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大全 > 我國有哪些寬銀幕電影

我國有哪些寬銀幕電影

發布時間:2021-06-19 20:01:02

① 我國第一部彩色寬屏幕電影

1958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海燕廠)拍攝了我國第一部35毫米彩色寬銀幕立體聲故事片《老兵新傳》。這是我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影片,也是中國大陸第一部寬銀幕電影。導演:沈浮,主演:崔嵬等。影片以北大荒的第一批拓荒者艱苦卓絕的戰斗生活為題材,利用彩色寬銀幕充分展示了北大荒廣闊無垠的北國風光,與影片的內容相得益彰。影片在1959年莫斯科國際電影節上獲得技術成就銀質獎。
本片導演沈浮(1905-1994),是中國電影的同齡人,1933年,考入聯華影業公司,從編輯《聯華畫報》開始,繼而擔任編導。沈浮編劇的主要影片有:《出路》、《狼山喋血記》、《天作之合》、《烏鴉與麻雀》等;導演或獨自編導的影片:《萬家燈火》、《希望在人間》、《李時珍》、《老兵新傳》、《萬紫千紅總是春》、《北國江南》等,其中不乏中國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

② 電影院看到的是寬銀幕版還是16:9的

不知道你問的寬銀幕電影院是什麼意思。。我的理解為能放寬銀幕電影的影院一般來說電影分為寬銀幕和遮幅,這兩種的影片在放映的時候只是放映機的鏡頭和銀幕邊調節一下就可以了,沒有什麼太大的差距。影院是都能放寬銀幕和遮幅兩種普通的電影的,所以在票面上一般都沒有特別的提示或者區分。

③ 寬銀幕電影的中國第一


1958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海燕廠)拍攝了中國第一部35毫米彩色寬銀幕立體聲故事片《老兵新傳》。導演:沈浮,主演:崔嵬等。影片以北大荒的第一批拓荒者艱苦卓絕的戰斗生活為題材,利用彩色寬銀幕充分展示了北大荒廣闊無垠的北國風光,與影片的內容相得益彰。影片在1959年莫斯科國際電影節上獲得技術成就銀質獎。

④ 寬銀幕電影的歷史發展


一般把畫面寬度和高度的比例稱為長寬比(Aspect Ratio,也稱為縱橫
比或者就叫做畫面比例)。在電影剛剛出現時使用的35mm膠片,畫面的寬高比被定為1.33:1,有聲電影出現後,人們在電影膠片幀上給光學聲道提供了一條空間,寬高比逐漸被調整到1.37:1的比例。從19世紀末期一直到20世紀50年代,幾乎所有電影的畫面比例都是標準的1.33:1(准確地說是1.37:1,但作為標准來說統稱為1.33:1)。也就是說,電影畫面的寬度是高度的1.33倍。這種比例有時也表達為4:3,就是說寬度為4個單位,高度為3個單位。這種畫面比例後來被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所接受,稱為學院標准(Academy Standard)。
20世紀50年代,剛剛誕生的電視行業面臨著採用何種屏幕比例作為電視標準的問題。為了方便把電影搬上電視屏幕,美國國家電視標准委員會(NTSC)最後決定採用學院標准作為電視的標准比例,這也就是4:3電視畫面比例的由來。這個比例一直到今天仍是電視的主導標准。
但是隨著電視的誕生,電影工業受到了災難性的沖擊,到了20世紀60年代末期,超過90%的家庭擁有了電視,去看電影的人越來越少。到了1970年,好萊塢電影人面臨著更大的困境,他們必須向觀眾展示一種在家裡無法體驗到的快樂。於是寬銀幕電影誕生了。
寬銀幕電影的左右跨度要比以前的電影寬度要大,因此寬銀幕電影的寬高比要比方形電視屏幕的寬高比大很多。由於大的畫面效果在盡力模仿我們平時看周圍事物的結果,因此這樣的畫面效果也會給觀眾帶來更加強烈和真實的效果。寬銀幕電影經過了一系列的改進和完善,最終成為了電影工業的選擇標准。電影業界有著多種多樣的畫面比例格式,但有兩種「標准」比例占據著主導地位:學院寬銀幕(Academy Flat,1.85:1)和變形寬銀幕(Anamorphic Scope,2.35:1)。其他畫面比例還有1.66:1和2.20:1(70mm膠片)等。

