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外電影的差異和差距是什麼
差異:
1、開放與保守
西方電影之中不乏異性甚至同性之間極為親密的行為,並毫不避諱地表現出來。相比之下,國產電影之中少很多。即使有,大多也表現的較為隱晦。而在國內觀者反應方面,電影表現太直接,會被認為尺度大、色情,演員太裸露,甚至會被掛上「脫星」的標牌。
2、抗爭與和諧
西方電影中不乏有對抗自然題材的電影。比較典型的《後天》、《2012》,表現得都是人類與自然的對決,而最後無不以人類的勝利結尾。國產電影中往往有人與人之間的正反對立,正者順應自然,反者忤逆天理,而為了功名利祿費盡心思、不擇手段的往往最後都沒有好下場。
3、理性與感性
國產電影中處處流淌著倫理觀念。孔孟思想以及幾千年來嚴苛的封建統治制度對其形成起著重要作用。西方受自由民主思想的熏陶,加上較少的約束,所以思想上以個人為主,重視個人利益的實現和個人價值的追求。
差距:
國內影視工業缺的還是人才。再好的器材設備給二流的人才也設計不出例如變形金剛和權利游戲這樣的特效來。還有就是是現在的明星賺錢太容易了。沒有時間沉澱自己的演技,更別提升華自身。露臉下就幾十萬上百萬的收入,有顏值即可。對自己的職業素養幾乎到了沒有要求的程度。
中國跟好萊塢最大的差異,其實就是在產品方向上的差異,好萊塢的這批製片人,他們的決定權是背後的銀行家、投資金融家,是華爾街的這些資本投資人。金融資本看的只是財報,所以這些年好萊塢不停地拍續集,不停地拍超級大片,就是因為安全,這個是好萊塢面臨的非常大的危險。
中國電影太快了,導致現在就是這樣的,每一個製作環節都粗糙,整個環節也不理想。每年上映的那麼多,其實類型非常單一,沒有很多真正能為年輕人和主流觀眾做的電影。
2. 中西方電影文化的差異
我一直認為,西方的電影,較中國電影有創意,這種創意,除了在故事結構上的創新外,更多的是體現在了故事的內容上。
西方的電影在很大程度上,側重於崇前,而中國電影,則偏愛於懷古。只要對西方電影稍有關注的人,就會發現西方電影更多的是執著於對未來的想像,諸如《火星計劃》、《機械公敵》等影片就是明證。而中國的電影,則是與之相背的。近來,國內的一些歷史劇、宮廷戲甚囂塵上,大概就是這種懷古情結的突顯。因此,但西方兒童正沉醉於星球大戰的無盡遐想時,我們的下一代仍痴迷於降龍十八掌的無堅不摧;當西方人正在為宇宙飛船的設計圖紙一籌莫展時,我們仍在為哪段歷史是否尊重史實而吵得雞飛狗跳。
無可否認,這樣的思維模式,已嚴重影響了我們對未來的認知。我們常說,咱們的下一代普遍缺乏創新能力,但誰又想過,我們周邊的文化,又為他們提供了多少創新的氛圍呢?
