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唐探3》大爆發沖擊63億!為什麼豆瓣評分倒數第一
因為唐探三真的有點爛啊,無論是橫向還是縱向比唐探三的質量都非常一般,再加上它之前那堪稱割韭菜的票價,坦白說豆瓣評分如此之差也是意料之中。現在的觀眾真的是有自己的判斷能力的,一部電影的好壞只要是買了票進了場的都能感受到,陳思誠如此不愛惜羽毛拍成這個樣子就應該接受觀眾們的譴責,畢竟大家都是花了錢的,如今賺錢多麼不容易,憑什麼觀眾要為這些爛片買單呢?
而除了唐探三自身的問題外,《你好,李煥英》與其的對比也是其評分如此之低的原因。同樣春節檔上映,後者作為票房口碑雙豐收的黑馬著實與唐探三形成鮮明對比。雖然賈玲是一個新人導演,但事實證明即便是新人只要是拿出了百分之百的誠意以及用心對待堪稱自己孩子的電影作品,取得的成績自然不會差。
如果春節檔的電影都一般的情況下,唐探三的短板自然不會凸顯得如此明顯,但在隔壁無論是從內容還是笑點來看都相當出彩的情況下,唐探三被人抨擊也就是理所應當了。
❷ 為什麼劉德華新片《人潮洶涌》排片很少
前段時間有一個現象級的事情,那就是:劉德華入駐某音。短短數日時間,劉德華的某音號粉絲數量就直逼6000W!試問:娛樂圈中,誰還有這樣的魅力?
劉德華,江湖人稱華仔,唱功演技俱佳,人夠帥又足夠努力,關鍵人品又那麼好,是多少人一輩子的優質偶像,絕對的天皇巨星。
他主演的片子,又是在黃金的春節期間,肯定有一大批擁躉去捧他的場吧?估計電影院肯定會「人潮洶涌」的。
總的來說,如果華仔再年輕二十歲,製片方再賣力做好宣傳推廣和公關,那時《人潮洶涌》肯定會人潮洶涌。
致永遠的華仔:
天下風雲出我輩,
一入江湖歲月催,
皇圖霸業談笑中,
不勝人生一場醉。
❸ 十年首次票房倒退,春節檔85億夢碎,是票價太貴惹的禍嗎
由於2021年疫情後的首個春節檔逆市大爆,今年春節檔原本備受看好——在巨無霸《長津湖之水門橋》的引領下,韓寒、開心麻花、張藝謀、「熊出沒」等院線常客紛紛出戰,不少機構高調預測今年票房將突破85億,再創歷史新高。
然而今年春節檔連續四天單日票房都顯著落後於去年同期,這樣一來總票房大概率會落在65-70億區間,低於去年的78億,破紀錄無望。排除2020年的特殊情況,這是過去十年來春節檔票房首次出現倒退。
資本市場顯然已經將今年票房倒退視為某種信號。2月4日港股復市,兩大票務平台背後的阿里影業、貓眼娛樂雙雙下跌,阿里影業收盤大跌7.95%,貓眼娛樂跌4.5%,IMAX China也以下跌收盤。A股要到7日才會復市。考慮到春節檔大局已定,萬達電影、中國電影、上海電影、橫店影視、金逸影視等A股院線股,節後迎來大漲的可能性已經很渺茫。
當然,今年春節檔也有為數不多的幾方贏家。《水門橋》最終票房大概率能進入影史前十,《熊出沒·重返地球》有望創下系列票房新高,《這個殺手不太冷靜》稍超出預期,有望超越同團隊的《羞羞的鐵拳》。
但可惜的是,由於缺少往年《流浪地球》、《你好,李煥英》與股市連接的情況,散戶節後基本也喝不到湯。如《水門橋》、《熊出沒·重返地球》背後的博納影業和華強方特,目前都沒上市。只有《這個殺手不太冷靜》出品方新麗背後的閱文集團在4日港股復市首日上漲超5%。
❹ 不輸《李煥英》,宋小寶的《發財日記》為何無緣院線
