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如何分析一部電影鏡頭

如何分析一部電影鏡頭

發布時間:2025-07-29 01:06:26

『壹』 電影《南京南京》編導鏡頭分析(3)

動、低位移動、組合式移動、多角度移動鏡頭等,都屬於移動鏡頭的范疇。

五、鏡頭組合

最後再來說一說鏡頭組合,鏡頭本身是沒有什麼具體意義的,它的意義來自於生活的給予,當我們看到鏡頭中再現的某物時,就一定會聯想到生活中的某些特定含義。那麼電影中的鏡頭有沒有意義?電影是通過很多不同屬性鏡頭組合而成的,當我們看到鏡頭中某人害怕時,就必有令他害怕的對象,這是在電影中必須通過另一個鏡頭表述出來的,當然也可以不表述,這完全取決於導演這個影片把關人的思想意圖,想要表達什麼?想要展現什麼?恐懼?驚悚?擔心?夢幻?還是對前途迷茫的擔憂?

所以,單個鏡頭可以說它沒有意義,但連接起來的鏡頭不可能表達不出應該要表達的意義,甚至是更為准確的含義。拿《南京,南京》為例,當我們看到在日營集中地處,被綁著的劉曄眼睛出現了憤怒的神情,如果鏡頭到此為止,且前後也只有這么一個鏡頭,只讓你看到這么一個鏡頭,我們就很難知道他為何而怒?對誰而怒?這時,就會浮想聯翩,任我們肆意想像,答案就會有千萬種,甚至更多。但是,接下去,我們看到了在被俘軍人前拿著槍走動並四處監視的日本兵,我們就知道了,所有聯想噶然而止,很明顯了,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對日本兵的憤怒,這時也就突顯了周圍環境的險惡,被抓人數的眾多,劉曄也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個,再經過前後情節的聯系,也就知道了他們正在等待著被屠殺的命運。

如果,這時影片斷然結束,而且也就只有這兩個聯系鏡頭,我們也能從中判斷出其中的近乎准確的意義了,盡管還會存有聯想,但這時的所有聯想也都在往一個方向上集中,不會再進行過多的其他毫無意義的發散了,也就越容易進入導演或符號把關人事先就設定好的意義范疇,至少不會偏離太遠。在這里,後一個鏡頭所起到的作用,其實就是對前一個鏡頭的情節提示。

因此,單個鏡頭的存在可能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但兩個或兩個以上鏡頭的連接組合,必能產生某些特定的含義,顯示出導演或符號把關人的真實意圖。當然,也不排除某些例外,例如顯示周圍環境大變動的長鏡頭。

鏡頭空間

電影是二維的平面,但我們可以創造三維甚至四維的空間概念,而我這里所指的鏡頭空間並不是三維和四維空間。而是封閉和開放形態鏡頭空間的表達。

一、封閉空間

我們先來看封閉空間,什麼是封閉空間?我們先來看《南京,南京》中的鏡頭實例,我前面提到了南京避難所中的一段,那就屬於封閉空間的形態表達,日軍和中國百姓相遇,目光對視,兩個民族在特定的空間內碰撞,日軍步步進逼,咄咄逼人,明顯占上風。

那麼,到這里,很多人就一定會認為凡是室內空間就都是封閉空間,如果是這么認為的,那麼,錯,室內空間只屬於封閉空間的一種,還有半開放式的空間也屬於封閉空間的表達。例如,在鏡頭中出現了一段場景,某人A在逃避追捕,逃到了森林邊緣,無路可逃了,這時想往回逃,但突然追捕者B出現,兩人面對面對望,氣氛開始緊張。這時,A緩慢向後退,B步步進逼,不管是形勢還是正義B都佔了上風。這類場景的表述也屬於封閉式空間范疇,但前兩類都屬於明示的封閉空間表達,還有一種是屬於暗示的封閉空間表達,多用於展示人物內心的痛苦和掙扎,顯示鏡頭對象的孤獨、孤立、無助,如影片中多次出現的慰安婦的遭遇。而鏡頭外的含義,則是顯示和表達了對此類暴行的控訴。

