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電影即微型電影,是新世紀逐漸興起的電影新類型。具有故事性和可觀賞性。時長從三五分鍾,到三五十分鍾不等。微電影是微時代——網路時代的電影形式,微電影之「微」不僅在於微時長、微製作、微投資,更是同傳統的「大電影」相對應,以其短小、精練、靈活的形式風靡於中國互聯網。微電影作為一種新的藝術傳播形式,創作不受條條框框的束縛。在短短的時間內,拍出每個導演的夢想縮影;每個有光影夢想的創作者,都可以用鏡頭自由地表達這個世界。讓思想者思想,吶喊者吶喊,行動者行動,用微影追求夢想。
微紀錄片道理一樣
其拍攝方式和電影,紀錄片,沒有什麼本質的不同
② 視頻後期製作包括哪些內容
影視後期就是利用實際拍攝所得的素材,通過三維動畫和合成手段製作特技鏡頭,然後把鏡頭剪輯到一起,形成完整的影片,並且為影片製作聲音。
通常包括「電視欄目」、「電視專題片」(宣傳片)、紀錄片、微電影、MG動畫、產品展示、演示動畫、「電視劇」、「二類廣告」等。這些節目通常每天、或每周都要播出,屬於常規型的節目。有大量的製作需求,所以需要大量的人員。
一個影視後期人員需要掌握由分鏡頭理論為基礎的電視節目剪輯,鏡頭剪輯、影視表現式結構。這些都是影視100年以來總結出來的節目剪輯方法,是目前電視節目的主要方式。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普及,影視後期已經成為當前最為大眾化,最具影響力的媒體形式。從好萊塢大片所創造的幻想世界,到電視新聞所關注的現實生活,再到鋪天蓋地的電視廣告,無一不深刻地影響著生活。
同時影視製作的應用也從專業影視製作擴大到電腦游戲、多媒體、網路、家庭娛樂等更為廣闊的領域。許多在這些行業的做作業人員與大量的影視愛好者們,都可以利用自己手中的電腦,來製作自己的影視節目。
③ 誰能幫我解釋下微電影,MV,紀錄片三者的定義,以及區別,三者有共同點嗎
您好,我為您解答:
一、三者定義
(一)、微電影(Short Film/Micro Film),即微型電影,又稱微影。微電影既可以指專業的小成本製作或者使用數碼攝像機、在電腦上剪輯並發布到網路上的業余電影,也可以指時間短的電影。
(二)、MV,MV的提法是近幾年開始的,大家感覺「MTV」范疇有些狹窄,因為「音樂電視」並非只是局限在電視上,還可以單獨發行影碟、或者通過手機、網路的方式發布,所以,就採用MV來表示了,MV的意思是 「Music Video」。是一種視覺文化,是建立在音樂、歌曲結構上的流動視覺。
(三)、紀錄片是以真實生活為創作素材,以真人真事為表現對象,並對其進行藝術的加工與展現的,以展現真實為本質,並用真實引發人們思考的電影或電視藝術形式。紀錄片的核心為真實。電影的誕生始於紀錄片的創作。
二、三者區別與聯系
(一)、區別。微電影作為一種電影形式與紀錄片有少許聯系,但是紀錄片趨於對於實物的記錄,這里沒有演員、甚至沒有導演,自然為之。而微電影恰恰是要用滌盪起伏的劇本、能夠控制節奏的導演、高超的剪輯技術和一群感染觀眾的演員,需要的就是把電影短小化、將電影沖突緊湊化。至於MV,則只是為了音樂能夠通過一種可視的載體來吸引聽眾,內容不需要連貫只需配合歌曲情景即可。從題材上看,三者選擇差異很大,這和其服務對象的不同有關。微電影選取的是當下觀眾最熱衷的題材,因為其不能在影院上線,故為必須通過網路迅速占據各大視頻網頁的頭版,沒有噱頭的微電影是無法生存的;而紀錄片的題材卻是盡可能的深刻、甚至小眾,它是為了讓觀眾如同親身感受一種事物、人物、動物,總之紀錄片選取的題材要是大眾忽略的卻又倍感興趣希望了解的;MV的題材盡可能的貼切歌曲的詞義。另外,三者的時間長短、投資多寡都是區別。
(二)、聯系。三者作為不同的影視類型,都是基於一個目的——獲取更多的觀眾。這是三者唯一而且是最緊密的聯系。
