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德國二戰時小孩子主演的電影
是《美麗人生》嗎? 基本信息 《美麗人生》是一部由羅伯托·貝尼尼執導,羅伯托·貝尼尼、尼可萊塔·布拉斯基、喬治·坎塔里尼等人主演的劇情片。1997年12月20日,該片在義大利上映。 該片講述了一對猶太父子被送進了納粹集中營,父親利用自己的想像力扯謊說他們正身處一個游戲當中,最後父親讓兒子的童心沒有受到傷害,而自己卻慘死的故事。1999年,該片在第71屆奧斯卡獎獲得了最佳外語片、最佳男主角、最佳配樂三項獎項 。
『貳』 有關二戰期間孩子的生活自述的電影
戰火遺孤
中文名稱:戰火遺孤
英文名稱:Edges Of The Lord
資源類型:DVDRip
版本:*WS*
發行時間:2001年
電影導演:Yurek Bogayevicz
電影演員:
威廉·達福 Willem Dafoe
海利·喬·奧斯蒙特 Haley Joel
地區:美國語言:英語
簡介:
上 映: 2001年10月12日 ( 波蘭 )更多地區
地 區: 美國 波蘭 ( 拍攝地 )
評 分: 7.0/10( 433票 ) 詳細
時 長: 95 分鍾
類 型: 犯罪 劇情 戰爭
分 級: 西班牙:13 葡萄牙:M/12 德國:16 美國:R
劇情簡介:
本片是敘述11歲猶太裔的羅米克(Haley Joel Osment飾),為了躲避納粹的迫害,被父執輩的友人收容並躲在鄉下,與他的孩子們一起生活,期間認識了一些朋友,一起上教堂,聽神父講道。但其中讓羅米克不解的是這些孩童常常在深夜去火車站,不知為啥?村中的孩童及猶太人也常遭暗殺及強暴,這種種事件都無意中讓羅米克發現了,其間有些本籍非猶裔的村童被誤認為猶大人而被送走至集中營, 但羅米克因被誤為本地村童而撿回一命,是幸還是不幸呢?
『叄』 求一部國外的二戰背景下的兒童題材電影
希望與榮耀
[編輯本段]基本信息
國家/地區:英國/美國類型:戰爭/劇情片長:113min分級:USA:PG-13對白語言:英語發行公司:ColumbiaPicturesInstries監制:約翰.保曼JohnBoorman導演:約翰.保曼JohnBoorman主演:塞巴斯汀.賴斯-愛德華茲SebastianRice-EdwardsGeraldineMuir薩拉.邁爾斯SarahMiles(I)大衛.海曼DavidHaymanSammiDavis(I)德里克.奧康納DerrickO'ConnorSusanWooldridge(I)讓-馬克.巴爾Jean-MarcBarr伊恩.班嫩IanBannenAnnieLeon相關分類:喜劇劇情戰爭片長:113分鍾地區:英國語言:英語色彩:彩色年份:1987
[編輯本段]演職員表
導演Director:約翰·保曼JohnBoorman編劇Writer:約翰·保曼JohnBoorman....(writtenby)演員Actor:塞巴斯蒂安·賴斯-愛德華SebastianRice-Edwards....BillRowan(asSebastianRiceEdwards)傑拉蒂尼·穆伊GeraldineMuir....SueRowan莎拉·米爾斯SarahMiles....GraceRowan賽米·戴維斯SammiDavis....DawnRowan讓-馬克·巴爾Jean-MarcBarr....Cpl.BruceCarreyDavidHayman....CliveRowanDerrickO'Connor....MacSusanWooldridge....MollyIanBannen....GrandfatherGeorgeAnnieLeon....Grandma
從小孩子的眼光來看戰爭,很多事情都會顯得不一樣,例如敵機對倫敦空襲,竟會讓小孩子們熱烈歡呼,因為這樣他們就白白賺到了假期不用上課。本片是英國導演約翰.保曼的童年回憶,主人翁是九歲男孩,因父親到前線打仗,他得以享受到野孩子般的自由生活,跟情竇初開的姐姐之間也有了十分妙趣的互動關系。全片雖無有鮮明的故事情節,但透過豐富的趣味性細節描寫,卻是以讓觀眾感受到二次世界大戰剛爆發時倫敦的戰地氣氛,兼具幽默喜趣與細膩人情,是教人驚喜的戰爭文藝片。
[編輯本段]精彩評論
Theepicstoryofaworldatwar.Andaboyatplay.
