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學習編導時,看電影該如何做筆記
中影人藝考的老師是這么教我們寫影評的,我個人覺得也可以用來回答你這個問題
具體我們有五個步驟:
(一)捕捉住感受點
一部好的電影,需要品評的方面會與很多。這就需要對電影反復觀看思考,感受電影的靈魂,把握住電影中最能打動人的地方,並使之在自己的筆下得到理性的升華。如《泰坦尼克號》,不只是男女主人公的感人愛情。更有在災難面前對人性的思考。
(二)立意要新,開掘要深
寫影評要有新意,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抓住要點,有感而發。要做到有新意,—是要抓住影片內容,尋找現實意義;二是要准確把握住影片的精神實質,挖掘影片本身所包含的深刻內涵。如對張藝謀電影的分析要緊扣住時代背景,但也不必從思想意義角度分析,如鞏俐在張藝謀電影中的形象塑造,張藝謀電影中的男性形象等,都是可以開掘的領域。
(三)抓住細節,詮釋其深刻含義
所謂細節,是影片畫面中對表現對象的局部或細微的變化進行細致的描繪。細節包括人物的舉手投足、一顰一笑、人物聲音的變化、道具的運用、色彩的配置、鏡頭的運動等。典型的細節對展現人物性格、設置懸念、推動情節發展都起著積極作用。
(四)要實事求是地分析評價
編導高考影評寫作中對影片作客觀的實事求是的評價,而不是為了寫影評而強行將自己的想法加在影片之中
(五)要重視影片的藝術分析
電影是通過藝術手段來表現主題、塑造人物、抒發感情的,所以影評要重視對影片藝術的高下進行分析。這種分析應具體詳細,由表及裡,言之有物;評價則應觀點鮮明,實事求是。
㈡ 學編導上課一般都是怎麼上的有人說就是看電影,我想不會那麼輕松吧是以老師講解為主還是以看電影為主
你說的備戰藝考還是大學?藝考大部分學怎麼寫影評,從主題到視聽語言到情感細節等等,再就是練即興演講,再就是背文藝常識。戲文還要學寫故事,導演還要學即興小品,這只是我們這邊的,聽說還要改,反正想學出個名堂是不會很輕松,想混日子是很容易,大學就在這些基礎上加深,搞不好還有實踐課。
㈢ 學習編導的應該怎麼看電影
您好,我是今年考上大學的藝考生。
影視作品評論是以影視作品鑒賞為基礎,根據某種思想原則和審美標准,對具體的影視作品進行理性分析和科學評價的一種藝術研究活動。影視評論是連接鑒賞者和影視創作者的橋梁,是租金影視創作的主張集合培養影視理論之花的沃土
影視評論的寫作要領:1重視觀賞感受,選好評論對象2抓住作品特點,選准評論角度3確定文體形式,精心構思謀篇4恰當運用方法,力求文筆優美。
再看電影的時候,在注意觀察一下幾個角度:主題,人物,結構,情節,細節,語言,聲音,鏡頭與畫面,色彩與光影,造型與服飾、置景。
最後,看電影的時候可以把你要寫的元素都寫在一張白紙上,比如:用光,鏡頭的運用,畫面的剪輯等等。希望能幫到你
㈣ 編導專業必看的電影
電影發展逾百年,以下是各國名作,選擇這些電影原因有:
(1)涵蓋了影史名作和各種典型風格的作品,全面的觀影有助於同學們對影史進行梳理和選擇,對青睞的導演進行更深一步的了解,備選為自己的核心導演。
(2)面對較為枯燥的作品耐著性子做些積累,以後的某一個時刻,也許你會發現其價值與內涵。
(3)大多數作品已經有過詳細的研究,可比對論文對其經典片段有超越普通觀眾的了解。
1、國產電影
張藝謀:《活著》《紅高粱》《金陵十三釵》
姜文:《陽光燦爛的日子》《鬼子來了》《讓子彈飛》
陳凱歌:《霸王別姬》
顧長衛:《孔雀》《立春》
陸川:《可可西里》《南京南京》
黃建新:《黑炮事件》
婁燁:《蘇州河》《風中有朵雨做的雲》
吳貽弓:《城南舊事》
馮小剛:《唐山大地震》、《大腕》《甲方乙方》
寧浩:《瘋狂的石頭》《瘋狂的賽車》
賈樟柯:《小武》、《三峽好人》《天註定》《山河故人》
王小帥:《十七歲的單車》《地久天長》
張元:《看上去很美》
薛曉路:《海洋天堂》
滕華濤:《失戀33天》(小妞電影 選看)
管虎:《殺生》、《鬥牛》
張揚:《飛躍老人院》《落葉歸根》
萬瑪才旦:《塔洛》
刁亦男:《南方車站的聚會》《白日焰火》
畢贛:《地球最後的夜晚》《路邊野餐》
2、港台香港電影
吳宇森:《喋血雙雄》、《變臉》
王家衛:《重慶森林》、《花樣年華》、《東邪西毒》、
徐克:《新龍門客棧》
陳可辛:《甜蜜蜜》、《十月圍城》、《如果愛》
李安:《卧虎藏龍》
楊德昌:《一一》、《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許鞍華:《天水圍的日與夜》、《天水圍的夜與霧》、《桃姐》