因此,封閉形態空間鏡頭的含義可以在特定的場地,用以顯示出一定環境下的險惡、危機、不安、躁動、對決,內心的痛苦、掙扎,力量的對比,人或物的孤獨、孤立、無助、等待、迷茫、放棄、獨處及自我的滿足、隱私不得侵犯等等。其實,對這個詞彙的表述更確切的說,應該是更為強調風格化的設計,具有表面化的現實主義特色。②

二、開放空間

由於開放形態空間更多的是被置於室外,因此在表現形式和視覺設計上更強調非形式的,樸素的構圖,使物象看上去出於偶然,毫無精心安排的痕跡。③如影片中角川兄在跟隨部隊進入南京城中時所看到的一切,就彷彿都很自然,人物進入畫面,又出去了,日本兵舉槍槍殺南京市民,就好像是真實的紀錄一樣,絲毫沒有刻意安排的成分。而這一段鏡頭當中,最出彩的應該是一名教父剛進入畫面沒多久就被槍殺的場景,按理說,教父是可以隨意布教的,被放置在開放的空間內,又並非當地的南京市民,應該有更大的自由度,卻也被日本兵從身後無情的開槍射殺了,更加突出了日本兵的殘酷無情,這一幕連角川兄看到後都有些身心一震。

在影片結尾,小豆和老趙最終也是在完全開放的空間形態內完全獲得自由的。

其實,這兩種空間形態的含義,本身是沒有什麼太大討論必要的,也純粹是屬於理論的范疇,但也不難看出,懂得這兩種空間形態含義也有其重要性,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每個鏡頭所要表達的思想內容,進而更好的理解影片,起到一定意義上輔助性的作用。而對於一部影片的整體來說,討論空間形態的開放與封閉是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的,只能夠當把它放置在一定的場景中討論才有其基本含義。可以說,無所謂開放式影片、封閉式影片,但有所謂開放式場景、封閉式場景,至於具體的討論,還是要結合影片的整體來進行,不能完全偏離影片的主題。

鏡頭符號

每一組連接的鏡頭內所存在的影像符號都可以用意義去進行解讀,意義是附著於符號之上的,如果符號本身不能表達出某種特定意義,那它也就沒有存在的價值可言了。意義和符號之間的關系是抽象和具象的關系,前一個是精神的體現,後者則是物質的表現。即使每一個鏡頭也不例外,如果一個鏡頭內的影像無法用某種意義去作具體解讀的話,那麼這個鏡頭也可以說是失敗的,當然,也不完全。事實上,形式主義和現實主義風格的影像構造所表達出的含義就是完全不同的,前者的影像一般都是刻意去安排、組織、表達什麼;而後者則是自然的體現,不會做任何太大的修飾。

對於故事片而言,沒有什麼偏向於哪一個具體風格方面的過多傾向和要求,很難在此類影片中作出明確區分,一切都是跟著劇情走,根據需要而定。現在,我們來看《南京,南京》,避難所這一場戲,要表達什麼?中日之間無可避免的發生了沖突,日本兵拿著刺刀逼迫中國百姓,很明顯日本兵非常的殘酷無情。在這里,避難所是一個場景,是一個室內場景,對避難所這一具象的符號和它的抽象意義解讀,可以這么理解:

首先,戰爭造成了南京百姓的流離失所,為了避難、保存性命,逃進了避難所,很自然的表現,但是是一個伏筆,一條暗線,電影中沒有明確的鏡頭表現;影片開場,是從一小隊日本兵在城內掃盪,路途中發現了避難所,於是,這隊人馬就朝著避難所而去開始的,這段場景發生的很自然,沒有什麼刻意安排的成分在裡面; 緊接著,電影開場的第一個戲劇性沖突就被設定在了這個避難所內,在有限的空間內,更加強化了中日之間的沖突,完成了從偶然到必然之間的過渡轉換;避難所內的南京百姓在極其狹小的空間內是無路可退的,面對日本兵也只能束手待斃,更加重了百姓的悲劇性,和日本兵的無人道性。

