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19電影票房的排行榜是怎樣的
根據貓眼數據統計顯示,截止到2019年5月2日全年度票房(含服務費)總計243.20億元。
尤其是熊出沒毫無意外地擠進票房前十的行列,是典型的春節檔合家歡影片,孩子攜全家去電影院為動畫片貢獻票房力量,是熊出沒之類的影片獲得票房成功的主要因素。在沒有新的社交模式或者在現有春節過節模式沒有改變之前,這種票房現象還會持續很多年。
Ⅱ 求一部韓國的電影內容大致:男的患了絕症,不告訴女的,而女的又知道,女的就按男的要求去找了個男朋友
韓國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劇情簡介:在一起工作的電台製作人的姜哲奎(權相宇飾)和作詞人恩媛(李寶英飾),都是身世可憐的人,一個從小失去父親,被母親遺棄,另一個因交通意外而痛失雙親。兩個同病相憐的人走在了一起,都把對方看成自己的家人、朋友和親人,以此彌補了生活里的空缺,彼此相愛,彼此信賴,慢慢地將遺憾放在了一邊,生活得簡簡單單卻也充滿快樂。但哲奎自己知道他因為得了絕症,不久將離開人世。他實在是捨不得留下恩媛一個人,他走了恩媛就會一個人在這世界上,無依無靠。於是,他隱瞞了自己的病情,同時暗暗做出了一個決定,那就是用他剩下的時間為恩媛尋找一個可以替他照顧恩媛一生一世的男人。
Ⅲ 你是否願意付錢去電影院看一場悲劇
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只要這部電影足夠真誠,足夠打動人心,那麼我願意付錢去電影院看一場悲劇,一部能夠震撼人心的電影其實跟它是悲是喜是沒有關系的。 一部好的喜劇電影能讓人開懷大笑,每每想起還是能夠萌生出笑意,這是一種成功。
那麼看過一場悲劇,或流淚發泄,或沉思自省,讓我們看到萬千人中其實我們出生在了一個好的時代,且我們也收到了命運的饋贈,是那幸運者中的一份子,想起明天能夠更有動力出發,這是不是也是一種成功呢?
舉個例子,我看過一場電影,我相信大多數人也都到電影院支持過這部電影《我不是葯神》,看電影之初,看過影片簡介,看過一些影評,即使知道這部影片結局不會太好,很多人還是出現在了影院,貢獻出了一張電影票。
《我不是葯神》中能夠看到很多白血病重症的患者,他們忍受著強烈的疼痛,還是想盡一切辦法想在這個世間多逗留一刻,他們也有最愛的妻子,最疼愛的子女,還有很多未盡的義務,很多未了的遺憾。 影片把那種痛苦表現的很真實,讓觀眾感覺很不自在,甚至想要逃避,屏幕里的那個人他那麼想活下去,那麼痛苦,我們卻幫不到他分毫,這種強烈的代入感,使每一個觀眾也能理解程勇內心的糾結,那個活生生的人祈求你讓他活下去,救還是不救?
不拿救命葯賺錢,甚至用自己在其他渠道賺到的錢填補差價,代理「格列寧」只為給那些白血病人一絲生的希望,讓那些買不起天價葯的普通病人也能買得起葯,不論從哪個方面看程勇都是的好人,他在做著一件救人性命的好事。 可這件跨國倒賣葯品的事確實是犯法的,法理與人情又該怎麼兼顧,當程勇沒抓入獄判刑時,百姓們排成長隊送他。程勇他本人也是知道的,遲早會有這么一天,他是寧願入獄也不想看到那些病人在生死線上掙扎。
我在電影院觀看影片時,從電影開場到結束,沒有一個人說話,大家好像都沉浸在影片里了。看完整部電影我覺得心情很沮喪,也很壓抑,但是如果問我這部電影值不值得一看,我還是毫不猶豫會說,這部電影完全值回票價。
我不願意付錢去電影院看一場悲劇。第一,我不願意付錢搞 娛樂 。第二,我不願意看悲劇。不願意付錢是因為我沒有錢,我自從2005年就生病在家,主要靠打字和寫文章賺點小錢。我不願意看悲劇是因為我喜歡樂觀,豁達,積極向上的人生。我不允許不良悲觀情緒干擾我的身心,因為悲觀會腐蝕人的靈魂,鈍化人的思維,毒害人的心態。到電影院看一場悲劇不但會毀了我美好的一天,破滅我對未來美麗的嚮往和憧憬,還會讓我形成做什麼事情都往不好的方面去想的不良思想習慣。人生苦短,及時修煉。放飛積極樂觀的夢想,綻放歡愉的笑容,展開翱翔的翅膀。去迎接每一個美好的春天,冰冷而又堅強的冬天,炎熱而又忍耐的夏天,清淡而又唯美的秋天。不,我不看悲劇!
