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影視剪輯怎麼一段原聲一段配樂
要在影視剪輯中實現一段原聲一段配樂的效果,可以按照以下步驟進行操作:
1.導入素材:將需要剪輯的影視片段和配樂文件導入到剪輯軟體中。
2.分離原聲和配樂:根據需要,將影視片段中的原聲和配樂分離出來,以便單獨處理。
3.安排剪輯順序:在時間軸上安排原聲和配樂的順序,確定哪些部分使用原聲,哪些部分使用配樂。
4.剪輯原聲:對於使用原聲的部分,進行剪輯和編輯,確保原聲的內容和節奏與畫面配合得當。
5.添加配樂:在需要配樂的部分,將配樂文件添加到時間軸上,並根據畫面的情感和氛圍進行調整。
6.混音和調整:對原聲和配樂的音量進行混音,以達到合適的音頻平衡。可以根據需要調整音頻的淡入淡出效果,使過渡更加自然。
7.預覽和微調:在剪輯過程中,不斷預覽效果,根據實際聽覺感受進行微調,確保原聲和配樂的配合達到最佳效果。
8.導出成品:完成剪輯後,將影視片段導出為最終的成品格式。
具體的操作步驟可能因使用的剪輯軟體而有所不同。一些常見的剪輯軟體如AdobePremierePro、FinalCutPro等都提供了豐富的工具和功能,以幫助用戶實現這一效果。
在使用這些軟體時,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創意進行調整和創新。例如,可以嘗試不同的剪輯順序,探索原聲和配樂的不同組合方式,以達到最佳的視聽效果。
此外,對於一些高級用戶來說,還可以通過調整音頻的混響、均衡器等參數,進一步優化音頻效果,使原聲和配樂更加契合。
在整個剪輯過程中,不斷進行預覽和調整是非常重要的。這不僅可以確保原聲和配樂的配合效果達到最佳,還可以幫助創作者發現並改進潛在的問題。
總之,通過合理地安排原聲和配樂,可以為影視作品增添更多的表現力和情感深度。這對於提升作品的整體質量和觀眾的觀影體驗都具有重要意義。
無論是在電影、電視劇還是短視頻的製作過程中,原聲和配樂的巧妙結合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通過不斷的實踐和探索,創作者可以不斷提升自己的剪輯技巧,為觀眾帶來更加豐富和動人的視聽體驗。
⑵ 視頻剪輯師如何尋找背景音樂
1. 根據視頻內容和鏡頭節奏
首先確定視頻的風格與整體畫面節奏,包括內容(整體)和鏡頭節奏(局部)。通常來講,視頻畫面節奏和音樂匹配度越高,畫面就會越帶感。
為了使背景音樂與視頻畫面節奏更加契合,在進行視頻剪輯時最好先按照拍攝的時間順序進行簡單粗剪,然後再分析視頻的節奏,包括每個鏡頭的長度、快慢節奏,轉折等,根據整體的畫面節奏去尋找合適的音樂,比如:一般慢節奏的音樂適用於長鏡頭,快節奏或者比較強烈的音樂適用於多鏡頭的切換剪輯。
2. 感受人物心理和情感基調
通過觀察人物的行為方式來感受人物的心理節奏,思考需要什麼類型的音樂加強人物哪種情感表現。是燃點還是淚點?這個情緒要什麼時候起,什麼時候到達高點等,以此選擇合適的背景音樂。
3. 盡量選擇純音樂
除了節奏和情感匹配,歌詞也很重要。有時候雖然完美卡點,但如果詞不達意,就會讓觀眾產生違和感,很難沉浸到原本想要傳達的情緒中。
所以在剪輯中可以盡量先選擇純音樂,或者外文歌曲。因為並不是所有歌曲的內容都能和視頻匹配,而使用純音樂的好處就在於它自身所帶的情感色彩並沒有歌詞的約束,包容性更強,更適用於視頻背景音樂。
4. 日常提升自身樂感
除了以上這些尋找背景音樂的技巧,日常中也要注重提升自己的樂感。通常來說,特別專業的影視製作,如電影、電視等都會找專業的音樂製作人進行配樂,而一般的視頻剪輯則需要剪輯師獨立完成。所以專業的剪輯師都會在平時聽各種不同類型、風格的音樂,以培養自己的樂感。
