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哪裡可以找到中國電影歷年進出口額的數據
可以到http://www.cmrn.com.cn/jckfx/a/200708/10788.html
不行就找本《中國電影年鑒》來看看
『貳』 中國出口電影及電視劇
我國曾經出口到外國的電視劇有:美國《亮劍》和《士兵突擊》,據國防報報道說,很多美國人都愛看這兩部片,特別是美國的將軍們。他們看《亮劍》的原因是要研究我軍的亮劍精神,他們承認,他們自己的裝備要比世界上任何一支軍隊都好,但那種不怕犧牲、血戰到底、主動出擊的精神卻培養不了,一旦彈盡糧絕就投降,所以他們要借鑒我軍,培養美國式的亮劍精神;而看《士兵突擊》,他們看的不是劇情,而不說從中可以研究我軍特種部隊的選拔、訓練情況。而《還珠格格》曾經被譯成越語、蒙古語出口到越南、蒙古。被翻譯最多的是朝鮮語,我國的《西遊記》《三國演義》《沙場點兵》《大決戰》《解放》等影視劇在朝鮮很有市場。
『叄』 中國的出口國(主要)的國家有哪些
一. 中國從2005年到2008年按照貿易額排名的全球十大貿易夥伴:1、2005年中國十大貿易夥伴為:歐盟、美國、日本、香港、東盟、韓國、台灣省、俄羅斯、澳大利亞、加拿大;中國與這十大貿易夥伴的貿易總額達11591億美元,佔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81.5%。2、2006年中國十大貿易夥伴為:歐盟、美國、日本、香港、東盟、韓國、台灣省、俄羅斯、澳大利亞、印度。中國與這十大貿易夥伴的貿易總額達14027億美元,占當年進出口總值的79.7%。3、2007年中國十大貿易夥伴為:歐盟、美國、日本、東盟、香港、韓國、台灣省、俄羅斯、澳大利亞、印度。中國與這十大貿易夥伴的貿易總額達17000億美元,占當年進出口總值的78.6%。4、2008年中國十大貿易夥伴為:歐盟、美國、日本、東盟、香港、韓國、台灣省、澳大利亞、俄羅斯、印度。中國與這十大貿易夥伴的貿易總額達19445億美元,占當年進出口總值的75.9%。二 .十大貿易夥伴未來的排名變化趨勢:1、排名前七位貿易夥伴基本穩定,分別為歐盟、美國、日本、東盟、香港、韓國、台灣,貿易總額都超過了1000億美元,佔中國進出口總額的70%,這是中國對外貿易的基本市場,未來五年排名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2、東盟後來居上,將很快超過日本,成為中國的第三大貿易夥伴;
3、十大貿易夥伴排名的順序能反映一定時期雙邊的政治關系情況,如加拿大,因雙邊關系冷淡,導致加拿大排名被擠出前十名;印度與中國的政治關系不慍不火,因此,印度與中國的貿易關系也是如此。4、香港與台灣將繼續保持平穩發展,台灣未來排名將超過香港。5、十大貿易夥伴佔中國外貿總額的比重將呈現緩慢下降趨勢,非洲、拉丁美洲佔中國外貿總額的比重將呈上升趨勢。6、印度和俄羅斯與中國的貿易潛力巨大,如果雙邊關系取得突破,排名有希望進一步靠前。7、巴西與中國的貿易額快速增長,有望擠進中國十大貿易夥伴之列,加拿大與中國關系理順後,貿易額也有望大幅提升。2008年中國和巴西貿易額為485億美元,比2007年大幅增長63.2%。三。2008年中國與排名前十位的貿易夥伴的貿易額
中國2008年進出口貿易總額為2.56萬億美元。
歐 盟(4255.8億美元,佔中國外貿總額的16.6%,同比增長19.5%)
美 國(3337.4億美元,佔中國外貿總額的13.0%,同比增長10.5%)
日 本(2667.9億美元,佔中國外貿總額的10.4%,同比增長13%)
東 盟(2311.2億美元,佔中國外貿總額的9.0%,同比增長13.9%)
香 港(2036.7億美元,佔中國外貿總額的8.0%,同比增長3.3%)
韓 國(1861.1億美元,佔中國外貿總額的7.3%,同比增長16.2%)
台 灣 省(1292.2億美元,佔中國外貿總額的5.0%,同比增長3.8%)
澳大利亞(596.6億美元,佔中國外貿總額的2.3%,同比增長36.1%)
俄 羅 斯(568.3億美元,佔中國外貿總額的2.2%,同比增長18.0%)
印 度(517.8億美元,佔中國外貿總額的2.0%,同比增長34.0%)四 。2009年1—6月份中國與排名前十位的貿易夥伴的貿易額
今年前6月中國進出口總額9465億美元。
美 國(1641億美元,佔中國外貿總額的17.3%)
歐 盟(1600億美元,佔中國外貿總額的16.9%)
