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和我的家鄉》電影口碑評價怎麼樣票房會高嗎
《我和我的家鄉》電影的口碑挺好的,豆瓣、貓眼這些平台的評分都挺高,現在票房已經超過了13億,而且還有繼續增長的趨勢,相信會越來越高的!
當然希望這部電影的票房能一直增加下去,我覺得這種電影應該被更多人看到,對家鄉的懷念,對故人的思念,或許就是這個世界上最溫柔的情感,也希望這部電影能夠喚起人們因為快節奏生活而慢慢遺忘的思鄉之情,當然更希望以後能拍更多這樣的有實際意義的電影,這樣才會讓人們有去影院觀影的慾望!
『貳』 我和我的家鄉評價影評
不管我們走多遠,家鄉這個詞,永遠是我們心中最柔軟的地方。
作為《我和我的祖國》的姊妹片,《我和我的家鄉》一出來,就被寄予了極大的期望。
事實證明,這部主旋律電影,撐得起觀眾的期望,
甚至超出了我們的預期。
中國電影史上最強導演、影帝、影後集結,今年國慶最強電影非《我和我的家鄉》莫屬!
上座率爆棚!
長假未過半,票房已經10億+,電影共分五5個小故事,觀眾在影院里,時而笑聲不斷,時而熱淚盈眶,隨著電影的發展,整個人的情緒都被調動,這無疑是一部十分成功的電影。
《最後一課》里,范偉飾演的支教老師范老師,承包了本片最多的淚點。
他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症。腦海中最深刻的記憶,停留在幾十年前,他在一所鄉村學校支教,給孩子們上最後一課的情形。
那時有多窮呢?村裡是泥濘不堪的小路,教師的屋頂還漏雨,一邊上課,一邊還有雞鴨在周圍閑逛。想借個顏料,問遍整個教室,也沒人有。
他在那所學校待了10年,他在這里揮灑熱血,青春,那是他記憶中,最濃墨重彩的10年,以至於,最後即使失憶了,這一段記憶,他仍舊清晰如昨。
當他再次回到當年的鄉村,過去與現在的鮮明對比,在老范腦海中形成強烈的沖擊。
一個人,要有多堅定的信念,多偉大的人格,才甘於在貧瘠荒涼的山村,紮根多年,只為了一群孩子們的未來。
每一個心懷大愛的人,都該被善待,每一個真正為國家建設出過力的人,都應該被我們銘記於心。
《回鄉之路》鄧超飾演的喬樹林,一出場,他張嘴閉嘴就是上億的項目,儼然一位成功人士,卻連請客吃飯的幾百塊錢,都拿不出來。
他手機里滿是催債簡訊,看起來,是一個十足的騙子。有人說,他為家鄉治理沙地,捐過20萬。
為什麼一個曾經成功的商人,會淪落到這般模樣。答案揭曉,他之所以如此落魄,是因為他把所有的精力與金錢,都放在家鄉治沙事業上。
在他們的童年,黃沙彌漫,在外面呼吸一口,就是一嘴的沙子。沙塵暴捲起的黃沙,打在教室的玻璃上,清脆作響。他們當時唯一的願望,就是好好讀書,將來能夠好好建設家鄉。
於是,多年以後,有了經濟能力的喬樹林,回到了家鄉。
為了讓孩子們不再被沙暴困擾,為了讓沙漠重新長滿綠樹,他一次次帶領鄉民一起嘗試。
沙漠里長不出綠樹,那裡的孩子們,也無緣見到蔚藍的天。
這是現在的毛烏素沙漠。
在無數人的努力下,中國4.2萬平方公里的沙漠,80%已被綠化,即將成為綠洲。
真的,除了偉大和致敬,沒有別的詞可以形容。
《神筆馬亮》沈騰飾演的馬亮,是一名很有天賦的畫家,也拿到了去國外進修的機會,與此同時,去扶貧的名單上,也有了他的名字。
是繼續深造,去心中的藝術殿堂,還是遵從內心的理想,去建設家鄉?