如果,我們再設想,這場沖突被設置在室外進行,空間大或無任何空間限制,則還有自由可言,還有逃跑的希望。而在避難所,則一切希望全無,因為,唯一的路口,已被日本兵嚴加把守。空間的限制,是造成群體悲劇的開始。

影片結尾的場景是在開放式的構圖中展開的,小豆和老趙被捆綁著前進,後面跟著角川兄和一個日本兵,誰都知道最可能的結局是被射殺,但結果卻是被角川兄放生。這一場景在構圖中毫無任何限制,是非常自由的空間,日本兵和角川兄處於後景,生殺大勸掌握在他們手中,而其實在這一畫面中,真正起作用的是角川兄一人,日本兵只是起陪襯,被安排進入畫面的時間有限。

對片尾這一場景中符號意義的解讀,具有兩層意義,一層為對自由的渴望和獲得自由,一個是肉體,一個為精神;另一層則為求生的本能和對生命的憐憫。肉體自由和求生本能就不必做過多的敘述了,在影片中就體現在小豆和老趙兩個符號性的人物身上;那麼,精神自由和對生命的憐憫該如何作解?大家都應該知道,角川兄在把他們放走之後,看著他們遠去的背影,眼望著前方,對身邊的日本士兵,說了這樣的一句話:“活著比死更艱難吧”。非常具有哲理性的一句話,卻讓我們看到了角川兄作為人一面的善性,而最後角川兄的自殺則是對精神自由、精神解脫詮釋的最具符號象徵性意義的舉動和行為。

根據對以上兩個場景鏡頭所作的分析,大家應該都明白了鏡頭物像和意義的表達兩者是不能完全分離的,就像我們世界所存在的物質,都是有其特定意義的。當然,這類意義有不少都是人為添加和給予的,但由於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因此,意義的表達也就同樣是復雜和多樣的。那麼,除了人為意義之外,是否還存在自然意義?答案是肯定有的,否則,也就不會有我們所懶以生存的宇宙、星球和物質世界了。所以,這個世界不存在沒有意義的物質,同樣,也就不存在沒有意義的鏡頭了。