日 本(1024億美元,佔中國外貿總額的10.8%)
東 盟(880.6億美元,佔中國外貿總額的9.3%)
香 港(735億美元,佔中國外貿總額的7.8%)
韓 國(625億美元,佔中國外貿總額的6.6%)
台 灣 省(310億美元,佔中國外貿總額的3.3%)
澳大利亞(273.4億美元,佔中國外貿總額的2.9%)
印 度(196.3億美元,佔中國外貿總額的2.0%)
俄 羅 斯(162.3億美元,佔中國外貿總額的1.7%)
2009年上半年中國與十大貿易夥伴整體貿易額下降,美國重新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
『肆』 中國主要出口什麼
:(1)在我國改革開放的過程中,不同時期,我國出口商品結構不同,工業製成品在我國出口中日益占據主導地位,不同時期,不同工業製成品在我國出口中的地位不同。從宏觀結構來看,在1980—2007年間,初級產品所佔比重逐年下降,工業製成品所佔比重逐年上升並日趨佔主導地位。工業製成品出口主導產品逐漸由第7類(輕紡產品、橡膠製品礦冶產品及其製品)轉變為第8類(機械及運輸設備),第8類商品所佔比例1996年超過第7類商品、2001年超過第9類(雜項製品)商品,逐漸成為我國出口支柱產品。2007年工業製成品所佔比例為94.95%,第8類商品所佔比例為47.39%。從微觀結構來看,在1992一-2007年間,第11類(紡織原料及紡織製品)和第16類(機械設備)一直是我國出口最多的兩類商品,1998年以前,第11類商品一直是我國第一大類出口商品,1998年第16類商品首次超過第11類商品並一直成為我國第一大類出口商品。2007年第16類所佔比重為43.42%,第11類所佔比重為13.84%,兩者之和為57.26%。總的來看,我國出口商品結構的商品構成更加集中於少數幾種商品。(2)在1992一-2007年間,加拿大、日本、中國、德國和墨西哥是美國主要的進口來源地。在1993—2001年間,我國一直是美國第四大進口國,2002年超過日本成為美國第三大進口國,2003年超過墨西哥成為美國第二大進口國,2007年超過加拿大成為美國第一大進口國。1992年我國所佔份額為5%,2007年所佔份額為16.4%。從微觀結構來看,我國對美國出口商品結構的構成變化主要集中於第11類、第12類和第16類等3種商品。自從1994年以來,第16類商品一直是我國對美國出口的第一大類商品,第16類商品所佔份額從1992年的9.22%上升到2007年的46.35%。我國對美國出口商品結構日益集中。從我國出口美國十大商品類別的地區構成來看,我國部分出口商品在美國各類商品進口總額中占據較大的份額,第5大類(鞋靴、傘等製品)商品所佔份額最大,達到了73.4%,其次是第7類(皮革製品、箱包)商品,所佔份額為65.8%,第2大類(傢具、玩具、雜項製品)商品所佔份額也達到了63.8%。墨西哥、義大利、加拿大和印度等國是我國的主要競爭對手。(3)從製成品的出口結構來看,不管是在世界市場上還是在美國市場上,低技術含量的製成品在我國製成品的出口中都占據絕對優勢的地位,所佔比例都超過40%,,高科技含量的製成品占我國全部製成品出口份額超過20%,中等科技含量的製成品占我國全部製成品出口的15%左右。另外,高科技含量的製成品所佔份額都表現為增加的態勢,低技術含量的製成品都表現為下降的態勢,中等科技含量的製成品都表現為基本不變的態勢。(4)我國不同技術含量的製成品佔美國的市場份額都出現了上漲的趨勢。低科技含量的製成品所佔市場份額最高,所佔市場份額從1999年的44.55%上升到2003年的62.34%;高科技含量的製成品次之,所佔市場份額從1999年的13.31%上升到2003年的24.12%,其中,電子和電力類高科技製成品在美國所佔市場份額上升的速度最快,所佔市場份額從1999年的8.61%上升到2003年的19.01%;中等科技含量的製成品最低,所佔市場份額從1999年的11.74%上升到2003年的19.12%。(5)從我國與其他國家和地區佔美國市場份額的對比來看,2003年,在低科技含量的製成品中,中國占據絕對的主導地位,所佔份額為62.34%,亞洲「四小龍」為17.2%,東亞四國為13.51%,日本只有5.85%;在中等科技含量的製成品中,日本占據絕對的主導地位,所佔份額為53.85%,亞洲「四小龍」為16.9%,東亞四國為5.56%,中國只有19.12%;在高科技含量的製成品中,中國、亞洲「四小龍」、日本所佔份額都在23%,左右,東亞四國為16.9%,各地區相差不是很大。(6)從出口商品結構與經濟增長的關系來看,出口商品結構與經濟增長之間有較強的關系,兩者之間存在單向的因果關系,出口商品結構的變化是GDP增長的原因,但是GDP的增長不是出口商品結構變化的原因,出口商品結構每提升1%,經濟增長將上升0.38%。