我們的電影,與西方相比,還是有較大差距的,嘗試著去從西方的電影中吸取有益的思維方式,我想,無論是對我們的電影事業,還是下一代,想必都會大有裨益。
3. 從文化差異的角度說明中西方電影的不同特點和藝術風格
電影風格組成的諸多元素,以及中西方對於風格的不同追求。我認為風格更適合去描述導演個人的指導風格和習慣,當然也可以去描述整個類型的電影。而對於整個世界范圍來說,多樣化的風格才會使電影更具色彩。
中國電影從來就是東方傳統文化和東方近代社會文化的影象呈現。就像法國電影對於藝術的追求性或是美國好萊塢電影經典的模式或成熟的操作。總體而言,中國電影的東方文化獨特風格偏於情感意味的靜態韻味,無論是注重內涵、偏向意義表達、還是欣賞柔靜的藝術美感等,都凝聚在鏡像的陰柔婉轉的東方色彩中,非常講求意境。如《林家鋪子》的片頭開始的一個精心選擇的船行場面,江南水鄉的特點如真如實。但那每一櫓每一道漣漪都是意味深長的,樸直的風貌與風情背景的真實化,傳達出的是歷史風雲的深長意味。同時傳統電影中咀嚼苦難、哀而不傷,沉靜中的隱忍爆發的特點最後歸結於樸直純真的表現形態和簡約的線性延展。新興的中國電影對傳統電影有一定的襲承,不過在全球化浪潮下,中國電影對於國外電影不同的形式風格的學習並與傳統的融合還在期待中。
而國外電影,西方,好萊塢,日韓等,有諸如經典好萊塢電影,德國表現主義電影,法國印象主義超現實主義電影,蘇聯的蒙太奇運動,義大利新寫實主義,法國新浪潮主義電影,新好萊塢獨立製片,先鋒派實驗電影等諸多的發展,各具特色。不可否認好萊塢還是主導當今的電影市場,不過時間的推移伴隨各種電影形式與風格的交匯於碰撞融合。中西方電影彼此之間在慢慢地相互了解熟悉。對於電影文化的發展是相當有益的。
4. 中國電影的技術和西方國家的電影差距主要是哪些方面
中國的電影特效,好像完全是電腦合成,至今都是,所以畫面不真實,感覺很浮誇
西方國家一些二流電影也是完全用電腦合成特效,但是像漫威那些一流商業片,則是用人體動作捕捉,再用電腦合成。整體出來的效果逼真很多,而不是一眼就看出是p上去的
5. 跪求。中西方電影可以從哪些方面分析
首先,我要說明,中國的描寫英雄的電影不是少,而是因為美國的英雄使觀眾對於英雄的解釋狹隘化了。相比於西方高大威猛俊朗的英雄(如詹姆斯邦德,佐羅,超人或蝙蝠俠等),東方的英雄體現的更多是平凡普通的特點。這一現象的出現,與其自身的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首先,自然環境對人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它使人自覺不自覺地得到某種熏陶和影響。中華民族文明起源於黃河流域,三面連陸一面靠海的地理環境使中國幾乎處於與世隔絕的狀態,從而使自身文化保持很強的穩定性和歷史延續性。這讓中國電影中所謂的英雄大多出身平凡,事跡平凡,毫無西方英雄的那些可以拯救世界的功績。其次,人文環境也起著很重要的作用。生活圈子的狹隘與封閉,人與人之間接觸的固定性和長久性,為了能夠和睦相處,國人非常注重人情世故,這也培養成國人謙虛、謹慎、忍讓、含蓄的傳統美德。中國的這種自然和人文環境以及在這種環境影響下的文化傳統養成中華民族內傾型人格。這讓中國的英雄變得很謙虛,很平和。
因此,中國導演們往往另闢蹊徑,將重點不再放在大片上,而轉為描寫一些民族特色的文化。因為中國的地域廣,民族多,民俗濃厚。遠到《黃土地》和《紅高粱》,近到《瑪雅的婚禮》,中國導演們將民族獨特的原生態之美呈現在觀眾面前,使厭倦了大片的觀眾眼前一亮。這樣,中國的有創意的導演們就化劣勢為優勢,進一步拓寬了中國的電影渠道。
而作為西方文化源頭的古希臘與古羅馬均處在半島之上,多面臨海,海上交通發達,航海貿易繁榮,這就使這些國家形成了打破血緣關系的開放式的社會。激烈的社會動盪、頻繁的人員往來和波濤洶涌、變幻莫測的海洋形成其開放變易的文化品格,鑄就了其靈活、開放、勇敢、進取、協作的民族精神,倡導艱苦奮斗和自強不息。所以,西方人喜歡標新立異、革故鼎新,富有冒險精神和挑戰勇氣。在西方,也正是這種自然環境下形成的文化傳統養成西方人那種外向型人格。所以,西方的英雄總是會獨特的顯示出來也就不奇怪了。
以上是對中西方電影內容上的總結,下面我們要說一下關於電影敘事上的不同。
