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文學名著改編的電影有哪些
1 《安娜*卡列妮娜》
2.《霍華德庄園》
3.《肖申克的救贖》
4.《荊棘鳥》
5.《包法利夫人》
6.《80天環游地球》
7.《蝴蝶夢》
8.《紅字》
9.《理智與情感》《愛瑪》 (簡奧斯丁的書)
10.《戰爭與和平》
11.《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米蘭.昆德拉
12.《日瓦戈醫生》
13.《乞立馬扎羅山上的雪》
14.《霧都孤兒》
15.《老人與海》
16.《魂斷藍橋》
17.《紅與黑》
18.《亂世佳人》(改編自《飄》)
19.《悲慘世界》
20.《牛虻》
21.《茜茜公主》
22.《葉塞尼婭》
23.《湯姆叔叔的小屋》
24.《小婦人》(凱瑟琳*赫本)
25.《海底兩萬里》
26.《教父》
27.《王子復仇記》
28.《殺死一隻知更鳥》
29.《卡門》
30.《追憶逝水年華》
31.《坎特伯雷故事集》
32.《亂》(日本導演黑澤明根據英國作家莎士比亞的戲劇《李爾王》改編)
33.《魯賓遜漂流記》(美國作家GEORGE MILLER根據英國作家笛福的同名小說改編)
34.《小人國歷險記》英國導演CHARLES STURRIDGE根據英國作家斯威夫特的小說《格列佛流記》改編)
35.《曼斯菲爾庄園》(英國導演Patricia Rozema根據英國作家奧斯丁的同名小說改編)
36.《雙城記》(英國導演Jack Conway,Robert Z. Leonard根據英國作家狄更斯的同名小說改編)
37.《名利場》(印度導演奈爾根據英國作家薩克雷的同名小說改編)
38.《小王子》(美國導演Stanley Donen根據英國作家王爾德的童話改編)
39.《布盧姆》(英國導演SEAN WALSH根據愛爾蘭作家喬依斯的小說《尤利西斯》改編)
40.《唐吉訶德》(美國導演奧遜?威爾斯根據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的同名小說改編)
41.《罪與罰》(美國導演Joseph Sargent根據俄國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同名小說改編)
㈡ 有哪些電影適合改編成話劇
終極面試
某實力雄厚、背景神秘的大集團展開公開招聘,經過激烈角逐,最終有8名精英男女入圍最終測試。他們被帶入一間近乎全封閉的房間,在測試期間只有三條規則:1)禁止與考官和警衛交談;2)禁止污損考卷;3)禁止離開房間。違反其中一條規則,將喪失考試的資格。應聘者面前的考卷是白紙一張,卻發貿然落筆也是污損考卷的一種。在各種奇怪的規則之下,這幾位精英變得手足無措,個性張揚的白人男子(盧克•梅布利LukeMably飾)率先提議應試者們要共同合作,解決問題。擁有不同背景的男女看似走到一起,卻不知機關暗藏其中。與其說是一場激烈的就業測試,毋寧說是一場人性與智慧的大考驗……
這個截圖中的網站是該電影的網路
㈢ 電影改編話劇
笑的大學 可以看看
㈣ 求一些影視劇改編的話劇.
話劇一般都是很經典的 所以即便是有改編的也應該是影視劇和話劇都有的經典篇目 而且由於話劇的場地性和特殊性 有些影視劇很難搬上話劇熒幕 所以應該說是很多影視作品是由話劇篇目改編的
如果你想看一些影視劇和話劇都有的 對比來看的話 建議你看一下國家話劇院近年來重新排過的一些經典劇目 也是影視劇經常會演到的經典劇目 比如《紅玫瑰與白玫瑰 時尚版》(2010)《簡愛》(以女性為主2009)《紅玫瑰與白玫瑰 經典版》(2007)《半生緣》(2003)【參照國家話劇院劇目表】
㈤ 世界名著而改編的電影或話劇都有那幾部
《巴黎聖母院》 《哈姆雷特 》《 飄 》《 紅與黑 》《 基督山伯爵 》
㈥ 有哪些電影電視改編自文學作品,中外不限,越全越好,謝謝!
