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靈璧電影宣教中心的機構活動
愛教片放映
2012年以來,根據教育部等五部委《關於進一步開展中小學生影視教育的通知》(教基[2008]15號)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0]9號)及《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意見》(皖政辦[2012]39號)等有關文件精神,按照靈宣秘[2012]1號、靈文廣新[2012]05號文件要求,縣電影宣教中心建立了覆蓋全縣6鄉13鎮近8支放映隊伍,專門從事中小學愛教影片進校園放映工作。到目前為止,縣電影宣教中心共完成全縣中小學愛教影片放映3000餘場,觀影學生近60萬人次,學生覆蓋率100%。
電影宣教中心以服務為根本,不斷提升服務質量,不間斷調研學生和老師的觀影需求,及時更新片源。建立的24小時服務體系將設備維修維護作為根本任務,保證基層放映隊能按照課表准時放映。並且為更好傳達中央及省、市、縣關於影視教育的有關精神,實時報道靈璧縣影視教育相關動態,更好的推廣影視教育,電影宣教中心出版內刊《靈璧影視教育資訊》。
影評徵文活動
為更好地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影片的教育作用,扎實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由靈璧縣委宣傳部、縣教育局、縣文廣新局聯合主辦縣電影文化宣教中心協辦開展全縣中小學生「心繫祖國,健康成長」愛國主義影片觀後感徵文大賽活動。
2012年9月8日,由中共靈璧縣委宣傳部、靈璧縣教育局、靈璧縣文化廣播電視新聞出版局主辦,縣電影宣教中心承辦的靈璧縣首屆中小學生「心繫祖國,健康成長」愛國主義影片觀後感徵文大賽活動取得圓滿成功。總計收到各校推薦的徵文作品822篇,其中小學525篇,中學297篇。經評委會2周時間的認真評審,共評選出中學組、小學組一等獎各5名,二等獎各10名,三等獎各15名,優秀獎各20名,優秀指導教師獎60名,優秀組織獎19名。
2013年9月,靈璧縣第二屆中小學生「心繫祖國,健康成長」愛國主義影片觀後感徵文大賽活動再次取得圓滿成功。本次影評活動共收到各校推薦的徵文作品1132篇,其中小學723篇,中學409篇。組委會辦公室邀請相關專家組成評委會,經過2周時間的認真評審,共評選出中學組、小學組一等獎各10名,二等獎各15名,三等獎各20名,優秀獎各20名,優秀指導教師獎90名,優秀組織獎24名。
夏令營活動
為了認真落實靈璧縣委宣傳部、縣教育局、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聯合下發的《關於舉辦全縣中小學生「心繫祖國,健康成長」愛國主義影片觀後感徵文大賽的通知》精神。
2012年9月13日,靈璧縣電影宣教中心成功舉辦了靈璧縣首屆「愛國主義電影進校園活動夏令營」,獲得本次影評徵文比賽一等獎的學生及指導老師赴南京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了參觀學習夏令營活動。本次夏令營活動主要參觀了中山陵園、雨花台烈士陵園、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等。學生們深深地感受到了祖國美好今天來之不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應該倍加珍惜。要以他們為榜樣,以天下為己任,愛國愛民,好好學習,為國爭光。同時,也加深了同學們對愛國主義影片進校園活動的認識,增進了對電影的喜愛與感悟。
2013年8月20日,靈璧縣第二屆「愛國主義電影進校園活動夏令營」再次起航,縣委宣傳部、教體局、文廣新局組織上年度影評徵文大賽榮獲一等獎的師生40人前往中國農村改革的發源地鳳陽縣小崗村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參觀學習夏令營活動。師生們來到了沈浩同志生前事跡陳列館,參觀了沈浩生前工作和生活的照片及實物,深刻體會到沈浩同志帶領小崗人民脫貧致富的艱辛和不易。在大包干紀念館,師生們認真聽取了工作人員的講解。深切的感受了小崗村的發展變化,對小崗人敢為人先的改革探索精神表示贊嘆。通過參觀學習,大家在思想上受到了震動,心靈上得到了洗禮,對沈浩同志的先進事跡和小崗村精神有了新的體會,紛紛承諾要學習沈浩同志對黨和國家無限忠誠的堅定信念,在自己的人生中,踏踏實實的學習與工作。 新春書畫筆會
