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進口電影送審多久可以通過
立項審查7個工作日內完成、內容審查從幾天到幾年不一定。
送審進口電影原拷貝,應當提交下列實物和材料 :
1、原拷貝;
2、審查申請書,內容包括: (1)電影片名稱、語種、片種; (2)出品廠家名稱、國別或地區; (3)編劇、導演、主要演員、攝影等主創人員名單; (4)電影片內容簡介; (5)送審單位初審意見。
㈡ 海南電影申報電影流程
海南電影申報電影流程:製片單位應向廣電總局電影審查委員會提出審查申請-廣電總局電影審查委員會自收到混錄雙片及相關材料之日起二十個工作日內作出審查決定-實行屬地審查的省級廣電部門,應依照本規定進行電影片審查
電影,是由活動照相術和幻燈放映術結合發展起來的一種連續的影像畫面,是一門視覺和聽覺的現代藝術,也是一門可以容納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文字、雕塑、建築等多種藝術的現代科技與藝術的綜合體。
㈢ 一部影片在取得什麼後才能上映
一部影片需要取得《電影片公映許可證》才能上映。
影片從最初的立項到上映,在審查的環節上一般要經歷3個關卡,拿「龍標」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2018年12月,國家電影局啟用了新版「龍標」(公映許可證),龍標片頭的「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已經正式變更為「國家電影局」。
(3)一般電影報審需要多久擴展閱讀
中國電影公映許可證的取得,依據《電影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進行,相關條款包括:
國家實行電影審查制度。未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簡稱廣電總局)審查通過的電影片,不得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發行、放映、進口、出口。
電影審查機構應當自收到報送審查的電影片之日起30日內,將審查決定書面通知送審單位。審查合格的,由廣電總局發給《電影片公映許可證》及《電影片公映許可證》證號片頭,該片頭由廣電總局統一製作。
電影製片單位或者電影進口經營單位應當將《電影片公映許可證》證號片頭印製在該電影片拷貝第一本片頭處。
個人未經許可擅自舉辦涉外電影節(展),或者擅自提供未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參加電影節(展)的,5年內不得從事相關電影活動。
㈣ 電視劇拍完要審核多久最多多久
辦理基本流程應明示關鍵步驟、環節及時限要求,可按簡化和縮短後的期限制定。通用流程示意如下,可根據具體事項作進一步調整和細化。
審批時限:
在50個工作日內辦結。其中辦理過程中所需的總局電視劇審查委員會審查時間為30個工作日。
經審查需要修改的,由審批機關在上述時限內告知審查意見,送審機構應當在修改後重新送審,審批時限自重新送審受理之日起重新計算。
就是說受理送審材料開始算50天,不通過拿回去修改後重新提交審批50天,再不通過重新修改再審,要多久就多久。
㈤ 為什麼電影院放映的電影開頭都是公映許可證
龍標。電影的「准生證」。影片從最初的立項到上映,在審查的環節上一般要經歷3個關卡,拿「龍標」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龍標指的是大家每次在影院看電影時,出現在片頭的綠底龍頭標志,因上面寫有「公映許可證」以及電審字型大小,一直被視為電影的「准生證」。[1]
一生需要過三關
第一關:立項7個工作日內完成
國產影片從最初的立項到上映,在審查的環節上一般要經歷3個關卡,第一關就是影片的「立項關」。某知名製片人告訴記者:「所謂立項很簡單,就是電影劇情梗概、片名、片種、影片題材等材料。立項沒有行政費用。在材料齊全的情況下,7個工作日內會通過。但是以現在審查部門的效率,5個工作日一般都可以給明確答復。」
第二關:拿「龍標」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不久前,廣電總局公示取消了一般題材電影劇本審查,從字面意義來理解,這第二關「劇本審查」就取消了,從今往後拍點愛情喜劇、都市生活、文藝片之類「一般題材」電影,就用不著再審查劇本了,公布一個劇情大綱跟立項差不多。不過也不用太高興,即便劇本不審查,但拍出來的成片一樣需要審查,影片的內容審查要在拍攝剪輯之後進行。這對於所有導演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環,拍攝完的影片是刪是改都在內容審查這一關被確定下來。