魏德聖:《海角七號》、《賽德克巴萊》
3、美國電影
卓別林:《淘金記》《摩登時代》
羅伯特·懷斯:《音樂之聲》
希區柯克:《蝴蝶夢》《後窗》
威廉·惠勒:《賓虛》
奧遜·威爾斯:《公民凱恩》
羅伯特·本頓:《克萊默夫婦》
米洛斯·福爾曼:《飛越瘋人院》
詹姆斯·卡梅隆:《泰坦尼克號》、《真實謊言》、《阿凡達》
斯蒂芬·斯皮爾伯格:《辛德勒的名單》、《拯救大兵瑞恩》、《ET》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教父》《巴頓將軍》《現代啟示錄》
弗蘭克·達拉邦特:《肖申克的救贖》
羅伯特·澤米吉斯:《阿甘正傳》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廊橋遺夢》、《百萬美元寶貝》
奧利弗·斯通:《天生殺人狂》
昆汀·塔倫蒂諾:《低俗小說》
加布里爾·穆奇諾:《當幸福來敲門》
4、英國電影:
丹尼·博伊爾:《貧民窟的百萬富》
理查德·阿頓伯羅:《甘地傳》(英國/印度)
蓋·瑞奇:《兩桿大煙槍》
卡萊爾·賴茲:《法國中尉的女人》
5、日本電影
黑澤明:《羅生門》、《七武士》
岩井俊二:《情書》
小津安二郎:《晚春》
新藤兼人:《裸島》
宮崎駿:《千與千尋》
6、法國電影
呂克·貝松:《這個殺手不太冷》《第五元素》《地下鐵》
阿侖·雷乃:《廣島之戀》(法日合拍)
阿巴斯:《櫻桃的滋味》
7、義大利電影
羅伯托·貝尼尼:《美麗人生》
德·西卡:《偷自行車的人》
安東尼奧尼:《紅色沙漠》 紀錄片《中國》
朱塞佩·托納托雷:《海上鋼琴師》
8、俄羅斯(前蘇聯)電影
謝爾蓋·愛森斯坦:《戰艦波將金號》
米哈爾科夫:《西伯利亞的理發師》
9、巴西電影 沃爾特·塞勒斯:《中央車站》
10、德國電影 湯姆·提克威:《羅拉快跑》
11、西班牙電影 卡羅斯·紹拉:《卡門》 阿爾莫多瓦:《對她說》
12、伊朗電影: 馬吉德·馬吉迪:《小鞋子》
13、加拿大電影 詹尼弗·北齊沃爾:《人造風景》
14、丹麥電影: 拉斯·馮·提爾:《黑暗中的舞者》
15、瑞典電影 伯格曼:《野草莓》
16、南斯拉夫電影: 米爾科·曼切夫斯基:《暴雨將至》
17、波蘭電影: 基耶斯洛夫斯基:《十戒》
18、墨西哥電影: 阿爾方索.阿拉:《巧克力情人》
19、匈牙利電影: 洛·科爾陶:《靡菲斯特》
20、澳大利亞電影: 簡·坎皮恩:《鋼琴課》
21、印度電影:拉庫馬•希拉尼:《三傻大鬧寶萊塢》
㈤ 編導需要看的電影有哪些
電視節目
《講述》
《紀實》
《見證》
《魯豫有約》
《人物》
《探索·發現》
《第10放映室》
《一虎一席談》
《新聞調查》
《每周質量報告》
紀錄片系列
《故宮》
《唐之韻》
《談話長江》
『天.地.人』三部曲,即《微觀世界》《喜瑪拉雅》和《遷徙的鳥》
《汶川紀實大愛無疆》
《說話長江》
《故宮》
《大國崛起》
《俺爹俺娘》
《新絲綢之路》
電影
《十七歲的單車》
《圖雅的婚事》
《花樣年華》
《喜宴》
《洗澡》
《可可西里》
《陽光燦爛的日子》
《紅高粱》
《黃土地》
《三峽好人》
《那人那山那狗》
《老井》
《盲山》
《立春》
《瘋狂的石頭》
《瘋狂的賽車》
《集結號》
《父子》
《二十四城記》
《有話好好說》
《雲水謠》
《小城之春》
《尋槍》
《羅拉快跑》
《小武》
《孔雀》
《芙蓉鎮》
《南京 南京》
《落葉歸根》
《卧虎藏龍》
《英雄》
《海角七號》
《盲井》
《我們倆》
《暖》
《青紅》
《向日葵》
《藍色大門》
《霸王別姬》
㈥ 我是學編導專業的,但是為什麼看電影什麼都看不出來是因為看的電影太少嗎
應該是基礎知識不牢靠,從構圖、剪輯節奏、視聽語言都能讀出東西,但影評不只是分析元素,而是讀懂這些元素後,把這些元素綜合起來分析導演的主題思想
㈦ 學習編導要看那些電影呢
考編導的面試內容比較廣泛,有命題或給幾個詞條編故事的,有回答文學或電影方面的知識的,還會問你的愛好特長,可能還會叫你展示一下~~~ 書目:《影視專業高考考前輔導叢書——編導》 《影視藝術欣賞》 其實看完這兩本就差不多了,主要是要積累一些文學或電影方面的基礎知識,還有就是對一些電影細節的理解(這個看你的理解能力,但你可以積累一些專業名詞,但也不能不會用而硬套) 另外,如果你還想充實,再推薦:《中外電影史》 《中外文學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