《第八號當鋪》
《胭脂雪》
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都是的,比如《蕭十一郎》、《陸小鳳傳奇》《天龍八部》等等
外國的名著:理智與情感》強烈推薦,改編完美。《窗外有情天》(推薦)、《簡愛》、《哈姆雷特》(注意版本)、《李爾王》等等,一般莎劇改編很多。
法國《包法利夫人》、《輪舞》、《戀人們》、《茶花女》等
還有《哈利波特》系列,暮光之城系列,指環王系列等等等太多了
㈦ 阿加莎克里斯蒂有哪幾部作品改編成了電影和話劇
《尼羅河慘案》
《東方快車謀殺案》
《陽光下的罪惡》
《不在場證明》
《字母謀殺案》
《死亡約會》
《埃奇韋爾爵士之死》
這些都是偵探波洛(Poirot)的 所有的Die Abenteuer G.m.b.H. (Adventurers Inc.) 暗藏殺機(年輕冒險家) 1928 Carlo Aldini, Eve Gray
The Passing of Mr. Quin 神秘的奎恩先生 1928 Stewart Rome, Ursula Jeans
Witness for the Prosecution 原告證人 1929 TV
Alibi 羅傑·艾克羅伊德謀殺案(羅傑疑案) 1931 Austin Trevor (Poirot), Franklin Dyall (Ackroyd).
Black Coffee 黑咖啡 (原創劇本) 1931 Austin Trevor, Richard Cooper (Hastings), Melville Cooper (Japp).
Lord Edgware Dies 人性記錄(埃奇威爾爵士之死、不祥的宴會) 1934 Austin Trevor
Love From a Stranger 夜鶯別墅 1937 Basil Rathbone, Ann Harding
And Then There Were None (Ten Little Niggers) 無人生還(童謠謀殺案、孤島奇案、十個印第安小孩) 1945 Barry Fitzgerald
A Stranger Walked In (A Stranger Passes) 夜鶯別墅 1947 Sylvia Sidney, John Hodiak
RED SIGNAL 死亡之犬中故事 1949
Ten Little Niggers 無人生還(童謠謀殺案、孤島奇案、十個印第安小孩) 1949 TV Bruce Belfrage
The Case of the Missing Lady 犯罪團伙中故事 1950 TV
Witness for the Prosecution 原告證人 1950 TV
Witness for the Prosecution 原告證人 1953 TV
A Murder is Announced 謀殺啟事 1956 TV Gracie Fields, Jessica Tandy, Roger Moore
Witness for the Prosecution 原告證人 1957 原創劇本改編 Tyrone Power, Marlene Dietrich, Charles Laughton
The Spider's Web 蜘蛛網 1960 原創劇本改編 Glynis Johns, Cicely Courtneidge
Murder She Said 命案目睹記 1962 Margaret Rutherford (Marple), Joan Hickson
Murder at the Gallop 葬禮之後 1963 Margaret Rutherford
Murder Most Foul 清潔女工之死(清潔婦命案) 1964 波波的案子被換成老馬破了 Margaret Rutherford
Murder Ahoy 1964 不是根據阿婆小說改編,但是有馬波小姐 Margaret Rutherford
Ten Little Indians
無人生還(童謠謀殺案、孤島奇案、十個印第安小孩) 1965 Hugh O'Brian
The Alphabet Murders ABC謀殺案 1965 Tony Randall, Robert Morley
Endless Night 長夜(此夜綿綿) 1971 Hayley Mills
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東方快車謀殺案 1974 Albert Finney
Ten Little Indians 無人生還(童謠謀殺案、孤島奇案、十個印第安小孩) 1975 Oliver Reed
Death on the Nile
尼羅河上的慘案 1978 Peter Ustinov
The Mirror Crack'd 遲來的報復(破鏡謀殺案) 1980 Angela Lansbury,Elizabeth Taylor
Why Didn't They Ask Evans? 懸崖上的謀殺 1980 TV James Warwick, Francesca Annis, Joan Hickson
Seven Dials Mystery 七面鍾之謎 1981 TV Cheryl Campbell, James Warwick
The Agatha Christie Hour 電視連續劇,基於短篇小說(包括紅色信號,中年夫人的煩惱) 1982 TV
Evil Under the Sun 陽光下的罪惡(艷陽下的謀殺案) 1982 Peter Ustinov
Murder Is Easy 殺人不難 1982 TV Bill Bixby
Partners in Crime
犯罪團伙(電視連續劇, 1982-1983) 1982 TV (其中十個故事) James Warwick, Francesca Annis
The Secret Adversary 暗藏殺機(年輕冒險家) 1982 TV James Warwick, Francesca Annis
Witness for the Prosecution 原告證人 1982 以舞台劇為基礎的TV Ralph Richardson
Taina chyornykh drozdov 黑麥奇案 1983 USSR
㈧ 高分!求適合改編為舞台劇的電影或劇本!只要提些建議!
羅密歐與朱麗葉
經典的不用說了
1900海上鋼琴師
仔細看電影會發現電影中很有幾段很好的題材 在能夠配上音樂的話 我想你們的表演一定很棒!
