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那裡能找到與賈樟柯導演齊名的的非主流中國電影
王小帥 婁燁 管虎 路學長 張揚 的都不錯
你可以去這里 輸入他們的名字就可以下載電影了
http://find.verycd.com/
他的電影不錯只是太小眾
㈢ 歸納下賈樟柯的電影風格
1、對底層邊緣群體始終如一的關注
賈樟柯的作品從類型上來說分故事片和紀錄片兩類,但是從電影的主題方面來說,賈樟柯的電影都有意把攝像機聚焦在底層的邊緣群體,試圖來探求生活在社會邊緣大眾的真實生存狀態,並賦予其極具個人化的表現手法。
2、紀實性的電影敘事手法
長鏡頭理論的運用被認為是記錄真實最好的手法,這一理論在歐洲得到很好地發揚。賈樟柯對長鏡頭的運用為其紀實性的影像記錄做出了完整的詮釋。
如在《小山回家》表現小山失業後在北京街頭流浪的電影場景中,賈樟柯採用了比較少見的跟拍方式,用七分鍾的時間來最充分的展現兩個鏡頭,在這段影像里導演真實的用鏡頭表達了小山內心的落寞與無根的不確定性。
3、游離的不確定性情節
在賈樟柯電影里所呈現的人物都是處於社會底層的群體,小山、小武、趙小桃、韓三明等等一系列的人物設置所體現的都並非當下中國社會主流或精英人群,無一例外的他們都面臨著現實生活的嚴酷考驗。
(3)類似賈樟柯電影有哪些擴展閱讀:
歐洲電影有現實主義傳統,而賈樟柯的作品都無一例外地貫徹了冷靜的紀錄片拍攝的理念,在賈樟柯看來,紀錄片能教會導演怎樣看這個世界。就是在毫無先驗的情況下,在一種即興的,充滿隨意性、可能性的場景里觀察一個過程。
從歐洲諸多的圍繞電影記錄性的電影運動來看,賈樟柯的這種創作理念正好符合了歐洲電影節的藝術評判標准。
㈣ 賈樟柯拍過哪些電影
男,生於1970年5月27日,中國,山西汾陽
星座: 雙子座
1997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從1995年起開始電影編導工作,現居北京。法國《電影手冊》評論他的首部長片《小武》擺脫了中國電影的常規,是標志著中國電影復興與活力的影片。賈樟柯還參與了大量的國際文化活動,成為當今亞洲最為活躍的電影導演之一。考大學的時候,他數學太差,父母把他送到太原去上山西大學的一個美術班,好准備考美術院校。賈樟柯常去學校附近的一個「公路局電影院」看電影,有一天,他看到《黃土地》,就立下了當導演的願望。1991到1993年,他考了三年,考上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他組織了「青年電影實驗小組」,還大張旗鼓地印了T恤衫。發動一切可能發動的力量,開始拍攝《小山回家》,這個片子得了香港映像節的大獎。這部55分鍾的作品,粗糙、模糊、控制力不足,但有一種敏感直接的氣質,意味著真實。它不是一個成功的或成熟的作品,但它為賈樟柯提供了一個機會,開始他的《小武》。片子沉痛,溫柔。他的思考方式與感情方式,第一次有了完整與深入的表達。
《小武》得了8個獎,進入柏林電影節「青年論壇」,賈樟柯成名。法國《電影手冊》評論《小武》擺脫了中國電影的常規,是標志著中國電影復興與活力的影片。德國電影評論家烏利希·格雷格爾稱他為「亞洲電影閃電般耀眼的希望之光。」所以,2000年《站台》的拍攝不太可能沒有壓力。《小武》是一個切片,而《站台》是一個歷程。越過《站台》,賈樟柯成了新一代電影領袖。但他還在「地下」,他的電影國內看過的人還是不多。賈樟柯是以他的決心與耐心,夢想與行動換來流動的影像。《站台》入圍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正式競賽部分,並獲最佳亞洲電影獎。這是中國七十年代出生的導演第一次入圍三大電影節的正式競賽單元並獲獎。法國《世界報》為此發表題為《大師的鐵拳》的評論文章,認為《站台》表現出了驚人的電影品質,亦將成為電影史上的重要一筆。《站台》再獲殊榮,獲得第22屆法國南特三大洲國際影展最佳影片及最佳導演兩項大獎。《公共場所》是一個國際合作項目,一個30分種的短片,沒有劇本與對話,只有表面的展增。賈樟柯一向是強調表面的,他拒斥人為的深度。
之後賈樟柯又拍攝了《任逍遙》、《世界》兩部劇情片。《世界》有兩個版本:一個是國際版本,片長138分鍾,簡稱長版。2004年,賈樟柯把《世界》帶到第61屆威尼斯電影節上全球首映的就是這個版本。有學者稱其為「威尼斯版」;另一個是中國國內版本,片長108分鍾,簡稱短版。2004年8月4日始,在國內院線放映了此版本。《世界》不但展示了現代化進程對移民勞工的物質剝削,他更展示了身處的速度世界如何奪去他們的安全感、夢想和自由。2006年,在拍攝以三峽民工為關注點的紀錄片《東》時,他決定套拍故事片《三峽好人》。結果該片在當年威尼斯電影節上一舉拿下金獅大獎。目前他正在拍攝中的是《24城記》,他的下一部作品是《刺青時代》。
2004年,獲法蘭西共和國文學藝術騎士勛章獎。