⑤ 有多少種寬銀幕

寬銀幕是美國五六十年代的發明,好處就是視角大,可以達到150度,為什麼向寬發展呢,是因為人的眼睛比起上下移動來更易於左右移動,而寬銀幕的科學依據就是達到了人的眼睛所能達到的寬度,所以人眼看寬銀幕是最舒服的。
寬銀幕產生後對電影美學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從鏡頭構圖到移動都有了極大的發展,新浪潮後的導演都是在寬銀幕的基礎上進行創作的。
因為電視的比例是4:3,所以寬銀幕到了電視上為了保持比例就會在上下留下許多空白,現在有一種技術可以將寬銀幕壓縮回到4:3的比例,但這樣就還原不了電影原來的構圖了,現在電影頻道方的許多電影和我國大部分正版影碟就用了這種技術。

⑥ 寬銀幕電影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我記得應該是在1996年開始的,至今有25年時間了,希望採納我的回答,謝謝了!

⑦ 關於中國龍的電影有哪些能不能介紹幾部

推薦電影之前,先來說文解字一下「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從肉,飛之形,童省聲。凡龍之屬皆從龍。《述異記》記載:「蛟千年化為龍,龍五百年為角龍、又千年為應龍。」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龍一直被視為一種神聖、吉祥的動物,除了在「十二生肖」中排行第五外,《禮記》還將其與鳳、龜、麟一起並稱為 「四靈」,炎黃子孫自稱「龍的傳人」。

最後,還是要啰嗦一句,西方有諸多關於龍的電影,比如《馴龍高手》《龍之心》《龍騎士》等等。而我們呢,龍文化的傳承始終如一,龍文化是中華民族凝聚力與向心力的具體象徵,每每我們說要「講好中國故事,弘揚傳統文化」時,卻發現我們自己竟然連一部關於「龍」的大片都缺乏,不免唏噓。

以上。

⑧ 中國電影史上哪些影片是里程碑式的記錄

中國最早放映的電影,1896年8月11日法國商人在上海徐園「又一村」茶樓內放映的「西洋影戲」。 中國攝制的第一部影片,1905年秋由北京豐泰照相館與京劇名角譚鑫培合作拍攝的京劇片斷《定軍山》,為戲曲記錄片,它標志著中國電影的正式誕生。 中國第一座電影院,1907年第一座電影院平安電影公司在北京長安街建成,由外商經營。 中國第一個電影製片公司,1909年美國人布拉斯基久慕上海這塊生財富地,不遠萬里來到上海香港路創辦亞細亞影戲公司,這便是中國土地上的第一家影片攝制公司,帶有買辦性質。 中國第一部短故事片,1913年由鄭正秋、張石川導演的故事片《難夫難妻》(又名,〈洞房花燭〉),此片是由亞細亞影戲公司開張後的第一部作品。首開家庭倫理劇之先河。 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1921年中國影戲研究社在上海拍攝第一部長故事片《閻瑞生》。 中國第一本電影刊物,1922年1月由顧肯夫、陸潔創辦的中國第一本電影刊物《影戲雜志》出版, 中國第一所電影學校,1922年3月鄭正秋、張石川等人創立中國第一所電影學校——明星影戲學校(後改為明星演員養成所),由鄭正秋擔任校長,培養電影人才。 中國第一次出現「導演」專用名詞,1922年陸潔在《影戲雜志》發表的文章中首先將指揮拍攝影片者稱為「導演」。自此,影劇界有了「導演」這一專用名詞。 中國第一部電影理論專著,1924年中國最早的電影理論專著《影戲學》出版,由徐卓呆譯著。 中國第一部完整的電影劇本,1924年洪深創作的《申屠氏》在《東方雜志》發表。 中國第一部電影教材,1924年初,留法學生汪煦昌、徐琥在上海創辦昌明電影函授學校。《電影講義》是該校之教材。 中國第一部電影年鑒,1926年中國第一部電影年鑒出版。 中國第一首電影歌曲,1930年12月3日聯華公司出品的影片《野草鮮花》上映,該片以蠟盤配音的方法配製了中國第一首電影歌曲《尋兄詞》(孫瑜詞、孫成壁曲)。 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1931年3月15日,由明星公司攝制的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上映,該片採用的是蠟盤配音的技術。 中國第一部長動畫片,1941年中國第一部長動畫片《鐵扇公主》完成,公映後受到好評。 新中國成立後攝制的第一部故事片,1949年王濱導演的《橋》是新中國成立後攝制的第一部故事片,也是第一次在銀幕上正麵塑造中國工人階級崇高形象。 中國美術片第一次國際上獲獎影片,1956年木偶片《神筆》獲第八屆國際兒童影片節兒童娛樂片一等獎,這是中國美術片第一次在國際上獲獎。 新中國第一部彩色體育故事片,1957年由謝晉導演的《女藍五號》,不但是謝晉成名之作,也是中國第一部彩色體育故事片,該影片榮獲1957年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銀質獎章。1960年又獲墨西哥國際電影節銀帽獎。 中國第一部剪紙片,1958年萬古蟾導演的我國第一部剪紙片《豬八戒吃西瓜》為美術影片增添了一個新品種。 新中國第一部反映西藏人民生活影片,1963年李俊導演的《農奴》是第一部反映解放前西藏人民非人般苦難生活的影片。影片於1981年獲菲律賓馬尼拉國際電影節金雞獎。 中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立體電影,1962年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攝制完成我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立體故事影片《魔術師的奇遇》, 中國第一部闡述中國電影發展史專著,1989年由陳荒煤主編、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組織編寫的,第一部系統闡述中國電影發展史專著《當代中國電影》出版。 阮玲玉唱出第一首電影歌曲: 1930年 12月聯華公司的《野草鮮花》上映,該片以蠟盤配音的方法配製了中國第一首電影歌曲《尋兄詞》(孫瑜詞、孫成壁曲)。 第一部長動畫片: 1941年第一部長動畫片《鐵扇公主》完成,公映後受到好評。

