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如何評價百鳥朝鳳這部電影

如何評價百鳥朝鳳這部電影

發布時間:2025-08-02 01:20:23

1. 《百鳥朝鳳》影評:可能是今年最值得去影院觀賞的影片之一

《百鳥朝鳳》是一部值得去影院觀賞的影片,以下是對該影片的詳細影評

  1. 導演背景與影響力

    • 導演吳天明:是新中國電影史上不可忽略的風雲人物,曾拍出過多部榮獲國內外大獎的名作,如《人生》、《老井》、《變臉》等。
    • 伯樂風范:吳天明在擔任西安電影製片廠廠長期間,扶持了田壯壯、張藝謀、陳凱歌等導演拍出各自的成名作,對第五代導演的崛起起到了關鍵作用。
  2. 影片題材與上映情況

    • 題材:影片講述了傳統嗩吶藝術在新時代的遭遇,屬於農村藝人題材,與商業流行格格不入。
    • 上映情況:作為吳天明的遺作,《百鳥朝鳳》在2013年已完成,並奪得金雞百花電影節的評委會特別獎,但由於缺乏藝術院線的發行渠道,拖延至幾年後才得以公映。
  3. 影片內容與表現

    • 劇情:表面主角是年輕藝人游天鳴,實際上真正主角是嗩吶藝人焦三爺。通過徒弟的視角,展現了老藝人對傳統音樂的熱忱和面對新時代的焦慮。
    • 演員表現:陶澤如飾演的焦三爺形神兼備,將一個農村藝人朴實外表下的脈脈溫情和錚錚鐵骨表達得淋漓盡致。
    • 導演思考:影片不僅展現了一群藝人的人生故事,更是吳天明導演對整個中國文化的思考,包括傳統中國與西洋文明、市場大潮的沖突和對峙。
  4. 影片的局限與不足

    • 配樂問題:西洋樂器吹奏的畫面和聲音時有脫節,在表現壓軸曲牌《百鳥朝鳳》的時刻,響起的卻是中西合璧的電影配樂,令人失望。
    • 細節問題:在焦三爺逝世的1997年,非物質文化遺產還沒有進入官方的文化工程,這與影片中的某些情節存在不符。
  5. 影片價值與推薦

    • 鏡頭語言與人物塑造:這部電影的鏡頭語言、橋段設置、人物塑造都完勝90%以上的院線電影,包括好萊塢產品。
    • 文化內涵:影片蘊含了豐富的文化內涵,是致敬上一代導演對於電影的獨特理解,展現了他們眼中的原生態另類中國。
    • 推薦理由:在致敬青春、拜金時髦的城市題材電影霸佔了主流影壇的今日,去看看這部電影,或許才是最時尚、最非主流的選擇。

2. 如何評價電影《百鳥朝鳳》

文/夢里詩書

《百鳥朝鳳》作為中國老一輩導演吳天明的遺作,它令人看到了中國電影一種久違的質朴與純粹,關於民族文化傳承的眷戀構築了電影的脈絡,一曲嗩吶所吹響的不僅是對逝者的輓歌,更是對中國文化和本不該沒落匠人精神的堅守。

電影以嗩吶班子的傳承為主線,在此中所融入質朴的師徒,父子,兄弟間的情愫,形成了其情感真摯的張力所在,而以紅白喜事為生的嗩吶吹奏中,《百鳥朝鳳》正是為尊貴的逝者最高的禮贊,也是真正的嗩吶高手放能勝任的高難度曲章,而這一能堪為「尊貴」的定義,在電影中並不是權利與財富的象徵,而是代表著為民無私的精神,這種價值觀或許在當下已然某些人所不恥,但自覺對浮躁的中國電影是如此的彌足珍貴,亦締結出了這部作品最為動人於心的內在。

對一座小鎮為背景的聚焦,《百鳥朝鳳》所揮之不去的是一股厚重的鄉土氣息,它就是一場屬於普通百姓朴實無華的故事,卻又極具真實的展現出了現代社會中傳統文化所陷入的窘境,同時也呈現出了身為傳承者所面臨的困局,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電影中請了嗩吶班子也請了西洋樂隊辦喜事的對壘,而一圖新鮮的聽眾自然靠向了西洋樂隊,電影透過這種巧妙的矛盾構思,一面道出了嗩吶人的堅守,一面將傳統文化的繼承為人以沉思,正是諸多這樣在平淡中的矛盾,在日常中觀念的傳遞,使電影毫無矯揉造作的在一部真正屬於大眾的電影中勾勒出了深刻的內在縱深。