『貳』 鍦ㄧ數褰變腑鎬庢牱鍋氶暅澶村垎鏋愬晩

鍦ㄧ數褰變腑榪涜岄暅澶村垎鏋愶紝棣栧厛闇瑕佺悊瑙d笉鍚岄暅澶寸被鍨嬬殑鍚涔夊拰鐢ㄩ旓細
1. 鏋佽繙鏅錛氳繖縐嶉暅澶存媿鎽勭殑鏄闈炲父閬ヨ繙鐨勫満鏅錛屼漢鐗╁湪鐢婚潰涓鏄懼緱闈炲父灝忋
2. 榪滄櫙錛氶暅澶磋緝榪滐紝浜虹墿鍦ㄧ敾闈涓鍙鍗犲緢灝忕殑閮ㄥ垎錛屾牴鎹鏅璺濈殑涓嶅悓錛屽彲浠ョ粏鍒嗕負澶ц繙鏅銆佽繙鏅鍜屽皬榪滄櫙銆
3. 澶у叏鏅錛氳繖涓闀滃ご鍙浠ュ睍鐜版暣涓鎷嶆憚涓諱綋鍜屽懆鍥寸殑鐜澧冿紝甯哥敤浜庡獎瑙嗕綔鍝佺殑鐜澧冧粙緇嶃
4. 鍏ㄦ櫙錛氳繖縐嶉暅澶村彲浠ュ睍紺轟漢鐗╁叏韜鎴栬緝灝忓満鏅鐨勫叏璨岋紝瑙備紬鍙浠ョ湅娓呮氫漢鐗╃殑鍔ㄤ綔鍜岀幆澧冦
5. 灝忓叏鏅錛氳繖涓鏅鍒姣斿叏鏅灝忥紝浣嗕粛鑳戒繚鎸佷漢鐗╃殑瀹屾暣鎬с
6. 涓鏅錛氶氬父琚縐頒負鈥滀竷鍒嗗儚鈥濓紝鎷嶆憚鐨勬槸浜虹墿鐨勫皬鑵誇互涓婇儴鍒嗭紝鎴栬呯浉搴斿ぇ灝忕殑鍦烘櫙銆
7. 鍗婅韓鏅錛氫篃縐頒負鈥滀腑榪戞櫙鈥濓紝鎷嶆憚鐨勬槸浠庤叞閮ㄥ埌澶撮儴鐨勬櫙鑷淬
8. 榪戞櫙錛氳繖涓闀滃ご鎷嶆憚鐨勬槸浜虹墿鐨勮兏閮ㄤ互涓婏紝鏈夋椂涔熺敤鏉ュ睍紺虹墿浣撶殑鏌愪釜灞閮ㄣ
9. 鐗瑰啓錛氭憚鍍忔満鍦ㄥ緢榪戠殑璺濈誨唴鎷嶆憚瀵硅薄錛岄氬父鍏蟲敞浜轟綋鐨勬煇涓灞閮ㄦ垨鐗╀綋鐨勭粏鑺傘
10. 澶х壒鍐欙細涔熺О涓衡滅粏閮ㄧ壒鍐欌濓紝紿佸嚭鏄劇ず澶村儚鐨勬煇涓閮ㄥ垎鎴栬韓浣撱佺墿浣撶殑鏌愪釜緇嗚妭銆
闀滃ご鐨勫艦鎬佹櫙鍒鏄閫氳繃鎽勫獎鏈轟笌琚鎽勫硅薄涔嬮棿鐨勮窛紱繪潵紜瀹氬拰鍒掑垎鐨勩傚湪涓涓闀滃ご鍐咃紝鎴栬呭湪涓涓鐢靛獎鍙ュ瓙鍐咃紝搴旇ュ寘鎷緇忚繃涓ユ牸閫夋嫨鐨勫悇縐嶄笉鍚岀殑鏅鍒銆傚洜姝わ紝鐢靛獎涓浼氭湁鍚勭嶄笉鍚屾櫙鍒鐨勯暅澶淬備換浣曚竴閮ㄥ獎鐗囬兘浼氫嬌鐢ㄥ悇縐嶆櫙鍒錛屽ぇ鑷村彲浠ュ垎涓轟簲澶х被錛氳繙鏅銆佸叏鏅銆佷腑鏅銆佽繎鏅鍜岀壒鍐欙紝鍏朵腑榪樺彲鑳藉寘鎷澶у叏鏅鍜屽ぇ鐗瑰啓銆

『叄』 視聽語言鏡頭分析

視聽語言鏡頭分析 篇1

(一)淡出、淡入:

又稱漸隱漸顯。淡出是畫面由明晰漸漸隱去,變為全黑,相當於舞台上的「幕落」;淡入是影片從全黑中漸漸顯出畫面來的一個鏡頭的開端,它的作用是分隔時間空間,表達戲劇段落,相當於「幕啟」。

(二)化出、化入:

即在前一個鏡頭漸隱的同時,後一個鏡頭又重疊出現,直到前一個鏡頭消失。這種方法常用於影片開始時的字幕介紹,或表示劇中人的回憶、想像以及時間的省略。比如從一個雪景轉換為桃花盛開所表示的冬春季節,最適用於吐較緩慢或柔和的節奏。

(三)劃出、劃入:

是以一條直線或一個圓周線,從鏡頭畫面的一邊或一部分運動到另一邊或另一部分。第二個畫面就跟著這條直線或圓周線出現,直到前後兩個鏡頭交替完畢。這種方法好象翻閱畫冊的動作,常用於科教影片中,也可在故事片中表現字幕或人,景等物。另外,「劃」的技巧中還有簾子捲起或放下那樣的簾出、簾入形式和以縮小或擴大圓圈來展現畫面的圈出、圈入等形式。

(四)切出、切入:

