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急急急!!!求一篇 電影《一個頭兩個大》的心理影評,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一下這部電影。
教育繫心理學專業每年都會放映一些心理電影,讓觀影的人寫一篇所謂的觀後感。其實我在很多時候看完電影後都會有感而發的寫點什麼,用幾個哥們的話說是又「發騷」了,但跑到別人安排的地方去看完一部之前啥都不了解的電影,再硬要「有感」,難度還是有的。
記得去年的時候放映的是《海上鋼琴師》,經典中的經典,沒說的。今年去看,卻給了我一個小驚喜:先聽影片名字:《一個頭兩個大》,也許這個電影名字確實就真實反應了我對這個電影的第一感覺。電影開始,一段滿無厘頭的音樂音樂就飄來,只見一個可謂威風凜凜的警察配合著音樂一起出現。我嘀咕:難不成還給放部喜劇?待我看清那張被墨鏡擋住大半的臉是誰時,立刻毫不質疑了:還真的是喜劇。警察的扮演者是金凱瑞!作為美式喜劇的代表人物,以在各個電影當中刻畫和演繹各種小人物,用他那極度豐富的面部表已經不知道征服了多少觀眾,而他拍過的轉型大片《楚門的世界》,更是被譽為經典中的經典,也是我電腦中永不會刪掉的珍藏,總讓我一遍遍的看這部影片之後能再讓我審視自己這不真實的人生。看一部金凱瑞的電影,總好過去強迫自己看一些只能獲金雞獎的所謂「教育片」吧。
忘記了影片到底有多長,作為一部喜劇片,印象中也沒有幾次笑聲傳出,而回味一下值得我們可以「吃吃」的笑出聲的似乎也都只是一些低級趣味,當查理變成阿慶時那神經質的拳擊動作,那一個拿在手裡來回跳動的巨大假陽具——難道這就是標準的美式幽默?——回味起來,其實查理的三個黑人兒子製造的笑料其實更強大一些。作為一個白人,有三個黑人兒子就是一個極大的諷刺,而當這三個兒子從十歲左右的小孩突然畫面轉到幾年後都長大成人時,還真有點讓人背不住。記得聽誰說過,美國人只有兩種身材:壯如牛,胖如豬——全是走極端。金凱瑞所扮演查理的三個兒子就確實都是這兩個極端。一個一身腱子肉,另外兩個如加菲貓一樣——看到自己的鞋子都成困難。這三個人往那一擱本身就是一個笑點,而盡管是黑人但生長在查理這個當警察的爸爸呵護下,竟然說的還是一口街頭味極重的黑人英語。記得看過一部黑色喜劇,叫作《偷拐搶騙》,這部片子中的最大笑點就在於充斥著黑人、吉普賽人、英國人、美國人各種口味雜七雜八的英語方言,想想《一個頭兩個大》當中這三個演員的安排其實也確實是煞費苦心。而更有意思的是,這三個體型上不是類牛就是類豬的兒子還偏偏都是能上常春藤的高智商!從一開始質子中子質量的討論到後來看著德文版的說明書開直升飛機,簡直無所不會。
當我看這部電影時,盡管被告知是一部心理學影片,但當看到金凱瑞時總是不自覺先入為主的覺得這是部喜劇了,就總是先將這部「喜劇」可喜的地方給分析了一通。而上慣了豆瓣,總是習慣將影片先給打個分,無論是哪個方面。對於這部首先是心理其次是幽默的影片,對於心理的刻畫,當然最主要看的是演員的演技了,對於這一點,我想,我會毫不吝嗇的給金凱瑞10分!影片刻畫的是一個得了精神分裂的交警,其實刻畫這類病情的影片也有不少,光經典的就有《致命ID》《搏擊俱樂部》等。片中的查理受到刺激的時候會從原來的老實巴交變成一個瘋子和好鬥分子。穿著不變長相不變,卻要變成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種性格,演繹另一個人,這就全要看演員能否駕馭的了的張力了。金凱瑞很好的做到了,他在精神分裂變成另外一個人時,總會誇張的抽搐幾下——不禁讓我想到他在《變相怪傑》中變臉時的情形——然後你看他的眼神,他的眼睛,直接就變化了,那種眼神已經足以讓你感覺到現在已經換了另外一個人了。眼睛是最能反映一個人內心的了,而演繹一個新的角色,並且是說換就換的情況下,你還一句話沒說,你的聲調變化了還沒被觀眾聽到,但已經透過你的眼神看出其實已經換了一個人了,這就是水平。金凱瑞做到了。我覺得戲的高潮就是查理與阿慶在同一個軀體里卻完全對立著抗擊那段吧:一個身體卻受著兩個思想控制,那是自己與自己的抗爭,那是戰勝自己,回歸理性的一個抗爭。真的很精彩,我匱乏的語言真的難以形容出來他豐富的面部表情,他誇張的肢體語言,反正,演的絕了!