縱觀吳天明的《人生》《老井》《變臉》等等力作,無一不是將朴實的中國人文風貌融入到光影的藝術美學,對於這部吳導最後的遺作,電影中身為人師的焦三爺就仿若是吳天明自已,《百鳥朝鳳》從表現上看吹的是嗩吶,但實則是吳導對中國電影能堅守自我的寄望,如今的電影雖然多了,但有多少只是濫竽充數的無為庸作,在這些電影中再也看不到哪怕一絲的價值可言,只覺令人如坐針氈,《百鳥朝鳳》就像是面對西方樂隊所昂揚吹響的嗩吶,中國電影唯有堅守自已的文化定力,才是真正的中國電影。

「嗩吶不是吹給別人聽的,是吹給自己聽的」斯人雖已矣,餘音猶在耳,一曲嗩吶所彰顯的匠人之心,多麼期望日後還能看到這樣的匠人之作。

3. 《百鳥朝鳳》觀後感

人還是要有所堅守,文化還是要有人傳承,在看了百鳥朝鳳之後,你是否有同樣的感受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整理的百鳥朝鳳電影觀後感,歡迎參考借鑒。

《百鳥朝鳳》觀後感範文1

一個事物能流傳很久是因為它擁有價值,歷史的迭代中它沒有被時間與空間淹沒,所以能流傳至今這是時間選擇。講到這,不得不說一部電影,這部電影的導演,還沒等他的片子上映,就以去世了。一部以「仿古」手法拍攝的電影,其實在13年這部片子就拍完了,可是最近才在電影院上映,之前它一直找不到投資方,因為這部片子被他們認為沒有所謂的市場競爭力,時下社會庸俗化嚴重,還好後來有一些比較有審美能力的投資方贊助,本片才得以公映,此片就是《百鳥朝鳳》。

人是愛貼標簽的動物,動不動就給這部片子貼上,「大師的絕唱」,「吳天明——電影真正的巨人」等等這樣的標簽,我不針對吳天明,他或許是好導演,這部片子不管從取景,還是構圖,以及演員都體現了導演的獨到的,我也很喜歡這種拍攝手法,這部片子站在拍攝水平和演員的角度上來看,簡直是無可挑剔。

影片所表達的價值觀,和思想意識,和我們所理解的,以及一些無法迴避的價值觀中還是有一些出入的,(希望讀者你是看過此影片的)「嗩吶」作為一種民間樂器,也是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或許是應該得到傳承,可它畢竟還是太過小眾了,不是大眾皆喜歡的,尤其是這個時代。你可以試試,如果聽一遍嗩吶曲你興許還能接受,那讓你聽十遍二十遍呢?你願意嗎,反正我不願意,讓我聽一遍也不願意,而相反如果是代表純正中原文化的古琴,我就十分願意,因為它符合我的,也符合大眾的聽覺習慣。

因為「嗩吶」它本身就誕生在黃河流域,大多描述著黃土高坡的凄涼與悲傷,與純正的中原文化的「雅言正聲」有所區別。到今天世界音樂的廣泛交流,使它漸漸的在被人遺忘,這也是無法避免的,這點有點像西域的樂器「箜篌」失傳一樣,是歷史作出的選擇,如「箜篌」一類的樂器,有專家這樣說道幾乎沒有恢復的必要,這與嗩吶的命運如出一轍。在歷史的潮流中,它沒有用了所以漸漸的就被遺忘,試想現在婚禮還會請嗩吶戲班子嗎,就算喪禮也被現代化,即便是在殯儀館里,都用的是管弦樂。因為但它顯然是符合現代社會的生活習慣。

在中國,也是有很好聽的樂器,例如古琴,現在學古琴的學生越來越多了,甚至在很多婚禮上漢式婚禮上都會出現古琴,它也是符合當代審美價值觀念的,也是符合大眾視聽習慣的。總有一天還有許多事物也會消失,因為隨著人們的審美水平提高、生活方式的變遷。

其實這部電影的優點在於導演的鏡頭感好,拍的很民俗化,視覺很接地氣,體現了八十年代的風情,熱烈、變遷和當時人們的執著,以及無知,也揭露了以前和當今社會的矛盾,父母老是強加於自己的孩子,干自己想乾的事,讓孩子替代自己去他未完成的理想。這部電影拍出來註定就是褒貶不一的,說它好的人會把他頂上天,說它不好的人會把他說的跟爛泥一樣。而以上內容只是我主觀所認為的,我並不能說它好或不好,也不能說他好看或不好看。反正一部好的影片肯定是透過故事,透過鏡頭讓觀眾看到導演的立意,猶如文章沒有了立意,即便是花團錦簇的文字也是膚淺的。