應該是出於多方面考慮的!我們都知道本山傳媒(遼寧民間藝術團)一直有進軍大熒幕的意願,小沈陽早期就主演過《三槍拍案驚奇》《大笑江湖》《河東獅吼2》一個比一個爛,網路電影以宋曉峰程野為主的山炮系列,更是像一個個流水鬧劇,把口碑磨沒了!電影觀眾已經對二人轉演員失去信心了!導致現在人們心中對東北二人轉演員有很深的偏見,給觀眾心裡留下的印象是只要有二人轉演員或者小品演員的電影就是爛片。失去了觀眾的信任你上影院就是找死!小沈陽自導自演的《猛蟲過江》就是個例子,還有趙本山主演的《過年好》這兩部片子其實還不錯的,但就是因為以前的口碑已經徹底敗壞了,才沒有取得好的票房。
還有就是資本運作的問題吧!宋小寶《發財日記》是他自編自導自演的第一部作品,以前沒有主演導演的經驗,也沒有自己的觀眾基礎!完全是零開始!影院和資本運作方都要考慮風險和自己的切身利益的,到時候能不能給你排片都是問題!《人潮洶涌》就是個例子。
所以網播也不是什麼壞事,這也恰恰證明了宋小寶的高明之處,他知道自己的團隊的這些問題,也知道現在的風評對自己不利!從他剛拍的時候發的微博就可以看出,一直強調的不是自己導演或主演的身份,而是他的這一個故事,自己的一些經歷想說給大家聽!不為票房多少,只為講好自己的故事,讓更多感同身受的人知道!在這不得不說宋小寶的情商很高。
從這個電影開頭的龍標和電影的質量上來看,他剛開始可能真想影院上映的,但經過以上的考慮,還有正好趕上疫情這個特殊時期,才決定網路播出的!從現在網路數據來看,這不失為一種最佳選擇!騰訊單平台播放量已經破億,優酷一直是網路電影熱度第一,愛奇藝電影熱播榜第一,網路電影全網綜合熱度第一!口碑也不錯,三個平台評分也很高,評論區很多人說這電影不上影院可惜了。已經很不錯了,第一部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就算成功!一舉多得啊!既試了試水,六塊錢普通老百姓在家就能看到,典型的農村包圍城市,贏得了人心和口碑,然後助推宋小寶成功轉型,摘掉二人轉演員的標簽,成為了一個新晉導演,以後再有電影影院上映就順風順水了。不比那些影院電影為了排片拼的頭破血流強啊?聽說好幾個片子的導演為了爭取點排片都給影院下跪了!而且看《發財日記》三個平台的點擊播放量,應該也有不錯的票房了!分到的錢可能比影院上映的要多呢!
所以說宋小寶很聰明,也很謹慎!當然從電影本身來看,他真的很用心也很真誠,我自己看了有五遍吧!好久沒有可以讓我重復看這么多遍的電影了,感謝宋導演吧。
這么巧合,兩個電影我都看過了。
十分制,李煥英我給打8.8分。發財日記我給打4.8分。個人觀點,確實不是一個水準上的。
兄弟你想簡單了,小寶的片子,上了春節檔肯定拿不到排片的,不管是唐探。還是李煥英,背後都有比如中影,萬達,橫店,貓眼,淘票票這類院線和第三方票務平台的聯合出品發行。才有電影院初期的支持排場。這才是第一步。過了這一關才是比拼內容劇情。
比如李煥英之前雖然排場不如唐3,但是也有爭取了排片,但是唐3大年初一全國38%的排場,那可是有7部電影競爭,它自己就佔了4成。什麼概念?那是背後的資本力量。陳思成有關系,背後的資本更有力量,其次才是內容。這最近李煥英大火,排片多了,票房高了,央媒表揚,人民日報發文,這是內容有保證的體現,但是真的沒有一點背後的推手嘛?
恕我直言。小寶的片上了春節檔絕對是炮灰無疑,當初郭德綱心癢癢請了一堆明星拍了《祖宗十九代》上了春節檔,最終票房1.7億,估計老郭這輩子都不會再弄電影了,弄也不會再上春節檔。
春節檔不單是影片質量的較量。首先是資本的掰手腕!