馬亮選擇了後者。
只因為,他從小生於鄉村,對它有情結,他總想,為家鄉做點什麼。馬亮愛藝術,可他更想,讓更多人脫離貧困,過上更好的生活。即使,他因此錯過了很多陪伴在孕妻身邊的機會。
這段演繹,讓人在大笑之後,又感動到淚流滿面。
一群小人物的酸甜苦辣,折射了整個家鄉和國家,巨變的過程。
一部《我和我的家鄉》,刻畫的正是我們的家鄉多年巨變的縮影。
看懂了我們國家的過去、現在、未來,所做的一切,所付出的努力,你就能看懂一個真實的中國。
我很喜歡裡面的一句台詞,是喬樹林在接受采訪時所說的。
「您這次回來,為家鄉帶來什麼禮物呢?」
「愛吧,我覺得。」
第一次看,覺得搞笑,可仔細回味,卻又溫情到想落淚。
如果不是熱愛,不會有人前赴後繼,去建設家鄉。
不是因為愛,不會有人將青春都獻給這片廣袤的土地。
我愛這部電影,是因為裡面的每個小人物,都有自己真實的喜悲,每個普通人,同樣有他的偉大之處。
我們這個民族,對抗過兇狠的敵人,面對過天災的肆虐。很慶幸,在無數次的打擊和困難中,無數個勇敢的中國人,用雙手拼出了個未來。
坐在電影院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激動和自豪,如果你有時間,強烈建議你也看看這部電影,感受一下這些普通人的平凡和偉大。
這是一個個普通的平凡人,所創造出來的奇跡。他們就像黑暗中的光,歷經艱辛,所以要給後來者點燈;就像一塊塊不起眼的基石,卻夯實了整個國家建設的基礎。
我們的國家,我們的家鄉,在歲月的考驗中,自信地向前踏步。
『叄』 《我和我的家鄉》講述了什麼
《我和我的家鄉》講述了五個獨立而又相互關聯的故事,通過喜劇的形式展現了中國不同地區的家鄉情懷和人們為家鄉發展所做的努力。
這部電影由多個導演聯手打造,每位導演都負責其中一個故事,而這些故事都圍繞著“家鄉”這個主題展開。這些故事各具特色,既有輕松幽默的喜劇元素,也有感人至深的情感戲碼。每個故事都通過不同的角度和手法,展現了人們對家鄉的深厚情感和對家鄉發展的期望。
在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同地區的美麗風光和獨特文化。這些元素不僅展示了中國多元化的地理和文化特色,也為觀眾帶來了視覺和心靈的享受。同時,電影中的喜劇元素也為觀眾帶來了歡樂和輕松的氛圍,讓人們在欣賞電影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家鄉的美好和溫暖。
除了展現家鄉的美景和文化,電影還深入探討了家鄉發展中面臨的問題和挑戰。這些問題包括環境污染、人才流失、文化傳承等,都是當前中國鄉村發展面臨的普遍問題。通過電影中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觀眾可以更直觀地了解這些問題,並引發思考和討論。
綜上所述,《我和我的家鄉》是一部以家鄉為主題的電影,通過多個獨立而又相互關聯的故事,展現了人們對家鄉的深厚情感和對家鄉發展的期望。這部電影不僅讓人們欣賞到了中國不同地區的美麗風光和獨特文化,也引發了人們對家鄉發展問題的思考和討論。
『肆』 《我和我的家鄉》豆瓣評分是多少
《我和我的家鄉》在豆瓣的評分是7.4分。
這部電影是一部由多位導演聯手打造的喜劇片,具有以下特點:
在豆瓣平台上,觀眾對這部電影的評價存在差異:
豆瓣評分作為電影口碑的重要指標之一,7.4的評分說明了《我和我的家鄉》在觀眾心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響力。但請注意,評分只是一種量化的評價方式,最終的評價還需結合個人的觀影體驗來判斷。