關於視頻剪輯師如何尋找背景音樂,環球青藤小編暫時和您分享到這里了。如果您對影視後期有濃厚的興趣,希望這篇文章可以為您提供幫助。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於攝像技巧、後期剪輯的方法及素材等內容,可以點擊本站的其他文章進行學習。
⑶ 適合作電影剪輯的音樂
開頭比較平淡但是中間比較燃的倒是有兩首(個人覺得)
①human—krewella
②don't let me down(Illenium Remix)
比較平淡的(個人觀點+1)
①river—Bishop Briggs
②fire—Gavin Degtaw
從頭到腳都燃的(個人觀點+2)
①centuries—Fall out boy
②Helmet to Helmet—Brand X music(純音樂)
③novera—Dark Winter Music(純音樂)
個人聽的音樂不多,希望能幫到你,至少能給你一點兒靈感。
⑷ 如何給視頻加背景音樂
1.打開「格式工廠」選擇「工具集」後點擊「混流」
⑸ 影視後期MV剪輯的技巧
一部成熟的MV,一定不能是胡亂堆砌鏡頭的作品。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影視後期MV剪輯的技巧,歡迎參考~
一、MV的製作一定要有設計意圖
一部成熟的MV,一定不能是胡亂堆砌鏡頭的作品。從頭至尾所有的鏡頭一定要有一條主線貫穿起來,作者要明白,自己的MV要表現什麼,無論是純剪輯的還是片花式的還是劇情式的,如果鏡頭象一盤散沙毫無章法,那一定是一部沒有凝聚力的作品。
二、MV要有「編輯感」
在網上看過許多MV,大段大段的往音樂上堆砌鏡頭,不理會音樂的節奏,不理會歌詞的內容,不理會鏡頭的長度,只知道自己喜歡哪段鏡頭,就整段剪下來堆在音樂上,一個鏡頭壓好幾句歌詞,十幾、二十秒都不換畫面,畫面與音樂完完全全是脫節的,這樣的MV不如直接去看劇。
給大家推薦岳靈珊的一部新作《暮雲深》預告,這部MV讓人想起東北的一道名菜:亂燉,就是把很多劇很多人物放進同一作品中去攪在一起,情節參考某部小說,人物全部帶COS性質,僅是我看出來的片源,就有《大唐情史》《貞觀長歌》《大秦帝國》《誰主中原》《逆水寒》《大明宮詞》等多部劇,還有我沒看出來的,總之畫面很漂亮,情節很緊湊(雖然看不懂),邊框和背景很古樸很漂亮,這是預告片,不知何時出正片,我們期待著吧。
三、MV要注意音樂與畫面的節奏相結合
這一點說起來容易,真正做起來是很難的,對於樂感好的人來說,可能要容易一些。主要注意以下幾點就可以了。
1、音樂的節奏與畫面切換的節奏要協調
所選取音樂的節奏決定了整部MV的風格與基調,在拼鏡頭的時候,就要完全遵循音樂的節奏來控制畫面切換的快慢,這樣給人的感覺才是協調的、舒服的。
2、音樂的節奏與畫面內部節奏要協調
什麼是畫面的內部節奏呢?就是畫面中人物的活動速度或是運動鏡頭的運動速度。比如,在一段很舒緩的音樂背景下,畫面中的人物卻在風馳電掣的舞劍,這就顯得很不協調,辦法很簡單,手工調節畫面的速度即可。
3、學會把握音樂重音
我把這一條稱為「踩點」,以前我對這一點注意得不多,直到前段時間我製作「大秦」那個MV時,前奏部分有個老者舉刀喊殺的鏡頭,朋友提醒我,這個鏡頭要向後退一點,我不明白,朋友說,恰好有個音樂重音在後邊一點處,要讓老者的手臂舉到最高處時恰好卡上音樂重音,這樣看著才舒服。我頓時醒悟,試之,果然。
所以說,製作MV並不是僅僅把畫面對上音樂就行,一定要考慮畫面本身的內容、節奏、人物的動作等因素,再配以選取得當的音樂,才能真正做到音樂和畫面的靈魂合二為一,總之一句話,快要快得有理,慢要慢得有理。