天堂電影院
這部電影通過描繪多多的童年到青年,艾佛多的中年到晚年,兩代人的人生經歷,完整地展現了男人一生的歲月。對人生感悟的太深太厚太廣,包含了對人生所有經歷的回味,快樂、辛酸、迷茫、興奮、誤會、遺憾、親情、友情、愛情、時間的流逝,城市的變遷,歲月的成長,人物的歸去來辭,電影中的電影,都歸為生命之感嘆,就象老電影一格一格的翻動,就象老留聲機嘶嘶啞啞的播放,就象庄生曉夢般,如詩如畫,似夢似霧,亦幻亦真,是耶非耶。
《畢業生》 這其中幾個片段也蠻好的··
可以看看根據 改變
巴黎,我愛你
劇情簡介 ······
《巴黎,我愛你》2006戛納電影節開幕影片
根據製片人計劃,該片將匯集20位著名導演拍攝20部5分鍾的短片,每一部都講述一個發生在巴黎20區中某一區的愛情故事。據說已經有一批著名導演和演員答應參加,包括戈達爾、沃爾特·塞勒斯、費爾南多·特魯巴、文森茲·娜塔莉、阿爾加多羅·岡薩雷茲·伊納里多、奧利維耶·達漢、芳妮·阿爾丹等等。美國方面則有伍迪·艾倫、湯姆·克魯斯表示了興趣。該片已經在戛納電影節上舉行了首映禮。
製片人希望通過這部集錦片「將愛的神話與巴黎的神話結合起來」,「向巴黎和電影致敬」。但尋找投資的過程並不順利,或許是最近這種雞肋式的電影計劃一時間冒出來太多,片商對這部影片並不熱心。有人指責電影過於觀念化。好在電影人興致很高,三位導演決定幫助籌措自己那一部分的資金。湯姆·蒂克威已經拍攝了True,由娜塔莉·波特曼主演。阿涅斯·瓦爾達和莎莉·波特分別完成了The Flighty Lion和Yes。奧利維耶·達漢和戈達爾的部分也在拍攝中。
找尋停車位的中年男人,邂逅昏倒在他車旁的女人;
塞納河畔,有著不同背景,信仰不同文化的年輕人,愛是他們共通的語言;
在Le Marais一間畫室里,年輕的男孩,上演「愛情,不用翻譯」另一章;
美國觀光客在巴黎地鐵站里,演出地鐵驚魂記;
華人街發廊女主人的奔放熱情;
太太的紅外套,讓人心碎;
失去愛子的媽媽,午夜與愛子在廣場上重逢;
圍繞著艾菲爾鐵塔,小丑的溫馨愛情故事;
半夜,吸血鬼出沒;
王爾德從墳墓里跑出來,幫英國情侶破鏡重圓;
懷抱演員夢的美國少女與聽障男孩的愛情故事……
來到巴黎,才真正學會說「我愛你」……
故事發生在巴黎,由18個故事組成,圍繞巴黎20個區,有關愛情、親情、友情,以及人性。
一切開始在巴黎第18區的蒙馬特,那裡老舊、混亂,卻散發著老巴黎的味道。但是整部電影的主題是溫暖的,所以他在清晨很巴黎的前撞後撞獲得停車位,隨後很熱心的救助暈倒的女人。他和女人一樣孤單,需要溫暖,他們前一天都不知道自己明天將遇到什麼,是愛情嗎?