總之我總結一下我看完電影的感受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和過濾,人們便會透過現象看清,經典的人和事或物,任何事物除非有什麼無法避免的客觀因素,好的都會流傳下去,該逝去註定也會逝去......」

《百鳥朝鳳》觀後感範文2

寒假中,我觀看了吳天明導演的作品《百鳥朝鳳》。

該影片講述了在陝西的無雙鎮里,吹嗩吶這項民間藝術,不止於娛樂,更是用在了喪事上,以示對故者的一種人生評價——道德平庸者只吹兩台,中等的吹四台,上等的吹八台,只有德高望重者才有資格吹「百鳥朝鳳」。而整個無雙鎮,唯有焦三爺會吹這「百鳥朝鳳」。

年幼的.游天明成為了焦三爺眾徒弟中的一員。但他肯吃苦,勤於練習,師傅更看重的、他所擁有的便是他骨子裡對嗩吶的喜愛和高尚的人格,因此,游天明成了唯一習得「百鳥朝鳳」的接班人。但後來,隨著西洋樂器的沖擊到來,適逢大事,村民們越來越少的選擇請嗩吶班,而是選擇更震撼的西洋樂隊。游天明不願嗩吶就此沒落,進行了一系列的斗爭……影片結尾,雲天明成功申遺,成為了嗩吶非遺繼承人。

這部影片給我的震撼與感動,絕不僅限於其畫面的寬闊、人物內心的細膩、背景音樂的穿透力,而是在於他的思想主旨:對傳統文化的繼承。

當今世界,是一個文化多樣性的世界。文化多樣性,帶來的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四面八方的外來文化,不斷沖擊世界甚至改變著中國傳統文化。從歡樂聖誕節到情人節,西方節日在中國越來越火,而傳統的中國節日卻漸行漸遠。尤其是商家更是津津樂道,特別是聖誕節,無論大街小巷,熱鬧程度,有增無減;中國傳統節日日漸清淡,端午重陽元宵,越來越不被重視,在電影院,美國大片、日本動漫成了眾多觀眾的選擇,國產片卻常被冠以「爛片」的稱號……

對此,我們要做的是保護與繼承。可以改變的是文化的內容,但不可以改變文化的精髓。影片中,年邁且患有肺癆的焦三爺為演奏百鳥朝鳳,一口鮮血噴出,這是對藝術的堅守,更是對文化的獻身!正如焦三爺所言:「這秦川大地,不能沒有嗩吶!」我們傳承的文化,是隨著血液繼承下來的一種品質。

回看當今,各種以傳統文化為題材的影片、節目譬如《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等不斷推出;非物質文化遺產名目日漸增多;越來越多的年輕一代們開始了對傳統文化的探索學習……「。只有把嗩吶吹到骨頭縫的人,才能拼了命把這活兒保住,傳下去!」只要我們擁有繼承的熱情與堅定的信念,相信傳統的種子定會在天朝大地上永遠生根發芽!

影片到最後,在師傅焦三爺墳前,游天明滿懷悲痛地奏響了驚天動地的「百鳥朝鳳」雲霧中,師傅坐在太師椅上,微笑地看著徒弟,面容驕傲地聽完了整曲,罷了,起身,頭也不回地消失在遠方……

那一刻,我意識到,傳承的精神已在我心中永恆。

《百鳥朝鳳》觀後感範文3

嗩吶,在現在已不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之中,這種古老的民樂逐漸被西洋樂器所取代。但是,有一首嗩吶曲,在看過一部電影後,已被深深烙印在了我心裡,那就是——《百鳥朝鳳》。

《百鳥朝鳳》這部電影,講述了游天鳴自小拜師學嗩吶的故事。從電影開頭嗩吶的光輝歲月,到最後的逐漸沒落,無不讓人感動。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則是電影的尾聲,一位老者,手拿嗩吶坐在家門前的台階上演奏著,有一對年輕女孩走了過去,還向老者身前的杯子里投了一塊錢,這多麼令人感到屈辱啊!

