院線旗下影院的排片,都是院線直接中央排片,影院經理都沒有排片權,其實就是一個店長的意思,主要工作就是伺候好觀眾就行。
2)加盟關系,影院所有權與院線所有權不是同一家,跟上面不相同。這種影院就可以自由選擇加入不同的當地院線,比如UME影城,自己數量不多,就加盟不同的當地院線,看哪個院線給自己的條件待遇好,就加入哪個院線,而院線為了自己的業績排名,也在盡量爭取優質影院加盟自己的院線。
3)還有其他混合的關系,太亂,就不多說了。
2、影院就是單店,院線就是品牌連鎖,其實管理標准統一的院線旗下影院(無論自有,還是加盟)跟麥當勞、佐丹奴這種品牌連鎖販售店,沒什麼區別。
3、貼片廣告和植入廣告費用的多少,完全取決於項目本身情況。
越是熱門的電影,才好容易拉到貼片和植入。
這個完全沒有固定標准。
但關於貼片和植入的詳細情況,我還是在另外一個帖子,關於發行渠道的那個(還在繼續待續未完著呢)裡面來逐個詳細回答吧。
4、微博上不少朋友,關心海外市場分成是怎樣模式,其實大概差不多。
只是如果你是片方,你把片子賣向海外,你跟海外發行商的分成方式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都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具體見還是上面那個收入不同渠道的帖子里有詳細說明。
㈧ 拍電影主要都有哪些人賺錢不是導演負責把錢分給演員之類的嗎投資方是幹嘛的
你拍電影,是不需要用場景,道具,甚至伙食,這些不是導演的事,當然,導演有錢可以不要投資方,但一般都要,我感覺你能拍出好電影。我出錢給你,你拍,拍完了,賺錢給我分紅,我就說投資方,屬於雙贏,所以一般都有投資方。
㈨ 有哪些拍過的電影幾乎都是爛片的導演,這么倒霉嗎
功夫戰斗機》飽受過牢獄之災的程風受盡挫折、凌辱,九死一生。用生命扞衛李小龍真功夫並成功打入了紙醉金迷的上流社會。一夜成名的程風奢侈驕橫、狂妄自大,失去了最愛,迷失了自我。美國功夫之王彼得的出現,讓程風的「上流社會奢華生活」從此走向土崩瓦解、雪上加霜…一聽片名就超級酷炫有木有,據說這片還是與四川某藝校聯合拍的。天星電影一貫的真功夫電影絕對不含特技。所有功夫保持上世紀七十年代功夫明星水準。天星電影向來天馬行空,不按社會准則行事卻不被法規所限。劇情也是愛怎麼拍就怎麼拍,武林人士最重要的是啥,瀟灑!《雙截棍》
在遠離大都會的原始叢林中,編劇東方哲正在林間小屋內辛苦構思他的最新劇本《雙截棍》。為了事業,他疏忽了兒子龍心的學業以及和妻子的交流。辛苦創作的劇本又屢屢遭到製作人的拒絕,東方哲將全部心血傾注到《雙截棍》中。這名崇拜李小龍並且身懷絕技的電影人決定自編自導自演,向世人證明他的才華與實力。
一部融合了家庭親情功夫格鬥森林風光驚悚追凶和畸形人的絕世神作。電影的情節簡單的就像AV一樣,黑暗中兩個人影從頭到尾猛干。唯一的情節就是偶爾換個姿勢,你啥都看不清。只是最後完事了開燈了,你才猛然發現那是兩個男的。
張江南,筆名江南瘋子,電影編劇,獨立影評人。畢業於北大電子學系,曾任北京大學電影協會會長數年,曾任北京大學電影協會會長。
㈩ 拍電影是不賺錢嗎為何現在的好電影越來越少了
我認為首先我們自己相對以前也不一樣了,看法可能也會不一樣,可能小時候覺得很好看的電影長大了就沒有了當時的興奮感。所以和自身價值觀世界觀的成長經歷有一定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