兩部片子都看過,起初覺得宋小寶的發財日記又是一部粗製濫造的網大,看過之後發現水準還是不錯的。至於為什麼不上院線第一宋小寶等東北演員的號召力這幾年嚴重不足。第二春節檔上線沒有競爭力,人潮洶涌,侍神令這種大製作都沒什麼排片。發財日記上線就是自尋死路倒不如網路收費上線,收回成本還是沒問題的。
背後沒有強大的製作團隊支撐,誰敢投資擠進去春節檔。再者發財日記都是花六塊錢在家裡躺著看的,你花上六十去電影院看試試票房能有多少,不被人罵死。大家都喜歡捧殺,舉高高然後摔下去[淚奔]
眾所周知,今年春節檔院線電影最大的贏家就是賈玲的導演處女作《你好,李煥英》,大家不知道的是,春節檔網路電影也有一匹黑馬,那就是 宋小寶的導演處女作《發財日記》。
2021年的「網路電影春節檔」中網路電影片單超40部, 其中《發財日記》播放量穩居第一, 正片有效播放市佔率達到25.45%,實際觀影的轉化率則高達41.4%, 是網路春節檔最大的贏家。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可惜,這樣一部深受觀眾喜愛的電影,放到春節檔的院線,至少也能拿到幾億的票房,但選擇 上線網路平台,也是宋小寶深思熟慮過的:
1、春節檔院線電影競爭激烈
今年的春節檔電影可以說是神仙打架,7部不同類型的影片齊上線,其中《唐探3》有著前作帶來的超高人氣,《你好,李煥英》有著賈玲、沈騰的人氣加持,《刺殺小說家》有著頂級特效,《侍神令》有著IP效應,《人潮洶涌》有劉天王的加持,與這些相比,宋小寶的《發財日記》顯然沒有什麼優勢,選擇網播是一個聰明的選擇。
2、影片題材內容與《李煥英》重合
《你好,李煥英》是講一對母女的故事,《發財日記》是講一對父子的故事,二者都是圍繞著親情來敘述,還都是喜劇類型,片中的演員也大多是喜劇演員,一定程度上來說,顯然這兩部喜劇類型重合了,宋小寶選擇網播,是避免和《李煥英》產生正面沖突。
3、影片質量稍遜《你好李煥英》
看過這部《發財日記》的都知道,影片的 情感 表達、特效、細節、技術處理上略遜《李煥英》一籌。這是一部典型的「小品電影」,隨便單拎出一個片段都不錯,但剪輯在了一起後就有很明顯的割裂感,各種銜接不自然,非常生硬。電影上線後,在豆瓣也只拿到了6.0的評分,與《李煥英》相差甚遠。在影片質量不過關的情況下,選擇網播是一個比較保守的方法
4、網路電影不需要給影院分成
雖然院線電影一張票價三四十,春節檔甚至高達七八十,可影院要從中拿到很大一筆分成,而網路電影只需要支付六元的費用,普通用戶十二元,所得的收益全部歸片方所有,在沒有院線票房保證的情況下,這樣的選擇是合理的。
目前,這部影片在視頻網站上播放量將近8000萬了,按照6元的價格把重復播放的去除掉,票房超4億是沒有問題的,宋小寶電影處女作就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也是相當不錯了。
作者想多了。豆瓣口碑《發財日記》完敗《你好,李煥英》
01如果院線上映,《發財日記》口碑幾乎墊底
我們先來看看春季檔幾部電影的豆瓣評分: 《你好,李煥英》豆瓣評分8.1分;《唐人街探案3》豆瓣評分5.6分;《刺殺小說家》豆瓣評分7.0分;《人潮洶涌》豆瓣評分7.1分;《侍神令》豆瓣評分;《小熊出沒狂野大陸》豆瓣評分6.6;《新神榜:哪吒重生》豆瓣評分7.3.而發財日記的豆瓣評分為6.0分。 僅僅比《唐人街探案3》和《新神榜:哪吒重生》高一點。
所以,從豆瓣評分的角度來看,《發財日記》的評分完敗《你好李煥英》,且從劇情討喜度來看,《李煥英》明顯更真誠;從演員的名氣來看,兩部影片的演員都具有很大的國民度。 但是沈騰作為200億票房加持的男主,明顯也是完勝《發財日記》中的宋小寶的。
02小沈陽的前車之鑒
作為宋小寶同門師兄弟的小沈陽,在 2018年也自導自演了一部電影《猛蟲過江》,其最終票房為2億元,但是豆瓣評分只有3.7分,可謂遭遇了滑鐵盧 。從院線的角度來看,肯定會有這方面的擔憂,他們會擔心《發財日記》翻車的可能性也較大。
當然,我們還是要對寶哥的作品,給予一定的鼓勵的。《發財日記》的確是誠意滿滿的。至少影片從觀影的角度來看,並沒有多少讓人尷尬的地方,也有不少讓人感動的地方。期待小寶的下一步作品大賣。
以上。
誰會為宋小寶花錢買電影票啊?趙本山還有德雲社這兩個團隊票房歷來極差,所以宋小寶的電影放網上賣最合適不過了。
❺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700字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後感吧。但是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我整理的《你好李煥英》觀後感範文700字(通用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春節遇上情人節,年味與浪漫撞個滿懷,這天去看了剛剛上映的《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是由喜劇演員賈玲根據自己的真實經歷自導自演的。
這部電影從花絮和預告開始,就已經讓人處處都覺得感動,雖然這部片子是以賈玲媽媽為原型,但是天下父母都是差不多的。每一個人都想拯救世界,卻沒有人換位思考一下,大部分人的愛是慕強的,是有要求的,但爸媽的愛不是,他們的愛是希望你好,健康快樂,就是他們的最大心願。
生老病死是不能避免的,但最好別留遺憾,雖然看《你好,李煥英》,之前已經做好了心裡准備,但還是忍不住哭得一塌糊塗,電影穿插著搞笑煽情,中間也很讓人反思,或許我們都可能是「賈曉玲」一個普通人,所以顯得結尾更加感傷。
賈玲想通過電影告訴我們不要等要你想要表達那份愛的時候,接收的人已經不在了。背井離鄉與陪伴父母,這也是當代很多奮斗在大城市年輕人心中的痛,我們離開父母來到異地打拚,是為了讓父母過上更好的生活。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這兩句詩就可以看出「兒行千里母擔憂」的默默付出。我們總是在追求自己想要的,讓父母在等自己有錢、有時間、有出息了、等自己的夢想實現了……
你討厭父親的平庸,卻不知道他也曾經是個滿懷夢想的少年,你嫌棄母親的嘮叨,卻不記得她也曾經是個對鏡貼花的姑娘。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雙親故,此生只剩歸途。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不管什麼事情,不要等到失去才後悔。靈前兩行淚,不如生前一碗飯!莫做遲孝之人,別讓等待成為遺憾。
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珍惜父母健在的時光,盡自己一份孝心,用心感受父母的不易,感恩母愛的偉大,也許你還小,是個孩子,也許你已至中年,已為人父母,但你仍然是父母眼中孩子,不管你是何種角色,不管你作為遊子身處何方,過年了記得回家看看!在新年第一天用心對爸媽說:新年好,我愛你們!願全天下父母新年快樂,身體安康,萬事如意!