影片的結局當然是大歡喜的:壞人得到了應有的懲罰,查理終於戰勝自己回歸正常並抱得美人歸,而不可忽視的是,其實也有不完美的地方:查理徹底的丟掉了一根手指,這種殘缺也許也是給電影留一個遺憾在裡面,世界上總不是什麼都是完美的嗎!
總體來說,這部電影作為金凱瑞的作品,名氣沒有《神探飛機頭》大,沒有《楚門的世界》那樣富有時代意義;作為描寫精神分裂的電影,沒有《搏擊俱樂部》那樣出彩;作為喜劇,又缺乏《兩桿大煙槍》那種笑點重重疊疊,回味無窮,但作為一個小成本電影也已經不錯了,本身片子總似乎就有著不少輕描淡寫的懈怠與無所謂在裡面,特別是最後查理的三個兒子竟然還整了句:Thank you for watching this mother-fucking movie!——當然是標準的黑人口音——也正是在表現出那種諧謔和自嘲吧!
㈡ 詳細歷屆金雞獎獲獎名單
截止至2020年11月,金雞獎一共舉行過32屆,獲獎名單如下:
第一部分:第1屆—第22屆
第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1、最佳故事片:《巴山夜雨》、《天雲山傳奇》
2、最佳紀錄片:《劉少奇同志永垂不朽》
3、最佳科教片:《生命與蛋白質--人工合成胰島素》
4、最佳美術片:《三個和尚》
5、最佳導演:謝晉《天雲山傳奇》
6、最佳編劇:葉楠《巴山夜雨》
7、最佳男主角:空缺
8、最佳女主角:張瑜《廬山戀》、《巴山夜雨》
9、最佳男女配角集體獎:石靈、歐陽儒秋、茅為惠、林彬、仲星火、盧青《巴山夜雨》
10、最佳攝影:許琦《天雲山傳奇》
11、最佳錄音:空缺
12、最佳美術:陳紹勉、丁辰《天雲山傳奇》
13、最佳音樂:高田《巴山夜雨》
14、特別獎:向雋殊、《苗苗》
第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1、最佳故事片:《鄰居》
2、最佳紀錄片:《先驅者之歌》、《莫讓年華付水流》
3、最佳科教片:《蜜蜂王國》
4、最佳美術片:空缺
5、最佳戲曲片:空缺
6、最佳導演:成蔭 《西安事變》
7、最佳編劇:張弦 《被愛情遺忘的角落》
8、最佳男主角:張雁《月亮灣的笑聲》
9、最佳女主角:李秀明《許茂和他的女兒們》
10、最佳男配角:孫飛虎《西安事變》
11、最佳女配角:賀小書《被愛情遺忘的角落》
12、最佳攝影:鄒積勛 《傷逝》、《許茂和他的女兒們》
13、最佳錄音:張瑞坤 《沙鷗》
14、最佳美術:韓尚義、瞿然馨、李華忠 《子夜》:
15、最佳音樂:楊紹櫚《喜盈門》
16、最佳剪輯:傅正義《傷逝》、《知音》
17、最佳道具:劉清標 《鄰居》
18、最佳特技:戈永良、陳繼章、周浩斐《李慧娘》
19、最佳服裝:曹穎平 《南昌起義》、《阿Q正傳》
20、最佳化裝:王希鍾、李恩德《西安事變》
21、榮譽獎 :《喜盈門》
第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1、最佳故事片:《人到中年》、《駱駝祥子》
2、最佳科教片:《昆蟲世界-——身體構造與功能》
3、最佳美術片:《鹿鈴》
4、最佳導演:吳貽弓《城南舊事》
5、最佳男主角:空缺
6、最佳女主角:潘虹《人到中年》、斯琴高娃《駱駝祥子》