巴黎有很多種可能性,所有的人都在期待著。
5區,塞納河畔,幾個法國年輕人用慣用的法式語言調戲著經過的女子。其中一個男孩一直沉默,他注視著坐在遠處包著黑頭巾的她。她摔倒了,他去幫她,他稱贊她美麗,他去清真寺門口等她,他盡量和她的祖父說話,他小心地追逐自己不同民族的愛情。
4區,馬海區,巴黎有名的時尚,同性戀區。他在印刷室里遇到他,一直講話,不停地講,他不知道因為他聽不懂法語,完全不明白在說什麼。兩個年輕人用眼神交流著,放佛冥冥中法國男孩知道他聽不懂法語,但是他的心能聽懂他的心。
1區,盧浮宮的所在地,Tuileries公園,地鐵站,美國遊客憧憬著有蒙娜麗莎的巴黎,卻被一對瘋狂的年輕人和不懂事的孩子在地鐵站里一番「折磨」。(是所有片段里最諷刺,有趣的。)
16區,她每天早上天還未亮就把自己的孩子送去集體托兒所,然後乘bus,換捷運趕去市中心給法國家庭做保姆,她給自己的孩子還有照看的孩子唱一樣的童謠,可惜自己的孩子只有在清晨和日落才可以聽到。
13區,Porte de Choisy,中國城,法國造型師在巴黎碰撞中國文化,遭遇中國動作美女。
12區,巴士底廣場,他們結婚多年,他像大多數男人一樣,外遇,和別的女子偷情,直到一天妻子說自己得了絕症。
2區,勝利廣場的親情故事,母親失去了心愛的兒子,傷心欲絕,幻覺出現了,彷彿見到了兒子,可是兒子說,媽媽回去吧,爸爸在等你。
7區,埃菲爾鐵塔,小丑的故事,好像是訴說給兒童聽得故事,其實又或許是給承認看的。
17區,Parc Monceau蒙梭公園,他和她見面,相擁,她一直說不相信他,他一直摟著她,哄著她,他們交替說著法語和英語,讓路旁的人看了以為是忘年戀,可是她終於還是說,爸爸,no. 她和友人赴約,他照看小孩,違背剛許下的諾言,那起香煙對著他的孫子吞雲吐霧。
3區,紅孩兒區。她從美國飛來巴黎演戲,她向他買迷幻葯,他對著她的背影有些情不自禁,她在陌生的異國也有些意亂情迷,是相遇,還是錯過,或許生活充滿了未知。
19區,巴黎最亂的區位之一,有色人種的聚居區。節日廣場。他在節日廣場下的看車庫,他看到她,不惜丟了工作追逐她。最後她終於面對他,可是那時他卻失去的是自己的生命。
9區,Pigalle,故事發生在紅磨坊附近的紅燈區。他們是相濡以沫了幾十年的對手,夥伴,愛人。他們討論性,他們思考愛,是不是一切可以重來,一切可以有個最美滿的戲劇落幕?
8區,瑪德蓮娜區。歐洲到底有沒有吸血鬼?很多遊客都在想這個問題,如果半夜遇到你會怎樣,會不會像他一樣愛上女吸血鬼又或者引誘女吸血鬼把自己變身。
20區,故事發生在拉雪茲神父公墓,那裡埋葬了非常多的名人,包括浪漫的英國詩人王爾德。將要結婚的倫敦伴侶來到巴黎度假,因為王爾德著名的唇印而真摯,又因為王爾德的詩句而復合。
10區,聖丹尼。他們相遇在她排演角色的時候,他看不見她,但是他一直試圖用心去看她,愛她,給她法國的世界,法國的生活,法國男生的愛情。他們開始,他們熱戀,他們跳舞,他們同居,他們討論,他們爭執,他們開始疏離。他一直到最後還在說,他看得見她。
6區,拉丁區,最最巴黎的區份,散布著咖啡館,書店,還有名牌大學,中學。他們已經年過古稀,說著英語生活在巴黎。他們都有各自新的生活,他們討論他新的家庭和孩子,他們約定和共同撫育孩子見面,他們互相仇恨或者仍然思念,他們知道愛情或者生活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
14區,片子最後是落幕在蒙素立公園,美國遊客用非常美式的法語敘述自己和巴黎,她行走,感覺,努力靠近巴黎,雖然是一個遊客,雖然語言不通,但是這一切妨礙不了巴黎魅力的展現,妨礙不了她對巴黎的愛。
故事結尾處將幾個畫面穿在了一起,你會發現十幾個故事中很多人是相互認識的或者可以互相看到。巴黎很大,其實也很小,我們努力地生活著,熱愛著這座城市。
㈨ 根據《茶館》改編來的影視作品有哪些,包括話劇
《茶館》是現代文學家老舍於1956年創作的話劇,1957年7月初載於巴金任編輯的《收獲》雜志創刊號。1958年6月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單行本。劇作展示了戊戌變法、軍閥混戰和新中國成立前夕三個時代近半個世紀的社會風雲變化。通過一個叫裕泰的茶館揭示了近半個世紀中國社會的黑暗腐敗、光怪陸離,以及在這個社會中的芸芸眾生。
劇本中出場的人物近50人,除茶館老闆之外,有吃皇糧的旗人、辦實業的資本家、清官里的太監、信奉洋教的教士、窮困潦倒的農民,以及特務、打手、警察、流氓、相士等,人物眾多但性格鮮明,能夠「聞其聲知其人」,「三言兩語就勾出一個人物形象的輪廓來」。作品通過茶館老闆王利發對祖傳「裕泰茶館」的慘淡經營,描寫他雖然精明圓滑、嘔心瀝血,但終於擋不住衰敗的結局,從側面反映了中國社會的走向。劇作在國內外多次演出,贏得了較高的評價,是中國當代戲劇創作的經典作品。
2019年2月23日至3月5日,北京人藝再次在首都劇場上演話劇《茶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