[編輯本段]幕後製作
這部影片描繪了二戰期間倫敦一個小男孩眼中的戰爭記憶。對於孩子們來說,夜裡的炮火如同節日的焰火,空襲讓他們不用上課,各種非日常的景象給了他們種種幻想,戰爭給了他們新奇、自由和神秘。而對於成人來說,戰爭使得被日常生活所規則的人獲得了建立新生活的希望,母親同意姐姐的戀情,自己也試圖尋找失去的愛情。以比爾的視角和這樣的非常態的生活,導演約翰·布爾曼隱喻了生活中的虛偽性。各種各樣的謊言都在這個奇異而又普通的生活中存在著。而孩子則在成人世界的謊言中學習、成長。這部影片與當時反映二戰的電影最大不同還在於對美國作為拯救者的形象的缺失。
『肆』 一部關於二戰時期兒童的電影
是這一部:危情密碼 Entrusted(2003)
『伍』 找一個關於二戰時期孩子生活的外國電影
英國電影 Hope and Glory (1987),譯名《希望與光榮》。
『陸』 二戰時幾個德國孩子阻擋盟軍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是一支盟軍暗殺小隊空降到德佔區刺殺一個高級將領,好幾次都差一點,最後被人出賣,他們都犧牲了。好像叫《凌晨行動》
『柒』 請問,關於「二戰」的經典影片有哪些呀
巴頓將軍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
兵臨城下
卡薩布蘭卡
獲獎最多的二戰片:《桂河大橋》
年份:1957年
導演:大衛·里恩
主演:亞力克·金納斯、威廉·霍爾登
知名度:★★★★★
硝煙指數:★★★
大衛·里恩執導的這部反戰經典影片榮獲第30屆奧斯卡最佳影片、導演、男主角等7項大獎。導演對角色心理的刻畫獨具匠心,他後來的《日瓦哥醫生》與《阿拉伯的勞倫斯》功力亦有長進。
二戰中最漫長的一天:《最長的一天》
年份:1962年
導演:蓋伊·漢米爾頓
主演:約翰·韋恩、理查德·伯頓、亨利·方達、肖恩·康納利
知名度:★★★★★
硝煙指數:★★★★
老美投入人力規模最龐大的一部戰爭片,雲集眾多一線男巨星,陣容之強實屬罕見。《最長的一天》以敘事為主,從盟軍、德軍和法國抵抗力量多方面、多角度全景式地描述諾曼底登陸歷史戰役的來龍去脈。不成功便成仁,眾志成城的盟軍奮勇搶灘,從水上打到陸上慘烈戰況的處理一氣呵成。
最搞笑的二戰喜劇:《虎口脫險》
年份:1966年
導演:蓋拉德·歐利
主演:路易·德·費內斯、特利·托馬斯
知名度:★★★★★
硝煙指數:★★
不論第幾遍看這部喜劇經典,你我都會笑得肚子疼的。當年,《虎口脫險》在法國曾以創紀錄的1700多萬的入場人次成為法國影史的票房冠軍,這樣的成績決不是現在100、200萬人次的法國喜劇可以相提並論的。可愛的法國小老頭路易#8226;德#8226;費內斯在《虎口脫險》中扮演一位自私熱情的指揮家,他通過誇張的形體動作和表情,生動地刻畫了二戰時期失去家園和親人法國小市民的典型性格:善良熱情和自私多疑。上海譯製片廠的配音也和《虎口脫險》配合得天衣無縫,對於這樣的精彩我們只能期待昔日重來。
最佳的二戰空戰現場:《不列顛之戰》
年份:1969年
導演:肯·阿納金、安德魯·馬頓
主演:邁克爾·凱恩、勞倫斯·奧立佛
知名度:★★★★
硝煙指數:★★★★
大型空戰影片,匯集眾多一流英國明星,大量精彩的空戰場面堪稱經典。《不列顛之戰》中的飛行和空襲場面拍得壯觀逼真,在當時沒有電腦特技的輔助下,可以做到這么出色真是難能可貴。
最牽掛的一幕二戰場景:《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年份:1972年
導演:斯塔尼斯拉夫·羅斯托茨基
主演:安德列依·馬爾蒂諾夫、依莉娜·舍夫丘克、奧爾迦·奧斯特洛烏別柯、葉卡捷莉娜·瑪爾柯娃
知名度:★★★★★
硝煙指數:★★