下面兩部MV是我認為在畫面與音樂的節奏把握上做得非常好的兩部,節奏分別是一快一慢,希望這兩部作品的欣賞能帶給大家完全不同的感受。
第一部是《游劍江湖》MV之《瀟灑一生》,作者:龍砂
這部MV給我的感覺是「動感十足」,音樂很帶勁,鏡頭剪得也很帶勁,最為帶勁的是整個作品所把握的節奏,刀光劍影與人物表情交相呼應,尤其請大家注意結尾處的字幕與音樂的節奏更是渾然一體,再加作者精心打造的水墨效果,一代大俠繆長風的形象呼之欲出。
第二部是《龍虎人生》MV之《千秋家園夢》作者:心兒小語
我一直很糾結於作者將田震的這首《千秋家國夢》做成的MV更名成《千秋家園夢》,在這部劇中,王志飛和王志文這兩位資深帥哥演的對手戲相得益彰,相當出彩,對於本MV中所表現的杜松山(王志飛飾演)來說,「國」的概念絕對要重於「家」的概念,所以,我認為這個名字改得失掉了原名中的大氣與使命感,但無論如何,這部MV製作得很成功,個人情感纏綿感人,民族危亡感又表現得很充分,特效運用得也不錯,鏡頭的節奏很慢,真的是很深情很深情。
四、鏡頭的剪輯要有章法
說到鏡頭的剪輯,應該說是「各花入各眼」,因人而論,不一而論。而且,很難用三言兩語總結出哪些鏡頭是好的鏡頭,哪些在剪輯時應慎重,即使我在大學中接受了四年正規的影視課訓練,現在一直在為學生講授影視藝術欣賞,也很難說得清應該怎樣來選取鏡頭。但是,有些一般性的規律還是可以給大家介紹一下的。
1、剪輯鏡頭要注意近景、中景、遠景的巧妙搭配
所謂景別,指的是被攝主體和背景在畫面中呈現的范圍,通過主體在畫面中所呈現的特點范圍,傳遞或轉達某種具體含義的畫面語言。一般分為遠景、中景、近景和特寫,許多MV作者在製作過程中不太注意這一條,事實上這一條至關重要。
大家設想一下,如果在一部MV中,大家看到的都是大全景,人物所處的背景倒是看清楚了,可是人物在整個畫面中就那麼小的一點,動作、表情都看不清楚,那是很郁悶的一件事情;反過來想,如果大家看到的都是一張張碩大的面孔的特寫,表情倒是看清楚了,可是任何人都會產生逼迫得喘不過氣來的感覺,所以,在決定一些鏡頭的取捨時,一定要合理考慮景別的因素,做到遠景、中景、近景錯落有致,才會讓整部MV作品提高欣賞性。
2、要注意畫面本身的張力
任何一個鏡頭,其本身都是有一定張力的,這種張力就是畫面本身的表現力,或者說,就是它帶給觀眾的感染力,比如,同樣時間長度的的鏡頭,靜止的畫面和武打的畫面相比較,武打的畫面更有張力,如果所配的音樂是快節奏的,武打的畫面就可以切換得慢一些,因為鏡頭本身的內在節奏已經很快,而靜止的畫面卻要快速切換,以保持和音樂節奏的統一。
我曾收藏過一部主角為孫興版楊左使的MV,總的來說,是部不錯的作品,音樂很有動感,遮罩用得很熟練,音樂節奏掌握得也很好,但是,美中不足的是,MV前半段的鏡頭全部都是楊逍在擺酷pose,我就覺得作品中有一股勁沒有釋放出來,讓人憋得很難受。我認為,如果在一個pose後緊接一段精彩的武打,然後再一個pose,再接一段武打……這樣組接出來的畫面會出彩很多。當然,這只是一家之言,不一定得到所有人的認可。
在組合鏡頭時,好多組男女主角深情的對望之後,不妨插入一個熱烈的擁抱,好多組激烈的武打之後,不妨插入一個收劍入鞘,好多組痛苦的表情之後,不妨插入一個淡然的微笑,以上的例子都來源於MV作者對鏡頭內在張力的把握。
在這里,向大家推薦一部MV,根據《寶蓮燈前傳》製作的《英雄寞》作者:淺夏
雖然這部劇我一直沒有看過,而且也不想看,但是這部MV卻做得表現力十足,因為神幻劇的鏡頭本身就很好看,很有張力,如果鏡頭剪得好,再稍一加工,就是部不錯的作品。
3、不要讓人物對著鏡頭侃侃而談
在MV的剪輯中,我很注意這一點。我不能忍受MV中的人物對著觀眾侃侃而談的同時,沒有人物的聲音,沒有字幕,讓觀眾一味的猜測:他(她)到底在說什麼?