7、最佳男配角:牛犇《牧馬人》
8、最佳女配角:鄭振瑤《城南舊事》
9、最佳攝影:魏鐸《逆光》
10、最佳美術:俞翼如《駱駝祥子》
11、最佳音樂:呂其明《城南舊事》
12、最佳剪輯:周鼎文《牧馬人》
13、最佳道具:鄧成玉《駱駝祥子》
14、最佳煙火:於澤、王全榮、邱必奎《風雨下鍾山》
15、最佳特技:李再春、門玉鳳、朱革、藤春飛、張爾瓚、邢培修、金燕茜《孔雀公主》
16、最佳化妝:顏碧、許建新、李遵訓《風雨下鍾山》
17、特別獎:《一盤沒有下完的棋》、《茶館》、《泉水叮咚》
第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1、最佳故事片:《鄉音》
2、最佳紀錄片:《我們看到的日本》
3、最佳科教片:《灰喜鵲》
4、最佳美術片:《鷸蚌相爭》
5、最佳導演:湯曉丹《廖仲愷》
6、最佳男主角:董行佶《廖仲愷》、楊在葆《血,總是熱的》
7、最佳女主角:龔雪《大橋下面》
8、最佳男配角:於是之《秋瑾》
9、最佳女配角:宋曉英《十六號病房》
10、最佳攝影:楊光遠《再生之地》
11、最佳美術:王興文《李冰》(上,下)
12、最佳錄音:史平一《再生之地》
13、最佳道具:徐國梁《秋瑾》
14、最佳特技:董振聲、才汝質、雒廷富、陶世恭、紀景春、王大雨《火焰山》
15、最佳服裝:費蘭馨、朱鳳堂、李琴《再生之地》
16、最佳化妝:王玢瑞、紀偉華《李冰》(上,下)
17、特別獎:《毛澤東》、《四渡赤水》、《不該發生的故事》、《候補隊員》、《路》陳立洲
第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1、最佳故事片:《紅衣少女》
2、最佳紀錄片:《零的突破》
3、最佳科教片:《廣開節能之路》、《細胞重建》
4、最佳美術片:《火童》
5、最佳戲劇片:《五女拜壽》
6、最佳導演:凌子風《邊城》
7、最佳編劇: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環》
8、最佳男主角:呂曉禾《高山下的花環》
9、最佳女主角:李羚《黃山來的姑娘》
10、最佳男配角:何偉《高山下的花環》
11、最佳女配角:王玉梅《譚嗣同》
12、最佳攝影:張藝謀《黃土地》
13、最佳美術:張之楚《雅馬哈魚檔》
14、最佳音樂:許友夫《人生》
15、最佳錄音:馮德耀、苗振宇《雷雨》
16、最佳剪輯:周鼎文《高山下的花環》
第2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1、最佳故事片:《毛澤東在1925》
2、最佳紀錄片:《東方巨響——兩彈一星實錄》
3、最佳戲曲片:《生死淚》
4、最佳美術片:空缺
5、最佳合拍故事片獎:空缺
6、最佳電視電影片:《王勃之死》、《上車,走吧》
7、最佳導演:霍建起 《藍色愛情》
8、最佳編劇:王曉棠、王宸《芬芳誓言》
9、最佳男主角:戈治均《押解的故事》
10、最佳女主角:宋春麗《相伴永遠》
11、最佳男配角:傅彪 《押解的故事》
12、最佳女配角:彭玉 《月圓今宵》
13、最佳攝影:蔡抒南、崔新萍《血性山谷》、馮小寧 《紫日》
14、最佳錄音:馮德耀 《劉天華》