前蘇聯出產過《攻克柏林》、《解放》、《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和《圍困》等大量紀實性的衛國戰爭影片。和上述影片不用,曾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的《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是根據瓦西里耶夫創作的中篇小說改編而成。《這里的黎明靜悄悄》對戰時人性的描寫和探究具有非凡的意義,影片傳達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備受推崇。偉大的蘇聯人民在二戰中蒙受的損失是最為慘重,《這里的黎明靜悄悄》中五位女兵和殘酷的戰爭聯系在一起。繼《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之後,《這里的黎明靜悄悄》也被中國電視人改編成了同名電視連續劇,據悉該劇將重新演繹當初被無情剪掉的女兵裸浴場景。
最感人至深的二戰片:《辛德勒名單》
年份:1993年
導演:斯蒂文·斯皮爾伯格
主演:連恩·尼森、本·金斯利、拉爾夫·費恩斯
知名度:★★★★★
硝煙指數:★★
國民黨主席連戰在北大的演講中,回憶了在以色列猶太人博物館前的那句話「全世界的猶太人對於彼此都負有責任」。好萊塢的猶太裔大導演斯皮爾伯格也用自己的攝影機聲討和控訴萬惡的納粹德國。對猶太人伸出援救之手的辛德勒並不是「高大全」的英雄,他只是個有良知有人性的普通商人。辛德勒指揮會計在打字機打出猶太人名單,「這不是名單,這是生命,這名單外面的世界,都是深淵。」憑借一幕幕令人心顫的場景,《辛德勒名單》順利摘下6座奧斯卡獎。
最悲情:《紅櫻桃》
時間:1995年
主演:郭柯宇、徐嘯力
導演:葉大鷹
影片講述的是蘇德戰爭期間兩個中國紅色孤兒在蘇聯遭遇的苦難故事。1940年冬,羅小蠻和楚楚被送進了莫斯科伊凡諾夫國際兒童院。隨後兒童院被德軍佔領,羅小蠻和楚楚在戰亂中分開後,當上了專門送發陣亡通知書的「黑色信使」。楚楚和兒童院的另一部分孩子遭受了德軍的種種迫害。一位酷愛文身藝術的德國將軍在楚楚身上文下一個法西斯徽章。
《紅櫻桃》是少數記錄二戰歐洲戰場中以中國人為主人公的影片,使得中國身影堂堂出現在二戰的世界版圖上。當年幼的楚楚看後背上留下的「法西斯印跡」,她所受到的一切苦難便一一浮現。影片結尾的寓意非常深遠。
和老百姓最貼近的二戰片(最貼近生活):《美麗人生》
年份:1997年
導演:羅貝托·貝尼尼
主演:羅貝托·貝尼尼、尼可萊塔·布拉斯基、喬爾焦·坎塔里尼
知名度:★★★★★
硝煙指數:★★
在二戰陰雲籠罩下的義大利,普通老百姓的正常生活受到納粹勢力的極大阻撓。「生命的美好」反襯恐怖的背景,貝尼尼所表達的「革命樂觀主義」的精神是對人生最率真和最獨到的見解。人的生命是有殘缺,但從這種殘缺中又透露出希望之光,從而使得內心的信仰漸漸變得堅定起來。假如現實生活中你深陷困境,愛會喚醒你內心蟄伏的光輝,真心希望每個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的美麗人生。
最賣座:《拯救大兵瑞恩》
年份:1998年
導演:斯蒂文·斯皮爾伯格
主演:湯姆·漢克斯、馬特·達蒙、愛德華·伯恩斯
知名度:★★★★★
硝煙指數:★★★★★
戰亂對於所有人來說就是流離失所,斯皮爾伯格用八個換一個的血淚故事告誡世人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世界和平。就好比《角鬥士》之於史詩片的影響,《拯救大兵瑞恩》開創了戰爭片的新紀元,跟風和模仿此起彼伏。諾曼底登陸大家不會陌生,但是子彈可以這么嗖嗖地射入人的身體,殘臂斷腿竟如此血腥地橫飛直撞,影片特效帶給觀眾的感官刺激前所未有。
盡管這部R級 「極度渲染戰爭的暴力片」勇奪當年最賣座影片,但斯皮爾伯格沒有料到范·迪塞爾會走紅好萊塢,不然也不會讓他成為小分隊里第一個吃槍子的好漢。
最名不副實:《珍珠港》
年份:2001年
導演:邁克爾·貝
主演:本·阿弗萊克、喬什·哈奈特、凱特·貝金賽爾
知名度:★★★★
硝煙指數:★★★★★