我個人覺得去願不願意付錢去電影院看一場電影,跟這個電影本身是悲劇還是喜劇沒有關系,而是取決於這個電影值不值得我花這個錢。
~
就我本人來說,我去電影院看過各種喜劇,也去電影院看過一些悲劇,例如《前任3》和《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
就體驗感受來說,我並沒有看覺得這些悲劇花的錢不值。電影最大的魅力是什麼?是同理心是那種,你看完後會感同身受,我覺得上面說的那兩部悲劇就做到了。從票房來看,也是特別理想的,說明悲劇的受眾也不比喜劇少。
~生活就有酸甜苦辣,電影同樣也是,不僅有喜劇有悲劇。不管是哪種題材,都是市場所需的。關鍵在於影片的質量到底如何?一個質量不佳的影片,不管是哪種題材都會被人吐槽。
文/釋千結
這個問題很尖銳,先說答案我想我可能不會。悲劇電影我更喜歡自己一個人想流淚的時候在家裡自己看。除非有什麼特殊的理由,否則我更喜歡自己看,比起花錢去電影院看一部悲劇電影,我更喜歡和別人一起去電影院看喜劇電影分享快樂。
但是不得不提的一點是悲劇電影有著它獨特的魅力,生活里還是需要悲劇電影的。看一場悲劇電影流流淚,發泄一下自己憋屈的心情,藉由看悲劇的理由可以肆無忌憚的流眼淚發泄負面情緒,想哭就痛快的哭,把所有的委屈一股腦的哭出來。
老話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一部好的悲劇電影會讓你收獲很多 。
說到去電影院看一場悲劇電影,我還真的沒有想過,因為我不喜歡標榜年度苦情大戲的劇,我不喜歡看之前就讓我准備好紙巾的劇,我不喜歡悲傷的故事。
生活本來就夠累的了,為什麼不讓自己快樂一點?至少也要讓自己去接近快樂啊。
明明知道一部劇會讓自己淚流不止,還會去看一定是有特別的理由吧?也許當我們需要發泄 情感 的時候我們可以去看看這樣的劇,流淚應該是很好的發泄方式。
如果我想看,一定會找一個合適的時間去看。找一個可以發泄情緒,適合去看悲傷故事的時間。付錢去電影院看也是可以的,但我不會經常選擇付錢看悲劇電影,因為好不容易空出來的時間我更想選擇喜劇電影來看。
我是一個多愁善感的人,有些故事會記在心裡很久很久,所以不敢輕易去看悲傷的故事。大多數的故事情節都源於生活,會讓我們聯想到很多很多。
我想生活中的大部分人應該都不喜歡看悲劇電影吧。我們努力的生活,不就是為了讓自己過的快樂嗎?我不喜歡悲傷的故事,所以會自動屏蔽能接觸這些故事的可能。作為一個多愁善感,看悲傷故事能難過好久的人來說,我能幫自己的也只有這些了。
假設這部電影值得看、我是願意的。
我是否願意去電影院看這部電影,
取決於這部電影值不值得在電影院看,
而不是它是悲劇還是喜劇還是其他什麼類別。
許多人選擇去電影院都是看科幻片,不能辜負了電影特效。我本人對科幻片無感、看也可以看,在哪看都一樣。
還有春節檔的喜劇片什麼的、去電影院感受大家哈哈一笑的氛圍。
悲劇喜劇不會影響我去電影院花錢的興致,只要我覺得這個電影值得一上映就看、
或者我特別想看、
特別喜歡劇情、
特別喜歡某個角色、
或者某個演員、
都會迫不及待去看。
無關類型。
來自一個普通觀影者,沒有特殊偏好。
堅決不去電影院看鬼片、驚悚片。懸疑片可接受。[捂臉][捂臉]
主要膽子小。
這個我個人來說是十分不願意的,不管多好看的片子,悲劇我基本不看。
去電影院是去享受的,享受大屏幕帶給你的特殊感覺,而不是大屏幕帶給你的立體環繞的悲傷。
悲傷,從來都是人類最討厭的 情感 之一,沒人喜歡悲傷,但又不能不悲傷,悲傷使人成長,但要是悲傷過多就容易變成不容易悲傷,當別人第一拳打你時,你會痛,但當打你1000次後你只會感覺沒感覺,人需要悲傷,但不是自虐式的悲傷。
在電影院無論是喜劇,恐怖,特效,言情,記錄,都比悲傷電影好,它們有的能帶給人們正能量,激發你的對於某種活動的興趣,釋放你的壓力,這才是去看電影真正的剛需。
今天聽見薛兆豐老師在《奇葩說》上說,人有一個很有意思的一點,人會花錢去電影院看悲劇。
人花錢很正常,看電影很正常,看悲劇電影也很正常。
但是你品,你細品。
花錢去看悲劇,自己哭的稀里嘩啦的,看的心裡難受,但是你還願意。在這里花錢不是享受,而是痛苦,你為什麼會願意呢?
