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4K電影拍攝用什麼攝像機
4K電影是用4K攝像機拍攝的。4K電影是由35mm膠片拍攝的,再轉成4K的數字格式。由於以往的膠片電影的解析度與4K大致相當或者會略好,故轉錄之後也能保證電影的清晰度。
4k 的名稱得自其橫向解析度約為 4000 像素(pixel),電影行業常見的 4K 解析度包括 Full Aperture 4K(4096 x 3112)、Academy 4K(3656 × 2664)等多種標准。
(1)4k電影鏡頭有哪些擴展閱讀
4K解析度即3840x2160或4096×2160的像素解析度,它是2K投影機和高清電視解析度的4倍,屬於超高清解析度。在此解析度下,觀眾將可以看清畫面中的每一個細節,每一個特寫。
影院如果採用驚人的4096×2160像素,因此無論在影院的哪個位置,觀眾都可以清楚的看到畫面的每一個細節,影片色彩鮮艷、文字清晰銳麗,再配合超真實音效。
2. 請問 電影中的鏡頭 會有多少種
1、建構性鏡頭
(establishingshot)
正如它的名稱所表明的那樣,是一個廣角鏡頭,通過它,觀眾可以知道這一組事件發生在什麼地方。在剪輯的過程當中,它通常是被採用的第一個鏡頭。觀眾由此被帶入到敘事或行動中去。這一技術通常被用來標明系列地點的轉換當中。如《黃靜媽媽的日子》這部紀錄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從列印部轉換到屍檢部門前有一個大的廣角鏡頭交代以下的故事發生在什麼地方,觀眾由此對以後發生的事件有了一個定向性的期待,從而被引入到敘事當中。
2、主鏡頭
(themastershot)
它是一個從客觀觀察者角度來長時間記錄主要,中心事件的一組廣角鏡頭,比如在大型會議中我們可以看到主鏡頭是講話人在台上做發言。但是這樣的一組長時間對准一個對象的鏡頭會比較單調,那麼主鏡頭會在間歇中轉換視角,以給觀眾一個不同的視角。同時在剪輯過程中可以切入其他畫面,以彌補主鏡頭本身的缺陷。主鏡頭,如果仔細計劃的話,可以彌補聲音或畫面從存在的連貫性問題。
3、鏡頭切換
(shottransitions)
它是編輯或導演選定的單個鏡頭進行的移動組合來建構敘事的一種方式,通常情況下它和節目既定的風格相關。現在的數字技術使得節目的製作在這一方面變得非常容易。
直接切入:(straightcut)
這是電影製作當中最常用到的鏡頭比如:城市風景的蒙太奇鏡頭、餐桌上的談話、平行的事件。作為動感的敘事方式,這是可以接受的,然而在影片中如果使用不當,會造成突兀感。
淡化鏡頭(fades)又可以分為淡入(fadeups)和淡出(fadedown),淡入是指畫面由黑色畫面進入彩色畫面,淡出是指畫面由彩色畫面進入黑色畫面。根據導演的意圖和時間壓縮,景色轉換等方面,它可以是快鏡頭,也可以是慢鏡頭。黑色不是採用的唯一的色彩。在故事片中,通常用快速的鏡頭從彩色突然進入白色的方式,來表達恐懼、驚訝和憂傷。
溶(dissolves)