只看這個片名,你恐怕不會想到這是一部套著戰爭外衣的愛情片。邁克爾·貝曾說超越《泰坦尼克號》是最低目標。可是,歷史大背景和主人公的三角戀格格不入,愛情故事的做作,對歷史的不尊重使得奧斯卡根本就懶得搭理《珍珠港》。當然,影片中40分鍾的狂轟濫炸還是很有觀賞價值的。
最令人失望:《風語戰士/風語者》
年份:2002年
導演:吳宇森
主演:尼古拉斯·凱奇、亞當·比奇、克里斯汀·斯萊特
知名度:★★
硝煙指數:★★★★
華人導演吳宇森按照美國教科書上的戰例教育美國人搞民族大團結。描寫凱奇扮演的海軍陸戰隊保護納瓦霍族兵(用印第安語言作為密碼的通訊部隊)的《風語戰士》雖然打上了戰爭的標簽,但其內質與警察保護證人的吳宇森港片沒有任何區別,依然是一部兄弟情深的動作片。
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以及對戰爭理解的差異,《風語戰士》的失利是必然的,要是老吳有空回到國內拍一部我們自己的二戰片應該不至於此。
最具童趣:《戰鴿快飛》
年份:2005年
導演:加里·查普曼
配音:伊萬·麥格雷戈、本·金斯利、約翰·克萊斯
知名度:★★★
硝煙指數:★★
動畫影片《戰鴿快飛》是根據二戰期間英法盟軍之間的通過信鴿傳遞情報的真實歷史事件改編而成。
二戰題材過去在動畫片里一直比較少見,這次的《戰鴿快飛》正好填補了空白。《戰鴿快飛》里鴿子的外表、著裝以及軍事訓練、飛行表演都處處模仿了人類。惟妙惟肖的擬人化演出,笑料迭出的故事情節,加上沒有血肉模糊的殺戮場面,小兵立大功的《戰鴿快飛》也在歐洲電影市場取得了高票房。
最X二戰電影
獲獎最多的二戰片:《桂河大橋》1957
二戰中最漫長的一天:《最長的一天》1962
最搞笑的二戰喜劇:《虎口脫險》1966
最佳的二戰空戰現場:《不列顛之戰》1969
最牽掛的一幕二戰場景:《這里的黎明靜悄悄》1972
最感人至深的二戰片:辛德勒名單/辛德勒的名單1993(見奧斯卡)
最悲情:《紅櫻桃》1995
最貼近生活:《美麗人生》1997
最賣座:拯救大兵瑞恩 1998(見金球獎)
最名不副實:《珍珠港》2001
最令人失望:《風語戰士/風語者》2002
最具童趣:《戰鴿快飛》2005
『捌』 問個電影 應該是二戰時期 大概是二戰時期 一個爸爸和一個兒子
電影《美麗人生》
義大利電影《美麗人生》,由羅伯托·貝尼尼自編自演,講述了義大利一對猶太父子被送進納粹集中營,父親不忍年僅五歲的兒子飽受驚恐,利用自己豐富的想像力扯謊說他們正身處一個游戲當中,必須接受集中營中種種規矩以換得分數贏取最後大獎。影片笑中有淚,將一個大時代小人物的故事,轉化為一個扣人心弦的悲喜劇。影片榮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頭銜及多個國際大獎。
『玖』 請問有沒有什麼關於二戰的反戰電影 有活埋以及小孩子的鏡頭,能告訴我的越多越好
辛德勒德名單,裡面那個穿紅衣的小孩讓你無法忘記 —————————————————————— 那樓主有沒有看波蘭導演拍的《鋼琴家》我記得裡面是有的,納粹集中營的畫面都有 《兄弟連》里也有類似的鏡頭
『拾』 推薦二戰的戰火下以兒童為視角的電影(歐美的)
《希望與榮耀》(1987)英國
《太陽帝國》(1987)美國
《烽火孤兒》(2005)俄羅斯
《炎628》(1985)蘇聯
《穿條紋衣服的男孩》(2008)英國
《螢火蟲之墓》(2008)日本
《二十四隻眼睛》(1956)日本
《原子彈爆炸下的兒童》(1952)日本
《戰時冬天》(2008)荷蘭
《戰場上的小人球》(2005)芬蘭
《戰火遺孤》(2001) 波蘭
《希特勒的男孩》(2004)德國
《再見孩子們》(1987)德國
《軍官與男孩》(1992)荷蘭
《戰地餘生》(2000)英國
《有人要來/鐵蹄下的村莊》(2009)義大利
《生命之泉》(2000)捷克
《危情密碼》(2003)英國
《安妮日記》(1959)美國
《狼與生存》(2007)法國
《紅櫻桃》 (1995) 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