⑨ 寬銀幕電影的產生


1927年,法國物理學家享利·雅克·克雷蒂安研製出一種變形鏡頭,這
種鏡頭可使影像產生橫向變形,使影像畫面展寬。這就是CinemaScope寬銀幕技術,這種能產生特殊效果的鏡頭,為寬銀幕電影的誕生奠定了技術基礎。1952年,美國的20世紀福克斯公司首先意識到了這種鏡頭的重要性,於是購買了該項專利,並將這一技術應用於電影拍攝中。在拍攝中,應用特殊的變形鏡頭將2.35:1的全景式畫面壓縮到1.33:1的35mm膠片上。拍攝好的影片放映時,同樣加上一個變形鏡頭,對畫面進行相反的變形,使畫面還原,這就是寬銀幕電影製作與放映的基本方法。1953年,福克斯採用這一技術拍攝了第一部寬銀幕電影The Robe,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從而讓影院都開始在放映機上安裝了新的寬銀幕變形鏡頭。一年之內,所有主要的製片廠都採用了CinemaScope技術及其4聲道立體聲,到1957年,美國85%的影院都安裝了CinemaScope技術的設備。這一時期還有其它的寬銀幕格式,其中很多都採用了70mm膠片來提高圖像質量。一些獨樹一幟的人之所以還採用這種格式主要是為了聲音。1997年詹姆斯·卡梅隆的《泰坦尼克號》是主要製片廠所發行的最後一部70mm影片,不過拍攝仍然是35mm膠片,只是發行上使用70mm。寬銀幕電影使人的視野擴大,因此特別適宜表現場面恢弘的電影畫面。世界各國影院普遍採用寬銀幕電影。

閱讀全文

與我國有哪些寬銀幕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埃爾頓是什麼電影 瀏覽:463
如何理解奇觀電影 瀏覽:566
百度視頻電影如何緩存電影 瀏覽:891
郭曉冬電影暖在線觀看免費觀看 瀏覽:106
好看的韓國懸疑電影排行榜前十 瀏覽:135
今年沒什麼好看的電影 瀏覽:956
被窩電影網怎麼投屏 瀏覽:953
免費猩球崛起1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854
電影黑水講了什麼 瀏覽:648
什麼電影兄弟是傻子 瀏覽:592
2018好看的青春電影甜 瀏覽:884
鯨看看軟體看電影免費 瀏覽:302
黑客帝國2電影下載免費 瀏覽:542
奧特曼最好看的電影是什麼歌 瀏覽:470
戀愛七天就結婚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681
mac怎麼播放雙語電影 瀏覽:51
客廳極光tv有什麼電影 瀏覽:917
洛陽電影城怎麼樣 瀏覽:668
有什麼感動電影好看 瀏覽:411
華人電影大師有哪些 瀏覽: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