記得跟女朋友一起去電影院看《悲傷逆流成河》,她哭的稀里嘩啦的,出來後還覺得電影真好看。
為什麼好看?因為你相信了,他是真的!
就像看到王後要用毒蘋果毒死公主,你會悲憤,看到王子和公主在一起幸福生活,你會開心。因為你相信,他是真的!
我們都願意相信美好。
當你開始不相信童話的時候,是的,你長大了,代價呢?
現在的你還願意相信童話嗎?聖誕節你是否會在你的床頭擺放一隻襪子,等待聖誕老人的禮物。
你一邊抱怨工作的繁重,一邊又間歇性努力,持續性混吃等死,你為什麼都不願意相信,丑小鴨經過努力會變成白天鵝呢?
你說:「丑小鴨他媽都是白天鵝,所以他才可以成為白天鵝。」
所以你一輩子成為不了白天鵝!
我們歌頌的都是什麼人?這個 社會 歌頌的是什麼人?
不是那些我爸是李剛!而是比你有錢還比你勤奮的何猷君,比你幸運還比你努力的趙薇!
你不願意相信童話,所以你扼殺了自己的想像力,你覺得 社會 就是這樣現實,復雜。你每天愁眉苦臉,擔心這個擔心那個,你為什麼不能聽賈玲一句勸「愛笑的女孩運氣都不會差!」
有時候悲劇不也一定是完美結局嘛!喜劇讓人開心,悲劇則多多少少會讓人慶幸於事情並未發生在自己身上!換個角度看,不也是一場喜劇!!
還好吧,看什麼電影了,如果有意義那肯定願意
我想我會去的,雖然看的是悲劇,但是只要演的好,還是值得去看的。哪怕是為了宣洩自己的 情感 ,也是值得的。
Ⅳ 2019新片票房排行榜是怎樣的
1、《哪吒之魔童降世》(48億)該片改編自中國神話故事,講述了哪吒雖「生而為魔」卻「逆天而行斗到底」的故事。這是一部值得推薦的動漫電影,特效十足和故事的情節也是這部動漫電影大賣的關鍵。
該片的逆襲,並不是打雞血或者煲雞湯。電影對哪吒的心路歷程有著非常細膩且具有說服力的刻畫。並且,編劇巧妙地將敖丙作為哪吒的對照,凸顯了是人是魔都是自主選擇,而不是天註定的主題。
2、《流浪地球》(46.5億)該片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太陽即將毀滅,人類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推進器,尋找新家園。
然而宇宙之路危機四伏,為了拯救地球,為了人類能在漫長的2500年後抵達新的家園,流浪地球時代的年輕人挺身而出,展開爭分奪秒生死之戰的故事。 2019年4月28日,獲第26屆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3、《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42.4億)該片改編自漫威漫畫,也是漫威電影宇宙(MCU)第22部影片,主要講述了復仇者聯盟中的倖存成員與他們的盟友共同努力以扭轉滅霸在無限之戰中所造成的傷害的故事。
(4)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電影票多少擴展閱讀
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2019上半年中國內地實現票房311.7億元,同比減少2.7%,九年來首次同比下滑,2019上半年觀影人次更是同比下降10.3%。眾多機構預測電影行業已進入「後紅利」時代,中國電影行業的寒冬已經來臨。正當媒體、專家紛紛唱衰2019年中國電影市場時,「打臉」出現了。
下半年,中國電影市場風雲突變,暑期檔、國慶檔引領了火爆的電影市場。根據貓眼專業版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電影總票房為642.66億元人民幣,較2018年同比增長了5.4%。2019年總票房超過10億人民幣的電影共15部,其中10部是國產電影。
Ⅳ 《只是太愛你》是哪部電影片尾曲
是《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片尾曲。
該片講述了唱片製作人張哲凱因重病而深怕自己不久人世,因此他決定為自己喜愛的人宋媛媛找個可以託付終身的男人的故事。