『伍』 《我和我的家鄉》,明明時長兩個半小時,可看完仍覺得不過癮
如果說國慶哪部電影的陣容最豪華,想必一定是《我和我的家鄉》,五十多位演員在本片齊聚。我們單說導演,每一組也都是硬實力派,寧浩、陳思誠、徐崢、鄧超和俞白眉、閆飛和彭大魔分別擔任了五個分故事單元的導演。每組導演都各具特色,但都讓你觀影時笑中帶著淚,自然和細膩是貫穿電影始終的兩個詞。
01 北京好人
故事發生在北京,這一次貧嘴的張北京(葛優 飾)再次回到熒幕,剛剛攢齊買車的他,卻遇到了來借錢看病的表舅(張占儀 飾)。不想花買車錢的張北京想到一個"歪門邪道",和表舅開始了一段不尋常的治病之旅。嬉笑中夾雜著對生活不易的感慨,表舅那句:"聽說蒲公英能治這病,咱村裡有的是",印證了:有時候病不要命,錢才要命。故事的結局很有意思,這里就不劇透,大家去影院親自揭曉。
02 天上掉下個UFO
03 最後一課
這是最容易流淚的單元,由導演徐崢執導並參演,本單元的參演明星是最多的。在村子裡村民早已過上了好日子, 旅遊 帶貨養蜂樣樣紅火,可他們為了一個人決定復原92年的最後一堂課。這就是曾在村裡執教十年的范老師(范偉 飾),因為記憶的錯亂范老師的記憶回到當年的課堂,曾經教過的學生決定重新復原,只為感恩范老師當年的付出。可是當范老師重新走進課堂,意外狀況頻頻出現,究竟圓夢最後一課能否順利完成,此處留下空白。
04 回鄉之路
說起家鄉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獨特的記憶,關於家鄉的味道當然也是各不相同。知名帶貨主播(閆妮 飾)受邀參加家鄉的校慶演出,碰到了同樣受邀回村的喬樹林(鄧超 飾)。喬老闆回鄉之路一直在推銷自己的沙地蘋果,還打腫臉充胖子買單令人嫌棄。然而就是這么一個愛吹牛的人,在家鄉最需要他的時候站了出來,硬生生的將經常刮風暴的沙地上種出了沙地蘋果,幫助村民發家致富。心繫家鄉的閆妮也被感動,決定一起直播為家鄉代言。
05 神筆馬亮
說起閆飛和彭大魔,可能有的觀眾不熟悉,但夏洛特煩惱和西虹市首富你一定看過,皆是出自他們之手。這次的故事同樣發生在西虹市,考上俄羅斯美術學院的馬亮(沈騰 飾)瞞著妻子(馬麗 飾)來到家鄉扶貧。全村老少一起幫馬亮瞞著妻子,可隨著馬麗自己來度假村拍寫真,馬亮的謊言被一一戳破。麻花的黃金班底幾乎都再次重聚,狠戳觀眾的笑點,可前面越 搞笑 ,當事實暴露時更揪心。當馬麗發現了老公的"秘密",沒有埋怨更多的是支持,當馬麗感動的講話時,被沈騰打斷:這是觀景台不是主席台,巧妙的化解了硬生生說教的不自然。
看完五個單元的故事,感覺心裡暖暖的,我和我的家鄉講述的其實就是我們每個人的故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記憶,當電影劇情和記憶重疊,很容易被感動。動真情的電影更能打動人心,就是五個故事太短讓人看得不過癮,強烈建議再加五個,不對十個更好。這次的國慶檔電影最佳,我給《我和我的祖國》投上一票,期待明年國慶會有更多更好的故事。
『陸』 如何評價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帶給你的感觸呢
看完了之後我才知道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珍惜每一天的生活是多麼的重要,所以我們一定要學會珍惜。
『柒』 《我和我的家鄉》影評怎麼寫
1、《我和我的家鄉》描繪了小康生活的畫卷,謳歌了脫貧攻堅的成就,是兼具思想性、藝術性的文藝作品,取得了口碑和票房雙贏,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影片的成功為主旋律創作帶來諸多啟示:一是愛國主義永遠是電影創作的主旋律,二是人民是電影創作永恆的原動力,三是在以小見大中不斷創新藝術表達,影片才能贏得觀眾的共鳴與共情(《人民日報》評)。