溶是指當一個畫面慢慢消失的時候另外一個畫面同時逐步出現。它可以使得鏡頭的切換變得更加柔和。突兀的東西變得緩慢起來。這就是說當我們在壓縮時間或轉移地點的時候,我們可以將鏡頭連接,混合起來。比如它可以運用到許多事物的蒙太奇上,比如舞蹈、音樂劇、夢的片斷或從現實進入到回憶中。
編輯本段鏡頭手法分類(一)拉鏡頭
它的作用是為了讓觀眾在看清楚某一重點的基礎上,由點到面,認識人物和環境,局部和整體的關系。拉鏡頭使人產生寬廣舒展的感覺。例如,故事片《苦菜花》中的第一個鏡頭,首先出現的是一朵盛開的苦菜花的特寫鏡頭,然後又出現一隻小手伸入畫面採摘,但觀眾卻看不到人物,也不知道是準的手,這是鏡頭拉開了,觀眾才看到是曼子在欣喜地挖出苦菜花。這種拍攝方法,就叫做拉鏡頭。
(二)跟鏡頭
顧名思義,就是鏡頭始終是跟隨一個在行動中的表現對象進行拍攝,以便連續而詳細地表現他的活動情形,或在進行中的動作和表情。
(三)搖鏡頭
這是指攝影機放在固定位置,向左右環顧,搖攝全景,或者跟著拍攝對象的移動進行搖攝。它常用於介紹環境或突出人物行動的意義和目的。
(四)推鏡頭
是指被攝人位置不動,只移動攝影機推成近景或特寫鏡頭。同一個鏡頭內容,緩慢地推近,給人以從容,舒展和細微的感受。快推則產生緊張,急促、慌亂的效果。推拍,可以引導觀眾更深刻地感受人物的內心活動,加強氣氛的烘托。
(五)主觀鏡頭
是將電影的鏡頭當做劇中人物的眼睛來觀察和表達客觀事物的,它可以模擬感覺、渲染氣氛。主觀鏡頭比較普遍的是用來表現人物在特殊情況下的精神狀態,也常用來反映人物的幻覺,想像,這在電影中是經常出現的。同時,對於刻劃人物性格也有突出的作用。例如,故事片〈〈小花》的開頭,有一段小花尋找哥哥的回憶鏡頭,它先用奔跑的鏡頭,引出當年的小花,又用喊哥哥的聲音回到了現實,處理得自然流暢,產生較強的藝術效果。
(六)空鏡頭
這種鏡頭,以具體的視覺形象(即畫面)表明一定的時間、地點、沒有人物,沒有語言,只表現具有一定寓意的自然景物和氣氛的場面。如山、水、海、青松、花草、白雲、月亮、飛鳥等。它是使電影富有詩情畫意的重要手段,從而造成寬廣,深邃的意境。
(七)俯仰鏡頭
俯仰鏡頭可分為俯鏡頭和仰鏡頭。俯鏡頭除鳥瞰全景之外,還可以表現陰郁、壓抑的感情,一般起貶意的作用。仰鏡頭為瞻仰景,在感情上起著褒意的作用。
(八)升降鏡頭
升降鏡頭一般用於大場面的拍攝,它能夠改變鏡頭視角和畫面空間,有助於戲劇氣氛和效果的渲染。例如,故事片《天山的紅花》中,當奧依古麗下了吉普車,走進群眾歡迎她的場面,就是攝影師在直升飛機上高俯拍攝的。這種拍攝方法渲染了氣氛,展示了廣闊的空間。
(九)綜合性鏡頭
綜合性鏡頭,指鏡頭的運動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有時為了使電影更充分、更突出地表現某一情節,往往在一個電影鏡頭里,將推、拉、升、降、搖、移等鏡頭結合在一起使用。它為畫面造成正、側、仰、俯、平等各種不同的鏡頭角度,既能表現環境的全貌,又能表現某個特定人物的近景,以及人物與人物之間的關系,使電影更加富有表現力。所以,電影鏡頭既可以單獨使用,又可以結合、交織在一起使用。這種鏡頭也稱為長鏡頭。
(十)變焦距鏡頭
它是指攝影機的位置不變,通過安裝在影機內的變焦距鏡頭的焦距變化,使拍攝對象在不改變與攝影機的距離的條例下,加速或勻速的拉遠或推近,造成一定的節奏。
蒙太奇:
http://ke..com/view/1636.htm
3. 電影中的經典鏡頭有哪些
1、最經典的就是《泰坦尼克號》男女主在船頭伸開雙臂那一幕。
9、《東方不敗》林青霞最後跳崖那一幕。
10、《大話西遊》紫霞仙子把劍架在至尊寶脖子上那一幕。那段台詞很經典:
當時她的劍離我喉嚨只有零點零一公分,我准備說一個天大的謊話,說完以後,這把劍的主人會徹底的愛上我!曾經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放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時候我才後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如果上天能夠給我一個再來一次的機會,我會對那個女孩子說三個字:我愛你。如果非要在這份愛上加上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
11、《聞香識女人》 里主演(演的是盲人) 和一個女子跳探戈的那一段。這里圖片加不上去了,你直接搜這部電影就出來這張圖的。那一段的小提琴鋼琴配樂《只差一步》也是永恆經典,很多電影里都有用到。
4. 有哪些電影有4K HDR
有很多的片子都有4K,
需要的話我幫你找一些,前兩天看了幾部的確是不一樣的,畫面干凈極了,有感覺。
5. 請問 這些4K電影哪一個清晰度高一點
內存越大影片越清晰,碼率越大內存就越大,畫面就是很亮,清晰度沒區別
6. 電影中的鏡頭有哪幾種分別是怎樣解釋的
1、推鏡頭(推):
兩種情況:
A、攝影機沿光軸方向向前移動;
B、採取變焦距鏡頭,從短焦距調至長焦距。
兩種方法的區別:
①、變焦距鏡頭往往帶有強調的成分。
②、變焦距鏡頭的主要特徵是主觀性,攝影機前行的主要特徵則是客觀性。
推鏡頭的作用:
①、把觀眾帶入故事環境;(攝影機前行)
②、把被攝主體(人或者物)從眾多的被攝對象中突出出來;
③、突出人物身體某一部分的表演的表現力,如臉、手、眼睛等。
④、強調、誇張某一被攝物體的局部。(變焦距鏡頭)
⑤、代表劇中人物的主觀視線。(變焦距鏡頭)
⑥、表現人物的內心感受。(變焦距鏡頭)《法國中尉的女人、海邊相遇》。
2、拉鏡頭(拉):
兩種情況:
A、
攝影機沿光軸方向向後移動;
B、
採取變焦距鏡頭,從長焦距調至短焦距。
兩種方法的區別:
①、變焦距鏡頭往往帶有強調的成分。
②、
變焦距鏡頭的主要特徵是主觀性,攝影機後退的主要特徵則是客觀性。
拉鏡頭的作用:
①、表現被攝主體與它所處環境的關系;
②、結束一個段落或者為全片結尾。
3、搖鏡頭(搖):
在拍攝一個鏡頭時,攝影機的機位不動,只有機身作上下、左右的旋轉等運動。
搖鏡頭的作用主要是:
①、介紹環境。
②、從一個被攝主體轉向另一個被攝主體。
③、表現人物的運動。
④、代表劇中人物的主觀視線。
⑤、表現劇中人物的內心感受。
4、移動鏡頭(移):
攝影機沿水平方向作各方面的移動。(「升」、「降」是垂直方向)。
兩種情況:
A、人不動,攝影機動;
B、人和攝影機都動。(接近「跟」,但是,速度不一樣)。
5、跟鏡頭(跟):
攝影機跟隨被攝主體一起運動。