昨天去看了《唐人街探案3》,今天又看了一部《你好,李煥英》。讓人又哭又笑,看似是一部讓人爆笑的喜劇片,但結尾的劇情反轉,真叫人措手不及,同時又感人至深。
女主人公賈曉玲為了使母親高興,自己偽造了大學錄取通知書,卻不小心讓母親看到了真的錄取通知書。離大學開學的月子還有一個月,母親卻不幸因車禍離世。這次意外,使賈曉玲意外的穿越到了1981年,她出生前一年,成了一段奇妙經歷。
賈曉玲回到1981年後,與正值青春的母親李煥英相遇,成為了母親「二姑家的表妹」。李煥英卻在私下裡照顧賈曉玲,直到賈曉玲發覺自己即將要回到現代的時候,自己牛仔褲上的補丁卻成了重要線索:那時候的媽媽根本就不會綉花,為什麼能縫出如此精美的圖案來?賈曉玲一邊痛哭,一邊回憶著原來的點點滴滴。其實裡面的一些細節都可以證明,當賈曉玲穿越從天上掉上來時,是李煥英用自己的身子擋住了她;賈曉玲喝醉時,母親李煥英一步一步把她背回家;與廠長兒子沈光林表演二人轉把觀眾逗得哈哈大笑時,坐在台下的李煥英卻淚流滿面……
這部電影總共120多分鍾,前100分鍾幾乎都是以喜劇的形式來展現,笑點有不少。影片的精華是在最後的二十分鍾,氣氛突然沉悶了不少。原來李煥英早就知道賈曉玲是她的女兒,只是在暗中默默守護她,李煥英其實也與賈曉玲一同穿越回到了過去。
有些事情失去才會懂得珍惜,賈曉玲在母親意外去世後,痛心不已。在穿越之後,賈曉玲便更加珍惜與母親在一起的時光,想方設法使母親開心起來。若不是這次機會,賈曉玲可能會後悔一輩子。
「我只希望她健康快樂。」這是劇中李煥英對於女兒僅有的一個希望,沒有過多的要求,只有這簡單、質朴的願望。趁現在的機會,珍惜與父母在一起的時光,而不成為一生的遺憾。
《你好,李煥英》之所以能深受觀眾喜愛,因為它不僅僅給觀眾帶來歡樂,還讓人很感動,更讓人有收獲,懂得珍惜母愛。
電影女主角賈曉玲,她從小就不讓媽媽李煥英省心。小學時,拉褲兜,跑步弄得褲兜傷痕累累。中學、高中時,成績很穩定,因為一直穩坐倒數第一。到考大學時,為了讓媽媽高興,竟然偽造了一張入學證,直到最後被媽媽發現這是假的。她坐著媽媽的自行車,高興之際,被一輛貨車撞飛,導致她媽媽重傷不醒。這時她傷感到:我沒一次讓你開心過。
她在媽媽病床前趴著,慢慢的陷入一個幻想中。醒了之後的她,竟然發現穿越到了1981年。從此就開始了,賈曉玲為了讓媽媽李煥英能夠開心所做的一系列事情。但是最後,她發現,媽媽李煥英也穿越過來,在為她努力改變著命運……。她為媽媽努力,媽媽也在為她拼搏。賈曉玲這時,拚命找著媽媽李煥英,看到一幕幕:在受挫折時,媽媽給她的讓人振奮的鼓勵;把她送上客車,媽媽不捨得買車票,竟然自己行走在冰天雪地;還有一次次媽媽高興的牽著她的手……,這些引人淚下的畫面,我感受到了她對媽媽的愛,也感受到了媽媽對她的付出!媽媽的一句:我希望女兒健康快樂的活著就好!讓我感動不已,潸然淚下。
母愛平凡且偉大。母愛隱藏於生活每個細節,母愛似滔滔黃河永不止息,母愛如皎潔的月光純白無暇。在你徹夜苦讀時,母親是陪你亮到白晝的燈光;在你無法逃出失敗的陰影時,母親是照亮你的那縷陽光;在你遇到困難時,母親是你堅實的後盾。盡孝在當下,在母親生病的時候,為她端去一杯葯,操勞起家中的事務;在母親孤單的時候,放下手上的事情,陪她聊聊天;在母親勞累的時候,給她倒杯水,捏捏背。時光漸行漸遠,您陪我長大,我陪您變老,母愛帶來的影響會永遠留在我的心底,今後我一定會珍惜母愛,珍惜與母親相處的每時每刻。
在寒假期間,我們全家看了一場關於母愛的電影,名字叫《你好,李煥英》。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賈曉玲從小和別的孩子不太一樣,沒有做過一件讓媽媽開心的事。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就總是闖禍,上學後又經常被老師叫家長。她的媽媽李煥英掛在口頭上的一句話就是:「曉玲啊,你什麼時候能給媽媽長回臉啊?」於是在高考後,賈曉玲終於給媽媽「長了臉」,因為她考上了上海戲劇學院。