「過去劇本送審後如果有問題,相關部門會批示『修改後拍攝』。這樣做,至少能在拍攝前規避很多問題。如果以後劇本不需要送審,但拍完了對成片進行審核卻告訴你不過關,拿不到公映許可證,那對創作者的打擊、對電影公司的損失會更大。」比如此前有一部驚悚片《午夜火車》,在2011年就送審了,後來因一些原因被無限期壓後,不斷被提出修改意見。面對這種要求,假如導演不願妥協,那麼沒了龍標,影片只能做海外發行或出售給視頻網站。
第三關:技術審查過審率達到99%
過了「龍標」,也就是「內容審查」這一關,幾乎所有的投資方、劇組都可以松一口氣了。接下來只要完成上映前的技術審查,影片就可以同觀眾見面了。在技術審查上,影片的過審率幾乎達到了99%,「有些影片送去審查,放映一遍當場就會過審。」
㈥ 電視劇審核過了要幾個月才播出
辦理基本流程應明示關鍵步驟、環節及時限要求,可按簡化和縮短後的期限制定。通用流程示意如下,可根據具體事項作進一步調整和細化。
辦理方式:
(一)新辦
一般程序包括申請、受理、審查與決定、證件(或審查修改意見)製作與送達、結果公開。
(二)依申請變更。已經取得《國產電視劇發行許可證》的電視劇,確因優化調整或內容增減等原因,可以根據實際需要申請劇名及集數變更。
(三)補證。電視劇發行許可證遺失或損毀的,暫不提供補證服務,只可提供審查通過的相關證明。
審批時限:
在50個工作日內辦結。其中辦理過程中所需的總局電視劇審查委員會審查時間為30個工作日。
經審查需要修改的,由審批機關在上述時限內告知審查意見,送審機構應當在修改後重新送審,審批時限自重新送審受理之日起重新計算。
審批收費依據及標准:
本審批事項不收費
審批結果:
審查通過的電視劇發給《國產電視劇發行許可證》(樣式見下圖)
結果送達:
作出行政決定後,受理機關通過電話或電子政務平台方式通知或告知服務對象,並通過現場領取、郵寄、傳真等方式將《國產電視劇發行許可證》、審查意見等行政決定送達。
申請人權利和義務:
(一)依據《電視劇內容管理規定》第二十五條規定,申請人享有以下權利:
對不予許可的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該決定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國務院新聞出版廣電行政部門提出復審申請。復審合格的,發給電視劇發行許可證;不合格的,應當通知送審機構並書面說明理由。
(二)依據《電視劇內容管理規定》,申請人應履行以下義務:
1.已經取得電視劇發行許可證的電視劇,應當按照審查通過的內容發行和播出。
2.電視劇播出時,應當在每集的片
㈦ 電影審核要多久
電影審查流程
審查流程,首先是由製片單位"自審",再由製片單位向電影局遞交審查申請書,接著就是電審會看片,正式進入審查流程。電影能否通過審查采"委員意見多寡"決定,提的意見越多代表影片問題越大,若委員們無意見則直接通過。
製片單位必須在三十天內,針對電影局的"修改意見"進行修正並回復結果,影片經復審後若無問題,即取得電影局頒發的"電影公映許可證",復審未通過需繼續修改,除非片商決定不上映,電審會委員掌握電影生殺大權,但審片時卻毋須全部到齊,只要大多數到場即可。
一般來說,修改後的影片多能取得上映權,不過也有意外突槌現象,中國導演黃建中的《銀飾》一片原已通過審查,但首映會時卻意外播送充斥露點鏡頭的未刪改版本,在輿論壓力下首映即下檔,無緣再跟觀眾見面。
不少未取得影院公映許可的電影,則改打擦邊球另謀出路,由於音像製品的發行審查權是由文化部或各地方文化局負責。許多無法上映影片乾脆改向文化部門申請發行DVD版本,或是將版權賣給海外片商,再以"盜版"形式出口轉內銷賣到中國。
絕大多數被禁影片的原因,主要是內容涉及色情、迷信、暴力、黑社會話題,理由是不適合普羅大眾與未成年觀眾合家觀賞,影片"太小眾"也會被禁,電影《小武》真實呈現一名小偷的甘苦生活,但因市場小、劇情片面欠缺溫情,一樣被禁。
㈧ 要在中國舉辦電影展的話,片子之前沒有在中國發行放映過,是不是要先去廣電總局送審呢
電影故事片(膠片、數字)送審須知
一、故事片(膠片、數字)混錄雙片送審步驟(初審階段):
(一)程序:
影片攝制完成後,先送混錄雙片審查,廣電總局電影審查委員會自收到混錄雙片(數字電影送HDCAM帶)及相關材料之日起二十個工作日內作出審查決定。審查合格的,發給《影片審查決定書》和《電影片公映許可證》片頭。審查不合格或需要修改的,應在《影片審查決定書》中作出說明,通知製片單位。
(二)混錄雙片(膠片、數字)送審須送交下列材料:
1、膠片電影送混錄雙片一套或BETA 帶一套(送審BETA帶需事先書面申請並經同意,且技術檢查合格),數字電影送高清數位元組目帶(HDCAM)一套;
2、故事片(膠片、數字)送審清單一份(點擊此處下載《國產影片(膠片)送審清單》或《國產影片(數字)送審清單》),送審報告單一式三份並附電子版(點擊此處下載《國產影片審查報批表》),須加蓋第一出品單位的公章;
3、影片主創人員名單一份並附電子版(點擊此處下載《主要創作人員登記表》);
4、影片英文片名譯名的報告(需提前書面報告,經同意後印製在中文片名下面);
5、增加、變更出品單位或攝制單位的,須提前申報(附合同),並經電影局批復同意後,報送同意增加、變更出品單位或攝制單位批復的復印件;沒有提前申報的,須補報相應材料,出品單位、攝制單位數量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須附合同;在字幕中出品人數量和出品單位數量須一致,且出品人數量不得超過出品單位數量;
6、故事片(膠片、數字)完成台本的電子文檔;
7、交回該片的《電影劇本(梗概)備案回執單》或《攝制電影片許可證(單片)》;
8、如故事片變更片名,須報送更改片名批復的復印件;
9、數字電影還需報送數字電影片製作送審報告單(點擊此處下載《數字電影片製作送審報告單》),須加蓋製作單位公章;
10、領取公映許可證片頭的經辦人授權書(須加蓋第一出品單位公章)。
二、膠片電影標准拷貝和數字電影D5帶送審(終審階段):
(一)程序:
混錄雙片審查通過後的膠片或數字電影送審,廣電總局電影審查委員會自收到標准拷貝或數字電影D5帶(影片片頭須加龍標)及相關材料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作出審查決定。審查合格的,發給《電影片公映許可證》;審查不合格或需要修改的,應通知製片單位。
(二)膠片電影送審標准拷貝須送交下列材料:
1、標准拷貝一套和一套通過技術審查的數字電影母版(即D5)(片頭都須加龍標),合格的母版將支付3萬元補貼(詳情見《廣電總局電影局關於數字電影母版實行有償收集的通知》)
如果不能同時送交影片數字母版(D5),則送交標准拷貝兩套(片頭須加龍標),其中一套送繳廣電總局電影局,另一套送繳中國電影資料館並將中國電影資料館的回執交電影局,該種情況則無任何補貼;
2、影片1/2錄像帶三套(中外合拍片四套)、Beta錄像帶全本、Beta宣傳帶(長度為10-15分鍾)、終混八軌帶各一套;(每份帶子與包裝盒的正面、側面均須貼有片名及出品方的標簽)
3、定為民族語影片,須送國際樂效一套;
4、洗印加工單位出具的《送審標准拷貝技術鑒定書》(點擊此處下載《送審標准拷貝技術鑒定書》);
5、故事片(膠片、數字)相關劇照若干或海報(1-2張)並附光碟;
6、領取影片公映許可證的授權書(須加蓋第一出品單位公章)。
(三)數字電影送審D5必須報送的材料:
1、數字電影D5帶一套(片頭須加龍標,片尾須加技術合格證)送繳廣電總局電影局;
2、影片1/2錄像帶三套(中外合拍片四套)、數字高清帶HDCAM帶、BETA宣傳帶(長度為10-15分鍾)各一套;(每份帶子與包裝盒的正面、側面均須貼有片名及出品方的標簽)
3、定為民族語影片,須送國際樂效一套;
4、相關劇照若干或海報(1-2張)並附光碟;
5、領取影片公映許可證的授權書(須加蓋第一出品單位公章)
㈨ 電視劇過審後多久播出
不壓劇且順利過審的情況下,古裝劇殺青後8~12個月,快的現代劇殺青後4~6個月,慢的現代劇殺青後8~10個月。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6月1日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網路視聽節目創作播出管理的通知》,網路視聽節目要堅持與廣播電視節目同一標准,未通過審查的電視劇、電影,不得作為網路劇、網路電影上網播出,包括任何形式傳播所謂「完整版」、「未刪減版」及「被刪片斷」等節目。
通知還強調,堅決杜絕包裝炒作明星子女和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的現象。
國產報審要求
必須由持證單位報審。自2002年7月15日起,各地、各單位向總局總編室報審國產電視劇必須完整清晰地填寫《國產電視劇報審表》,加蓋公章,並提交齊全的送審材料。本《通知》附有《國產電視劇報審表》樣本,請接到後即印製備用。