參考資料(定義)來自:網路http://ke..com/subview/17861/5037749.htm
④ 紀錄片需要的相關工作人員都有哪些
紀錄片需要的相關工作人員:
1、製片人:任務基本上跟出品人差不多,他負責整個影片的「催化」工作,督促大家快點完片,但也要保證質量。同時還是拍攝影片過程中的「管理人員」,負責監督整個影片的製作過程,確保大家沒有「偷奸耍滑」、沒有浪費投資商的錢等,跟工程監理的角色相似。
2、顧問:如果是歷史題材或比較其它專業的題材的影片,為使影片更具說服力或可信性,以及提供必要的指導及幫助,製片人會邀請權威人士作影片顧問。
3、導演:負責將劇本中刻化的各個人物角色,利用各種拍攝資源(道具、場地、演員等)將劇本演繹出來,成片、拷貝等。
4、副導演:兼具導演及監制的角色,是導演的左右手。
5、監制:主要是針對劇本,為維護劇本原貌給導演的拍攝工作提意見。
6、場務(劇務):負責提供拍攝影片所必需的物品及便利措施,如准備道具、選擇場景、維護片場秩序、搞好後勤服務工作等。
7、剪輯:因拍攝過程中難免會有很多重復的或者多餘的鏡頭,為使影片整體效果自然和諧流暢,同時兼顧導演及劇本的風格要求,剪輯師需要將整片中不必要的鏡頭剪掉。
8、作曲:為影片編配合適的曲子。相應的還會有樂隊、指揮、演唱者等人員。
(4)紀錄片微電影應包含哪些內容擴展閱讀:
紀錄片拍攝注意事項
1、盡早決定在影片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不被人察覺的「偷窺者」,還是會真實地出現在影片中。
2、一部紀錄片的准備工作應該包含一份拍攝大綱,用以確定基本的敘事脈絡,並列出所需要的最少的視聽資料。有了這份清單,電影工作者便能夠明確哪些影像資料是可以通過圖書館或檔案館找到的,而哪些新內容則是必須靠拍攝獲得的。
3、不要把所有的敘事職責都寄希望於通過畫外音或註解文字來實現。如果在畫面中你所描述的真相不夠顯而易見,那麼無論怎樣重復地說、重復地寫都不會讓觀眾信服。對於一位和平主義者而言,畫面中充斥的流血、犧牲、受傷的士兵和平民,足以讓其對任何的戰爭頌歌、激昂言辭充耳不聞。
4、采訪人物時,盡量讓受訪者覺得舒適放鬆。
⑤ 大學生如何拍微電影和紀錄片
大學生應該找一個很好的v2來拍攝你自己的紀錄片,如果是想有某個主題的,你就按照這個主題去拍,先學好劇本,如果若沒有隻是想隨便的拍一下,你可以隨便怎麼拍,想怎麼拍就怎麼拍。
⑥ 想拍微電影,需要注意什麼
拍攝一部微電影,首先需要的是夥伴,其次是錢和器材。
夥伴多少以及幹活積極度決定每個人的辛苦度。錢的多少取決於投資。器材要麼家裡出錢買,要麼花錢租。以下答案建立在已有器材的基礎上。
前期:
1,決定劇組人員
2,決定前期分工,導演,編劇,攝像,後期,劇務,場記,後勤等。
3,決定集資方式,眾籌或拉贊助。
4,決定劇本。這是挺重要的一部,在現有的微電影市場,靠劇情說話似乎是每一部口碑好的微電影的共同點。
在還沒能真正走進電影世界的時候,無法用特定的方式表現電影藝術魅力的時候,劇情就是最重要也是唯一的說話方式。
微電影劇本可以改編一些名著,新聞事件,電台節目,經典大電影,方式非常多。這里就需要進一下個環節——
5,開會。小組開會是必不可少的。大致劇情討論出來以後,編劇上線,開啟"老子就是能寫"技能。
6,分鏡頭腳本。一般由導演修改劇本。分鏡頭腳本對於一部電影,一些剛剛開始嘗試拍片的人來說,十分重要。
必要的話,分鏡頭腳本出來後,每一個鏡頭都應該有相應的畫面粗稿。(徐克就是比較厲害且有耐心的導演,每一個鏡頭都有畫出來)
7,後勤和劇務上線,開啟道具清單列表和場景需求列表模式。
8,道具組麻利點淘寶或翻垃圾堆
劇務組麻利點考察場地 打點關系 談判免費借場地給我們拍(靠臉吃飯的時候到了)
攝像組咬咬牙賣腎准備若干比鋼鐵加魯魯還重的攝影器材,單反,滑軌,小斯,腳架,錄音器材,別忘了,還有打板器。