媽媽大擺酒宴招待四方,卻無意中發現了賈曉玲的錄取通知書是假的,賈曉玲只是被普通大學錄取了,之所以這樣做只為了討媽媽開心。知道了這一切的媽媽並沒有為此生氣,反而安慰曉玲今後一定可以大有作為。就在這時,迎面駛來的汽車將這一幕溫馨場景打破。
賈曉玲再次醒來時已經在母親病床邊,看著母親蒼老的`面容,賈曉玲追悔莫及,懷著悲痛萬分的心情她竟然穿越到了1981年,並意外和20歲的李煥英成為了遠房親戚。於是賈曉玲決定,這次自己要親手改變母親李煥英的命運,讓她的母親過的比現在幸福。
她先是幫李煥英搶到了電視機,讓她成為了勝利化工廠第一位擁有電視機的人。又鼓勵李煥英參加女排比賽,得到廠長的青睞,和廠長的兒子相了親,並決定給自己「換個爹」,暗中撮合李煥英和廠長兒子。可這時李煥英卻和賈曉玲的父親偷偷領了結婚證。賈曉玲深知已無法改變母親的人生軌跡,想再次回到2001年,卻發現了一個秘密,原來母親竟是和自己一起穿越回來的。本來想守護母親的自己,原來是被母親一直保護著。影片的最後,賈曉玲做到了大有作為,承諾給母親的東西也兌現了,可母親卻不在了。
隨著影片片尾曲的響起,我的眼淚一滴滴的掉下來,周圍的觀眾也在低聲抽泣。這部影片在我看來完美的詮釋了平凡而又偉大的母愛,以及「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痛楚。回想一下我的媽媽,也在為我默默的付出,正是因為她的付出我才得以茁壯成長。看完這部影片,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珍惜眼前人」,不要等失去了再追悔莫及了。
今天和張先森、果果去看了《你好李煥英》,帶著滿滿的期待,結果也沒有讓我失望。
全程都是很歡樂的,沒有朋友圈說的那樣悲,讓我掉下眼淚的是她的母親轉身下了車,鏡頭閃過賈玲的鏡頭,她笑著坐在車上,和黯然走在雪中的身影形成對比,這樣無聲的犧牲不知有多少回,而我們全然不知。
看這部電影讓我想起的更多是我的爺爺,他就是一輩子都在犧牲,都在奉獻,記得初中有一次中午給我午飯,他在送飯途中被一輛車撞倒,擦傷了,自行車都撞壞了,可他在我快要上課前,趕到教室,硬是把飯塞給我,自責地說:耽誤我下午上課了,全然忘記了自己擦傷出血的臉龐和擦破衣服露出得淤青的手肘。這讓我想起了一句話:「愛你的人怕給你的不夠多,不愛你的人怕你要的太多。」
用真情實感做出來的東西真的是會讓人產生共情的,賈玲哭著跑向媽媽,隔著屏幕我也感受到了滿滿遺憾,19歲的遺憾這一生都將銘記,我相信也正是這個遺憾才能讓她負重前行,不忘初心。是啊……誰能沒有遺憾呢?臨終時未能見上最後一面的爺爺,未能帶他坐坐飛機,看看那麼大的世界……
我們一生都在互相給予著,也在彼此虧欠著。望眼這人世間,處處都是陷阱,也處處都是溫情。哪裡有那麼多說得清楚的明明白白的愛呢,我們終其一生,追求的不過是愛與自由。這中間經歷過的種種波折,終究會就著酒咽下肚去,而後笑開顏。
所幸餘生我最珍貴的人還健康快樂,我們都應該感到幸運,也應該知道珍惜。
最後希望自己成為一個母親時,對待自己的孩子不要忽視與冷落,給他充足的安全感,不計付出與回報,只願健康快樂。也不要過多犧牲自我,讓孩子懷著滿滿負罪感前行。我們都是獨立的,互相尊重但不必以孩子或母親的身份各自帶上枷鎖。互相鼓勵互相認可,大膽說我愛你,不矯情不扭捏,擁有健康的親子關系,我期待著。
