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縫紉機樂隊需要多少票房才回本
相對於前兩天周末來說,所有電影的單日票房都是下降的非常的嚴重的。就像如今排在榜首的《王牌特工2:黃金圈》這部電影,周末兩天的單日票房分別是1.06億和7400萬,但是今天卻只剩下了2800萬了。不過幸好上映的前面三天的票房不錯,如今這部電影已經有了2.9億的票房了。
對於排在單日票房榜第二位的《羞羞的鐵拳》這部電影來說同樣是如此的,今天的單日票房僅剩下1200萬了,其實這對於已經上映了24天的電影來說肯定還是一個很不錯的電影的。而且這部喜劇電影的總投資其實並不高,而如今這部電影已經穩穩的超過了20億的票房了,絕對是一部小投資高收益的電影了。
《縫紉機樂隊》這部電影也是隨著電影上映時間的增加,眾多看過這部電影的影迷給出的好評才使得這部電影能夠在後續的上映時間里一直堅持住,並且慢慢甩開了其他三部電影了。這部電影上映之初很多人都說大鵬這次的電影估計是要虧死了,沒想到最後大鵬還是翻盤了,雖然估計賺的不多,但是口碑確實變好了,相信這應該是很好的收獲了
Ⅱ 電影縫紉機樂隊成員都有誰 真實的縫紉機樂隊咋成立的成員都有誰
沒有真實,只有電影里的。
小鎮青年胡亮(喬杉飾)為守護家鄉的搖滾公園,高薪請來音樂經紀人程宮(董成鵬飾)。最後集合了鼓手炸葯(李鴻其飾)、貝斯手丁建國(古力娜扎飾)、吉他手楊雙樹(韓童生飾)、鍵盤手希希(曲雋希飾)。他們共同組建了「縫紉機樂隊」。
《縫紉機樂隊》更懷舊、更具有野心,大鵬的敘事語言變得更加嫻熟。片中的人物形象雖各具特色,但缺少與觀眾心靈上的碰撞,這些人物形象單純地變成一種承載記憶的符號,藉此喚醒觀眾對時代的緬懷和思考,該片的人物一味沉溺於對搖滾的想像中,又從側面反射出小人物對現實的畏懼感。
大鵬導演的影片在風格、所含元素等方面都有一脈相承之處。在《縫紉機樂隊》中,大鵬導演技法更加成熟,駕馭的場面也更大了,該片蒸騰著一股「土燃土燃」的氣息。
Ⅲ 為什麼說大鵬的《縫紉機樂隊》是一部被低估的電影
大鵬是東北人,但是在他的身上我們完全看不到一種東北土味喜劇的蹤影,雖然是趙本山的徒弟,但是他的喜劇卻跟二人轉沒任何關聯。本來就是從網路系列劇中出名,然後又在網路劇中賺到了第一筆身家。
可以說,大鵬的喜劇一直都是緊隨時代潮流的。他和喬杉修睿這樣的年輕新秀一樣,他們都深知當下年輕人的口味訴求,所以他們的喜劇也總能引發一些熱議的話題。
很多後來在網播平台上觀影的影迷說,這部影片的水準其實是超乎大多人的想像,所以他們感覺在無形當中似乎又欠了大鵬一張電影票。
可能對於演員大鵬來說,他的確是挺委屈,但是作為一個電影人,作為一名導演,這樣的經歷未嘗不是好事,欠你的終究會給你補上,吃一時的虧又何嘗不是福呢?