隨《報審表》提交的各項必備材料,包括《電視劇製作許可證》復印件、拍攝製作電視劇備案公示的復印件、聘用境外人員參與國產電視劇創作的批准文件復印件、每集不少於500字的劇情梗概、完整的片頭、片尾和歌曲的字幕清單表、符合審查要求的大1/2完整錄像帶或DVD一套。
請報審單位認真整理、分類清點、逐項填寫,確保表中內容和數量與所附各項送審材料相統一,完整無誤。《國產電視劇報審表》中《主創人員》至少應包括編劇、導演、主要演員,協議書應以持證單位名義與受聘方簽署;劇組與受聘方簽約的,需補蓋持證單位公章。
持證單位應參與以本單位名義製作的電視劇的主創工作,至少應派員出任該劇的製片人或製片主任,以掌握該劇的修改決策權,確保送審劇目按照總局的審查意見修改到位。
㈩ 拍一部電影需要哪些審批程序
1、自審
首先要確定電影劇本沒有違反審查條例如:危害國家統一、泄露國家機密、迷信、淫穢、賭博、暴力等等。
2、報備
確定劇本沒問題後,要到電影審查機構備案,電影審查機構會對報備案的電影劇本進行審查,審查通過後即可開始拍攝電影。
3、審查
電影拍攝完成後,要把影片交由電影審查機構審查,審查通過後即可上映。
(10)一般電影報審需要多久擴展閱讀
根據《電影管理條例》具體審查規定如下:
第二十五條
電影片禁止載有下列內容:
(一)反對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的;
(二)危害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的;
(三)泄露國家秘密、危害國家安全或者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的;
(四)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或者侵害民族風俗、習慣的;
(五)宣揚邪教、迷信的;
(六)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定的;
(七)宣揚淫穢、賭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者誹謗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
(九)危害社會公德或者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
(十)有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規定禁止的其他內容的。
電影技術質量應當符合國家標准。
第二十六條
電影製片單位應當依照本條例第二十五條的規定,負責電影劇本投拍和電影片出廠前的審查。
電影製片單位依照前款規定對其准備投拍的電影劇本審查後,應當報電影審查機構備案;電影審查機構可以對報備案的電影劇本進行審查,發現有本條例第二十五條禁止內容的,應當及時通知電影製片單位不得投拍。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制定。
第二十七條
電影製片單位應當在電影片攝制完成後,報請電影審查機構審查;電影進口經營單位應當在辦理電影片臨時進口手續後,報請電影審查機構審查。
電影審查收費標准由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規定。
第二十八條
電影審查機構應當自收到報送審查的電影片之日起30日內,將審查決定書面通知送審單位。審查合格的,由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發給《電影片公映許可證》。
電影製片單位或者電影進口經營單位應當將《電影片公映許可證》證號印製在該電影片拷貝第一本片頭處。 審查不合格,經修改報送重審的,審查期限依照本條第一款的規定重新計算。
第二十九條
電影製片單位和電影進口經營單位對電影片審查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審查決定之日起30日內向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的電影復審機構申請復審;復審合格的,由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發給《電影片公映許可證》。