:(1)2002年在中國向世界出口的144種製成品中,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cA>1)共62種,佔全部產品的43.06%,具有較強比較優勢的產品(23)有18種。中國最具競爭力的商品是低技術含量的製成品。在44種低技術含量製成品中,有34種具有比較優勢,其中,6種具有較強的比較優勢,14種具有顯著的比較優勢。(2)2003年在中國向美國出口的144種製成品中,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RcA>1)共40種,佔全部製成品的27.8%,具有較強比較優勢的產品(23)有8種。中國最具競爭力的商品也是低技術含量的製成品。在44種低技術含量製成品中,有22種具有比較優勢,其中,6種具有較強的比較優勢,7種具有顯著的比較優勢。(3)我國低技術含量製成品最具有比較優勢,相當數量的中等科技含量和高科技含量製成品已經在世界市場和美國市場上具有比較優勢,部分產品還呈現出較強或顯著的比較優勢,但是,這3類產品在世界市場和美國市場上的比較優勢分布狀況存在較大區別,主要表現為:中國低技術含量製成品在美國市場上的競爭力不如在世界市場的競爭力,在美國不僅具有比較優勢產品的種類比較少(22<34),而且RcA指數也比較低;中等技術含量的製成品和高技術含量製成品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都不如在世界市場的競爭力,不僅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非常有限,而且多數具有比較優勢產品的RcA和RRcA指數也較低;高科技含量的製成品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主要集中在加工貿易特徵明顯的電子類高科技產品,大部分其他高科技製成品仍然不具有比較優勢,中國高科技製成品在美國市場上的區域比較優勢與在世界市場上的比較優勢分布狀況基本一致。(4)在1997—2002年間,中國最具有比較優勢的工業製成品主要集中在技術含量很低的產品,這類產品無論在世界市場還是在美國市場,顯示比較優勢指數都保持在很高的水平,比較優勢十分明顯。無論在世界市場還是在美國市場,中國製成品的比較優勢都比較穩定,沒有發生較大的波動。(5)自從1995年以來,機電產品已連續14年保持我國第一大出口產品地位。從出口產品的類型來看,中等技術密集型機電產品所佔比例從1985年的72%下降到2007年的45%左右,高技術密集型機電產品所佔比例從1985年的19%左右上升到2007年的53%左右,低技術密集型機電產品所佔比例一直低於3%。但是,按照勞動和資本密集型劃分標准來看,我國出口的絕大部分機電產品都屬於勞動密集型產品,2007年63.01%的出口是勞動密集型,36.99%的出口是資本密集型。自從2002年以來,我國機電產品出口的整體競爭力迅猛提升,區域比較優勢開始凸顯,但是,在日本、韓國等市場上的比較優勢不明顯。從產品競爭力來看,在各類機電產品中,辦公用機械及自動數據處理設備、電信及聲音的錄制及重放裝置設備類產品,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其他各類產品均不具有比較優勢。
是否可以解決您的問題?
『伍』 中國電影出口哪些國家
主要都是東南亞這些地方華人比較多!也有大片進口歐美的,像張藝謀的滿城盡帶黃金甲了,金陵十三釵了,基本都是名導大製作才能進歐美市場
『陸』 中國出口的電視劇或動畫片有哪些主要出口到哪些國家
香港的神鵰俠侶(動畫版),喜羊羊,兩個都出口到日本
『柒』 請問中國電影進出口數量可以在哪裡查詢,要怎樣查詢請說明具體的查詢步驟,謝謝!
貌似沒有具體數據可以查找啊,你可以從各個報道中查找,然後整理就行了~
『捌』 中國動畫片哪些出口
西遊記,葫蘆兄弟,三國,
『玖』 中國都有什麼影視作品出口到國外
1"卧虎藏龍"
2"十面埋伏"
3"夜宴"
4"神話"
我只知道這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