很多人都發現了,中國的一些電影,在表達情感時候經常會用景物來做鋪墊和襯托,靠景色來突出人物的情感及當時環境的氛圍。這似乎有點傳承於宋朝的人文畫和古代的一些借景抒情的詩歌。而西方的電影更多是靠人物細膩的表情來刻畫人物的情感。從中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中國更注重自然的規律,而西方則更注意自我的主觀能動性。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中國傳統文化主流側重於主張「天人合一」,強調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規律,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中國文化主要地是把自然作為崇拜的對象而不是研究和征服的對象,作為想像的對象而不是作為探究的對象,始終把謀求人與自然、社會的和諧統一作為人生理想的主旋律。從而也造成了謙虛謹慎、含蓄內向的柔弱的文化品格。更使得景物的描寫成了中國電影中的一種特色。
而西方更為崇尚個人的意志自由和人格獨立,強調個體的生命價值和尊嚴和保護,整體意識和集體觀念淡薄。又因為西方自由的教育模式,使西方人富有直面挑戰,大膽追求、崇力尚武、急功近利,甚至不惜以片面掘進的思維方式和不擇手段的行為方式去達到目的、爭取勝利的精神品質和心理狀態,從而形成率直、豁達,具有剛硬的文化品格。在電影中,西方人細膩的表情變化成為了衡量一個演員的尺度。
最後,我要說的是西方與中國的科技差距。
美國大片一個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場景規模宏大,靠高科技完成的場面十分絕妙逼真,滿足了人們的視覺享受,很多無法在現實生活中出現的場景都在這種科幻電影中得到了真實的展現。這源於西方高超的科技,也源於他們歷史上比較早的開始了資產階級革命和工業革命。而中國依然是由於起步較晚,再加上中國人本身的膽怯與謙虛,科幻影片的質量並不出色。這又使得在表達方式上中西方的一大差異。
雖然中西方的文化迥然不同,造成中西方的電影也不可能趨同,但我們作為觀眾,更希望看到的是兩地取長補短,相互了解與借鑒彼此的精華部分,為電影做出更大的貢獻
6. 從電影方面看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哈利波特VS不能說的秘密
一個是科幻片
一個是穿越時空的愛情文藝片
蠻有題材發揮的。
原因是我們可從中看出中西方的電影人想法都很天馬行空
而從內容上看,哈利波特更宏偉,更寬闊
他的想法更誇張
而不能說的·秘密則是簡單,溫暖,但又富有懸念的初戀小調
從這也大概可以看出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中國人平和,溫暖,感恩
外國人熱情,主動,大方
7. 中西方電影文化差異可從哪些方面著手
反應中西方文化差異的代表性電影是《刮痧》。電影是社會生活文化的反映,中西的歷史及經濟現狀各異,電影的許多方面自然也大相徑庭。至於中西方電影文化的差異,電影誕生並發展於西方,並且在拍攝技術方面西方也更加純熟。在西方電影觀眾也更為廣泛。並且吧,沒有中國的盜版風靡現象啦。總之,大方面來說分為拍攝技術,手法與題材的偏重方向。
8. 論文需求。。。中西方電影的差異可以從哪些方面分析
1中國電影,則偏愛於懷古----------西方的電影在很大程度上,側重於崇前(西方電影故事都很未來,中國永遠降龍十八掌)
2中國電影中所謂的英雄大多出身平凡,事跡平凡------------西方英雄拯救世界(超人什麼的一大堆)
3中國更注重自然的規律----------西方則更注意自我的主觀能動性(中國靠景色來突出人物的情感及當時環境的氛圍,西方的電影更多是靠人物細膩的表情來刻畫人物的情感)
4中國強調整體--------------西方比較看重個人人權(打個比方:看中國電影,覺得犧牲一個人拯救一個團,值得。看西方電影覺得犧牲一個團,拯救一個人,值得)
加個題外的 中國導演是為錢拍的電影,外國導演拍的是藝術, 中國文化部就是屎 別人外國導演寧願不要中國市場 也不刪除影片內容 什麼叫藝術 這就是 中國導演 錢全去拿去打通關系 加大宣傳 電影本身難得有幾部好的 不過也跟中國的社會氛圍有關
9. 跪求;中西方電影的差異可以從哪些方面分析 2個問題
1文化差異(如語言藝術
說話風格
人物內涵)
2經濟結構(投資數額)
3劇情、導演等等的專業水準
4國內外電影市場和社會環境(如對暴力、恐怖、血腥的理解。)
主要就是這些吧,總之中國電影市場有些保守,有些電影無法流入國內影院
10. 中西方電影的差異
中國人重義,故電影以義為主;
西方人以英雄主義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