那位老者的嗩吶技藝極好,可是,曾經無比光輝的嗩吶技藝,如今,卻只能用來像乞丐一樣討錢,這如何能不令人感到屈辱心寒呢?再回顧電影的開頭,二十幾年前的嗩吶匠坐在太師椅上為紅白喜事伴奏,多麼光輝,多麼光榮啊!可如今,有誰還尊重我們嗩吶匠?沒有。我們自己的東西,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就這么被人給遺忘拋棄。而這根本的原因是什麼,是因為那些西洋樂曲新鮮,有趣,可我認為這並不值得我們為其放棄屬於我們自己的文化。而對於那些趕流行,推崇西方文化的人,我想問你們幾句,你們從哪裡來?你們記得自己的根嗎?

我認為,西方文化是非常新鮮,有趣,但是,我們要時刻記得,不能夠本末倒置,不能忘記我們作為中國人,要將中國的文化傳承下去。要像游天鳴一樣,將屬於我們的文化時刻記起,烙印在心頭,有著將中國文化發揚光大的信念。

嗩吶匠只不過是滄海一栗,它反映了現代人去追求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卻任由別人將自己的東西拿走。我們不能像電影里的那些混混,要像天鳴和他的師傅一樣,將中國文化傳給我們的後代。

百鳥朝鳳,唯有堅持方能成鳳。要學習電影里的嗩吶匠們,傳承中華文化,有著自己的堅持。

4. 如何評價電影《百鳥朝鳳》焦三爺為何收天鳴為徒

《百鳥朝鳳》評價:該劇是一部反映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劇作,從表層看是寫的吹嗩吶,但從深層看,表現的是對中華民族對優秀傳統文化應持有的正確態度。如何對待本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其中包括根植於民眾的民間文化,這是當前中國面臨的一個嚴峻課題。

該片堅守的,正是一條與《人生》《老井》《變臉》《首席執行官》等一脈相承並與時俱進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深化現實主義的電影發展道路。這正是在東西方文化八面來風的現實背景下,面對形形色色的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和東施效顰的「西化」鼓噪。

依然葆有可貴的文化自覺和文化定力的體現。它是中國特色的電影創作的成果。劇中焦三爺收天鳴為徒,是因為天鳴憑借堅定的毅力和不知疲倦的練習,打動了焦三爺。

劇情簡介

陝西一個叫做無雙鎮的小村落里,吹嗩吶這種傳之久遠的民間藝術,絕不止於娛樂,更具意味的是它在辦喪事時是對遠行故去者的一種人生評價道德平庸者只吹兩台,中等的吹四台,上等者吹八台,德高望重者才有資格吹「百鳥朝鳳」。



從骨子裡做到「嗩吶離口不離手」,為考驗兩個徒弟是否符合標准,焦三爺這個面冷內熱的黑臉師父使盡招數。

(4)如何評價百鳥朝鳳這部電影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焦三爺演員: 陶澤如

嗩吶王焦三爺是戲中焦家班的掌門人,技藝過人的焦三爺在措手不及的社會變革和浮躁年代裡,對沒落的嗩吶技藝堅守不渝,引領弟子們用生命不息傳承不止的信念,奏響嗩吶藝人獨特的光輝。

2、游天鳴演員: 鄭偉、李岷城

拜焦三爺為師學藝,歷經磨難,憑借堅定的毅力和不知疲倦的練習最終得到了師傅的認可,繼承師傅衣缽後,歷經艱辛,排除萬難,最終把嗩吶文化發揚光大。

閱讀全文

與如何評價百鳥朝鳳這部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索尼照相機怎麼看電影 瀏覽:166
如何將電影里的字幕導出來 瀏覽:390
我看電影用英文怎麼說 瀏覽:128
在電影院看電影無聊怎麼辦 瀏覽:288
推薦好看印度電影 瀏覽:411
趙震雄好看電影 瀏覽:428
電影聲音的忠實度指什麼 瀏覽:204
致命呼叫電影免費看 瀏覽:581
免費看電影指環王 瀏覽:822
洛麗塔電影免費完整版在線觀看 瀏覽:729
反映奴隸社會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216
日本電影如何永久保存 瀏覽:111
好看動畫電影90年 瀏覽:884
推介一些外國好看的電影 瀏覽:285
閃電骷髏箭頭狗什麼電影名字 瀏覽:788
印度好看電影動作大片 瀏覽:15
娘子關戰役電影免費 瀏覽:27
哪吒魔童電影放映到什麼時候結束 瀏覽:506
泰迦奧特曼打賽羅奧特曼是什麼電影 瀏覽:591
免費裸體賭場電影房 瀏覽: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