為進一步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提高愛國主義影視教育工作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的典型示範作用,營造影視教育活動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2014年1月19日上午,靈璧縣舉辦「迎新春·愛國主義影視教育」書畫筆會,特邀原市書協主席趙琦、鍾馗畫傳承人孫淮濱等書畫名家20餘人及縣政府、政協有關領導和各學校校長60餘人出席。此次筆會由靈璧縣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主辦,縣文廣新局、縣教體局、縣直機關工委和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協辦,縣文化館和縣電影文化宣教中心承辦。
與會人員現場就愛國主義影視教育進校園活動在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方面的意義進行探討交流,並圍繞文化靈璧和文明靈璧建設進行書畫作品展示、品鑒及現場創作活動,活動期間累計創作書法繪畫作品近200幅。
各中小學及教學點拓展活動
隨著影視教育活動的全面開展,全縣中小學及教學點積極開設了影視教育校本課程,成立影視教育活動領導小組,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以校為單位組織影評徵文比賽、演講比賽等已經成為常態化。
自2012年靈璧縣開展中小學愛國主義電影進校園活動以來,開辟了愛國主義教育的「第二課堂」,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增強學生的審美情趣,培養學生的探索創新精神,提升學生的心理品質,凈化學生的心靈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弘揚了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培養了青少年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活躍了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充分發揮優秀影視作品的教育功能。 靈璧縣電影宣教中心承擔高樓鎮、下樓鎮、楊疃鎮、虞姬鄉、靈璧經濟開發區等5個鄉鎮(區)的「農村公益電影工程」工作。放映人員以高度的責任感,帶著黨和政府親切的關懷,帶著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不顧村落偏遠、道路崎嶇,送電影到村莊、到社會,為農民群眾送去了科學知識,豐富了農村的文化生活。
農村公益電影放映把黨的惠民、利民、親民的政策送到了廣大農村千家萬戶,使人民群眾真實地體會到黨的溫暖和關懷,電影成為了黨和政府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 2013年,為豐富靈城廣大人民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不斷提升城市品位和廣大市民的幸福感,從6月14日至9月28日,靈璧縣文廣新局聯合縣電影宣教中心,在龍山廣場和鍾靈文化廣場開展「歡樂靈璧·納涼電影進廣場」公益放映活動,讓廣大市民在消暑納涼的同時,感受到文化惠民政策的實惠。活動期間累計放映電影160餘部,受惠群眾達100萬人次,在群眾中引起了強烈共鳴,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反響,特別是對暑期中的廣大青少年兒童產生了正面的教育意義。
2014年,「歡樂靈璧·納涼電影進廣場」公益放映活動再次啟動,時間為6月中旬至9月下旬,地點為龍山廣場和鍾靈文化廣場。
「歡樂靈璧·納涼電影進廣場」公益電影放映活動活動是靈璧縣文化惠民工程之一,靈璧縣電影宣教中心精選了一批時尚大片、紅色經典及一些國內外優秀影片,通過影片來弘揚主旋律,傳播好聲音,激發正能量,共築文明城。 2011年6月16日,在靈璧縣依法治縣辦、縣委宣傳部、人大內司工委統一組織領導下,靈璧電影宣教中心開展首屆「江淮普法行」千場法制電影進鄉村、社區展映活動。