該片於2018年11月30日在中國台灣上映,2019年3月14日在中國內地上映,2019年3月14日,該片的首日票房為1900萬元。3月15日,取得4552萬的單日票房。3月22日,該片的單日票房為5470萬元,累計票房6.81億元。
(5)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電影票多少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唱片製作人張哲凱(劉以豪飾)和王牌作詞人宋媛媛(陳意涵飾)相依為命,兩人自幼身世坎坷只有彼此為伴,他們是親人、是朋友,也彷佛是命中註定的另一半。父親罹患遺傳重症而被母親拋棄的哲凱,深怕自己隨時會發病不久人世,始終沒有跨出友誼的界線對媛媛展露愛意。
眼見哲凱的病情加重,他暗自決定用剩餘的生命完成他們之間的終曲,再為媛媛找個可以託付一生的好男人。這時,事業有成、溫柔體貼的醫生(張書豪飾)適時的出現讓他成為照顧媛媛的最佳人選,二人按部就班發展著關系。一切看似都在哲凱的計劃下進行。然而,故事遠比這里所寫更要悲傷 。
Ⅵ 韓國十大感人催淚電影排行榜
韓國十大感人催淚電影排行榜:
1.《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悲傷電影》上映於2005年,這部電影以平行推進的方式同時拍出了4段悲傷的愛情故事。
Ⅶ 哪個電影比悲傷更悲傷。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2009)》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
提取碼:dtn4
導演:元泰淵
編劇:元泰淵
主演:權相宇/李凡秀/李寶英/鄭愛延/李漢偉/申賢俊
類型:愛情
製片國家/地區:韓國
語言:韓語
上映日期:2009-03-12(韓國)
片長:105分鍾
又名:AStorySadderThanSadness/MoreThanBlue該片講從小被父母遺棄的電台製作人凱伊(權相宇飾)和因交通事故痛失雙親的作詞人洛琳(李寶英飾),兩人似家人、朋友和戀人一樣生活在一起,填補了彼此生活里的空席。但一場絕症讓凱伊只剩下200多天生命,他不捨得留下洛琳一人決定隱瞞病情為她尋找一個可以託付終身的男人。事業有成、溫柔體貼的牙醫朱煥(李凡秀飾)適時的出現,凱伊決定讓他成為照顧洛琳的最佳人選。首次見到洛琳的朱煥便對其一見鍾情,不可自拔,而洛琳也似乎對他存有好感。一切都在凱伊的計劃中,洛琳和朱煥順利發展著感情,並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凱伊親自為洛琳挑選了結婚的禮服,帶著留戀和真摯的祝福在教堂牽著她的手一步一步走到朱煥身邊。最後沒有任何遺憾的凱伊離開了人世,而事實上,故事,遠比這里所寫更悲傷...."
Ⅷ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什麼時候上映
劉以豪、陳意涵主演的愛情片《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在台灣市場賣出2.38億台幣票房(約5200萬人民幣),登上台灣2018年華語片票房冠軍。近枯念日有消息稱,該片將引進到大陸。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翻拍自韓國同名作品
Ⅸ 為什麼《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口碑差,票房卻高達四億多
口碑這個東西是絕對的,現在商業電影都是快消品,票房高一點很正常,尤其在我國市場。
這種電影從營銷到影評足夠吸引一系列失戀或者屌絲或者獵奇或者情侶等人去看,這部分人乃cpi貢獻之大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