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和我的祖國》中哪些單元最受歡迎
我也覺得是《奪冠》最受歡迎!作為70周年的國慶獻禮大片,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不負所望,在上映第五天,票房就已經突破15億元,成為了國產電影中最快達成15億元記錄的電影,把同期的《中國機長》、《攀登者》等遠遠拋在了身後。
《北京你好》葛大爺的計程車司機送票,成為了觀眾投票第二位篇章,觀眾對於葛大爺的評價就是四平八穩。只要往那裡一站,就全身都是戲,很多九零後,對於《北京你好》大多都是最有感覺,因為那是自己曾經所經歷的事件,因為有過經歷,所以印象深刻,而很多沒有經歷過的事件,其實就像是老一輩給我們講述那些吃不飽穿不暖的年代,我們會唏噓,會有觸動,但是那在心目中,可能只是勾勒出一種影響,不真實的影像,但是真實經歷的奧運就完全不一樣了,那是刻在腦海中的東西。
❷ 《我和我的祖國》票房破20億,是什麼讓這部電影擁有超高人氣
《我和我的祖國》是一部愛國片,票房破20億,網友都感到歡喜不已,這意味著我們中國的電影越來越賣座了。這部電影的票房如此之高,跟以下幾點原因是分不開的。
第三,《我和我的祖國》是精心巨制的,絕對是一部良心電影。是黃渤和吳京兩個人主演的,他們兩個人都是票房擔當,再加上本身電影的質量就很過硬,導演也投資了大量的資金。這部電影講的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來的歷史片段,給人一種歷史重現的感覺,讓很多觀影者都感到潸然淚下,它的票房如此之高也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
❸ 為什麼說《我和我的祖國》中陳凱歌的《白晝流星》部分被認為拍的最差呢
這個事情不能這樣的看。《我和我的祖國》是國慶節之間口碑最高的一部影片。當天就創下了2.58億的票房。這個由陳凱歌總導演,時下實力的7位導演共同聯合執導的片子,展現了7位導演不同的風格,但是又合聚了我們國家70多年的歷史。
至少我覺得這不應該是最差的部分。一個片子應該有所預言。在叫好與叫座之間,我寧可選擇叫好!
❹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里有哪些細節值得回味
1、第一章節《前夜》,最出彩的莫過於黃渤的表現。
在整部電影中,黃渤和葛優的單人出境時長最多。當然,二位實力派也hold住全程,成為觀眾心中的演技最優。
開國大典前,中國剛剛經歷戰亂洗禮,28年革命,2000萬人犧牲,建國是好不容易盼來的喜事、大事,定要確保萬無一失。
2、第二章節《相遇》,是催淚大戲,費了不少觀眾的紙巾。
當死亡來臨時,直面死亡的勇氣就已值得敬佩,在死亡還沒來臨時,張譯扮演的高遠為國家主動去迎接死亡更讓人動容。
導演沒有把粗暴地把高遠的死亡點出來,只是在各種場景中暗示:醫生說都這種情況了還不通知家人嗎?與方敏(任素汐扮演)相遇,方敏被人群裹挾著前行,高遠卻定在原地沒能跟上人潮。
幕後花絮:
為了真實還原神舟十一號著陸的重大歷史時刻,陳凱歌邀請到神舟十一號的航天員景海鵬、陳冬參與電影拍攝。
劇組做了真實的道具,不僅特種車輛、返回艙降落傘是實物,連片中兩位航天員的宇航服亦是當年穿過的。
陳凱歌調用戈壁灘工作車、道具車加上軍車共百餘輛,浩浩盪盪在戈壁上建起劇組。
❺ 我和我的祖國出演明星有誰
《我和我的祖國》匯集了老、中、青、少四代,共66位演員。