「跟」與「移」的區別:
①、攝影機的運動速度與被攝主體的運動速度一致;
②、被攝主體在畫面構圖中的位置基本不變;
③、畫面構圖的景別不變。
6、靜止鏡頭
要樹立大的運動觀念。在這種觀念下,「靜止鏡頭」也是一種電影運動的一種。
如《鳥人》的靜止鏡頭。
如《悲情城市》的靜止景深鏡頭。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在一部影片的實際拍攝中,推、拉、搖、移、跟和靜止,往往是綜合運用的。不應該把它們嚴格分開。
7. 4k電影機攝影機首選什麼牌品機型好
您需要什麼價位的?如果說民用級別價位的有
Blackmagic Proction Camera 4K 數字4K-raw記錄
KineRAW-S35 4K數字記錄,模仿35mm膠片
SONY F55 red之後出產的4k數字機
RED ONE SCARLET-X 國內用的比較廣的價位不高的攝影機,性價比相當高,鏡頭組也很完備。
bmpc可以選擇ef卡口,red也可以,於是他們的鏡頭組非常全。
同樣的,bmpc和red都可以用Zeiss的頭,非常牛,包括bmcc、bmpc的宣傳圖上最漂亮的一張就是Zeiss的CP-2的頭。
價格不高。
sony老牌大廠,實力肯定不差。
kineraw好像是新廠,國產,身邊朋友沒有用的,但是業界評價也相當高。
當然如果您預算非常非常充裕,然後也可以選擇是租用高價一些的,比如arri等等。這種極為高端的機器,單單個人租用是幾乎不可能的,而且個人沒有足夠的抵押也不會有人租給。如果需要這樣的高端機,您可以聯系國內比較大的娛樂公司內部,他們可能會有一些租用的資源,但是還沒有聽說國內包括華誼等等哪個公司買了幾台arri往外租的。
8. 電影里,4K、3D、IMAX這些概念到底什麼區別
文章轉自Hao4K影音
Hao4K影音:最新4K資源下載、4K播放下載教程、最新4K設備評測!
Hao4K專注4K家庭影音, 服務千萬家庭影音發燒友!
周末去看個電影相信現在是多數人的娛樂方式,但隨著影視技術的發達,電影院也越來越多「特色」,但你知道電影院里的3D/4D/IMAX/巨幕/杜比影院/全景聲/DTS:X 臨境音到底都有什麼區別嗎?不知道的還以往只是想騙你的錢……
先說結論在不考慮票價,只單純關注視聽享受的情況下,大概的建議如下:
第一梯隊:IMAX影廳和杜比影院--IMAX專屬片源的影片,首選激光IMAX,其次是普通數字IMAX;非IMAX專屬片源的影片可以盡量選擇杜比影院。
第二梯隊:Real D 3D, 中國巨幕,LUXE巨幕。
第三梯隊:4K普通廳,杜比全景聲廳,DTS臨境音。
第四梯隊:普通廳,ScreenX,各種4D廳等。
不過,如果不是什麼大片或者什麼特別重要的電影,我還是覺得等4K出來後和家人一起看一樣爽歪歪,特別是家裡有家庭影院設備的在家看個4K UHD藍光原盤效果也不會比普通電影院差多少!
如果感興趣可以讀下面的文章了解
比如,巨幕廳也很大,有的甚至比IMAX屏幕面積還要大,那需不需要多花那麼多錢去看IMAX?杜比為什麼還有「杜比影院」 和「杜比全景聲」兩種?DTS臨境音和杜比全景聲哪個更厲害?
畢竟現在電影都很推崇「沉浸感」,到底去看哪種才能獲得更為「沉浸」的視聽享受呢?