4、不要出現「跳幀」的現象
所謂跳幀,指的是連續的畫面出現跳躍和不連續。舉個例子,某人在路上走,走的是同一條路,姿勢也未變,但卻突然從A點跳到B點繼續向前走,A到B點之間的走路過程消失不見了,這樣就給人造成了不連續的感覺,在MV的剪輯中,切忌這種現象的出現。
5、鏡頭組合要遵循「動接動」「靜接靜」的原則
首先,我聲明,這一條要做到很難,我自己就幾乎不能嚴格遵守。所謂「動接動」「靜接靜」,指的就是運動鏡頭要接運動鏡頭,固定鏡頭要接固定鏡頭。推、拉、搖、移、甩都屬於運動鏡頭,而機位靜止不動的則屬於固定鏡頭,注意,機位靜止不動並不等同於鏡頭中的人物和景物靜止不動,只是我們觀察事物的視角不變。
這一條我僅僅將它做為理論講授給學生,真正的影視劇也遵循這條原則,可是作為業余的MV作者,卻很難做到這一點,所以,這一條僅供大家參考吧。
此外,還有「靜接靜」、「動接動」、固定鏡頭中運動物體的剪接規律,我就不贅述了,太專業也太細,如有興趣的朋友我再單獨開教程吧。
6、鏡頭的轉場要謹慎
學作MV的朋友都知道轉場,就是鏡頭與鏡頭之間的轉換方式。一般來說,轉場分為無技巧轉場和技巧轉場兩大類,我詳細給大家介紹一下:
(一)無技巧轉場
(1)特寫轉場
鏡頭進入某人或某物的特寫畫面後,周圍的環境隱去,下一鏡頭轉換為其它環境下的事物。
(2)空鏡頭轉場
所謂「空鏡頭」,就是畫面中沒有人物的鏡頭,如月亮,樹林,落雪,大雨等等,這些鏡頭可以用來做轉場之用,它在渲染情緒方面的作用我在後邊會有詳細敘述。
(3)同類內容轉場
如張愛玲的《金鎖記》中的片斷,一隻掛鍾的特寫,走著走著,鏡頭一晃,十八年過去了,依然是這只掛鍾在牆上走著,這就是典型的同類內容轉場。
(4)相似體轉場
由我剪輯的小紀錄片《懷》,第四幕是從茂陵博物館到平陽公主墓的過度,在博物館門外的小路上,鏡頭突然放大,再縮小時已經是田間的泥土小道,後邊就是平陽公主墓,這里用的就是小路和泥土路這兩種相似體的轉場。
(5)入畫出畫轉場
正在激烈對打的人物,「嗖」的一聲跳出畫面,下一個鏡頭落在別處,或直接進入其它情節,這就是入畫出畫的轉場。
(6)封擋切換
人物主體用身體或物體擋住畫面時進行下一鏡頭的切換,叫做封擋切換。
(7)利用聲音或解說詞進行轉場
這個不多做解釋了,影視劇中比比皆是。
(二)技巧轉場
(1)疊化
上下鏡頭交疊,前一個鏡頭逐漸淺淡的同時,後一個鏡頭畫面逐漸清晰。
(2)定格
將前一個鏡頭做定格,以起到突出強調的作用,然後出現後一鏡頭。
(3)淡出淡入
一個畫面的清晰度、色飽和度逐漸淡下去,直至成為白場或黑場,下一個畫面的清晰度、色飽和度逐漸淡上來。