《我和我的祖國》票房突破15億,豆瓣評分8.2分,穩居國慶檔「霸主」地位,陳凱歌等七位導演組建「中國電影夢之隊」,用158分鍾回溯了七大歷史瞬間。據悉,該劇一共匯集了老、中、青、少四代,共66位演員(PS:按照豆瓣演員表),而且沒有一個流量小生花旦,只有演技派。
總的來說,我很喜歡這部主旋律電影,觀影過程中,我,包括同影院的觀眾,很多人都是數次落淚,為什麼會控制不住淚水。因為,我們都熱愛自己的祖國,在回顧這些歷史,深感70周年中國取得的輝煌與成績有多麼不易。生長在和平年代的年輕人,真的是幸運的。
❻ 《我和我的祖國》票房大火,那最後收入算公司的還是祖國的到底怎樣分賬
近日《我和我的祖國》這一部電影開播,開播票房就很火。開播時間八天在10月8號統計這一部電影的收益為22.19億元。《我和我的祖國》這一部電影收入算公司的並不屬於祖國。
《我和我的祖國》這一部電影的名字用了祖國,但是無論什麼電影電視劇都是要上稅給祖國的,祖國沒有權利去分這部電影的錢。畢竟都已經上過稅的,是由出品方公司拍攝的拍攝的道具和演員也都是出品方自己出錢的,祖國更加沒有道理去分這個帳,最終《我和我的祖國》賺了多少錢都是由出品方去分的,具體怎麼分是出品方公司自己的事。
❼ 《我和我的祖國》7個故事口碑不一,徐崢寧浩的導演水平到底怎麼樣
作為國慶檔最受矚目的《我和我的祖國》在上映第一天就拿下2.9億票房,領先2.0億的《中國機長》和1.6億的《攀登者》,毫無疑問這部電影是「國慶檔必看電影之一」。
《我和我的祖國》採用的是7個小故事來講述了7個歷史瞬間,7個導演也各顯才華,而這7位導演分別是:50後陳凱歌,60後張一白、管虎,70後薛曉路、徐崢、寧浩,80後文牧野。
故事六:《白晝流星》陳凱歌 陳凱歌將大場面的運用在《白晝流星》體現的淋漓盡致,這部分貢獻了最震撼的視覺效果。但因為故事名字比較隱晦,許多觀眾根本沒理解到陳凱歌想表達什麼。
草原上的兩個少年幾乎要"退化"成野獸,他們兩個想過逃離貧窮,但最終選擇回鄉,正如飛船返回艙終要回鄉一樣。故事立意很詩意,但是陳凱歌講故事的能力果然是一如既往地差,光剩下場面了。
故事七:《護航》文牧野 年輕導演文牧野利用閃回、插敘的方式在短小的故事中呈現出呂瀟然這個女飛行員的性格特點,故事完成度雖高,但是故事本身的平庸並沒有讓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覺。 如果非要我評出7位導演中哪兩位的故事最討喜,那無疑是《奪冠》篇的徐崢和《北京,你好》篇,從橫向對比來看這兩位導演無疑是最懂商業片的,這兩個故事也是商業化氣息最重最討觀眾喜歡的。 寧浩從一個小導演通過黑色幽默電影路如今走上大舞台真的很不容易,而徐崢從演員轉型導演同樣是經歷了困難重重,但兩個人的導演水平真的不比任何一個前輩差。期待他們能在《我和我的祖國》中交出更多優秀作品。 總的來說,《我和我的祖國》是一部非常經典的獻禮片,值得觀眾走進影院。
❽ 《我和我的祖國》中哪個故事講得最精彩
在建國七十周年的今天,大火的紅色愛國主義影片《我和我的祖國》火爆上映,在內地僅用了短短14天的時間,累計票房就達到了25.6億元,直接超過了《西虹市首富》躋身中國電影票房總榜前十。
這部影片,通過講述普通人與國家之間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動人故事。聚焦大時代大事件下,普通人和國家之間,看似遙遠,實則密切的關聯, 喚醒我們內心深處的愛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