2004年,賈樟柯擔任都靈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
2005年,賈樟柯擔任日本山形國際電影節評審
2006年,因《三峽好人》獲得第6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
2007年,獲國際經濟組織「青年領袖」稱號
2007年,因《三峽好人》獲得首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獎
2007年,第57屆柏林電影節,出任柏林電影節「天才訓練營」校長
2007年,第60屆戛納電影節短片及電影基石單元的評委主席
主要作品:
◇小武(1998,107分鍾,故事片)
第4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青年論壇首獎:沃爾夫岡 斯道獎
第4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亞洲電影促進聯盟獎
第20屆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熱氣球獎,最佳女主角獎
第17屆溫哥華國際電影節:龍虎獎
第3 屆釜山國際電影節:新潮流獎
比利時電影資料館98年度大獎:黃金時代獎
第42屆舊金山國際電影節首獎:SKYY獎
1999年義大利亞的里亞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站台(2000,193分鍾/154分鍾,故事片)
2000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正式參賽作品,最佳亞洲電影獎
2000年獲法國南特三大洲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獎
2001年獲瑞士弗里堡國際電影節唐吉可德獎,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
2001年獲新加坡國際電影節青年電影獎
2001年獲布宜諾斯艾利斯國際電影節最佳電影獎
2001年獲第30屆蒙特利爾國際新電影新媒體節最佳編劇獎
2002年法國《電影手冊》年度十大佳片之一
2002年日本《電影旬報》年度十大佳片之一
◇公共場所(2001,31分鍾,紀錄片)
第13屆法國馬賽國際紀錄片電影節最佳影片
◇狗的狀況(2001,5分鍾,紀錄片)
2001年戛納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特別展映。
◇任逍遙(2002,113分鍾,故事片)
第5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正式競賽片
第16屆新加坡國際電影節國際影評特別獎
2004年洛杉磯影評人最佳外語片提名
2002年美國《電影評論》年度十大佳片之一
◇世界(2004,108分鍾,故事片)
第6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正式競賽片
第 6屆西班牙巴馬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伯爵獎、最佳攝影獎
第11屆法國維蘇爾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第 7屆法國杜威爾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金荷花獎
多倫多影評人協會2005年最佳外語片獎
法國《電影手冊》2005年度十大佳片之一
◇東 (2006, 70分鍾, 記錄片)
第6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地平線單元競賽片
義大利紀錄片協會最佳記錄片獎
義大利藝術協會2006開放獎
2006台北國際記錄片雙年展最佳亞洲紀錄片獎
◇三峽好人 (2006, 105分鍾, 故事片)
第6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
2007年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影展最佳影片獎
第28屆南非德班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2007年香港國際電影節「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獎
2007年挪威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
◇《無用》 (2007, 105分鍾,紀錄片 )