以上所介紹的三種技術轉場,都是大家在MV中最常用的轉場手段,其實各種視頻製作軟體自身都帶有許多很花哨的轉場方式,我建議大家要謹慎使用,往往初學者會使用大量的轉場來切換鏡頭,使得整個MV的畫面飛來飛去,很晃眼,其實沒有多大意義,關鍵還是鏡頭本身的選取和剪輯才是最見功力的東西,轉場如果應用不當,就會成為畫蛇添足的東西,很突兀,所以,大家一定要應用得當才行。
⑹ 如何做好一個電影混剪視頻呢
一、軟體選擇(mac)
看到mac,你是不是要急著告辭。別慌,系統雖不同,方法卻相通。
我們都知道mac上有個imovie,這是入門級別的剪輯軟體,最初的最初我用它做過一個照片的影像集,只有1分鍾:
附上鏈接: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49101829(現在看超Low,哈哈)
其實,能把這個做出來,你就知道軟體最最基礎的功能該怎麼使用,怎麼導入素材,怎麼排列組合,圖片該怎麼配合音樂的鼓點切換,怎麼設置轉場,怎麼導出成片。為了配合音樂,有的圖片播放時長需要設置0.5秒,有的需要設置為2秒。
完成後,軟體的基礎界面、基礎功能就能知道一二了。不妨可以試試看,把你過去喜歡的照片挑出來用剪輯軟體做一個影像集。
接著,我嘗試過大熱的萬興神剪手,但第二個視頻做到一半我就放棄了,因為確實不怎麼流暢。不過聽說window用戶普遍反響不錯,管他好用不好用,你先下載來試試看唄。氮素,導出的成片有個超大的水印,真的超級大。付費會員可以去除,呵呵噠。
然後我還試過Pr,誰能想到,下載的試用版竟然崩掉打不開了,頭天剪的片段也全廢了,心態差點崩掉。沒辦法,我就又用回iMovie,是真的流暢。第二個視頻在這里:
附上鏈接在: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52240265(呃現在看,有點一言難盡)
有了剪圖片的基礎,這個視頻主要精力放在搜集素材,選擇素材和匹配素材上了。和圖片不一樣的是,圖片可以一眼看到底,但視頻是一秒一秒組成的,所有的片段都一閃即逝,所以需要花費相當多的時間來研究素材片段。
用的都是個人比較喜歡的片段,根據音樂節奏點來切換片段素材,忘了說,你的電影素材片段需要根據音樂風格來挑。你的音樂是小清新的?還是燃向炸裂的?這個應該不用多說吧。
最後,我終於用到了現在用的Final cut Pro,比較流暢,可以算是iMovie的升級版本吧。第一個視頻就是用Final cut Pro做的,有一些細節化的東西可以往深處研究,目前也還在繼續學習中。
總結,軟體方面,不用聽誰說哪個好哪個不好,一切都要靠自己動手試。
二、教程學習
不論你選擇了哪一個軟體,網上的視頻教程都是你繞不過去學習過程,除非你研究思維、動手能力過人,摸索個三兩下就會了,那就當我沒說。
不過作為新手,我依然建議你學習教程,因為我自己就是這樣過來的。
也許你要問了,網上教程那麼多,學哪個好呢?