今年春節檔有一部電影《你好,李煥英》,是小品喜劇演員賈玲的導演處女作,票房創新高。據說這是根據賈玲的家庭故事自編自導自演的。觀影前,我看了很多影評,說是這部電影看哭了很多人,是春節檔的一匹黑馬。我也是喜歡看好電影的人,受不了誘惑,趁著假期的尾巴,於2月18日下午四點半獨自一人走進了集美萬達影城。
兩個小時的影片,自始至終我也沒有看到左鄰右舍有人在擦眼淚,更沒有看到所謂的哭得稀里嘩啦的場面。可以說整部影片並沒有一個場景或者一個細節會讓我感到鼻頭發酸,更不會讓我不自覺有流眼淚的沖動。
電影散場開車回家的路上,我把整部電影回顧一下,發現其實賈玲所要表達的意思是所謂她作為一個女兒沒有做到孝敬母親所該做的事;而在我看來,賈玲沒有做到的這些事,現在的每個家庭里都是真實存在的。我在想,如果賈玲不是現在這個年齡層的人,不知道她會不會想要表達這樣的心情。
我們看看現在的孩子,不要說他們如何去孝敬父母,就說說最平常的小事。每餐飯吃完了,哪怕把自己吃過的飯碗自己洗一洗,地板臟了,哪怕拿起掃把把地板掃一掃,這就是讓父母欣慰的孝敬父母的一種表現了。可惜,很少見。父母生病了,把父母或家裡人換洗的衣服放到洗衣機裡面洗一洗,這么簡單的小事,很多小孩都是視若無睹。
讓我感觸最深的事是,近年來,我在社區當了許多場次的白事司儀,看到個別子女在送別父母的拜別儀式上,不僅他們沒有一滴眼淚、沒有憂傷,還有人居然還在笑。看到這種人,有時候我真想給他一巴掌!
時代不同了,突然發現現在的一代人總是沒有老一輩人那樣的親情關系了,包括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那種親情。所以,看完這部電影之後,我並沒有流下哪怕一滴眼淚就正常不過了。
❻ 《你好李煥英》躋身中國影史票房榜前十,背後哪些公司笑了
2月19日上午,據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賈玲執導的電影《你好,李煥英》累計票房超過32.65億,超過了《我和我的祖國》(31.70億),進入中國影史累計票房前十名。
目前,《你好,李煥英》在中國影史票房總榜中排名第9,距離第8名《美人魚》(33.93億)和第7名《 唐人街探案2》(33.98億)的差距也在逐漸縮小。此前,《你好,李煥英》成為了中國影史第12部票房破30億的影片,賈玲憑借該片成為了中國影史票房最高的女導演。
❼ 《人潮洶涌》預估票房僅5.7億,主演劉德華還能拿到多少錢
牛年春節檔,中國電影票房創造了超過78億元的好成績,打破了多項歷史紀錄。而作為春節檔口碑最好的兩部影片,《你好,李煥英》和《人潮洶涌》的境遇卻是冰火兩重天。
截至2月20日晚21:00,這部由賈玲執導的電影處女作《你好,李煥英》的票房已經沖破37億元大關,超越《紅海行動》和《唐人街探案2》位居中國電影票房排行榜第六。而《你好,李煥英》距離第五名——和它同期上映的陳思誠導演的《唐人街探案3》也僅有不到2億元票房。
盡管劉德華拿的只是片酬,與票房分成並無關系,但是我們卻還是能夠看出劉德華的敬業程度。在電影上映前,首次進入短視頻平台,為電影《人潮洶涌》拉人氣。在電影上映後,被各大院線排擠的情況下,劉德華也依然不離不棄,不斷發聲拉排片,《人潮洶涌》能夠從最初的2%排片,到現在的10%以上排片,離不開劉德華在背後的努力。否則,可能比現在《人潮洶涌》的票房,還要更加慘淡。
❽ 朱延平被封殺原因
2005年,曾經作為台灣最成功商業片導演的朱延平。
帶著吳宗憲、吳孟達、曾志偉、林心如、雪村等人在內地隨手拍了部《一石二鳥》。
結果票房收入1600萬元,相當於同期同類型華語片在台灣票房的數百倍。
因為早在2001年時,台灣就沒有一部票房能超20萬人民幣的本土電影。
朱延平喜笑顏開。
進入21世紀,因為內地電影市場的快速成長(年復合增長常年超過30%)以及內地資本崛起。
港台演藝圈北上「淘金」的趨勢愈發明顯,最誇張的時候TVB一度「空巢」,視帝視後紛紛「逃離」——