它是從前一個場景的畫面立即轉為後一個場景的畫面,中間不需要任何技巧,而採用鏡頭直接轉換,連接緊湊,往往用在環境描繪、人物對話、行動的銜接上,在藝術表觀上具有干凈利落,進展迅速的特點,在藝術表現上具有干凈利落、進展迅速的特點。

(五)反轉、倒轉:

是一個畫面經過180度的前後翻轉換為另一個畫面。這種反轉畫面特別適用於表現對比內容的鏡頭。在影片結構上,還可以用它來連接兩段各不相同的.「戲」。倒轉畫面,是將一個倒置的畫面上下旋轉180度變為正置的活動畫面,這種方法,能夠改變劇情發生的時間、地點。

電影鏡頭

這里所講的電影鏡頭,主要是指鏡頭運動的方式,拍攝的不同角度和不同內容而言。

電影鏡頭是多種多樣的,根據電影內容和表現人物性格的需要而使用不同的鏡頭。電影攝影機從開拍起到停止拍攝,這—段電影膠片叫做一個鏡頭。從第二次開拍到再停止就算第二個鏡頭。一般地來說,電影鏡頭有下列幾種:

(一)拉鏡頭:

它的作用是為了讓觀眾在看清楚某一重點的基礎上,由點到面,認識人物和環境,局部和整體的關系。拉鏡頭使人產生寬廣舒展的感覺。例如,故事片《苦菜花》中的第一個鏡頭,首先出現的是一朵盛開的苦菜花的特寫鏡頭,然後又出現一隻小手伸入畫面採摘,但觀眾卻看不到人物,也不知道是準的手,這是鏡頭拉開了,觀眾才看到是曼子在欣喜地挖出苦菜花。這種拍攝方法,就叫做拉鏡頭。

(二)眼鏡頭:

顧名思義,就是鏡頭始終是跟隨一個在行動中的表現對象進行拍攝,以便連續而詳細地表現他的活動情形,或在進行中的動作和衷情。

(三)搖鏡頭:

這是指攝影機放在固定位置,向左右環顧,搖攝全景,或者跟著拍攝對象的移動進行搖攝。它常用於介紹環境或突出人物行動的意義和目的。

(四)推鏡頭:

是指被攝人位置不動,只移動攝影機推成近景或特寫鏡頭。同一個鏡頭內容,緩慢地推近,給人以從容,舒展和細微的感受。快推則產生緊張,急促、慌亂的效果。推拍,可以引導觀眾更深刻地感受人物的內心活動,加強氣氛的烘托。

(五)主觀鏡頭:

是將電影的鏡頭當做劇中人物的眼睛來觀察和表達客觀事物的,它可以模擬感覺、渲染氣氛。主觀鏡頭比較普遍的是用來表現人物在特殊情況下的精神狀態,也常用來反映人物的幻覺,想像,這在電影中是經常出現的。同時,對於刻劃人物性格也有突出的作用。例如,故事片〈〈小花》的開頭,有一段小花尋找哥哥的回憶鏡頭,它先用奔跑的鏡頭,引出當年的小花,又用喊哥哥的聲音回到了現實,處理得自然流暢,產生較強的藝術效果。

(六)空鏡頭:

這種鏡頭,以具體的視覺形象(即畫面)表明一定的時間、地點、沒有人物,沒有語言,只喪現具有一定寓意的自然景物和氣氛的場面。如山、水、海、青松、花草、白雲、月亮、飛鳥等。它是使電影富有詩情畫意的重要手段,從而造成寬廣,深邃的意境。

(七)俯仰鏡頭:

俯仰鏡頭可分為俯鏡頭和仰鏡頭。俯鏡頭除鳥瞰全景之外,還可以表現陰郁、壓抑的感情,一般起貶意的作用。仰鏡頭為瞻仰景,在感情上起著褒意的作用。

(八)升降鏡頭:

升降鏡頭一般用於大場面的拍攝,它能夠改變鏡頭視角和畫面空間,有助於戲劇氣氛和效果的渲染。例如,故事片《天山的紅花》中,當奧依古麗下了吉普車,走進群眾歡迎她的場面,就是攝影師在直升飛機上高俯拍攝的。這種拍攝方法渲染了氣氛,展示了廣闊的空間。

(九)綜合性鏡頭:

綜合性鏡頭,指鏡頭的運動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有時為了使電影更充分、更突出地表現某一情節,往往在一個電影鏡頭里,將推、拉、升、降、搖、移等鏡頭結合在一起使用。它為畫面造成正、側、仰、俯、平等各種不同的鏡頭角度,既能表現環境的全貌,又能表現某個特定人物的近景,以及人物與人物之間的關系,使電影更加富有表現力。所以,電影鏡頭既可以單獨使用,又可以結合、交織在一起使用。這種鏡頭也稱為長鏡頭。

(十)變焦距鏡頭:

它是指攝影機的位置不變,通過安裝在影機內的變焦距鏡頭的焦距變化,使拍攝對象在不改變與攝影機的距離的條例下,加速或勻速的拉遠或推近,造成一定的節奏。

視聽語言鏡頭分析 篇2

一、升鏡頭

指攝影機從平攝慢慢升起,形成俯視拍攝,以顯示廣闊的空間。它可局部展示整體。如在影片《青春之歌》的結尾中,學生用水龍頭把軍警神得抱頭鼠竄,江華、林道靜跑入畫面,號召同學前進。這時一個上升鏡頭從全景變成廣闊的遠景,學生隊伍的革命洪流滾滾向前,勢不可當。它既有連續性,又富於生命的動感加強了戲劇效果,形象地告訴觀眾,黨領導的學生運動必然戰勝國民黨反動派而得到最後的勝利電視劇《水滸傳》(總導演:張紹林)第1集中「高俅發跡」那場戲,高俅投到端王府後,昔日的小流氓們以「苟富貴,莫相忘」前去糾纏,高俅約他們第二天翠仙樓聚餐。翌日,(升)翠仙樓,高俅派軍士前來,把往日的狗腿子們打得身殘腿斷。這個「升拍」既描寫了環境,又刻畫了高俅的陰險毒辣。

上升鏡頭有時還具有諷刺意味。

二、降鏡頭

指攝影機下降拍攝,則引起相反的效果,有時也用在介紹環境。如在影片《平原游擊隊》中,描寫李向陽他們下地道,就是用的下降鏡頭。升降拍攝,大多用於大場面的拍攝。它能夠改變鏡頭和畫面的空間,並有助於加強戲劇效果,渲染氣氛。

電視劇《水滸傳》第2集《拳打鎮關西》中,魯達與史紋龍在店中喝酒,聽隔壁有女人哭泣,煩心而難飲,魯提轄決心為那父女出氣,攝影機降下,拍出前景的一桌酒菜,突出中景中欲鏟除惡人的魯提轄。

三、俯鏡頭俯鏡頭一般稱為鳥瞰鏡頭

除鳥瞰全貌外,在感情色彩上還可以表現出陰郁、壓抑等情緒。有時它起著貶低的作用。如在影片《平原游擊隊中,俯拍漢奸地主的家,就是貶斥。

電視劇《水滸傳》第1集「高俅發跡」中,遠景,東京汴梁,(俯搖)繁華的港口、城樓,(跟拍)一乘轎子,進入熱鬧的大街,將東京的興盛、富庶像《清明上河圖》一般展開。

四、仰鏡頭

一般稱的仰瞻景。它在感情色彩上,往往有舒展、開闊、崇高、景仰的感覺。如在影片《南昌起義》中,所拍孫中山的銅像便是如此電視劇《水滸傳·高像發跡》中,有段戲寫王進抱打不平,把高俅的同夥打得落花流水,(仰拍)王進沖過去,直抓高俅。這個仰拍,突出刻畫了王進的英勇無畏、除邪扶正的英雄氣概。