2、《我和我的家鄉》和2019年的《我和我的祖國》相比,該片的「切口」更小了,但不變的還是接地氣的表達方式。葛優、鄧超、沈騰、王寶強、雷佳音這群「歡樂喜劇人」一出現,觀眾就不愁沒有笑點。
「北京好人」張北京和二舅聯手上演的雙簧、雷佳音「憋」出來的大頭、沈騰和馬麗之間的「網路延遲」,讓影院里充滿了快活的氣氛。電影里有歡樂,更有感動。
正因為有笑有淚,大家甚至都沒有感覺到本片的「主旋律」色彩。如此宏大的主題,卻沒有讓影院里的觀眾感到一絲一毫的枯燥、乏味,這不光得益於主創藝術的表達方式,更體現出中國的文化自信。電影在表達上也沒有了生澀和僵硬(《光明日報》評)。
《我和我的家鄉》創作背景
該片總監制張藝謀、總導演寧浩和總策劃張一白在商量每個單元故事過程中找到了幾個關鍵詞:變化、空間和小人物。千家萬戶都因為全面小康和精準扶貧而發生變化,而這個變化是覆蓋全中國地理空間的,所以就將故事設定在中國的東西南北中五個地理空間,來呈現小人物的故事。
五組導演分別領取任務:閆非、彭大魔作為東北喜劇的代表自然就選擇在遼寧沈陽創作故事;徐崢作為上海人,到了杭州千島湖取景拍攝;俞白眉作為西安人,和搭檔鄧超回到了陝北;只有陳思誠一個東北人,主動請纓去了西南貴州。
而寧浩又延續了《我和我的祖國》中講述北京小人物的手法,葛優再演「張北京」,連戴的帽子都沒換。
《北京好人》單元的故事來源於寧浩老家一個長輩親戚來北京看病的經歷。寧浩的親戚一開始並不知道自己是什麼病,特別害怕,一是擔心病會很嚴重,二是害怕交不起手術錢。寧浩就勸她,不用焦慮,先做手術,錢的問題可以幫忙解決。
之後,寧浩發現兩人原本平等的親戚關系,純潔的親情,因為涉及錢的問題後,就變得很奇怪。做完手術之後,寧浩親戚的女兒說,農村的醫保卡可以報銷,幾萬元的手術費基本能覆蓋80%多,這時候寧浩明顯感覺到親戚如釋重負,「覺得她又回到長輩的位置了」。
這件事情對寧浩觸動挺大的,沒想到農村醫保能到這種程度,確實是政府辦了一件硬事兒,就想從這個角度講一個小故事,為了符合喜劇片的設定,就做了一個身份互換的設計,拿著別人的醫保卡去看病。
『捌』 豆瓣7.6分國慶檔最佳,喜劇天團領銜,《我和我的家鄉》穩了
《我和我的家鄉》憑借豆瓣7.6分和口碑佳作的形象,確實在國慶檔表現穩健,有望成為佳作。以下是具體分析:
口碑良好:《我和我的家鄉》在豆瓣上獲得了7.6分的高評價,這表明觀眾對影片的整體質量給予了認可。高口碑有助於影片在競爭激烈的國慶檔中脫穎而出。
喜劇天團領銜:影片由喜劇界的知名演員和導演領銜,他們的精湛演技和導演才華確保了影片的喜劇效果和質量。喜劇元素的融入使得影片更加貼近觀眾,易於引發共鳴。
情感深度:影片不僅以喜劇元素吸引觀眾,更在情感深度上有所突破。通過講述一個個家鄉故事,影片展現了人們對家鄉的深深眷戀和改變家鄉的渴望,激發了觀眾的情感共鳴。這種「笑中帶淚」的特質讓影片在眾多喜劇片中脫穎而出。
社會關懷:影片摒棄了低俗搞笑,取而代之的是深情的社會關懷。通過對家鄉故事的呈現,影片讓觀眾對祖國各地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時也激發了觀眾為家鄉做出貢獻的熱情。這種正能量的傳遞使得影片具有更廣泛的社會意義。
票房表現:影片首日票房破2億,這一成績無疑預示著它有望成為2020年的爆款。高票房不僅是對影片質量的肯定,也為後續的市場表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