沒有固定答案,在B站隨便點開一個,覺得聲音OK,畫面OK,你聽得舒服的就行(我一般都會倍速聽)。邊聽邊看邊實操,動手很重要。看多了視頻,你就會發現,教程全都是從基本界面開始講,可往往基礎就是關鍵,比如快捷鍵的使用,一上來就用快捷鍵操作會比滑鼠高效很多。(這方面我就吃虧啦)
總之,你至少得看2個教程,再加上實操,基本功能自然就能了熟於心。
還有,關鍵的筆記不能少(特別是快捷鍵或者小技巧什麼的),重點視頻可收藏二次觀看。
三、音樂選擇
第三步,好了,經過摸索,你打算開始做一個混剪了。
當然要先挑自己喜歡有感覺的音樂啦。相信我,你在剪輯反復調試的過程中,每一句音樂你最少需要聽30遍以上,每一句!!!所以音樂要自己喜歡,這很關鍵。
建議新手在B站上看那些大神在用什麼音樂,有喜歡的,看看評論、說明或者彈幕BGM名稱,在網易雲里收藏起來,以留後用。
特別喜歡的就可以用作自己的視頻音樂啦。
關於音樂下載網站一般首選網易雲,有的不想付費也可以網上搜搜哪裡可以下載,音樂下載網站我還沒有特別收藏,B站up主推薦就有不少,很多免費的。
多說一句,我覺得新手剪輯先定音樂,再選視頻素材。因為有了音樂,我們會自然而然腦補出很多畫面。
四、素材選擇
想要做電影混剪,肯定是愛電影的人兒。閱片量在這里就能發揮他的功效了。
我們假設你已經選擇好了音樂,那麼就開始選擇你的電影素材。我一般會在兩個地方找素材,而且我會盡可能找1080P視頻素材:
1、電影預告片(對於新手,非常友好)
預告片一般最多隻有3分鍾,並且可能都是精華片段,不用你花幾小時把電影再重新看一遍,能節省不少時間。
預告片世界:https://www.yugaopian.cn/
還有一個:https://thedigitaltheater.com/
2、電影視頻片段
B站上,搜索電影名稱,就能找到很多電影片段,很多都是一些公認的經典片段。但是想要高清視頻還是需要花一點功夫,沒有別的辦法,只能一個個打開看。當然,上述的預告片網站里,有時候也會有單人花絮什麼的,下載的過程中留意一下即可。
下載方式:
第一種方法:谷歌瀏覽器上有個擴展程序叫嗶哩嗶哩下載助手,可以直接下載;
第二種方法:推薦一個軟體(包含視頻轉換+鏈接下載功能)叫做:uniconverter
以前我用嗶哩嗶哩下載助手,下載下來是flv格式,還要再次轉換,但是uniconverter可以直接丟鏈接,還能邊下載邊轉換格式,簡直不要太友好。
切記不要下載別人剪輯過的視頻進行二次剪輯,切記切記。首先剪過一個視頻,你就知道,你可能為了1秒花掉3個小時,你會知道多不容易。二是別人做的混剪有可能是經過調色處理的,非原片。
還有一種情況是,你想做某電影的單人CUT混剪,那就需要將原片下載來下細細研究了。這個在這里就不做贅述了。
五、實操中超多的問題
關鍵的來了。
以上不管是摸索軟體,還是下載素材,還是找BGM,都不是什麼多困難的事情。搜集網上的分享照著做即可。
真正的困難在於,你在真正自己動手的過程中會有1000個 ???在等著你。不誇張
比如:
素材這么多,煩死了,到底要怎麼整理呀?
這個視頻下載的格式軟體不支持,還要轉換格式,真麻煩。
下載的這個視頻有個水印我怎麼去掉它?
咦?我在系統上下了個好看的字體,軟體怎麼不顯示?
我想學別人那樣給視頻上下加個黑邊咋操作?
有沒有快速加字幕的方法?
......
我想說的是,這些問題每個人都會遇到,不同的是,不是你把問題打敗,就是問題打敗你。
而KO問題的過程,就是你飛速進步的時候。因為經驗值是別人怎麼都拿不走的,只屬於你自己的東西。
解決問題的途徑,谷歌也行,網路也好,B站也罷,或者你有貴人相助,哈哈,我是靠前三種,相信你也可以。尤其當你發現,解決一個問題時,會順帶把另一個疑惑了好久的問題也解決了,那種感覺爽到飛起。
當然,截止到目前,我作為一個新手小白,遇到的問題,有時採取的也是不那麼完美的迂迴解決策略。不懂、不會的,依然很多很多。
^ ^
吾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