2011年林保怡宣布和TVB解約,2014年是林峯,2015年是胡杏兒,2018年是陳豪。
香港導演更甚,徐克、陳可辛、劉偉強、爾冬升等人近十年幾乎沒再拍過純港片。
而台灣導演中,朱延平堪稱寶島北上「第一人」。
朱延平
早在2000年的時候,朱延平就把自己的工作重心轉移到了內地。
執導了由彼時因《還珠格格》紅遍全國的趙薇,和能在內地繼續吃小虎隊老本的吳奇隆主演的——《俠女闖天關》。
此後10年,演員出身的導演鈕承澤、《流星花園》導演林合隆、《痞子英雄》導演蔡岳勛等人紛紛北上。
鈕承澤
甚至連侯孝賢都不能「免俗」,於2015年在內地資本運作下拍了《刺客聶隱娘》。
曾與楊德昌、侯孝賢齊名的導演陳國富,則在轉戰內地後做起了監制,比如內地觀眾非常熟悉的影片——
《天下無賊》、《唐山大地震》、《集結號》、《狄仁傑系列》、《風聲》、《尋龍訣》都出自他手。
用馮小剛原話講:內地電影真正的監制制度,就是從陳國富開始,他會對劇本提很具體的意見。
陳國富
但是,
在21世紀頭個十年還在內地電影市場「頗受待見」的台灣導演,很快就在接下來的十年,陷入了集體「焦慮」。
陳國富監制的《狄仁傑》系列因為賠錢被摁下暫停鍵。
朱延平2010年後執導的電影幾乎都沒怎麼賺錢,其中蕭敬騰、江疏影、謝娜、大鵬主演的《大宅男》更是只收了134萬票房。
程偉豪的電影《緝魂》1.11億票房估計也很難回本。
陳奕先執導的投資4個億的賽車電影《叱吒風雲》,由周傑倫親自出資參與,整合兩岸資本,並擔任監制、客串出演。
是周董力挺老婆昆凌的華語大製作。
結果豆瓣4.5分,以502.9萬的票房賠了近4億。
《叱吒風雲》還是昆凌主演周董客串力挺的電影
2021年五一檔,又有部叫做《秘密訪客》的電影,公映前它被稱為「狠人集中營」。
因為主演段奕宏,郭富城,近幾年作品不是演一根筋作到底的猛人,就是深藏不露的終極BOSS。
片中兩位孩子的「出身」也狠:
《唐探》系列"微微一笑很瘮人」的思諾——張子楓。
《隱秘的角落》「我只是數學很好」的朱朝陽——榮梓杉。
因此市場普遍看好本片。
來自寶島台灣的導演陳正道更是如此形容自己這部新作:「新型的柔性懸疑電影」。
但結果呢?
《秘密訪客》豆瓣評分5.7分,在全年最重要的電影檔期五一檔,以1.9億不到的票房收官。
口碑票房雙撲。
不少觀眾看後表示一頭霧水,最後還得從影評人的解讀文章中去修復觀影體驗。
對一部院線商業電影而言,失敗寫在臉上。
陳正道算是目前台灣導演在內地的代表人物,此前憑借懸疑片打響名號,前作《催眠大師》、《記憶大師》都算同類型華語片中的上乘作品。
但同樣沒逃掉台灣導演在內地市場的「式微」和「票房毒葯」。
兩點原因:
一、終究還是「水土不服」。
相比內地導演,台灣導演早年的視野更國際化,對好萊塢沖擊下的本土電影市場表現也有更深刻的認識。
所以21世紀初,他們導入娛樂性更強的西式商業類型片,是內地導演做不好,內地觀眾又亟需的產品。
因此受歡迎。
但市場不是一成不變,內地電影市場從好萊塢獨霸,到近五六年已經變成國片天下。
看看如今內地票房前五,一水國產,其中有四部還不是科班出身的導演作品。
市場更買賬的是什麼作品?
有創新精神、能和內地觀眾產生極大共情,並形成話題效應的作品。
但這恰恰是港台導演,尤其是台灣導演的軟肋。
因為他們並不成長於斯,過去累積的生活經歷,對與內地觀眾搭建共情並不適用,因此很容易就「脫離現實」。
改編自軟科幻小說的《緝魂》同樣有在現實和架空中拿捏不好的問題
比如陳正道這部《秘密訪客》。
有網友就直言不諱:
「這么一個架空的故事.....」
沒錯,單看《秘密訪客》,故事最大的問題還不是講得通不通,而是過於脫離現實,一個憑空的貴族學校,一個憑空的社會。
離開現實就容易缺乏力量。
陳正道說的「柔性懸疑」,點解?