15、最佳美術:屠居華 《相伴永遠》
16、最佳音樂:葉小剛 《刮痧》
17、導演處女作獎:齊星《押解的故事》
第2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1、最佳故事片 :《美麗的大腳》、《沖出亞馬遜》
2、最佳科教片:《深淵—邪教的本質》
3、最佳兒童片:《六月男孩》
4、最佳合拍故事片獎:空缺
5、最佳外國影片譯制獎:《珍珠港》
6、最佳電視電影片 :《法官老張軼事》
7、最佳導演:陳凱歌《和你在一起》、楊亞洲 《美麗的大腳》
8、最佳編劇:思蕪 《生活秀》
9、最佳男主角:寧才《天上草原》
10、最佳女主角:倪萍《美麗的大腳》
11、最佳男配角:王志文《和你在一起》
12、最佳女配角:袁泉《美麗的大腳》
13、最佳攝影:董亞春《沖出亞馬遜》
14、最佳錄音:呂家進《小城之春》
15、最佳美術:全榮哲《沖出亞馬遜》
16、最佳音樂:三寶《天上草原》
17、最佳剪輯:周影《和你在一起》
18、導演處女作獎:黃宏《二十五個孩子一個爹》
19、評委會特別獎:馬恩然《法官老張軼事》
㈢ 好萊塢三大票房毒葯,你能想到幾個
即使你才華橫溢,但在好萊塢這個造夢工廠里,如果你總是一意孤行的話,那麼任你演技再好,再有才華也沒有用,最後只會被淪為票房的毒葯。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好萊塢三大票房毒葯吧!
好萊塢票房毒葯排名第一位:凱文·科斯特納,代表作:《與狼共舞》、《郵差》、《未來水世界》。
科斯特納是個電影天才,這似乎就是公認的。大眾認識他起源於電影《與狼共舞》,相信如果換一個演員來詮釋這部影片,不說會將電影徹底毀滅,至少不會成為今天的經典。而科斯特納憑借自己的才華,准確的詮釋出了復雜個體下的精神世界,讓觀眾領略到了什麼叫做電影給人類心靈帶來的碰觸!然而,除了《與狼共舞》以外,也許你對另一部《保鏢》也比較熟悉,除此以外你很難想起他還有什麼作品了,當然,科斯特納的FANS除外。究其原因,正是這些偏離了主流影片航道的好萊塢大片使科斯特納被烙上了“票房毒葯”的罪名!
不得不說,電影成就了他,可電影也將他拉到了谷底。他橫溢的才華的背後,有的是一顆孤寂的心靈,也許我們還不曾能觸碰到科斯特納內心的嚮往!
《惡靈騎士》的拍攝令凱奇深陷票房毒葯的泥坑,不成熟的特技表達加上臉譜化的超級英雄,使影片質量被大大降低,凱奇也被深陷其中。之後他雖然又拍攝了《驚魂下一秒》,《國家寶藏》等大片,卻都沒能挽回昔日的輝煌。不禁要感嘆,蹉跎依舊,凱奇能否依舊?
㈣ 在威尼斯電影節上映的《小丑》的豆瓣評分是多少
《小丑》的豆瓣評分是9.0分。其實在這之前的8月份,《小丑》在威尼斯電影節首映,IMDb與豆瓣就分別給出9.9與9.7的高分,而且在上映前就獲得第76屆威尼斯最高榮譽金獅獎,實屬罕見。
主人公亞瑟本是一名普通的喜劇演員,隨著生活不斷陷入困境,亞瑟的內心開始發生變化,他從本應該受人歡迎的喜劇演員,變成了被人厭惡的怪胎,亞瑟逐漸精神崩潰,開始了犯罪生涯,成為了哥譚市的夢魘——小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