俯、仰鏡頭,褒貶鮮明,感情色彩強烈,使用時必須符合劇中規定的情景。俯、仰鏡頭,在特定情況下,感情色彩也會發生顛倒,即用俯鏡頭顯示崇高,用仰鏡頭反而表現貶抑等等。這是俯、仰鏡頭的特殊用法。

五、水下鏡頭

潛鏡頭指攝影機、攝像機在水底下進行拍攝,以表現豐富多彩的水下世界。如影片《大白鯊》、《泰坦尼克號》、《獵字U-571)等,都有大量的水下鏡頭。

『肆』 嘗試分析一部電影中鏡頭語言的運用

其實關注鏡頭語言的觀眾也是可以去了解婁燁的影片蘇州河,因為在這部影片中就體現了導演本身對於這個鏡頭語言的一個運用,尤其是可以呈現這部影片的一個主題。在這部影片中,有一些鏡頭是會出現晃動的,有一些遠景和近景也會呈現角色之間的這種特點。而這剛好也是想要呈現的一個主題這條河旁邊的這些人所經歷的人生。

對於觀眾來說去了解鏡頭,語言也是為了更好的了解影片,本身想要表達的是什麼以及導演在這個創作的過程中是出於一種什麼樣的考量,才設計了這些鏡頭。

在這部影片中,鏡頭的這些晃動,反而就像這條影片想要呈現的這條河,因為河給人帶來的感覺就是,有時候波光粼粼的,永遠處於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也同樣是這部影片中的角色,所經歷的這種人生的變化,會給觀眾帶來的一種感受。

『伍』 在電影中怎樣做鏡頭分析啊

一、極遠景:極端遙遠的鏡頭景觀,人物小如螞蟻。

二、遠景:深遠的鏡頭景觀,人物在畫面中只佔有很小位置。廣義的遠景基於景距的不同,又可分為大遠景、遠景、小遠景三個層次。

三、大全景:包含整個拍攝主體及周圍大環境的畫面,通常用來作影視作品的環境介紹,因此被叫做最廣的鏡頭。

四、全景:攝取人物全身或較小場景全貌的影視畫面,相當於話劇、歌舞劇場「舞台框」內的景觀。

五、小全景:演員「頂天立地」,處於比全景小得多,又保持相對完整的規格。

六、中景:俗稱「七分像」,指攝取人物小腿以上部分的鏡頭,或用來拍攝與此相當的場景的鏡頭,是表演性場面的常用景別。

七、半身景:俗稱「半身像」,指從腰部到頭的景緻,也稱為「中近景」。

八、近景:指攝取上身以上的影視畫面,有時也用於表現景物的某一局部。

九、特寫:指攝像機在很近距離內攝取對象。通常以人體肩部以上的頭像為取景參照,突出強調人體的某個局部,或相應的物件細節、景物細節等。

十、大特寫:又稱「細部特寫」,指突出頭像的局部,或身體、物體的某一細部,如眉毛、眼睛、槍栓、扳機等。

閱讀全文

與如何分析一部電影鏡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人魚綁架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183
富貴兵團電影免費觀看完整版 瀏覽:842
最貴的製作電影有哪些 瀏覽:883
什麼關系電影韓國 瀏覽:32
颶風營救電影2免費看 瀏覽:349
好看的男同電影中國 瀏覽:292
誰有好看的電影網站推薦一下 瀏覽:461
好看律師電影和電視劇有哪些 瀏覽:611
張家輝唱忘情水的那個是什麼電影 瀏覽:641
戰俘列車電影國語版免費 瀏覽:574
電影票怎麼買前排 瀏覽:64
電影東湖講的什麼 瀏覽:771
龔鑰菲的電影怎麼看 瀏覽:907
青浦永樂電影院什麼時候開門 瀏覽:527
如何去做電影剪輯 瀏覽:520
電影愛好協會有哪些作業 瀏覽:879
武動乾坤電影免費完整觀看上 瀏覽:717
電影院遠嗎英語怎麼說 瀏覽:792
明天要去看電影英文怎麼說 瀏覽:626
韓國電影打架好看 瀏覽: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