2011、2012、2013、2014年,靈璧縣電影宣教中心連續四年承擔起「江淮普法行」千場法制電影進鄉村、社區展映工作,製作宣傳片和標語等,按照上級的統一部署,經過不懈努力,取得了明顯的社會效果。下一步,我們將積極總結經驗,建立長效電影放映工作機制,力爭把「江淮普法行」千場法制電影工作打造成一個日常性的普法工作,從而進一步促進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和「法治靈璧」的宣傳工作。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62周年華誕,進一步豐富老人的業余文化生活,2011年10月1日、重陽節期間,由靈璧縣民政局主辦,縣電影宣教中心承辦的「百場優秀國產影片」進敬老院巡演活動,旨在把紅色經典電影送進敬老院,讓五保老人生活得更充實、更快樂,真正體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9月27日晚,巡演活動的首場演出在向陽鄉王集敬老院舉行。「百場優秀國產影片」紅色電影巡演活動歷時近百天,將在全縣20多所敬老院巡迴演出。全縣的五保老人們將在慶祝「國慶」「重陽」雙節的喜慶日子裡,盡情享受紅色電影和傳統戲曲等一道道文化大餐,在歡聲笑語中歡度晚年。
② 組織學生自費看電影是否違規,是否屬於變相的商業活動進校園行為
近日,河南安陽市文昌實驗中學組織800餘名學生徒步2小時自費觀看《滿江紅》一事,引發網友熱議。據媒體報道,校方回應稱活動是自願的,屬於戶外教學實踐。2月6日,該校負責人回應記者稱,電影院離學校沒有那麼遠,實際上沒有走那麼久。當地教育局則回應記者稱,正在了解情況中,暫未接到投訴。(2月6日瀟湘晨報)
輿論對於此事的熱議,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其一,組織學生自費看電影是否違規,是否屬於變相的商業活動進校園行為?其二,學生「徒步兩小時」看電影,這樣的活動組織,是否沒有注重學生的感受?其三,學校選擇的影片,對學生具有教育意義嗎?為何選有爭議的《滿江紅》,而不是選擇其他更具教育意義的影片?釐清這些問題,對中小學開展影視教育等學生素質教育活動,具有現實意義。
2018年,教育部、中宣部發布《關於加強中小學影視教育的指導意見》提出,保障每名中小學生每學期至少免費觀看兩次優秀影片。2020年教育部等五部門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教育收費管理的意見》明確,學校在完成正常的保育、教育教學任務外,為在校學生提供學習、生活所需的相關便利服務,以及組織開展研學旅行、課後服務、社會實踐等活動,對應由學生或學生家長承擔的部分,可根據自願和非營利原則收取服務性費用。
根據這些規定,要追問學校在組織學生自費觀影之前,是否做到保障每個學生每學期至少免費觀看兩次優秀影片。如沒有保障免費觀影,只有自費觀影,則沒有落實教育部門的規定。如果在保障免費觀影基礎上,再推薦優秀影片,由學生自願選擇自費觀影,只要真做到「自願」,則符合規定。
部分輿論質疑學生是「被自願」,但從實際情況看,很難判定。據報道,學校跟電影院商談了團購價,僅需要25元/人。學校有1500餘名學生,此次參加觀影活動的有800多人。就此看來,學校並沒有要求所有學生都觀影,價格也符合非營利性原則。因此,學校組織學生自費看電影,總體而言並沒有違規。
但是,有沒有做好自費看電影的組織、服務,則是學校需要反思的問題之一。雖然校方解釋從學校往返電影院距離大概只有7公里,因為學生人多花了兩小時,但是,讓學生徒步去電影院觀影,這是遭到學生吐槽最多的地方。學校或希望將觀影和徒步鍛煉(戶外教學實踐)結合起來,但卻讓這一次活動的教育意義變得模糊不清。這究竟對學生進行影視教育,還是戶外實踐教學?
優秀影片具有生動、形象、感染力強等顯著特點,蘊含著豐富的思想、藝術和文化價值。我國教育部門要求,要充分發揮優秀影片在促進中小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重視對學生的影視教育。其中,給學生選擇、推薦優秀影片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截至2021年11月,教育部、中宣部已聯合發布了40批向全國中小學生推薦優秀影片片目。除了教育部、中宣部推薦的優秀影片外,各地也可遴選符合青少年身心特點和認知規律的優秀影片,推薦給廣大中小學生觀看。該校組織學生集中觀看電影,就屬於學校的自主推薦。這也引起網友爭議:這部影片適合未成年學生觀看嗎?具有怎樣的教育意義?
據報道,對於網友稱電影《滿江紅》具有爭議性,不適合未成年的中學生觀看的質疑,該校宣傳負責人認為,這是今年的一個新電影,背後的歷史故事是不可否認的,有較強的愛國主義情懷在其中,對學生有著重要的教育意義。「電影背後的影評褒貶不一,跟我們沒關系。」這一回應顯示校方對影片的選擇還不夠慎重,不能僅以「新電影+歷史故事背景」就作出選擇,而要看影片的具體內容,在選擇時,要綜合分析各方對電影的評價,聽取教師和家長、學生的意見,不能就由學校領導決定。就此而言,此次輿論對此事的熱議,有利於形成如何依法依規,從有利於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出發,開展影視教育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