3D
首先大家最熟悉也最「頭疼」的就是3D版。因為很多影院在排片時只排3D版本,讓它成為了觀眾在購票時根本繞不開的選項。而且目前不管是搭配任何其他放映模式,都必須帶上3D眼鏡,很多人都覺得累贅。
普通3D的投影技術使用偏振光來製造出景深的幻覺,目的是為了讓觀賞更有沉浸感。但是亮度不足,畫面偏暗,重影,拖影等技術問題讓很多觀眾在觀賞普通3D版本時會感覺很不適。
因為種種原因,3D電影並不像最初推出時那樣,因為大家還有新鮮感而受歡迎,甚至成為了現在很多觀眾最排斥的一種觀影體驗,是不得已的選擇。去年美國電影協會(MPAA)報道也稱全球的3D票房同比下降了20%。
所以,如果大家希望觀賞到高質量的畫面,並且確實有其他選擇,那麼不用考慮,盡量不選普通3D版本就對了。
RealD 3D
RealD 3D是目前世界上最主流的3D電影放映技術,在全球數字3D市場擁有80%以上的份額。
RealD其實就是加在放映機鏡頭前的一個玻璃,以及配套的眼鏡和金屬銀幕。但這樣的技術帶來的最大優勢就是比其他的3D系統更亮。
RealD 3D 技術使用了圓偏振光來產生立體圖像投影,可以讓觀眾能夠傾斜地觀看,而不會看到重影或圖像變暗,比普通3D的觀影感受要輕松很多。
IMAX
雖然IMAX技術從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發展了,但IMAX和3D電影在全球的風靡要歸功於2009年的《阿凡達》,由於阿凡達是第一個全程運用IMAX+3D技術進行拍攝、製作和放映的,在當時確實讓影迷感受到了耳目一新的觀影體驗。
IMAX的最大的特點就在於擁有巨大的屏幕,除了畫面更大,對於一些有專門IMAX版本的電影,甚至還可以欣賞到多出標准DCP格式26%的畫幅。所以對於提供IMAX專屬片源的電影來說,IMAX畫幅就意味著能夠在畫面中看到更多圖信息。
1995年的《阿波羅13》是第一部進行IMAX DMR轉制的影片,而最先在製作階段就開始使用IMAX攝影機進行拍攝的電影是克里斯托弗.諾蘭的《蝙蝠俠:黑暗騎士》(2008)。並且隨後在《黑暗騎士崛起》,《星際穿越》和《敦刻爾克》中都一直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可謂是這種拍攝格式的最大擁躉者。
除了諾蘭的電影,《變形金剛》,《碟中諜》,《星際迷航》,《星球大戰》和《漫威系列》等很多好萊塢電影也使用了IMAX拍攝。
而《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和《復仇者聯盟4:終極之戰》也是目前為止公映的僅有全程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電影,也就是說全程的畫幅都是打開的。
圖片包含的亮度信息越豐富,明暗和色彩表現也更生動。所以和傳統投影相比,杜比影院呈現的圖像就看起來就不會那麼模糊或者灰濛蒙的一片。
激光IMAX vs. 杜比影院
總體來說,大部分的IMAX綜合體驗會比中國巨幕好,但是中國巨幕的高性價比讓很多觀眾把它當做是看巨幕的首選。
不過我又發現,4DX功能介紹的這張圖上有一個「掃腿」看起來非常厲害,感覺如果是看一部恐怖片,這應該是非常值得一試的體驗。
9. 4k電影機和4k攝影機有什麼區別那裡可以買到
沒有區別的,是指同一個物體。只不過稱呼不同
就是支持4K解析度(4096×2160)的電影攝影機,比全高清(1920*1080,即1080P)解析度更高。電影行業常見的 4K 解析度包括 Full Aperture 4K(4096 x 3112)、Academy 4K(3656 × 2664)等多種標准。
4K超高清數字電影是指解析度為4096×2160的數字電影,即橫向有4千個像素點,是目前解析度最高的數字電影。目前國內大多數的數字電影是2K的,解析度為2048×1080,還有部分數字電影是1.3K(1280×1024)的,而所謂有農村電影放映的是0.8K(1024×768)的。真正意義上的4K電影由4K攝像機拍攝,用4K放映機放映。還有的4K電影是由35mm膠片拍攝的,再轉成4K的數字格式。由於膠片電影的解析度與4K大致相當或者會略好,故轉錄之後也能保證電影的清晰度。 對於主流的家電設備廠商而言,他們更傾向於製造接近 4K 的 Quad Full HD(3840×2160)設備,因為這個解析度標準的顯示比例為 16:9,與消費者目前接受的觀看比例比較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