舉報/反饋
Ⅳ 縫紉機樂隊票房多少
昨天,面對已經上映一個月票房4.4億的《縫紉機樂隊》,導演大鵬做了一個階段性的總結,為自己一個多月來的刷屏表示了一些歉意,但能走到現在是「非常振奮人心的」。
不過在大鵬的闡述中我們也看到了一絲不服氣,希望電影在網路平台上線之後能有更多人給予它「應有的評價和認可」,言下之意就是現在還不行唄。
作為大鵬導演的第二部電影,《縫紉機樂隊》上映之初其實吃到的是《煎餅俠》留下的苦果,作為網劇《屌絲男士》的衍生品,《煎餅俠》以其雷人的劇情、粗糙的拍攝方式從真愛粉口袋中掏出11.6億票房時也傷了觀眾們的心,《縫紉機樂隊》上映之初的所有宣傳中,底部評論全部是對《煎餅俠》的咒罵。
責怪是最容易讓人產生負面想法且最容易蔓延的情緒,評論一出,大家都討論《煎餅俠》當年是怎麼坑自己的,幾乎沒什麼人關注《縫紉機樂隊》的好壞,面對這樣的不利輿論,大鵬甚至在朋友圈發出「懺悔求原諒」的感慨。
加之同期上映的《羞羞的鐵拳》自帶開心麻花自《夏洛特煩惱》以來的高口碑光環,一路狂卷票房21.3億,實質上加速了《縫紉機樂隊》口碑、票房的雙輸。
直到很晚,一些人真正看了《縫紉機樂隊》之後才開始出現大鵬所說「非常振奮人心的」情況,漸漸有了一些口碑,票房也有了一些小幅度的回升,但還是晚了,過了時間窗口,影響有限。
就青玉自身的觀影感受而言,《縫紉機樂隊》與《羞羞的鐵拳》我都看了,如將兩部片子直接比高低,我個人感覺《縫紉機樂隊》更勝一籌,原因也並不是《羞羞》不行,而是其中有些梗確實處理的不到位,包袱也沒有響,節奏比《夏洛》差了許多。
橫向對比的話,《縫紉機樂隊》自然甩出《煎餅俠》幾條街。
Ⅳ 上映四天票房破億,《縫紉機樂隊》會成為第二個《煎餅俠》嗎
在網路上查看「大鵬」,他的頭銜是:演員、導演、編劇、主持人、歌手,從《屌絲男士》被觀眾認識並熟知,到《煎餅俠》一舉成為「十億導演」,大鵬人生中最重要的兩個角色的確是排在前的「演員和導演」。
為了宣傳自己的新電影《縫紉機樂隊》,大鵬最近接連上了兩檔熱門綜藝《蒙面唱將猜猜猜》和《脫口秀大會》。第二次以「蒙面歌手」的身份站上舞台,這次「復仇的裁縫」比兩年前「漂亮男孩不說謊」要沉穩許多,一首《第一滴淚》以絲毫不遜色於專業歌手的水準驚艷全場,大鵬說是想讓大家看到熱愛唱歌的自己兩年裡的努力和進步;在《脫口秀大會》上,張紹剛稱大鵬為「網路脫口秀主持第一人」,其早年主持中國第一檔網路脫口秀節目《大鵬嘚吧嘚》的歷史被不明所以的觀眾重新扒出。
這是大鵬少有人知的兩個角色,但在其演藝生涯里卻占據著關鍵的位置,若是以先後順序排列,「歌手和主持人」要遠遠早於「演員、導演」,而且在早期擔任主持人以及歌手時積累下的人生經驗和生活素材,對其之後所拍攝的網劇和電影都有著較大的影響。因此,要談論《縫紉機樂隊》,就要從大鵬心中始終存在的音樂夢想說起。
從「屌絲」走出的「十億導演」
見到大鵬時,或許是經過了長時間地采訪和錄影,略顯疲憊的他沒有了大銀幕里的精力充沛,也許是一直以來的人設和在影視作品中的形象,對大鵬的印象保持在「只要他出現,就能帶動起周圍的氣氛」這個設定中,所以在初見時,還是有些許的失望和落差。
現今已是「十億導演」的大鵬在對待采訪時還是會非常認真和謹慎,對采訪者也是很有禮貌,沒有任何所謂的「架子」以及刻意、做作的地方,在采訪過程中,起初的失望也在大鵬的回答下慢慢消散。
大鵬是一個喜歡談論夢想、表達夢想的人,是因為從上學至今的十多年間,他一直在追逐夢想、實現夢想。在學校時,喜歡唱歌的他獲得過不少的榮譽,有自己的原創作品,也組建過自己的樂隊,但在離開學校後,卻並沒有沿著音樂的路向前走。
在加入搜狐後,大鵬成為了一名主持人,多檔節目的成功令他在主持界聲名鵲起,也在搜狐站穩腳跟,隨後也陸續接到了多檔衛視節目的邀約,在主持人行當里越闖越久。
作為一個非常感性且很喜歡表達的人,大鵬不會只甘於聽別人傾訴或是引導別人去表達,慢慢地,重心開始向舞台劇和影視劇傾斜。自編自導的網劇《屌絲男士》迅速火遍網路,它出現的時候正好趕上了中國互聯網發展最為迅猛的時期,伴隨著天然的優勢和網劇對觀眾新鮮感及好奇心的准確把握,《屌絲男士》成為大鵬人生中里程碑式的一個作品。
Ⅵ 大鵬的《縫紉機樂隊》票房如何
大鵬的成名作《屌絲男士》是紅極一時的,但是也被很多人冠上了低俗的帽子,《煎餅俠》的成功很大一部分是因為當時大鵬的名氣和對電影的期待去的,但是沒有達到觀眾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