獲最佳紀錄片
獲紀錄片最高獎
摘下最佳紀錄片獎
獲地平線單元最佳紀錄片
內容簡介
悶熱的廣州,電扇將鐵絲上掛著的衣裙吹起,縫隙間露出服裝女工的臉.在縫紉機巨大的轟鳴聲中,日光燈下的工人顯得無比安靜.那些即待出廠的衣服不知將會被誰穿起, 流水線上每一張面孔的未來都不夠清晰。
冬季的巴黎,服裝設計師馬可帶著她新創立的中國品牌「無用」參加2007年巴黎冬季時裝周.她把她的服裝埋在土中,讓自然與時間一起完成最後的效果。她喜歡手工製做所傳遞的情感,厭倦流水線的生產,變成一個不喜歡時裝的設計師……
㈤ 有屌絲推薦類似賈樟柯,北野武導演的電影嗎
有個叫《賴小子》
片名:賴小子
英文名:Walking on the Wild Side
監制:賈樟柯
:韓傑
主演:白培將 郭乾 候京 賀小丹
類型:劇情
片長:89分鍾
國家/地區:中國
獲獎紀錄:
2006年鹿特丹電影節最佳影片金虎獎
2006年第30屆香港國際電影節數碼競賽單元最佳影片銀獎
2006年第8屆台北電影節競賽單元入圍
2006年第8屆印度新德里國際電影節競賽單元入圍
2006年義大利米蘭電影節競賽單元入圍
《賴小子》講述了北方某小鎮的三個20歲左右的小混混,一次暴力事件後,三人誤以為失手殺人,於是展開了他們的逃亡之路……旅途中,三兄弟各奔前程,慌亂中,男主角「喜平」用偷來的手槍打中了自己兄弟「流流」的胸口,幾個月後喜平決定回鄉投案自首,小鎮告訴他,此地兩年來從未有人被殺。
影片直接有力地展現了當下中國青少年成長中的問題,並在影片中可找尋到的被過濾廣告
據介紹,劇本的靈感來源於兒時的記憶,在寫劇本前,他還特意回山西老家看望了男主角「喜平」的原型人物,而如今的「喜平」已經過著平淡的生活,昔日出生入死的兄弟彼此早已失去了來往。扮演男主角「喜平」的就是一個曾進過看守所的犯罪少年。他是電影開機前三天從縣城裡找來的,他的出演是對影片最生動最有質感的詮釋。
來自 賈樟柯影迷聯盟
㈥ 賈樟柯都有哪些經典的電影
最喜歡賈樟柯的山河故人,他的電影都很寫實賈導演是真的很喜歡趙濤,差不多御用女主角。
㈦ 類似的電影介紹幾個
賈樟柯《小武》《站台》,他的電影有點慢,不過都值得品味。
張揚《昨天》,有點紀實片的感覺,講述蘇州河的男主角賈宏生的經歷的一段生活,壓抑而鮮活。
《我們倆》《剃頭匠》《租妻》沒什麼名氣,但是我覺得都很好看。
楊德昌《一一》,看過很多遍的電影,充滿對生活的觀察和深刻的反思,有救贖的味道,非常值得看。
《自梳》《我要成名》《春光乍泄》《金雞》《無間道》 是我覺得香港電影里很值得看的。有故事有深度。
岩井俊二《關於莉莉周的一切》《四月物語》《夢旅人》《情書》,如果你喜歡日本唯美電影,這些都是佳作。
《人造天堂》《武士的一分》也是我覺得不錯的日本片,有點傷感,又有點豁然。
肖申克的救贖,不一樣的天空,海上鋼琴師,半個尼爾森,男孩不哭,死亡詩社……這樣的電影太多了~~
㈧ 與賈樟柯風格類似的導演
在賈樟柯的電影里,全都是偏於紀實風格的沉穩而不張揚的敘事。
個人覺得他的風格很獨特。
在楊瀾訪談錄里他自己講,他要拍電影的原因就是因為在中國當時的電影屏幕上看不到與自己這種小人物有關的東西。這是中國電影的一個缺陷。於是他就想自己當導演,自己拍。
像後來他的作品《小武》《站台》《任逍遙》《世界》《三峽好人》等等,講的都是一些底層人物的生活。電影似乎沒有什麼主題,但思想卻很深。
他的電影風格在中國屬首創,沒有類似的。
㈨ 與賈樟柯作品風格相似的導演有哪些(包括國內外)
其實,第六代導演的電影都很值得看。賈樟柯喜歡侯孝賢等導演的作品,但是跟他們 的風格還不一樣。。。。
㈩ 誰能推薦幾部賈樟柯的經典電影 謝謝
《海上傳奇》 紀錄片,138分鍾,彩色,2010年
《二十四城記》 劇情片,152分鍾,彩色,2008年
《無用》 紀錄片,81分鍾,彩色,2007年
《三峽好人》 劇情片,108分鍾,彩色,2006年
《東》 紀錄片,70分鍾,彩色,2006年
《世界》 劇情片,120分鍾,彩色,2004年
《任逍遙》 劇情片,113分鍾,彩色,2002年
《站台》 劇情片,154分鍾,彩色,2000年
《小武》 劇情片,107分鍾,彩色,1997年
《小山回家》 錄像,58分鍾,彩色,1995年
2006年在拍攝紀錄片《東》時,他決定套拍故事片《三峽好人》,該片在當年威尼斯電影節上一舉拿下金獅大獎。賈樟柯中國第六代導演領軍者的地位得以確立。
《小武》在國際廣受好評,得了8個獎,也成為國內小資青年的追逐對象,賈樟柯一舉成名。彼時,法國《電影手冊》評論:"《小武》擺脫了中國電影的常規,是標志著中國電影復興與活力的影片。"德國電影評論家烏利希·格雷格爾則稱他為「亞洲電影閃電般耀眼的希望之光」。
2006年,因《三峽好人》獲得第6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
2007年,因《三峽好人》獲得首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