9,導演和編劇開始接觸演員。各種講想拍什麼東西,怎麼拍。
前期准備寫完了。中期一個字:拍。
反正就是得熟悉你的攝像機,單反,小斯,滑軌。怎麼調色溫,調這個那個,反正就是上課學的東西,這時候用上。然後跟著分鏡頭腳本拍。錄音如果是同期音的話,就辛苦點,後期音就後面再錄。
裝扮就不說了,人不夠的來客串。場記可以另派機靈點的,沒別的要求,有點眼力勁,記性好點,寫字麻利點就行了。三餐根據進度來。
後期:後期我只會pr,粗剪ok,片頭不會做,所以一般要麼直接下模板,要麼交給專業的人用ae做。
這個就是自己拍的紀錄片感興趣可以了解一下
⑦ 一個小時的電影都叫微電影!微電影到底有沒有一個標準的概念
一個小時的電影都叫微電影,微電影的標准概念主要是有哪些呢?什麼樣電影可以判定為為電影呢?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解答一下。
3:不具備太多的商業性質。有些大電影會給很多的代言的廣告啊,微電影一般是很少去接廣告代言的,第一個是沒有資源去接,第二個是不會有那麼多的資源去找他們。因為微電影成本低,演員不出。投入的效果肯定也是不太理想的。
4:很多微電影就是一個短的紀錄片,純屬個人藝術的一種體現,這樣的紀錄片也能稱為是微電影。記錄一件小的事情,只給小的部分人去展現,可能不會賺很多的錢,主要的用途是拿來記錄。其實記錄也是一種很美好的事情,不管是不是微電影,我認為只要電影內容好看的話都是好的電影。
⑧ 微紀錄是什麼東西 現在好多微電影 可以更加親民化的 那微紀錄是 微型的紀錄么 那紀錄片的的定義是什麼
傳統紀錄片主要是真實的東西 以藝術的手段表現出來
而微電影主要就是講述一個故事 具有戲劇性
微紀錄相比傳統紀錄片而言,微紀錄片更專注於在有限的時間內傳達最有價值的信息,而後通過豐富的輸出終端滲透傳播,信息可以更快速的傳播擴散,以滿足當前用戶需求碎片化的特性。
⑨ 紀錄片和微電影什麼區別
微電影比較短
⑩ 微電影是什麼
微電影是指專門運用在各種新媒體平台上播放的、適合在移動狀態和短時休閑狀態下觀看的、具有完整策劃和系統製作體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節的「微(超短)時」(幾分鍾-60分鍾)放映、「微(超短)周期製作(7-15天或數周)」和「微(超小)規模投資(幾千-數千/萬元每部)」的視頻(「類」電影)短片,內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時尚潮流、公益教育、商業定製等主題,可以單獨成篇,也可系列成劇。它具備電影的所有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主題和故事情節。
2016年微電影行業慢慢轉向「微電影+」的新形態、新業態,即網路大電影,又稱新媒體電影 。時長超過60分鍾,通過互聯網平台進行發行,進行付費點播的影片,目前支持付費的視頻平台有:愛奇藝,PPS,搜狐,樂視,優酷,土豆,騰訊,PPTV,響巢看看,電影網,360影視,中國移動等。
(10)紀錄片微電影應包含哪些內容擴展閱讀:
微電影製作流程
一、項目策劃
創作者根據創作設想,詳細的做出拍攝時間、拍攝內容、拍攝計劃、拍攝時會遇到的困難等策劃書。確定項目定位、內容、要求、製作精度、時間安排、預算等等。
二、微電影製作團隊組建
創作者按照策劃書,招集相關專業人才,視情況定是否要進行專業訓練。
三、微電影現場拍攝
進行拍攝,做好記錄以有後期製作設想。
四、微電影後期製作
拍攝完成後進行後期製作,包括粗剪、配音、特效、精剪等。
五、微電影發布作品
大多數作品是提交至各大視頻網站,部分精品也可以交由電影發行公司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