就是不把刺激元素直接扔觀眾臉上,而是通過電影的「視聽語言」和故事本身,帶給觀眾更綿長的回味和思考。
然而沒有現實空間的情感羈絆,這種回味就十分勉強,或者僅存於導演的「妄想」。
也許有人會說,《寄生蟲》不也挺「架空」的嗎?
但《寄生蟲》擊中了韓國社會的痛點,誇張不代表不現實,相反它的內核是極具韓國社會現實性且表達地清晰濃烈。
其實反觀這幾年的台灣電影,《孤味》,《同學麥娜絲》、《無聲》、《親愛的房客》都有很鮮明的社會現實性。
比如——《親愛的房客》,聚焦了社會收養制度的轉變。
《無聲》則根據 2004 年到 2012 年台南某學校真實發生的164 起校園性侵事件改編。
而內地現實題材,選題尺度他們難以把握,先天又比內地導演有認知上的劣勢。
為了避免麻煩,於是很多時候劇本都會架空起來。
這就使得台灣導演在內地更傾向去拍一些商業題材影片。
二、資本裹挾下的工具人
有人說一張電影票,半個資本局。
近10年資本對內地電影的影響不言而喻。
相比內地導演,多數港台導演在這種體系之下,扮演了工具人的角色。
因為他們能夠保證資本需求下的出品完成度。
比如資本覺得某男演員搭配某女演員在時下最熱門的題材中會大概率賺錢,這時就需要一個能把這些「盈利元素」攢成局的人。
2008年前後,因為周傑倫轉型影壇的巨大話題性。
資本亟需周傑倫為主演的華語大片。
於是又懂台灣藝人,又有豐富商業類型片操盤經驗的朱延平被相中。
他接連導演了兩部周董主演的電影——《大灌籃》和《刺陵》。
再看陳正道,打開履歷會發現拍懸疑片聞名內地的陳正道,其實也常拍愛情片,甚至「跨界」電視劇。
比如翻拍自韓國大熱電影的《重返20歲》,鹿晗、楊子姍、歸亞蕾、陳柏霖、趙立新等主要演員都是資本精心搭配而來的。
加上原本沒毛病的故事,只需要一個聽話有能力的導演去落地即可。
陳正道的多元,讓他成功拿下導演一職。
2012年以後,作為熱門行業,騰訊、萬達、阿里紛紛入局電影。
而工具之下,自然多了套路和噱頭,少了靈氣與神韻。
因為電影終究是門藝術,越是功利,卻越難打磨出一流作品。
《戰狼2》、《你好,李煥英》、《哪吒》、《流浪地球》盡管都有套路,但它們也有自己反套路的地方。
給觀眾以驚喜,成就了其票房神話。
在內地的台灣導演,很多時候作為「工具人」,似乎顯得他們沒有這份反套路的話語權。
但真的沒有嗎?
陳正道某次接受采訪時說:
「最近回台灣有人問我如果在內地發展怎麼接地氣?我覺得不用接地氣,首先你得學會尊重這邊的觀眾,我跟北京這邊的朋友越來越好,後來發現,大家對愛情、對親情、對於恐懼,對於很多事情關注是一樣的。」
尊重並找出我舒適區里你們喜歡的,和我想做你們真正喜歡的,這是有區別的。
陳可辛為拍《親愛的》,花了好幾年時間深入了解那些失孤的家長,收集資料,匹配合適的演員。
最後票房口碑雙贏,成為在內地市場適應性最好的香港導演。
《少年的你》,曾國祥更是成功融合了內地的現實題材和香港導演類型片嫻熟的表達手法。
成為2019年華語電影最有影響力的作品之一。
最後想到一句話:越是功利主義、越是工具理性,就越難做出好的電影。
留給在內地打拚的台灣導演們的時間不多了。
❾ 劉德華過氣了《人潮洶涌》預估票房僅5.7億,他還能拿到多少錢
春節檔電影落下帷幕今年春節檔電影的票房角逐,目前已經接近了尾聲。《唐人街探案3》盡管口碑下滑,但是依靠著前兩部的口碑,和萬達的強勢排片,票房依然突破40億。《你好,李煥英》依靠著良好的口碑,黑馬崛起,在票房上後來居上,成為了今年春節檔電影當之無愧的冠軍。
《人潮洶涌》是一部好電影,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是在春節檔這個院線排片為王的電影檔期,《你好,李煥英》,《唐人街探案3》的激烈角逐,無疑讓同期其他的電影成為了炮灰,而《人潮洶涌》無疑是最可惜的,而這對於劉德華而言,盡管5000萬片酬並不會因為票房受到影響,但是片方以後是否還會認可劉德華的票房號召力,這就是一個巨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